一、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游晴如,王洪飞,董瑞霞,董练飞,廖发炼,涂诗航,周鹏,张水金,郑家团,黄庭旭[1](2017)在《优质三系不育系泰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泰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通过引进试种观察并进行配组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福建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花时早且比较集中,配合力强,可恢性好,制种生产较易;生育期性状的早熟遗传传递力较强,与相应的恢复系配组可配出早稻、晚稻,也可以配出弱感光品种,配制杂种的优势强。其最突出特点是不育系及所配品种稻米品质优,尤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商品性好;利用泰丰A已配组育成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丰优2197、泰优676和泰优2328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泰丰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与优良恢复系进行广泛测配。
彭从胜[2](2012)在《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2009年,江西省及省外育种工作者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异资源,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先后培育出大量的水稻常规品种和杂交水稻组合,为江西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1999-2009年期间的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基本理顺了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的系谱关系,可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早籼品种有3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中156、浙9248、赣早籼7号、中优早3号、嘉育948、金早47、舟903、嘉育253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这些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江西省早籼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以杂交选育的为主,占所有育成品种的70%;所有品种的亲本矮源最初主要来自矮脚南特、矮仔占和IR8;早籼品种的抗病性水平较以前有提高,抗源基本上来自从国外引进的种质;品质较以前有大幅度提升,但产量水平基本持平;各育种单位都很重视骨干亲本的发现与利用。(2)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晚籼品种有2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粤香占、籼粳89、赣晚籼30号等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上述的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从育成品种系谱来看,育成的主要晚籼品种多数来自几个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相对脆弱;从育种方法来看,和早籼常规稻一样,最主要的育种方法为杂交选育,其他方法育成品种不多;从育种目标来看,育成的品种品质整体上较优,产量水平没有大幅度提高;育种目标呈多元化。(3)初步作出了三系与两系杂交早、晚稻组合的系谱图,同时总结了三系不育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杂交稻组合的选育进展。(4)初步对1999-2009年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今后江西水稻育种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李晏军[3](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吴朝晖[4](2008)在《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从生态和栽培方面研究促进超级稻高产的理论和技术,本人于2004~2007年在海南三亚、湖南长沙等地,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两优0293、GD-1S/Rb207等为材料,进行了超级稻生态适应性、栽培模式、施肥水平等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一批高产超级杂交稻组合,如Y优173、88S/金18、YHH-5、88S/R24-6、广湘24S/R28-3-2、8两优45、T64S/0293等。其共同特点是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中上。超级稻的理想栽培方式为宽窄行、垄栽。垄栽主要通过促进分蘖、减小剑叶叶角等达到提高产量目的。强分蘖能力组合(如两优0293)密度以120000穴/hm2左右为宜,而弱分蘖能力组合(如GD-1S/RB207)密度应以150000穴/hm2左右为宜。(2)为使超级稻产量达到12t/hm2左右,长沙地区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海南地区适宜施氮量为300kg/hm2,且基肥与追肥比例为5:5~6:4。(3)功能叶特性受施氮量影响:剑叶随施氮量增加而变长:变宽,剑叶叶角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叶片SPAD值随施肥水平上升与密度变小而增大;叶片光合速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显着增加。(4)适量施氮促进根系生长、下扎及根系活力增强,过量施氮有抑制作用:施氮量明显影响根系的分层分布与幼穗分化期根系IAA与ABA的分泌量,施氮水平间呈现N2>N1>N3>N4趋势,而密度对根系分布及其激素分泌影响甚微。(5)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穗肥比例可防止根叶早衰;孕穗期增施钾肥,防止早衰的效果更明显;将单施穗肥改为施穗肥+粒肥,再结合根外施肥,能显着延长功能叶寿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6)密度和施肥对超级稻具有明显互作效应:产量与有效穗数以N3M3(中肥密植)最高;千粒重不受密度影响,但随施氮量增大而显着下降;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在较低施氮水平下表现为对穗数的影响,但在较高施氮水平下主要表现为对每穗粒数的影响。(7)根际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着,且受到密度的影响;水稻根际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有差异;各种微生物的活性在经过一季作物后的改变表现不一致,而总微生物活性的下降幅度与施氮量和密度有关,微生物活性随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水稻分蘖期解磷细菌量因施菌肥而明显增加,解钾细菌数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增多,但不受钾肥影响。
