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曙一区超稠油间歇蒸汽吞吐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1](2015)在《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增产技术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1976年发现,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各个阶段暴露出不同的开发矛盾。投产初期注汽压力高,易出砂;中期易引起较严重的井间干扰或汽窜,后期周期生产时间长、日产油峰值低,排水期长,汽窜加剧,平面矛盾、层间矛盾加剧,井下技术状况变差。超稠油单井日产水平不断降低。本文针对吞吐中后期的各种矛盾,立足超稠油油藏高效开发和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提高,通过对研究区域地质体重新认识并结合蒸汽吞吐中后期存在的矛盾,摸清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的主要开发矛盾和单井日产量变化规律,采取适合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的组合式注汽,水平井挖潜及蒸汽吞吐后的SAGD方式转换等特色技术。现场实施,单井日产上升至8t/d,水平井日产达到直井单井日产的3倍,蒸汽吞吐和SAGD的最终采收率达到60%左右,最终实现油藏的高效开发。
李宗生[2](2013)在《高干度注汽技术在SAGD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馆陶油层为超稠油油藏。1997年采用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目前产量规模保持在12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超稠油生产基地。由于受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和原油性质的制约,油井进入高周期吞吐以后,周期产油量逐渐下降,吞吐效果明显变差,吨油成本不断上升。自2006年起在杜84块馆陶油层陆续转换开采方式,规模实施SAGD开发,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单井产量可达100-120吨/天。本文先是对曙一区油藏地质特征、杜84块滚动开发历程进行分析入手,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结合超稠油生产实际,研究了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特点和规律,得出对于高轮次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的杜84块馆陶油层来说陆续转换开发模式势在必行,再结合目前国内外超稠油开发的不同方式,认为SAGD开发模式是最适合的,也是最有效的。针对SAGD开发方式的原理和特点,在正常开发中过程需要通过向上部的直井注入大量蒸汽,使蒸汽在油层中形成连续的蒸汽腔,蒸汽冷凝放出热量加热地下原油,而后被加热的原油与冷凝水一同依靠重力作用流入下部水平生产井被大排量采出。注入油层蒸汽中的热能只有汽化潜热被有效利用,饱和水的热焓不仅对采油毫无贡献,而且影响油井的采油效果,因此向油层注入蒸汽的干度越高,释放的汽化潜热就越多,进而可大大提高采收效果。目前油田所使用注汽设备为注汽锅炉(也称湿蒸汽发生器),它是采用高压直流自控的方式,以油或天然气为燃料加热冷水产生高温高压湿蒸汽。但由于受供水水质和自身设计的影响,锅炉出口蒸汽干度一般控制在75-80%。为了提高在SAGD开发中注入蒸汽的干度,在注汽锅炉出口安装使用了球型汽水分离器,通过汽水分离可以使蒸汽干度提高95%以上。随着曙一区SAGD开发中已逐步推行集中注汽的方式,蒸汽的单井等干度分配和计量则是关键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汽、水两相流通过标准孔板、文丘里管的压降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开发了等干度蒸汽分配计量装置,使用该装置后可以实现对每口注汽井进行等干度蒸汽分配和计量,从而实现对注汽干度在线监测及有效控制单井注汽速度的目的。
马洪伟[3](2012)在《提高超稠油蒸汽吞吐效果综合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馆陶油层为超稠油油藏。1997年采用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目前产量规模保持在12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超稠油生产基地。由于受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和原油性质的制约,油井进入高周期吞吐以后,周期产油量逐渐下降,吞吐效果明显变差,吨油成本不断上升。在超稠油热采下步转换开发方式前景不是很明朗的背景下,寻求改善稠油蒸汽吞吐中后期开发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出程度的技术手段势在必行。本文从油藏地质条件和超稠油开采机理入手,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结合超稠油生产实际,研究了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采出程度高、近井含油饱和度低;地下存水多、热利用率低;地下亏空大、地层压力下降;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加剧”是影响超稠油高轮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研究和动态监测资料分析,创造性地提出多井整体蒸汽吞吐、间歇蒸汽吞吐和一注多采等三种开采方式及高温调剖、三元复合吞吐等工艺技术措施,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通过相对集中的注汽,建立集中温场,提高了油层注入蒸汽的热利用率,从而达到改善超稠油高轮蒸汽吞吐效果,提高了吞吐阶段采收率,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技术措施对其它超稠油和稠油油藏开发都具有借鉴作用。