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野猪零距离接触(论文文献综述)
马付才[1](2021)在《野猪局地泛滥亟须完善野生动物危害防控机制》文中提出10月25日,“南京部分山林野猪密度已经超标”的新闻进入热点新闻搜索榜单。根据江苏南京紫金山周边区域的监测数据显示,南京部分山林的野猪密度已超出每平方公里两只的合理标准,需要做好野猪危害防控工作。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逐步?
徐天娥[2](2020)在《胡冬林生态文学作品论》文中提出作家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长年累月和动植物零距离接触,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描写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发生的故事,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生活的一角,对长白山林中的原始生态面貌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式的呈现,他在环境保护方面身体力行做了大量工作。与会的专家认为,胡冬林是中国文坛的具有真正现代自然文学意义、能够真正打开自然的梭罗式的作家之一,把中国生态文学提高到新的境界。作品充满对自然生灵的热爱,更充满了危机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观察细致入微,描绘准确生动,语言优美,既质朴又华丽,写出自然的灵性。生态文学是带着严峻的现实问题出现在文坛上的,它的母体是自然,或者说是被人类破坏的自然。当人类的一切追求归结于物欲的满足,利益的多与少成为判断人类是否成功的标志,当一切放纵而肆意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归于利益时,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也就日益接近危险的边缘了。如果说展现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一种普遍的写作状态,那么思考如何突破现实生态困境、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而促使人与自然回归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则是生态文学作家们向前发展的关键一步。胡冬林将独具特色的笔触伸向绵延的长白山,书写长白上的故事。因此本文以生态文学作家胡冬林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探讨胡冬林生态文学作品所传达出的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胡冬林本人的生态观及他的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胡冬林生态思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追溯,先从内部着眼分析其生态思想形成的自身原因,然后从外部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深刻剖析,内外联动完成对其生态思想成因的论述。第二部分是从具体的胡冬林生态文学作品入手进行解读,根据文体性质将其作品分为虚、实两部分进行探讨,概括出胡冬林的生态文学到底写了什么以及表达了怎样的生态思想和生态观对其生态主题进行提炼。第三部分则是对胡冬林文学作品艺术特色从生态书写、生态审美以及其独具特色表达三个方面进行的一个分析论述。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了胡冬林生态思想的价值。
李小刚[3](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陈雪[4](2020)在《新世纪抗战历史书写中的儿童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在小说创作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以“抗战”历史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作品。与此同时,在成人文学之外的儿童文学领域,关于抗战历史书写的儿童小说也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回顾中国儿童文学尤其是儿童小说的发展历程,革命战争历史题材曾是儿童小说的两大题材之一。然而,这种关于战争历史的儿童文学书写却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繁荣之后,自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走向沉寂,直到新世纪,才迎来了新的创作小高峰,这其中又尤以反映“抗战”历史的作品为主。与以往的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相比,新世纪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摆脱了宏大叙事下国家民族集体经验式的书写,而回归“儿童本位”的观念,从童年视角出发,以战争背景下的个人化叙事“重写”抗战历史。作家们多选择将视角从战场上转出,回到战争环境下儿童更为普遍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以展现他们在战争冲击下的生命际遇与精神成长。可以说,新世纪关于抗战历史书写的儿童小说在写作目的、写作内容、表现方式以及美学精神上都发生了变化,不仅显示出对以往同类型小说的超越,也彰显着区别于成人战争文学的独特品格。因此,本文以新世纪抗战历史书写中的儿童小说为研究对象,说明此类作品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它是如何呈现这些内容以及这样呈现的意义所在,力求对其超越之处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文章将分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绪论部分首先将从纵向的角度对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书写特征进行概括,以此来看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独特性与超越性,说明论题提出的背景与价值。其次将对学界关于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说明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最后通过以上对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创作与研究的梳理总结,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关研究对象进行界定,说明文章将要讨论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文本范围。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将从中国儿童文学中关于抗战历史的书写脉络来审视新世纪“抗战”书写再兴现象。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抗战历史书写,改变了以往“民族本位”指导下的“英雄成长”叙事模式,从战争背景下的个体视角出发,表现战时儿童的生存生活状态、情感流动与精神成长,极大地拓宽了文学表现的疆域,实现了从描写“儿童的战争”到表现“战争中的儿童”。第二章论述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书写策略。