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高职高专科学教育的人才观(论文文献综述)
向慧[1](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常鑫[2](2020)在《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幼儿园一线教师补充的重要来源之一,提升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由于高职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同于普通本科、中等职业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明确该层次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优化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不清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对于学生高质量的培养还任重道远。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职业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和相关对策等研究结果做了详细综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459名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33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包括5名校外兼职教师)和100名公立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相关调查,了解当前在校生职业素养现状、学校学生培养具体情况及公立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培养需求。最后,研究运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和李克特量表分析法,对搜集数据做了具体的量化分析研究。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原因、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与实施,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与方法;第三部分是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首先介绍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学生、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三方面各设计调查工具,最后描述调查结果;第四部分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其问题主要是职业情感缺失,认同感较低;职业知识基础薄弱,人文、科学和法律等知识不丰富;职业技能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成因包括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师资建设不足,理论与实践教学有待提升;课程设置较少涉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校实践培养不充分,过程管理不到位。第五部分为提升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具体包括以职业教育政策为根本遵循,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立德树人,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全渗透,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融入现代多元化教育技术;开放式办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素养形成性评价标准。
康方芳[3](2020)在《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瓶颈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确保和提升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本。尤其是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生生源,提高质量更是学校持续稳定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应是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质量不仅涉及办学质量、教学质量,而且更应关涉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的落脚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是指2000年以后升本的民办高校,主要由民办专科升格为民办本科,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新建民办本科组成。本文研究新建民办本科学院主要针对由民办专科升格的新建民办本科。这类学校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占比逐渐减少。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虽是自筹资金,自主办学,但办学的质量也需接受教育部门的监督。为了更好规范和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教育部自2011年逐步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以下简称合格评估)。近十年以来,合格评估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促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研究方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试图了解制约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的瓶颈。通过对三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调研,访谈了八位教学管理人员,了解三所学校目前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常见的学校缺乏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结构和数量等方面制约因素,此外,新建民办本科院校通常是第三批次招生,学生入学前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普遍低于其他本院院校学生。因此,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生源、学生学习现状等方面也是主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从社会环境,质量观和人才观,外部评价体系等方面来看,也存在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的外部制约因素。本研究依托利益者相关理论和成果导向理论。将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内外部制约因素归结为内部办学理念和外部评价理念都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只有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视角出发,合理定位新建民办本院校的质量才能有效提升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现阶段,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出现明显两级分化,大多数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还处于在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和声誉阶段,很难主动将学生的发展视为学校办学质量。本研究通过对三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访谈,发现新建民办本科院校高度重视合格评估结果和评估过程,严格遵从合格评估导向,按照合格评估标准,满足合格评估要求。也有不少研究表明,大多数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将合格评估作为质量提升的良好契机。因此,本研究在提升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的相关对策方面,将外部的合格评估作为主要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厘清合格评估的发展及现状,了解合格评估内容和形式等,同时通过CIPP评价理论分析合格评估的评价体系。将质量提升对策归结为内部建立长效质量保障机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内部质量监督等方面,外部通过建立多元质量观,完善合格评估体系,转变合格评估理念,将评估重心从办学资源,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转向关注学生发展,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现状和学习成效方面。进一步介绍我国台湾高校“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品质评鉴经验,阐述其可行性和对质量提升的有效性。期望通过转变合格评估导向,有效引导新建民办本科在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学校的质量内涵,进一步细化学生核心能力,并将核心能力通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加以体现,并将核心能力通过课内外教学得以实施。