黄永相,郭建夫,蒋世河,张建中[5](2007)在《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回顾了华南地区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宽亲本遗传差异、加强抗性及品质育种改良、促进现代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创建高效水稻育种新体系、整体提高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水平的对策。
杨振威,颜龙安[6](2000)在《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将“博A”与自选的恢复系“75 2”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博优 75 2”。该组合具有大穗、高结实率、高产、抗病、米质较优、理想株叶型、秧龄弹性大、适应性广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生育期偏长。 1 999年 6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博优赣2 8”。探讨了“博优 75 2”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刘秋英,蔡耀辉,颜满莲,毛凌华,魏冬,颜龙安[7](2003)在《优质高产杂交中晚稻“金优752”的选育》文中研究表明用"金A"与自育的强恢复系"752"配组,育成了杂交中晚稻新组合"金优752",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优质、高产、抗病性较强、制种产量高、株型理想等特点;探讨了"金优752"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刘秋英,颜龙安,张晓波,蔡耀辉,颜满莲[8](2002)在《752系列超高产杂交稻组合的选育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752系列组合的育成表明,要实现三系杂交稻的新突破,用地理远缘和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杂交,选育大穗型恢复系,加大恢复系的库容量,扩大双亲的血缘距离是实现超高产的前提;既注重大穗,又注重大粒,以粒重取胜是实现超高产的关键;在库大源足的基础上,确保物质运转流畅,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因素。
王丰,柳武革,刘迪林,廖亦龙,付崇允,朱满山,李金华,曾学勤,马晓智,霍兴[9](2021)在《广东优质稻发展及稻米品牌建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从明朝以来广东优质稻品种和稻米品牌发展历程。广东的优质稻品种经历了从传统的高秆农家品种到现代矮秆高直链淀粉含量型优质常规品种,再到目前的矮秆低直链淀粉型优质常规品种。广东优质稻米品牌从传统的"增城丝苗米"和"马坝油粘米",发展到现在的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12个稻米区域公用品牌。这些品牌优质稻米均以粒型细长、无心腹白、晶莹剔透、米饭香软滑为特色,形成现代"广东丝苗米"的典型特征,在优质米市场上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最后讨论了广东现代优质丝苗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举措。
王丰[10](2020)在《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50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研发历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早中熟三系杂交稻、红莲型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杂交稻的高产与超高产育种、优质化育种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杂交稻重要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定向创制出天丰A、五丰A、荣丰A、泰丰A、广8A、GD-1S、RGD-7S等一大批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或品质优良的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广恢3550、广恢122、广恢998、广恢308等一批具有理想动态株型的优良、抗病恢复系,并广泛应用于测交组配,育成一大批类型丰富,早、中、迟熟配套的杂交稻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天优998、天优122、五优308、淦鑫203、五丰优615、吉优615、吉丰优1002和天优3618等17个组合被认定为超级稻,泰优390、泰优398、泰丰优208、泰优1002获得省级或国家优质稻金奖品种。育成的系列杂交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 133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杂交稻种业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杂交稻未来育种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二、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三系不育系泰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泰丰A生物学特性及异交特性研究 |
1.1.1 供试材料及田间试验 |
1.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 泰丰A配制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泰丰A的主要特征特性 |
2.1.1 植物学特征 |
2.1.2 生物学特性 |
2.2 泰丰A所配制组合的表现 |
2.2.1 组合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 |
2.2.2 组合的产量表现 |
2.2.3 组合的稻米品质 |
2.2.4 组合的稻瘟病抗性 |
3 讨论与结论 |
(2)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一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
1.1 赣早籼系列品种系谱 |
1.1.1 中156、浙9248及衍生品种 |
1.1.2 赣早籼7号及衍生品种 |
1.1.3 中优早3号及衍生品种 |
1.1.4 其他赣早籼品种的系谱 |
1.2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
1.2.1 嘉育948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2 金早47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3 舟903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4 嘉育253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5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的系谱 |
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
2.1 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
2.1.1 粤香占及衍生品种 |
2.1.2 粳籼89及衍生品种 |
2.1.3 赣晚籼30号及衍生品种 |
2.1.4 其他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