本文还从实际出发,以现场实例兴H66-68井组开发效果为实例,有力的说明了该井组历史上同注期间,每次同注参与的井数,注汽的顺序都不相同,都会对吞吐效果差异很大。井组整体吞吐过程中,参与注汽的井数少,注汽井网不完善,总注汽量不够,虽然周边油井都实施了关井防窜,但整齐外溢现象依然严重,蒸汽的热效率低,都会造成吞吐效果不好。另外,辅助的措施选择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井组立体加热的效果,都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只有选择合适的辅助措施,才能更大的发挥蒸汽吞吐的热效率,才能进一步加热井间剩余油,提高周期生产效果,形成更有效的连通,为下步转换开发方式奠定基础。
赵文峰[4](2012)在《曙一区蒸汽吞吐组合式注汽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辽河稠油主要的开采方式为蒸汽吞吐。目前,大多数蒸汽吞吐稠油油藏已步入了蒸汽吞吐中后期,注入蒸汽的热量和井下地层消耗的能量达到动态平衡,加热半径不再扩大,周期产量越来越低,吞吐效果越来越差,生产成本越来越接近经济极限。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稠油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辽河油田曙一区的地质状况和地下流体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分析了曙一区的开发历程、开发部署情况,对开发状况和开发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开发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另外,还研究了组合式整齐吞吐技术的基础理论,分别对井对同注同采、多井整体吞吐、一注多采、少注多采、水平井组同注同采等方式的组合式蒸汽吞吐进行了原理分析和特点介绍,介绍了蒸汽吞吐经济极限条件和蒸汽吞吐油藏极限条件,指出了组合式蒸汽吞吐在现场应用的注意问题。在曙一区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结合油藏地质特点,通过油藏工程计算法、数值模拟研究、现场试验研究对蒸汽吞吐极限条件、不同类型稠油递减规律、典型区块数值模拟、组合式吞吐油藏技术界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组合式吞吐在稠油开发中的应用界限,为下步开发指明方向。
杨德卿[5](2011)在《署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动态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曙一区超稠油是辽河油田“九五”以来的重要产能建设区块,曙一区超稠油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308万吨,其中杜84块地质储量3361万吨,1996年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投入工业性开采,2000年起生产规模突破128万吨,现年产量为97万吨。然而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超稠油蒸汽吞吐的开发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首先,由于吞吐轮次的不断增加,吞吐效果逐渐变差,故此油田稳产基础薄弱。其次,蒸汽吞吐的油井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预计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不高于25%。为此,通过与国内外合作研究认为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简称SAGD)开采方法开采超稠油具备可行性和较大的经济效益。2006年9月在曙一区杜84块开展了SAGD先导试验并获得成功,通过了股份公司的验收。但是目前关于SAGD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跟踪和动态预测,国内还没有成熟的SAGD开发动态跟踪、动态调控(注采参数等)技术界限,影响了SAGD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转入SAGD开发几年来的现场试验,开展动态调控的研究,对吞吐降压后SAGD生产阶段科学的划分了四个阶段;总结出SAGD动态调控的主要参数界限;同时针对对夹层发育的兴Ⅵ组编制了调整方案,创新开展了重力泄油与蒸汽驱联合开采试验,极大改善了SAGD试验区开发效果,达到了方案设计指标。
高屹[6](2010)在《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适应性评价》文中提出针对辽河超常规稠油的生产实际,对目前所采用的蒸汽吞吐的开采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其效果做了综合性评价,为了更大的提高油藏采收率达到更高的净现值,本文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开采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对辽河曙一区的油藏区块分析筛选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调研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确定了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强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进行超常规稠油开发的技术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先导性试验来研究SAGD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价,分析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适应性。