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2R、IL-6、L10、CL-Ⅳ在ROC曲线早期诊断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临床价值

SIL-2R、IL-6、L10、CL-Ⅳ在ROC曲线早期诊断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临床价值

一、应用ROC曲线评价SIL-2R,IL-6,L10,CL-Ⅳ对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杜鹃[1](2021)在《CD26阳性外泌体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1 研究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以肾滤过功能快速丧失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尿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的蓄积和/或尿量的减少,其病理特点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研究发现住院患者的发生率约为2-21%,其在社区医院发病率约为2%,而在大型医院发病率可达20%,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AKI导致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增加。总之,AKI给公共卫生及社会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传统与新发现的肾病生物学标志物,如血尿素氮、血肌酐、尿NGAL、KIM-1及TIMP2-IGFBP7乘积等,可协助进行AKI的预测和诊断。但它们都仅仅指向预测肾功能降低或肾损伤的发生,缺乏预测肾功能恢复的能力。患者肾损伤的持续时间及肾功能转归可显着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因此,早期预测、识别患者的恢复表型,及早干预,促进肾功能早期恢复、改变恢复表型,或能显着改善AKI患者的预后。在预测肾功能恢复的生物学标志物方面,存在较大空白。目前临床亟需理想的生物标志物预测AKI肾功能的转归。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nm的微小囊泡,其中包含完整的膜蛋白(尤其是糖蛋白)、外周膜蛋白、胞质、核蛋白以及细胞内组分,如miRNA,mRNA和代谢产物。同时外泌体通过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与靶细胞膜的附着/融合或被受体细胞内化,来进行细胞间通讯以及蛋白质和核酸的细胞间交换,从而发挥细胞间信使的作用,参与增殖、凋亡、免疫、凝血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尿液外泌体主要起源于肾单位管腔和泌尿道内衬的细胞,循环外泌体难以穿过肾小球滤过膜。多项研究发现,尿液外泌体RNA,miRNA和蛋白质可以较尿液其他生化成分更早的反映肾脏疾病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尿液外泌体有望成为一种有效且非侵入性的肾脏疾病生物标记物。同时,临床前研究提示外源性外泌体可减轻AKI肾脏损伤,促进修复,提示外泌体可能直接参与肾脏损伤与修复过程。因此,较其他尿液中的分子,外泌体更及时、更直接地体现肾脏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在预测预后方面更具有优势。CD26,又称为二肽基肽酶 Ⅳ(Dipeptidyl-peptidase 4,DPP4),是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可以裂解多种底物的N端二肽基,包括神经肽、肽激素、血管活性肽、趋化因子以及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另外CD26是多功能蛋白,除蛋白水解作用外,以多种方式发挥多种促增殖、免疫和炎症调节等作用。但CD26在AKI中的作用仍待阐明。最近的一项蛋白组学研究发现,与其他尿液及血清蛋白相比,尿CD26在AKI后发生显着变化,推荐尿CD26,尤其尿细胞外囊泡的CD26,为AKI候选生物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多项尿液外泌体的组学研究也发现尿液外泌体富含CD26,主要由CD26表达极为丰富的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他肾脏细胞所释放。尿液中外泌体结合CD26较尿液游离CD26更具有肾脏特异性,且已证实与外泌体结合是尿CD26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尿外泌体CD26可能对肾功能转归的预测更具有优势。综上,与AKI的早期预测相比,预测肾功能转归的生物标志物仍有较大空白,为临床所亟需。尿外泌体有可能成为新的肾损伤、肾功能转归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尿外泌体CD26能否作为AKI的预后标志物有待进一步研究。2目的(1)比较重症AKI患者与重症非AKI患者之间尿外泌体CD26水平的变化,探索尿外泌体CD26是否与AKI相关;(2)探讨尿外泌体CD26是否与AKI分期相关;(3)探讨尿外泌体CD26是否与90天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相关;(4)(4)探讨尿外泌体CD26是否与AKI肾功能恢复相关;(5)探讨尿外泌体CD26对AKI肾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3方法3.1研究设计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队列观察性研究。我们同时也收取了入住ICU的非AKI患者作为对照,首先比较两组间尿外泌体CD26表达的差异,以探讨尿外泌体CD26表达与AKI发生是否相关,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临床因素对尿外泌体CD26表达有无影响。在AKI患者中按CD26+尿外泌体比率分为CD26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首先通过双向比较研究尿外泌体CD26与AKI分期、住院死亡率的关系,继而用生存分析的方法比较尿外泌体CD26表达的高/低与90天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KE)的关系。其中MAKE包含3个成分,即死亡、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及肾功能持续恶化,对3个终点和组合终点分别进行分析及检验。应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尿外泌体CD26表达水平与28天内肾功能恢复的关系,并进一步应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进而在AKI存活者中对3个肾功能恢复终点(早期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及院内肾功能恢复)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尿外泌体CD26与早期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和院内肾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最后,在AKI存活者中检验尿外泌体CD26对早期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和院内肾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并进行亚组分析。3.2研究对象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CU,符合AKI诊断的成年患者,构成研究队列。AKI的诊断按照2012 KIDIGO指南推荐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为:(1)无尿;(2)严重的尿路感染;(3)泌尿系结石或肿瘤;(4)既往应用CD26/DPP4抑制剂;(5)患者或法定代表人拒绝。对照组的患者通过连续筛查2017年1月-2017年3月入住ICU的不符合AKI诊断标准的成年重症患者。排除标准同AKI组。入选患者均按照2012 KIDIGO指南的推荐进行治疗。3.3临床资料的采集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采集患者的慢性病史及急性合并症;采集患者用药史;生命体征;采集入住ICU 24h内的Scr、尿量,及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等数值。计算入住ICU第一天的APACHEII评分及非肾脏APACHE II。3.4临床终点的定义及随访本研究定义的主要终点是90天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KE),包含:死亡、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和持续肾功能恶化(较入组时肌酐≥200%)。次要终点为肾功能恢复。肾功能恢复的定义为不再符合AKI和CKD的任何一条诊断标准。肾功能恢复终点包含:早期肾功能恢复(7天内),出院肾功能恢复(出院时处于肾功能恢复状态)和院内肾功能恢复(住院期间发生过肾功能恢复)。随访患者至90天,随访其存活与否,有无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及肌酐数值等。若发生以上事件,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以进行分析。3.5标本采集及保存入组患者在入住ICU的24小时内留取新鲜尿液15ml。常温下,以300g转速离心10min,弃沉渣,取上清,放入-80℃冰箱备用。3.6外泌体分离纯化通过差速超速离心法对尿液标本中的外泌体进行分离和纯化。3.7电镜观察外泌体显微结构样品前处理后,透射电镜观察AKI患者尿液外泌体的超微表征。3.8检测外泌体特征性蛋白利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特征性蛋白。3.9乳胶微球辅助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尿液外泌体中CD26醛/硫酸盐乳胶微球吸附分离提纯的尿液外泌体,荧光素标记的流式抗体孵育结合的乳胶微球,流式细胞仪检测CD26阳性的尿液外泌体的阳性率。3.10统计学方法对采集的临床资料及检验数据,连续变量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描述,分类变量的描述为病例数(n)和百分比(%)。对于连续变量,采用Student’s t-test检验用于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Mann-Whitney检验和Kolmogorov-Smirnov检验用于呈非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对于分类变量,用Pearson’s chi-squared检验进行数据间的比较。首先对AKI组和对照组间进行CD26+尿外泌体比率进行比较,探讨在AKI发生时尿外泌体CD26表达是否发生改变。进而纳入所有患者,以CD26+尿外泌体比率为因变量,纳入临床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除外各临床因素对尿外泌体CD26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尿外泌体CD26与90天内MAKE及28天内肾功能恢复间的关系,我们应用类似生存分析KM曲线的方法,并对28天内肾功能恢复应用Cox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其独立影响因素。在AKI存活者中进行双向比较,按临床终点分类(早期肾功能恢复/早期肾功能未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未恢复,院内肾功能恢复/无院内肾功能恢复),比较两个结局间CD26+尿外泌体比率;分别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研究尿外泌体CD26与三个AKI肾功能恢复终点(早期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院内肾功能恢复)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将尿外泌体CD26表达水平与三个肾功能恢复终点分别进行单因素chi-squared检验,多因素分析分别以三个肾功能恢复终点为因变量,自变量纳入尿外泌体CD26表达水平和各临床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在AKI存活者中,通过制作ROC曲线,研究尿外泌体CD26对三个肾功能恢复终点的预测能力,并分亚组进行分析。以上分析,生存分析和ROC曲线应用GraphPad Prism 8进行分析,余统计过程均应用SPSS 17.0进行。4 结果4.1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成年患者,共入组AKI队列133人,非AKI对照组68人。4.2提取的外泌体形态与大小应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测量结果显示提取的尿液外泌体形态与大小符合文献报道的经典外泌体特征,不含细胞碎片、微粒等其他细胞成分,可以用于下一步检测。