同时加大对核心能力的过程评价,在评估内容方面加大对学生发展,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同时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还可依托外部评价工具(如CCSS应用型高校问卷)等途径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从学生视角发现和诊断问题,从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4](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王慧慧[5](2019)在《“全媒体时代”下本科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广告行业也搭上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其经过三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由此催生的高校广告教育也进行了三十几年。目前中国社会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整个媒介环境正处于转型期,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主的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传播形式。广告业与媒介环境息息相关,传播媒介的变化带来了广告行业生态的变化,影响了广告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等。全媒体的媒介环境影响了广告行业,广告行业的变化进而会对广告专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广告人才培养质量差不符合行业需求,人才变革势在必行。与大学其他学科专业相比较而言,广告学专业是一个应对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科技发展等变化极其敏感的专业,应及时对变化有所察觉并适应市场变化对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做出调整。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广告行业发展历史和本科广告学专业发展历史作了概述,再从本科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广告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实践教育、考核评价等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发现广告学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存在很大脱节。遂对问题作深层次的原因探究:第一,传统办学思想转变困难;第二,行业发展与专业教育发展天然具有时间差;第三,全媒体研究、教学与实践的资源不足;第四,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比重失衡。高校专业教育以理论见长,转理论教育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困难。为使广告学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接轨,本文提出了“全媒体时代”下本科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条对策:第一,明确“全媒体时代”下的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事件思维、特色显着;第二,建立适合“全媒体时代”要求的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第三,重视案例教学法,推动教学方法变革;第四,组建理论与实践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五,重视实践教育,走产学研互助之路,导入产业学分制;第六,建立多元人才评价机制。本文力求缩短专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的时间差,使高校所培养的广告人才能满足业界需求。
韩萍[6](2018)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文中指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难题,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寻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真正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关乎整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影响,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克服空洞无效的灌输式说教,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是提升教育实效的基本路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及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念、要求充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维、现实诉求,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疏离进行了深入反思,借鉴国外德育生活化的有益经验;在对前期研究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环境四大要素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行了实践设计,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导论主要是讨论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的重大意义,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的梳理与评价,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介绍说明。第一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诠释。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规定、目标规定和本质规定,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并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体性、潜隐性、辐射性和亲和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包含的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社会性与人本性相结合、时代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依据。本章主要从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政策依据、学科依据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理论依据包含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理论,毛泽东以实践为内核的思想教育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西方学者关于生活世界的思想及教育理论;现实依据包含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诉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诉求、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诉求、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养的诉求;政策依据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政策、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学科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此,本章从这一学科的历史进程、发展的基本经验和现实要求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调研、问卷等方式,揭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方法上、载体上、环境上出现的生活化的转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指明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即内容上理论化与生活的具体化相脱节,方法的固化与个体的差异性相背离,载体上的单一性与生活的多样性相错位,环境的封闭性与生活的开放性相矛盾。并指明其成因在于社会的消极价值观不断蔓延挤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空间、传统教育模式的工具理性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需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一步弱化。第四章主要研究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及启示。本章介绍了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的概况及其相关概念,并以德国高职院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新加坡理工学院生活实践以及日本匠人精神培育为例,介绍了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经验。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在于: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工匠精神;注重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搭建立体教育网络、重视隐性教育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五章主要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和环境四个层面切入,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构建多元融合模式,实现内容与生活化的契合,包括“寻根”、“固本”、“铸魂”在内的生活化实现设计;构建多向融汇模式,实现载体与生活化的契合,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进行生活化载体的实践设计;构建多措融通模式,实现方法与生活化的契合,进行“多措融通”的模式重组、生活化方法的实践设计;构建和合融生模式,实现环境与生活化的契合,打造职业化教育环境,进行生活化环境的实践设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造就学生高尚职业道德的题中之义,是今后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模式。
