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论文文献综述)
周诗琳[1](2021)在《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文献综述》文中提出语用迁移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语际语用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领域,它研究语言习得者的母语和社会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语用迁移研究大多数属于实证研究,对外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该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语用迁移的相关研究,探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李果[2](2020)在《汉语向英语的语用反向迁移 ——以安慰言语行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言语行为理论”,“多元语言能力模型”以及“共同底层概念基础”为理论基础,以安慰语言语行为为切入点,以英汉双语者为研究对象,将汉语对英语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在二语向一语反向迁移研究方面做出贡献。本研究筛选出了汉语本族语者、英语本族语者、英汉双语者各30份有效问卷,收集问卷后,本文依据Lazarus和Folkman对策略的划分以及王姣对安慰语构成的分类,参照Beebe等人的拒绝语义成分分析法,对所收集到的安慰语进行策略和语义程式的分类,并对三组参与者在不同情景下使用的安慰语策略和语义程式频率进行比较。本研究得出以下4条结论:(1)双语者安慰策略趋向于汉语单语者而与英语单语者有较大差异;(2)双语者在两种单语者有显着差异的三项安慰语语义程式中,有两项与汉语单语者无显着差异而与英语单语者有显着差异;(3)在不同情境的安慰策略选择上,双语者与汉语单语者有较明显的相似性;(4)双语者的安慰策略和语义程式使用频率并不是均介于两种单语者之间,在“情绪-问题中心策略”的使用频率上,双语者低于两种语言单语者,而在“安慰套语”和“分析问题”的使用频率上,双语者高于两种语言单语者,这体现了双语者的独特性。结论显示双语者所表现出来的安慰言语行为受汉语影响较大,英汉双语者身上出现了汉语对英语的反向迁移现象。本研究对二语习得理论与语际语用学均有贡献,但是,在研究对象汉语水平区分上以及研究范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
戴沅芳[3](2019)在《双语理论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是语用学界和应用语言学界十分关注的论题,然而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却鲜有人探究。先行研究表明,当前语用能力研究存在一定的缺欠,具体表现为缺乏对非母语环境下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研究,并且对其与语用迁移之间的关系解释力不足。因此,本研究依据双语理论(Dual Language Theory),采用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收集语料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回答三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时出现何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具体来说,在语义程式的使用上和语篇表达内容上如何体现?(2)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书面语表达时出现何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具体来说,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上如何体现?(3)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解释?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研究的文献梳理,本研究以双语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建构了本论文的分析框架,用以阐释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内涵及其与语用迁移的关系。根据自建小型语料库中的语料数据,本论文分别呈现了数据分析结果,包括英语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汉语本族语者分别在口语语料中的语义程式使用频率上和语篇表达内容上,以及在书面语语料中的各类词汇选择、句式使用、论点论据和布局谋篇手段的使用频率的统计;汉、英本族语者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中的差异度;不同口语语用能力和书面语语用能力的学习者与汉、英本族语者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上的差异度。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分别从不同口语语用能力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义程式和语篇表达内容上的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不同书面语语用能力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上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分别围绕外语学习者语用知识体系中的共同语用知识、协同语用知识和特定语用知识与语用迁移的关系,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路径及各阶段语用表现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本研究发现如下:(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时,在语义程式使用方面出现了语用迁移。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语用迁移过度和语用迁移凹陷四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均有发生。其中,发生非明显语用迁移的语义程式数量最多,发生语用迁移过度的语义程式数量最少。在语篇表达内容方面,除语用迁移过度外,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和语用迁移凹陷均有发生,其中非明显语用迁移的发生频率最高。在不同“拒绝”言语行为诱发因素下,学习者发生语用迁移的类型和数量不同。其中在“邀请”和“建议”诱发因素下发生语用迁移的数量较多,“请求”和“提供”诱发因素次之。总体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发生迁移的程度差异不大,已逐渐接近英语本族语者。(2)中国英语学习者进行英语书面语表达时,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凹陷和语用迁移过度均有出现。具体而言,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仅出现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和语用迁移过度,而四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全部出现在语篇层面。在词汇层面,发生非明显语用迁移的数量最多,明显语用迁移次之;在句法层面,发生语用迁移凹陷的数量最多,明显语用迁移次之;在语篇层面,发生语用迁移过度的数量最多,非明显语用迁移次之,而明显语用迁移最少。与口语语篇表达的结果不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语用迁移过度的大量出现说明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在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表达时具有深刻影响,即使已具备较高的语用能力水平,母语特有的文化烙印也会难以抹去。(3)无论在英语口语语篇表达还是书面语语篇表达上,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都呈倒U型。即从语用能力弱的到中等的学习者,随着语用能力的提高,语用迁移程度变大;从语用能力中等的到强的学习者,随着语用能力的提高,语用迁移程度变小。