4.3提取的外泌体生物标志物Western blot与流式细胞检测术显示 CD63,CD81,GRP94,Calnexin,CD61以及TSG101在所提取的外泌体中表达丰富。4.4 AKI队列与对照组临床特征及尿外泌体CD26的比较基线特征进行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非肾脏APACHEII评分匹配。AKI组住院死亡率显着增高。两组间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AKI组CD26+尿外泌体比率显着低于对照组,6.4%(1.2%-22.0%)vs.23.9%,(6.6%-64.5%);p<0.001。4.5尿外泌体CD26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D26+尿外泌体比率与非肾脏APACHE II评分、糖尿病、慢性肾病(CKD)及AKI呈负相关,与外科术后呈正相关,与余临床指标不相关。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仅AKI与CD26+尿外泌体比率独立相关adjusted β=-15.95(-23.60,-8.29),p<0.001。4.6尿外泌体CD26表达高/低两组间临床特点的比较以中位数为界值,定义CD26+尿外泌体比率≥6.4%为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n=67),CD26+尿外泌体比率<6.4%为尿外泌体CD26低表达(n=66)。尿外泌体高表达和低表达组之间进行临床特点的比较,显示两组间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及非肾脏APACHE II评分相匹配。比较两组间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高表达组院内接受RRT比率显着低表达组(p=0.016),早期肾功能恢复、院内肾功能恢复显着高于低表达组(p<0.05),而出院肾功能恢复率无显着性差异。4.7尿外泌体CD26表达与AKI分期之间的关系尿外泌体CD26表达高/低两组间比较AKI 3个分期的构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84)。将CD26+尿外泌体比率作为连续变量,在AKI 3个分期间进行比较,两两比较各组无差异。因此,尿外泌体CD26与AKI的分期无显着性关系。提示,尿外泌体CD26表达与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4.8尿外泌体CD26表达与AKI患者预后的关系4.8.1尿外泌体CD26与MAKE 90的关系针对复合终点MAKE的组成成分逐一进行分析。为分析尿外泌体CD26与死亡终点的关系,首先在出院存活与死亡患者间比较CD26+尿外泌体比率无显着性差异。尿外泌体CD26表达高/低两组间比较住院死亡率无显着差异。最后在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间比较90天死亡率,Kaplan-Meier分析显示CD26高表达组与CD26低表达组90天死亡率无显着差异(p=0.907)。以上结果提示,尿外泌体CD26与近期死亡无关。对MAKE的另一成分——接受RRT治疗,与尿外泌体CD26的关系进行分析。CD26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院内应用RRT的比率显着降低(p=0.016)。KM分析显示,CD26高表达组90天内接受RRT比率显着低于低水平组(p=0.013)。提示,CD26高表达预示90天内RRT应用风险较低。对MAKE的最后一个成分——持续肾功能恶化进行分析。KM分析显示,90天内持续肾功能恶化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17)。对复合终点MAKE进行分析,CD26高表达组90天内MAKE的发生率显着低于CD26低表达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主要是RRT应用这一结局的影响。提示,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预示近期内MAKE发生风险较低,较好的肾脏相关预后。4.8.2尿外泌体CD26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4.8.2.1尿外泌体CD26与28天内肾功能恢复的关系Kaplan-Meier分析比较AKI患者尿外泌体CD26高/低表达组间28天内肾功能恢复发生率,结果显示高表达组28天内肾恢复率显着高于CD26低表达组(p<0.001)。进一步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尿外泌体CD26 表达水平进入方程(HR,1.90;95%CI,1.15-3.14;p=0.012)。结果提示,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可能促进AKI肾功能恢复。4.8.2.2 AKI存活者中尿外泌体CD26与肾功能恢复终点的关系AKI组81名存活者,依据3个肾功能结局进行分组,分别为早期肾功能恢复组/早期肾功能未恢复组、出院肾功能恢复组/出院肾功能未恢复组、院内恢复组/院内肾功能未恢复组,分别比较3组CD26+尿外泌体比率,显示各良好结局组CD26+尿外泌体比率均显着高于不良结局组(p<0.05)。在CD26表达高/低两组间比较肾功能早期恢复的差异,高表达组29(72.5%)例患者早期恢复,而低表达组仅有15(3 6.6%)例患者早期恢复,卡方检验显示两组间早期肾功能恢复存在显着差异(OR=4.57,p=0.001)。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肾功能恢复与AKI分期及尿外泌体CD26表达水平独立相关(OR=4.67,p=0.007)。结果提示,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可能是促进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因素。在CD26高/低表达两组间比较肾功能出院恢复的差异,高表达组34(85.0%)名患者出院恢复,而低表达组有23(56.1%)名患者出院恢复,卡方检验显示两组间出院肾功能恢复存在显着差异(OR=4.44,p=0.004)。以出院肾功能恢复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事件、AKI分期和尿外泌体CD26表达水平(OR=3.50,p=0.039)进入方程。结果提示,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可能是促进出院肾功能恢复的因素。在CD26表达高/低两组间比较院内肾功能恢复,高表达组35(87.5%)例患者院内肾功能恢复,低表达组有23(56.1%)例患者在院期间肾功能恢复,存在显着差异(OR=5.48,p=0.002)。以院内肾功能恢复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事件、AKI分期以及CD26表达水平(OR=4.66,p=0.019)进入方程。结果提示,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可能促进院内肾功能恢复。4.8.3尿外泌体CD26对肾功能恢复终点的预测价值CD26+尿外泌体比率在AKI存活者中分别预测早期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及院内肾功能恢复,经ROC方法检测仅对早期肾功能恢复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AUROC)为0.65(0.53-0.77),p=0.021。对于出院肾功能恢复和院内肾功能恢复的预测不能达到统计学意义。利用预测早期肾功能恢复的ROC曲线选取曲线上最佳截断值,为6.8%。利用该值计算尿外泌体CD26对3个肾功能恢复终点的预测能力,显示其对出院肾功能恢复和院内肾功能恢复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析显示,大于此截断值的患者其中90%的患者将在院期间发生肾功能恢复。提示,尿外泌体CD26对肾功能转归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在亚组中检测尿外泌体对3个肾功能恢复终点的预测能力。因为脓毒症是AKI最重要的病因,按是否合并脓毒症分类后,显示在非脓毒症相关AKI的患者中尿外泌体CD26的预测价值显着提高,预测早期肾功能恢复:AUROC=0.71,p=0.046;预测出院肾功能恢复:AUROC=0.79,p=0.009;预测院内肾功能恢复:AUROC=0.83,p=0.003。提示,在非脓毒症相关AKI患者,尿外泌体CD26对肾功能恢复有较强的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5结论(1)尿外泌体CD26表达的降低与重症患者AKI的发生相关,但尿外泌体CD26表达水平与AKI肾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相关;(2)尿外泌体CD26与近期死亡率不相关,但尿外泌体CD26与90天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预示着较低的90天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3)尿外泌体CD26与肾功能恢复独立相关,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可预测AKI早期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及院内肾功能恢复。利用尿外泌体CD26早期预测肾功能转归,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以期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1 研究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住院患者尤其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除导致住院死亡率显着升高外,会导致长期死亡率升高和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增加,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目前对于AKI尚无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仍为支持治疗。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其脂质双分子层携带来源细胞的蛋白及核酸的结构使其作为一种细胞间信使,通过与受体细胞结合,广泛参与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节。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已发现数种外泌体蛋白及RNAs与AKI有关。晚近的几项研究发现,外源性的外泌体可减轻AKI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但其作用机制及关键分子尚不清楚。论文I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KI患者尿外泌体CD26表达显着降低;而AKI患者队列内部,尿外泌体CD26高表达组比低表达组有更高的出院肾功能恢复率;经过校正性别、年龄、慢性合并症、急性病因、危重程度、AKI分期之后,尿外泌体CD26与早期肾功能恢复、出院肾功能恢复等肾脏预后仍有独立的关联。因肾小球滤过膜的存在,尿外泌体较少来自于循环,肾脏细胞是尿外泌体的主要来源。由此我们推断表达CD26的肾脏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能有减轻肾脏损伤、促进肾脏修复的功能。CD26是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通常也被称作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其具备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在肾脏其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的基底膜,并高度表达于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TEC)的刷状缘微绒毛。研究发现CD26与细胞增殖、炎症调节等过程相关。TEC的再生是AKI修复的主要环节,研究发现CD26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CD26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其底物包含一些系列趋化性细胞因子。AKI主要病理过程发生于TEC,尤其远端TEC的损伤、坏死或凋亡,进而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炎症反应的发生。肾脏修复主要过程为TEC的增生,替代丧失的TEC、修复肾小管上皮组织,炎症反应参与调控这一过程。良好的增生和调控,导致完全的修复和肾功能的恢复;反之则导致纤维化的加重,最终导致CKD。因此,我们假设CD26+外泌体可能通过促进TEC增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纤维化,减轻肾损伤、促进肾脏修复。由此,我们拟通过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TCMK1,通过体外模拟AKI的主要致病过程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获取培养基上清中的生理外泌体(ExoNormal),IR程序获取ExoIR,探索生理与IR条件下尿液中CD26的表达。