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楼市谜局终结(论文文献综述)
肖智颖[1](2021)在《《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时政类新闻周刊之一,自创办以来,以“记录时代变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目标,忠实地记录着这个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轨迹和变化方向,呈现着社会个体奋斗的姿态。作为中国权威高端的时政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透过政经类期刊的公共视角,观察和解读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现象,以期对有影响力的人产生影响。“封面故事”作为重点栏目,是新闻周刊的“门脸”和核心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最能显示其内容生产策略的栏目,研究“封面故事”,即可以看到《中国新闻周刊》在进步中不断自我革新,看到国家和人民在历史前进中的缩影,看到新闻作品中所呈现的大时代的巨变。《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不断深化选题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并不断优化视觉效果呈现,愈加注重报道的深度性、丰富性和人文性。通过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新闻舆论和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封面故事的反映和影响,发现重大的社会发展变革深刻影响着封面故事内容生产的选题、内容和形式,封面故事的报道不仅成为中国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带着时代的符号反映和书写了中国发展的历程,是中国社会前进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力量的标志之一,成为中国时代发展过程的“忠实的记录者”。本文讨论了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对内容生产变革的途径,分析《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如何营造独特风格,打造品牌基础、加快转型升级,在泥沙俱下的新闻市场中,强化个性化差异,要做好深度报道,对《中国新闻周刊》更好地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徐浩[3](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秦文宏[4](2013)在《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文中指出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近十年的非理性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首先,房价经过多年的上涨,已经让普通民众难以承受。高房价助长短期投机行为,挤压实体经济空间,加大金融体系风险,抑制社会创新能力,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同时,高房价洗劫普通民众财富,推动社会两极分化,加大民众生活压力,积聚社会消极情绪,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其次,中央和地方针对高房价的调控不断失败,房价越调越涨,民众对房价和政策失去预期,对政府作为越来越失去信心。尤其是2010年以来,高房价风险更加突出,与之伴随的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风声鹤唳的断供退房、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危机四伏的国民经济,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状况。如今,房地产发展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房价泡沫如果继续膨胀,更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将等在前面;房价泡沫一旦破裂,对中国经济和民众生活而言都将是不可承受之轻。也就是说,房价无论进与退,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除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外,中国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2003年以来的华夏大地无处不在关注“买房卖房”,“房价问题”介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房地产泡沫与风险”也成了网络媒体乃至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而且,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经验中,中国房地产领域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布满了各种利益和权力的争斗,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行动领域。换言之,2003年以来的整个中国,由于长期围绕房价泡沫及其风险话题所进行的讨论、争论和谈论,已逐步形成一个舆论上的公共领域——即以“房地产风险”为话题的公共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日常实践的发展,这一公共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放大,逐步从舆论层面渗透到普通民众趋于同一的价值追求、利益索求、本体性安全、心理预期、社会交往等层面,助推了民众对“房地产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以及论争的频度和烈度,“房地产风险”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房地产风险”的观念和“房地产风险事实”在人们的经验和记忆中的位置日益巩固,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日益固化、客观化、结构化,逐步形成了“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于是出现了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的来源问题,即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性(行动性)致因问题,其中关涉中央、地方、精英、大众、资本力量、媒体力量等多个层面的行动者相互竞争中的行动逻辑问题及其行动的效果问题。第二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也就是风险行动和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中包含风险的扩散和传播的机理问题及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的行动逻辑问题。两个方面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房地产风险是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本文将从研究“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开始,但重点在于解释“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针对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本文主要从制度和行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针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解释工具,用以解答中国房地产领域内的风险行动和风险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次采用符号互动理论作为辅助性解释工具,用以分析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具有助推作用的“批判性风险话语公共领域”的形成和运作过程。