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率与心肌收缩力同步检测方法研究

运动员心率与心肌收缩力同步检测方法研究

一、运动员心率和心脏收缩力同步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友军[1](2021)在《赛艇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究一次性力竭运动对赛艇运动员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分析运动后心率变异性与最大摄氧量、血乳酸、心率、主观疲劳量表、训练冲量等指标的相关性,为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赛艇运动员的机能监控和训练恢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文以上海市赛艇队公开级、轻量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男女共计58人。测试日清晨采集赛艇运动员安静状态下仰卧位10min HRV数据,使用分析软件Kubios截取其中平稳5min HRV指标作为基础值。不同级别运动员分别执行公开级、轻量级最大摄氧量测试方案,测试直至达到力竭。记录运动后即刻RPE,同时利用分析软件Kubios选取仪器记录的测试达到力竭前夕5min时间段HRV为运动中5min HRV、测试结束即刻至第5min时间段HRV为运动后5min HRV、测试结束后第10至15min时间段HRV为运动后15min HRV,采集赛艇运动员运动后第1、3、5、15min时间点的血乳酸,记录运动后第1、3、5、15min时间点的心率值。研究结果:相对于安静状态5min HRV指标,赛艇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中5min、运动后5min、运动后15min HRV各项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运动后15min HRV相对于运动后5min HRV指标显着上升(P<0.05)。安静状态下,赛艇运动员HRV指标HF值与最大摄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赛艇运动员运动后15min HRV指标SDNN、RMSSD、TP、VLF值与最大摄氧量呈显着负相关(P<0.01)。赛艇运动员运动后5min HRV指标SDNN、RMSSD、TP、HF值与运动后心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赛艇运动员运动后5min HRV指标SDNN、TP、LF值与血乳酸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赛艇运动员运动后5min HRV指标VLF值与主观疲劳量表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赛艇运动员运动后5min HRV指标TP值与训练冲量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论:(1)一次性力竭运动会导致赛艇运动员HRV指标发生显着降低,采集赛艇运动员不同状态下HRV指标可以反映机体自主神经变化。(2)安静状态下,赛艇运动员副交感神经高于交感神经指标,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VO2max存在负相关关系,可以反映赛艇运动员机能状态和预估运动表现。(3)运动后5min HRV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对赛艇运动员自主神经的影响,运动后HRV指标SDNN、RMSSD、TP、HF、LF等可反映赛艇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疲劳恢复。

梁路文[2](2021)在《艺术集体操练习者耐力素质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在耐力素质方面。耐力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意志力、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本文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原则,丰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为目的,探索艺术集体操对女大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对90名无舞蹈及专业体育训练经验的学生(实验对象n=90;平均年龄19.24岁;平均身高162.17厘米;平均体重53.70千克)进行身体形态、最大摄氧量、呼吸及循环功能指标测试。研究结果:(1)对比实验前后有氧耐力、肌肉耐力、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指标数据,实验对象实验前后呈现出显着差异,实验后优于实验前,且不同组别实验对象数据对比并没有显着的差异。(2)胸围、BMI与最大摄氧量存在显着相关性,而肩宽、腰围与臀围与最大摄氧量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胸围与最大摄氧量呈正相关,最大摄氧量与BMI呈负相关。BMI受身高和体重的影响,成年身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体重。(3)肺活量、静息心率与最大摄氧量存在显着相关。但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呈显着正相关且属于弱相关。静息心率与耐力素质指标存在显着负相关,即最大摄氧量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论:(1)艺术集体操项目对高校女大学生有氧耐力素质及肌肉耐力素质具有显着提高作用。(2)艺术集体操项目对高校女大学生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机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3)分析实验前后三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得出,最大摄氧量与BMI、静息心率(非病理性)存在负相关,与胸围、肺活量存在正相关。

郭琪[3](2021)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测试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干预前后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相关指标,了解其心血管机能状态,分析训练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证实HIIT对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状态、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80人(男、女生各40人),受试者完成12周的HIIT训练计划,使用血压计、肺活量计、Omega Wave3.0生理机能测试系统、Cortex Meta Max3B心肺功能测试仪测试训练干预前后的安静心率、血压、肺活量、VO2max、最大心率及HRV等心血管机能相关指标,分析训练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显着性水平定为P<0.05;对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标、心脏功能指标正常范围人数的分布变化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HIIT干预后,男、女生安静心率(次/分)较训练前显着性降低(P<0.01),血压(mm Hg)指标中,男生舒张压显着性降低(P<0.01),男、女生收缩压及女生舒张压的变化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HIIT干预后,男、女生肺活量(ml)较训练前显着性升高(P<0.01)。(3)HIIT干预后Avag、Asym的正常范围人数分布较训练前显着性增加(P<0.05),女生TI正常范围人数分布较训练前显着性增加(P<0.05)。SDNN(ms)、RMSSD(ms)、SDSD(ms)和PNN50(%)时域指标以及TP(ms)、HF(ms)、LF(ms)、VLF(ms)、LF/HF(%)、LF norm、HF norm频域指标等HRV相关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HIIT干预后,VO2max(ml/min)、VO2max(ml/min/kg)、每分通气量(L/min)、最大摄氧量负荷(W)等有氧工作能力指标较训练前均显着性提高(P<0.05),最大心率(次/分)的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呼吸机功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有氧工作能力。(2)高强度间歇训练使大学生心率储备增强,对心功能改善有积极效果;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呈迷走趋势,有效改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3)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心脏功能,对心功能调节能力整体水平有提高效果。(4)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心血管机能。