过表达CD26腺病毒载转染TCMK1,构建TEC来源的CD267过表达的外泌体(ExoCD26);利用手术构建IR相关的AKI小鼠动物模型,进一步利用外泌体进行干预,通过与对照组在肾脏功能、组织病理及增生、炎症等指标对照间的比较,探讨CD26+外泌体对AKI肾脏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2 目的(1)体外实验中探讨缺血再灌注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外泌体中CD26表达的影响;(2)利用CD26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构建CD26过表达的TEC外泌体;(3)IR-AKI动物体内,示踪TEC外泌体能否被肾脏细胞摄取;(4)通过体内实验,探讨CD26过表达外泌体能否减轻肾损伤、促进肾脏修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3方法3.1细胞培养及病毒转染TCMKI细胞分别常规培养及缺血缺氧程序培养,两种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均按标准程序转染CD26过表达腺病毒与空载体。留取细胞培养基上清。3.2外泌体分离纯化及表达鉴定用超速差速离心法提取TCMK-1小鼠肾小管细胞上清中的外泌体。分别对常规培养细胞释放的外泌体ExoNormal,缺氧培养细胞释放的外泌体ExoIR,正常培养条件下CD26转染后细胞释放外泌体ExoCD26,及缺氧培养并转染的细胞释放的外泌体ExoIR+CD26,分别进行CD26表达的检测。外泌体与抗CD26抗体和荧光素结合的二抗充分反应后,加入流式细胞分析。3.3 AKI(IR)动物模型的建立C57BI/6雄性成年小鼠(8周),戊巴比妥麻醉后,显微镜下,一侧肾蒂紧密结扎后,将肾脏切除;对侧肾动脉用动脉夹夹闭,观察肾脏变色,呈缺血改变,覆盖湿润纱布,夹闭30分钟。3.4外泌体的体内示踪避光条件下操作,使用PKH26标记外泌体,经尾静脉注入IR小鼠体内;分别于注射15分钟、2小时及12小时在麻醉下取肾脏组织;OCT包埋组织块,制成冰冻切片;切片经双蒸水水化、PBS清洗后,应用BSA终止反应;加入AQP1一抗,4度湿盒孵育过夜后,PBS清洗,加入荧光素偶联的AQP1二抗,37℃孵育30分钟,PBS清洗,DAPI染色、封片,即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5 IR小鼠干预措施及分组分为对照组,IR+BSA 组,IR+ExoNormal 组,1IR+ExoIR组,IR+ExoCD26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不做肾脏处理,余操作同IR手术各组;IR各组于手术后12h分别经尾静脉注入等蛋白质量的BSA,ExoNormal,ExoIR及ExoCD26进行干预。3.6 肾功能指标检测干预后72h,取血样。各血样离心后,保存血清。分别应用尿素氮和肌酐试剂盒进行检测,以得出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数值。3.7 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干预后72h,进行肾脏取材。各肾脏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显示肾小管上皮损伤情况,并用半定量的方法,在各组间进行比较。3.8 肾脏增殖指标的检测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各组肾脏的表达;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p21和p53在肾脏的表达。3.9 肾脏炎症指标的检测免疫荧光技术分别应用抗MOMA2抗体、抗neutrophil抗体及抗CXCR4抗体显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肾脏的浸润和趋化性细胞受体CXCR4在肾脏的表达。并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趋化性细胞因子SDF-1(CXCR4的配体)在肾脏的分布。3.10肾脏纤维化指标的检测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1型胶原在各组肾脏中的表达。4 结果4.1 外泌体鉴定电镜下可见纯化成分为双凹圆盘状的高电子密度囊泡,大多直径位于30-150nm;使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检测微粒的粒径大小,结果提示分离纯化的囊泡直径呈单峰分布,平均直径在30-100nm左右。结果提示,使用经典的超速差速离心方法获得的为典型的外泌体囊泡,可用于下一步功能试验。4.2外泌体中CD26表达分析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生理条件下TCMK-1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分离纯化的外泌体ExoNormal中CD26表达量较少,经过IR程序的TCMK-1细胞上清外泌体ExoIR中CD26表达轻度增加。分别向TCMK-1细胞系(常规条件培养)转染空载体病毒Vector和过表达CD26的病毒(VirusCD2)。病毒转染后,细胞系培养液上清分离纯化外泌体,流式测得该外泌体高度表达CD26,阳性率大于70%,即ExoCD26。同样方法转染缺氧条件下培养的TCMK-1细胞系,从细胞培养液上清采集的外泌体(ExoIR+CD26),也高度表达CD26,与ExoCD26相似。各组外泌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xoNormal对CD26的表达均少,ExoIR对CD26的表达较ExoNormal轻度增加;常规培养的细胞系转染VirusCD26后释放的外泌体(ExoCD26)对CD26表达显着增加;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细胞系,转染VirusCD26后,其外泌体(ExoIR+CD26)对CD26的表达也显着增加,与ExoCD26无明显差异。4.3 AKI动物模型的鉴定经过一侧肾动脉钳夹,对侧肾脏切除,72h后小鼠血尿素氮、肌酐显着升高,肾脏组织出现IR病理学改变,证实AKI造模成功。4.4动物体内外泌体示踪PKH26标记的外泌体通过尾静脉注入IR小鼠体内,2h后取材,制冰冻切片,荧光标记AQP1。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外泌体荧光标记,肾脏其他类型细胞内未见外泌体荧光标记。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TEC)来源的外泌体选择性的被TEC所摄取。4.5外泌体对肾脏功能指标的影响IR小鼠血清尿素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显着增高:与BSA相比,ExoNormal及ExoIR对肾功能指标无影响,而ExoCD26显着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4.6外泌体对肾脏组织损伤的影响HE染色及PAS染色显示,IR小鼠肾脏出现明显损伤,包含肾小管扩张,刷状缘缺失,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管型的形成等;与BSA相比,ExoNomal及ExoIR未能减轻肾脏损伤,而ExoCD26显着降低了肾损伤评分和损伤肾小管分数,减轻了肾脏组织损伤。4.7外泌体对TECs增生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示,IR小鼠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显着降低;与 BSA 相比,ExoNormal 及 ExoIR 未能增加PCNA的表达,而ExoCD26显着增加了 PCNA的表达,PCNA沿肾小管分布。此外,IR小鼠肾脏p21和p53表达显着升高,提示细胞分裂增生的阻滞;与BSA相比,ExoNormal及ExoIR未能降低p21和p53的表达,但ExoCD26显着降低了两者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ExoCD26促进了 TECs细胞的增生。4.8外泌体对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免疫荧光显示,IR肾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显着增加;与BSA相比,ExoNormal及ExoIR未能显着降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而ExoCD26显着降低了两种炎症细胞的浸润。同时,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DF-1和CXCR4这一对趋化因子及受体在IR肾脏表达显着增加;与BSA相比,ExoNormal及ExoIR未能明显改变其表达,但ExoCD26显着降低了两者表达。提示,ExoCD26能降低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并改善炎症细胞的浸润。4.9外泌体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肾脏1型胶原表达显着增加;与BSA相比,ExoNormal及ExoIR未能显着改变其表达,而ExoCD26显着降低了 1型胶原表达。提示,ExoCD26抑制早期肾纤维化。5.结论(1)缺血再灌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系来源的外泌体CD26的表达增加;(2)肾小管上皮细胞系来源的外泌体在IR-AKI小鼠动物模型体内,可被TEC摄取;(3)ExoCD26可改善AKI小鼠肾脏功能指标,减轻肾脏损伤,其可能的机制是ExoCD26被TEC摄取后,促进TEC增殖,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从而促进肾脏的修复。

牛琦妍[2](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首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伴或不伴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探讨狼疮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记录2013年3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和二部肾病科住院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的1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13例为首次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确诊的狼疮肾炎患者。根据是否有肾脏受累分为两组:单纯SLE组(83例)、SLE肾损害组即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113例),在113例LN患者中根据有无肾功能异常分为两组:LN肾功能正常组(67例)、LN肾功能异常组(46例)。对196例患者起病时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113例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利用统计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及病理,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识别狼疮肾损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6例SLE患者入选本次分析研究,其中83例为不伴有肾脏损害的SLE患者,113例为行肾穿刺活检诊断为LN的患者。113例LN患者中,67例为肾功能正常的LN患者,46例为肾功能异常的LN患者。(1)LN组患者中浆膜炎、贫血、血尿、白细胞尿的发生率较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SLEDAI评分分值较高,与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球蛋白、血白蛋白、血白细胞减少、C3、C4、Ig G水平降低,与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去掉LN组SLEDAI评分中肾脏受累情况所占分值再次做统计分析与SLE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LN肾功能异常组患者中浆膜炎发生率、贫血、病理中新月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NLR、甘油三酯、AI、CI值较高,与LN肾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较低,与LN肾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男性狼疮患者更容易发生肾损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SLE组和LN组间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血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总胆固醇、SLEDAI评分是狼疮患者并发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其中血白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8(P<0.001),其预测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76.1%;血清球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其预测敏感度为91.6%,特异度为47.8%;总胆固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其预测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83.1%;SLEDA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其预测敏感度为81.4%,特异度为88.0%。