针对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行动、房地产风险符号、房地产“表意面相”的建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过程经历-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合法化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传统制度(含房地产)遭遇现代化(市场化)进程而衍生出诸多非预期的风险,同时,房地产领域各方行动者的“策略”行动带来诸多非预期的风险。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首先,在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建构上,一方面,因为传统制度原因,如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分税制及其土地垄断制度等,导致土地、住房、公共设施和服务、出让金、利润、税收等在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现象,也就是说,其支配性资源在市场流动过程中处于极端失衡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权变性、策略性的房地产政策,如限贷、限购、限价、限外、限土地等调控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支配性资源的流动处于持续僵化甚至堵塞状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次,在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建构上,由于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政策方向一直是权变性的,政策内容和手段一直是策略性的,始终不能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稳定的政策计划,或者说,政策这种规范“模态”始终变幻莫测,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因为近十年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持续缺失,致使中国房地产领域一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风险状态,以至于中国房地产领域自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场域。同时,研究表明,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越积越多,房地产风险符号越积越多、越来越明显,专家、民众、官员及房地产商等利用房地产风险符号进行互动的次数越来越多,互动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现代传媒进行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传播、互动而形成的“批判性的风险话语公共领域”也越发形成气候。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中国房地产领域逐步建构出了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说到底,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最终还是行动者对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缺失所衍生风险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反应的结果。总之,近十年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由于其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建构失败,它变成了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即变成了房地产风险场域。随之而来的,是“表意面相”的逐步生成和日益凸显,进而促进了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再建构。
王庆武[5](2012)在《2011九大理财市场扫描》文中认为2011年对投资者而言并不是个好年份。在股市中沉浮十年的投资者在兜兜转转之后又回到了原点,"基民"则在一年的青黄不接中彻底变成了"饥民",楼市的调控也让"炒房"的热度迅即降到冰点。然而,这一年也不乏看点。无论是重新火爆起来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金光闪耀的贵金属市场,都让投资者在一整年的投资寒冬中感受到一点暖意。而绝地反击的债券市场和"谜"局一般的外汇市场,则上
白瑞理[6](2011)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开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原本是一国之内贷款业务的信用危机,其影响应该局限于国内。可是,因为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以及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美国的华尔街精英们在此之前已经将这些垃圾债打包、装潢,以金融衍生品的新形式——次级债向全世界进行推销,这些债券后来被称为“有毒债券”。由于次级债是采用杠杆化的操作,所以当次级贷款发生风险时,次级债也就以几十倍的效应把次级贷款的危机进行放大。随着次级贷款危机的不断恶化,次级债风波在全世界的金融系统开始蔓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金融风暴。本文从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货币基础理论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金融危机深层原因的分析,试图找出应对危机的办法和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策略。第一部分重点论述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和货币基础理论,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来看,货币从金属货币发展到信用货币,货币制度也随着从金本位货币制度发展成为广泛的信用货币制度。当信用货币与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脱节,货币的发行更多地是以国家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确定。用纸张制作印刷的货币成本很小,很容易造成发行数量的扩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货币的发行不断进化,电子信息技术在银行广泛运用,使电子货币成为继信用货币之后的一种新形式,如信用卡等,这更加速了货币的扩张。第二部分论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从美国的货币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开始,美国就以其世界经济大国的身份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美元,不断地制造美元危机和货币贬值,当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后,美国更是肆无忌惮。在失去内部监管和投资银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双重作用下,次级贷款大规模的发放,为了转移风险,又将这些贷款以金融衍生品次级债的形式向全世界进行发放。当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时,这些基于房地产的次级贷款出现大面积债务违约,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第三部分综合论述了金融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和对世界各国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先是金融体系的大面积瘫痪,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不断弱化,最终传导至实体经济,一些企业被迫减产、裁员,而一些企业则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破产。