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家长谈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婷[1](2021)在《幼儿园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 ——以信阳市M幼儿园为例》文中提出国内外关于自然教育研究的不断创新,证实了大自然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儿童从自然中来,是自然之子,儿童对自然有着最敏感的感知,独得自然青睐。自然之中蕴含着最原始、最动人的美,自然的鲜活与灵动都在等待着被发现与感悟;而当下幼儿的生活环境却是电子科技环绕,导致与自然渐行渐远,慢慢地忽略了生活中对美的感知与创造。幼儿通过更多地接触自然、了解自然,可产生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而在不断的探寻与感知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园所资源,让教育回归儿童、回归自然、回归幼儿园,回归不断上升的探索和实践之中。将美术课程放置在“自然”的场景下,可以解放幼儿的心灵与手脚,并在探索与感知中邂逅美,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审美表达。本文第一部分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亲自然、亲自然美术等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及总结,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说明本文相关核心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自然之美进行论述,并对自然的分类进行简单介绍,进一步说明亲自然美术教育内涵和价值,阐明亲自然美术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本文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如:动植物、气候等。通过分析园所资源,进行资源分类,简述自然资源选择原则。本文的第四部分,通过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于幼儿美术及能力发展的相关要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对于幼儿美术的相关指导及美术核心经验,总结出亲自然美术课程的主要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并结合课程给予实施的建议与评价,通过以上工作完成对学前阶段亲自然美术课程的开发的理论构建。
李振威[2](2019)在《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以北京市A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师观察行为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教师观察行为被视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观察行为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由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不可或缺,在自由活动中幼儿能够更自主更自由,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活动发展个性。在自由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行为十分重要,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水平以及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否适宜等。自由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参与式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幼儿园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在对A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进行现状描述后,归纳出幼儿教师在自由活动中的观察行为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尝试探究其问题背后的原因,以期优化自由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行为。本研究从教师对幼儿自由活动中观察行为的认知、观察目的的确立、观察方法的使用以及观察结果的应用几个维度描述A园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现状。基于对现状的考察发现A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自由活动中的观察行为存在如下问题:观察行动力不足、观察方法使用不恰当、筛选有效信息能力较弱、观察过程中主观性强、教师观察不够深入以及指导幼儿不及时。产生上诉问题的原因可以从教师自身的内部因素以及教师所在环境的外部因素分析影响教师观察行为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教师缺少观察理论指导、教师的观察经验不足以及观察分析的浅表化都会影响教师在自由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而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自主性不高、教师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幼儿园不对教师观察行为进行培训以及班额过大都会影响教师的观察行为。为优化A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自由活动中的观察行为,教师自身要提升观察理论素养、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并积极创设观察环境;幼儿园方面要鼓励教师观察为教师观察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教师观察行为专项教研、完善教师观察行为管理制度以及为教师提供观察的辅助设备。
韦云[3](2018)在《基于增强现实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产品开发的门槛逐渐降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逐步延伸到了教育教学的诸多层面。在幼儿教育领域,近几年相关幼儿教育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如AR英语立体秀、口袋动物园、AR学数学、AR涂涂乐等,各种产品不胜枚举。但相较于产品的丰富,国内对增强现实应用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进展还依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的研究也主要以理论阐释和产品开发为主,而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实证研究明显不足。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对增强现实技术在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中的应用问题予以实证探索。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阅读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内涵、特征、目标、评价方法等加以综述,对体验学习的概念、特征、过程、模型进行梳理,对增强现实的概念、特征、当前国内外增强现实在幼儿教育的应用现状予以梳理,并归纳总结了增强现实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结合活动理论、学习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体验学习的一般过程、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潜能以及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构建出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并依据该流程选取“AR涂涂乐”作为增强现实教学应用资源,以中班幼儿美术涂色活动为切入点,设计了四个活动案例,分别是《太阳的颜色》、《给雪人宝宝穿衣服》、《小花伞变变变》和《化妆舞会》。