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对托拉斯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焦婕[1](2020)在《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大门,中国社会被强力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漩涡之中,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有限的体制改革,于是,近代化进程被开启,中国近代社会也迈入了转型时代。19世纪中叶以后,欧风美雨吹打着中国这块古老的大陆。随着西方近代文化、特别是西方近代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先进中国人的视野得到了开拓,他们认识到中国最大的落后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落后,因此把目光转向域外,开始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希冀通过吸收、学习欧美相对先进的制度文化来改造中国传统制度,把封建国家改造成为近代国家,把传统臣民改造成为近代国民,打破对封建君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之成为具有自觉的权利义务观念、具备政治主体意识的近代新国民,在此基础上建设近代国家。这一时期,塑造新国民、建设近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昌盛富强,已成为先进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同一时期,作为资本主义新兴大国的美国,其地位通过发展,在世界上不容小觑。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美国人所具有的自由、独立、讲求个人奋斗的美国精神有着密切联系。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殖民地人民便出于对权力的天然抗拒,主动建立起自治机构、制定法律,作为人民取得应有权利的保障;美利坚国家建国后,这些美国精神以联邦宪法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反作用于美国各方面的发展。在独特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之下,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表现得较为浓厚。美国国力的强盛、作为独立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外交上的强势,以及美国民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都给近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近代中国人特别关注于探讨美国独立的历程以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近代国门洞开,更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踏上美国国土进行实地考察。其中,几位主要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最有代表性。他们虽然身份不尽相同、政治立场亦有别,对美国政法制度、国民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律意识观察的角度不同,考察的侧重点也有差异,但他们在重视美国的强盛、关注美国的政法制度,对美国国民自觉的法律意识的认可,这些方面几乎是相同的。清末法律思想家在考察美国的过程中,其自身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他们原先所具备的法律知识,也对于吸收域上的法律制度增添了理性色彩,即不论何种政法制度都有民族性和国别差异,选择其中最适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尤为重要。毫不讳言,美国国民形象以及其所具有的自觉的法律意识,仍然是清末法律思想家们作为塑造中国近代国民的理想式样。他们将这种考察经验用于塑造近代新国民的实践。应该说,近代中国可以称得上是法律思想家的人不仅局限于沈家本、梁启超、伍廷芳、孙中山,但在清末这一时间段真正踏上美国本土,或是对美国的法律文本较有研究者,以上述四人最为典型,具有代表性。沈家本以“会通中西”为宗旨,主持清末修律,促使中国法制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伍廷芳以其深厚的西方法律背景和多重身份,对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考察;梁启超作为清末维新派,在建设近代国家、塑造新国民方面不遗余力,以报刊为阵地撰写文章,广泛提倡自由、平等、自治、权利与义务等近代法律意识,试图以“人”的改造使晚清中国走向富强之路;孙中山长期游历于海外,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的长期考察,提出以“民权”为基础的民主宪政思想,希冀建立起一个民主共和国。几位主要的清末法律思想家把对美国国民的考察成果融于实践之中,在促进近代中国人将个体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由与平等意识、公德意识、国家思想等近代法律意识的初步认知转化为个人的自觉意识方面居功至伟。当然,每一个人在观察后的认识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毕竟他们的这些努力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理性整合后,民主共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清末主要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为研究对象,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作以简要概括,并对与论文内容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本文的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了美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在清末