将LN肾功能正常组和LN肾功能异常组间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到男性患者、AI、CI是LN患者发生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其中A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3,其预测敏感度为39.1%,特异度为88.1%;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其预测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68.7%。结论:(1)LN患者更容易出现浆膜炎、贫血、血尿、白细胞尿以及高血脂、高SLEDAI评分,而血清球蛋白、血白蛋白、血白细胞、C3、C4、Ig G相对较低,其中血清球蛋白、血白蛋白、总胆固醇、SLEDAI评分是SLE患者发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2)LN肾功能异常患者更容易出现男性、浆膜炎、贫血、新月体形成以及高NLR值、高血脂、高AI值、高CI值,而血白蛋白相对较低,其中男性、AI、CI是LN患者发生肾功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樊宁宁[3](2021)在《单中心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ANCA的典型抗原包括蛋白质酶3(proteinase 3,PR3)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AA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AV的临床表现和ANCA特异性存在种族差异,PR3-ANCA和GPA在西方人群中最为常见,而MPO-ANCA和MPA在东亚国家占优势地位。AAV疾病进展迅速、治疗反应不佳、预后较差,寻找与疾病活动性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AAV的临床治疗及管理。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可增加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性,放大炎症回路,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形成,可能导致微血管内皮损伤和坏死性血管炎。IL-8在多种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过度表达。既往国外有研究报道AAV患者外周血、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IL-8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有关,其纳入病例主要为GPA患者。国内尚未有IL-8与AAV的相关报道。本研究纳入72例MPO阳性AAV患者,探讨血清IL-8水平在MPO-AAV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72例MPO-AAV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初次就诊及随访中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复合终点事件定义为死亡或终末期肾病。基于是否到达终点,将患者分为终点组与非终点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计算截点值为12.35pg/m L,根据截点值将患者分为高、低水平两组。比较两组生物学指标、治疗方案、系统损害情况、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影响AAV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相比于非终点组,终点组患者的初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P<0.001)、IL-8(P=0.02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0.002)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P=0.002)均显着高于非终点组;其血红蛋白显着降低(P=0.022)。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L-8(HR=1.006,P=0.037)和初始SCr值(HR=1.002,P<0.001)是AAV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IL-8高水平组患者的Scr(P=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P=0.001)、TNF-α(P=0.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P<0.001)、D-二聚体(P=0.01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0.005)、α1-球蛋白(P<0.001)、BVAS评分(P=0.004)明显高于IL-8低水平组患者,而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低水平组患者显着降低(P值分别为0.002、0.019)。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8水平与BVAS(r=0.383,P<0.001)、CRP(r=0.515,P<0.001)、IL-6(r=0.558,P<0.001)、初始SCr(r=0.467,P<0.001)、TNF-α(r=0.584,P<0.001)、D-二聚体(r=0.483,P<0.00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r=0.390,P=0.001)、α1-球蛋白(r=0.528,P<0.001)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r=-0.428,P<0.001)、血红蛋白(r=-0.360,P=0.002)呈负相关。4.IL-8高水平组的患者系统损害情况较严重,胸部损害发生比例更高(P=0.025)。5.IL-8低水平患者肾脏病理以混合型为主(P=0.033),高水平组以新月体型为主(P=0.017),低水平组患者的正常肾小球比例明显高于高水平组(P=0.038)。6.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相比于IL-8低水平组,高水平组患者肾脏存活率明显降低(Log-rank=10.500,P=0.001)。结论:1.IL-8水平和初始血清肌酐水平是影响AAV患者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IL-8与BVAS、CRP、IL-6、TNF-α等呈正相关,可反映AAV的疾病活动性;3.IL-8高水平组患者系统损害情况较重,治疗效果较差,肾脏生存率明显降低。研究背景与目的: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的病因,大多数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但几乎一半的患者会发展为频繁复发型NS(frequently relapsing NS,FRNS)或激素依赖型NS(steroid-dependent NS,SDNS)。与此相反,约10-20%的NS患者为激素抵抗型NS(steroid-resistant NS,SRNS),肾脏预后相对较差,10年成活率仅为60%。上述患者临床上统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复发是NS疾病长期管理的最大挑战,是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FRNS/SDNS和SRNS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减少复发频率,维持缓解。这可能增加发生严重副作用的风险。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是第一代抗CD20抗原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抗体和补体依赖型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清除或诱导B细胞凋亡。RTX在血液系统疾病和多种免疫介导性疾病中证实安全有效。近年来,众多研究证实了RTX治疗SDNS/FRNS和SRN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是,RTX使用的起始及维持剂量的选择、用药间隔的长短等存在较多模式。本研究纳入70例RTX治疗的难治性NS患者,回顾性分析RTX治疗难治性NS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为寻找最佳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肾内科接受RTX治疗的70例难治性NS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初次就诊及随访中相关临床指标数据,比较不同剂量、病理类型及临床分型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影响RTX治疗难治性NS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根据RTX使用剂量,将患者分为高剂量(375mg/m2 3-4剂及1000mg/剂2剂)组和低剂量(375mg/m2 1-2剂及1000mg/剂1剂)组,两组患者间缓解率、到达缓解时间、维持缓解时间、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RTX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Ms PGN(78.6%)、MCNS(75.0%)、FSGS(60%)组明显高于MN患者(13.6%)。各组患者间部分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MN患者部分缓解率(68.2%)明显高于MCNS(25.0%)、Ms PGN(21.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微小病变型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膜性肾病患者(P=0.042)。3.B细胞完全清除定义为CD19+B细胞占总淋巴细胞频率≤0.1%。B细胞完全清除组和未清除组患者间到达缓解时间、缓解率、维持缓解时间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相比于SDNS/FRNS患者,SRNS患者到达缓解所需时间较长(P=0.017)。两组患者间总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SDNS/FRNS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较高(67.3%vs 0,P<0.001),而SRNS患者的部分缓解率较SDNS/FRNS患者高(80.0%vs 29.1%,P<0.001)。5.相比于基线值,RTX治疗后6个月,激素使用例数(34 vs 52)及剂量[5.00(0.00-13.75)vs 20.00(11.25-25.00)mg/d]明显降低(P<0.001)。在12个月时,激素使用例数(21 vs 52)和剂量[0.00(0.00-12.50)vs 20.00(11.25-25.00)mg/d]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01)。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TX治疗前病程长短(P=0.009,HR=1.072,95%CI:1.018-1.129)和临床分型(P=0.019,HR=0.443,95%CI:0.224-0.876)是影响NS患者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低剂量和高剂量RTX治疗难治性NS的疗效无明显差异;2.RTX治疗激素抵抗型MN患者的疗效较差,MCNS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较低;3.CD19+B细胞频率预测疾病缓解与复发效能较差,亟待探寻新的细胞重塑标志;4.RTX可减少NS患者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剂量,改善激素副作用;