然后,采用实验研究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依据教学设计开展了数周的教学实验,通过课堂观察、幼儿作品评价、访问式问卷、访谈及田野笔记等多种途径收集数据与反馈。最后,运用Word、Excel和SPSS20.0等软件工具对教学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比较AR技术介入的幼儿美术活动与传统教学情境中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效果的差异,并了解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家长对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与倾向。研究结果显示将AR技术应用于幼儿美术活动中,能够明显地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性、专注性、涂色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此外,幼儿园教师、管理者和家长整体比较支持增强现实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中,但也存在一定的担忧与顾虑。本研究或能对于增强现实技术及相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后续研究提供案例参考,并可丰富技术支持下的幼儿美术学习活动新型模式的构建。由于时间和能力的局限,研究仅聚焦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涂色活动部分,所选择的AR应用程序也存在一定的功能限制,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扩展至更丰富多样的幼儿美术活动,并力争结合需求开发相应的AR应用以获得更优化的教学效果。
倪海燕[4](2017)在《回归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开展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在幼教一线发现角色游戏开展存在以下问题,诸如:游戏环境创设华而不实、教师对游戏的指导随意性强、教师不知晓也不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幼儿角色游戏的价值等,为解决这些现实中的问题,研究者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以杜威的《儿童与课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基础,对回归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目的为:“发现幼儿生活经验,选择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转变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的形式。”首先,找出该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如角色游戏主题变化频率不高、游戏环境布置教师包办。进而对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出影响该班角色游戏的四个主要因素:教师对幼儿生活经验的态度、游戏环境布置、材料投放和教师游戏指导。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通过对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通过对幼儿进行谈话,了解其真实的游戏意愿和需求。基于本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本研究开展了以“小吃店”为切入口的一系列角色游戏,探索了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开展的实践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创设灵动的游戏空间,以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给予幼儿环境创设与选择游戏主题的自主权,以顺应幼儿的生活经验;投放生活性、真实性、暗示性和中低结构性材料,以促进幼儿生活经验的发展与延伸。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目的为:“探索游戏过程中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途径,探索提升幼儿经验逻辑性的策略”。对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中,研究者发现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虽然能满足幼儿经验的心理方面需要,但无法满足幼儿经验的逻辑方面需要。因而,研究者利用从游戏总结、家长和社区资源等途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研究者依据《指南》制定了《5~e幼儿角色游戏行为观察与分析表》,对幼儿的游戏做适宜的指导,提升幼儿经验的同时满足其逻辑性方面的发展需求。经过两轮行动研究,研究者探索总结了基于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的开展策略: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通过游戏总结、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等途径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依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指南》指导游戏。
张海宇[5](2017)在《西府民间美术应用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宝鸡,古称“西府”,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成为了多少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宝鸡人,笔者一直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希望可以为传承自己家乡的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时间湮没了多少过去辉煌,西府民间美术曾在民间艺术之林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却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外来文化冲击的洪流中,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现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接触到这些诗性的智慧与源自泥土的艺术,甚至对这些家乡文化之根感到陌生,因此,如何让西府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让我们当地的孩子从小可以浸润在本土文化的环境中,成为了当地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就西府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的应用问题对宝鸡市X园进行了个案研究。笔者根据X园西府民间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和活动评价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其他幼儿园的应用现状,对西府民间美术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西府民间美术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的成功经验有:1.多元化的活动开展方式,拉近了幼儿、教师及家长与西府民间美术的距离;2.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教育能力。3.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存在的不足有:1.教师西府民间美术素养参差不齐;2.西府民间美术材料投放不充足,活动质量有待提高;3.活动中涉及的西府民间美术内容较单一;4.系统性较差,未建立科学完整的西府民间美术课程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本研究提出了补、立、开、拓、重、建六方面的建议和构想——补教师艺术素养之短板、立幼儿全面发展之目标、开内容选择之视野、拓组织实施之深度、重教育评价之完整、建西府民间美术之文化生态。希望通过以上的建议和构想,为一线幼儿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并以此促进西府民间美术更好地应用于幼儿园教育。