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独特作用,交代了美国因其独立的特殊过程、经济特点以及国力的强盛而受到清末法律思想家们重视的问题;第三章对西方国民理念的历史脉络、美国国民法律意识在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演进及法律的固化进行了必要的线索交代;第四、五章是为本文的重要章节,第四章详述了清末法律思想家踏上美国的经历,描述了他们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过程;第五章从多位清末法律思想家的角度,结合大量第一手史料,分析了清末主要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考察的独特理路,梳理他们对于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观察及认识;第六章阐述了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美国国民育成模式的借鉴过程。他们考察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的动机或目的还在于了解美国国民对于自身法律观念的自觉意识,探讨其成长的“育成”环境,并为在近代中国塑造新国民提供借鉴和帮助。如何参酌外来法律文化实践于近代中国,这是本章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百年前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研究,分析其对近代中国国民和政治、法律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固然有不适合中国之处,但可借鉴其精华,以期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塑造提供一些启示。
李侍键[2](2020)在《清末“革命”话语正当性的建构》文中指出清末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危机与宏大的社会变革,“革命”这一古老的词汇重新开始成为时代的焦点,但在这一时期,“革命”往往被视为“造反叛乱”,因此,“革命”话语正当性的建构迫在眉睫。传统“革命”的正当性来源于“天命”的赋予,“革”与“命”不可分割。在“天命”与“正统”的影响下,“造反”这种以武力推翻现政权的行为,才得以被视为“革命”,从而得到承认。在清末时代巨变下,改良派和革命派多数时候视“天命”和“正统”为阻碍革命的障碍而对其进行解构和批判。一方面,这种解构起到了证明自身“革命”正当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使作为过程和手段的“革”,与作为目标的“命”相分割,导致传统“革命”正当性的基础消失,模糊了其与“造反”的界限,因此“革命”的正当性需要有新的建构基础。同一时期,梁启超等改良派、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派开始在西方Revolution和日本对该词的创造性转换的影响下,塑造“革命”的新内涵,建构起了各有特色而又具有同样变革取向的近代“革命”。由此,“革命”的正当性实质上被重新建构在“革”的新目的——趋新与进化上。在新目的的基础上,近代“革命”与“造反”产生了“变革意识”上的根本不同,“造反”等过去的暴力形式被视为“无意识之破坏”,但这样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天命”一类虚无缥缈的观念不同,“革”的新目的是可以被检验的。如果近代“革命”无法贯彻变革意识,在实践中异化为“造反”一类的无意识破坏,不能促使社会进步,那么“革命”就是不正当的,此即为“近代‘革命’的无意识化”。各政派对该问题进行了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围绕着革命动机与后果而展开的争论。争论中,各政派意识到由何者进行及如何进行革命,是导致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因素。在承认民众作为“革命主体”这一重要性的前提下,各政派认为“无意识化”的危险根本上来自于革命主体的无意识,革命主体问题由此成为各政派争论甚广的难点。改造革命主体,使之具有变革意识,是各政派的共识,但在改造的手段上存有差异,实际上衍生出对革命路径的不同选择。改良派梁启超追求“先改造后革命”,革命派选择“边改造边革命”,而无政府主义新世纪派则是“改造即革命”。这些争论和设想背后反映的是“造反”与近代“革命”的纠葛,指向对近代“革命”正当性的保持。
李军锋[3](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崔正贤[4](2018)在《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观。早在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在国内曾接触过一些社会主义的信息;在日本旅居期间,受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梁启超初步了解了社会主义,并着述宣传该思想;从欧洲考察归国后,梁启超对中国能否实行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总结,最终形成了其社会主义观。梁启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独特的理解,对中国能否实行社会主义持保守的态度。在他看来: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是自由竞争导致的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为革命与改良;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干涉”“公有”与“均平”;不仅如此,社会主义具有光辉的发展前景,它“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然而,对贫穷落后的国家能否实行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使其应用社会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时陷入了理论的贫困。基于对中国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阶级构成与外部环境等国情的分析,梁启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持保守的态度。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的理论指导。