两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呈现与外语学习者所具备的语用知识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结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时存在显着差异,且与汉语本族语者极为相似,体现出语用迁移普遍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中,汉、英两种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语用迁移发生的两大主要原因。本研究对外语教学有三点启示:一是应针对不同外语语用能力的学习者开展语用教学;二是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使用的基础性训练,注重语用语言知识应用的适切性训练,加强学习者的语言意识的培养;三是教学中应注重社会语用知识的渗透,使学习者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加强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最终减少语用负迁移的影响,甚至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本研究从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的研究,发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一般性特征及路径,并从外语学习者的语用知识结构出发,深入分析了发生语用迁移的深层原因,对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有重要启示作用。最后应该指出,本研究仍存在某些局限,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克服和不断完善。
古洁,卢仁顺[4](2016)在《语用迁移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语用迁移是中介语语用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以及学习所施加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语用负迁移,并且在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会语用迁移两大领域取得了进展。在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学者除了关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语用知识的异同、学习者的语法水平、心理因素、目的语环境停留时间长短、个人因素之外,模因论、语用知识教学方式、教材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在综述语用迁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外语教学中如何提高二语习得者语用能力提出几点对策。
朱德光[5](2013)在《“批评”言语行为在感知和表达两个层面上的语用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用迁移是语际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对它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言语行为中寻找迁移的证据,二是研究影响迁移的限制性因素。在第一方面,多数研究仅关注几个相对做出明确界定的言语行为,如“请求”、“拒绝”、“道歉”、“恭维”、“邀请”等,而对其他言语行为的研究则不够;有的研究发现了语用迁移,而有的没发现语用迁移;而且多数研究只关注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而忽视对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的研究。在第二方面,部分研究者考察了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但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有的研究发现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呈正相关;有的却发现二者之间呈负相关;还有的发现二者之间不相关。鉴于上述原因,本文以“批评”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语篇补全测试问卷和语境适切性评价调查问卷为工具收集表达和感知层面的研究语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和使用频率或语境适切性评价差异度为测量工具,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和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以及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主要分析和解决下列七个问题:1)美国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什么语用语言策略实施批评言语行为?2)中国汉语本族语者使用什么语用语言策略实施批评言语行为?3)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批评”言语行为时,其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使用频率是否发生语用迁移?4)在表达层面,二语水平对语用迁移有何影响?5)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批评言语行为时是否发生语用迁移?6)在感知层面,二语水平对语用迁移有无影响?7)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批评言语行为时发生了语用迁移,那么发生在这两个层面的语用迁移有何联系?通过对54名中国汉语本族语者、30名美国英语本族语者、30名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31名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和50名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提供的语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研究发现:1)中、美本族语者均以间接批评策略及其语义程式和内部修饰语为主实施批评言语行为,但他们常用的语义程式和修饰语有所差别。2)中、美本族语者人均和每个批评言语行为平均使用的语义程式的数量基本相同,但美国英语本族语者人均和每个批评言语行为平均使用的修饰语的数量远远高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人均和每个批评言语行为平均使用的数量,而且美国英语本族语者常用的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种类多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常用的种类。3)在表达层面,通过使用频率差异度分析,发现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的语义程式和修饰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有些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有些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还发现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表现出四种类型:直线上升型、直线下降型、U型和倒U型。总体上语用迁移的程度随着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呈下降的趋势。4)在感知层面,通过语境适切性评价的差异度分析,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中国汉语本族语者和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语境适切性的评价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同时发现在感知层面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也表现出上述四种类型,但总体上语用迁移的程度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而变小,与表达层面二语水平和语用迁移的关系基本一致。