李若薇[4](2021)在《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及静态牵伸两种干预方法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性及差异性,并探讨其中的原理机制,以期为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符合实验条件的2022年冬残奥冬训期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的运动员30名,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5人。对照组在日常训练结束后进行15min的静态牵伸干预,实验组进行20min的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穴及15min的静态牵伸干预,每日1次,一周治疗6次,选取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两组均在在第一次训练结束后治疗前和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记录疲劳主观感觉(PRE)评分、症状积分、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及测量握力、血乳酸、血红蛋白(Hb),并在治疗的最后一天记录运动前后各个时间段的心率(HR)。整理上述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均能有效降低PRE评分、症状积分及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均能提高握力水平及Hb浓度,在握力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Hb浓度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组均能有效降低血乳酸水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的各时段HR变化规律相同,但实验组的各时段HR数值都较对照组低,心率恢复速度也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及静态牵伸的干预手段均有助于促进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自我疲劳感觉的恢复,促进心率的恢复,减少代谢产物,提高人体的疲劳耐性;(2)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对促进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静态牵伸。

张裕[5](2021)在《热身方式对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不同强度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比较12名优秀二线自行车运动员4周内应用两种不同热身方式,身体机能在冲刺间歇训练和高强度耐力训练中的变化,探讨(1)与常规热身相比,限制血流训练的热身方案,对随后冲刺间歇训练或高强度耐力训练运动表现的影响;(2)限制血流热身方法与常规热身相比,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变化;从而评价运动员对不同运动方式的适应性,间接指导运动员根据运动项目特点,选择合理的热身方式或热身强度。研究方法:通过跟踪记录12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4周热身训练情况。第1周、第2周12名运动员分别完成常规热身和限制血流热身后的10s间歇训练和5min高强度耐力训练。第3周和第4周,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n=6);完成交叉实验,热身与训练内容与前2周一致。收集每周高强度训练前不同热身方式过程中限制血流时(加压)股四头肌肌氧含量及总血红蛋白;热身结束后心率、乳酸及恢复心率;以及随后5min高强度耐力运动和10s冲刺间歇运动输出功率、运动心率和蹬踏力等运动表现指标;再通过数理统计法对相关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与常规热身相比,250mmhg捆绑压初始静态时和最初6min低强度运动(捆绑状态)时,股四头肌肌氧含量差异具有显着。不同热身方案运动各阶段心率变化显着,血乳酸没有显着性差异。但6-20min总乳酸差值有显着变化,10s冲刺间歇训练加压组血乳酸显着偏低。在对不同热身方案运动结束后心率恢复比较分析发现,30-90s心率恢复没有显着差异。但120s心率恢复有显着性差异,加压组恢复较慢。(2)与常规热身相比,12人测试和交叉测试结果均显示:采用限制血流热身方案后,运动员10s冲刺间歇训练运动表现中,最大功率Ppeak(w)和平均功率Pave(w)均有显着增加,p<0.05。(3)而12人测试和交叉测试种5min高强度耐力训练运动表现分析,平均功率Pave(w)、蹬踏力F(N)、最大心率HRmax(bpm)、肌氧Sm O2(%)和血红蛋白HHb等指标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包含限制血流250mmhg压力,持续6min的热身运动方案对二线自行车运动员无运动损伤,且促进10s冲刺间歇训练的运动表现。主要表现在运动员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在加压后都有显着的增加。提示加压热身可以提升运动员高爆发项目训练水平。而对5min高强度耐力训练各项指标均如蹬踏力、输出功率和心率等,均没有显着性差异。提示加压热身对此耐力型项目没有明显促进。(2)热身运动过程中血管压力变化对心血管系统及机体代谢有一定的影响。与常规热身相比,限制血流热身后ΔBLC的减少,120s恢复心率减弱、解除捆绑后肌肉氧含量短暂上升。

陈肖飞[6](2020)在《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安静状态与中等强度运动状态能量代谢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以24名有训练和无训练的男性大学生为对象,采用60%VO2max强度进行30min的持续跑台运动,研究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安静状态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状态能量代谢特征,分析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机体能量代谢特征,比较不同阶段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的代谢差异,为运动训练与健身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校田径训练队中长跑运动员12人(均为二级以上水平),普通在校大学生12人。研究对象采用K5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器和跑台先后完成三次实验测试,第一次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确定60%VO2max强度;随后间隔72h进行第二次测试,在第二次测试中,研究对象先后完成空腹安静状态坐位气体代谢测试,30min的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及30min恢复期的气体代谢测试;在恢复次日晨,进行第三次空腹安静状态坐位15min的气体代谢测试。