王婷[6](2016)在《促进3-6岁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绘画指导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是儿童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而家庭教育中的施教者往往又是儿童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因此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家庭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通过绘画活动能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儿童言语的发展、心理健康的成长。如今人们对儿童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学前的家庭教育也日益地重视起来。可是笔者通过问卷和走访发现许多家长对于家庭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意义不明确,指导无法等诸多问题。导致目前儿童在家庭中的美术教育存在着较多地缺失,儿童在家中的美术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减少,对美术的兴趣逐渐被转移,有的甚至没有美术活动。笔者通过对成功案例的搜集、整理分析提出促进3-6岁儿童家庭教育措施:创造有利于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条件,开展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活动。实施试验和案例研究,对志愿者家庭提供帮助和指导,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相应的绘画指导方法,在志愿者家庭中进行实施,并看到了儿童在绘画方面的一些明显的进步和变化。
赵丽丽[7](2013)在《潍坊市瑞吉欧幼儿园教师角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以及学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幼儿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教育和教师角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角色对幼儿园教育的革新与发展都非常关键,对幼儿园课程改革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角色的研究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呼唤。瑞吉欧教育体系是个教师角色清晰、教育效果显着的教育体系,他们在幼儿教育中所承担的名副其实的角色和探索性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我们的幼儿教育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教育学中,教师角色相关研究与探索有很多,但是对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研究不是太多。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产生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城瑞吉欧.艾米利亚。瑞吉欧.艾米利亚在马拉古兹发起和领导下,凭借政府、社区民众的全力支持、合作和参与,经过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和教研员)数十年的努力推出的教育体系。瑞吉欧教育体系通过对象征性表达方式的系统运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鼓励儿童通过各种可“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探索他们周围的环境并表达他们自己,家长、教师和儿童之间建立起合作、互动、共同学习的伙伴关系,通过孩子们的共同探索和成人间开放性的思考和讨论,教育成为一项公共活动的文化的共享。瑞吉欧的成功除了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极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外,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瑞吉欧的教育者们认为:单纯借助于下定义的方式来对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难免过于抽象,有必要结合教师的各项工作内容,在一定的背景中—包括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与孩子家长的关系以及教师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与他们的人格发展等,通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描述以及教师对儿童角色的看法来阐发教师角色的独特之处。近几年来,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被介绍到我国。瑞吉欧教育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但最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就是如何认识教师的角色,如何当好幼儿教师的问题。在我国,教师在幼儿园总是处于权威地位,师生关系不平等。虽然近年来对幼儿教师的关注日益加强,成为幼儿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但传统的教师角色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仍然孤立地看待教师的角色问题。所以,对幼儿教育中教师角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法,以潍坊两所瑞就幼儿园中的老师为调查对象,描述幼儿教育中教师角色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瑞吉欧幼儿教育中教师角色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出既符合幼儿教师的专业需求也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教师角色,到底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充实教师角色的相关理论。本文采用访谈、文献分析和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写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借鉴以及存在的不足,阐明本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介绍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教育理念,详细介绍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角色特征。第四部分写潍坊市几所瑞吉欧幼儿园中教师角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部分提出改变瑞吉欧幼儿园里教师角色的对策,让瑞吉欧的理念真正渗透到教师角色中,让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切实的升华。