5)通过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两个层面的语用迁移,发现二者之间的一些联系:某些语义程式或修饰语同时在表达和感知层面均发生了语用迁移。研究发现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总的来说还是行之有效的,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语用迁移和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问题提供借鉴,理论上为丰富和完善语际语用学做了一点贡献,实践上可为课堂语用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赵淑元[6](2012)在《语用负迁移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语用负迁移是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的使用中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而其对目的语的学习又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本文从语用负迁移研究概述和语用负迁移类型及特征两方面来对其分析阐述,旨在为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提供比较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商莉君[7](2012)在《四种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分析》文中认为以某高校外语系201名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调查问卷,考察学习者在招呼、告别、拒绝、道歉等4种日常交际行为的语用能力,分析其中语用失误的状况以及导致该语用失误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招呼、道歉和拒绝言语行为中失误频率较高;二语水平与语用能力基本呈正相关,但是在特定言语行为中,二语水平高的英语学习者可能会出现更多语用失误。进一步指出了影响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刘惠萍[8](2012)在《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 Blum-Kulka语际语用学理论以及语用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在Blum-Kulka(1989)等人CCSARP研究框架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语料,旨在对新疆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语用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类不同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特征的异同及社会变量对学习者请求策略使用的影响,进而探究学习者母语语用迁移对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的影响。本研究受试对象均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调查组为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UEL)和汉族英语学习者(CEL),参照组分别为维吾尔族本族语者(US)、维吾尔族汉语学习者(UCL)与汉族本族语者(CS),共五组受试,每组60人,共计300人,受试对象主要来自新疆4高校。采用开放式书面调查问卷即‘语篇补全测试’(DCT)。DCT样卷共包含18个大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情境,同时,使用社会变量评价表(Assessment of SocialVariable Questionnaire)作为互补性研究工具,每一情景中三个社会变量均划分为5个等级,以保证研究的可信度。所收集的语料按照Blum-Kulkal(1989)和Faerch与Kasper(1989等人的标注系统进行标注与统计,对比分析主要在请求策略类型、策略形式、请求内在限制语(词汇限制语与句法限制语)与请求外在限制展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均归属于3种策略类型与9种策略形式。同时请求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还表现在6种词汇限制语和6种句法限制语与6种外在限制语的使用上。第二,对比研究发现探询型策略为两类学习者首选策略形式,主要使用的请求词汇限制语与外在限制的使用呈现相对的一致性,即倾向使用礼貌标记语与表达说明原因型的外在限制语。但是两类学习者请求角色指向性存在差异,即分别倾向使用说者和听者角色指向性。第三,社会变量(社会距离、社会权势、请求强加级别)对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形式与外在限制语的使用影响均不大,即均倾向使用探询型策略形式和表达说明原因型的请求外在限制语。但社会变量对两类学习者词汇限制语影响较大,即在不同社会变量不同语境中,学习者变换使用不同的词汇限制语。第四,维吾尔族英语(L3)学习者在规约性间接策略类型与探询型策略形式的使用上均受其母语(L1)与二语汉语(L2)的影响,其中二语(L2)对三语(L2)的影响大于母语(L1)对三语(L3)的影响;在请求词汇限制语礼貌标记语的使用上,二语汉语(L2)与母语(L1)均对三语(L3)产生了影响但不显着;在请求外在限制语的使用上,母语(L1)对三语(L3)的影响较大。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的使用受其母语语用迁移影响主要表现在请求策略形式、词汇限制语和外在限制语的使用上,即汉族英语学习者与其本族语者均倾向使用探询型规约性间接策略、礼貌标记语和说明原因型。第五,在社会变量影响下(社会距离、社会权势、请求强加级别),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的使用同时受学习者母语与二语汉语的影响。在三种不同社会变量因素影响,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对请求策略类型与策略形式的使用主要受其二语汉语的影响,请求词汇限制语受其母语与二语的影响但均不显着,请求外在限制语的使用主要受其母语的影响;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的使用受其母语语用迁移影响较大,表现在探询型策略形式、请求词汇限制语中礼貌标记语以及请求外在限制语中说明原因型的使用上存在母语语用迁移。
陈红平,雷荣媚,高新霞[9](2010)在《语用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语用迁移既属于语际语用学的研究范畴,同时又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本文根据两类不同的划分方式,分别对语用语言正迁移、语用语言负迁移、社交语用正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这四个种类进行了举例分析,并在论述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之后,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提出了改进英语教学的建议。
侯博[10](2010)在《语用移情、语用迁移和跨文化交际》文中研究表明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移情和迁移的相同和差异,分析由于两者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用失误,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一种相互结合的模式便于交流。
二、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外语用迁移的相关研究 |
2.1 案例分析研究 |
2.2 定性定量研究 |
2.3 对比分析方法 |
3 国内语用迁移的相关研究 |
3.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 |
3.2 语用正迁移研究 |
3.3 语用负迁移研究 |
3.4 语用策略对比研究 |
3.5 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的关系 |