吴同喜[7](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存在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特色不鲜明,社会认识度还不够高,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与失误等“历史”问题。其实,高职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状态”与“发展”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中国现实,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与关键性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哲学性反思、创新性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不同的办学特色,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思想政治弱化、体制机制僵化、个性特色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研究和探讨我国高职教育的思想嬗变和实践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逻辑分析、价值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方式和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同时,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发现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探究学习,主动成长,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如此,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总体框架有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权利和发展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内涵,并阐释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自我否定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特点;探究了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发展脉络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在性”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性,这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强调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加强人学的运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别探究了建国前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包容、整合与创新,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批判与借鉴等方面,进而全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过程,也是继承发展、学习交流、完善提升的过程。第三章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发端,阐述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和被压迫的反抗性;阐述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建立、兴起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觉醒性;阐述了党领导的职业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过程与人的解放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反“帝封官”的斗争性、计划体制的能动性、市场经济的创造性。从而全面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工业化与高职教育,阐述了在工业化早期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但这只是工业化发展的特殊环节、暂时阶段;阐述工业化后期新型发展道路和人性的不断凸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广阔空间。二是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特点、新要求、新布局的实践创新发展,以及这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三是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新成果即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核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本+工学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几个关键构成要素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最后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运用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实践载体,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完善与提升。
许丽萍[8](2018)在《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培养技能人才战略的重要支撑。结合本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旅游管理研究方向,以旅游职业教育为契机,以集安市职教中心为示例,以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使其高效服务于旅游产业并促进地区经济为目的。针对集安市当前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和现阶段发展困境,找出一条适应当前集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道路。本文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以当前国内旅游形势出发,详细介绍旅游产业目前发展趋势,为积极推进集安市旅游产业发展,将旅游产业和职业教育相结合,让其成为集安市旅游经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集安市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写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从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先后顺序依次以瑞士、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为例,从课程设置、师资、生源等详细介绍国外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优缺点。第三部分主要从学校概况、办学模式、招生情况、师资情况、课程体系、学生情况六个方面,全面系统的介绍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主要写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的困境及成因,第五部分主要写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全文按照以上五部分进行概述。本文以集安市为例,发展集安旅游职业教育,是从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既符合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适应集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深刻认识到发展集安旅游职业教育的高度紧迫性和至关重要性。在发展集安旅游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提高集安市社会劳动就业率、加强技能培训、优化产业升级,培养更高素质的旅游业专门性服务人才。因此,本文借鉴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外发展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集安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路径,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丁淳[9](2018)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及培养途径研究》文中提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群体在从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职业态度、行为、技能、责任、理想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职业精神。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态度上爱岗敬业、职业行为上遵规守则、职业技能上精益求精、职业责任上履道担责、职业理想上改革创新。