2.2 其他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江西省“三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
3.1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
3.1.1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2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3 优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4 荣丰A与Kne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
3.2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的晚稻杂交组合 |
3.2.1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2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3 协青早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4 珍汕97A、T98A、天丰A、K17A与五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江西省“两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
4.1.1 株1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1.2 田丰S-2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1.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2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晚稻杂交组合 |
4.2.1 安湘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2.2 培矮64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2.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育种工作总结与策略探讨 |
5.1 育种工作总结 |
5.2 今后育种策略探讨 |
5.2.1 扩大优质亲本资源遗传基础,注意有利基因的开发利用 |
5.2.2 重用骨干亲本,注意特异性种质资源的利用 |
5.2.3 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育成品种多元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4)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目的与意义 |
2 水稻高产研究进展 |
2.1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历史及进展 |
2.1.1 水稻高产育种的历史 |
2.1.2 水稻高产育种现状 |
2.1.3 高产育种的发展 |
2.2 超高产水稻栽培研究的来源及进展 |
2.2.1 超高产水稻栽培研究的来源 |
2.2.2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新理念 |
2.2.3 超高产栽培现状 |
2.2.4 超级稻的栽培与调控途径 |
2.2.5 湖南省一季稻种植现状 |
2.3 水稻氮肥施用现状及超级杂交稻科学施氮研究进展 |
2.3.1 目前水稻生产施肥现状 |
2.3.2 湖南一季水稻(中籼稻)施肥现状 |
3 论文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级杂交稻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2005年湖南长沙基点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
1.1.2 2006年湖南长沙基点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
1.1.3 2007年湖南长沙基点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
1.1.4 2006-2007年海南三亚基点的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
1.2 试验地点 |
1.2.1 湖南长沙 |
1.2.2 海南三亚 |
1.3 试验方法 |
1.4 观察记载项目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参试品种综合性状的表现、显着性检验及多重比较分析 |
2.2 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性分析 |
2.3 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
2.4 品种综合性状的聚类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参试组合产量比较情况 |
3.2 参试组合各项性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分析 |
3.3 参试组合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诸因子的相关分析 |
3.4 聚类分析 |
第三章 栽植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的影响及分析 |
1 栽插及中耕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供试材料和地点 |
1.1.2 试验设计 |
1.1.3 试验的实施 |
1.1.4 观察、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分蘖动态 |
1.2.2 叶面积指数(LAI) |
1.2.3 干物质积累 |
1.2.4 齐穗期维管束数 |
1.2.5 不同处理的光合作用特性 |
1.2.6 不同处理的经济性状 |
1.2.7 不同栽培方式、密度、中耕方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1.2.8 农艺性状与实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1.3 讨论 |
2 不同垄栽对超级杂交稻根系、剑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发育进程及分蘖动态 |
2.2.2 垄栽模式对根系伤流的影响 |
2.2.3 垄栽模式对根层分布的影响 |
2.2.4 栽培模式对剑叶张角的影响 |
2.2.5 栽培模式对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
2.2.6 栽培模式对顶叶完全叶SPAD值的影响 |
2.2.7 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 |
2.3 小结与讨论 |
3 不同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 密度对叶面积的影响 |
3.2.3 分蘖后期密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分蘖动态 |
1.2.2 株型调查 |
1.2.3 叶片开张角 |
1.2.4 根系测量 |
1.2.5 农艺性状 |
1.2.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发育进程及分蘖动态 |
2.2 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 |
2.3 施氮对生长期叶面积动态及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 施N对根系伤流的影响 |
2.5 施N对根层分布的影响超高产水稻根系的发育形态 |