董易典[4](2020)在《益赛普血药浓度和抗药抗体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早期疗效的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近年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尤其是这些药物的生物类似物不断问世,丰富了临床用药,同时对生物类似物疗效的科学评估也十分重要。研究表明血药浓度和抗药抗体可对TNF拮抗剂的临床疗效产生影响,血药浓度水平低或抗药抗体的产生是治疗无反应或临床疗效较差的重要原因。此外,判定TNF拮抗剂治疗是否有效至少需要3个月的足量治疗,如能在用药前预测患者用药3个月的疗效,则能更为科学合理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但是,TNF拮抗剂生物类似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特别是抗药抗体的产生规律以及对其临床疗效的预测少有文献报道,而这些问题的研究结论有利于优化生物类似物的临床应用,对指导医生的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意义。益赛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依那西普的生物类似物,与依那西普相比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免疫原性、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显着的差异,在中国应用于AS患者的治疗,并且其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益赛普的有效血药浓度,患者血清中抗益赛普抗体的产生是否会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以及对益赛普疗效的预测等问题并无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选择益赛普作为生物类似物的一个代表药物进行研究。目的:1、探究益赛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有效血药浓度;2、探究抗益赛普抗体的产生规律及其对益赛普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3、探究炎性细胞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以及患者基线期指标对益赛普治疗12周疗效的预测作用。为临床预估疗效、调整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针对不同患者个体的精准治疗。方法:选取接受益赛普注射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名,患者均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确诊。另选取21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AS患者基线期以及治疗第4周、第12周和第24周的血清标本和临床资料。益赛普的血药浓度和抗药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量,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A和TNF-α的浓度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BA)技术测定。比较基线期A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检测用药第4周、12周和24周患者益赛普血药浓度和抗益赛普抗体水平,并观察其随用药时间的变化规律。观察益赛普血药浓度与指标改善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患者是否处于高活动性疾病(ASDAS-CRP是否≥2.1),分别将各时间点的患者分为两组,探讨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之间益赛普血药浓度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各时间点达到ASDAS-CRP<2.1时,患者益赛普有效血药浓度的临界值,并比较达到和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两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再将各时间点的患者根据抗益赛普抗体是否阳性分为两组,比较益赛普血药浓度、TNF-α水平以及ASAS 20缓解率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在治疗12周,根据患者是否达到ASAS 40缓解将患者分为两组,达到ASAS40及以上缓解的患者为good responder组,未达到ASAS 40缓解者为non/poor responder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期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基线期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作用,用ROC曲线分析基线期能够预测治疗12周疗效的指标临界值。根据患者基线期预测指标是否达到临界值再将患者分组,比较治疗12周时各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以及达到good responder的患者百分比的差异。结果:在基线期AS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疾病评分呈正相关。经过24周的益赛普注射治疗,患者的各项疾病评分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基线期均可得到显着改善。益赛普注射治疗第4周即可使血药浓度从基线期的0μg/m L上升至2.24±1.32μg/m L。益赛普血药浓度与BASDAI、ASDAS-CRP和CRP的改善量呈正相关,益赛普血药浓度越高,指标的改善程度越大。与ASDAS-CRP≥2.1的患者相比,ASDAS-CRP<2.1的患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在各时间点达到ASDAS-CRP<2.1时,患者血清中益赛普有效血药浓度的临界值分别为:第4周2.32μg/m L、第12周2.12μg/m L、第24周2.36μg/m L。与低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患者相比,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患者有较低的BASDAI评分和血清TNF-α水平。AS患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开始出现抗益赛普抗体,且抗益赛普抗体阳性的患者存在抗体转阴的情况:第4周阳性人数为18人(中位数1.60 ng/m L,四分位数0.61-3.35);第12周阳性人数为19人(中位数1.34ng/m L,四分位数0.72-2.68);第24周阳性人数为13人(中位数2.24 ng/m L,四分位数0.96-3.25)。在本研究中,抗益赛普抗体平均持续时间为9.38周。抗益赛普抗体的出现并不影响患者的ASAS 20缓解率,但与抗益赛普抗体阳性的患者相比,抗体阴性的患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和较低的TNF-α水平。在第12周共有21名患者(35.00%)未达到ASAS 40缓解,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期数据,发现good responder组患者的基线期IL-6水平和血沉显着低于non/poor responder组。应用ROC曲线分析患者基线期IL-6水平预测治疗12周疗效的临界值为9.05 pg/m L,基线期血沉预测治疗12周疗效的临界值为47.00mm/h。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期IL-6水平高和血沉快为疗效的不利因素,二者联合对临床疗效的预测作用更显着。即当患者基线期IL-6水平小于9.05 pg/m L且血沉小于47.00 mm/h时,应用益赛普治疗12周后即可能达到ASAS 40、ASAS部分缓解或ASAS 5/6缓解。此外,本研究发现基线期IL-6水平和血沉均低于上述临界值的患者在治疗12周时会有较低的疾病评分和较高的ASAS 40缓解率。结论:1、益赛普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应用益赛普治疗应达到其有效血药浓度,达到该浓度即可取得临床疗效。在各时间点达到ASDAS-CRP<2.1时,患者血清中益赛普有效血药浓度的临界值分别为:第4周2.32μg/m L、第12周2.12μg/m L、第24周2.36μg/m L。2、与其他TNF拮抗剂的抗药抗体相比,抗益赛普抗体的产生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虽然能降低患者的血药浓度,但并不影响患者的ASAS 20缓解率。3、基线期IL-6水平和血沉可以联合作为预测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周疗效的指标。4、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基线期IL-6水平和血沉,并适时地进行益赛普血药浓度和抗药抗体的检测,能为临床预估疗效、调整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针对不同患者个体的精准治疗。

田彩霞[5](2020)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液诊断标志物的筛查及与PLA2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以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伴有尿蛋白排出增加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环境污染和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发病率在各国不同,在我国有增高的趋势。IMN的诊断主要靠肾穿刺活检,但因为有创检查,不能被广大患者接受,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敏感的实验室指标辅助诊断IMN。研究发现IMN患者循环中存在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circRNA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IMN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因此本文检测IMN患者外周血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筛查IMN患者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进行验证和诊断效能分析,观察随访患者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及circRNA水平的变化及转归,并进一步探讨IMN与PLA2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为IMN的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A组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IMN患者166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患者 38 例,其他肾病患者52例,B组来自湖北省十堰地区的IMN患者212例,SMN患者118例,其他肾病患者84例,检测A组和B组研究对象血浆抗PLA2R抗体和抗THSD7A抗体;基因芯片筛查6例抗PLA2R阴性IMN患者及6例正常健康者血浆circRNA,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另选抗PLA2R阴性的IMN患者20例和正常健康者20例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验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选择正常健康对照50例,IMN患者89例,非IMN患者66例,检测血浆hsacircRNA101022相对表达量,对hsacircRNA101022诊断IMN的效能进行分析和评价。(2)对B组人群中抗PLA2R(+)27例、抗THSD7A(+)6例、双抗体均阴性的16例IMN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进行随访,在随访第3、6、12月结束时检查患者24小时尿蛋白水平、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和hsacircRNA101022 水平。(3)PLA2R1 基因多态性位点(rs3749119,rs3749117,rs35771982,rs3828323,rs4664308)使用基因扩增后直接测序。结果:(1)A组研究对象IMN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率(60.8%)较SMN患者(13.8%)显着增高(P<0.001)。B组研究对象IMN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率(71.7%)较SMN患者(9.3%)显着增高(P<0.001),circRNA芯片筛查和验证的 结果显 示,hsacircRNA101022、hsacircRNA103668 和hsacircRNA100789 在IMN 患者显着上调,hsacircRNA101145 在 IMN 患者显着下调。