主要从形象塑造与人性书写,儿童日常生活与游戏生活的呈现,对战争复杂性与残酷性的淡化处理,儿童视角背后的成人声音等四个方面对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儿童形象的“非英雄化”和对“善”-“恶”二元对立人物评价方式的反拨是新世纪抗战历史题材儿童小说在人物塑造与人性书写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内容与情节上,新世纪的抗战历史书写走出以往抗战书写“军事化”的逻辑,展现了战争环境下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图景;而儿童游戏则为战争中的儿童和童年生活提供了特殊的存在方式,儿童也在游戏中获得抵御成人世界暴力侵袭的巨大能量。同时,在儿童文学的语境下,新世纪的抗战书写又力求尽可能淡化战争的残酷和创伤的痛感,通过叙事视角的精心选择、对死亡场景的悬置等确保儿童读者在心理上的安全感。而隐藏在儿童视角背后的成人观察者会通过自身的经验和价值判断对儿童视角所产生的叙事空白进行必要的补充。第三章论述抗战历史在儿童文学语境下被重新书写的价值内涵。首先,对抗战历史的个人化书写是对传统宏大叙事下“集体经验中的童年”的一种修正和补充,丰富着我们关于战火中的童年历史记忆。其次,这种关于战争历史苦难的书写也是一次对以“爱”与“希望”为核心的童年精神的大力彰显,而这种童年精神亦是帮助人类超越生命苦难的终极力量。结语部分首先肯定新世纪以来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以其中国式的战争创伤经验书写而成为世界儿童战争文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指出,因为某些客观现实或主观层面的因素,新世纪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创作也显示出某些不足。而在世界优秀儿童战争小说的参照系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儿童小说中的抗战历史书写对于战争反思的深度以及战争创伤的关注程度等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些问题既是当前抗战历史书写存在的不足,又是未来创作努力的方向与突破口。
王露敏[5](2020)在《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梅山文化的多维、动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相关梅山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文化传播都对梅山文化的创新有着迫切的需求。梅山文化中的张五郎信仰,对于梅山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进步,传统张五郎的原始英雄形象逐渐淡忘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宽传统梅山文化的应用领域,探究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通过张五郎神话形象的艺术再创造,注重对其精神内涵与视觉形象的深入挖掘,正确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让梅山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通过对梅山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提炼,将其与梅山茶文化相结合进行设计创新,展开以梅山文化为核心的茶宠产品设计。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次产品创新设计策略与产品设计实践,坚持符号化、趣味性、互动性等设计实践原则,对梅山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张五郎的艺术形象与精神内涵进行重新设计整合,创造一个具有全新艺术形象和精神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继而开发出以梅山张五郎为主题的茶宠产品,为探索大梅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马小斐[6](2019)在《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扎河村是保靖县唯一的一个瑶族村落,值得关注的是,它是一个夹杂在湘西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周边有苗族、土家族两个少数民族族群聚落,周围还有汉族居住。在进一步分析文化变迁主体与社会环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保靖阿扎河瑶族村落的文化变迁及其文化模式的形成及其内涵。本文通过分析阿扎河瑶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现状和发展困境,使该村在土家族、苗族族群聚居地得到更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学关于瑶族文化变迁的研究补充更详细和完整的资料,进而当地瑶族的文化变迁是适应当地环境的产物这一结论。在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中,要想获得内部动力就需要不断的调整与丰富,与时俱进,自觉适应新环境,选择新时代的文化,充分了解自己,充满自信。本文尝试从生态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出发,对田野点——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阿扎河村进行解析,聚焦其瑶族族群在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问题。在绪论部分,以田野点为背景,对相关主题的学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第一章主要是阿扎河瑶村的基本概况包括现田野点概况、祖先源流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阿扎河瑶族聚落族际格局。首先,从阿扎河人中对“住家”、“客家”以及“步家”三个当地人互相称呼的概念进行剖析;其次,从农耕主题下的族际交往和与周边民族的共生交换来看当代阿扎河瑶族周边族际交往格局。第三章讲述了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与环境适应。首先,阿扎河瑶族的起源及“七姓瑶”的说法进行讨论。同时对家屋、婚姻、服饰、丧葬等方面的变迁做了生态文化理论视角方面的解读。在谈到阿扎河瑶族生计变迁与生态环境适应时,笔者从生计变迁的特点、生计知识变迁与自然生境的适应、饮食变化与自然生境适应等层面进行剖析,使用几个典型案例讨论了阿扎河村变迁的相关领域和内容。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展现了阿扎河瑶年盘王祭祀变迁以及龙王祭祀仪式,映射出属于当地瑶民的精神支柱。但是由于这部分补充的文献资料较少,因此后面两章主要是五十年代以后的记载以及相关的一些田野资料补充,探讨和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往后,当地瑶族人民族文化生活方式转变背后的变迁动力。第四章文本从阿扎河瑶族的信仰守望、群体涵化与个体涵化、涵化过程中瑶民心理重塑三方面讲述阿扎河瑶族文化在变迁中带给阿扎河瑶民在文化涵化方面的影响。第五章是本文对于阿扎河瑶村文化变迁研究问题的反思,文章对阿扎河村文化变迁走向何处的问题展开讨论,阿扎河瑶族族群作为文化主体的作用不可或缺。在本文的结语部分,文章观点认为,应对发生文化变迁的相关少数民族村落当给以高度重视,在当下文化碰撞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节点,应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更加包容、宽松的环境。少数民族村寨在这样的浪潮当中,未来的发展也会面向公众参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居民才是规划、发展当中真正的“主体”。通过文化自觉,建设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活力和内涵的社区。在这样的助力下,乡村振兴工作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就显得极为有意义。从认识并理解阿扎河瑶族文化的变迁开始,在多次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本文就这种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做出应有的探索。引导当地民族文化走向文化自觉,保护当地多民族丰富的文化样貌,加强社区营造群体活力,让当地村民自己保留自己的传统民俗,建设乡愁村落,振兴本村民族经济发展,使其经济与个性发展并存。
