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开商埠:透视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一个窗口——兼论自开商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禹丞[1](2021)在《基于文化社会学解析长春近代商埠地建筑的演化》文中研究说明
权梦琪[2](2020)在《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东铁路是贯穿我国东北的第一条铁路,它使东北突破了以辽河和驿路为轴线的传统发展模式,进入以铁路为轴线的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文章选取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空间句法等方法,基于ArcGIS数据平台,分析沿线城镇体系和19个重点城镇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保护近代中东铁路城镇遗产,使沿线城镇顺应时代需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参考。首先,阐述了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独特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保护价值。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对中东铁路的研究集中在干线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遗产领域。因此,对本文中东铁路沿线遗产保护和城镇体系与形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总结了五个时期中东铁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近代城镇的组成部分为线索,提出铁路附属地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并阐述建立在附属地基础上的都市计划内容,总结商埠地与附属地新城相斥又共荣的发展模式。宏观层面对南段沿线的城镇体系研究总结。选取城镇空间网络布局、车站等级体系、规模体系和职能体系四个层面进行阐述。总结其受明清驿路和地理要素影响的线性布局特征,首次理清南段沿线车站数量、演变历程和对城镇的影响。规模上发现沿线城镇已经形成了梯级金字塔的首位型结构特征。沿线各城镇呈现“北工南港中矿”的分布规律。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在规模、职能上均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中观层面,探究铁路对沿线城镇形态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既有城镇与铁路新城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特征。从总体层面对附属地市街规划的平面形式、空间结构和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总结。进而深入到街道和街廓层面,研究不同类型道路骨架结构特征、街道空间尺度和街廓的形态特征与异同。反观当下的南段沿线城镇,基于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构建沿线城镇遗存数据库;分类总结不同保存状态城镇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系列遗产的保护策略,构建遗产廊道统一管理体系,为带动东北轴线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研究结论提出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主体建设的产物;在空间、规模和职能上都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近代城市形态演进和突变的集合体;但存在遗产价值被明显低估,整体保护意识弱的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中东铁路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应用提供借鉴。
朱腾旭[3](2019)在《清末民初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研究(1905-1931)》文中研究说明长春地区位于东北腹地,近代以前却只是以农业经济为依托的普通城镇。1907年长春正式开埠,商埠地的运营和发展对城市近代化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清末时期,民族危机加深,民众积极寻求救国良策,自开商埠以强国的思想逐渐发展为社会主流,并得到政府支持。长春地区地处偏远,长期闭塞的状态阻碍了其开放的进程。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一现状逐渐被打破,长春与外界的联系得到加强,交通地位也变得愈发重要。列强认为长春开放能使其名正言顺地开展殖民活动,而清政府则将开埠通商视为御敌的手段,长春开埠势在必行。开埠通商非一日之功,制定详实的章程为商埠建设首要前提,《商埠租建章程》和《巡警公所章程》两部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代表了开埠筹备工作的正式完成,各项事业方兴未艾,其中以对外贸易、面粉、纺织为代表的工商业发展最为迅速,为城市发展积累了资本。经济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革新,传统钱庄与新式银行二者相互结合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行业结构的变化也加大了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只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的人才,因而教育的近代化变革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公用事业的发展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准,电力事业、道路和公园建设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城市面貌,加速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繁荣的城市经济下,长春人口在数量和素质方面都得到显着提高。城市的建筑风格也朝着多样化的特点发展,不仅优化了城市结构布局,更凸显了城市发展的先进性。长春开埠是在优越的交通条件下,内外力双重作用的结果。侵略者的殖民行为又导致了中国政府主导下开埠进程的短暂性。城市近代化发展则呈现多元化、近代化与殖民地化并行的特征。