职业学院学生作为未来“工匠”的接班人,其“工匠”精神的内容与工匠精神既相联系又有所区别,主要包括:学习精神、主动精神、服务精神、服从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职业学院学生“工匠”精神与工匠精神都都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但是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培养目标、模式、途径和手段上又有其特性。对职业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主要从工匠认识、态度、行为、技能、担当和理想六个方面的内容展开,需要理清培养思路、明确培养目标、革新培养内容、改进培养手段、健全培养途径。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研究是下一步必要性及途径研究的前提。职业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现代人才培养理念提出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职业学院学生在“工匠”精神培养上存在认识、接纳、践行情况参差不齐的局面。受我国社会文化、政府政策、学校主客观条件、家庭教育理念、学生个人等特点影响,职业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通过对国际工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经验进行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地位较高,其在政府财政支出、“双元制”教育模式、职业课程标准、职业监管、职业标准方面对“工匠”精神培养作用很大。日本在职业教育地位、职业稳定、职业课程设置时间、企业内教育制度等方面对“工匠”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支持。美国在职业指导、家校衔接、企业科学管理方法上对“工匠”培养发挥了较大作用。通过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概括,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培养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分析后发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协同培养。社会在职业平等、职业发展、职业氛围上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工匠”宣传、立法、制度、力量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模式改革、院校“工匠”精神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承担起培养主体责任;家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发挥家庭作用实现“工匠”精神终身指导提供保障;学生个人在科学认识、吸纳、发展和践行“工匠”精神上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郭文富[10](2018)在《现代治理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是扩大优质职业教育供给、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高职教育质量保障在谁来保障、保障什么、如何保障等方面,亟待理论、模式上的厘清和现实实践中的优化和完善。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现代治理正在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从现代治理的视角来研究高职教育质量保障,将宏观大叙事的方法引入具体应用,是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落细、落小与落地、落实。现代治理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旨在借鉴现代治理体现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与专业化的权力再平衡关系与运行机制,尤其是现代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架构、多元价值理念、多极化合作与网络式互动等,优化完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组织架构、基本分析单位、核心价值理念与关键技术支撑等方面。研究重在以现实调查为基础、理论分析为指导,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直接梳理、分析、借鉴数百篇学术文献、百余篇政策文献,调研了政府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专家等多方力量,深度分析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等质量保障实践活动。在理论解析、发展现状、逻辑辩证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与质量观,探讨了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方面,并提出了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可取模式。现代治理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新类型,认识高职教育,既要运用认识论的教育哲学思想,也要运用政治论的教育哲学思想。其质量与质量保障问题也要放在社会大背景中进行统筹考虑,建立既能反映高职教育职业性、技术性和高等性的“客体性状”,又能彰显高职教育经济性、社会性和教育性的“主体需要”的新型质量观。同时,借鉴现代治理的多元价值互动与共建等,高职质量保障要建立综合、开放、自然的价值取向,政府、学校、学生、行业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多方协同、整体推进,全面提升质量保障的执行力、执行效率和执行关系。与多中心的治理结构类似,高职教育质量保障将逐步显示出一种新的多元权力中心保障格局,政府、学校、社会等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将呈现出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形成一种多中心质量保障模式,推动高职质量保障从自上而下的类“金字塔”式结构转向强调网络式、多极化合作与互动的“多中心”结构。鉴于质量保障要素的复杂性、社会参与的阶段性以及现代技术的指数级发展,研究所提出观点的解释力、可实现性及其效率效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实践检验。
二、谈高职高专科学教育的人才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高职高专科学教育的人才观(论文提纲范文)
(1)“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2)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我国职业教育的空前发展 |
1.1.2 幼儿园教师数量与质量供求不对等 |
1.1.3 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高职专科 |
1.3.2 学前教育专业 |
1.3.3 职业素养 |
1.3.4 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
1.5 理论基础 |
1.5.1 生态学习理论 |
1.5.2 素质冰山理论 |
1.5.3 树根理论 |
2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个案研究法 |
2.3.2 文献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访谈法 |
3 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
3.1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情况 |
3.2 调查工具设计 |
3.2.1 问卷内容 |
3.2.2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总体情况 |
3.3.2 职业素养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
3.3.3 结论分析 |
4 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职业情感缺失,认同感较低 |
4.1.2 职业知识基础薄弱,人文、科学和法律等知识不丰富 |
4.1.3 职业技能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 |
4.2 成因分析 |
4.2.1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
4.2.2 师资建设不足,理论与实践教学有待提升 |
4.2.3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 |
4.2.4 学校实践培养不充分,过程管理不到位 |
5 提升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 |
5.1 以职业教育政策为根本遵循,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
5.2 立德树人,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
5.3 职业素养全渗透,优化教学实践与课程设置 |
5.4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融入现代多元化教育技术 |
5.5 开放式办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
5.6 完善职业素养形成性评价标准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瓶颈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与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概述 |
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概述 |
(一)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产生背景 |
(二)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 |
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
(一)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发展历程 |
(二)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意义 |
