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滋病视网膜病变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虎,蹇文渊[1](2021)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眼病眼影像检查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说明人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表现无任何特异性,眼底常规检查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探讨其眼底影像检查概况,从该角度展现AIDS眼病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2](2020)在《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在免疫功能严重缺陷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中相当普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如眼部、肺部、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巨细胞病毒病(cytomegalovirus disease, CMVD),播散性感染亦相当常见,具有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的特点.与免疫正常人群感染CMV后多呈隐性感染不同,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AIDS/CMVD)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特殊性,且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指南性文献可供参考.本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与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就AIDS/CMVD的流行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史少阳,王宇,包娟[3](2020)在《HIV/AIDS病人的眼部并发症》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AIDS)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AIDS病人眼部并发症表现复杂多样,若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易致盲,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眼科及传染科医师应熟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AIDS病人眼部并发症的各种临床表现,及时会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病人发生视功能损伤,甚至失明。现就AIDS眼部并发症进行综述。
杜葵芳,郭纯刚[4](2018)在《艾滋病相关性眼底病》文中研究表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病毒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和(或)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存活的HIV病毒感染者和患者65.4万例,累计死亡20.1
董愉,柳月红,许雪静,刘彬彬,董迪[5](2018)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早期眼底筛查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早期进行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92例AI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和治疗基础上,还利用眼底彩色照相联合间接检眼镜进行眼底筛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水平。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中20例(43.48%)眼底正常,16例(34.78%)单眼发病,10例(21.74%)双眼发病,其中14例(30.43%)患者眼底表现棉绒斑,3例(6.52%)患者眼底表现单纯视网膜出血,4例(8.7%)患者眼底表现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5例(10.87%)患者眼底表现结核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分别有12例、2例、3例和4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观察组中不同类型眼底病变患者CD4+T细胞计数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眼底病恶化时间平均缩短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8、P=0.048)。结论眼底彩色照相联合间接检眼镜检查在AIDS患者发病早期可准确筛查出眼底病变,同时检测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水平可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亦对提高AIDS眼底病患者诊断率,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李钦[6](2017)在《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4+、CD8+T细胞的TRECs水平,进而评价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同时定期检测、评价患者的TCR Vβ基因谱系、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变化情况、免疫功能重建率、视网膜微血管变化情况,评价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改善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有效性,为康爱保生丸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为HAART后免疫重建临床治疗优化方案提供新的依据,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提供临床研究资料。方法:将符合本试验所列纳入标准的300例HIV感染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HAART组、HAART+康爱保生丸组,每组各150例患者,于治疗0、6月时,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TRECs含量、TCR Vβ基因谱系、T淋巴细胞计数、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变化情况、免疫功能重建率、视网膜微血管变化情况(每组各40例患者)进行动态追踪调查和评价,具体包括:(1)用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析HAART+康爱保生丸对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计数的影响;(2)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HAART+康爱保生丸对HIV感染者TRECs含量的影响,进而反应胸腺近期输出功能;(3)用RT-PCR扩增法分析HAART+康爱保生丸对患者TCR Vβ基因谱系分析影响;(4)用NucliSENS easyQ HIV-1病毒载量分析系统分析HAART+康爱保生丸对患者血浆病毒载量的影响;(5)在治疗满6个月时,测定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率,并进行对比分析;(6)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及视网膜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情况,分析HAART+康爱保生丸对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1.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免疫重建的影响(1)两组患者脱落原因以不良反应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42.55%和29.79%,其中HAART组高于HAART+康爱保生丸组。(2)HAART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指数高于HAART+康爱保生丸组,两组分别为79.22%和61.38%。