针对现场的地层参数进行了施工参数优化,并对其开发方式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最终得出在超常规稠油开发早期,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后期应转为强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效果比较理想。研究结果对超常规稠油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冉钟文[7](2009)在《应用组合式蒸汽吞吐提高热采稠油油藏采收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合式吞吐是指在蒸汽吞吐开发单元中,多口井按优化设计的排列组合进行有序的蒸汽吞吐或单井在吞吐注汽过程中通过添加其它辅助注剂来达到改善开发效果的方式。室内试验及油田开发实践证明: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和利用汽窜,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改善油层动用状况,使油井的周期产油量和油汽比均得到提高,是提高热采稠油油藏吞吐阶段采收率的有效途径。组合式吞吐的现场应用表明:不同类型的稠油油藏适宜的组合式吞吐方式不同;对某种方式而言,采取的时机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
李静[8](2009)在《杜229断块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辽河油田杜229块超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地质、测井、试油试采、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详细研究了杜229块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地质基础,总结了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超稠油油藏多周期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模式与分布规律、控制因素,提出了超稠油油藏剩余油挖潜方向及措施。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研究区原有划分6个油层组的基础上,细分了27个小层,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了杜229块超稠油油藏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与隔夹层特征及流体特征,并对地质储量进行了复算。2、研究了超稠油流变特性,建立了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非达西渗流模式,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分析了杜229块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规律和生产特点,从油藏地质条件、注汽参数、汽窜和套损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因素。3、综合运用开发地质、油藏开发动态监测、动态水侵规律、岩心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宏观角度总结了蒸汽吞吐后超稠油油藏剩余油的10种分布类型。分析了砂层组规模和小层规模的纵向和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4、通过微观驱替实验,研究了100℃和120℃的热水驱及170℃蒸汽驱条件下剩余油的微观分布形态。170℃条件下剩余油微观分布形态同时受孔隙结构、润湿性及界面张力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三种形式:在油、汽、水三相共存的孔隙中,剩余油分布于汽、水之间,为薄膜状和弯月状;在只有油、汽两相共存的孔隙中,大孔道中主要是蒸汽,剩余油在细小的孔喉和孔隙角隅处以段塞或不规则状态存在;由于高温水蒸汽对原油具有萃取作用,剩余油以一种细小的珠滴状存在于孔隙表面。与100℃和120℃的热水驱存在较大差异。5、从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和开发工艺4方面分析了其对超稠油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影响。指出原油粘度、储层物性差异、砂体韵律和射孔层段等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蒸汽超覆作用是影响超稠油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原因。6、运用油藏工程方法,计算了杜229块各砂层组剩余油储量,明确了挖潜方向,提出了8种剩余油挖潜措施;给出了加密水平井有利区域的筛选标准及部署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兴Ⅲ2砂组转换为双水平井SAGD开发的布井方式、水平段长度、注采井垂向距离等进行了优选。研究成果已用于油田剩余油挖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吴非[9](2009)在《超稠油CO2复合吞吐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的特殊的油品性质造成蒸汽吞吐开发产量递减快,年递减率在20%左右。