李涛[4](2019)在《近代广西海关视角下的利益博弈与贸易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海关作为一个国家监管进出口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情状各异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在清中期以前一直以关卡收税的常关模式出现。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势力强势介入中国,使得中国原有的旧海关体制逐步被洋人势力把持,以税务司为核心的新式海关体系随着出现和推广全国。近代广西海关也是伴随着洋人势力的介入和各方势力的利益博弈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在利益博弈的视角下出现了两个主要矛盾。一方面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外势力对广西海关及进出口贸易控制权的角力,另一方面是民国以后中央对广西地方增强控制及广西自立自强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在近代广西海关发展的历史上显得尤为突出,并在清末、旧桂系、新桂系和抗战时期等不同阶段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以近代广西海关为研究对象,以利益博弈视角为切入点,以近代广西海关档案史料为依据,针对近代广西海关的发展历程及各方利益博弈进行分析,可以厘清近代广西海关在各时期的运行情况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加深我们对广西近代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为当代海关机构改革和外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静[5](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曹瑞冬[6](2019)在《近代苏州花捐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捐是近代中国对娼妓和乐户营业收入课捐的总称,出现于清末地方的财政改革中。作为一种地方财政的临时挹注,各地以妓捐、乐户捐和执照费为主,亦有地区征收营业捐、娱乐捐或花筵捐。同时,政府基于“寓禁于徵”名目抽收花捐,实行“化私为公,寓禁于管”的治娼政策。故花捐的财政改革总体上寓于地域经济之中,但也会因娼妓禁政等因素而发生变轨。本文以近代花捐改革为线索,着重探讨苏州社会经济的结构过程。1896年《马关条约》订立后,苏州开始自筹巡警、马路等开埠经费,又逢日本要求设立专管租界以专利源,官府为此挪用西方制度,设商务局征收妓捐,并积极筹划城外娼区,发展商业,以便地方分割日人专利。而后在清末新政中,该项捐款移解苏州警厅,并通过“征娼”筹款,藉由“巡警”改制,开启了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重组过程,但官权难以在地方权势中下向扩张,而妓捐私收现象也一直存在。迄至1920年,妓捐捐务改归地方人士自办,苏州工巡捐局成立,其改组每每遭遇官权掣肘,又因妓捐系属商埠特捐,城内外市民公社在统一市政收支上发生分歧,导致捐务停顿,路政废弛。1928年苏州实施娼禁,妓捐停征,同时马路商民倡建民生社,歌女纳捐领照,以此拓宽娼业的合法空间,可由于官方界定的缺失,娼业内部纠纷大量产生,遂使苏州政府于1935年恢复公娼。而这时,南京国民政府遂已成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政府,并开始对地方财政进行整理。1927年局票实贴印花即是一例,而在1934年苛细杂捐的废除中,妓业的相关捐税被改制以抵补地方财政。“旧税未除,新税难征”,中央的税务行政仍旧难及于地方,且重叠式的税负亦使政商关系恶性发展。废苛尚在进行,始于1932年的苏州献金运动,国民政府将救国捐税向娱乐业摊派,其中妓业演剧筹款,踊跃捐输,民间团体则在推进捐募的法制改革以期减附免税。在1940年代的苏州,筵席及娱乐税停征附加,提高税率,专向顾客饮食及娱乐消费行为课税,并由经营单位代扣代缴,但以军警及公务人员主体的权贵却抗捐寻租,借机牟利,使税负大都转嫁,可从其税率来见这一时期的妓业税负。此外,在经历杂捐整理和公娼恢复后,花捐由属于县政府的捐款征收处统一征收,吴县政府又通过县金库制度建立起对花捐的预算,例如娼妓禁政中的违警罚金是花捐专款专用于警政的证据,后几经改良,从警察机关自收自支到县政府统收统支,实质上形成了警察权与财政权的分野。但改良并不彻底,苏州于1935年开办公娼,并通过检妓等手段创建娼妓群体的统计资料,费用和人数则是检治失效的重要原因,而娼妓检验长期寓于警政之中,即使20世纪40年代以来,卫政与警政分离,形成独立预算,娼妓健康检验费仍由警察收支。
崔敏敏[7](2018)在《民国《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1928)》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郑州,河南省省会,八大古都之一,由于长期处于华夏文明腹地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郑州建城史有3600年,经历了商代早期的都城、隋唐大运河南岸枢纽、宋代东京汴梁的“西辅”,直至清代帝国晚期一个没落的传统县城。1904年京汉铁路郑州车站建成,1908年京汉、汴洛铁路全线开通,使郑州成为中原地区甚至中国内陆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给郑州带来了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第一次机遇。由于郑州交通区位优势的凸显,其地位甚至与美国芝加哥相媲美,被誉为中国的“芝加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冯玉祥第二次主豫,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军事局面为郑州商埠的建设和市制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环境。1927年7月27日成立郑州市政筹备处,1928年3月18日成立郑州市政府。《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是为“郑州市”这一新的组织架构的发展建设而编制的,是郑州第一个在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指导下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城市规划建设文本,具有较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价值。本文以《草案》为研究对象,以国外城市规划理论引入、国内城市化进程考察为背景,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1904——1928年间郑州这个城市化动力来源单一的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手段。研究结论表明:第一、《草案》是国内外相关城市规划理论、案例、经验与郑州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第二、《草案》是国内较早采用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规划方法的方案;第三、《草案》以解决城市具体问题为目的,采取了灵活、适用的文本编制体例,规划内容详实、重点突出;第四、《草案》针对新市区与铁路关系的空间策略对建国以后郑州西部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论文研究近代郑州第一次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分析规划理论、规划方法、规划内容,总结规划经验,学习前人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智慧,以期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阐明研究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拟定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研究,梳理古代郑州的城市建设史,概述郑州从商代早期的都城、隋唐大运河南岸枢纽、宋代东京汴梁的“西辅”,直至清代帝国晚期一个没落的传统县城的发展历程,分阶段论述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交通、社会环境等发展动力影响下城市的发展建设状况,包括城市职能、建设重点、城市空间等的变化。第三章,研究近代郑州由于铁路带来的商贸化,进而引发的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郑州处于从传统县城向现代城市转型的历史机遇期。为了实现中国的“芝加哥”这一新的都市理想,执政者采取了自开商埠、市制变革、划定新市区、编制《草案》等一系列措施。第四章,研究的重点章节,首先研究《草案》的编制背景、思想来源、文本体例等内容;其次对《草案》涉及的城市规划相关核心内容,如城市性质、规划选址、人口及用地规模、功能分区与用地布局、路网规划与道路设计、街区尺度与建筑控制等内容进行重点解读;最后对《草案》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进行总结。第五章,选取编制年代相近的石家庄(1927)、武汉(1929)的城市规划方案与郑州(1928)的《草案》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三个资源禀赋不同、铁路交通区位优势相似的城市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面临不同的城市问题、具有不同的都市理想,都采用了灵活的文本编制体例以应对各自的城市诉求。第六章,总结近代郑州在西方城市规划理念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方案解决复杂城市问题时所采用的空间策略,学习当时人们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智慧。