第二章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质量保障现状 |
一、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 教学资源保障 |
(二)教学制度保障 |
(三) 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建设 |
二、外部质量保障措施 |
(一)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
(二) 高校基本状态数据库 |
第三章 制约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
一、缺乏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二、内部质量监测与评价忽视学生主体 |
三、传统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
四、合格评估主体单一 |
五、合格评估导向偏离评估目标 |
六、合格评估内容忽视学生主体 |
第四章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
一、创新学校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
二、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元质量观 |
三、改变合格评估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成效 |
(一) 何为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评估 |
(二)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评估的理论基础 |
(三)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评估的可行性 |
(四)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评价对于质量提升的实践意义 |
四、丰富合格评估内容——注重学生核心能力 |
五、转变合格评估重心——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
六、补充合格评估形式——借助第三方评估和CCSS项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全媒体时代”下本科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1. 全媒体 |
2. 应用型广告人才 |
3. 人才培养 |
(三) 理论基础 |
1. 知识分类理论 |
2. 过程哲学理论 |
(四) 文献综述 |
1. 全媒体时代对广告行业的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 |
2. 全媒体时代对广告学专业教育的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 |
3. 关于全媒体时代下对应用型广告人才的要求相关文献研究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中国广告行业发展和广告学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 广告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二) 广告学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三) 全媒体时代下广告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
二、本科广告学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 本科广告学专业发展现状 |
(二) 全媒体时代下应用型本科广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1. 培养目标:以培养适应传统媒体的广告人才为主 |
2. 专业方向设置混乱 |
3. 课程设置:各类课程占比失调 |
4.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 |
5. 师资:缺少理论与实践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
6. 实践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
7. 教学设施配置层次不齐 |
8. 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
三、本科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 传统办学思想转变困难 |
(二) 行业发展与专业教育发展天然具有时间差 |
(三) 全媒体教学与实践的资源不足 |
(四)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比重失衡 |
四、“全媒体时代”下本科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
(一) 基于过程哲学视域中的“事件思维”设置培养目标 |
(二) 建立适合“全媒体时代”要求的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 |
(三) 重视案例教学法以推动教学方法变革 |
1. 编写案例 |
2. 教师准备 |
3. 学生准备 |
4. 讨论 |
5. 教学评价与总结 |
(四) 组建理论与实践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
(五) 重视实践教育,走产学研互助之路,导入产业学分制 |
(六) 建立多元人才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述 |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规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规定 |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定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规定 |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特点 |
(一)本质上具有主体性特点 |
(二)方法上具有潜隐性特点 |
(三)场域上具有辐射性特点 |
(四)属性上具有亲和性特点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
(一)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二)社会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三)时代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四)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理论 |
(二)毛泽东以实践为内核的思想教育理论 |
(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 |
(四)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 |
(五)国外学者关于生活世界的思想及教育理论 |
二、现实依据 |
(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诉求 |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诉求 |
(三)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诉求 |
(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养的诉求 |
三、政策依据 |
(一)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政策 |
四、学科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 |
第三章 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转变趋势 |
(一)内容上从偏向政治内容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转变 |
(二)方法上从重视直接、显性方法向兼顾间接、隐性方法转变 |
(三)载体上从重视传统渠道向新媒体、活动性渠道转变 |
(四)环境上从重视硬环境建设向兼顾软环境打造转变 |
二、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 |
(一)内容上理论化与生活具体化相脱节 |
(二)方法上的固化与个体差异性相背离 |
(三)载体单一性与生活的多样性相错位 |
(四)环境封闭性与生活的开放性相矛盾 |
三、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原因 |
(一)社会消极价值观不断蔓延挤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空间 |
(二)传统教育模式的工具理性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需求 |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一步弱化 |
第四章 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及启示 |
一、国外高职院校德育概况 |
(一)国外高职教育概况 |
(二)国外关于德育的相关概念 |
(三)国外高职院校德育情况 |
二、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解析——以德国、新加坡、日本为例 |
(一)德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精神”培养 |
(二)新加坡理工学院的生活德育实践 |
(三)日本匠人精神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广泛培育 |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工匠精神 |
(二)注重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搭建立体教育网络 |
(三)重视隐性教育方法,优化思政教育环境 |
第五章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
一、构建多元融合模式,实现内容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 |
(二)“寻根”、“固本”、“铸魂”——生活化内容实践设计 |