到论文截稿时,危机仍然没有过去,它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十分长远,各国的债务危机不断恶化,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出现通胀,进而出现粮食危机、石油危机等,世界经济陷于一片恐慌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迟滞甚至倒退。第四部分则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了我国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危机给我国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不大,但是我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外汇储备也超过了3万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所以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文章从货币政策、防止通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改革汇率政策、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五个方面,按照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曾友中[7](2010)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为研究主题,试图挖掘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独特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围绕马克思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与本质、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而展开论述。马克思早期研究货币问题的哲学视角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劳动视角,货币问题单单作为压缩性的问题而被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为他研究货币问题提供了崭新的实践视角,货币在一种明确的方式下重新纳入到与世界的真正关系。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的价值表达形式经历了个别的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等四个阶段。货币具有五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主要是标明价格或作为计算货币。货币在商品所有者之间不断地以一种不平衡、不成比例的方式扩散出来,执行的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当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暂时受到“屏蔽”,货币就充当贮藏手段,这是一种权力性的绝对社会形式。随着信用交易方式的真实模拟,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非直接支付时,充当支付手段。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功能体现本质。从货币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同人类劳动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和物化;从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的结构性关系;从货币与人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货币最核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体现着一种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体现着一种阶级关系,表征为财富分配的关系。资本是强化的货币形式,是货币意义与本质的拓展。货币的“独占权”充满着神圣的光环,成为绝对的表现形式和一切价值的等价物,内敛着无限的能量并高高在上,因而使得货币符号被异化,货币拜物教和货币幻象迷生。货币符号被异化内含货币符号被主体化,货币这尊神似乎是真实市场的创造者;货币手段目的化,从根本上表现为货币对价值的僭越;货币符号贪欲化,货币消融为对货币纯粹的欲望。官僚跟钱更亲近了,官僚跟公众反倒疏远了。货币符号被异化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判断逻辑—拜物教。拜物教是对人类的反制。货币转化为资本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一个并非纯粹的假定式推断。私有制独立表达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货币价值的心理体验与想像即货币幻象,是人性贪婪货币的一种极致表述。资本家的血管里流着的不一定是道德的血液。逐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必须遵奉道德规范的客观法则,这是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虚拟货币是指不与贵金属储备挂钩的纯粹价值符号,是虚拟的抽象的价值形式。虚拟货币若以逐利为目的进行投资或投机,虚拟货币就转变成虚拟资本。按离实际价值的远近,虚拟资本可分为传统的、非生产性的、证券化的、杠杆式的等四类,具有不稳定性、高风险性、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虚拟经济是以钱生钱、以货币生货币的经济。虚拟经济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货币的能量。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实体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财富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自由是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崇高字眼。随着近代欧洲社会现代化,自由研究的重心从抽象层面移向经济层面。经济自由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自主活动状态,包括生产与消费自由、竞争自由、契约自由和劳动自由等方面。生产过程与生产效果的意志自主性表现在生产者独立自由的行动和发展。消费自由更能使消费者更强烈地返回自身。生产自由和消费自由都以财产权自由作为依据。竞争自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断地从自我中心向外延伸的证实或补充,是一种向迄今未知的合并和排斥、促成相似和相异的推动力。契约与自由,犹如“心”与“体”的关系。劳动自由意味着就业人的人身自由以及择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自由本质上是货币的自由、资本的自由,资本在个人世界之上已经建构一个社会有效活动的客观形式的世界,它在无形的网络中已经限制和规定雇佣劳动者的自由力量,把他们掣肘在完全精确的、事先已确定好的表现形式中。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经济自由的力道从哪里来?是货币,天生一种自由的张力,鼓动了资本内在力量的扩张。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经济自由与之进入相互平衡的舞台相互证明自身。市场经济就是货币经济。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使劳动者从束缚关系中购买自身成为现实。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一切可能的投资与活动都通向这里,最终结成世界市场和一种世界性关系。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虚拟经济是的“自由意志”的浪漫主义表达形式。那么,经济自由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要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关系如何组合,由此切入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古典式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但“这只看不见的手”并没能够持久地保证它所预见的秩序与和谐。国家干预式的经济自由主义既要自由主义,又要国家干预。