(3)两组患者均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汉族多于少数民族,已婚者居多,教育程度多为初中,可能感染途径以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为主。(4)症状体征总积分及卡洛夫斯基积分:治疗6个月时,HAART组症状体征总积分与0月相比升高,差异显着(P<0.001),HAART+康爱保生丸组状体征总积分与0月相比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HAART+康爱保生丸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与HAART组相比降低,差异显着(P<0.001)。治疗6个月时,HAART组卡洛夫斯基积分0月相比降低,差异显着(P<0.001),HAART+康爱保生丸组卡洛夫斯基积分与0月相比升高,差异显着(P<0.001);HAART+康爱保生丸组患者卡洛夫斯基积分与HAART组相比升高,差异显着(P<0.001)。(5)CD3+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治疗6月时,HAART组CD3+T淋巴细胞计数与0月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3+T淋巴细胞计数与0月、HAART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6)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治疗6月时,HAART组和HAART+康爱保生丸组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0月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01),HAART+康爱保生丸组与HAART组相比,差异显着(P<0.001)。(7)CD4+T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治疗6月时,HAART组和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4+T淋巴细胞相对计数与0月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01),HAART+康爱保生丸组与HAART组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1)。(8)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治疗6月时,HAART组和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0月相比减少,差异显着(P<0.01,P<0.001),但HAART+康爱保生丸组与HAART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9)CD8+T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治疗6月时,HAART组和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8+T淋巴细胞相对计数与0月相比减少,差异显着(P<0.01),但HAART+康爱保生丸组与HAART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10)CD4/CD8比值:治疗6月时,HAART组和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4/CD8比值与0月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1,P<0.001),HAART+康爱保生丸组与HAART组相比升高,差异显着(P<0.01)。(11)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计数:治疗6月时,HAART组和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计数与治疗0月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1,P<0.001);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计数与HAART组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1)。(12)CD4+、CD8+T淋巴细胞内TRECs含量的变化:治疗6月时,HAART组和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4+、CD8+T淋巴细胞内TRECs含量与0月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1),而HAART+康爱保生丸组CD4+、CD8+T淋巴细胞内TRECs含量与HAART组相比增加,差异显着(P<0.01)。(13)CD4+、CD8+T细胞TCR Vβ基因谱分析:两组患者CD4+、CD8+T细胞Vβ-2、4、5.2、11、17、20、21、23、24等9个家族的D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显着(P<0.05),其中HAART+康爱保生丸组患者Vβ-2、4、5.2、11、17、20、21、23、24等9个家族的D值较单纯HAART治疗组D值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显着(P<0.05)。(14)血浆病毒载量波动情况:治疗满6月时,两组患者血浆病毒载量<100copy/m L例数及波动例数所占百分比差异不显着(P>0.05)。(15)免疫重建有效率比较:治疗6月时,HAART+康爱保生丸组免疫重建成功率(77.52%)明显高于HAART组(58.87%),两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2.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1)眼底病变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底均无明显病变。(2)视网膜动脉管径:治疗前及治疗6月时,HAART组患者与HAART+康爱保生丸组患者动脉管径均值、颞上动脉管径、颞下动脉管径、鼻上动脉管径、鼻下动脉管径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2)视网膜静脉管径:治疗前HAART组患者与HAART+康爱保生丸组患者静脉管径均值、颞上静脉管径、颞下静脉管径、鼻上静脉管径、鼻下静脉管径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治疗6月时,HAART+康爱保生丸组患者颞上静脉管径较HAART组患者显着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静脉管径均值、鼻上静脉管径、鼻下静脉管径、颞下静脉管径差异无显着性(P>0.05)。(3)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值:治疗前及治疗6月时,HAART组患者与HAART+康爱保生丸组患者动静脉均值比值、颞下动静脉比值、颞上动静脉比值、鼻上动静脉比值、鼻下动静脉比值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结论:1.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免疫重建的影响(1)两组患者脱落原因以不良反应所占百分比最高。(2)入组患者与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特点相符合。(3)HAART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4)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较单纯HAART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5)HAART与康爱保生丸可能不是通过增加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而发挥治疗作用。(6)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较单纯HAART可有效增加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7)虽然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较单纯HAART能够显着提高患者的CD4/CD8比值,但总体而言CD4/CD8比值依然处于倒置状态。(8)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可有效提高患者的CD4+CD45RA+T细胞绝对计数,但不能确定其功能是否恢复到正常状态,且此时可能检测到的是外周血中的CD4+CD45RA+T细胞而不是新生后的CD4+CD45RA+T细胞。(9)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能较好的提高患者的CD4+CD45RO+T细胞绝对计数,但由于HIV病毒可能会藏身到CD4+CD45RO+T细胞中,故该种升高作用对艾滋病的治疗是具有好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尚无定论。