二、构建多向融汇模式,实现载体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 |
(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生活化载体的实践设计 |
三、构建多措融通模式,实现方法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及结构体系 |
(二)“多措融通”的模式重组——生活化方法的实践设计 |
四、构建和合融生模式,实现环境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 |
(二)打造职业化教育环境——生活化环境的实践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
(二)选题的社会需求 |
(三)选题的职业驱使 |
二、研究意义 |
(一)具有丰富发展理论的意义 |
(二)具有正确指导实践的意义 |
(三)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解读 |
(一)人学的理解 |
(二)模式的界定 |
(三)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括 |
四、研究述评 |
(一)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二)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难重点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难点与重点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七、创新点和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
(一)基本内涵 |
(二)基本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社会发展性 |
(一)社会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
(三)人性的解放更加自由与自觉 |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的非理性情感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 |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 |
(一)以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以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
(一)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以人为本 |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人为本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思想多元化整合与创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
二、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创新发展 |
(一)建国前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 |
(二)建国后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三、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
(二)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四、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
(一)国外近代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 |
(二)国外职业教育学习与交流的途径 |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及模式 |
(四)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整合 |
(一)做到工学整合 |
(二)做好现代学徒制 |
(三)做实知行合一 |
(四)做强企业学院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人的主体性发展 |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 |
(一)古代早期职业教育初级实践 |
(二)我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工具使用的压迫性” |
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学制形成与人的觉醒 |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职业教育学制的建立 |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丰碑 |
(四)我国近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主动抗争的觉醒性” |
三、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实践创新与人的解放 |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早期实践与人的“反‘帝封官’的斗争性” |
(二)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缓慢发展与人的“计划体制的能动性”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与人的“市场经济的创造性” |
四、启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个性化发展 |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 |
(二)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
(三)打造“仙人掌”式的人才发展模式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
一、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 |
(一)工业化的“异化”与“异化”的人 |
(二)“异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环节 |
(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
(四)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机遇 |
二、新时代,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观 |
(四)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
三、新时代,高职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 |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新主题 |
(三)高职教育“特高”建设新布局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新内涵 |
(五)新时代高职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 |
四、启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立德树人 |
(一)加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
(三)加强思政创新是基本要求 |
第五章 “人本+工学整合”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一、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与新内涵 |
(二)树立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观 |
(三)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四)建立“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机制 |
(五)打造“双师型”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 |
(六)优化实践选修课程 |
(七)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
(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九)健全程序质量体系 |
二、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发展纪实 |
(一)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产生背景概括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性+个性”办学理念 |
(三)共享母体的“学园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四)开展HWSI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国内旅游形势概述 |
2. 集安市概况 |
3. 集安市旅游产业资源状况 |
4. 集安市旅游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论文框架图(下转图1所示) |
4.技术路线(图2) |
(四)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1. 旅游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
2. 旅游教育学 |
3. 技能型人才的概念界定 |
(六) 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二、国外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一) 瑞士的“洛桑模式” |
(二) 德国的“双元制” |
(三) 澳大利亚的“校企联合” |
(四) 新西兰的“以法立教” |
(五) 日本的“联合办学” |
三、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 学校概况 |
(二) 办学模式 |
(三) 招生情况 |
(四) 师资情况 |
(五) 课程体系 |
(六) 学生情况 |
四、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的困境及成因 |