3.6 言语行为语用迁移研究 |
4 语用迁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4.1 研究不足 |
4.2 研究价值 |
(2)汉语向英语的语用反向迁移 ——以安慰言语行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正向迁移研究现状 |
2.1.1 语言正向迁移国外研究现状 |
2.1.2 语言正向迁移国内研究现状 |
2.2 反向迁移研究现状 |
2.2.1 反向迁移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反向迁移国内研究现状 |
2.3 语用迁移研究现状 |
2.3.1 语用迁移国外研究现状 |
2.3.2 语用迁移国内研究现状 |
2.4 语用反向迁移研究现状 |
2.4.1 语用反向迁移国外研究现状 |
2.4.2 语用反向迁移国内研究现状 |
2.5 安慰语研究现状 |
2.5.1 安慰语构成及安慰策略 |
2.5.2 安慰语国外研究现状 |
2.5.3 安慰语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言语行为理论 |
3.2 多元能力模型 |
3.3 共同底层概念基础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工具 |
4.3.2 测量指标 |
4.4 研究假设 |
第五章 研究结果 |
5.1 数据分析 |
5.1.1 定量分析 |
5.1.2 定性分析 |
5.2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主要发现与启示 |
6.1 主要发现 |
6.2 启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双语理论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用能力概念的界定 |
2.1.1 语用能力的语言观 |
2.1.2 语用能力的交际观 |
2.1.3 语用能力的语用观 |
2.1.4 语用能力的认知观 |
2.2 外语学习中的语用能力研究 |
2.2.1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语用能力 |
2.2.2 中介语研究中的语用能力 |
2.2.3 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与评估 |
2.3 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研究 |
2.3.1 语用迁移的理论研究 |
2.3.2 语用迁移的实证研究 |
2.4 先行语用能力及语用迁移研究的缺欠 |
2.4.1 西方本族语者语用能力概念界定的局限性 |
2.4.2 外语学习环境下语用能力研究的不足 |
2.4.3 先行语用迁移研究的缺欠 |
2.4.4 外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双语理论视域下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
3.1.1 双语理论中的中介语语言能力 |
3.1.2 双语语言概念系统 |
3.1.3 双语者语用能力的概念社会化过程 |
3.2 双语理论视域下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 |
3.3 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语料收集 |
4.1.1 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 |
4.1.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
4.1.3 汉语本族语者语料库 |
4.2 研究过程 |
4.3 数据描述 |
4.3.1 英语本族语者语料数据描述 |
4.3.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数据描述 |
4.3.3 汉语本族语者语料数据描述 |
4.3.4 口语语料库的数据合并描述 |
4.3.5 书面语语料库的数据合并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5.1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语篇表达中的语用迁移 |
5.1.1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义程式使用上的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1.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表达内容上的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2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书面语语篇表达中的语用迁移 |
5.2.1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层面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2.2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句法层面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2.3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篇层面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3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 |
5.3.1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义程式使用上语用迁移的关系 |
5.3.2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篇表达内容上语用迁移的关系 |
5.3.3 小结 |
5.4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 |
5.4.1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词汇层面语用迁移的关系 |
5.4.2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句法层面语用迁移的关系 |
5.4.3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语篇层面语用迁移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知识结构与语用迁移 |
6.1.1 共同语用知识与语用正迁移 |
6.1.2 协同语用知识与语用正、负迁移 |
6.1.3 特定语用知识与语用负迁移 |
6.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路径及原因 |
6.2.1 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同语用能力发展阶段语用迁移的表现 |
6.2.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的成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语用迁移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语用迁移的类型及领域 |
1.1 语用迁移的类型 |
1.2 语用迁移的领域 |
2 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 |
3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3.1 注重元语用知识的输入 |
3.2 融合文化知识教学 |
3.3 依托语境教学 |
3.4 练习与输出双管齐下 |
4 结语 |
(5)“批评”言语行为在感知和表达两个层面上的语用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语际语 |
1.3.2 语言迁移 |
1.3.3 语用迁移 |
1.3.4 语用策略和言语行为策略 |
1.3.5 语境 |
1.3.6 语境适切性 |
1.3.7 语用感知 |
1.3.8 语用表达 |
1.3.9 批评言语行为 |
1.3.10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义程式和修饰语 |
1.3.11 批评言语行为的编码 |
1.3.12 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使用频率 |
1.3.13 语用迁移发生的判断标准 |