康鹏[7](2019)在《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重要的一步,它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趋势的一部分,是现代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家庭农场的发展变化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和农业生产收入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加速,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提高铺平了道路。杨凌示范区作为国家级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率先推行了家庭农场的诸多政策措施,家庭农场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在我国,由于家庭农场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的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以杨凌示范区范围内的家庭农场为例,研究这一类型农场的经营体系及状况,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该地区家庭农场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以此提高家庭农场的运营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农业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休闲服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及学者在家庭农场等方面的最新理论及相关成果,进而从研究杨凌地区家庭农场的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等五个方面进行详尽论述。其次,分析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对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的盈利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再次,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财务指标体系,估计家庭农场的盈利模型,选择9个数据样本。对财务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标准化处理后,根据标准化数据排序,结果显示出不同盈利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对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的盈利模式进行评价。根据数据分析,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可以积极推进的盈利模式为互联网+营销盈利模式。分析表明,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存在盈利点来源渠道单一、盈利对象容易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盈利措施容易被模仿及盈利屏障源于融资困难等几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可以在杨凌示范区积极推动的盈利模式的优化对策。本文研究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的盈利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为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对其他家庭农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先波[8](2019)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对于数与形的重视;从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的表达,到初等数学符号的出现;从面向生活实践的零散数学规律,到系统性的数学学科体系。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迈过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之后,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继续生根发芽。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不仅致力于传递古今中外的数学知识和定律,更重要的是在与学校生活中其他学科的交融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领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之美。曾有学者指出,数学是关于美的学科,数学是关于艺术的学科,数学是不断反思发展的学科。数学之美,体现在其数字的变幻之美,体现在数学公式的平衡之美,体现在数学发现的探索之美,同时也蕴含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获得之美。数学同时还是关于思想的学科,历代数学家根据自己对相关数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充实数学思想库,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关于数学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性学科的争论至今仍然存在,数学是一门艺术体现在数学通过艺术化的语言、简练的公式表达,使得数学思想得以发展,数学学科也称为学科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的语言及表达要求精确而凝练地指出相应的意图,要求数学学习者和研究者对于相应数学思想的深刻化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到运用时的精准化。数学同时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原始的数学便发端于人们对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如古埃及数学文明的发展,便是由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河道淤积以及洪水泛滥等问题,迫使数学家开始研究淤积的面积,并提供相应的预测。