王磊[8](2013)在《北京市幼儿园历史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随着全国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起始阶段的学前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拥有丰富深远的人文资源,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继承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可以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促进人的生命质量不断获得发展。2003年9月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简称《细则》)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通过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的教育来实现,各领域的教育应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又要符合各领域自身的教育规律”。《细则》中涉及历史知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社会领域中,其他四大领域也有渗透。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了解了北京市幼儿园教育中历史文化教育的实施现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潜在的优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幼儿园教育中历史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完善北京市幼儿园历史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该从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身和对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培养与培训两个角度来思考。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身,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参观活动、家园共育和社区教育、创设环境以及其他领域活动与社会领域活动的整合来实现。对于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可以通过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改革幼师学校历史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方法,启发鼓励幼师生和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历史学习教具等形式来实现。
欧晓燕[9](2012)在《幼儿园性教育活动实施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新生儿自一出生便具有明显的生理差异,因这种差异必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现象。性教育的实施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美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幼儿园性教育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幼儿园开始性教育,理论上不成问题,实际上也可以操作。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与四川省内江市A幼儿园合作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践研究,旨在发展出一套适合幼儿的性教育活动方案,借由方案的实施,了解性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影响与改变情形为何。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在性心理、性概念以及性好奇方面的发展与表现,幼儿性教育的意涵,幼儿性教育的方案制定方面的相关研究,为下一步活动实施提供理论参考。然后,从幼儿、家庭、社会、幼儿园自身这四个角度,探讨了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价值。接下来,通过对该园幼儿教师以及幼儿的访谈,了解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以及幼儿在性教育实施之前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性教育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以单元活动的形式呈现,每个主题单元都以一个具体活动的实施情况为例,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样一个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进行实践。最后,综合各项研究所得,归纳出本研究的结论,包括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以及教师的发展。在总结此次研究之后,提出研究建议,包括幼儿园性教育研究的建议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马晓琳[10](2011)在《儿童家庭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关于儿童家庭艺术教育的研究,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选择一名琴童的家庭为个案研究对象。在对该琴童艺术学习经历和家庭艺术教育实践的真实事件进行深描的基础上,对家庭艺术教育中对儿童艺术素养发展有意义的事件做出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尤其注重家长在家庭艺术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研究者在叙事部分从琴童、家长、艺术教师三部分对该家庭的艺术教育实践给予了真实的描述,呈现了个案家庭的艺术教育现状。在分析部分,研究者从艺术教育观念和家庭艺术教育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影响家庭艺术教育实践的关键因素。首先,研究者从家长的艺术观、艺术教育观以及艺术教育理想遭遇现实的矛盾三个层面上来反映家长的艺术教育观念;其次,研究者从家长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家庭艺术教育的内容以及校外艺术教育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家庭艺术教育实践的影响因素。在分析中,研究者认识到目前的家庭艺术教育,观念上,由于理想与现实间的差异使得教育信念变得脆弱,实践上逐渐走向成熟,但仍需不断完善。通过分析,研究者从家庭内部条件和社会支持系统两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家庭内部条件包括:提高家长艺术素养、关注儿童的艺术兴趣的萌芽、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不使家庭艺术教育随波逐流、营造艺术化的家庭氛围、重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五点提出建议;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研究者对校外艺术培训组和社会各界提出了本研究的建议。最后,研究者研究方法、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结果三方面对本研究进行了反思。