2.6 各层次根系对形成超高产的贡献 |
2.7 施 N对剑叶张角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3.2 氮肥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3.3 氮肥管理对水稻剑叶生长的影响 |
第五章 超级杂交中稻优化施氮模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1.1 2005年氮肥施用量试验 |
1.1.2 2006年试验设计 |
1.1.3 2007年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 |
1.3 氮效率计算公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高产施氮模式 |
2.1.1 施氮量 |
2.1.2 氮肥运筹 |
2.1.3 施肥方式 |
2.2 水稻优质施氮模式的研究 |
2.2.1 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2.2 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3 水稻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施氮模式 |
2.3.1 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3.2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3.3 施肥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4 不同施氮水平产量经济效益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超级杂交中稻抗衰老与调控补偿栽培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
1.4 叶片绿叶面积变化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茎蘖动态 |
2.2 产量及构成 |
2.3 叶面积和功能叶光合功能期 |
2.3.1 灌浆结实期叶面积指数(LAI)变化 |
2.3.2 灌浆结实期单株高效叶面积变化 |
2.3.3 高效叶叶绿素含量及功能叶光合期变化 |
3 讨论 |
3.1 合理的肥料运筹可以延缓衰老 |
3.2 穗肥的施用原则 |
3.3 根外追肥对于防早衰 |
3.4 库源关系与衰老 |
4 结论 |
第七章 综合处理对超级杂交水稻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1 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处理对超级杂交水稻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地点 |
1.1.2 供试品种 |
1.1.3 试验设计 |
1.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1.5 数据处理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不同处理对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2 不同处理的群体结构特点 |
1.2.3 不同处理对叶的影响 |
1.2.4 不同处理对根系的影响 |
1.2.5 不同处理不同时期植株NPK的含量 |
1.2.6 不同处理不同时期植株根际微生物的含量 |
1.3 小结与讨论 |
2 固氮解钾等微生物量的变化与超级杂交稻产量的关系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大田实验区 |
2.1.2 大田实验设计 |
2.1.3 取样与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不同生长时期和黄熟期乳熟期对微生物总活性的影响 |
2.2.2 好氧自生固氮菌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的变化 |
2.2.3 厌氧自生固氮菌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的变化 |
2.2.4 分蘖期解磷细菌量在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条件下的比较 |
2.2.5 施菌与不施菌条件下解钾细菌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间的变化 |
2.2.6 施菌肥与不施菌肥条件下水稻产量的变化 |
2.3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1 两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超级杂交水稻生态适应性研究 |
1.1 参试组合产量比较情况 |
1.2 参试组合生育期、经济性状等变异系数分析 |
1.3 参试组合生育期、经济性状等相关分析 |
1.4 聚类分析 |
2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的栽插方式研究 |
2.1 栽插方式对生长动态的影响 |
2.2 栽插方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估 |
2.4 栽插方式对经济形状的影响 |
3 不同垄栽模式对超级杂交稻根系、剑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
3.1 垄栽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3.2 垄栽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3.3 垄栽模式对水稻剑叶生长的影响 |
4 不同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
5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
5.1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5.2 氮肥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5.3 氮肥管理对水稻剑叶生长的影响 |
6 超级杂交中稻优化施氮模式研究 |
6.1 对产量的影响 |
6.2 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3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6.4 优化施氮模式 |
7 超级杂交中稻抗衰老与调控补偿栽培研究 |
7.1 合理的肥料运筹可以延缓衰老 |
7.2 穗肥的施用原则 |
7.3 根外追肥对于防早衰 |
8 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处理对超级杂交水稻的影响 |
8.1 施肥和密度水平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
8.2 对生长动态的影响 |
8.3 对生理特性的影响 |
8.4 对水稻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9 固氮解钾等微生物量的变化与超级杂交稻产量的关系研究 |
9.1 施肥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9.2 菌肥对产量的影响 |
第九章 全文创新之处 |
1 首次在超级杂交稻栽培方式的综合比较中,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 |
2 首次在田间条件下,研究超级杂交稻的根际微生态 |
3 首次明确提出了超级杂交水稻在长沙和三亚的适宜施氮量 |
4 对超级杂交水稻生态适应性参试组合进行聚类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成果着作与课题 |
(5)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与应用概况 |