随后通过气体代谢数据对研究对象在安静坐位下、运动阶段、恢复阶段、次日安静坐位下的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安静坐位采用15min测试的后5min数据来计算安静状态下能量消耗及其相关指标;对30min运动阶段数据和30min的恢复阶段数据进行了分析;为了观察代谢特征的时序变化,对30min运动期和30min恢复期进行了分段,分析了运动期和恢复期每段(10min为1段,共计3段)数据。测试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呼吸商(RQ)、心率(HR)、代谢当量(METs)、糖供能量(kcal/day)、脂肪供能量(kcal/day)、总能量消耗(kcal/day)、糖供能百分比(CHO%)、脂肪供能百分比(FAT%)等。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运动前安静状态、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及恢复次日晨的代谢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相同阶段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在运动30min阶段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的脂肪供能量和糖供能量以及总能量消耗显着高于运动前安静坐位(P<0.05),其中在30min运动过程中,有训练者脂肪供能量和总能量消耗以及脂肪供能百分比在运动21-30min与运动11-20min相比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无训练者在21-30min的脂肪供能量和总能量消耗与11-20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恢复阶段中,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在恢复21-30min的糖氧化量与运动前安静坐位下的糖氧化量相比,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在恢复21-30min中的脂肪供能量和总能量消耗显着高于运动前安静坐位(P<0.05);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在次日安静坐位下的脂肪供能量和糖供能量以及总能量消耗与运动前安静坐位相比,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对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来说,在安静坐位、运动30min、恢复30min、次日坐位阶段中,有训练者的心率显着低于无训练者(P<0.05);在安静坐位、运动30min、恢复30min、次日坐位阶段中,有训练者的总能量消耗显着高于无训练者(P<0.05);在安静坐位和次日坐位下,有训练者的脂肪氧化量显着高于无训练者,(P<0.05),糖氧化量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运动阶段和恢复阶段,有训练者的糖氧化量显着高于无训练者(P<0.05),脂肪氧化量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从一次60%VO2max强度30min持续运动过程来看,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的总能耗水平、脂肪代谢水平、糖代谢水平均高于运动前水平;从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来看,在运动20分钟后,有训练者的总能耗水平和脂肪氧化水平、脂肪供能百分比显着增加,而无训练者此现象并不显着,提示,有训练者运动过程中后期脂肪利用能力较强,这对长时间运动能量供应及运动后期快速能源物质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是机体的一种良性适应。(2)从一次60%VO2max强度30min持续运动后恢复过程来看,恢复20min后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的糖代谢水平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但总能耗水平和脂肪代谢水平仍高于运动前水平,提示,运动后恢复期仍是脂肪代谢的重要时期;次日晨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的总能耗水平及底物代谢(脂肪代谢与糖代谢)均恢复至运动前水平。(3)从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的比较来看,在运动前安静坐位状态、运动过程、恢复过程、次日安静坐位状态,有训练者的代谢水平(总能耗)均高于无训练者;在安静坐位状态(运动前和运动后次日),有训练者的脂肪代谢水平高于无训练者,糖代谢水平不存在显着差异;在运动过程和恢复过程,有训练者的糖代谢水平高于无训练者,脂肪代谢水平不存在显着差异。提示,在运动过程中,有训练者主要通过增加糖的利用来满足较高的绝对强度;在安静状态下,有训练者脂肪氧化率增强,可能长期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安静状态的脂肪代谢水平。(4)无论是在安静坐位下、运动阶段以及恢复阶段,有训练者的心率均低于无训练者,但在运动开始的0-10min里两者无显着差异,反映了机体对长期训练的良好适应。

杨慧君[7](2020)在《基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在静息/亚极量递增负荷下,利用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VO2max的数学模型,为健康水平评估,训练效果评价提供一种安全、简便、准确的医务监督方法,避免极限强度运动时的心血管意外风险;也为NICOM无创心排量和血流动力学技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招募北京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共266人(男134人,女132人),按照人群分类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经常锻炼组(男103人,女61人)和不经常锻炼组(男31人,女71人)。对受试者进行血液和体成分测验、静息状态和递增负荷运动下的NICOM心排量测试和最大摄氧量测试。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试验结果的产生提供数据支持。对所有测得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并且进行正态性分析,不服从正态分析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H检验四组组间差异,分别存在性别差异和锻炼差异的两组数据比较指标之间的差异,用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线性和非线性相关。去掉不存在线性相关的指标,对剩下的指标采用偏相关控制共同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进一步筛选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从众多体成分指标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指标。最后筛选出适合进入模型预测的变量,对所选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最后对回归方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最终建立基于安静心功能预测最大摄氧量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1、不同锻炼背景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安静CO、HR、SV、SVI、TFC、SBP、CP这些心功能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经常锻炼组安静CO、SV、SVI、TFC、CP均高于不经常锻炼组,而安静HR、SBP低于不经常锻炼组,男女结果一致。2、不同锻炼背景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RBC、HGB、HCT、MCV、MCH这些血液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经常锻炼组RBC、HGB、HCT、T均高于不经常锻炼组,MCV和MCH低于不经常锻炼组。