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瓦斯巡检智能化管理系统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梁椿豪,陈骋,曹鹏[1](2021)在《瓦斯抽采泵站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为实现煤矿瓦斯抽采泵站少人化、无人化运行,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设计瓦斯抽采泵站智能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可实现瓦斯抽采泵站远程集中监控,提高运行可靠性和控制精度;图像识别技术可通过对摄像头实时采集图像分析处理,准确识别机械仪表指针读数、阀门阀板位置、厂区违禁物品等,识别准确度达85%,可替代传统人工巡检,提高瓦斯抽采泵站安全管理水平。相比人工手动操作机器设备、人员定时巡检的瓦斯抽采泵站,应用瓦斯抽采泵站智能管理系统可降低瓦斯抽采泵站60%的人力需求,且对煤矿智能化发展方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马恺[2](2020)在《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神东矿区上湾煤矿8.8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是目前世界上采高最大的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大型机械设备多,采场环境更为复杂,光线灰暗,设备运转噪声大,设备操作人员视线、听力受阻,现场作业人员潜在安全风险大。建立完善有效的人员-设备-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对实现8.8m超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综采工作面的综合安全保障问题,面向综采工作面特定区域,依托神东信息化平台,对上湾矿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概况,通过矿压监测系统采集了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利用工作面顶板垮落来压强度理论及支架工作阻力理论,分析了工作面矿压的显现规律以及支架的阻力,为工作面压力安全管理提供预警依据。通过分析锚索和锚杆导电性以及监测电极布置方式,基于工作面电法监测系统,动态监测了重点区域的水害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反演分析,提出了上湾矿12401工作面顶板水害安全管理预警级别划分方法。根据工作面装备分布、回采工艺等特点,将整个回采空间划分为若干安全管理区域。以设计的正规作业循环图为依托,通过对“三机”设备位置和生产过程的准确监测和跟踪,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矿压和水害、设备运行状态和班组生产人员的实时可视化的监测和安全管理,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本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对综采工作面环境、设备以及班组人员开展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常海雷[3](2019)在《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瓦斯灾害是目前煤矿致灾率最高的灾害之一,高瓦斯矿井众多瓦斯涌出源导致瓦斯灾害隐患区域分布广泛,而且瓦斯涌出量大这一最突出特点直接导致矿井瓦斯灾害危险性急剧增加,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在当前瓦斯防治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对煤矿瓦斯灾害进行防治,能有效遏制瓦斯灾害恶性事件的发生,降低瓦斯灾害事故后果。构建高瓦斯矿井瓦斯防治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是我国高瓦斯矿井企业急需研究的问题。本论文立足高瓦斯矿井实际情况,开展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研究,系统研究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模式,以高瓦斯矿井瓦斯现状为依据,以瓦斯防控灾害治理为中心,以瓦斯浓度零超限为目标,借助风险预控方法、精细化管理方法、预警方法,构建瓦斯超限预警预测、“三违”查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闭环管理的“二环一警”管理体系,以超前化、全员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为要求,以“持续改进”为工作方式,构建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治理风险预控管理模型。以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隐患闭环管理体系。以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高瓦斯矿井“三违”动态闭环管理体系。基于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影响因素,构建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单一与综合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的多层次瓦斯超限预警指标体系以及瓦斯超限预警模型,形成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体系结构,应用C#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监测监控信息数据库、地质测量信息数据库、采掘动态信息管理数据库、通风瓦斯数据库、隐患与“三违”信息管理数据库,开发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软件。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应用于山西天地王坡煤矿,使该矿实现了隐患与“三违”的闭环信息化管理,并利用该系统对3316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进行预警管理,系统运行期间3316回采工作面实现了瓦斯零超限,该系统在王坡煤矿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显着的推广应用价值与意义。该论文有图46幅,表12个,参考文献62篇。