抗PLA2R抗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hsacircRNA101022 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两者联合诊断IM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2)随访对象经强的松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血浆抗PLA2R抗体及hsacircRNA101022逐渐降低,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抗-PLA2R(+)患者部分缓解率明显低于抗-PLA2R(-)患者。治疗12个月后,抗-PLA2R(+)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抗-PLA2R(-)患者。在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抗-PLA2R(+)组、抗-THSD7A(+)组、抗-PLA2R-Ab(-)组复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A 组和 B 组人群PLA2R1基因 rs35771982、rs3749117 和 rs4664308位点,IMN患者和对照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人群rs4664308位点,SMN患者和对照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人群抗PLA2R(+)和PLA2R(-)患者PLA2R1基因rs35771982和rs466430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抗PLA2R抗体和hsacircRNA101022可作为诊断IMN的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浆抗PLA2R抗体和hsacircRNA101022可提高诊断灵敏度,抗PLA2R(-)IMN患者对于免疫抑制剂治疗具有更短的诱导部分缓解时间。(2)PLA2R1 基因 rs35771982,rs3749117 和 rs4664308 位点与 IMN 相关,rs4664308位点与SMN相关,rs35771982和rs4664308位点与抗PLA2R抗体的表达相关。

庞爽[6](2019)在《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lncRNA差异表达谱分析及潜在诊断标志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建立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血清lncRNA表达谱,筛选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性表达的lncRNA;2.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靶基因富集功能及其所调控的信号通路,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在lncRNA水平上的发病机制;3.探寻血清差异性表达lncRNA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潜在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取病例对照三阶段设计,第一阶段是初筛阶段,收集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和健康儿童共10例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血液中lncRNA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筛选标准为表达倍数变化FC≥1.5,P<0.05;第二阶段是独立验证阶段,分别收集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30例(设置三个分组:孤立性血尿组;孤立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组;中度蛋白尿组),健康对照组儿童20例,通过RT-qPCR技术,对初筛阶段筛选出的候选lncRNA进行验证;第三阶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评价单个或者多个差异表达lncRNA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临床潜在诊断标志物的诊疗价值。结果:1.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获得了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血清lncRNA表达谱,与健康儿童相比,从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血液中筛选出820个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其中上调的差异性表达lncRNA有3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lncRNA有786个;2.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性表达的lncRNA进行分析,发现其参与体内蛋白质的产生,参与调节Fas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3.对表达倍数变化FC值最显着的5个lncRNA:ENSG00000202354、ENSG00000252310、ENSG00000259001、HLA-B和ENSG00000257621在扩大样本中的RT-qPCR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通量测序结果较为准确;4.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3个lncRNA与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临床分级呈正相关性:ENSG00000252310(r=0.186,P<0.001),HLA-B(r=0.63,P<0.001),ENSG00000257621(r=0.42,P<0.001);另外2个lncRNA与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临床分级呈负相关性:ENSG00000202354(r=-0.27,P<0.001),ENSG00000259001(r=-0.04,P<0.001)。5个lncRNA的r值范围均在(-1,1)之间,P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个lncRNA(ENSG00000202354、ENSG00000252310、ENSG00000259001、HLA-B和ENSG00000257621)的AUC范围在75.5%-88.6%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立应用ENSG00000259001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诊断效率:其AUC为0.886,诊断指数为0.700,敏感性为1.000(0.832-1.000),特异性为0.700(0.506-0.853),阳性预测率为0.690(0.492-0.847),阴性诊断率为1.000(0.839-1.000),阳性似然比为3.330(2.600-4.200),阴性似然比为0;独立应用HLA-B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诊断效率:其AUC为0.853,诊断指数为0.650,敏感性为0.750(0.509-0.913),特异性为0.900(0.735-0.979),阳性诊断率为0.833(0.586-0.964),阴性诊断率为0.844(0.672-0.947),阳性似然比为7.500(5.700-9.900),阴性似然比为0.280(0.070-1.000);6.联合应用ENSG00000259001和HLA-B进行诊断效率检测发现,两者联合后的AUC增加到0.883(0.761-0.957),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75和0.97。结论:1.与健康儿童相比,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体内的血清lncRNA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异;2.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可能通过调控Fas、p53、NF-κB、B细胞受体和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在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HLA-B的诊断效率最高,提示其可作为判断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标志物,即HLA-B在血液中表达量越大,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患儿的病情越严重;4.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ENSG00000257621可作为判断儿童紫癜性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次要参考标志物,ENSG00000252310和ENSG00000259001不适合作为判断儿童紫癜性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标志物;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LA-B和ENSG00000259001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联合使用HLA-B和ENSG00000259001,可提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HLA-B联合ENSG00000259001可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潜在的诊断标志物;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NSG00000202354、ENSG00000252310和ENSG00000257621可作为诊断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的次要参考标志物。

汤欢娜[7](2019)在《肾移植术后BK病毒相关性肾病和急性细胞性排斥的病例比较分析及其基于蛋白芯片的差异细胞因子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BK病毒相关性肾病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预后比较及辅助诊断模型的建立背景与目的: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BK病毒感染高发,其导致的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 virus-associated nephropathy,BKN)已经成为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和病理表现需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acute T-cell mediated rejection,TCMR)进行鉴别。目前对于BKN和TCMR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报道较少,且BKN的诊断金标准SV40大T抗原染色法有一定局限性,造成BKN和TCMR的鉴别困难。本课题通过对BKN和TCMR病例的回顾分析,总结和比较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并建立起辅助SV40大T抗原染色法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1月至2018.3月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移植肾穿刺且病理活检证实为BKN(n=54人)和TCMR(n=237人)的病例。收集临床基线资料、病理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评分、实验室检查和长期随访情况等,使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绘制BKN组和TCMR组的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的预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别筛选出影响BKN组和TCMR组累计移植肾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病理SV40染色阳性确诊为BKN为终点变量,将各变量纳入模型中,筛选出支持诊断BKN的预测因子,建立新的诊断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BKN患者54例(平均年龄40.2±10.6岁,女性占40.7%)和TCMR患者237例(平均年龄40.1±12.1岁,女性32.9%)。