黄转喜[8](2017)在《海关视角下的湖南对外贸易研究(1899-1937)》文中提出随着岳州、长沙海关设立,湖南对外贸易迅速崛起,日益卷入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汉口的开放,长江商路的崛起改变了南中国传统的商业格局,以湘潭为中心的湘南商路开始衰落,直至岳、长开埠,湖南完成了区域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整合的历史过程,湖南传统的贸易形态实现近代转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市场结构完成了调整与更新,发育成熟的区域内部市场对接已经形成的全国市场,并且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接接触与交流,贸易性质发生变化;二、贸易规模的空前扩大,贸易趋势总体上升;三、以农产品和原料交换工业制造品的贸易结构随着贸易进展经历了一些调整。通过湖南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的阶段性分析,1900-1913年是湖南对外贸易的“起飞”阶段,进口贸易拥有阶段优势;1914-1927年是湖南对外贸易的波动上升期,出口贸易表现突出;1928-1937年是进出口贸易走向顶峰同时也是走向式微的阶段,一方面是腹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带动贸易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和社会的行为力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给国内贸易扩大优势,冲击了海关主导的贸易局面。从贸易条件来看,近代湖南的贸易条件是有利的,土特产商品拥有长时段的市场竞争力。本文认为影响近代湖南对外贸易变动的因素最为重要的两个原因分别来自国际市场的与国内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湖南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逐步以世界市场需求为转移,贸易价格主动权的丧失,进口商品价格完全由国际市场决定,人为操纵出口商品价格,无视国内生产成本。银价的长期低落对于进口商品的打击是沉重的,人为的银价上涨刺激了进口贸易的扩大,地方贸易入超日益严重。20世纪初随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的的兴起,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冲突日益升级。抵货运动随之兴起,在民众爱国心的驱使下,国货的市场日益增大,贸易局面有所改观。社会层面的努力上升到政府层面的主动争取,关税自主的恢复,新定税则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贸易。
岳鹏星[9](2017)在《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时期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和税收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该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在筹议、筹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与税收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性关联。此种关联主要通过铁路起步阶段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的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铁路购地与铁路材料,铁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陆路关税、铁路厘金,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呈现出来。在铁路引入中国之前,清政府的财税实态奠定了税收制度与铁路事业互动的基础。在铁路事业的起步阶段,外国势力不断要求清政府兴办铁路充当了必要条件。清政府内部则经过数次论争和尝试,最终确立了兴建铁路的基本国策。该时期由于铁路甚少修筑,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国人的认知层面:主张兴建铁路者,认为通过铁路可以促进客货畅通,利于增加税收。部分反对铁路兴建的人,则提出铁路妨碍民生,有害于原有的税政体系。还有部分国人提出依靠税收修筑铁路的看法。在吴淞铁路的交涉中,税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清政府确立兴建铁路的国策使得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逐渐紧密起来。晚清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主要聚焦于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主要通过官款进行资金挹注。其中,尤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最具代表性。官款作为铁路建设事业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政府的税源。中央专项铁路经费因为甲午战争的爆发而转移为军需,并没有持续用于铁路建设事业。战后,清政府确立了借债筑路政策,主要依靠大量的铁路外债,其中税收体现为信用担保的功能。税收担保,利弊兼有。铁路外债中的税收担保将以税为保的外债借款模式推向深入。清政府外债筑路政策造成了铁路利权大量流失,最终兴起了一股商办铁路的热潮,进而确立了商办铁路政策。商办铁路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大多实行股份制结构,出台一系列不同的筹款方法。除相对自愿性的商股之外,大部分主要依靠税收融资,其中新增的税收名目繁多。商办铁路的税收融资产生了一系列外部效应,既包括民众无法忍受而引发的直接抗税,也包含对于原有税政的扰动,甚至还助推部分铁路公司建设机制的转变,此间包含着不同政治与社会势力之间的复杂互动。与铁路筹资相伴随的是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其中围绕铁路购地、铁路材料产生了大量与税制相关联的内容。就铁路购地而言,清政府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地丁钱粮原额因为土地产权的转移而不流失。甲午战争前后,铁路购地与税收之间经历从零星关联到制度初建的过程。随着铁路建设高潮到来,清政府从制度层面给予大量思考和实践。1906年清政府拟定《铁路购地章程》,尝试统一全国的铁路购地规制。1908年清政府通过《铁路地亩纳税章程》对铁路地税进行集中而详尽的原则规定,并得到通行。从铁路购地程序上看,土地产权转移经历着从立契到投税印契,再到钱粮过割的过程,税收更是如影随行。就铁路材料而言,该时期国内铁路材料生产的迟滞和外国势力包办铁路材料的扩张,最终形成了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制度。该制度主要以铁路借款合同和行车合同为法定约束力,使得外洋铁路材料的垄断地位得以确立,而清政府自办铁路最初却得不到免税待遇。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各铁路公司以“在路言路”的立场,针对铁路材料免税的诉求持续不断。