任建宾[4](2019)在《选煤厂机电设备故障智能化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选煤厂机电设备故障检测困难问题,以阳泉煤业集团新景矿洗煤厂为例,对选煤厂机电设备故障智能化检测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故障检测原理和工作流程,设计了故障检测服务端。实践表明,传感器和继电器收集设备运行参数,智能系统查找故障原因并做出判断,实现了主动判断、确认故障的智能化技术,消除了故障隐患,保障了选煤厂机电设备稳定运行。
闫大群[5](2018)在《基于网络解算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潜在安全风险之一,如何最大化避免瓦斯灾害所导致的人身伤害甚至伤亡以及所造成的巨大损失都是整个煤田开采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和重视的一点。本文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风网拓扑信息,构建了通风瓦斯综合分析模型,首先对瓦斯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ARMA模型,基于此对监测点瓦斯浓度进行预测,进而得出瓦斯浓度预测区间,并依据井巷拓扑结构和井下通风瓦斯基础数据快速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图并构建通风瓦斯流域分析基础模型。然后从矿井通风瓦斯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井巷的通风瓦斯数据(如风阻、风压、风速、瓦斯浓度等)分布情况从全局性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构建远程技术支持平台对整个监测系统进行维护,可对系统数据进行定期的分析及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多维信息融合的瓦斯气体浓度预警分析,其结果可以形象地显示井下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矿井通风的整体布局,有助于更准确地得出整个煤矿井下作业系统的评价结果;(2)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通风网络拓扑信息,构建了通风瓦斯综合分析模型,可辨识出井下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高瓦斯风险的区域,得出不同区域的瓦斯涌出量变化趋势、整个系统的风流信息以及正常通风状态下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显示潜在的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井瓦斯等气体的预测预警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手段。
康凯[6](2018)在《神宁煤化工厂区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宁煤集团煤化工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煤化工厂区智能机器人蚁群移动巡检模型,针对煤化工厂区中存在的路径重叠,耗时过长等问题,提出粒子群优化蚁群路径优化算法。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宁煤集团煤化工厂区巡检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原有的巡检系统中的不足,开发设计适用于煤化工厂区巡检的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主要从整体上分析系统构成,包括巡检系统总体构架、监控系统的全面技术架构设计和整个系统在硬件方面的设计,将这些设计与系统总体架构与巡检终端、后台管理这两种系统和通讯模块三者进行结合,最终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功能。其次,针对传统移动巡检机器人采用磁导轨、固定导轨或循迹等导航方式的不足,提出采用高精度差分北斗系统和激光雷达导航的方式进行导航。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其定位原理,对巡检机器人的整体框架进行了设计,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硬件与软件。再次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路径优化算法,对各个算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实现流程进行介绍,分析并比较常见路径优化算法的优缺点,在分析比较常见路径优化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宁煤集团煤化工厂区智能机器人巡检过程中存在的路径重叠,耗时过长等问题,提出粒子群优化蚁群路径优化算法,该方法将利用粒子群优化蚁群算法参数,同时通过选取全局同步与精英策略相结合的信息素更新方式,在粒子间更新的同时在整个算法求解过程中持续更新的信息素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保留并积累足够的环境信息,大幅度减少被调用蚁群算法迭代次数。最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粒子群优化蚁群路径优化算法在优化封闭式曲线形巡检路径过程中比普通蚁群算法及粒子群算法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相同条件下巡检效果更优,可为煤化工厂区的安全巡检提供有益借鉴。
陆铮[7](2018)在《矿井瓦斯动态巡检与管控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为了解决目前瓦斯巡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巡检数据不能实时上传,数据处理结果无法及时反馈到现场等问题,依托手持终端、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发布终端等软硬件,通过研究瓦斯巡检管控的智能技术,设计开发了矿井瓦斯动态巡检与管控系统,系统采用巡检记录仪通过刷卡、拍照与多参数气体检测仪自动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时检测、记录。同时将相关信息传至地面数据中心,利用瓦斯巡检系统进行分析、存储和管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生成相应报告,针对异常情况逐级预警与信息发布,保证地面与井下安全信息对称。结果表明,系统实施后有效杜绝了脱岗、漏检、误报等人为安全隐患,保证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规范安全检测及管控过程。