在基线资料上,BKN组尿常规中红细胞数要显着低于TCMR组[4.9(2,10.25)VS 8.2(3.8,22.6)(个/μL),P=0.0066)],BKN 组的尿蛋白要轻于 TCMR 组[0(0,0.2)VS 0.2(0.045,0.49)(g/L),P<0.0001]。BKN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要显着高于TCMR组[HB(g/L):120.4±19.6 VS 110.8±22.6,P=0.0042][Albumin(g/L):45.0±7.0 VS 41.3±7.1,P<0.0001]。BKN 组的总胆固醇水平要高于 TCMR 组(4.6±1.0 VS 4.3±1.0,P=0.022)(mmol/L)。BKN组使用诱导剂(IL-2受体拮抗剂或ATG)的比例要显着高于TCMR组(P=0.0021)。BKN组的基线他克莫司的浓度显着高于TCMR组(8.6±6.9 VS 6.0±2.7,P=0.0014)(μg/L)。病理上,BKN 组病理组织片中α-SMA、CD3、CD68重度阳性的比例要显着高于TCMR组(P<0.05)。通过对随访期间的肾功能比较,发现BKN组总体的肾功能要差于TCMR组。Kaplan.Meier法绘制两者生存曲线,发现TCMR组的移植肾中位生存时间为2166(1767.7,2564.3)天,BKN组的中位移植肾生存时间为1800(898.3,2701.6)天,Log Rank检验P=0.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在调整了肾移植术后时间、基线eGFR、血清白蛋白、PRA等因素后,发现BKN组相对于TCMR组,累计移植肾存活率显着下降(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对BKN组的预后进行单独分析后提示:尿蛋白水平(OR=6.786,95%CI:2.170-21.220,P=0.001)、激素冲击治疗史(OR=2.831,95%CI:1.338-5.990,P=0.006)、病理组织片 CD3阳性细胞浸润程度(OR=5.610,95%CI:1.400-22.482)是BKN组患者累计移植肾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对TCMR组的预后进行单独分析后提示:PRA-I 类抗体水平(OR=3.972,95%CI:1.440-10.956,P=0.008)、低血清白蛋白(OR=2.146,95%CI:1.011-4.557,P=0.047)和基线肾功能的CKD分级(OR=2.713,95%CI:1.803-4.081,P<0.0001)是 TCMR 组患者累计移植肾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本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建立起BKN与TCMR的鉴别诊断模型,以辅助SV40染色法诊断BKN,该模型的预测概率的截断值为0.179,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0.6%,预测正确率为96.1%。该公式表达式为:P(Y=1|X)=1/1+e6.617-1.034*X1+1.55*X2-0.681*X3其中(X1为病理组织片中CD20阳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分级,X2为初诊时尿蛋白水平分级,X3为尿液BK病毒DNA拷贝数以10为底的对数值)结论:相比于TCMR患者,BKN患者具有更轻微的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两者病理组织片炎症浸润情况类似,但BKN组病人的α-SMA、CD3、CD68阳性细胞重度浸润的比例要高于TCMR组。BKN组患者随访期间的肾功能和移植肾生存率要显着差于TCMR组。最后本文建立起BKN与TCMR的鉴别诊断预测模型。第二部分 BK病毒相关性肾病和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基于蛋白芯片的血清差异细胞因子筛选背景与目的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 virus associated nephropathy,BKN)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acute T-cell mediated rejection,TCMR)两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较为相似。目前学界已经有一些研究试图从分子水平对BKN和TCMR进行表征。有文献报道两者的外周血及肾穿组织的转录组水平差异,少数报道了小分子代谢物以及血液尿液中个别细胞因子在BKN和TCMR中的鉴别诊断作用,至今尚无对于BKN和TCMR基于血清高通量细胞因子的研究。本研究拟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BKN与TCMR进行表征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以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区分BKN和TCMR两个疾病的过程,为将来分子标志物的筛选提供线索。方法:本实验收集对象为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肾移植手术并且规律在我院门诊随访的患者,在2014.1.1至2016.1.1期间收集了 8例BKN患者,8例TCMR患者和8例肌酐稳定患者的血清样本,利用RayBiotech公司提供的GSH-CAA-440细胞因子芯片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利用细胞因子芯片对8例BKN患者、8例TCMR患者和8例肾移植术后肌酐稳定患者的血清进行差异细胞因子的筛选,三组人口统计学资料无显着差异。研究发现BKN组相比TCMR组,共有29个差异细胞因子,有6个蛋白表达上调,为ANG-4、CXCL-14等;有23个蛋白表达下调,为IL-2 Ra、IL-23、IL-21等,这些蛋白集中在细胞因子信号识别通路、感染相关通路、HIF-1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路、JNK-STAK通路、IL17相关信号通路等;BKN组相比于肌酐稳组,共有61个差异细胞因子,以肌酐稳定组为对照,BKN组有25个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如ANG-4、G-CSF R等,有36个细胞因子表达下调,如BMPR-IB、Cadherin-13等。这些差异蛋白集中在PI3K-Akt通路、MAPK通路、JAK-STAT通路、感染、RAS信号通路等;TCMR组相比于肌酐稳定组,共有17个差异细胞因子,以肌酐稳定组为对照,TCMR组有15个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如NT-4、MMP-8等,有2个细胞因子表达下调,为CXCL14和Midkine,这些差异蛋白集中在细胞因子信号识别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通路等。结论:本次结果提示PI3K-Akt通路、MAPK通路、JAK-STAT通路、感染、RAS信号通路可能与BKN的发病机制有关,而细胞因子信号识别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通路可能与TCMR的发病有关。本次筛选出的29个差异蛋白有可能作为鉴别BKN和TCMR组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姜毅楠[8](2015)在《可溶性CD22作为B细胞活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sCD22在肾移植排斥反应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目的:可溶性CD22(sCD22)是断裂的CD22分子胞外段,目前免疫相关疾病中关于sCD22的研究甚少。我们推测,B细胞活化导致CD22转化为“暴露态”可能是sCD22产生的机制,sCD22可能是B细胞活化的血清标志物;因此,移植排斥反应中血清sCD22水平很可能升高。为了研究sCD22与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我们尝试了在肾移植受者的血清中检测sCD22。方法:我们采集了32例肾移植受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将受试者分为三组:排斥组、功能稳定组和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我们检测血清sCD22浓度,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我们发现,发生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相较于肾功能稳定受者和健康人群具有更高的sCD22水平,sCD22>2.5ng/ml对于肾移植排斥反应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敏感性54.17%,特异性73.91%)。但是,sCD22对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敏感性较低,仅能对部分排斥反应作出诊断,而一小部分肾功能稳定受者的sCD22水平也呈轻度升高状态。结论:我们在本实验中首次研究了肾移植受者血清sCD22的表达水平,初步证实了sCD22与移植排斥反应具有相关性,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为揭示sCD22这一新的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研究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志物。第二部分sCD22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目的:我们推测sCD22是B细胞活化的血清标志物,其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可能升高。为了分析sCD22与脓毒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诊断意义,我们尝试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检测sCD22水平。方法:我们共采集血清样本104例,其中严重脓毒症患者14例,脓毒症患者24例,局限性感染患者25例,非感染性SIRS患者26例,健康志愿者15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我们分别检测了血清sCD22、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浓度,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比较这三种因子对脓毒症的诊断意义。结果:我们发现sCD22的血清浓度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的血清sCD22浓度高于非感染性SIRS和局限性感染患者,非感染性SIRS和局限性感染患者sCD22水平也高于健康人群,尤其在严重脓毒症患者,其血清sCD22水平更高。sCD22能够有效鉴别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全身性感染患者和局限性感染患者、以及脓毒症和非感染性SIRS患者,其诊断效力与PCT和IL-6相当。另外,sCD22与APACHE II评分的相关性高于PCT和IL-6。结论:sCD22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因子,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脓毒症具有诊断意义,其诊断价值与PCT和IL-6相当,并且sCD22在预后评估方面可能比PCT和IL-6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第三部分sCD22与B细胞活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目的:分别在体内和体外研究sCD22与B细胞活化以及B细胞表面CD22“暴露态”的相关性,探讨sCD22产生的机制,以及sCD22表达水平在B细胞活化相关疾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①体外实验:分别通过LPS刺激活化和唾液酸酶(sialidase)消化预处理,使B细胞表面CD22分子转化为暴露态,并通过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CD22的浓度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B细胞表面CD22的表达变化;②动物实验:分别通过腹腔注射LPS和盲肠结扎穿刺的方法构建小鼠脓毒症模型,检测血清sCD22水平和B细胞表面CD22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唾液酸酶预处理B细胞能够在12小时内导致sCD22水平轻度升高,但不能维持sCD22的持续上升;而LPS刺激能够在24小时以后导致sCD22水平的持续性升高,并于大约72小时达到高峰。体内实验中,CLP脓毒症小鼠和LPS脓毒症小鼠血清sCD22水平均持续升高,但前者在发病12小时以内即开始上升,后者在12小时之后开始上升。另外,体内外B细胞活化均可导致B细胞表面CD22的表达水平上调。结论:sCD22与B细胞活化具有明显地相关性,可以作为B细胞活化的标志物。sCD22的产生是由于B细胞活化使细胞表面CD22的表达水平增加,同时使CD22转化为“暴露态”,增加了CD22分子胞外段的断裂几率,进而导致sCD22水平的升高。