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分析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可以发现:一、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与其改良主义思想相关。梁启超认为改良是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赞成中国渐进地走向社会主义而不是相反。由于知识背景、阶级属性等方面的差异,梁启超站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对立面。二、梁启超较早向国内介绍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早期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强调发展生产力,兴办实业,对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杜品[5](2018)在《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基于救亡图存的急切心态,在明治日本舆论思潮的影响下,借用日本武士道的概念和理论来重建中国尚武传统、弘扬中国传统武德,形成武士道思想。他欲以中国的武士道激励国人重拾尚武、爱国的民族精神,建设强权国家以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文立足于对梁启超相关着作、文章的文本分析,从学理的角度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生成机制与基本内容做以系统的考察。近代中国的时代危机与观念变革、近代尚侠风潮和梁启超早期日本观三大因素构成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生成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经历了以侠义精神理解武士道、以尚武精神认同武士道和提出中国武士道三个发展阶段。梁启超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进化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念作为其武士道思想的理论依据,将忠诚、道义、武勇、然诺和名誉五种德性提炼为中国武士道的基本德目,并以此为依据重组了中国古代尚武史。在建构武士道思想的过程中,梁启超提出了以“死之责任”为核心的生死观和以“合私奉公”为核心的公私观,丰富了武士道思想的内涵。建设强权国家、培育新国民道德和唤起民族精神是梁启超推崇武士道思想的目的所在。本文认为,梁启超武士道思想不是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存在着学理缺陷。更为重要的是,梁启超在运用武士道概念来言说中国尚武传统和民族精神时,体现出了对明治武士道的军国主义本质的认知缺乏与不警醒态度,也体现出了对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心态。当明治日本侵略朝鲜、中国的野心暴露之后,梁启超放弃了武士道思想,表现出了在武士道问题上的自我警醒。本文尝试探讨武士道思想的价值以及在梁启超繁杂的思想体系中的定位,形成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赵子雄[6](2017)在《《饮冰室合集》所折射之梁启超学术轨迹初探》文中提出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学人巨擘,其学术生涯纵贯有清后期与中华民国,学术视野多姿而多彩,学术成果硕大而无朋,蔚为壮观,自成一格,这主要体现在其一生着述之结晶——《饮冰室合集》。从《饮冰室合集》所凝练的学术文献中,可略见梁氏其人学术之旅:受传统儒学之熏陶,入新学之殿堂;驭快驹逐先进之东洋,乘轻舟探近代之西方;置身洪流,奔走不歇,思想始终随时代跳动;如椽巨笔,挥洒自如,身退则不忘学问醒人。其着述不惟冲破了封建的儒学藩篱,同时亦兼具极强的时代性与穿透力。他博览西方社会科学学说,疾呼“以开民智为第一要义”,亲身践行了授人以渔而襄助后辈学人治学之壮举,功德无量,令人钦敬,其指导意义既深且远。通过《饮冰室合集》所折射之梁启超学术轨迹的初探,梳耙整理,筚路蓝缕,条理眉目,清晰线索,以期对希望了解梁启超学术轨迹演进的人提供些许便利,方便更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梁启超其人优秀的学术品质和切实高效的研究方法,其对今人之人格修养和学术研究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与实践价值。
付金柱[7](2016)在《“自美国来而梦俄罗斯”:梁启超政制观转变的美国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梁启超自接触西学后即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又大量摄取由日本明治以来思想界译述的西方思想,在政制观上愈趋激进,由君主立宪而变为民主共和。然而1903年访问美国后,他的政制观发生转向,由民主共和退而为开明专制。对于美国的观察是梁启超政制观转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一方面发现美国的民主政治存在诸如庸才当政、选举浪费与贪黩公行等弊端,已经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美国亦走向了中央集权的帝国主义道路;另一方面,他发现文明程度远超出本土的美国华人社团仍然保持部民观念与村落思想,未能融入美国而形成完整的国民观念。基于上述观察而发生的政制观转变,是梁启超对美国与中国历史经验比较及当时历史情境因素"前后左右"纵横考察后通观审慎的理性判断,更是基于爱国救国宗旨下不得已的选择。