二、同家长谈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家长谈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园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 ——以信阳市M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于幼儿园的现实需要 |
二、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
三、美源于自然 |
四、儿童离自然越来越远 |
第二节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自然教育价值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美术教育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亲自然教育与美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外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
五、研究述评 |
第四节 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一、以人为本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概述 |
第一节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亲自然教育 |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
三、园本课程及园本课程开发 |
四、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 |
第二节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一、亲自然美术教育的价值 |
二、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第三章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资源与选择 |
第一节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选择 |
一、园所动物资源 |
二、园所植物资源 |
三、园所土地资源 |
四、气候资源 |
第二节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资源的选择原则 |
一、趣味性原则 |
二、生活性原则 |
三、多样性原则 |
四、发展性原则 |
五、易得性原则 |
第四章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 |
第一节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的目标设计 |
一、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
二、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的目标表达 |
第二节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
一、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二、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的内容架构 |
第三节 亲自然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 |
一、园所管理者应重视相关教学工作 |
二、教师应真正投入到教学中 |
三、课程教学应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
四、正向积极的回应幼儿 |
五、课程教学课时建议 |
第四节 亲自然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
一、档案袋评价法 |
二、家长参与式评价 |
三、幼儿自评 |
第五节 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应充分利用园本资源 |
二、要考虑幼儿的需要 |
三、降低课程的结构化程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硕博论文类 |
四、政策文件 |
附录 A 幼儿园自然环境下美术教学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2)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以北京市A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重要性 |
2.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缺失 |
3.研究者个人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幼儿教师观察行为的价值 |
2.幼儿教师观察的目的 |
3.幼儿教师观察的内容 |
4.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方法 |
5.幼儿教师观察行为的内涵特征 |
(四)核心概念 |
1.自由活动 |
2.观察 |
3.教师观察行为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一、A幼儿园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现状 |
(一)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的价值 |
1.教师了解幼儿的有效途径 |
2.教师观察是非常必要的 |
3.教师观察有利于家长工作 |
4.教师观察行为能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二)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的观察目的 |
1.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
2.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 |
3.了解环境和材料的适宜性 |
(三)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方法的使用 |
1.轶事记录法 |
2.行为检核法 |
(四)教师对观察结果的应用 |
1.改进教学策略 |
2.完善环境创设 |
3.改进材料投放 |
4.及时指导幼儿 |
5.及时与家长沟通 |
二、A幼儿园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存在的问题 |
(一)观察行动力不足 |
(二)观察方法使用不恰当 |
(三)筛选有效信息能力较弱 |
(四)观察过程中主观性偏强 |
(五)教师观察不够深入 |
(六)指导幼儿不及时 |
三、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幼儿教师自身原因影响其自由活动中的观察行为 |
1.教师观察缺少理论指导 |
2.教师观察经验不足 |
3.教师观察分析浅表化 |
(二)幼儿教师所处的环境影响其自由活动的观察行为 |
1.一日生活自主性不高 |
2.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
3.缺少观察行为的培训 |
4.班额过大分散教师精力 |
四、优化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策略 |
(一)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内部优化策略 |
1.提升观察理论素养 |
2.合理安排工作内容 |
3.创设优良观察环境 |
(二)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外部优化策略 |
1.鼓励观察形成良好观察氛围 |
2.开展教师观察行为专项教研 |
3.完善教师观察行为管理制度 |
4.提供教师观察的辅助设备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增强现实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幼儿美术 |
2.1.1 幼儿美术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