随着资本主义历史条件普遍趋势的逐次展开,凯恩斯主义面临退幕的冲击与考验。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最终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可简约为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即融资的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由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而决定。金融自由是现代经济自由的高端图式。金融自由化的价值体现在消解“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过度会引发“金融恐怖行为”,首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更具有正确性、解构性和说服力。2007年初至今天的金融危机经历了模糊感的征兆初现、局部性的喧哗嘈杂、系统性的集中爆发、全球性的蔓延扩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是危机初期,美国政府的处置以观察监控为主,“救急不救穷”。2008年3月至2008的8月,是危机上升期,美国政府针对摩根大通、贝尔斯登、“两房”等特定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个案处理。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底,伴随着雷曼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AIG告急,危机进入癫狂期,美国政府相应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处置。2009年2月迄今,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的处置重点是:期限资产信贷计划(TALF)、公私合作投资计划(PPIP)、压力测试(ST)和监管改革蓝图。目前金融体系初步稳定,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危机成因自有危机的逻辑。一是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财富急剧向少数人身上转移的恶果是,巨大的差异不断点燃低端收入者的财富欲望之火,使民众处于追逐“宇宙的最高的经济统一性”的梦幻之中。而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的根源则是新自由主义。二是“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贪婪使高杠杆率如影随形。贪婪让华尔街金融评级机构不知“知守进退”。贪婪还表现在银行给高管层发放天价的薪酬和奖金。华尔街最大的贪婪是权力与金钱孽生的贪婪,是资本的贪婪。马克思当年一针见血的批判,可直指今天的华尔街。三是金融虚拟工具吹爆虚拟经济。MBS、ABS、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导致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背离了马克思所阐述的虚拟经济的本来价值。四是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金融监管体系分割,导致监管盲点、协调困难和监管套利。危机的影响极其深刻。这才是最重要最确定的认知,是危机的真正意义和中心点。美国经济调整周期将延长。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结构性变化的特征。“剪羊毛”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谁能垄断世界货币的发行,谁就拥有超量的利润空间。美元霸权应该被唾弃。储备货币要多元化。全球要努力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相互依存,起源于一个地方的问题不会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会向整个体系蔓延。中国经济已深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不可能置身其外。危机冲击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外贸出口,但影响有限。中国“危”中有“机”,“机”大于“危”。一个动荡的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视角,当努力探索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价值。一是要努力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参照货币需求量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货币理论、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划”货币理论等西方货币政策与理论中有关对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它需要一种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的均衡态度基于经济概念及其逻辑关系而呈现出来。信用关系和流动性的内在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借贷关系。货币政策模糊或者飘浮不定,投资者就会被不确定性和浑浊的金融秩序心理所困,所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逻辑就这么简单。针对“迷失的货币”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以减缓迷失货币“井喷”带来的冲击力。二是要努力追求“至善”的货币性伦理。要再思考先哲圣人关于货币伦理的灼见,从中找出其价值性、内得性和距离化特征。针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大举措,要倡导适度消费的货币伦理。道义放中间,利益摆两边,要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伦理气质内含责任心、合理性和可触知性。货币的环流会带来道德风险。培养道德型风险管理人才,克服“怪兽模型”(Levia than model),要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三是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多个支撑要素。在“一主多元”的格局中,要努力实现人民币职能意义的放大,在挑战与机遇中符合世界整体对我们的需求,具体的策略是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对等开放下积极稳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以黄金支撑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问题纠缠不清。利弊权衡,目前适度升值利大于弊。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理性波动的汇率弹性,避开人民币升值综合症或贬值综合症的陷阱。四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整协发展。要坚守一种真理般的可能性,即虚拟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单极化膨胀将产生资产泡沫;实体经济要为虚拟经济奠基,否则虚拟经济有如空中楼阁。具体来说,设置虚拟经济度,以监测虚拟经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排除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倾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使技术创新型经济和新型实体经济在内容的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成为推算得出的理性关系和理性经济。实现马克思当代价值的链接,将确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无限生命力。
海诚[8](2009)在《疲倦者的游戏》文中研究表明"你让我想起了我的儿子。他跟你差不多大,我们很少交流。突然有一天,听到他说什么,我都震惊了,他露骨地表现出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唯利是图。与我们这一代人倡导的风尚完全不同。他是我儿子,但我感觉他非常陌生。""那就对了。如果他跟你一模一样,时代还会发展吗,社会还能进步吗?"