孙建昌,李素英[8](2015)在《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文中研究说明梁启超是20世纪初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属于干涉主义而非放任主义,其价值追求是"于不平等中求平等"。他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过度无序的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其要义是土地归公、资本归公,而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他将社会主义区分为社会改良主义和社会革命主义,并明确表示自己认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梁启超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但不认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他相信社会主义精神"吾中国固夙有之",但明确表示中国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总原因在于当时尚未形成劳动阶级;他认定社会主义的实行"各国各时代种种不同",主张中国应当鼓励和扶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此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还体现在他对生产和分配问题的看法上,他从重视生产问题到重视分配问题,再到提出重视生产的同时兼顾分配,说明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刘珊珊[9](2010)在《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解读20世纪初发刊于日本的《新民丛报》,力图全面展示出该报的相关面相,进而分析该报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及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迈向近代的十字路口。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延续了2000余年的专制政治体制遭到了强烈的质疑,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以三纲五常为内容的道德价值体系亦出现“解纽”的趋势,正是在这种古今中外矛盾交集之时,《新民丛报》诞生。本文第一章内容扼要展示了该报的创办及其时代背景。我们发现,在该报的创办初期,经营方式属于股份制;编作者群体来源多样化;思想言论激进化;宗旨国家化。这一切都表明该报是一份相对独立于保皇会的,以梁启超为核心的同人刊物。本文第二章详细介绍了该报的编作者构成,指出这些年龄、身份、教育及背景各异的知识分子,分别由不同的途径,聚合在《新民丛报》周围,主要是出于对新知一新民—新国思想的认同,及政治态度的相近。故新民同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群思想政治主张相近的新知识群体所构成的松散的同人团体。第三章《新民丛报》的政治理想。研究者常言,《新民丛报》的思想一直在变化。本章欲进一步探讨:在这些变化背后,《新民丛报》是否存在不变的一以贯之的内容?《新民丛报》的思想从何而来,目的为何,其思想基础是什么?围绕上述问题,最后揭示出,国家思想是《新民丛报》的思想基础与终极目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从政治主张的变化、学术思想、社会思想三个方面阐释了《新民丛报》的内容,《新民丛报》以其国家理想为基础,从政治、学术、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新民,提出政治变革、学界革命、社会改良等思想主张,掀起了一场广泛而全面的社会思想启蒙运动,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新民运动,同时对中国政治、学术及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从“新闻史”的角度,剖析《新民丛报》。具体考察该报的读者构成、读者对该报的参与情况及读者与该报的互动。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该报对中国新知识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进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杨波[10](2010)在《晚清旅西记述研究(1840-1911)》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晚清旅西记述,即以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为记述对象的域外游记。旅行不仅是身体的空间移动,且附带着一种不可替代的跨界经验。从出发到抵达,其实是一个旅行者观看、反省、体味和升华的思辩过程。晚清中国,山雨欲来,变局骤起。内忧外患的因缘际会,一个个西行者踏上了朝西的旅程,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记游文本。这些兼具文学文本和历史文献双重性质的宝贵资料,勾勒出国人观念更新和文化嬗变的轨迹,为我们还原百年以前中国借径西方、自强救国的艰难历程提供了可能。本文欲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与旅行理论的视角,用跨文化研究的眼光,审视行旅中的文学,还原文学中的社会,力争将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有机结合,使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得益彰。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回顾晚清旅西记述兴起的时代背景,指出这一文类正是在中国被迫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传统舆地之学的延伸以及近代传媒的推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时势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使得游记中的书写主题呈现了由“自然相”向“社会相”的递变,加之晚清政府的官方推动,以及西行者经世救国的自觉担当,山水风光已淡出核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连篇累牍的关于西方各国政教风俗、社会民生、交涉礼仪、工艺制造的记述。出现在游记中的异国风物,往往被西行者见文生意,与中国暗淡凋敝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这种“因小见大”的叙述策略,使旅西记述初具了“大叙述”的文学风范。旅西记述因作者身份、文学素养以及关注重点的差异,造成文本体例千差万别,叙述内容包罗万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第二章借旅西记述文本还原西游之旅对晚清国人传统世界观及文化观的冲击。在跨越中西的旅程中,西行者传统的中国中心论随之瓦解,全新的世界观念开始形成。