3、不同锻炼背景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上肢、大腿、躯干、上身、下身、全身组织和区域的脂肪百分比、大腿和下身脂肪(kg)、上肢、大腿、躯干、上身、下身、全身肌肉质量这些体成分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经常锻炼组大腿、下身脂肪、上肢、大腿、躯干、上身、下身、全身肌肉质量均高于不经常锻炼组,上肢、大腿、躯干、上身、下身、全身组织和区域的脂肪百分比均低于不经常锻炼组,男女结果一致。4、对所有指标和最大摄氧量进行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后,将具有线性相关的指标,控制性别、是否锻炼、BMI三个因素的影响之后,进一步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安静心功能指标CO、SV、SVI、CP,血液指标RBC、HGB、HCT、MCV、MCH、T,体成分指标上肢、大腿、躯干、上身、下身、全身的肌肉质量与最大摄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HR、SBP、上肢、大腿、躯干、上身、下身、全身组织和区域的脂肪百分比都与最大摄氧量呈显着负相关。5、对与最大摄氧量有相关性的体成分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主成分提取法、最大方差旋转法,筛选出全身区域(%脂肪)、大腿脂肪(kg)、全身肌肉(kg)、大腿肌肉(kg)、上身区域脂肪(%)共五个指标能很好代表大学生体成分水平。6、以上五个体成分指标,再加上与最大摄氧量有显着相关性的心功能、血液指标、以及是否经常锻炼因素、性别和BMI共18个指标进入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最具代表性和拟合优度最优的回归方程:(?)VO2max=-0.316+0.251*BMI+0.290*性别+0.094*是否经常锻炼-0.027*全身区域(%脂肪)+0.118*CO-0.006*SBP+0.005*HGB(R2=0.803,p<0.01;性别(男=1,女=0),是否经常锻炼(经常锻炼=1,不经常锻炼=0))研究结论1、经常参加锻炼的大学生,心功能、血液载氧能力、体成分肌肉和脂肪比例都优于不经常锻炼大学生。2、纠正其他因素后,安静心输出量(CO)、血红蛋白(HGB)与VO2max成正相关;全身脂肪百分比与VO2max成负相关。3、综合考虑心脏泵血功能、血液载氧能力、以及身体成分的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VO2max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较好,能够很好的预测我国大学生最大摄氧量。

向丽萍[8](2020)在《“液体负重加压”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高校羽毛球队运动员除专项训练外,同时还需兼顾学业任务,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专项训练时间相对较少,所以,高校教练员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缩短运动员的训练周期,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让运动员取得好的训练效果,对于高校训练队在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项目研究领域中,使用训练辅助器材的实践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训练辅助器材已经是教学和训练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根据羽毛球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重难点,在训练中引进一种训练辅助器材为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使训练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本论文旨在使用“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在高校羽毛球队训练中的应用,通过穿戴适宜负荷重量的水背心并结合四肢加压进行血流限制训练的方法进行实验来验证其对高校的羽毛球运动员心肺功能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比八周实验前后测试指标差异分析出“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对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是由液体负重背心和四肢特殊加压装置组合而成,它的使用原理符合羽毛球运动的专项特点,通过应用“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在高校羽毛球训练中,以此来达到提高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目的。2.八周实验后,对照组运动员心肺功能无显着变化,实验组运动员心肺功能有明显提升,安静心率降低、运动即刻心率恢复正常值和肺活量的提高,可以说明“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对运动员的负荷强度在科学范围内,运动员机体状态良好,没有出现过度训练的现象。3.八周实验后,两组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的专项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灵敏、协调素质的提高更明显,“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的应用效果显着,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发挥稳定性的同时,也弥补了高校的运动员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使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更显着。

李阳[9](2019)在《基于体表信号的心血管系统电-机械特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不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愈发严重。无创无损地早期检测心血管疾病,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体表心血管信号中包含了丰富的生理信息,体表信号分析是无创无损检测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心电特征变异性分析为代表的心脏电特性研究和以心音、脉搏波信号分析为代表的心血管机械特性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电特性与机械特性的联合分析可以从整体上描述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及变化规律,揭示系统各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联合体表心电、心音和脉搏波信号,系统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电-机械特性,挖掘心血管疾病无创无损检测的有效信息。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引入动力学模式分析方法,研究了心衰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电特性,探讨了心脏电特性分析对于心血管疾病检测的价值。与健康人相比,心衰患者QT间期显着延长,复杂度降低,心室除极复极活动变得不稳定,但是冠心病患者电特性变化不明显;QT间期变异性分析中需要注意QT间期和RR间期的耦合关系,经典心率校正公式对不同疾病状态下QT序列的校正效果存在差异;动力学模式分析能够捕捉到隐藏在QT时间序列中的细节变化,为检测心脏功能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2)联合分析心脏电-机械特性,系统地研究了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机械活动时间序列的变异性和耦合特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第一第二心音(S1S2)序列标准差显着增大,收缩间期变化更加不规律;QT-S1S2、TQ-S2S1和QQ-S1S1的耦合性指标在冠心病组均显着降低,冠心病患者电-机械活动同步性受损,心脏机械活动对电兴奋的即时反应能力减弱。结果提示,相较于单一的心电或者心音信号分析,电-机械特性联合分析对于无创无损检测冠心病更加有效。