胡建忠[9](2009)在《温州高档小区品质化发展趋势》文中认为2006-2008年,中国房地产风起云涌,房地产行业充分感受到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2009年中国房地产将走向何方?随着金融、土地和审批等各种政策的完善,房地产的门槛不断抬高,产品和消费者的成熟以及房地产公司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开发商应该开发品质更加精良、更适合不同阶层客户需求的住宅,而不只是局限于建高档别墅和写字楼。为了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商一方面要对住宅产品进行调整,以达到系统化、精细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应该在开发模式上向精细化、结构化方向发展。品质化、精细化发展将是未来房地产的发展趋势之一。本论文详细综述了温州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国际金融危机对房地产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讨论了温州房地产品质化发展、历史缺失、要求和基本特征。以文成和永嘉为例,分析了温州房地产的区域文化和消费心理以及与品质化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温州房地产的市场特征、需求和品质化推广。并从各个角度剖析住宅开发的品质化、品质提升的具体切入点和品质化的运作管理流程。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未来房地产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朱大鸣[10](2008)在《下半年楼市谜局 价和量的背离还能走多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市场下半年将继续保持盘整格局,不排除一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继续回调,但从全国和中长期来说,缩量盘整实际上就是一个暂时的观望期,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刚性需求的激活,楼市将会继续出现放量上涨的态势。
二、2004楼市谜局终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楼市谜局终结(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写作内容 |
(四)写作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七)文献综述 |
1.关于《中国新闻周刊》的研究 |
2.关于封面故事的研究 |
一、《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类目建构与设定说明 |
二、《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统计分析 |
(一)报道题材 |
(二)报道倾向 |
(三)报道区域 |
(四)报道形式 |
(五)图片形式 |
(六)标题形式 |
三、《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特点 |
(一)政经社会报道为主涉及领域较全面 |
(二)报道倾向负面为主强调新闻监督性 |
(三)重国内普遍性问题不失国际化视野 |
(四)侧重非事件性报道体现深度报道能力 |
(五)封面设计不断优化愈加注重美学设计 |
(六)突发事件注重时效舆论引导凸显人文 |
1.报道时速:由慢变快 |
2.报道篇幅:由少变多 |
3.报道领域:由窄变宽 |
4.报道角度:凸显人文 |
四、《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风格分析 |
(一)标题辞格使用丰富 |
(二)风格理性趣味并存 |
(三)描写故事化细节化 |
五、《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反映社会发展 |
(一)反映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深入 |
(二)呈现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
(三)显示新闻舆论引导的新要求 |
(四)体现文化环境消费习惯变化 |
六、《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的思考 |
(一)强化报道个性差异做好深度报道 |
(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 |
(三)打造封面故事品牌挖掘市场潜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
一、过度执行 |
二、虚假执行 |
三、目标置换 |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
一、现实倒逼改革 |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三、强化政治巡视 |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和评述 |
一、 关于风险及其建构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风险行动和事实的结构化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风险的传播、扩散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房地产风险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研究的思路 |
第一节 研究视角 |
一、 主要理论工具 |
二、 主要概念工具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分析策略 |
二、 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与定位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史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 |
一、 高房价的风险 |
二、 高房价下跌的风险 |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的合理定位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制度的问题 |
第一节 关于现有中国房地产制度缺陷的相关表述 |
第二节 与中国房地产风险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其问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由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问题 |
二、 “单位制”消解带来的问题 |
三、 分税制下的土地出让制度及其问题 |
四、 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其问题 |
五、 房地产领域的监管制度及其问题 |
第五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行动的后果 |
第一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行动轨迹 |
一、 房价暴涨-持续调控阶段(2003 年上半年--2006 年底) |
二、 市场持续观望阶段(2007 年上半年--2008 年上半年) |
三、 “救市”阶段(2008 下半年--2009 年年初) |
四、 房价暴涨-严苛调控阶段(2009 年年初--2010 年下半年) |
五、 持续调控-市场观望阶段(2011 年上半年--2012 上半年)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行动的特殊性 |
一、 行动角色的复杂性 |
二、 行动的策略性 |
三、 行动的信息不对称性 |
四、 行动缺乏全局性和战略性 |
五、 行动的风险性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表意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风险符号 |
一、 专家的表露 |
二、 官方的表露 |
三、 房地产商的表露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互动 |
一、 专家间论争性的互动 |
二、 权威(机构或专家)与民众的互动 |
三、 民众间的互动 |