1907年苏、浙、皖、赣、闽五省铁路公司联合发起免税诉求,在邮传部与农工商部支持之下,打开商办铁路公司铁路材料免税的缺口。紧接着,其他铁路公司也竞相援引使得自办铁路铁路材料免税渐次推展。由于各铁路公司相继奏请免税影响到了国家税入,因此税务处开始尝试收束与管控,期间伴随着铁路公司与税务处之间的较力。关税制度是税收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对于关税制度的形塑有着重要影响力。晚清铁路与关税制度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主要涉及到东清铁路、滇越铁路等跨境线路,尤以东清铁路最为典型。东清铁路修筑前服务于俄国利益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渐趋成型。俄国出于政治、经济、战略等考虑,促发了东清铁路的筹建。同时,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也波及到东清铁路的建设过程。日俄战争后,日俄双方分别在南北满洲划分了势力范围。中、日、俄三方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博弈日趋激烈,最终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得以出现。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问题开始进入实际生成的阶段。中俄之间的交涉作为明线,日俄之间的博弈作为暗线,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延宕日久。从《北满洲税关试办章程》到《满洲里并绥芬河两站中国税关暂行试办章程》,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最终确定。该制度维护了俄国在北满洲的经济、政治利益,扩展了旧有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并成为中日满韩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榜样。东清铁路与滇越铁路的陆路关税制度具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点。二者均构成了晚清陆路关税制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是近代中国陆路关税制度的集大成者。厘金制度是晚清时期税制变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铁路厘金问题是铁路与厘金制度相互作用的产物。铁路厘金缘于铁路运营对于原有厘金制度的冲击。张之洞开办汉口火车货捐局使得铁路厘金得以出现,并逐渐延展至其他线路。鄂豫、直豫火车货捐局为核心建立的制度体系构成此后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样板。铁路厘金产生之后,由于受到多方力量的博弈,差异化表现明显。在各方势力博弈的过程中,铁路厘金的稽征方式、税率、税卡均发生着变动。铁路厘金维护着地方财政,呈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疏离之象。铁路厘金虽然有助于补充地方财政的匮阙,但也对区域性的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沪宁铁路厘金作为晚清铁路厘金问题的代表,涉及到厘金制度内部水卡与旱卡、中央与地方、中国与英国、内政与外交等多层面的博弈而复杂多变。铁路厘金赓续了原有厘金制度的特质,并表现出新的内容,是晚清厘金制度变迁中的新动态。晚清时期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力较为突出。税制对于铁路的作用并不是全方位的影响。就税收征管而言,处于不断衰落过程中的常关在应对铁路运营对其的作用力之时,并不是一味的退让,有其自身应激和主动应对的一面。与常关不同,新兴的铁路厘局依附于铁路运营事业反映出厘金制度的主动作用力。从税制结构来看,直接税与间接税对于铁路事业的作用力不同。租股作为田赋附加税类型,因其直接依附传统的税收征管体系,将普通民众与铁路紧密相联。盐税作为间接税类,涉及到了铁路公司的地方公股问题,影响到铁路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就税收负担而言,晚清时期针对铁路公司并没有营业税的制度设计,铁路公司的报效、税负转嫁构成了主要内在税负。普通民众作为外在税负承担者,伴随着干路国有政策出台,激发抗粮抗捐的斗争,最终改变晚清铁路事业的历史走向。晚清时期,铁路在线路过程中的内在特质以及税收制度在国家与社会领域中无处不在的情势,决定二者之间的复杂互动与不可分割。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耦合性关联是一种动态呈现。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铁路建设体制、机制的变化成为必然,税收制度领域内的变化成为常态。而变化过程中制度的逐渐形成,进而造成的功能性影响又推动着制度的调适和变动。在铁路事业与税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变是因为制度的力量,不变则因为制度的局限和边界。
贾小壮[10](2015)在《开埠通商与安东小商埠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906-1931)》文中研究指明安东地区拥有形成城市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开埠前,它只是一个传统边境城镇,政治管理、军事防御等“城”的功能远远大于工商、贸易等“市”的功能;在城市社会的全集中,各子集都表现为传统的特性,守旧充斥着整个社会。开埠是城市社会变迁的起点,也是必要条件。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促进自身的发展,清政府积极主动开放商埠,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自开商埠”的浪潮,1903年的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也使得安东加入其中,1906年安东正式开埠,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商业重镇,促使了安东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传统城市的结构与功能开始转变。首先是安东小商埠城市经济的近代化。开埠通商的实现,带动了安东城市商业的繁荣,中外商人汇集于此,使得商业门类渐次齐全,商业载体(店铺等)日益增多,新式商人群体逐步形成;随之近代银行开始出现,并逐步成为推动安东金融进步的主要力量,传统钱庄、票号并没有完全被取代,沦为近代银行业务的补充力量,在金融方面形成了新旧并存的局面。工业方面,传统手工业开始转型,开埠前,安东的传统工业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榨油业、缫丝业及木材业成为其三大支柱产业;开埠后,以三大支柱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开始了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革新,进行近代化转型。新兴工业逐步出现,在外来新商品、争夺利权等因素的刺激下,电业、盐业及火柴业等开始兴起,但发展相对较慢,力量薄弱。总体来讲,该时期安东工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则基本未涉及。其次是安东小商埠城市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市政建设与管理逐步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其配套设施也必然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是专门的市政管理部门得以设立,足见对市政建设的重视;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齐全,表现为市内道路的长足发展,江堤、桥梁的修筑与管理,现代通讯事业的崭露头角等;三是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的兴起与发展,表现为城市的公共卫生管理、城市公园的修建与维护两个方面;四是城市公共安全保障的日益牢固,以城市治安及城市消防为支撑。