(3)系统分析了心脏电机械延迟变异性指标,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冠心病组和健康组的自动分类。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电机械延迟间期延长,样本熵显着降低,动力学模式中振荡模式比例显着提高,进一步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会导致心肌细胞电-机械活动的不同步;在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中,电机械延迟变异性指标的加入,使得分类准确率从基于电特性、机械特性指标的72.9%显着提高到95.8%。上述结果提示心脏电机械延迟特性对冠状动脉病变极具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检测的有效指标。(4)基于四肢袖带的脉搏波信号,研究了冠心病和年龄对于人体不同部位间脉搏波传播时间(PTT)以及双侧脉搏波对称性的影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肱-踝PTT显着缩短,而心脏-肱动脉PTT和心脏-踝动脉PTT均值并没有显着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肱-踝PTT、心脏-肱动脉PTT和心脏-踝动脉PTT均显着缩短;青年学生组表现出了良好的双侧PTT对称性,年龄增长和冠心病均导致左右侧PTT的差异增大,相似性显着降低。上述结果提示,肱-踝PTT分析以及双侧PTT对称性分析,有助于血管弹性功能评估和冠心病的无创无损检测。

李东丽[10](2019)在《基于心音的高校青年教师心脏储备研究 ——以重庆大学青年教师为例》文中认为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未来人才的培养者,是前沿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者和传递者。心音检测可作为一种普及性筛查方法用来评高校青年教师心脏状态,协助高校青年教师认知自己心脏功能的状况,提醒高校青年教师更加关注自身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本论文使用运动心力监测仪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脏储备进行检测,采用心率、D/S比值、第一心音幅值相对值(S1/S1’)等指标进行评估分析。本论文由5部分构成:分别为绪论部分、心音信号、心音实验部分、实验结果与讨论、总结与建议。绪论部分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基于心音的心脏储备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简要概述了心音信号和心脏储备研究指标。心音实验部分选取重庆大学30名青年教师(年龄2641岁,男女各15名),分别测量安静状态下、1/4运动量、1/2运动量、3/4运动量和全运动量、休息1 min、3 min、5 min的即刻心音图。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表明:(1)运动应激会动用心率储备、收缩期储备、舒张期储备和心力储备,心脏舒张期自身供血时间随着运动负荷的逐渐增加而缩短,因此D/S比值也跟着下降。这是心脏负担加重的表现,D/S下降速度越快说明心脏功能越差;(2)青年教师心脏功能处于健康状态(D/S≥1.5)的青年教师仅占40.0%,其余60.0%处于亚健康(1.3≤D/S<1.5)或者病理状态(1.0≤D/S<1.3);66.7%的青年教师心力储备、心脏耐力不足;(3)男性青年教师心脏储备优于女性青年教师。心率方面,在休息5分钟时,有80.0%的男性青年教师心率可以恢复到初始水平,女性青年教师有73.3%可以恢复到初始水平;心脏供血方面,D/S≥1.5男性青年教师占比46.7%,女性青年教师占比33.3%;心力储备方面,男性青年教师心力储备上调5倍以上的有40%,而女性青年教师只有33.3%。(4)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以及有运动锻炼习惯的高校教师心脏储备较好。(5)心力变化趋势可以反映心脏上调的能力和动用心力储备的能力,能够有效的评价机体在运动状态下心脏的功能。D/S比值(舒张期时限/收缩期时限比值)能够可靠的评价安静状态下的心脏功能。今后,D/S比值可以在高校青年教师心脏储备的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议高校青年教师规律作息、增加睡眠时间、合理运动,提高心脏储备。

二、运动员心率和心脏收缩力同步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员心率和心脏收缩力同步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赛艇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HRV的生理机制
    2.2 HRV指标及其含义
    2.3 HRV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不同训练强度对HRV的影响
        2.3.2 不同训练方式对HRV的影响
        2.3.3 昼夜生物节律对HRV的影响
    2.4 HRV在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目运动中的应用
        2.4.1 HRV监控运动疲劳
        2.4.2 HRV监控运动焦虑
        2.4.3 HRV预估运动表现
    2.5 赛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测试
    2.6 运动后血乳酸、心率、RPE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次性力竭运动前后赛艇运动员HRV指标变化及其差异比较
        4.1.1 赛艇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前后HRV指标变化
        4.1.2 赛艇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前后HRV时域、频域指标差异比较
    4.2 一次性力竭运动前、中、后赛艇运动员HRV指标与VO_2max、HR、Bla、TRIMP相关性分析
        4.2.1 赛艇运动员不同时间段HRV指标与VO_2max相关性分析
        4.2.2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HR相关性分析
        4.2.3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Bla相关性分析
        4.2.4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RPE相关性分析
        4.2.5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TRIMP相关性分析
5 讨论与分析
    5.1 赛艇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前后HRV变化
        5.1.1 赛艇运动员安静状态HRV指标变化
        5.1.2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变化
    5.2 赛艇运动员不同时间段HRV指标与VO_2max、HR、Bla、TRIMP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2.1 赛艇运动员安静状态HRV指标与VO_2max相关性
        5.2.2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VO_2max相关性
        5.2.3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HR的相关性
        5.2.4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Bla的相关性
        5.2.5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RPE的相关性
        5.2.6 赛艇运动员运动后HRV指标与TRIMP的相关性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艺术集体操练习者耐力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艺术集体操简介
        2.1.2 艺术集体操项目特征
        2.1.3 艺术集体操发展现状