贺耀宜,贺安民,安世岗,吴茂晗[8](2017)在《煤矿井下固定场所和移动场瓦斯监测融合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目前煤矿井下固定场所和移动场瓦斯监测分别由安全监控系统和智能瓦斯巡检系统来执行,数据缺乏关联的情况,分析了上述2类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将2类系统的数据进行融合,使固定场所的瓦斯监测与作业场所的瓦斯流动检测互为补充,从而实现井下瓦斯无死角监测。研究了2类系统数据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实现监测数据属性、位置信息、数据存储方式和数据表现方式等统一,监测数据与时间、空间信息统一,以及需要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主数据管理平台、井下精确定位、"GIS一张图"等。
徐明杰[9](2016)在《乳山市供电公司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对乳山市供电规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城市对供电方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巡检工作的问题也大大增强,原有的这种巡检管理模式也逐步不能满足乳山市供电发展的需要,效率太低,工作上有很多的不足。另外,随着国家对供电公司制度的变更以及对供电稳定性的要求加强,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及网络智能巡检系统对乳山市供电公司的日常工作进行处理,完成乳山市供电公司当前的主要任务。所以,有必要去通过设计与实现来面对乳山市供电公司现场巡检工作的稳定性需求,进而达到乳山市供电公司巡检管理的要求与服务效率。巡检管理系统根据乳山市供电公司的具体情况,采用B/S架构,运用J2EE技术进行编写,运用Struts、Hibernate等技术对乳山市供电公司巡检管理系统设计,运用了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2014来对数据进行存储;同时移动客户端采用的是Java技术Android编程,完成了移动端与Web系统的连接。乳山市供电公司巡检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巡检计划管理业务、巡检管理业务、巡检设备信息查询业务、系统管理业务以及移动客户端。巡检计划管理模块实现了对已完成巡检计划查询、巡检计划预警查询、未完成巡检计划查询、制定巡检计划以及巡检计划的统计。巡检管理模块实现了对巡检结果的巡检查询、变电站巡检的查询、线路巡检的查询、巡检审核工作,巡检审核工作分为已审核巡检,待审核巡检,问题处理,以及巡检统计。巡检设备信息模块实现了对变电站信息的查询,220KV线路信息的查询,110KV线路信息的查询,35KV线路信息的查询,10KV线路信息的查询。系统管理模块实现了登录人员的维护、巡检人员的维护、角色授权、角色维护、故障处理接收人设置以及发送短信。通过乳山市供电公司巡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将能够使巡检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大大的提高了日常工作和巡检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上不必要的错误。
赵华玮[10](2016)在《基于Linux平台的煤矿智能瓦斯巡检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提出并设计一种基于Linux平台,实现瓦斯浓度采集、无线通话、井下拍照执法、无线数据上传功能的无纸化智能瓦斯巡检办公方案,将电话调度、数据采集存储、自动上传数据、图像视频拍摄等功能高度集成,大大减少矿工佩戴下井仪器的数量,为煤矿提供了智能化的瓦斯监测方案。
二、煤矿瓦斯巡检智能化管理系统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瓦斯巡检智能化管理系统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瓦斯抽采泵站智能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瓦斯抽采泵站智能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 自动化控制系统 |
3 视频图像分析识别系统 |
3.1 仪表盘识别算法 |
3.2 目标检测算法 |
4 系统协同 |
5 结语 |
(2)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采工作面矿压及水害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综采工作面“人-机”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上湾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环境分析 |
2.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
2.1.1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 |
2.1.2 安全目标管理理论 |
2.1.3 信息化管理理论 |
2.2 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现状 |
2.2.1 上湾矿概况 |
2.2.2 上湾矿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
2.2.3 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现状 |
2.3 上湾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环境 |
2.3.1 上湾矿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
2.3.2 上湾矿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
2.4 上湾矿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矿压安全分析 |
3.1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概况 |
3.2 12401 综采面矿压分析方法 |
3.3 矿压安全监测数据采集 |
3.4 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警分析 |
3.4.1 工作面顶板垮落来压强度理论 |
3.4.2 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规律预警分析 |
3.4.3 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步距预警分析 |
3.4.4 支架阻力预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水害安全分析 |
4.1 底板音频电透测试与分析 |
4.1.1 锚索和锚杆导电性测试与分析 |
4.1.2 底板音频电透测试方法设计 |
4.2 巷道监测电极布置方式对比与分析 |