总之,近代市政建设与管理的兴起,是安东城市文明的外在表象,体现了其近代化的趋势。近代教育体系也初步形成。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近代意义上的新式教育萌生,中、小学堂,师范讲习科开始兴办;随着安东的开埠以及经济的发展,各级学校也逐步完善,幼稚园、中小学校、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相继出现,近代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安东有了培养较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近代教育理念也在各级教育机构得以实施,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等在革新中走向了近代化。城市人口及市民社会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安东港口贸易以及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人口总量迅速增加,但常住人口的不固定性,是该时期安东城市人口变迁的重要特点;随着安东的开埠通商,对外贸易范围的日益扩大,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致使市民的日常生活开始发生改变,衣、食、住、行有了较大改观,多样化、丰富化的趋向日益明显;市民思想观念的改变,也带动了传统社会风尚的革新,呈现出新旧结合的特点。安东小商埠城市作为全国商埠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社会变迁过程,既有整体商埠城市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社会变迁的时间与性质来看,中国近代小商埠城市,无论是“自开”,还是“约开”为商埠,都免除不了外力对城市社会变迁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成分。商埠城市由于有这样的特性,使得其与固有经济形式分离的更加彻底,开始近代化道路,这无疑是进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外生性”是近代商埠城市社会变迁的重要特点。小商埠城市相对于上海、济南等大中商埠城市开放较晚,因此近代化时间较晚,但速度较快,呈现出“后发”的特点。总之,“后发外生”是中国近代小商埠城市近代化的共性特征。相较大中商埠城市,开埠对小商埠城市传统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冲击更为彻底,社会变迁的程度更深,这是在此种关系中,该类商埠城市的最显着特征,从本质上讲,是由小商埠城市自身特点决定的。在经济结构方面,传统经济模式的不牢固,更容易被新经济理念和近代经济模式摧毁,进而取代之;在社会结构方面,阶层结构的不稳固,“四民”界限的模糊,使得工商业者不用消除重重壁垒,而理所当然地走在社会的前列,更容易形成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结构,这都有利于小商埠城市向大中商埠城市迈进。同时,小商埠城市的社会变迁也有短暂性、断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这是由城市经济发展对港口贸易的依赖性强决定的。
二、自开商埠:透视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一个窗口——兼论自开商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开商埠:透视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一个窗口——兼论自开商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2.1 中东铁路、南段相关研究 |
2.1.1 近代“官方”着本综述 |
2.1.2 现代专着综述 |
2.1.3 相关论文综述 |
2.2 城市形态学研究 |
2.2.1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况 |
2.2.2 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概况 |
2.3 相关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2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3 中东铁路南段及其附属地发展沿革 |
3.1 中东铁路南段发展沿革 |
3.1.1 俄据时期 |
3.1.2 日俄纷争时期 |
3.1.3 日据时期 |
3.1.4 伪满时期 |
3.1.5 中苏共管时期 |
3.2 都邑计划及铁路附属地 |
3.2.1 俄国铁路用地和都市计划 |
3.2.2 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
3.2.3 日本都市计划 |
3.3 中国商埠用地 |
3.3.1 设立背景与机制 |
3.3.2 用地布局与建设的特殊性 |
3.3.3 商埠用地与铁路附属地 |
4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特征研究 |
4.1 铁路选址及城镇布局驱动因素 |
4.1.1 山川地势的影响 |
4.1.2 明清驿路的继承 |
4.1.3 特殊时代的需求 |
4.2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规模体系研究 |
4.2.1 车站等级体系—大中小城镇的共建 |
4.2.2 城镇规模等级—单核向多核的转变 |
4.2.3 车站与城镇等级规模 |
4.3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职能体系类型 |
4.3.1 港口运输型 |
4.3.2 矿产资源型 |
4.3.3 政治中心型 |
4.4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城镇发展模式特征与影响 |
4.4.1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特征 |
4.4.2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形态特征 |
5.1 城镇与铁路的空间关系 |
5.1.1 原野型 |
5.1.2 古城郊区型 |
5.1.3 古城吞噬型 |
5.2 城镇总体形态的特征 |
5.2.1 平面形式与空间结构类型 |
5.2.2 用地与功能布局 |
5.2.3 城市空间网络特征 |
5.3 城市街道与街廓特征 |
5.3.1 城市街道骨架结构研究 |
5.3.2 街道等级与尺度 |
5.3.3 街廓的空间形态 |
5.4 小结 |
6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6.1 城市保护现状与反思 |
6.1.1 基本完好 |
6.1.2 完全更新 |
6.1.3 自然演变 |
6.1.4 完全湮灭 |
6.2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遗产的整体保护建议 |
6.2.1 根据城镇体系构建遗产廊道 |
6.2.2 积极挖掘保护申报系列遗产 |
6.2.3 形成区域响应体系带动东北轴线复兴 |
7 结论 |
7.1 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建设主体产物 |
7.2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近代已构成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 |
7.3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集中体现东北近代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 |
7.4 反思与展望 |
7.4.1 本文的应用前景 |
7.4.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乘降车站汇总表 |
附录 B 附属地人口统计表 |
附录 C 研究整理历史地图原稿整理 |
附录 D 沿线城镇20世纪60-70年代卫星图 |