第三节 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的形成 |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合法化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行动及弊端 |
一、 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政策”行动领域 |
二、 政策的角色 |
三、 中央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四、 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政策”行动中的问题——以 2006-2011 年的政策调控为例 |
一、 2006-2007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二、 2008-2009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三、 2010-2011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缺失 |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支配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宏观布局 |
一、 中央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二、 地方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三、 房地产商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四、 民众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第二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缺失 |
一、 混乱的数据 |
二、 大相径庭的成本、利润数据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微观流动 |
一、 “购房经历”发生的背景 |
二、 “购房经历”发生的缘由 |
三、 “购房经历”发生的目的 |
四、 “购房经历”采用的方法 |
五、 购房全过程 |
第四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微观建构中的问题 |
第九章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关系阐释 |
第一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因果关联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逻辑关联 |
一、 从内容上分析 |
二、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角度分析 |
第十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启示和展望 |
一、 一个理论诉求 |
二、 两种类型风险的关系 |
文献目录 |
一、 中文部分 |
二、 外文部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方法 |
(四) 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与货币基本理论 |
(一)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 |
(二) 货币基本理论 |
1. 马克思的货币基本理论 |
2. 金属货币制度逐步过渡到信用货币制度 |
3. 信用资本得到广泛应用 |
二、金融危机的表现特征与巨大影响 |
(一) 金融危机的表现特征 |
(二)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
1. 金融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势危机 |
2. 金融危机使新兴经济体遭受重创 |
3. 金融危机重创国际金融体系 |
4. 金融危机已波及到实体经济 |
5. 金融危机使我国深受其害 |
三、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
(一) 以美元为主体地位的国际货币是危机发生的渊薮 |
1. 美元演变发展成国际货币为资本扩张打下基础 |
2. 脱离了金本位制度约束的美元为危机的发生埋下祸根 |
(二) 次级贷款的滥发使危机的发生成为可能 |
(三) 金融衍生品——次级债券的恶性膨胀促使危机迅猛爆发 |
四、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
(一)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把握宏观调控力度 |
1. 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取 |
2. 紧缩过度一样阻碍经济的发展 |
3.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当务之急 |
(二) 有效控制通胀保障供需平衡 |
1. 造成通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2. 控制通胀首先要形成统一认识 |
3. 治理通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
(三) 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
(四) 理顺外汇管理制度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
1.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2. 解决外汇管理问题所面临的矛盾 |
3. 理顺外汇管理制度应当采取的措施 |
(五) 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争取货币自主权 |
1. 美元的性质已发生改变 |
2. 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量过大 |
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能采取美元模式 |
4. 可探索直接用人民币交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核 |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功能演变 |
一、货币研究的视域转换 |
二、货币的"价值形式"走向 |
三、货币的"能量动态" |
四、货币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 |
一、反向"格义"的货币符号 |
二、货币至上的货币拜物教 |
三、极致状态的货币幻象 |
四、货币伦理的"经济反馈" |
第三节 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 |
一、与黄金脱钩的虚拟货币 |
二、远离实体价值的虚拟资本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应关系 |
第二章 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 |
一、"真元之气"的生产和消费自由 |
二、"丛林"中的竞争自由 |
三、"体"之"心"的契约自由 |
四、"纯粹货币关系"的劳动自由 |
五、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之于经济自由的意义 |
一、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 |
二、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 |
三、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 |
四、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 |
第三节 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 |
一、"博大闳肆"的古典自由主义 |
二、"大萧条"催生的凯恩斯主义 |
三、"滞胀"出的新自由主义 |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 |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 |