在看与被看的视角转换中,西行者开始抛弃轻慢无知的心态,长期以来被妖魔化的西方形象开始逐渐变得温和客观,饮食男女种种日常生活方式的濡染,许多不经意间改变的生活小节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纽带和桥梁,使得原本看来不可调和的文化隔阂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冰释。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阐述西行者对科学和民主的认知与想象。科学的世界神妙不可方物,西方总统议会制度井然有序,因为没有对应的知识体系与认知范式,他们只能从儒家经典和圣人教诲中去揣测与联想。于是“西学中源”说、“泰西近古”说应运而生,成为解读与想象西方科学与民主的工具。从毫无科学观念到初步的科学理念的萌生,从对华盛顿神话的追慕到西方民主的想象,其中不免臆想和谬误,但大洋彼岸“赛先生”和“德先生”的面目已渐趋清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做了有益的铺垫和准备。第五章考察海外行旅与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关联。梁启超在海外羁旅中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设想,黄遵宪“言文合一”的创见和“别创诗界”的孜孜以求,……为空间行旅与文学变革这一命题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桐城文人的域外游记创造性地糅合了传统文法与异域风物,将新思想、新名词化而用之,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拉开了古典游记散文新变的序幕。继之而起的梁启超,以天才的创造才能,汲取日本明治文体的质素,将欧西文思与报章文体融于一炉,别创酣放恣肆、横扫千军的“新文体”。晚清海外纪游诗的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惊诧。异彩纷呈的域外体验与诗歌这种中国最为正宗和传统的文学形式结合,出人意料地揭开了晚清诗歌变革的新篇章。西行者借助看似言之凿凿,其实暧昧含混的言论,刻意夸大小说移风易俗鼓荡民心的“域外经验”,小说救国神话就此兴起。西洋戏剧作为一种文学与艺术的综合娱乐形式,吸引了大多数西行者的目光。他们从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联想到了背后精妙的科技手段,进而呼吁改良中国戏曲,振兴民气,再造新国。同时,戏剧救国论的口号也成为其后晚清文学喧嚣一时的文学功利性言论的滥觞。旅西记述为国人呈现了一幅西方世界乍明还暗的暧昧图景,从这面异域文化之镜中,西行者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裂变的危机。我们不必苛责这些认知和体会的粗率与浅薄,毕竟就旅行的意义而言,移动的过程比抵达更值得思索和品味。这些文字承载了一代中国人了解西方,力图自强的痛苦复杂的心路历程,从中也可窥见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近代转型的蛛丝马迹。尤为可贵的是,在艰难的思想探索和文化反思的汗漫之游中,西行者也自觉进行着文学变革的实践,开启了中国文学近代转型的新篇章。
二、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对托拉斯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对托拉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学术史综述 |
1.2.1 梁启超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
1.2.2 伍廷芳及沈家本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
1.2.3 对孙中山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
1.2.4 对近代国民建设思想的研究综述 |
1.3 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内容涉及到的概念 |
1.3.2 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大陆美国引起清末朝野重视 |
2.1 美国跻身于打开中国大门的世界列强之列 |
2.1.1 美国积极推动清政府走向世界 |
2.1.2 美国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
2.2 美国扮演独特的大国作用 |
2.2.1 美国出面调停日俄战争 |
2.2.2 美国率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
2.2.3 清政府企图借助美国制衡日俄 |
2.3 美国政法制度被国人认识的不同路径 |
2.3.1 早期启蒙思想家对美国的认识 |
2.3.2 清廷派团赴美政治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及保障 |
3.1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起源及特点 |
3.1.1 美国发轫于北美的十三州殖民地 |
3.1.2 美国国民的宗教信仰与传统源自英国 |
3.1.3 美国国民部分法律意识源自地方自治 |
3.2 美利坚民族国民理念的源流 |
3.2.1 西方公民理念的沿革 |
3.2.2 美国启蒙思想家的国民观念 |
3.3 美国法制对国民法律意识以有效支撑 |
3.3.1 殖民地时期立法即规定国民权利 |
3.3.2 系列宪法修正案保障国民权利 |
第4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的考察 |
4.1 以政府官员身份对美国的考察 |
4.1.1 伍廷芳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
4.1.2 沈家本对欧美的文本考察 |
4.2 清末法律思想家以民间人士身份对美国的考察 |
4.2.1 梁启超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
4.2.2 孙中山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
第5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与认识 |
5.1 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的演进与清末法律思想家的认识 |
5.1.1 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的演进 |