附录 E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清末民初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研究(1905-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近代长春自开商埠 |
一、长春开埠背景 |
(一)自开商埠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二)近代东北自开商埠概况 |
(三)长春开埠缘由 |
二、长春自开商埠及早期商埠建设 |
(一)长春开埠的筹备 |
(二)商埠地的早期经营管理 |
第三章 开埠通商与城市社会的近代化变迁 |
一、近代长春人口与城市建筑的变化发展 |
(一)人口数量的增加 |
(二)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 |
(三)城市建筑的变迁—以商埠区为中心 |
二、开埠后长春近代工商业发展概况 |
(一)大豆出口为重心对外贸易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
(二)民族面粉业与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
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长春金融业 |
(一)传统金融业的进步与发展 |
(二)近代银行的出现与发展 |
四、近代长春城市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一)开埠通商对长春近代教育的促进 |
(二)长春近代新式教育发展概况 |
五、近代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 |
(一)城市电力供应—以商埠电灯厂为例 |
(二)城市道路交通与公园建设 |
第四章 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发展评析 |
一、长春自开商埠的特点 |
(一)内外力作用下的开埠通商 |
(二)以交通为依托的长春开埠 |
(三)长春自开商埠的短暂性 |
二、长春城市近代化的特征 |
(一)长春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多元性 |
(二)城市近代化与殖民地化并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近代广西海关视角下的利益博弈与贸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三、论文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常关时期的利益冲突 |
第一节 晚清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 |
第二节 子口税上的中外利益博弈 |
第二章 广西海关开关情况与利益争夺 |
第一节 英国利益下的北海开关 |
第二节 法国利益下的龙州开关 |
第三节 梧州开关与经济腹地的争夺 |
第四节 南宁关“自开”与利益分析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广西海关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旧桂系统治时期的海关及对外贸易 |
一、海关货值统计的转变 |
二、旧桂系统治下的对外贸易 |
第二节 新桂系统治时期的海关 |
一、战乱与工潮下的海关过渡时期 |
二、新桂系经济建设与贸易地位的转型 |
第三节 抗战的冲击与海关调整 |
一、战争之初对广西贸易的影响 |
二、海关贸易的应对与调整 |
第四章 海关对近代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近代广西海关税收综合分析 |
第二节 走私与海关缉私的利益博弈 |
第三节 海关视角下的广西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近代苏州花捐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科学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重点解决问题 |
一、娼妓与花捐 |
(一)近代花捐考释 |
1.地方财政之挹注 |
2.寓禁于徵之话语 |
(二)近代苏州娼妓业概述 |
1.社会变迁与娼业兴衰 |
2.娼业结构及其影响 |
二、苏州花捐改革与清末民初的政权构建 |
(一)事权之于利源:晚清苏州开埠与妓捐移植 |
1.中日交涉与界址勘定 |
2.妓捐移植与巡警共治 |
3.马路变迁与娼区变动 |
(二)娼捐开征与清末民初地方权势变迁——兼论苏州的妓业陋规 |
1.妓业陋规举例 |
2.娼捐开征实态 |
3.地方权势变迁 |
(三)民初苏州妓捐存废与工巡捐局的改组动态 |
1.地方自治与妓捐沿革 |
2.局董纠葛与议员分配 |
3.妓捐存废与工巡改组 |
三、苏州花捐改革与南京政府时期的税制整理 |
(一)苏州民生歌社的嬗变与娼权的抗辩(1929-1936) |
1.废娼运动中的民生社及其经营 |
2.合法化危机:歌女卖淫与说书拼档 |
3.复娼视野中的歌女与娼妓 |
(二)从旧税新征来看南京政府时期苏州的妓业捐税 |
1.局票实贴印花 |
2.苏省废苛与苏市营业税之开征 |
3.茶馆书场捐之兴废 |
(三)花界捐赈与娱乐减附——以苏州献金捐募为中心(1932-1945) |
1.献金救国与战时娱乐附加 |
2.娱乐募捐与花界救国 |
3.减附:献金的“捐募化”改制 |
四、苏州花捐改革与民国后期的财政危局 |
(一)妓业税负与20 世纪40 年代苏州的筵席及娱乐税 |
1.增税与节约 |
2.税负与税率 |
3.价格与贫富 |
(二)民国中后期苏州娼妓禁政中的违警罚金 |
1.娼妓违警概况 |
2.警娼关系的症结 |
3.公安与财政的分野 |
(三)苏州检娼制度的实证分析(1935-1949) |
1.公娼视野下的检娼制度 |
2.娼妓避检的经济因素分析 |
3.卫政与警政的经费纠葛 |
结语 |
(一)兴利与除害 |
(二)地方财政的形成与改革 |
(三)苏州社会的因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民国《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192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文献分析法 |
1.3.2 文本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3.4 多学科交叉分析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
1.5.1 中国近代城市化研究 |
1.5.2 中国近代自开商埠研究 |
1.5.3 中国近代市制研究 |
1.5.4 中国近代市政研究 |
1.5.5 郑州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 |
2 古代郑州:从都城到传统县城 |
2.1 商代及以前 |
2.2 汉至元 |
2.3 明清 |
2.4 小结 |
3 近代郑州:从传统县城到中国的“芝加哥” |
3.1 传统与严整:铁路开通之前 |
3.2 现代与杂乱:铁路开通之后 |
3.2.1 近代郑州铁路枢纽 |
3.2.2 近代工商业的兴起 |
3.2.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3.3 机遇与努力:郑州自开商埠 |
3.3.1 自开商埠的酝酿 |
3.3.2 自开商埠的规划 |
3.3.3 郑州开埠的意义 |
3.4 城市现代化途径:市制变革 |
3.4.1 社会背景 |
3.4.2 市制变革 |
3.5 一个传统县城的嬗变 |
3.5.1 城市性质 |
3.5.2 内部结构 |
3.5.3 城区拓展 |
3.6 小结 |
4 《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 |
4.1 《草案》的编制背景 |
4.1.1 城市面临问题 |
4.1.2 市政建设需求 |
4.2 《草案》的思想来源 |
4.2.1 国外城市规划背景 |
4.2.2 国内城市规划思潮 |
4.2.3 作者教育背景 |
4.3 《草案》文本研究 |
4.3.1 规划目标及范围 |
4.3.2 规划内容简介 |
4.3.3 文本章节构成 |
4.3.4 典型参考案例 |
4.3.5 文本图纸构成 |
4.4 《草案》内容研究 |
4.4.1 规划理念与城市性质定位 |