2.1.2 幼儿美术教育目标与评价 |
2.2 体验学习 |
2.2.1 体验学习的概念与特征 |
2.2.2 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模型 |
2.3 增强现实(AR) |
2.3.1 增强现实的概念与特征 |
2.3.2 增强现实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3. 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
3.1 学习活动设计 |
3.1.1 活动理论 |
3.1.2 学习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 |
3.1.3 基于活动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
3.2 体验学习活动设计 |
3.3 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 |
3.3.1 增强现实的教育特征 |
3.3.2 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流程 |
4. 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
4.1 研究设计 |
4.1.1 实验内容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假设 |
4.1.4 实验研究变量 |
4.2 活动案例设计 |
4.2.1 学习资源的选择--AR涂涂乐Ⅱ |
4.2.2 活动案例教学设计 |
4.3 活动实施 |
4.3.1 实验计划安排 |
4.3.2 班级环境 |
4.3.3 案例实施 |
5. 基于AR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效果分析 |
5.1 数据收集方法 |
5.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3 数据分析 |
5.3.1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
5.3.2 幼儿作品分析 |
5.3.3 幼儿访问式问卷分析 |
5.3.4 教师家长访谈分析 |
5.3.5 田野笔记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幼儿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参考项目与标准 |
附录2: 幼儿美术作品评价项目 |
附录3: 教学中使用课件PPT |
附录4: 部分学生作品图 |
附录5: 访问式问卷提纲 |
附录6: 访谈提纲 |
附录7: 田野笔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回归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开展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
一、角色游戏 |
二、生活经验 |
三、回归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二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的制定 |
一、现有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 |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三、确定研究目标 |
第二节 行动过程 |
一、发现幼儿的生活经验 |
二、支持幼儿基于生活经验选择游戏主题 |
三、基于生活经验的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方法—以“小吃店”为切入口 |
第三节 反思与总结 |
一、研究者反思 |
二、幼儿的评价 |
第三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制定研究计划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具体阶段 |
第二节 行动过程 |
一、教师运用游戏总结环节,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
二、依据《指南》做适宜的指导,促进幼儿经验的逻辑性发展 |
第三节 反思与总结 |
一、研究者反思 |
二、幼儿的评价 |
三、家长的评价 |
第四章 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构建基于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开展策略 |
二、构建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途径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的内容 |
二、关于研究者自身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西府民间美术应用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教育政策的指导要求 |
1.1.2 幼儿发展和西府民间文化传承的需要 |
1.1.3 西府民间美术具有的教育价值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民间美术 |
1.2.2 西府民间美术 |
1.2.3 幼儿园艺术教育 |
1.3 文献综述 |
1.3.1 民间美术的相关研究 |
1.3.2 民间美术应用于教育的相关研究 |
1.3.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理论基础 |
1.4.1 教育学基础 |
1.4.2 人类学基础 |
1.4.3 民俗学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框架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个案研究法 |
2.4.2 访谈法 |
2.4.3 观察法 |
2.4.4 实物分析法 |
2.5 研究意义 |
2.5.1 理论意义 |
2.5.2 实践意义 |
第三章 西府民间美术与幼儿园教育 |
3.1 西府民间美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
3.1.1 西府民间美术的构成与分类 |
3.1.2 西府民间美术的特征 |
3.2 共通——连接民间美术与幼儿的纽带 |
3.2.1 “自然之子”——幼儿与民间美术的本原性 |
3.2.2 内在思维——质朴的诗性智慧 |
3.3 西府民间美术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
3.3.1 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
3.3.2 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
3.3.3 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
第四章 X幼儿园西府民间美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
4.1 X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
4.1.1 X幼儿园的园所概况 |
4.1.2 X幼儿园的教师概况 |
4.2 X幼儿园西府民间美术应用的目标制定 |
4.3 X幼儿园西府民间美术应用的内容选择 |
4.4 X幼儿园西府民间美术应用的组织实施 |
4.4.1 教学活动 |
4.4.2 区域活动 |
4.4.3 环境创设 |
4.5 X幼儿园西府民间美术应用的活动评价 |
4.6 X幼儿园西府民间美术应用的分析 |
4.6.1 成功的经验 |
4.6.2 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幼儿园应用西府民间美术的建议 |
5.1 补教师艺术素养之短板 |
5.1.1 艺术家——教师 |
5.1.2 促进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 |
5.2 立幼儿全面发展之目标 |
5.3 开内容选择之视野 |
5.3.1 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
5.3.2 充分利用西府民间美术资源 |
5.4 拓组织实施之深度 |
5.4.1 聚焦、深入——建立系统性民间美术课程体系的诉求 |
5.4.2 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