针对曙一区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出现的吞吐轮次高、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研制了“CO2 +磺酸盐+蒸汽复合吞吐”工艺技术,在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区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措施效果显着。但在理论研究方面还较为欠缺,急需对其增产机理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区块开发特点,对选井范围及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用理论指导现场实施,以进一步提高措施效果。本文从曙一区超稠油区块储层特征、油品性质、生产情况等方面入手,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两项研究,最终达到优化选井范围、优化技术参数的目的,以此来指导现场应用,提高措施效果。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开展CO2复合吞吐工艺技术增油机理研究,找出影响措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吞吐机理主要有三种:提高动用程度、降低原油粘度、溶解驱作用。结合油藏特点,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对蒸汽及CO2复合吞吐方式进行油藏加热效率、周期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预测,从而优化出最佳的注入方式、注入量、后期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参数,进一步提高超稠油CO2复合吞吐工艺的措施效果。
蒋庆华[10](2009)在《超稠油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试验井组的吞吐规律的总结和开发矛盾的分析,着重从优化组合注汽、优化注汽参数入手,研究总结出进一步提高超稠油热采吞吐效益的技术,实现产量和成本的有机统一。在超稠油普通蒸汽吞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组合式注汽即间歇恢复、整体注汽、一注多采、三元复合吞吐等开采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吞吐效果,提高了井组采收率,为整个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开采模式。在组合式吞吐技术中,着重分析研究了三元复合吞吐技术。其中重点研究了不同含水、不同温度压力下,CO2在油水中溶解比例,CO2在注入油井过程中相态变化及耗费热量情况,溶解CO2后原油粘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杜84、杜32块的油藏地质特征,建立符合杜84块油藏孔隙度、渗透率的实验用物理模型,完成了蒸汽注入量、CO2注入量、表面活性剂浓度、气体及放喷速度等因素对吞吐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对四种助剂的优选评价实验等。
二、曙一区超稠油间歇蒸汽吞吐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曙一区超稠油间歇蒸汽吞吐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增产技术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曙一区超稠油开发概况 |
1.1 油田基本情况 |
1.2 滚动开发历程 |
第二章 单井日产量变化规律分析 |
2.1 直井单井日产规律分析 |
2.2 吞吐水平井单井日产规律分析 |
2.3 新井日产规律分析 |
2.4 SAGD单井日产规律分析 |
第三章 组合式注汽分析及效果评价 |
3.1 多井整体蒸汽吞吐分析 |
3.2 间歇蒸汽吞吐分析 |
3.3 一注多采分析 |
3.4 三元复合吞吐分析 |
第四章 水平井应用分析及效果评价 |
4.1 部署分析 |
4.2 钻井设计分析 |
4.3 措施选择分析 |
4.4 油井大修恢复分析 |
4.5 多元化二次开发研究分析 |
第五章 SAGD应用分析及效果评价 |
5.1 SAGD动态调控馆陶油藏实例分析 |
5.2 SAGD动态调控兴Ⅵ油藏实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2)高干度注汽技术在SAGD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曙一区超稠油开发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自然状况 |
1.2 地质简述 |
1.3 勘探简史 |
1.4 油藏地质特征 |
1.4.1 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
1.4.2 断裂构造特征 |
1.4.3 油藏主要特征 |
1.5 杜84块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
1.5.1 兴隆台油层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
1.5.2 馆陶油层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
1.6 超稠油生产特点 |
1.6.1 流动温度高,启动压差大 |
1.6.2 周期间产量变化规律 |
1.6.3 周期内日产油变化规律 |
1.6.4 累积采油量与累积注汽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
1.6.5 采注比、回采水率、油汽比变化趋势 |
第二章 超稠油的SAGD开发技术 |
2.1 国内外稠油开发技术现状 |
2.1.1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 |
2.1.2 国内外超稠油热采技术发展趋势 |