4.4.2 规划选址与人口规模预测 |
4.4.3 用地规模与空间边界 |
4.4.4 功能分区与用地布局 |
4.4.5 路网规划与道路设计 |
4.4.6 街区尺度与建筑控制 |
4.5 《草案》总结 |
4.5.1 《草案》的历史地位 |
4.5.2 《草案》的局限性 |
5 《草案》与同时期的比较分析 |
5.1 石家庄与《开展石家庄商埠计划书》 |
5.1.1 石家庄的城建史概述 |
5.1.2 编制背景 |
5.1.3 章节构成 |
5.1.4 文本内容简介 |
5.2 武汉与《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 |
5.2.1 武汉的城建史概述 |
5.2.2 编制背景 |
5.2.3 章节构成 |
5.2.4 文本内容简介 |
5.3 三个文本的分析与比较 |
5.3.1 文本结构 |
5.3.2 文本内容 |
5.3.3 总结与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28—1930年国内典型城市的城市规划文件 |
附录B《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1928)》插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海关视角下的湖南对外贸易研究(1899-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与不足 |
四、特别说明 |
第一章 湖南对外贸易的启动与贸易形态变迁 |
一、海关主导下的对外贸易架构 |
(一)海关对外贸工作的主导 |
(二)条约特权下的外资机构对湖南进出口贸易的控制 |
二、湖南贸易市场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
(一)湖南新旧商路网的兴衰和演变 |
(二)湖南市场体系的统一 |
三、贸易规模的扩大 |
(一) 直接对外贸易 |
(二) 土货国内贸易 |
(三) 贸易总额 |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一) 进口洋货 |
(二) 进口土货 |
(三) 出口土货 |
第二章 湖南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 |
一、1899-1913 年湖南对外贸易的初兴 |
(一) 贸易额增长加速 |
(二)关税收入的同步增长 |
(三) 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二、1914-1927 年湖南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
(一) 贸易总量加速增长,入超状况好转 |
(二) 关税收入情况 |
(三) 进出口商品结构 |
三、1928-1937 年湖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开始逆转 |
(一) 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加重 |
(二) 关税整体情形 |
(三) 进出口商品结构 |
四、贸易条件及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
五、贸易平衡情况分析 |
第三章 影响贸易变动的重要因素分析 |
一、国际市场因素 |
(一) 国际市场对商品的生产、价格与销售的影响 |
(二)汇率、银价的变动对近代湖南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二、国内社会政治性因素 |
(一) 国货运动的开展使贸易的局势发生转变 |
(二) 关税自主对贸易的保护作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铁路起步的财税背景与历史情境 |
第一节 晚清铁路起步前的财税制度 |
一、清代前期的财税结构 |
二、道、咸、同时期的财税新变化 |
第二节 晚清铁路起步的历史情境 |
一、外部的冲击与清政府的正言拒绝 |
二、清政府的态度转变与兴办铁路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 |
一、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衍生 |
二、国人认知内容的构成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上):税收助力与税收担保 |
第一节 官款中的税收助力: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为视点 |
一、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出台 |
二、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财政运作 |
三、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税源分析 |
第二节 晚清铁路外债与税收担保 |
一、晚清铁路外债政策的形成与影响 |
二、税收担保的实施与运作 |
三、税收担保的利弊与税收功能的扩展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下):商办铁路税收融资 |
第一节 寓商于路:商办铁路政策的出台与运行 |
一、商办铁路政策的形成 |
二、商办铁路政策的运行实绩 |
第二节 寓税于路:税收融资的举措与税项 |
一、各路税收融资的举措 |
二、税项与总量分析 |
第三节 作用与反作用:税收负担与因应 |
一、弱者的反抗:以皖路税收融资为视点 |
二、盐政的扰动:以盐斤加价为对象 |
三、体制的转变:以粤路和西潼铁路为观照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税收问题 |
第一节 铁路购地与税收的联动 |
一、早期铁路购地与税收的初涉 |
二、制度建构:《铁路购地章程》与《铁路地亩纳税章程》的出台 |
三、铁路购地程序与税收的勾联 |
第二节 铁路材料与税政的变动 |
一、“丛雀渊鱼”: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的制度生成与影响 |
二、“在路言路”:自办铁路的材料免税诉求与渐次推展 |
三、不免与免:税务处的收束与铁路公司的力争 |
小结 |
第五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上):陆路关税——以东清铁路为中心 |
第一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东清铁路修筑前中俄边境陆路贸易与关税制度 |
二、东清铁路的筹议与修筑 |
第二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生成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触及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与意义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意义:以陆路关税制度变迁为视点 |
小结 |
第六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下):铁路厘金 |
第一节 铁路厘金的发源 |
一、“挹彼注兹”:汉口火车货捐局的诞生和初步运行 |
二、“援照办理”: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出现 |
第二节 铁路厘金的流变 |
一、稽征方式、税率、税卡的变动不居 |
二、存与废的博弈 |
第三节 铁路厘金的影响 |
一、督抚之利与区域之困 |
二、商民的负担与因应 |
三、政府的弊政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以沪宁铁路厘金为例 |
一、沪宁铁路厘金的出现与初期交涉 |
二、各方力量的博弈 |
三、沪宁铁路厘金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晚清税制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 |
第一节 税收征管机构的效用 |
一、晚清常关与铁路运营、管理的互动:以张家口和崇文门税关为重心 |
二、清末铁路厘局的税收征管能力:以浙丝运宁被扣案为视点 |
第二节 税制结构的影响 |
一、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租股为中心 |