    2.2 耐力素质概念阐述与分类
        2.2.1 耐力素质的概念阐述
        2.2.2 耐力素质的分类
        2.2.3 耐力素质对艺术集体操项目的重要性
    2.3 国内外耐力素质的研究现状
        2.3.1 国内耐力素质科研研究现状
        2.3.2 国外耐力素质科研研究现状
        2.3.3 耐力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
        2.3.3.1 影响耐力素质训练的生物学因素
        2.3.3.2 影响耐力素质的遗传学因素
        2.3.3.3 耐力素质与身体形态的研究
        2.3.3.4 耐力素质与呼吸、循环系统的研究
        2.3.3.5 耐力素质与力量、速度的研究
    2.4 女大学生耐力素质现状
    2.5 耐力素质训练对机体的重要性
    2.6 艺术集体操相关耐力素质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结果及分析
    4.1 实验对象身体形态与机能分析
        4.1.1 实验对象身体形态分析
        4.1.2 实验前实验对象呼吸机能基本情况分析
        4.1.3 实验前实验对象循环机能基本情况分析
    4.2 实验对象呼吸与循环机能分析
        4.2.1 实验前后实验对象呼吸与循环机能分析
        4.2.2 实验后实验对象呼吸机能及循环机能分析
    4.3 实验对象耐力素质分析
        4.3.1 实验前实验对象有氧耐力及肌肉耐力分析
        4.3.2 实验前后实验对象有氧耐力及肌肉耐力分析
        4.3.3 实验后实验对象有氧耐力素质和力量耐力素质对比分析
    4.4 耐力素质与身体形态相关性分析
        4.4.1 BMI与耐力素质相关性分析
        4.4.2 身体围度、宽度与耐力素质相关性分析
    4.5 耐力素质与呼吸、循环系统机能相关性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附录

(3)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运动与心血管机能
    2.2 高强度间歇训练与心血管机能
        2.2.1 HIIT的定义及发展
        2.2.2 HIIT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2.2.3 心率变异性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方法
        3.2.1 测试指标
        3.2.2 实验仪器
        3.2.3 测试方法
    3.3 HIIT方案
    3.4 数据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 HIIT对大学生安静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4.2 HIIT对大学生肺活量的影响
    4.3 HIIT对大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4.3.1 HIIT对大学生时域指标的影响
        4.3.2 HIIT对大学生频域指标的影响
        4.3.3 HIIT对大学生功率比值和归一化功率的影响
        4.3.4 HIIT对大学生心脏功能的影响
    4.4 HIIT对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现代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2.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2.1.2 运动性疲劳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2.1.3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2.1.4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2.1.5 运动性疲劳的治疗
        2.1.6 运动性疲劳的指标选取
    2.2 祖国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2.2.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2.2.2 运动性疲劳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2.2.3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2.2.4 运动性疲劳的治疗
    2.3 针刺
        2.3.1 针刺概述
        2.3.2 针刺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2.3.3 针刺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临床研究
        2.3.4 选穴依据
    2.4 牵伸
        2.4.1 静态牵伸概述
        2.4.2 静态牵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2.4.3 静态牵伸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剔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分组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2.5 实验指标的测定
    3.3 数据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干预前后两组PRE值的比较
    4.2 干预前后两组症状积分的比较
    4.3 干预前后两组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的比较
    4.4 干预前后两组握力值的比较
    4.5 干预前后两组血乳酸水平的比较
    4.6 干预前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
    4.7 两组运动员不同时间段心率的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5.1 针刺联合静态牵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理论依据
    5.2 冬残奥越野滑雪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现状分析
    5.3 两组干预方式对PRE值、症状积分及量化评分的影响
    5.4 两组干预方式对握力值的影响
    5.5 两组干预方式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5.6 两组干预方式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5.7 两组干预方式对心率恢复的影响
    5.8 本研究的创新性
    5.9 本研究的局限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热身方式对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不同强度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训练实验法
        1.3.3 数理统计法
        1.3.4 逻辑分析法
2 文献综述
    2.1 热身在体能性项目比赛和训练中的重要性研究
        2.1.1 热身活动的定义
        2.1.2 热身运动的作用和类别
        2.1.3 热身对比赛和训练效果的影响
    2.2 加压训练与运动能力相关性的研究
        2.2.1 加压训练的含义
        2.2.2 加压训练增强肌肉力量的生理机制分析
        2.2.3 加压训练提升肌肉耐力的生理机制分析
        2.2.4 限制血流训练中加压压力的选择
    2.3 限制血流热身训练对运动员各项身体数据的变化影响
        2.3.1 限制血流热身训练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研究
        2.3.2 运动员对不同适应压的研究进展
        2.3.3 限制血流训练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2.4.1 国内有关于限制血流训练的相关研究现状