2.2 超稠油的SAGD开发技术 |
2.2.1 SAGD工艺原理 |
2.2.2 SAGD主要技术参数 |
2.2.3 SAGD工艺方案 |
第三章 SAGD开发中的高干度注汽技术 |
3.1 注汽锅炉 |
3.1.1 注汽锅炉分类 |
3.1.2 注汽锅炉特点 |
3.1.3 注汽锅炉结构组成 |
3.1.4 注汽锅炉工作过程 |
3.1.5 集中式注汽的推广使用 |
3.1.6 新型保温材料在注汽管网上的应用 |
3.2 国内外提高蒸汽干度的方式 |
3.3 球型汽水分离器 |
3.3.1 结构组成 |
3.3.2 工艺原理 |
3.3.3 结构设计 |
3.3.4 设备型号 |
3.3.5 技术参数 |
3.3.6 安全性 |
3.3.7 其它相关技术 |
3.4 球型汽水分离器的运行 |
3.4.1 运行条件 |
3.4.2 电源条件 |
3.4.3 安全保护 |
3.4.4 控制系统 |
3.5 效果分析 |
第四章 等干度蒸汽分配计量技术 |
4.1 汽-液两相流计量技术发展概况 |
4.1.1 汽-液两相流计量的原理 |
4.1.2 国内外汽-液两相流计量的现状 |
4.1.3 汽-液两相流计量的分类 |
4.2 等干度蒸汽分配计量装置 |
4.2.1 装置原理 |
4.2.2 数学模型 |
4.2.3 数学模型修正 |
4.2.4 结构特点及组成 |
4.3 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3)提高超稠油蒸汽吞吐效果综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稠油开发技术 |
1.1 稠油的性质 |
1.1.1 稠油的定义和标准 |
1.1.2 稠油的一般性质 |
1.2 国内外开发技术现状 |
1.2.1 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 |
1.2.2 稠油热采技术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曙一区超稠油开发历程 |
2.1 杜84块主要地质特点 |
2.1.1 主力含油储层地层时代为新生界沙河街组和馆陶组 |
2.1.2 断层控制地层沉积和油水分布 |
2.1.3 发育了三种沉积体系 |
2.1.4 储层物性好,为中-高孔、高渗-特高渗储层 |
2.1.5 油层产状以中厚层、厚层、块状为主 |
2.1.6 油品性质差,开发难度大 |
2.1.7 储量丰度高,有利于整体开发 |
2.2 杜84块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
2.2.1 兴隆台油层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
2.2.2 馆陶油层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
2.3 超稠油生产特点 |
2.3.1 流动温度高,启动压差大 |
2.3.2 周期间产量变化规律 |
2.3.3 周期内日产油变化规律 |
2.3.4 累积采油量与累积注汽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
2.3.5 采注比、回采水率、油汽比变化趋势 |
第三章 超稠油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
3.1 单井差异 |
3.2 地层压力下降 |
3.3 体系干扰 |
3.4 层间动用不均,汽窜问题突出 |
3.5 闷井时间 |
3.6 地下存水增加,油井加热半径有限 |
3.7 水平段动用不均 |
3.8 蒸汽超覆严重,面临顶水下窜威胁 |
第四章 综合治理改善吞吐效果 |
4.1 改善超稠油吞吐效果的各类方法 |
4.1.1 分注选注技术 |
4.1.2 高温调剖 |
4.1.3 三元复合吞吐 |
4.1.4 蒸汽吞吐添加剂 |
4.1.5 高温气体驱油剂 |
4.1.6 水平井加密 |
4.2 井组综合优化改善超稠油吞吐效果 |
4.2.1 优化井组,完善井网,合理调整注汽顺序 |
4.2.2 优化注汽参数,合理把握操作时机 |
4.2.3 辅助油井间歇,提高油井周期产油量 |
4.2.4 开发实例 |
4.3 井组整体注汽的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摘要 |
(4)曙一区蒸汽吞吐组合式注汽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 |
0.2.1 国内外稠油开采状况 |
0.2.2 存在问题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
第一章 曙一区地质特征 |
1.1 地层层序与层组划分 |
1.1.1 地层层序 |
1.1.2 层组划分 |
1.2 构造特征 |
1.3 储集层特征 |
1.3.1 沉积特征 |
1.3.2 岩性特征 |
1.3.3 储层物性 |
1.4 隔层分布特征 |
1.5 油水分布特点及油藏类型 |
1.5.1 油水分布特点 |
1.5.2 油藏类型 |
1.6 流体性质 |
1.6.1 原油性质 |
1.6.2 地层水性质 |
1.7 地层压力和温度 |
1.8 储量计算 |
第二章 曙一区开发历程及开发部署现状 |
2.1 曙一区开发历程 |
2.2 曙一区开发部署 |
2.3 开发现状及效果分析 |
2.3.1 周期生产特点 |
2.3.2 油层动用程度 |
2.4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蒸汽吞吐组合式注汽技术研究 |
3.1 组合式注汽的原理及特点 |
3.1.1 井对同注同采方式 |
3.1.2 多井整体吞吐方式 |
3.1.3 水平井井组同注同采方式 |
3.1.4 少注多采方式 |
3.1.5 一注多采方式 |
3.2 组合式蒸汽吞吐极限条件研究 |
3.3 稠油油藏递减规律 |
3.3.1 周期内产量递减规律 |
3.3.2 周期间产量递减规律 |
3.3.3 区块产量递减规律 |
3.4 组合式蒸汽吞吐现场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蒸汽吞吐组合式注汽技术在曙一区的应用 |
4.1 多井整体吞吐效果分析及认识 |
4.1.1 曙 1-36-7046 井组多井整体吞吐效果分析 |
4.1.2 多井整体吞吐整体认识 |
4.2 一注多采效果分析及认识 |
4.2.1 一注多采吞吐效果分析 |
4.2.2 一注多采整体认识 |