1.3.14 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关系的判断标准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言语行为理论 |
2.1.2 合作原则 |
2.1.3 礼貌原则 |
2.1.4 面子理论 |
2.1.5 关联理论 |
2.2 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 |
2.2.1 国内外对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 |
2.2.2 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研究 |
2.3 批评言语行为的研究 |
2.3.1 国外对批评言语行为的研究 |
2.3.2 国内对批评言语行为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工具 |
3.2.1 语篇补全测试 |
3.2.2 语境适切性评价调查问卷 |
3.3 调查对象 |
3.4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汉英批评言语行为的异同 |
4.1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 |
4.1.1 直接批评策略 |
4.1.2 间接批评策略 |
4.2 批评言语行为的修饰语 |
4.2.1 汉英批评言语行为的外部修饰语 |
4.2.2 汉英批评言语行为的内部修饰语 |
4.3 话语量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批评言语行为 |
5.1 汉英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义程式使用频率的差异度 |
5.2 汉英批评言语行为修饰语使用频率的差异度 |
5.3 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批评言语行为 |
5.3.1 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语义程式的使用频率 |
5.3.2 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修饰语的使用频率 |
5.3.3 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 |
5.3.3.1 语义程式的语用迁移 |
5.3.3.2 修饰语的语用迁移 |
5.4 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批评言语行为 |
5.4.1 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语义程式的使用频率 |
5.4.2 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修饰语的使用频率 |
5.4.3 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 |
5.4.3.1 语义程式的语用迁移 |
5.4.3.2 修饰语的语用迁移 |
5.5 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批评言语行为 |
5.5.1 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语义程式的使用频率 |
5.5.2 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修饰语的使用频率 |
5.5.3 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 |
5.5.3.1 语义程式的语用迁移 |
5.5.3.2 修饰语的语用迁移 |
5.6 二语水平对批评言语行为语用迁移的影响 |
5.6.1 二语水平对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1 二语水平对“否定评价”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2 二语水平对“制止”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3 二语水平对“指出问题”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4 二语水平对“责问”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5 二语水平对“陈述后果”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6 二语水平对“询问原因”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7 二语水平对“提醒(暗示)”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8 二语水平对“表示提供帮助”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1.9 二语水平对“反语(讽刺)”语义程式的影响 |
5.6.2 二语水平对批评言语行为修饰语的影响 |
5.6.2.1 二语水平对“寒暄语”的影响 |
5.6.2.2 二语水平对“解释语”的影响 |
5.6.2.3 二语水平对“淡化语”的影响 |
5.6.2.4 二语水平对“模糊语”的影响 |
5.6.2.5 二语水平对“呼证语”的影响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批评言语行为的感知 |
6.1 中、美本族语者对批评言语行为语境适切性的感知 |
6.2 感知层面语用迁移发生的判断标准 |
6.3 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 |
6.4 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 |
6.5 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 |
6.6 在感知层面二语水平对语用迁移的影响 |
6.6.1 二语水平与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关系的判断标准 |
6.6.2 二语水平与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关系 |
6.7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 |
7.1 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对比 |
7.1.1 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 |
7.1.2 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 |
7.1.3 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 |
7.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启示 |
8.2.1 研究方法的启示 |
8.2.2 研究理论的启示 |
8.2.3 教学启示 |
8.3 本课题研究的局限 |
8.3.1 研究工具的不足 |
8.3.2 调查对象的不足 |
8.3.3 研究设计的问题 |
8.3.4 其他问题与不足 |
8.4 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语篇补全测试问卷(中文版) |
附录2:DISCOURSE COMPLETIONTASK (ENGLISHVERSION) |
附录3:语境适切性评价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4:CONTEXTUALAPPROPRITATENESSASSESSMENTQUESTIONNAIRE |
SUMMARY |
(6)语用负迁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语用负迁移研究概述 |
三、语用负迁移类型及特征 |
1. 语言语用负迁移 |
2. 社交语用负迁移 |
3. 语用修辞知识负迁移 |
四、结论 |
(7)四种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 理论框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数据收集 |
3.3.3 成绩评定 |
3.3.4 数据分析工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1) 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 |
2) 相关分析结果 |
3.4.2 语篇补全测试结果与讨论 |
3.4.2.1 招呼语 |
3.4.2.2 请辞语 |
3.4.2.3 道歉语 |
3.4.2.4 拒绝语 |