二、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盐税为中心 |
第三节 税收负担的分配 |
一、晚清铁路公司的税收负担 |
二、商民的税负分配 |
小结 |
余论 |
一、晚清时期铁路与税收制度的耦合性关联 |
二、变与不变:制度的力量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后记 |
(10)开埠通商与安东小商埠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906-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时间断限 |
四、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五、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开埠前安东城镇的传统架构 |
第一节 安东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 |
一、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 |
二、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 |
三、气候温和,适宜人口居住 |
第二节 安东区域的历史沿革 |
一、“无治—有治—专治”的政权沿革 |
二、安东区域的古城镇沿革 |
三、守旧充斥“全集”的传统城镇 |
小结: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早期城镇 |
第二章 中外多重压力下安东开埠的实现 |
第一节 多方势力角逐与安东开埠 |
一、1906 年前“利害参半”到“趋利避害”之开埠通商 |
二、列强角逐下东北地区开埠通商的讨论 |
三、安东开埠的实现 |
第二节 “自开”还是“约开”:安东开埠形式考析 |
一、安东开埠形式争议的起源 |
二、开埠形式之判断标准 |
三、安东开埠形式考析 |
小结:自开商埠安东小商埠城市应运而生 |
第三章 安东开埠与小商埠城市商业的近代化 |
第一节 传统商业的顺势转型 |
一、前提和必要准备:新型外来商品的吸收 |
二、重要途径:新旧结合宣传手段的应用 |
第二节 新商业形式的崭露头角 |
一、分化组合趋势下商户数量的猛增 |
二、专门商业市场的出现 |
第三节 各级商会组织的应运而生 |
一、安东各级商会组织概况 |
二、安东商会的社会功能 |
小结:不彻底的小商埠城市商业近代化 |
第四章 安东开埠与小商埠城市金融的近代化 |
第一节 传统金融业的衰落与转型 |
一、钱庄数量的适时变化及经营策略调整 |
二、中外激烈竞争中当铺业的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新的金融形式—近代银行入驻安东 |
一、安东近代银行概况 |
二、近代银行的运作与经营 |
小结:新旧并存的小商埠城市金融近代化 |
第五章 安东开埠与小商埠城市工业的近代化 |
第一节 近代工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清末安东之工业基础 |
二、安东开埠通商之于近代工业的产生 |
第二节 安东传统工业的转型 |
一、木材业:由单纯采木到深度加工的转变 |
二、柞蚕缫丝业:由传统手工作坊向近代工厂的转型 |
三、榨油业:油坊数量增加与产量提高并举 |
第三节 新兴工业的产生及近代工业的特点 |
一、新兴工业的产生 |
二、安东近代工业之特点 |
小结:整体水平不高的小商埠城市工业近代化 |
第六章 近代市政建设与管理的兴起 |
第一节 专门市政管理部门的设立 |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齐全 |
一、市内道路的长足发展 |
二、江堤、桥梁的适时修筑与科学管理 |
三、近代通讯事业的崭露头角 |
第三节 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
一、城市的公共卫生管理 |
二、城市公园的修建与维护 |
第四节 城市公共安全保障的日益牢固 |
一、城市治安保障的严密与合理化 |
二、城市消防保障的科学与规范化 |
小结: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安东城市新面貌 |
第七章 城市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近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历史条件 |
一、开埠前安东的教育状况 |
二、开埠通商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近代教育的促使 |
三、教育管理机构的日臻完善 |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的大跨步发展 |
一、教育主体“质”与“量”的提高 |
二、教育内容的近代化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逐步兴起 |
一、专门职业教育的应运而生 |
二、辅助性职业教育的设立 |
第四节 社会教育的多样化 |
一、平民学校:安东社会教育的主力 |
二、通俗教育讲演所:收效最快的社会教育形式 |
三、其他社会教育形式:城市文化的重要表征 |
小结:成就与发展空间并存的安东近代教育 |
第八章 城市人口与市民社会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城市人口的变迁 |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 |
二、人口结构 |
第二节 市民社会生活的革新 |
一、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新元素 |
二、社会风尚的革新 |
小结:“人”之革新—小商埠城市近代化成果的检验 |
结束语:开埠通商与小商埠城市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
一、开埠通商之于城市社会变迁作用的实效验证 |
二、与上海、济南等大中商埠城市的比较 |
三、开埠通商与小商埠城市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满铁资料 |
三、方志资料及史料汇编 |
四、报刊资料 |
五、近人着述 |
六、主要论文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自开商埠:透视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一个窗口——兼论自开商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社会学解析长春近代商埠地建筑的演化[D]. 赵禹丞.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D]. 权梦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清末民初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研究(1905-1931)[D]. 朱腾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4]近代广西海关视角下的利益博弈与贸易状况分析[D]. 李涛.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6]近代苏州花捐改革研究[D]. 曹瑞冬. 温州大学, 2019(01)
- [7]民国《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1928)》研究[D]. 崔敏敏. 郑州大学, 2018(12)
- [8]海关视角下的湖南对外贸易研究(1899-1937)[D]. 黄转喜.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9]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D]. 岳鹏星. 苏州大学, 2017(06)
- [10]开埠通商与安东小商埠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906-1931)[D]. 贾小壮. 吉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