(一) 招生困难 |
(二) 资金投入缺乏 |
(三) 师资力量薄弱 |
(四) 学科体系不完善 |
(五) 生源质量较差 |
五、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
(一) 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
(二) 建立健全实训体系 |
(三)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
(四) 完善学科建设体系 |
(五) 加强学生文化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及培养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工匠与工匠精神 |
一、工匠的含义 |
二、工匠精神的含义 |
三、工匠精神的形成 |
四、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 |
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与特殊要求 |
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 |
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特殊要求 |
第二章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依据与国际借鉴 |
第一节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引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
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出要求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指导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
四、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出需求 |
第二节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依据 |
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 |
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 |
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国际借鉴 |
一、德、日、美“工匠”精神培养经验 |
二、“工匠”精神培养的国际借鉴 |
第三章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社会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
一、营造公正的“工匠”文化环境 |
二、提供良好的“工匠”就业环境 |
三、打造良好的“工匠”工作环境 |
第二节 政府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
一、为“工匠”精神培养提供法律保障 |
二、为“工匠”精神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
三、为“工匠”精神培养提供财力支持 |
第三节 学校承担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体责任 |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认识和“工匠”态度 |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行为和“工匠”技能 |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担当与“工匠”理想 |
第四节 家庭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
一、在德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
二、在家校合作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
三、在职业指导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
第五节 学生为“工匠”精神养成提供核心动力 |
一、科学认识“工匠”精神 |
二、主动吸纳“工匠”精神 |
三、全面发展“工匠”精神 |
四、努力践行“工匠”精神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10)现代治理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与价值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
1.2.2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 |
1.2.3 现代治理与职业教育 |
1.2.4 已有文献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高等职业教育 |
1.3.2 质量保障 |
1.3.3 现代治理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内容框架 |
第2章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 西方治理是理论借鉴的外部参照 |
2.1.1 兴起的原因 |
2.1.2 治理的要义 |
2.1.3 治理及善治 |
2.2 中国治理是理论借鉴的内生底蕴 |
2.2.1 古代的治理 |
2.2.2 当代的治理 |
2.2.3 突出的特征 |
2.3 现代治理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 |
2.3.1 理论借鉴的必要性 |
2.3.2 理论借鉴分析框架 |
第3章 高职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其生成质量 |
3.1 历史演变:伴生经济社会发展而起 |
3.1.1 规模发展 |
3.1.2 政策引导 |
3.1.3 深层剖析 |
3.2 现状特点:立足服务发展促进就业 |
3.2.1 院校布局 |
3.2.2 专业特色 |
3.2.3 发展特征 |
3.3 质量剖析:彰显多维度立体化评价 |
3.3.1 教育质量 |
3.3.2 高职教育质量 |
3.3.3 高职教育质量观 |
第4章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审视 |
4.1 政策变迁:政府为主自上而下 |
4.1.1 质量保障政策演变 |
4.1.2 相关政策变迁路径 |
4.1.3 政策变迁影响因素 |
4.2 实践案例:多主体多层面探索 |
4.2.1 全国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 |
4.2.2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
4.2.3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
4.2.4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个案 |
4.3 现状分析:多样探索尚待提升 |
4.3.1 政策要点 |
4.3.2 实践模式 |
4.3.3 存在不足 |
第5章 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模式创设 |
5.1 基本内涵 |
5.1.1 价值基础 |
5.1.2 目标追求 |
5.1.3 治理策略 |
5.2 组织网络 |
5.2.1 基础组织架构 |
5.2.2 基本分析单位 |
5.2.3 协调匹配关系 |
5.3 关键支撑 |
5.3.1 现代技术应用 |
5.3.2 保障要素初探 |
5.3.3 社会参与探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现代治理视角有助于认识和优化高职质量保障 |
6.1.2 高职质量保障需要充分考虑实践探索的现实基础 |
6.1.3 综合、开放、自然是高职质量保障的重要价值取向 |
6.1.4 多方协同、整体推进是高职质量保障的基本策略 |
6.1.5 利益相关者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组织架构主体 |
6.1.6 多中心保障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可取模式 |
6.1.7 高职质量保障仍然需要关注若干方面的关键支撑 |
6.2 进一步建议 |
6.2.1 把握新时代全面提升高职质量机遇 |
6.2.2 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目标 |
6.2.3 加强整体设计的制度政策体系引领 |
6.2.4 完善高职教育的国家标准体系支撑 |
6.2.5 营造高职质量保障的新型质量文化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促进高职改革发展的主要文件及内容 |
附录3: 我国高职质量保障实践的主要文件及内容 |
附录4: 高职教育专业类与行业门类对应关系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谈高职高专科学教育的人才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2]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为例[D]. 常鑫.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瓶颈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D]. 康方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全媒体时代”下本科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慧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 韩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 吴同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集安市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 许丽萍. 长春师范大学, 2018(01)
- [9]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匠”精神及培养途径研究[D]. 丁淳. 吉首大学, 2018(02)
- [10]现代治理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 郭文富.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