(10)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能较好的升高患者CD4+、CD8+T细胞TRECs含量,但该种升高基于胸腺依赖途径还是非胸腺依赖途径还需后期继续延长治疗时间加以确定。(11)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可更为有效的改善CD4+、CD8+T细胞部分TCRVβ基因寡克隆。(12)康爱保生丸的作用机制不在于抑制患者的HIV血浆病毒载量。(13)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较单纯HAART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2.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1)患者在HAART或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治疗期间,并未发生明显的眼部病变。(2)HAART、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治疗均不会导致或加重患者动、静脉管径,颞下动、静脉管径,颞上动脉管径,鼻上动、静脉管径,鼻下动、静脉管径狭窄。(3)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能较好的减轻患者颞上静脉管径扩张程度。(4)HAART、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治疗均不会导致患者颞上动静脉比值、鼻上动静脉比值、鼻下动静脉比值、颞下动静脉比值增高或降低。
刘罡,曾义岚,陈竹,胡蓉,王丽,蔡琳[7](2014)在《艾滋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AIDS合并CHB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AIDS合并CHB患者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总结其视网膜病变的眼部症状、眼底情况、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患者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棉絮斑(29例)、出血(12例)、血管异常(6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16例)和全葡萄膜炎(2例)。发生视网膜病变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多小于200细胞/μl(61例,93.8%);且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下降,眼部病变的发生率随之上升(P<0.05)。经治疗后,棉絮斑及出血均在3个月内消退,但可出现新病灶;CMVR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1.3%(13例),但有4例患者在停药34周内复发。结论 AIDS合并CHB患者的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棉絮斑、出血、血管异常和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多见于CD4+T细胞计数较低者,且发病率随着CD4+T细胞计数降低而增加。AIDS合并CHB患者应常规行眼科检查,以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视网膜病变。
刘刚,刘淇,丁琳,孙勇[8](2014)在《乌鲁木齐市93例艾滋病患者眼科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CD4+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3例AIDS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对其中有眼底改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D4+T细胞计数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AIDS患者93例中,有13例出现眼底改变,总检出率为14.0%。其中单眼发病4例,双眼发病9例。有视力改变7例,视网膜受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棉絮斑及视网膜出血。最后诊断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4例,HIV相关性眼底病变9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合并眼底改变的检出率(18.9%,7/37)明显高于CD4+T>100个/μL合并眼底改变的检出率(10.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相关视网膜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相当一部分AIDS患者在视力未发生改变时,其眼底早就发生病变,因此对AIDS患者应常规行眼底检查,有利于眼底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苏世芳,刘奉凤[9](2014)在《眼底照相在艾滋病眼底病变检查中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在艾滋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机对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门诊和住院已确诊的186例艾滋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结果共发现眼底病变95例,其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视网膜病变54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5例,结核性视网膜脉络膜炎12例,其他眼底疾病4例。结论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是早期发现艾滋病眼底疾病的有效方法,对指导艾滋病的诊断及治疗,评估全身健康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有重要临床意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0](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艾滋病视网膜病变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滋病视网膜病变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眼病眼影像检查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与眼底彩照相关的研究 |
1.1 |
1.2 眼底彩照检查中常见的眼底改变 |
1.3 从眼底彩照角度的疾病回溯性研究及治疗后免疫重建的研究 |
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眼病并发症的超广角眼底影像特征 |
3 与眼B超相关的研究 |
4 与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相关的研究 |
4.1 黄斑OCT的研究 |
4.2 视盘OCT的研究 |
5 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相关的研究 |
6 小结 |
(2)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
1.1 流行概况 |
1.2 传染源 |
1.3 传播途径 |
1.4 易感人群 |
2 病原学特点与发病机制 |
2.1 病原学特点 |
2.2 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3.1 CMV病毒血症 |
3.2 CMVR |
3.3 CMV结肠炎 |
3.4 CMV食管炎 |
3.5 CMV脑炎 |
3.6 CMV肺炎 |
4 实验室检查 |
4.1 核酸检测 |
4.2 抗体检测 |
4.3 抗原检测 |
4.4 病毒分离培养 |
4.5 电镜检查 |
4.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5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1 CMV病毒血症 |
5.2 CMVR |
5.3 CMV结肠炎 |
5.4 CMV食管炎 |
5.5 CMV脑炎 |
5.6 CMV肺炎 |
6 治 疗 |
6.1 CMV病毒血症 |
6.1.1 抗CMV治疗 |
6.1.2 ART |
6.2 CMVR |
6.2.1 抗CMV治疗 |
6.2.2 ART |
6.3 CMV结肠炎及食管炎 |
6.3.1 抗CMV治疗 |
6.3.2 ART |
6.4 CMV脑炎 |
6.4.1 抗CMV治疗 |
6.4.2 ART |
6.5 CMV肺炎 |
6.5.1 抗CMV治疗 |
6.5.2 ART |
7 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失败的处理 |
8 CMV-IRIS |