1.1 感光型杂交稻强优组合的选育与应用 |
1.2 互作感光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选育 |
2 存在问题 |
2.1 育成组合数量多, 具明显突破的组合较少 |
2.2 亲本遗传背景缺乏多样性, 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应用较单一 |
2.3 稻米品质不够理想 |
2.4 病虫害及逆境的综合抗性水平低下 |
2.5 选育手段较落后, 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途径有待加强 |
3 展望 |
3.1 拓宽亲本间的遗传基础, 构建新型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 |
3.2 引入优异种质, 着重降低米粒垩白, 实现高产与优质的高度协调统一 |
3.3 聚合有利抗性和耐性基因, 提高杂交组合的综合抗性 |
3.4 应用现代技术, 建立水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
(9)广东优质稻发展及稻米品牌建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优质稻品种发展历程 |
1.1 传统高秆农家优质水稻品种(明朝至20世纪50年代) |
1.2 符合外销出口需求的矮秆优质稻品种(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 |
1.3 中高直链淀粉型的高产优质稻品种(1986—2005年) |
1.4 低直链淀粉型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2006年至今) |
1.4.1 高产、优质、抗性兼备的中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 |
1.4.2“广东丝苗米”型特优质香稻新品种 |
1.5 低直链淀粉型优质杂交稻的发展 |
1.5.1 优质不育系选育 |
1.5.1. 1 香型无垩白优质不育系———粤丰A |
1.5.1. 2 高整精米率优质不育系———泰丰A |
1.5.1. 3 广东丝苗型优质不育系———广8A |
1.5.1. 4 早熟的香型优质不育系———广泰A |
1.5.1. 5 迟熟香型不育系青香A和软华A |
1.5.2 优质恢复系选育 |
1.5.2. 1 耐储藏优质三系恢复系广恢122 |
1.5.2. 2 多穗型优质抗病恢复系广恢998 |
1.5.2. 3 抗病虫高配合力恢复系华占 |
1.5.2. 4 优质抗病兼用型恢复系 |
2 广东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与高端品牌建设 |
2.1 增城丝苗 |
2.2 马坝油粘米 |
2.3 台山大米 |
2.4 罗定稻米 |
3 高端稻米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成立“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 |
3.2 创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丝苗米产业园 |
3.3 积极组织各种广东丝苗米推介活动 |
4 广东丝苗米品牌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4.1 突出广东丝苗米特色,塑造广东大米独特形象 |
4.2 抓好品种及其提纯复壮,确保产品稳定一致 |
4.3 要用工匠精神,打造放心、精致的稻米品牌 |
4.4 构建有利于广东丝苗米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 |
(10)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研发历程 |
1.1 野败型杂交稻三系配套研究 |
1.2 配子体不育质源的引进与红莲型杂交稻研究 |
1.3 探索化学杀雄途径培育强优势杂交水稻 |
1.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的引进与两系法杂交稻研究 |
2 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
2.1 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育种实现零的突破 |
2.2 红莲型杂交稻育种首次实现突破,并在国内外大面积种植应用 |
2.3 早、中熟高产杂交稻育种取得突破,为华南北部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
2.4 优质抗病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取得巨大成效,并构建了广东两系法杂交稻产业化技术体系 |
2.5 高产与超高产育种成效显着,育成17个超级稻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 |
2.6 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
2.6.1 优质恢复系的育种取得突破 |
2.6.2 优质不育系育种成效突出 |
2.7 率先开展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使育种效率大幅提高 |
2.8 杂交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
2.9 构建杂交稻产业化平台,促进了成果转化和种业的发展 |
3 问题与展望 |
3.1 杂交稻面临的问题 |
3.2 杂交稻育种方向 |
3.2.1 培育适合于规模化、机械化、轻减化生产方式的杂交稻新品种,以满足生产方式急剧转变的需求 |
3.2.2 培育品质均匀一致、整精米率高、外观与食味好的高产、抗病虫杂交稻新组合,以提高规模化生产者的种粮效益 |
3.2.3 综合应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新技术,全面提升杂交稻的育种水平与育种效率 |
四、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三系不育系泰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J]. 游晴如,王洪飞,董瑞霞,董练飞,廖发炼,涂诗航,周鹏,张水金,郑家团,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2017(03)
- [2]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D]. 彭从胜.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7)
- [3]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4]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D]. 吴朝晖. 中南大学, 2008(02)
- [5]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回顾与展望[J]. 黄永相,郭建夫,蒋世河,张建中. 广东农业科学, 2007(04)
- [6]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J]. 杨振威,颜龙安. 江西农业学报, 2000(04)
- [7]优质高产杂交中晚稻“金优752”的选育[J]. 刘秋英,蔡耀辉,颜满莲,毛凌华,魏冬,颜龙安. 江西农业学报, 2003(04)
- [8]752系列超高产杂交稻组合的选育研究与思考[A]. 刘秋英,颜龙安,张晓波,蔡耀辉,颜满莲.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2002
- [9]广东优质稻发展及稻米品牌建设与展望[J]. 王丰,柳武革,刘迪林,廖亦龙,付崇允,朱满山,李金华,曾学勤,马晓智,霍兴. 中国稻米, 2021(04)
- [10]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J].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