4.3 蒸汽化学吞吐效果分析及认识 |
4.3.1 杜 80 块化学吞吐效果分析 |
4.3.2 蒸汽化学吞吐整体认识 |
4.4 蒸汽吞吐组合式注汽在曙一区的开发成效 |
4.5 组合式蒸汽吞吐的油藏适应性研究及筛选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署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动态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曙一区超稠油基本情况 |
1.1 概况 |
1.2 开发历程 |
1.3 开发部署及开发现状 |
第二章 地质特征 |
2.1 地层层序与层组划分 |
2.2 构造特征 |
2.3 储集层特征 |
2.4 隔层分布特征 |
2.5 油水分布特点及油藏类型 |
2.6 流体性质 |
2.7 储量计算 |
第三章 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分析 |
3.1 开发现状 |
3.2 周期生产特点 |
3.3 油层动用程度 |
3.4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SAGD先导试验区开发效果评价 |
4.1 馆陶试验区主要地质特征 |
4.2 兴Ⅵ组试验区主要地质特征 |
4.3 方案设计要点 |
4.4 实施要点 |
4.5 蒸汽腔的形成 |
4.6 SAGD试验区开发效果评价 |
4.7 试验区SAGD开发阶段划分 |
第五章 合理开采注采操作参数的技术界限 |
5.1 最佳的油藏压力 |
5.2 控制合理的井底流压 |
5.3 注入干度 |
5.4 合理的注汽压力 |
5.5 合理的注汽速率 |
5.6 最佳采注比 |
5.7 合理的采液速度 |
5.8 合理的产出液温度 |
第六章 编制兴Ⅵ组试验区调整方案,改善SAGD开发效果 |
6.1 开发初期效果评价 |
6.2 目前存在问题 |
6.3 改善开发效果的综合调整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曙一区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生产状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1.1 断块整装,构造形态单一 |
2.1.2 储层物性好,但储层非均质性较强 |
2.1.3 油藏埋深浅,油层厚度大,但原油物性差 |
2.1.4 边、底、顶水活跃,油水关系复杂 |
2.2 曙一区超稠油生产概况 |
第3章 蒸汽吞吐开采规律及方案评价 |
3.1 直井蒸汽吞吐开采特征 |
3.1.1 周期生产时间变化 |
3.1.2 日产油变化 |
3.1.3 周期产油量变化 |
3.1.4 油汽比变化 |
3.1.5 周期回采水率变化 |
3.1.6 采油速度及采出程度变化 |
3.2 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特征 |
3.3 杜229 块开发方案效果评价 |
3.3.1 杜229 块简况 |
3.3.2 杜229 块开发方案油藏工程设计要点 |
3.3.3 杜229 块实施效果评价 |
第4章 超稠油油藏SAGD适应性研究与方案优化设计 |
4.1 SAGD 基本原理 |
4.2 曙一区超稠油SAGD 开发适应性分析 |
4.2.1 原油粘度对SAGD 开发的影响 |
4.2.2 油层深度对SAGD 开发的影响 |
4.2.3 渗透率、对薄夹层对SAGD 开发的影响 |
4.2.4 SAGD 开发筛选标准 |
4.3 SAGD 先导试验区开发适应性研究 |
4.3.1 先导试验方案设计要点及实施要点 |
4.3.2 SAGD 试验注采特征分析 |
4.3.3 馆陶油层SAGD 开发阶段划分 |
4.3.4 泄油通道的形成过程 |
4.3.5 SAGD 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4.4 SAGD 实施方案优化设计 |
4.4.1 注汽井的选择 |
4.4.2 注汽井射孔底界与水平段垂向距离 |
4.4.3 最后一次预热操作参数 |
4.4.4 SAGD 阶段注采参数设计 |
4.5 SAGD 阶段数值模拟及产量变化趋势 |
4.5.1 开发指标预测方法及步骤 |
4.5.2 直井蒸汽吞吐指标预测 |
4.5.3 水平井蒸汽吞吐预热指标预测 |
4.5.4 SAGD 阶段生产指标预测 |
4.5.5 蒸汽吞吐+SAGD 阶段生产指标预测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应用组合式蒸汽吞吐提高热采稠油油藏采收率(论文提纲范文)
1 组合式吞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现场应用效果 |
1.1 组合式吞吐技术之一:面积式组合注汽 |
1.1.1 基本概念 |
1.1.2 现场应用实例 |
1.2 组合式吞吐技术之二:一注多采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现场应用实例 |
1.3 组合式吞吐技术之三:二元蒸汽化学吞吐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现场应用实例 |
1.4 组合式吞吐技术之四:三元蒸汽化学吞吐 |
1.4.1 基本概念 |
1.4.2 现场应用实例: |
1.5 组合式吞吐技术之五:二氧化碳吞吐 |
1.5.1 基本概念 |
1.5.2 现场应用实例 |
1.6 组合式吞吐技术之六:间歇蒸汽吞吐 |
1.6.1 基本概念 |
1.6.2 现场应用实例:曙一区超稠油 |
①单井间歇吞吐 |
②井组整体间歇吞吐 |
2 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推广应用前景 |
3 结束语 |
(8)杜229断块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超稠油油藏剩余油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1.2.3 剩余油增产与挖潜技术措施 |
1.3 存在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地质基础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超稠油油藏的地层特征 |