5.1.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意识之初识 |
5.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由与平等法律意识的考察 |
5.2.1 美国国民自由、平等意识的表现 |
5.2.2 对美国国民自由与平等法律意识的考察 |
5.2.3 美国国民所享权利的不充分及问题 |
5.3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守法、诚信意识的考察 |
5.3.1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中的守法与诚信 |
5.3.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守法意识与行为的观察 |
5.3.3 对美国国民守时守信意识的观察 |
5.4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考察 |
5.4.1 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形成 |
5.4.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观察 |
5.4.3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国民缺乏自治能力的感叹 |
5.5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爱国意识的考察 |
5.5.1 美国重视国民的爱国教育 |
5.5.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爱国意识的考察 |
5.5.3 爱国是国民公德意识的重要表象 |
第6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育成模式的借鉴 |
6.1 美国国民育成模式对清末法律思想家的启迪 |
6.1.1 以美国国民精神为新国民之理想 |
6.1.2 学校教育对中国近代国民养成的作用 |
6.1.3 清末法律思想家通过译书办报宣传培养国民意识 |
6.2 清政府在法律上对国民权利的有限确认 |
6.2.1 《钦定宪法大纲》中“臣民”的基本权利 |
6.2.2 《大清新刑律》对国民人身权利之保护 |
6.2.3 《大清民律草案》中对国民权利的规定 |
6.3 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
6.3.1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民主思想的认识 |
6.3.2 国民对民主制度之向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清末“革命”话语正当性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旨趣 |
研究现状 |
文献运用 |
研究方法 |
时间界定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革命”塑造者对“天命”、“正统”的阐释与批判 |
第一节 “正统”与“道统” |
第二节 “天命”与“人事” |
小结 |
第二章 “革命”新内涵与正当性的形成 |
第一节 梁启超等改良派的“有意识之革命” |
第二节 革命派的暴力革命主义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派的“革命”与“进化” |
小结 |
第三章 “革命”无意识化与“革命”正当性的保持 |
第一节 “无意识之破坏”下“革命”与“造反”的区别 |
第二节 各政派对无意识破坏的反思 |
第三节 “造反”与“革命”纠葛下“无意识化”的危险 |
小结 |
第四章 各政派对革命主体的改造设想 |
第一节 “革命主体”的内涵及其关键地位 |
第二节 革命主体与“无意识之破坏”的关系 |
第三节 “造反”与“革命”纠葛下革命主体的改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4)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史料整理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评析 |
1.3 研究对象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创新点 |
2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与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的形成 |
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2.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发展 |
2.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在日本的发展 |
2.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 |
2.2 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认知过程 |
2.2.1 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接触与认知 |
2.2.2 旅居日本期间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与着述 |
2.2.3 欧游归国后梁启超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思考与总结 |
3 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的内容 |
3.1 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 |
3.1.1 自由竞争:社会主义兴起的原因 |
3.1.2 “干涉”“公有”与“均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
3.1.3 革命与改良: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 |
3.1.4 “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
3.2 梁启超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分析 |
3.2.1 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环境 |