数学的发展往往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数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也在顺应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在近现代数学发展史中得到了印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基础数学研究的日益专门化和数学教育的大众化等趋势,均是数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表现。无论是古典时期阿基米德的几何《原本》,还是现代数学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关键突破,均为数学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数学的发展,除了需要数学家和相关研究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需要学校教育培养出对数学感兴趣、能够领悟数学之美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使得人类文明的传承有了相对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途径。学校教育的产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学科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传递和发展。正如学者所言,我们的数学教育并非是使每个孩子的都成为数学家,而是要在他们心中埋下数学的种子,使他们感悟和理解数学之美。学科教学的过程,不应当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科教学应该成为思想领悟的过程,成为数学知识向数学思想跨越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数学思想领悟与获得的基础,是数学深度学习达成的必要前提。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探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意味着,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等方面进行中学主要数学思想进行培养。从深度教学的视角而言,知识的结构分为符号表征、逻辑结构和意义系统三个层次。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超越知识的符号性教学和表层化教学,进而深入到知识的内部结构之中,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学科知识的结构的基础之上,获得数学思想的熏陶。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也是教学走向深度的必然要求。当前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最终需要回归到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科教学逐步渗透相应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思维,进而促使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中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相应学科思想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思想学习尤其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科思想,即重要的数学思想为线索,将数学知识串点成线成面。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经由学科思想的浸润,通常能够加深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促进其对于学科结构的把握。因而,数学思想的教学之于数学教学过程而言至关重要,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的跨越是当前课堂教学应当关注的重点。同时,如何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也是一线教师及研究者应关注的的问题之一。
伊力哈穆(KASIMOV ILKHOM)[9](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旅游合作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兹别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因撒马尔罕、布哈拉、塔什干、希瓦等丝绸之路古城驿站,以及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界,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随着中国提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旅游,通过探寻中亚文明的滥觞起源,重走伟大的丝绸之路,漫步童话般的古镇,感受多元民族风情,品尝非遗美食等来体验这个中亚古国的魅力。乌兹别克斯坦旅游的内涵精神反映出这个国家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辉煌的的历史文化,游客不仅可以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见证者。与此同时,乌兹别克斯坦的友邻国家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在经历了起步、成长、拓展的发展阶段后,现在已进入了以国民大众消费为主的休闲时代,全域旅游、优质旅游成为打造幸福产业的新战略。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旅游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良好的背景下,深化乌中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之间多方位、多维度的联系,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借助一带一路平台,探讨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的旅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乌兹别克斯坦正在推进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往来和旅游合作,也在全面实施传统旅游向高质量旅游的提升发展。结合上述背景,论文主要探讨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如何开展旅游合作,并重点分析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赴乌旅游以及获得更多来自中国方面的旅游投资,乌兹别克斯坦应采取的策略和建议。本论文以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通过对乌兹别克斯坦旅游业发展的实地调研,同时详细梳理分析了与论文研究相关的新闻链接、期刊论文、网络评论等质性文本,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乌中两国旅游合作的多元环境。论文的逻辑思路是先对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旅游合作进行SWOT分析,之后阐述两国开展旅游合作的具体构想与策略,并探讨合作的保障机制。论文的结论强调,凭借“一带一路”平台建设的机遇,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的旅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在大众旅游时代,乌兹别克斯坦通过特色丝绸之路的项目组织、丰富的旅游产品设计以及具有操作性的旅游营销策略,在保障机制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实现两国的旅游发展。