        2.4.2 国外有关于限制血流训练的相关研究现状
    2.5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方案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流程
    3.3 实验内容与流程
        3.3.1 基本运动能力实验室测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热身方案下肢肌氧含量、运动心率及恢复心率比较
        4.1.1 加压后静态肌氧含量变化
        4.1.2 不同热身方案中最初6min低强度运动下肢肌氧含量变化
        4.1.3 不同热身方案运动各阶段心率和血乳酸变化
        4.1.4 不同热身方案运动结束后心率恢复比较分析
    4.2 不同热身方案运动后10s冲刺间歇训练运动表现差异
    4.3 不同方案热身运动后5min高强度耐力训练运动表现差异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安静状态与中等强度运动状态能量代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能量代谢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2 不同运动方式的能量代谢特征
    2.3 不同强度运动的能量代谢特征
    2.4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能量代谢特征
    2.5 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能量代谢特征
    2.6 不同体能水平的能量代谢特征
    2.7 不同运动时长的能量代谢特征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和程序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2.1 测试地点和条件
        3.2.2.2 实验仪器
        3.2.2.3 测试指标
        3.2.3 研究程序
        3.2.3.1 最大摄氧量测试
        3.2.3.2 实验测试
        3.2.3.3 次日安静坐位测试
        3.2.4 数据提取和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不同运动阶段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特征
        4.1.1 代谢当量、心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比较
        4.1.2 脂肪氧化供能量和糖氧化供能量以及总能耗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比较
    4.2 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运动阶段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特征
        4.2.1 代谢当量、心率在运动阶段的变化比较
        4.2.2 脂肪氧化供能量和糖氧化供能量以及总能耗在运动阶段的变化比较
    4.3 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恢复阶段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特征
        4.3.1 代谢当量、心率在恢复阶段的变化比较
        4.3.2 脂肪氧化供能量和糖氧化供能量以及总能耗在恢复阶段的变化比较
5 分析讨论
    5.1 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不同阶段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变化情况的讨论分析
    5.2 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运动阶段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变化情况的讨论分析
    5.3 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恢复阶段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变化情况的讨论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心功能指标的应用
        2.1.1 心率
        2.1.2 血压
        2.1.3 每搏量及衍生指标
    2.2 心功能监测技术
    2.3 最大摄氧量概述
    2.4 最大摄氧量的测试方法
        2.4.1 直接测试法
        2.4.2 间接测试法
    2.5 最大摄氧量的限制因素
        2.5.1 中枢机制
        2.5.2 外周机制
    2.6 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2.6.1 心脏泵血功能
        2.6.2 血氧运输
        2.6.3 身体成分
        2.6.4 遗传、年龄、性别、体重、锻炼因素
3 研究对象
    3.1 纳入标准
    3.2 基本情况
4 研究方法
    4.1 实验法
        4.1.1 实验流程图
        4.1.2 身体形态
        4.1.3 血液指标
        4.1.4 NICOM心排量
        4.1.5 最大摄氧量
    4.2 数理统计法
    4.3 问卷调查法
5 研究结果
    5.1 心功能
        5.1.1 安静心功能
        5.1.2 性别和锻炼差异
    5.2 血液
        5.2.1 血常规、血脂、激素
        5.2.2 性别和锻炼差异
    5.3 体成分
        5.3.1 脂肪和肌肉
        5.3.2 性别和锻炼差异
    5.4 最大摄氧量
    5.5 最大摄氧量和心功能、血液、体成分的相关性
    5.6 最大摄氧量和心功能、血液、体成分的偏相关性
        5.6.1 VO_2max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的偏相关性
        5.6.2 VO_2max/kg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的偏相关性
    5.7 体成分指标的因子分析
    5.8 最大摄氧量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5.8.1 VO_2max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5.8.2 VO_2max/kg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6 分析与讨论
    6.1 安静心功能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分析
    6.2 血常规和睾酮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分析
    6.3 脂肪和肌肉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分析
    6.4 回归方程指标的重要性分析
    6.5 与其他回归方程的比较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液体负重加压”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负重训练
        2.1.2 加压训练
        2.1.3 训练辅助器材
    2.2 羽毛球运动项目的研究
        2.2.1 羽毛球运动项目特征
        2.2.2 羽毛球运动供能特点
        2.2.3 羽毛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
    2.3 训练辅助器材应用研究
        2.3.1 训练辅助器材在体育项目中的应用
        2.3.2 负重辅助器材在体育项目中的应用
        2.3.3 加压辅助器材在体育项目中的应用
        2.3.4 训练辅助器材在羽毛球项目中的应用
    2.4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
        4.1.1 “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的设计原理