3.2.2 社会主义运动的阶级基础 |
3.2.3 社会主义运动的生产力状况 |
4 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对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的评析 |
4.1 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观的异同 |
4.1.1 相同点:肯定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 |
4.1.2 不同点: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差异 |
4.2 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与梁启超改良思想的关系 |
4.2.1 借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社会改良 |
4.2.2 借社会改良防止社会革命 |
4.3 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 |
4.3.1 梁启超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4.3.2 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发生背景 |
第一节 “大变局”时代的危机与观念变革 |
一、中国“病夫”意识的出现 |
二、近代国家观念的萌生 |
三、“新民”思想的酝酿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尚侠风潮 |
一、近代尚侠之风的展现 |
二、近代侠义精神的内涵 |
三、近代侠义精神的作用 |
第三节 梁启超对明治日本的初步认知与态度 |
一、想象中的明治日本“虚像” |
二、现实中的明治日本“实像” |
三、梁启超对日本的早期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以侠义精神理解武士道 |
一、对日本幕末维新志士精神的解读 |
二、梁启超尚侠思想中的英雄观 |
三、以侠义精神解读武士道的困境 |
第二节 以尚武精神认同武士道 |
一、由尚侠到尚武的思想转换 |
二、尚武论的内涵 |
三、尚武论的问题所在 |
第三节 发明中国武士道 |
一、武士道概念的引入 |
二、对明治武士道的消化与吸收 |
三、武士道“中国化”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武士道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中国武士道的兴衰与系谱 |
一、中国武士道的兴衰历程 |
二、中国武士道的人物系谱 |
第二节 中国武士道的德目 |
一、忠诚 |
二、道义 |
三、武勇 |
四、然诺 |
五、名誉 |
第三节 中国武士道的生死观 |
一、中国武士道生死观的立论前提 |
二、中国武士道生死观的核心 |
三、与明治武士道生死观之比较 |
第四节 中国武士道的公私观 |
一、中国武士道公私观的立论前提 |
二、中国武士道公私观的核心 |
三、与明治武士道公私观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梁启超推崇中国武士道的目的 |
第一节 建设强权国家 |
一、强权主义国家观的形成 |
二、提升国家外竞实力 |
三、培育“军人精神” |
第二节 培育新国民道德 |
一、对公德与私德的界定 |
二、私德外推即为公德 |
三、中国武士道是公、私德的统一 |
第三节 唤起中国民族精神 |
一、寻找国民爱国心 |
二、制造民族爱国之魂 |
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缺陷 |
一、人为剪裁历史 |
二、缺失佛学渊源 |
三、割裂中国传统精神 |
第二节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第三节 梁启超对武士道的自我警醒 |
一、对武士道军国主义本质的揭示与批判 |
二、重识民族道德的真髓 |
三、对强权主义、国家主义的反省 |
第四节 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定位与反思 |
一、武士道思想在梁启超学术思想体系中的定位 |
二、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中“民族精神”话语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饮冰室合集》所折射之梁启超学术轨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 研究重点 |
2. 研究难点 |
3. 研究创新点 |
一、成长之沃土——梁氏成长背景 |
二、激荡之浪花——梁氏学术经历 |
(一) 维新活动之际 掀新儒学之风 |
(二) 流亡日本之际 置东洋窥西学 |
(三) 游学欧美之际 临实地观西风 |
三、闪现的星火——梁氏学人性格 |
(一) 因时而变顺时代潮流 |
(二) 恪守木分尊传统文化 |
四、不熄的明灯——梁氏学术价值 |
(一) 学术明灯照耀下的人性光辉 |
(二) 学术明灯闪烁下的学问警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自美国来而梦俄罗斯”:梁启超政制观转变的美国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8)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 |
二、社会主义精神“吾中国固夙有之” |
三、社会主义的实行“各国各时代种种不同” |
(9)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及创新之处 |
一 学术史回顾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民丛报》的创办及其背景 |
第一节 《新民丛报》的创办 |
一 《新民丛报》的创办及性质 |
二 宗旨与定位 |
三 栏目 |
四 销量 |
第二节 《新民丛报》创办的背景 |
一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二 新知识群体的兴起 |
三 晚清新式报刊与新知识群体 |
结语 |
第二章 《新民丛报》编着者群体的聚散离合 |
第一节 《新民丛报》编作者群体的构成 |
一 《新民丛报》编作者群体的构成 |
二 《新民丛报》编作者的年龄结构、身份与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民丛报》编作者的聚合途径 |
1 同门意识 |
2 师友交谊 |
3 思想认同 |
第三章 《新民丛报》的政治理想 |