安安安脱线[10](2019)在《海外志愿者系列 之十七 纳米比亚,神奇动物在哪里》文中指出随着第三季《花儿与少年》的播出,相信纳米比亚已经被很多同学列在了愿望清单上。这个位于非洲西南部的陌生国家,拥有沙漠、大海相连的奇特景色,欧洲文化和非洲文化融合的人文建筑,以及最最吸引人的野生动物!如果你问,神奇动物在哪里?那纳米比亚的哈纳斯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一定是最正确的答案!它也是第三季《花儿与少年》全体明星做野生动物保育员的那个基地哦。
二、与野猪零距离接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野猪零距离接触(论文提纲范文)
(1)野猪局地泛滥亟须完善野生动物危害防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石 |
生态向好,野猪种群局地泛滥 |
单纯靠人工捕猎并非长久之计 |
(2)胡冬林生态文学作品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1. 作品解读 |
2. 创作方法 |
3. 地域民族特质 |
(三) 研究内容与目标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胡冬林生态文学创作观的形成 |
(一) 胡冬林生态文学创作观形成的自身原因 |
1. 一以贯之的家庭文化根脉 |
2. 独特的童年体验 |
(二) 胡冬林生态生态文学创作形成的社会背景 |
1. 长白山现实生态背景 |
2. 国内生态文学的崛起 |
二、 胡冬林自然生态的多样化书写 |
(一) 自然界的写实记录 |
1. 自然馈赠的森林写字台 |
2. 灵性动物的本真描写 |
3. 密林深处的“蘑菇课” |
(二) 虚构笔调下的生态挽歌 |
1. 人与猪的置换——意想不到的自卫战斗 |
2. 生态寓于童趣——别开生面的昆虫世界 |
三、 胡冬林生态文学的独特艺术贡献 |
(一) 访遍山林的生态书写方法 |
(二) 朴实与诗意并存的语言色彩 |
(三) 强烈的民族色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世纪抗战历史书写中的儿童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思路以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中国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创作脉络 |
第一节 “民族本位”下的“英雄成长”教育 |
一、战争时期:“共赴国难”的战斗宣传 |
二、“十七年”时期:奔腾年代的“英雄赞歌” |
三、新时期:由热闹走向沉寂 |
第二节 新世纪:“抗战”书写的再兴 |
一、抗战历史书写的回归 |
二、战争背景下的个体叙事 |
第二章 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书写策略 |
第一节 从“脸谱”到活的“人” |
一、儿童形象的“非英雄化” |
(一)脆弱纠结的“小战士” |
(二)“平民式”的战争儿童形象 |
二、复杂人性的真实呈现 |
(一)善恶之间的人性地带 |
(二)困厄中的人性之花 |
第二节 战时童年生活的细致呈现 |
一、生动和谐的城镇乡村生活图景 |
二、儿童游戏:破碎童年中的生存强力 |
第三节 对战争复杂性与残酷性的淡化处理 |
一、叙事视角的选择 |
二、对死亡场景的悬置 |
第四节 儿童视角背后的成人声音 |
一、成人声音的解释补充 |
二、成人声音的价值评价 |
第三章 儿童文学语境下抗战历史书写的内涵价值 |
第一节 战火中的童年史记忆 |
第二节 以童年精神超越苦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设计作品图 |
1.上峒梅山弓弩射猎茶宠系列一 |
2.中峒梅山赶山打猎茶宠系列二 |
3.下峒梅山装山套猎茶宠系列三 |
4.梅山张五郎插画设计 |
5.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包装设计 |
第二部分 :设计报告 |
1.梅山茶宠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
1.1 调研概述 |
1.1.1 调研背景 |
1.1.2 调研目的 |
1.1.3 调研现状 |
1.2 茶宠产品市场调研情况分析与研究 |
1.2.1 梅山茶宠产品经营现状分析 |
1.2.2 铜官窑梅山文化产品经营现状分析 |
1.2.3 景德镇器十二茶宠产品经营现状分析 |
1.3 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定位 |
2.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策略 |
2.1 梅山张五郎主题的选取 |
2.1.1 张五郎形象的历史渊源 |
2.1.2 张五郎形象的艺术特征 |
2.1.3 张五郎形象的文化内涵 |
2.2 张五郎神话形象的艺术再创造 |
2.2.1 艺术再创造的意义 |
2.2.2 视觉形象再创造 |
2.2.3 精神内涵再创造 |
2.3 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要素 |
2.3.1 地域性因素分析 |
2.3.2 文化传承性分析 |
2.3.3 产品语意性分析 |
3.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实践 |
3.1 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构思 |
3.2 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方法 |
3.3 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流程 |
3.3.1 梅山张五郎茶宠设计 |
3.3.2 梅山张五郎茶宠包装设计 |
设计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梅山茶宠产品消费者需求调查表 |
致谢 |
(6)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 |
二、文化适应与文化涵化的理论研究 |
三、关于瑶族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不足 |
一、参与观察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阿扎河村田野基本概况 |
第一节 阿扎河村概况 |
一、阿扎河村地理概况 |
二、阿扎河村自然资源 |
三、阿扎河村建制沿革 |
第二节 祖先源流 |
一、迁徙源流 |
二、有关迁徙的传说 |
第二章 阿扎河瑶族聚落族际格局 |
第一节 客家、住家与步家 |
一、客家 |
二、住家 |
三、步家 |
第二节 当代的族际交往 |
一、农耕主题下的社会交往 |
二、与周边民族的共生交换 |
第三章 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与环境适应 |
第一节 阿扎河村变迁背景 |
一、瑶族的起源 |
二、关于“七姓瑶”的说法 |