4.3 上湾矿12401 工作面顶板水害监测与分析 |
4.3.1 工作面电法监测系统组成 |
4.3.2 12401 综采工作面地质安全状态分析 |
4.3.3 监测区域动态监测结果反演分析 |
4.4 工作面顶板水害预警级别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信息管理 |
5.1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划分方法 |
5.1.1 工作面区域静态划分 |
5.1.2 采煤区域动态划分方法 |
5.2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环境安全分析及管理 |
5.2.1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矿压安全分析及管理 |
5.2.2 综采工作面区域化水害监测及安全管理 |
5.3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
5.3.1 综采装备区域化作业安全管理 |
5.3.2 综采装备“全周期设备监护”管理 |
5.4 班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
5.4.1 班组班前信息化管理 |
5.4.2 井下交接班信息化管理 |
5.5 上湾矿12401 综采工作面信息化管理成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3)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高瓦斯矿井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理论研究 |
2.1 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
2.2 管理体系整体结构设计 |
2.3 管理体系构建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3 隐患闭环管理体系构建 |
3.1 隐患闭环管理体系模型建立 |
3.2 隐患闭环管理机制建立 |
3.3 隐患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三违”闭环管理体系构建 |
4.1 “三违”闭环管理体系模型建立 |
4.2 “三违”闭环管理机制建立 |
4.3 “三违”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研究 |
5.1 瓦斯超限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5.2 瓦斯超限风险预警模型及预警机制 |
5.3 工作面瓦斯超限预警位置 |
5.4 本章小结 |
6 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 |
6.1 管理系统设计 |
6.2 管理系统瓦斯超限预警实现步骤 |
6.3 王坡煤矿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瓦斯方面隐患界定标准 |
附录2 :通风方面隐患界定标准 |
附录3 :王坡煤矿基本图元图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选煤厂机电设备故障智能化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故障检测 |
3 设备故障智能化检测服务端 |
4 设备故障智能化检测 |
4.1 检测系统的模块 |
4.2 检测参数 |
4.3 设备检测站点 |
5 结语 |
(5)基于网络解算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矿井监测数据处理及应用研究现状 |
1.3.2 瓦斯浓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基于瓦斯预测的预警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瓦斯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风量分配算法 |
2.1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 |
2.2 通风网络区域划分 |
2.2.1 基本概念的定义 |
2.2.2 算法与程序实现 |
2.3 风量分配算法 |
2.4 通风灵敏度 |
2.4.1 基本概念 |
2.4.2 通风灵敏度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 |
3.1 矿井基本情况及通风安全信息化建设现状 |
3.1.1 矿井概况 |
3.1.2 通风安全信息化建设情况 |
3.2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基本理论方法 |
3.2.1 ARMA模型定义 |
3.2.2 ARMA模型基本原理 |
3.2.3 ARMA模型基本形式 |
3.3 瓦斯浓度预测预警方法及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瓦斯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
4.1 系统总体框架 |
4.2 通风瓦斯数据分析服务端 |
4.2.2 一级目标巷分析 |
4.2.3 一级与二级目标巷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神宁煤化工厂区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3.1 总体方案选择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2 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 |
2.1 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系统构架 |
2.2 智能巡检机器人硬件设计 |
2.2.1 环境感知模块 |
2.2.2 数据处理模块 |
2.2.3 车体控制模块 |
2.2.4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2.3 智能巡检机器人充电系统设计 |
2.4 微气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2.5 监控平台设计 |
2.5.1 服务器端 |
2.5.2 客户端 |
2.6 智能巡检机器人基站 |
2.6.1 巡检机器人基站设计 |
2.6.2 移动体控制系统 |
2.7 远程红外监测与移动物体闯入与侦测系统 |
2.8 远程声音监测与诊断系统 |
2.9 自主导航及停车检修维护 |
2.10 本章小结 |
3 基于北斗导航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
3.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
3.1.1 BDS空间段 |
3.1.2 BDS地面段 |
3.1.3 BDS用户段 |
3.2 BDS信号结构分析 |