2.3 超稠油油藏构造特征 |
2.3.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2 研究区微构造特征 |
2.4 超稠油油藏沉积特征 |
2.5 超稠油油藏储层及隔夹层特征 |
2.5.1 超稠油油藏储层特征 |
2.5.2 超稠油油藏隔夹层特征 |
2.6 超稠油油藏流体特征 |
2.7 地质储量计算 |
2.7.1 储量计算参数 |
2.7.2 储量计算结果及分析 |
2.8 本章 小结 |
第三章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规律及控制因素 |
3.1 超稠油油藏流体特性与开采机理 |
3.1.1 超稠油的流变特性 |
3.1.2 超稠油渗流特征 |
3.1.3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机理 |
3.2 杜229 块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规律与生产特点 |
3.2.1 产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3.2.2 周期内日产油变化规律 |
3.2.3 周期间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 |
3.3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油藏地质条件的影响 |
3.3.2 注汽参数的影响 |
3.3.3 汽窜的影响 |
3.3.4 套损的影响 |
3.4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剩余油预测方法与分布规律 |
4.1 超稠油油藏的剩余油预测方法 |
4.1.1 单井泄油面积方法 |
4.1.2 调整井水淹状况分析 |
4.1.3 吸汽剖面法 |
4.1.4 数值模拟分析法 |
4.2 剩余油分布类型 |
4.3 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
4.3.1 油(砂)组规模剩余油分布规律 |
4.3.2 小层规模剩余油分布规律 |
4.3.3 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4.4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
5.1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5.2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5.2.1 沉积微相类型 |
5.2.2 各油(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 |
5.2.3 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5.2.4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平面和纵向分布的影响 |
5.3 储层非均质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5.3.1 油(砂)组规模的储层非均质 |
5.3.2 小层规模储层非均质 |
5.3.3 岩心规模非均质特征 |
5.3.4 储层非均质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5.4 开发工艺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5.5 本章 小结 |
第六章 剩余油挖潜方向及措施 |
6.1 剩余油挖潜方向 |
6.2 剩余油挖潜措施 |
6.2.1 加密水平井挖潜井间剩余油 |
6.2.2 转化为SAGD 开发模式 |
6.2.3 合理调整注采方式 |
6.2.4 动用难采区 |
6.2.5 水侵治理 |
6.2.6 转换开发层系 |
6.2.7 调剖和分层注汽 |
6.2.8 保持地层能量,同步加强完善油藏管理 |
6.3 本章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超稠油CO2复合吞吐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地理位置及自然状况 |
1.2 开发简况 |
1.3 目前存在问题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
2.2 沉积体系及沉积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3.1 储层砂体分布特征 |
2.3.2 储层物性特征 |
2.3.3 储层非均质性 |
2.4 流体性质 |
2.4.1 原油性质 |
2.4.2 地层水性质 |
2.5 地层温度与压力 |
第3章 物理模拟实验 |
3.1 CO_2、超稠油物性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3.1.1 注入油井过程中CO_2 相态变化及热能消耗 |
3.1.2 原油物性分析 |
3.1.3 CO_2 在超稠油中的溶解性研究 |
3.1.4 CO_2 在油水混合体系中的分配比例研究 |
3.1.5 超稠油粘度与温度关系研究 |
3.1.6 超稠油流变特性测试 |
3.1.7 CO_2 的溶解对超稠油粘度的影响研究 |
3.2 表面活性剂筛选及性能评价 |
3.2.1 界面张力 |
3.2.2 发泡性能 |
3.2.3 配伍性能 |
3.2.4 HLB 值测试 |
3.2.5 活性剂浓度测定 |
3.3 复合吞吐采油机理物理模拟实验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流体和驱替介质 |
3.3.3 实验装置 |
3.3.4 吞吐实验过程 |
3.3.5 CO_2 复合吞吐采油机理研究 |
3.4 复合吞吐影响因素研究 |
3.4.1 活性剂注入浓度的影响实验研究 |
3.4.2 CO_2 注入量的影响实验研究 |
3.4.3 水蒸汽注入量的影响实验研究 |
3.4.4 放喷速度的影响实验研究 |
3.4.5 高温下其它化学反应的影响研究 |
3.4.6 气体影响实验 |
第4章 数值模拟研究 |