5.5 重教育评价之完整 |
5.5.1 幼儿民间美术教育评价的原则 |
5.5.2 幼儿民间美术教育评价的内容 |
5.6 建西府民间美术之文化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促进3-6岁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绘画指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章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缘起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 |
第三节 选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选题的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儿童美术相关概念的综述 |
第一节 儿童 |
第二节 幼儿美术教育 |
第三节 家庭教育 |
第四节 儿童绘画发展规律 |
一、国外的研究 |
二、国内的研究 |
三、3-6 岁儿童绘画发展特点 |
第五节 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 |
第二章 家庭美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家庭美术教育的问题 |
第三章 促进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了解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意义 |
一、认识美术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
二、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与个性特征 |
第二节 创造有利于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条件 |
一、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
二、有专属于孩子的画画的地方 |
三、提供优秀的绘本和绘画的指导书 |
四、有专供孩子展示作品的园地 |
第三节 开展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活动 |
一、引导儿童多体验感受生活、关注生活 |
二、激发、保持绘画兴趣 |
三、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来引导儿童绘画 |
四、家长在指导儿童时,要以幼儿的水平与他们共同绘画 |
五、多和儿童沟通和交流 |
六、倾听孩子的绘画,科学积极地评价 |
七、陪同儿童一起进入绘画关键期 |
八、通过绘画走进儿童内心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绘画特点及指导方法 |
第一节 3-4 岁儿童的绘画特点及指导 |
一、3-4 岁儿童的绘画特点 |
二、3-4 岁儿童的绘画指导方法 |
第二节 4-5 岁儿童的绘画特点及指导 |
二、4-5 岁儿童的绘画指导方法 |
第三节 5-6 岁儿童的绘画特点及指导 |
一、5-6 岁儿童的绘画特点 |
二、5-6 岁儿童的绘画指导方法 |
第五章 结章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潍坊市瑞吉欧幼儿园教师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文献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1. 教师角色 |
2. 瑞吉欧教育体系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 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 |
2. 关于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研究 |
3. 关于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研究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 问题提出 |
(一) 提出问题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方法概述 |
三、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形成及教师理念 |
(一)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
(二) 理论基础 |
1.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借鉴、运用和发展 |
2. 教师角色理论 |
(三)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主要的教师理念 |
1. 和谐的关系氛围 |
2. 自然的教育爱心 |
3. 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理想的教师角色 |
四、 潍坊瑞吉欧幼儿园教师角色现状 |
(一) 幼儿园简介 |
1. 瑞吉欧幼儿园 |
2. 瑞吉欧双语艺术幼儿园 |
(二) 两所幼儿园老师行为观念转变 |
1. 幼儿教师开始真正履行课程设计者的职责 |
2. 幼儿教师开始成为课程实施过程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
3. 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
4. 幼儿教师并没有完全照搬瑞吉欧教师的角色扮演 |
(三) 瑞吉欧幼儿园教师角色存在的问题 |
1. 方案活动的主宰者替代方案活动的支持者、材料提供者 |
2. 教师孤立者角色代替应然的观察者、倾听者角色 |
3. 教师独裁者角色代替瑞吉欧教师伙伴、参与者和指导者角色 |
4. 幼儿教师执行者代替应然的研究者角色 |
5. 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规定者、监控者、幼儿活动效果的评判者 |
五、 瑞吉欧幼儿教师角色改进方法 |
(一) 现实中教师需要充当中庸者 |
(二)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并且实践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精髓 |
(三) 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
(四) 学会倾听、学会回应、学会理解 |
(五) 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的关系 |
1. 教师与儿童 |
2. 教师与家长 |
3. 教师与社区 |
(六) 建构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 |
1. 重视实践智慧的积累 |
2. 重视情感教育 |
3. 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访谈提纲 |
致谢 |
(8)北京市幼儿园历史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总论 |
1. 研究缘起 |
(1) 研究的背景 |
(2) 研究的内容 |
2. 概念的界定 |
(1) 历史知识 |
(2) 历史教育 |
3. 文献综述 |
(1) 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
(2) 历史知识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的研究 |
(3) 儿童历史学习发展阶段研究 |
(4) 儿童历史学习内容研究 |
(5) 儿童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
4.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北京市幼儿园教育中的历史学习现状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中大、中、小班教育活动中涉及到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现状 |
5. 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三、完善幼儿园历史知识教学的途径与措施 |
1. 针对儿童开展的历史学习活动 |