二、消解"金融压抑"的金融自由化 |
三、金融自由化过度"小试"发展中国家 |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 |
第一节 危机回放 |
一、模糊感的征兆初现 |
二、局部性的嘈杂喧哗 |
三、系统性的集体癫狂 |
四、全球性的蔓延扩散 |
第二节 危机背后的逻辑 |
一、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 |
二、"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 |
三、金融衍生工具泛滥吹爆虚拟经济 |
四、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 |
第三节 危机影响 |
一、美国经济盘整周期延长 |
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
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 |
四、中国"危"时"千载一时" |
第四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当代价值的链接 |
第一节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一、吸纳西方货币理论中"片面深刻的真理" |
二、关注虚拟资本价格和资产价格的走向 |
三、货币政策应成为"玻璃缸里的金鱼" |
四、针对"迷失的货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 |
第二节 追求"向善"的货币伦理 |
一、作"指向他灵魂的"再思考 |
二、倡导适度消费的伦理取向 |
三、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 |
四、培养"出离""怪兽模型"的金融管理人才 |
第三节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 |
一、‘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 |
二、正视"一主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 |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 |
四、避开人民币升值"陷阱" |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整协发展 |
一、不忽视经济虚拟度 |
二、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 |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9)温州高档小区品质化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品质化、精细化是房地产发展的大趋势 |
1.1.1 要做好规划 |
1.1.2 对空间更细致地划分 |
1.1.3 节约面积,压缩公摊 |
1.1.4 提高科技含量 |
1.2 房地产发展品质化、精细化的根源分析 |
1.2.1 房地产的门槛不断抬高 |
1.2.2 消费者的成熟 |
1.2.3 行业竞争的加剧 |
1.3 房地产发展品质化、精细化的意义 |
1.3.1 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
1.3.2 提高开发商竞争优势 |
1.3.3 推动行业发展 |
1.3.4 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规律 |
1.4 结论 |
第二章 温州市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温州市房地产发展现状 |
2.2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温州房地产 |
2.3 温州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温州城镇房地产发展现状 |
2.5 结论 |
2.5.1 开发商一体化 |
2.5.2 品质化和精细化的考虑因素 |
2.5.3 价格因素 |
2.5.4 其他因素 |
第三章 温州市房地产开发品质化发展趋势 |
3.1 概述 |
3.2 温州房地产品质提升趋势 |
3.2.1 品质化同品牌的关系 |
3.2.2 温州房地产产品品质化的历史缺失 |
3.2.3 来自市场住宅品质化的呼声 |
3.3 温州住宅开发品质提升的表征 |
3.3.1 大盘化走势 |
3.3.2 社区配套完善 |
3.3.3 楼盘定位市场细分 |
3.3.4 楼盘园林景观主题化 |
3.3.5 住宅环保节能的实现 |
3.3.6 住宅品质的规划细节点 |
3.4 结论 |
第四章 温州城镇房地产市场开发现状和特点 |
4.1 温州城镇经济发展概况 |
4.2 温州城镇的区域文化现状与消费心理 |
4.2.1 永嘉的历史文化 |
4.2.2 永嘉区域文化的消费特征 |
4.2.3 文成概况 |
4.3 温州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品质化趋势 |
4.3.1 温州城镇房地产发展现状 |
4.3.2 温州城镇房地产发展路线 |
4.3.3 温州城镇房地产价格走势 |
4.4 结论 |
第五章 温州城镇高档住宅小区品质化发展趋势 |
5.1 温州城镇房地产市场需求特征 |
5.1.1 温州房地产市场对温州周边房地产市场的辐射影响 |
5.1.2 民间资金雄厚,对高品质住宅需求旺盛 |
5.2 温州城镇房地产高品质产品开发及价格走势分析 |
5.2.1 文成房地产开发水平分析 |
5.2.2 文成县高端住宅市场分析 |
5.2.3 文成县高端住宅价格走势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住宅产品的品质化运作管理 |
6.1 市场需求与产品户型定位 |
6.2 市场文化需求与产品风情定位 |
6.3 市场审美要求与社区园林景观主题定位 |
6.4 住宅产品的品质化包装推广 |
6.4.1 产品品质化包装主题的确立 |
6.4.2 包装推广阶段划分 |
6.4.3 项目社会形象公关策略 |
6.5 项目建材的遴选 |
6.5.1 环保节能材料 |
6.5.2 关于其他建材的选择 |
6.6 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 |
6.7 结论 |
第七章 进一步发展温州高档智能建筑 |
7.1 智能建筑的发展 |
7.2 温州智能建筑发展状况 |
7.3 智能建筑健康化 |
7.3.1 从对智能建筑本身看问题,提高对建筑智能化的认识 |
7.3.2 从房地产开发商看问题,减少困惑 |
7.3.3 从物业管理公司看问题,加速培训专门管理人才 |
7.3.4 从用户上看问题,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7.3.5 从设计人员看问题,建立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 |
7.3.6 正确处理好智能建筑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
7.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下半年楼市谜局 价和量的背离还能走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楼市寒冬有点长 |
下半年房价的通道:上行还是下行 |
盘整仍将是下半年的主旋律 |
四、2004楼市谜局终结(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D]. 肖智颖.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4]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D]. 秦文宏. 上海大学, 2013(12)
- [5]2011九大理财市场扫描[J]. 王庆武. 金融博览(财富), 2012(01)
- [6]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措施[D]. 白瑞理.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 曾友中. 武汉大学, 2010(07)
- [8]疲倦者的游戏[J]. 海诚.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3)
- [9]温州高档小区品质化发展趋势[D]. 胡建忠.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2)
- [10]下半年楼市谜局 价和量的背离还能走多远[J]. 朱大鸣. 中国房地信息,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