第二节 阿扎河瑶族社会生活变迁与社会生境的适应 |
一、饮食 |
二、家屋 |
三、婚姻 |
四、服饰 |
五、丧葬 |
第三节 阿扎河瑶族生计变迁与生态环境的适应 |
一、生计变迁的特点 |
二、生计知识变迁与自然生境的适应 |
第四节 阿扎河瑶年祭祖与精神支柱的建构 |
一、瑶年盘王祭祀 |
二、祭祀龙王仪式 |
第四章 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的文化涵化 |
第一节 阿扎河瑶族的信仰守望 |
第二节 群体涵化与个体涵化 |
第三节 涵化过程中的瑶民心理重塑 |
第五章 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的反思 |
第一节 文化变迁走向何处 |
第二节 文化变迁重负难堪 |
第三节 文化变迁贵在文化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7)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农场 |
2.1.2 盈利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发展及问题 |
3.1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3.1.1 杨凌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 |
3.1.2 杨凌家庭农场的准入条件 |
3.1.3 杨凌家庭农场的标准 |
3.2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SWOT分析 |
3.2.1 优势和劣势 |
3.2.2 机会和威胁 |
3.3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分析 |
3.3.1 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
3.3.2 杨凌家庭农场的主要盈利模式及案例分析 |
3.4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3.4.1 盈利点来源渠道单一 |
3.4.2 盈利对象易受自然、市场双重影响 |
3.4.3 盈利措施易被模仿 |
3.4.4 盈利屏障源于融资难 |
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评价 |
4.1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的盈利模式评价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2 样本数据的计算 |
4.1.3 评价结果的描述 |
4.2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的选择 |
4.2.1 杨凌家庭农场盈利模式选择的原则 |
4.2.2 杨凌家庭农场可推动的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的优化对策 |
5.1 降低农场土地经营成本 |
5.2 强化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
5.3 破除家庭农场融资障碍 |
5.4 加强家庭农场人才培育建设 |
5.5 开拓“互联网+”发展模式 |
5.6 健全家庭农场服务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数学育人价值实现与当前课堂教学实施的矛盾 |
二、数学学科思想教学与当前教学变革的错位 |
三、学生深度学习达成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偏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数学课程的研究 |
(二) 关于数学知识及其教学的研究 |
(三) 关于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 |
(四) 关于数学思想的研究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数学思想:内涵与意义 |
第一节 数学思想的发展回溯 |
一、数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及阶段 |
二、我国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发展 |
第二节 数学思想的含义 |
第三节 数学思想的特征分析 |
一、内隐性 |
二、连续性 |
三、可迁移性 |
第四节 数学思想的价值分析 |
一、数学思想的教学价值 |
二、数学思想的发展价值 |
三、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 |
第二章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节 数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数学思想 |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 |
一、数形结合思想 |
二、分类讨论思想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 |
四、类比或递推思想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 |
二、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 |
三、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
四、数学素养与数学思想 |
第三章 当前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调查的描述分析 |
一、中学数学教师思想教学的基本情况 |
二、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现状 |
第二节 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师自身对于数学思想的认知 |
二、学生数学学习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三、教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
四、教学活动组织的适切性 |
第三节 问题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深度教学的中学生数学思想建立过程 |
第一节 中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以观察能力为基础 |
二、以猜想能力为辅助 |
三、论证思维的建立 |
第二节 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一、深度学习之内涵 |
二、深度学习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第三节 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一、深度教学之意涵 |
二、深度教学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五章 中学数学思想及其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学科思想的特性与数学思想的价值 |
一、学科思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数学思想的学科意蕴 |
第二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学数学思想培养所必备的学习经历 |
二、中学数学思想培养的教学过程 |