第一节 “盘涡之中心”:《新民丛报》对中外情势的认知 |
一 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 |
二 “盘涡之中心”:《新民丛报》对中国形势的认知 |
第二节 “国家思想”:《新民丛报》的思想核心 |
一 “建立国家”:新民同人对国家必要性的认知 |
二 国家思想与天下大同、世界主义:新民同人对国家范围的界定 |
三 国民国家:新民同人“新民”—“新国”路线的思想基础 |
四 “以国家为中心”:国民、政府与国家的关系 |
第四章 由激进到改良:《新民丛报》政治主张的转变 |
第一节 倾向革命:1902-1903年间的“新民”思想 |
一 前期“新民”思想的来源 |
二 对国民性的认识 |
三 “新民”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转变期:1904-1905年间的“新民”思想 |
一 “新民”思想转变的原因 |
二 “新民”内容的转变 |
三 新民同人对救国手段的分歧 |
第三节 立宪期:1906-1907年间的"立宪"思想 |
一 宣传立宪思想 |
二 与革命派进行论战 |
第五章 学界革命:《新民丛报》的学术思想 |
第一节 "新学术":《新民丛报》学术思想的主张 |
一 输入西方文明 |
二 革新国学 |
第二节 政治:《新民丛报》的重要栏目之一 |
第三节 史界革命 |
一 “史界革命”的提出 |
二 国家独立的榜样:《新民丛报》对外国历史的书写 |
三 民族精神的代表:《新民丛报》对本国史学的书写 |
四 由“新史学”至“新民”:塑造民族精神的途径 |
第四节 革新中国传统法系:《新民丛报》的法学思想 |
一 西方法理的输入 |
二 对传统法学思想的认知与整理 |
三 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
结语 |
第六章 社会改良:《新民丛报》的社会思想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社会改良:《新民丛报》的现代社会调查 |
一 《新民丛报》社会调查的总体状况 |
二 《新民丛报》社会调查的特点及作用 |
三 《新民丛报》社会调查的评价及局限 |
第二节 社会风俗改良 |
一 改良风俗习惯 |
二 批评社会风气 |
三 对《新民丛报》移风易俗的评价 |
第三节 《新民丛报》的社会教育思想 |
一 《新民丛报》的社会教育思想 |
二 《新民丛报》社会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其特点分析 |
三 作用及影响 |
第七章 新闻史上的《新民丛报》 |
第一节 监督政府,指导国民:《新民丛报》对报业的认识 |
一 监督政府 |
二 向导国民 |
结语 |
第二节 读者对《新民丛报》的参与 |
一 读者参与 |
二 编读互动 |
三 结论 |
第三节 《新民丛报》的影响及评价 |
一 《新民丛报》的读者群体 |
二 《新民丛报》的影响 |
三 贡献与不足 |
结语 |
一 新民、新知、新文化的阐释 |
二 新民、新知、新文化的实践 |
三 新民、新知、新文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10)晚清旅西记述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传统考辨研究 |
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寂寞的先行者:晚清旅西记述概览 |
第一节 晚清旅西记述的写作背景 |
一、舆地传统的延伸 |
二、近代传媒的推动 |
第二节 晚清旅西记述的文体特色与叙述策略 |
一、主题的变奏与功能的拓展 |
二、比较的视野与沉重的风景 |
第二章 始信昆仑别有山:眼光的转变与观念的更新 |
第一节 行旅体验与世界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看与被看的异域体验 |
第三节 异国情调背后的文化情结 |
第三章 初识“赛先生”:西行者眼中的近代科学 |
第一节 新事物与旧思想:迎拒与选择 |
第二节 “西学中源”视野下的西洋科技观 |
第三节 由猎奇到求知:科学观念的萌生 |
第四章 敬而远之的“德先生”:西行者眼中的西方民主 |
第一节 从华盛顿到格兰特 |
第二节 “泰西近古”说的奇妙逻辑 |
第三节 瞻前顾后的叙述策略 |
第五章 海外行旅与文学变革:西行者的文学实践 |
第一节 从域外游记到新文体 |
一、别开生面的桐城域外游记 |
二、梁启超与新文体 |
第二节 海外记游诗的异域书写 |
一、变革的先声:旧风格与新意境的调适 |
二、诗界革命:梁启超与黄遵宪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 |
第三节 海外行旅与新小说的兴起 |
一、小说救国神话的传衍 |
二、无处不在的旅行者 |
第四节 西洋戏剧的中国式解读 |
一、从声光化电到改良戏剧 |
二、戏剧救国论溯源 |
余论 |
附录一:晚清旅西记述简目(1840—1911年) |
附录二:晚清旅西记述所见西方文学史料汇编 |
参考文献 |
四、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对托拉斯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D]. 焦婕. 辽宁大学, 2020(07)
- [2]清末“革命”话语正当性的建构[D]. 李侍键. 暨南大学, 2020(04)
- [3]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梁启超社会主义观研究[D]. 崔正贤.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5]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D]. 杜品.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6]《饮冰室合集》所折射之梁启超学术轨迹初探[D]. 赵子雄.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7]“自美国来而梦俄罗斯”:梁启超政制观转变的美国因素[J]. 付金柱.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6(03)
- [8]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J]. 孙建昌,李素英.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3)
- [9]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 刘珊珊. 南开大学, 2010(08)
- [10]晚清旅西记述研究(1840-1911)[D]. 杨波. 河南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