9 CMVD的预防 |
(3)HIV/AIDS病人的眼部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1 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水平与眼部病变的关系 |
2 HIV相关眼部疾病 |
2.1 机会性感染相关眼疾 |
2.2 非感染性视网膜病变 |
2.3 肿瘤 |
2.4 其他病因不明的疾病 |
2.4.1 葡萄膜炎(不常见) |
2.4.2 眼表疾病 |
2.4.3 眼眶或颅内病变引起的神经眼病 |
3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眼部病变 |
4 小结 |
(4)艾滋病相关性眼底病(论文提纲范文)
1 HIV病毒在眼内的分布 |
2 HIV相关性视网膜病变 |
3 眼部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
4 眼部机会性感染 |
4.1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
4.2 疱疹病毒性视网膜炎 |
4.3梅毒性葡萄膜炎 |
4.4 葡萄膜-脑膜炎综合征 |
5 眼内液检测 |
6 总结 |
(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早期眼底筛查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分组 |
三、检查方法 |
四、两组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水平检测 |
五、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观察组46例患者的眼底表现 |
二、对照组46例患者的眼底表现 |
三、两组患者CD4+T细胞水平和控制良好比率 |
讨论 |
(6)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免疫重建的影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数量及来源 |
2.2 伦理学审查 |
2.3 受试者选择 |
2.3.1 西医诊断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估计 |
3.2 随机化方法 |
3.3 研究分组 |
3.4 服药方法 |
3.5 试验用药及其来源 |
3.6 药物管理 |
3.7 试验试剂 |
3.8 试验仪器 |
3.9 血液样品的采集和接送 |
3.9.1 血液样品的收集和处理 |
3.9.2 血液样本的保存 |
3.9.3 血液样本的运送 |
3.9.4 血液样本的接收 |
3.9.5 随访时间 |
3.10 观察指标 |
3.10.1 患者脱落原因 |
3.10.2 服药依从性分析 |
3.10.3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3.10.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3.10.5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完成情况与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患者脱落原因 |
4.1.2 患者用药依从性 |
4.2 患者基本情况 |
4.2.1 平均年龄 |
4.3 症状体征总积分及卡洛夫斯基积分 |
4.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
4.4.1 CD3~+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
4.4.2 CD4~+T淋巴细胞计数 |
4.4.3 CD8~+T淋巴细胞计数 |
4.4.4 CD4/CD8比值 |
4.4.5 CD4~+CD45RA~+和CD4~+CD45RO~+T细胞计数 |
4.4.6 TRECs含量分析 |
4.4.7 TCRVβ基因谱分析 |
4.4.8 血浆病毒载量波动情况 |
4.4.9 两组免疫重建有效率比较 |
5 讨论 |
5.1.1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5.1.2 症状体征总积分和卡洛夫斯基积分 |
5.1.3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
5.1.4 CD4~+CD45RA~+和CD4~+CD45RO~+T细胞计数 |
5.1.5 TRECs含量的变化 |
5.1.6 TCRVβ24个基因家族分析 |
5.1.7 血浆病毒载量波动情况 |
5.1.8 两组免疫重建有效率比较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数量及来源 |
2.2 伦理学审查 |
2.3 受试者选择 |
2.3.1 西医诊断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估算 |
3.2 随机化方法 |
3.3 研究分组 |
3.4 服药方法 |
3.5 试验用药及其来源 |
3.6 随访时间 |
3.7 试验方法 |
3.7.1 眼底血管管径选取及测量 |
3.7.2 拍照方法 |
3.7.3 评价区域 |
3.7.4 评价内容 |
3.7.5 管径测量方法 |
3.8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眼底病变情况 |
4.2 两组患者视网膜动脉管径比较 |
4.3 两组患者视网膜静脉管径比较 |
4.4 两组患者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值比较 |
5 讨论 |
5.1 两组患者眼底病变情况 |
5.2 两组患者视网膜动脉管径比较 |
5.3 两组患者视网膜静脉管径比较 |
5.4 两组患者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值 |
6 结论 |
论文创新性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临床观察表 |
附件2: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艾滋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眼部症状 |
2.2 眼底筛查情况 |
2.3 眼部病变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 |
2.4治疗及转归 |
3 讨论 |
(8)乌鲁木齐市93例艾滋病患者眼科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临床资料收集 |
1.2.2 眼部检查 |
1.2.3 辅助检查 |
1.2.4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确诊依据 |
1.2.5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2.1 病例特点 |
2.2 眼底筛查情况及眼底表现 |
2.3 眼底病变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 |
3 讨论 |
(9)眼底照相在艾滋病眼底病变检查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检查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四、艾滋病视网膜病变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眼病眼影像检查研究概述[J]. 刘小虎,蹇文渊.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1(03)
- [2]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J].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7)
- [3]HIV/AIDS病人的眼部并发症[J]. 史少阳,王宇,包娟.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03)
- [4]艾滋病相关性眼底病[J]. 杜葵芳,郭纯刚. 中国医刊, 2018(08)
- [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早期眼底筛查的临床意义[J]. 董愉,柳月红,许雪静,刘彬彬,董迪.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01)
- [6]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影响[D]. 李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7]艾滋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J]. 刘罡,曾义岚,陈竹,胡蓉,王丽,蔡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4(03)
- [8]乌鲁木齐市93例艾滋病患者眼科临床特征分析[J]. 刘刚,刘淇,丁琳,孙勇. 国际眼科杂志, 2014(10)
- [9]眼底照相在艾滋病眼底病变检查中的意义[J]. 苏世芳,刘奉凤.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14)
- [10]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