3.2.1 BDS基本信号结构 |
3.2.2 B1I测距码 |
3.3 BDS定位原理 |
3.4 基于北斗导航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硬件设计 |
3.4.1 智能巡检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 |
3.4.2 智能巡检移动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 |
3.5 智能巡检机器人软件体系设计 |
3.5.1 智能巡检机器人软件体系结构 |
3.5.2 基于北斗导航的智能巡检系统软件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巡检路径寻优算法分析与比较 |
4.1 宁煤集团煤化工厂区智能机器人巡检路径优化问题描述 |
4.2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4.2.1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介绍 |
4.2.2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特性分析 |
4.2.3 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4.3 遗传算法 |
4.3.1 遗传算法介绍 |
4.3.2 遗传算法特性分析 |
4.4 模拟退火算法 |
4.4.1 模拟退火算法介绍 |
4.4.2 模拟退火算法特性分析 |
4.4.3 模拟退火算法流程 |
4.5 粒子群算法 |
4.5.1 粒子群算法介绍 |
4.5.2 传统粒子群特性分析 |
4.6 蚁群算法 |
4.6.1 蚁群算法介绍 |
4.6.2 蚁群算法的特性分析 |
4.7 五种路径优化算法优缺点比较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粒子群优化蚁群算法的巡检路径优化 |
5.1 蚁群巡检模型建立 |
5.2 粒子群优化蚁群算法参数算法设计 |
5.3 改进信息素更新方式的粒子群优化蚁群算法设计 |
5.4 仿真及分析 |
5.5 系统运行测试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矿井瓦斯动态巡检与管控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井瓦斯监测现状分析 |
2 瓦斯动态巡检与管控系统设计 |
3 瓦斯动态巡检与管控系统主要功能 |
3.1 数据通信 |
3.2 移动检测 |
3.3 监测预警 |
4 系统应用分析 |
5 结语 |
(8)煤矿井下固定场所和移动场瓦斯监测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安全监控系统现状 |
1.1 系统现状 |
1.2 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 智能瓦斯巡检系统现状 |
2.1 系统现状 |
2.2 系统存在的缺陷 |
3 煤矿井下固定场所和移动场瓦斯监测融合需解决的问题 |
4 井下固定场所和移动场瓦斯监测融合的关键技术 |
4.1 主数据管理平台 |
4.2 井下精确定位技术 |
4.3“GIS一张图”技术 |
5 结语 |
(9)乳山市供电公司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
1.2 国内外当前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巡检管理系统概述 |
2.2 业务流程分析 |
2.3 功能需求分析 |
2.3.1 巡检移动端 |
2.3.2 巡检计划管理 |
2.3.3 巡检管理 |
2.3.4 巡检设备信息 |
2.3.5 系统管理 |
2.4 非功能性需求 |
第3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特点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架构设计 |
3.2.2 功能架构设计 |
3.2.3 应用技术架构设计 |
3.3 功能详细设计 |
3.3.1 包结构设计 |
3.3.2 移动客户端详细设计 |
3.3.3 巡检计划管理详细设计 |
3.3.4 巡检管理详细设计 |
3.3.5 系统管理详细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第4章 实现与测试 |
4.1 系统总体实现 |
4.1.1 巡检移动端实现 |
4.1.2 巡检计划管理实现 |
4.1.3 巡检管理实现 |
4.1.4 巡检设备实现 |
4.1.5 系统管理实现 |
4.2 系统测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Linux平台的煤矿智能瓦斯巡检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总体硬件方案设计 |
2瓦斯巡检技术软件设计方案 |
3智能化、无纸化瓦斯巡检/办公方案 |
4结语 |
四、煤矿瓦斯巡检智能化管理系统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瓦斯抽采泵站智能管理系统设计[J]. 梁椿豪,陈骋,曹鹏. 煤矿机械, 2021(11)
- [2]上湾矿12401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研究[D]. 马恺.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3]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常海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4]选煤厂机电设备故障智能化检测系统研究[J]. 任建宾. 煤炭与化工, 2019(04)
- [5]基于网络解算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 闫大群.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6]神宁煤化工厂区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研究[D]. 康凯.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7]矿井瓦斯动态巡检与管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 陆铮.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8)
- [8]煤矿井下固定场所和移动场瓦斯监测融合研究[J]. 贺耀宜,贺安民,安世岗,吴茂晗. 工矿自动化, 2017(11)
- [9]乳山市供电公司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明杰. 山东大学, 2016(02)
- [10]基于Linux平台的煤矿智能瓦斯巡检技术[J]. 赵华玮. 煤炭技术,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