3.4.3 相关因素讨论 |
3.4.3.1 外部因素 |
1) 语言环境因素 |
2) 文化环境因素 |
3) 语言文化教育因素 |
3.4.3.2 内部因素 |
1) 心理因素 |
2) 内化因素 |
4 结 语 |
(8)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必要性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全文组织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言语行为研究视角 |
2.1.1 言语行为哲学研究 |
2.1.2 言语行为跨文化语用研究 |
2.1.3 言语行为语际语语用研究 |
2.2 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
2.2.1 请求言语行为研究视角 |
2.2.2 请求言语行为跨文化语用研究 |
2.2.3 请求言语行为语际语用研究 |
2.2.4 国内请求言语行为研究现状 |
2.3 三语习得研究 |
2.4 该领域前人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礼貌理论中的社会变量 |
3.2 言语行为及其分类 |
3.3 跨文化语用研究 |
3.4 语用迁移理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受试者 |
4.3 研究工具 |
4.4 语料标注 |
4.5 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查结果 |
5.1 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特征 |
5.1.1 请求中心话语 |
5.1.2 请求内在限制语 |
5.1.3 请求外在限制语 |
5.2 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特征对比 |
5.2.1 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特征 |
5.2.2 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特证 |
5.2.3 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特征的异同 |
5.3 社会变量与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影响的对比 |
5.3.1 两类学习者社会变量加权值对比 |
5.3.2 社会变量与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的影响 |
5.3.3 社会变量与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的影响 |
5.3.4 社会变量与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的异同 |
5.3.4.1 社会距离与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的异同 |
5.3.4.2 社会权势与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的异同 |
5.3.4.3 请求强加级别与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选择的异同 |
5.4 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与语用迁移 |
5.4.1 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与语用迁移 |
5.4.2 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与语用迁移 |
5.4.3 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与语用迁移的对比 |
5.4.3.1 请求策略类型与语用迁移 |
5.4.3.2 请求策略形式与语用迁移 |
5.4.3.3 请求内在限制语与语用迁移 |
5.4.3.4 请求外在限制语与语用迁移 |
5.5. 社会变量与两类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迁移 |
5.5.1 社会距离与请求策略语用迁移对比 |
5.5.2 社会权势与请求策略语用迁移对比 |
5.5.2.1 社会权势与请求策略形式语用迁移 |
5.5.2.2 社会权势与请求内在限制语语用迁移 |
5.5.2.3 社会权势与请求外在限制语语用迁移 |
5.5.3 请求强加级别与请求策略语用迁移对比 |
5.6 三语习得中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特征与语用迁移 |
5.6.1 三语习得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特征 |
5.6.2. 社会变量与三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迁移 |
5.7 本章节小结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6.1 请求策略语用特征 |
6.1.1 请求策略形式 |
6.1.2 请求内在限制语 |
6.1.3 请求外在限制语 |
6.2 社会变量与请求策略的使用 |
6.2.1 社会距离与请求策略的使用 |
6.2.2 社会权势与请求策略的使用 |
6.2.3 请求强加级别与请求策略的使用 |
6.3 语用迁移 |
6.3.1 请求策略语用迁移 |
6.3.2 社会变量因素与请求策略语用迁移 |
6.4 三语习得中请求策略语用迁移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果小结 |
7.2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语用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用迁移简介 |
1. 何谓语用迁移 |
2. 语用迁移的分类 |
二、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 |
三、语用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1. 课内教学 |
2. 课外巩固 |
四、结语 |
(10)语用移情、语用迁移和跨文化交际(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用移情与语用迁移的相同点 |
1. 语用方面的相似性 |
2. 语用失误的形成 |
(1) 语用移情不当造成的语用失误 |
(2) 语用迁移不当造成的语用失误 |
二、语用移情与语用迁移的不同点 |
1. 不同的重点 |
2. 不同的过程 |
三、建议 |
1. 对比中西文化, 提升目的语文化的了解 |
2. 创造不同的语境, 使用结合模式 |
3. 通过不同教学媒介, 促进结合模式的运用 |
结论 |
四、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文献综述[J]. 周诗琳. 海外英语, 2021(07)
- [2]汉语向英语的语用反向迁移 ——以安慰言语行为为例[D]. 李果.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双语理论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D]. 戴沅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语用迁移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古洁,卢仁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5]“批评”言语行为在感知和表达两个层面上的语用迁移研究[D]. 朱德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6]语用负迁移研究述评[J]. 赵淑元. 才智, 2012(29)
- [7]四种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分析[J]. 商莉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8]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D]. 刘惠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语用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陈红平,雷荣媚,高新霞. 中国电力教育, 2010(33)
- [10]语用移情、语用迁移和跨文化交际[J]. 侯博. 林区教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