        4.1.2 “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的使用方法
        4.1.3 “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
    4.2 应用“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4.2.1 实验前后安静心率比较
        4.2.2 实验前后运动心率比较
        4.2.3 实验前后肺活量比较
    4.3 应用“液体负重加压”训练辅助器材对专项素质的影响
        4.3.1 实验前后专项力量素质比较
        4.3.2 实验前后专项速度素质的比较
        4.3.3 实验前后专项耐力素质的比较
        4.3.4 实验前后专项灵敏和协调素质的比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体表信号的心血管系统电-机械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注释表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心血管系统电机械特性概述
    1.3 基于体表生理信号的心血管系统电机械特性研究进展
        1.3.1 心脏电特性研究进展
        1.3.2 心血管机械特性研究进展
        1.3.3 心血管系统电-机械特性联合分析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心电信号的心脏电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与分组
        2.2.2 电特性时间序列的构建
    2.3 时间序列的分析
        2.3.1 心率校正
        2.3.2 变异性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冠心病患者和心衰患者的QT-RR相关性变化
        2.4.2 冠心病患者和心衰患者的QTV变化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心电与心音信号的心脏电-机械耦合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数据采集和处理
        3.2.1 数据来源与分组
        3.2.2 电和机械特性时间序列的构建
    3.3 时间序列的分析
        3.3.1 变异性分析
        3.3.2 耦合性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冠心病患者变异性指标的变化
        3.4.2 冠心病患者电-机械耦合特性的变化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心电与心音信号的心脏电机械延迟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和分组
        4.2.2 电机械延迟时间序列的构建
    4.3 时间序列分析与分类
        4.3.1 变异性分析
        4.3.2 支持向量机
    4.4 结果分析
        4.4.1 冠心病患者HRV、SPV、DPV、EMDV的变化
        4.4.2 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心电和四肢袖带脉搏波信号的心血管系统电机械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数据釆集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与分组
        5.2.2 心血管电机械特性时间序列的构建
    5.3 时间序列分析
        5.3.1 变异性分析
        5.3.2 对称性分析
    5.4 结果分析
        5.4.1 年龄对肱-踝脉搏波传播时间的影响
        5.4.2 冠心病对肱-踝脉搏波传播时间的影响
        5.4.3 年龄对心脏-四肢脉搏波传播时间的影响
        5.4.4 冠心病对心脏-四肢脉搏波传播时间的影响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奖励
    学术论文与专利
    荣誉或奖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基于心音的高校青年教师心脏储备研究 ——以重庆大学青年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高校青年教师健康问题现状
        1.2.2 心脏功能检测方法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心音信号
    2.1 心脏的泵血功能
    2.2 心音
        2.2.1 心音产生的机理
        2.2.2 心音信号的采集
        2.2.3 心音图简介
3心音实验
    3.1 研究对象
    3.2 试验方法
    3.3 仪器与设备
    3.4 观察指标
    3.5 心脏储备研究指标
        3.5.1 心率变化趋势
        3.5.2 心脏舒张期和收缩期时限比值(D/S)
        3.5.3 心力变化趋势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
        4.1.1 安静时、各阶段运动后及休息1 min、3 min、5 min的心率变化
        4.1.2 安静时、各阶段运动后及休息1 min、3 min、5 min的 D/S比值变化
        4.1.3 心脏储备功能等级分布情况
        4.1.4 安静时、各阶段运动后及休息1 min、3 min、5 min的 S1 幅值的变化
        4.1.5 安静时、各阶段运动后及休息1 min、3 min、5 min的 S1 幅值相对值变化
        4.1.6 心音图运动实验中观察到S1、S2 倒置的特殊现象
        4.1.7 心音图运动实验中观察到第三心音(S3)的特殊现象
    4.2 分析与讨论
5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人群体质评估基线信息表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运动员心率和心脏收缩力同步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赛艇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的研究[D]. 谢友军.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艺术集体操练习者耐力素质研究[D]. 梁路文.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影响[D]. 郭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D]. 李若薇.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5]热身方式对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不同强度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D]. 张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安静状态与中等强度运动状态能量代谢特征研究[D]. 陈肖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研究[D]. 杨慧君.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0(08)
  • [8]“液体负重加压”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 向丽萍.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9]基于体表信号的心血管系统电-机械特性分析研究[D]. 李阳.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基于心音的高校青年教师心脏储备研究 ——以重庆大学青年教师为例[D]. 李东丽. 重庆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运动员心率与心肌收缩力同步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