4.1 油藏开发简况 |
4.2 油藏数值模拟的前期研究 |
4.2.1 研究井组选择 |
4.2.2 建立模型 |
4.3 生产历史拟合 |
4.3.1 确定模型参数的可调范围 |
4.3.2 模拟方法 |
4.3.3 拟合指标 |
4.4 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 |
4.4.1 分层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
4.4.2 油层水淹及剩余油分布特点 |
4.5 CO_2 复合吞吐组合方式及注采参数优化 |
4.5.1 注采方式优化研究 |
4.5.2 组合方式优化研究 |
4.5.3 热采参数和地层热效率优化研究 |
4.5.4 经济评价及方案优化 |
第5章 现场实施情况 |
5.1 工艺参数确定 |
5.1.1 CO_2 注入量 |
5.1.2 活性剂注入量 |
5.1.3 蒸汽注入量 |
5.1.4 注CO_2-蒸汽间隔时间 |
5.2 优化选井条件 |
5.2.1 油层层数及视净总比 |
5.2.2 地层亏空及存水 |
5.3 效果分析 |
5.3.1 增产效果好,效益明显 |
5.3.2 补充地层能量,调整油层剖面 |
5.3.3 连续实施效果明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超稠油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
3.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研究 |
1.1 作用机理 |
1.1.1 提高动用程度 |
1.1.2 降低原油黏度 |
1.1.3 溶解驱作用 |
1.2 CO_2超稠油物性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1.2.1 注入油井过程中相态变化及热能消耗 |
1.2.2 原油物性分析 |
1.2.3 CO_2在超稠油中的溶解性研究 |
1.2.4 CO_2在油水混合体系中的分配比例研究 |
1.2.5 超稠油粘度与温度关系研究 |
1.2.6 超稠油流变特性测试 |
1.2.7 CO_2的溶解对超稠油粘度的影响研究 |
1.3 表面活性剂筛选及性能评价 |
1.3.1 界面张力 |
1.3.2 发泡性能 |
1.3.3 配伍性能 |
1.3.4 HLB 值测试 |
第二章 曙一区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储层特征 |
2.2.1 储层物性 |
2.2.2 岩石表面润湿性 |
2.2.3 储层中的粘土矿物 |
2.2.4 油藏埋深浅、原始地温低 |
2.2.5 原油物性 |
2.2.6 边、底、顶水活跃,油水关系复杂 |
2.3 目前生产状况 |
第三章 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机理物理模拟实验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机理物理模拟实验 |
3.1.1 实验条件 |
3.1.2 实验流体和驱替介质 |
3.1.3 实验装置 |
3.1.4 吞吐实验过程 |
3.1.5 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机理研究 |
3.2 三元复合吞吐影响因素 |
3.2.1 活性剂注入浓度 |
3.2.2 CO_2注入量 |
3.2.3 水蒸汽注入量 |
3.2.4 放喷速度 |
3.2.5 气体影响 |
第四章 矿场实施效果评价 |
4.1 曙1-38-7030 井组吞吐规律研究 |
4.2 组合式注汽实施效果评价 |
4.2.1 间歇恢复 |
4.2.2 多井整体组合注汽 |
4.2.3 一注多采 |
4.2.4 三元复合吞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曙一区超稠油间歇蒸汽吞吐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增产技术对策研究[D]. 刘梦.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2]高干度注汽技术在SAGD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李宗生.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5)
- [3]提高超稠油蒸汽吞吐效果综合对策研究[D]. 马洪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4]曙一区蒸汽吞吐组合式注汽技术研究与应用[D]. 赵文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5]署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动态调控技术研究[D]. 杨德卿.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
- [6]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适应性评价[D]. 高屹.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7]应用组合式蒸汽吞吐提高热采稠油油藏采收率[J]. 冉钟文.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20)
- [8]杜229断块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D]. 李静.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9]超稠油CO2复合吞吐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D]. 吴非.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10]超稠油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研究[D]. 蒋庆华.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