(1) 课堂教育活动 |
(2) 游戏活动 |
(3) 创设环境 |
(4) 区域活动 |
(5) 参观活动 |
(6) 家园共育和社区教育 |
(7) 其他领域活动中历史文化教育的体现 |
2. 针对幼儿教师历史素养的培养 |
(1) 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2) 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
(3) 幼师学校历史教学期待改革 |
(4) 启发鼓励幼师生和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历史学习教具 |
四、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幼儿园性教育活动实施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部分 幼儿园性教育的价值探讨 |
一、幼儿园性教育——幼儿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 幼儿时期是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期 |
(二) 有利于幼儿性别自认能力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建立,消除性发展过程中的异常 |
(三) 预防幼儿性侵害的发生 |
二、幼儿园性教育——弥补家庭性教育不足的强劲助力 |
三、幼儿园性教育——唤起社会重视,重新审思性教育问题 |
四、幼儿园性教育——发挥幼儿园特有优势,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 |
第三部分 幼儿园性教育活动实施的实践探索 |
一、研究的前期准备 |
(一) 合作教师相关知识的学习 |
(二) 制定具体活动方案 |
二、活动实践与反思 |
(一) 生命的秘密 |
(二) 身体,你好 |
三、行动研究的反思 |
四、行动研究的评价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与建议 |
一、研究总结 |
(一) 关于幼儿的成长 |
(二) 关于教师的发展 |
二、研究建议 |
(一) 幼儿园性教育实施方面 |
(二) 未来研究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儿童家庭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的导引 |
(二) 实践中的反思 |
(三) 导师的课题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艺术的内涵 |
(二) 艺术教育的内涵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家庭艺术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家庭音、美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儿童学琴的研究 |
(四) 对本研究的研究视角有启发意义的研究 |
第一部分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四、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五、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六、资料的收集过程与方法 |
七、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八、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
第二部分 一个琴童的家庭艺术教育描述 |
一、琴童篇 |
(一) 爱画"仙女"的小女孩 |
(二) 琴路历程 |
二、家长篇 |
(一) "兴趣班"风波 |
(二) 在家里,自由的画 |
(三) 学琴&考级 |
(四) 重在坚持,坚持到最后的一定是胜利者 |
(五) 妈妈太能干,孩子就不能干 |
(六) 采取策略,激发兴趣 |
(七) 有,但不多 |
三、教师篇——Y的钢琴启蒙教师 |
第三部分 琴童家庭艺术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
一、家庭艺术教育观念上:理想与现实存在差异 |
(一) 艺术——情感表达的途径 |
(二) 艺术教育的观念——提高艺术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
(三) 艺术教育观念与现实的博弈——面对现实有种种无奈 |
二、家庭艺术教育实践:逐渐走向成熟,但仍需不断完善 |
(一) 家长艺术教育的敏感性——善于发现孩子的艺术智能 |
(二) 家长的教育信念——亲子双方共同努力,一起坚持 |
(三) 家长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君子协定" |
(四) 家庭教育资源的支持——重视显性资源,隐性资源利用不足 |
(五) 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意识尚薄弱,主动性不足 |
(六) 校外艺术教师——艺童成长中的另一重要他人 |
第四部分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一、家庭内部条件,家庭艺术教育健康开展的基础 |
(一) 提高家长艺术素养,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观 |
(二) 关注儿童艺术智能的萌芽,促进艺术性的可持续发展 |
(三) 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不使家庭艺术教育随波逐流 |
(四) 培养积极参与艺术的态度,形成"艺术存在"的家庭文化 |
(五) 重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拓展家庭艺术教育的空间 |
二、社会支持系统,家庭艺术教育有序落实的保障 |
(一) 校外艺术培训组织,应成为家庭艺术教育开展的有益伙伴 |
(二) 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应为家庭艺术教育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 |
三、研究反思 |
(一) 研究方法的反思 |
(二) 对伦理道德的反思 |
(三) 研究结果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访谈问卷——Y母亲 |
附录B:访谈问卷——W母亲 |
附录C:访谈问卷——D老师 |
后记 |
四、同家长谈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园亲自然美术园本课程开发 ——以信阳市M幼儿园为例[D]. 王婷婷.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以北京市A幼儿园为例[D]. 李振威. 渤海大学, 2019(11)
- [3]基于增强现实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效果研究[D]. 韦云. 扬州大学, 2018(01)
- [4]回归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开展行动研究[D]. 倪海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西府民间美术应用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D]. 张海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促进3-6岁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绘画指导的研究[D]. 王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潍坊市瑞吉欧幼儿园教师角色研究[D]. 赵丽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05)
- [8]北京市幼儿园历史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 王磊.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9]幼儿园性教育活动实施的行动研究[D]. 欧晓燕. 西南大学, 2012(10)
- [10]儿童家庭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D]. 马晓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