三、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三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的培养策略 |
四、递推或类比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的培养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旅游合作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过程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乌兹别克斯坦融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
2.1 乌兹别克斯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
2.1.1 地缘政治地位 |
2.1.2 历史地位 |
2.1.3 经贸地位 |
2.1.4 社会地位 |
2.1.5 宗教地位 |
2.1.6 文化地位 |
2.2 乌兹别克斯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分析 |
2.2.1 政治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文化环境分析 |
2.3 旅游开发是推进两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策略 |
2.4 乌中两国旅游合作发展进程分析 |
2.4.1 乌中旅游合作的初始发展阶段 |
2.4.2 乌中旅游合作的缓慢发展阶段 |
2.4.3 乌中旅游合作的深入发展阶段 |
第三章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旅游合作的SWOT分析 |
3.1 优势 |
3.1.1 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作为世界遗产中的重要旅游节点 |
3.1.2 乌兹别克斯坦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且与中国旅游资源互补 |
3.1.3 乌中两国旅游经济发展基础和前景良好 |
3.2 劣势 |
3.2.1 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薄弱 |
3.2.2 缺乏系统规范的旅游规划编制指导旅游业发展 |
3.2.3 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及营销推广缺乏创新 |
3.2.4 中国旅游者在入境旅游中的占比少 |
3.2.5 接待中国游客的服务水平不够完善 |
3.3 机遇 |
3.3.1 乌中两国的政治互信与利好政策 |
3.3.2 “一带一路”建设给旅游业带来投资机会 |
3.3.3 乌兹别克斯坦大力推进与中国的旅游合作 |
3.3.4 发展旅游业为乌兹别克斯坦创造就业机会 |
3.4 挑战 |
3.4.1 中国游客对乌国文化认知存在差异 |
3.4.2 乌兹别克斯坦旅游接待压力与日俱增 |
3.4.3 乌国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不够明晰 |
3.4.4 智慧旅游发展不够成熟与完善 |
第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旅游合作的路径与策略 |
4.1 大力拓展乌中两国旅游合作的领域 |
4.2 设计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旅游专线 |
4.2.1 旅游线路设计构想背景 |
4.2.2 旅游线路展示 |
4.3 开发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产品 |
4.3.1 民俗风情旅游 |
4.3.2 美食之旅 |
4.3.3 宗教朝圣旅游 |
4.4 新兴的专题旅游开发 |
4.4.1 遗产旅游 |
4.4.2 丝路传奇探秘之旅 |
4.4.3 节事活动旅游 |
4.4.4 购物旅游 |
4.4.5 其他特色旅游产品 |
第五章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旅游合作的保障机制 |
5.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5.1.1 法律法规与旅游改革保障 |
5.1.2 乌中合作新动力与保障 |
5.1.3 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
5.2 加大对中国旅游者的宣传推广 |
5.2.1 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与推广 |
5.2.2 引导中国旅游企业积极参与乌国旅游宣传 |
5.2.3 选拔外国旅游形象大使助力宣传推广 |
5.2.4 重视媒介在旅游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
5.2.5 提升互联网速度有助于本国旅游宣传 |
5.2.6 建立旅游宣传移动平台 |
5.2.7 其他方式提高乌兹别克斯坦旅游的吸引力 |
5.3 推进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 |
5.3.1 改善投资服务环境 |
5.3.2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5.3.3 提升旅游信息技术 |
5.3.4 完善旅游标识系统 |
5.3.5 增设旅游特色民宿 |
5.4 深化“一带一路“平台建设 |
5.4.1 加强丝路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工作 |
5.4.2 实行中国银联卡刷卡服务 |
5.4.3 吸引大量中国投资 |
5.4.4 推进乌中旅游一体化平台建设 |
5.4.5 成立“一带一路”乌中旅游发展中心 |
5.4.6 其他建议 |
5.5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
5.5.1 成立旅游专家智库平台 |
5.5.2 健全国家旅游人才教育机制 |
5.5.3 加强中国高校对乌国旅游人才的培养机制 |
5.5.4 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与野猪零距离接触(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猪局地泛滥亟须完善野生动物危害防控机制[N]. 马付才.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21
- [2]胡冬林生态文学作品论[D]. 徐天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新世纪抗战历史书写中的儿童小说研究[D]. 陈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梅山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D]. 王露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研究[D]. 马小斐. 吉首大学, 2019(02)
- [7]杨凌示范区家庭农场盈利模式研究[D]. 康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8]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D]. 张先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旅游合作路径研究[D]. 伊力哈穆(KASIMOV ILKHOM). 长安大学, 2019(01)
- [10]海外志愿者系列 之十七 纳米比亚,神奇动物在哪里[J]. 安安安脱线. 中学生天地(A版),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