肖坤[9](2014)在《利用iTRAQ探索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旨在筛选并验证血清和尿液中具有相关性的可对脓毒症进行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标记物。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监护病房(RICU)、急诊科监护病房(EICU)和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住院、满足脓毒症诊断标准两项或两项以上条件患者的血标本。应用iTRAQ联合LC-MS技术检测,其中SIRS患者10例,脓毒症生存患者10例,脓毒症死亡患者10例,对血清和尿液进行蛋白提取及核素标记、质谱检测,筛选候选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筛选具有临床价值的候选差异表达蛋白。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分别检测131例脓毒症患者和25例SIRS患者血清和尿液候选蛋白。记录标本收集对应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CRP、PCT、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等资料。结果: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最终筛选出血尿一致性表达的候选差异蛋白为α-1-酸性糖蛋白(AGP)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在ELISA验证中,血清中的AGP水平在脓毒症中明显高于SIRS组,优于CRP和PCT,且在脓毒症亚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尿液中AGP在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均无明显价值(p>0.05)。血清和尿液VDBP水平在脓毒症和SIRS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病情加重,血清VDBP浓度逐渐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清VDBP可预测脓毒症患者的转归。结论:本实验首次将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脓毒症患者血清和尿液标记物的筛选。我们发现,血清AGP可以有效地鉴别SIRS和脓毒症患者及评估脓毒症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血清VDBP可以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客观评估。

韩志坚[10](2014)在《可溶性CD30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理想的替代治疗手段,随着移植免疫研究的深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术后6月内急性排斥(acute rejection,AR)发生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43.5%下降到本世纪初的13.5%,AR发生率有显着下降。但AR不仅可引起移植物早期失功,而且是影响移植物长期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排斥的强度和对抗排斥治疗的反应直接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发生AR的受者移植物存活半寿期仅仅提高了1.8年,而未发生AR的受者则大幅提高了5.9年。AR作为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及时准确诊断移植肾有无排斥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临床工作中,常常根据患者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值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作为诊断AR的指标,但往往由于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造成治疗工作的延迟。且在新型免疫抑制方案下,AR临床表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植肾区疼痛、少尿、血尿、发热、血压升高等传统表现多不典型。血Cr升高是诊断AR的常用指标,但血Cr并不十分敏感,血Cr可能在移植物免疫活化一段时间后才升高。血Cr的峰值与排斥的严重程度无关,研究表明,30%功能稳定的移植肾可能有亚临床排斥,血Cr并不升高,抗排斥治疗可能改善其肾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肾移植术后常规的监测手段,阻力指数升高反映舒张期血流减低是一种异常表现,但它是无特异性的,仅凭借移植肾的二维形态及彩色血流阻力指数等指标达到确定诊断要求是不够的。移植肾活检是诊断AR的“金标准”,常用的移植肾活组织检查方法有开放肾活检、细针抽吸活检、切割针穿刺活检三种。开放肾活检常用于穿刺检查仍无法确诊的病人,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广泛地开展细针抽吸活检,但细针抽吸活检要求比较高,所取标本为细胞,而无完整组织结构,因而对于以间质纤维化为主的病变,如慢性排斥反应及以血管改变为主的病变如急性血管性排斥等的诊断,细针抽吸活检则有明显的局限性。切割针穿刺活检是较准确的方法。按照目前通行的移植肾病理诊断的Banff标准,对病理切片的要求特别严格。按Banff分类法的要求,合格标本必须包括大于或等于7个的肾小球并伴有相应的动脉血管,若肾小球数目小于7个或无肾小球,被称为勉强合适标本和不合适标本。同时,Banff分级系统至少要求7张病理切片。Banff分级系统主要依靠淋巴细胞的浸润,对于中度淋巴细胞的浸润有时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急性排斥反应,因为这种情况既可能是排斥反应的表现,也可能是正常移植肾的表现。活检在临床应用存在许多制约:严重的活检相关并发症,短期内无法反复进行,动态观察受到限制,难以在门诊随访观察,穿刺局部与整个移植物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病理结果与移植物状态可能不完全一致,表现在某些时候移植物功能己经改善,但病理改变仍然很严重,反过来有时候临床上移植物功能严重受损但病理改变却很轻微,不利于指导治疗。无法鉴别激素敏感排斥和耐激素排斥,难以预测对抗排斥治疗反应。对一些临床上没有任何AR表现的病人(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做系列穿刺活检更不易在临床实行。无创性检查是疾病诊断的发展方向,寻找快速、敏感且特异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排的指标,是肾移植临床关注的热点。血及尿液中细胞因子、细胞毒细胞效应分子、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及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非侵入性的方法被进行研究。Fischer等研究认为测定白介素是肾移植后早期并发症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有研究发现,测定尿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有助于检测肾移植病人的急性排斥反应,并可与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肾中毒相鉴别。Li等报告通过定量测定尿液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mRNA的表达有助于诊断AR。Ding等认为尿中CD103mRNA的表达水平与A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Ishidal等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15s抗原进行检测,发现所有发生排斥的病人外周血中强烈表达CD15s抗原,而其它肾移植受者无或仅有微弱表达。Zhang和Ye等先后通过大鼠肾移植模型,研究了磁共振成像在移植肾AR中的应用。认为其可间接判断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聚集,从而诊断AR。上述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没有一种能够用于临床的可靠的方法。CD30是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于分泌Th2型细胞因子的T细胞,当CD30+的细胞活化后,其胞外成分经蛋白酶切后释放入血,形成一种可溶性CD30(soluble CD30,sCD30)。sCD30作为CD30活化释放入血的活性成分,与CD30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血清中SCD30水平能够反应活化的CD30+细胞数量。研究发现sCD30是除群体反应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PRA)外允许对受者移植风险进行评估的免疫学参数。检测患者移植前的血清SCD30含量提供了预测受者排斥反应发生危险性的另一方法。对于没有PRA证据的患者,该方法非常有效。我们对肾移植术后sCD30在AR的诊断以及对急性排斥的治疗是否具有指导价值等方面开展研究,探讨了肾移植术后sCD30的动态变化和急性排斥的关系以及其诊断治疗AR的价值。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和配型技术的不断改善,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仍无明显提高,在全世界器官来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如何使受者来之不易的移植物长期存活,成为移植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慢性排斥(chronic rejection,CR)是远期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2003年Terasald重提器官移植体液免疫理论,体液免疫在移植肾排斥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移植排斥的理论已经成为共识,最近随着对慢性移植肾损伤与形态学的研究进展,自身抗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体液免疫是指依靠抗体实现的免疫反应方式,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参与免疫反应,C4d便是补体因子C4被激活后的裂解产物,沉积在移植肾组织,是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反应的关键性标志物。Banff2005标准已阐明了慢性排斥形态学特征的表示方法,即慢性肾小球病、动脉内膜纤维性增生和肾小管管周单核细胞浸润,DSA的存在、尤其是C4d在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的沉积己经成为体液免疫排斥诊断的金标准。准确评价肾移植后受者的免疫状态,对预测和早期诊断慢性排斥,评估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及指导免疫抑制剂应用甚至术前指导配型都有重要意义。目前,PRA用于监测移植受者的免疫致敏状态指标经典,应用广泛,但对大量PRA阴性患者,仍存在无法判断其免疫状态及移植排斥风险的局限。移植肾活检和C4d检测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包括细胞性免疫排斥与体液性免疫排斥)诊断具“金标准”价值,但是对移植肾有创伤,病人多不能接受多次的程序性穿刺活检。因此,寻找无创的慢性排斥诊断指标亦是目前移植免疫研究的重要内容。Mosmann等于1986年根据产生的细胞因子及生物学功能的不同,将鼠的辅助性T细胞(Th)分为Thl细胞和Th2细胞,Thl细胞通过分泌IFN-γ、IL-2和TNF-β促进细胞免疫,Th2细胞通过分泌IL-4、IL-5、IL-6、IL-10、IL-13促进体液免疫。1991年Maggi等证实人的Th细胞同样划分为Thl细胞和Th2细胞,不同的是人Thl细胞和Th2细胞都可以产生IL-2;激活后的Thl细胞和Th2细胞分别表达不同的膜表面抗原,Thl细胞高表达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其编码蛋白,Th2细胞高表达CD30抗原,因此CD30抗原表达水平可反映Th2细胞的激活状态及其对免疫功能促进作用。CD30通过与存在于B细胞膜上的CD30配体结合,再和CD30-T细胞受体复合体发生交联,在IL-2存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促进Th2细胞的分化和增殖,Th2细胞通过分泌IL-4、IL-5等从而促进体液免疫而通过IL-2促进细胞免疫。CD30+T淋巴细胞被激活后,sCD30被释放入循环体液中,可被定量或定性检测到。现有的研究证实,在以Th2型免疫应答为主的疾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sCD30浓度增高常与疾病的活动性加重和复发有关,在肾移植则与移植物急性排斥发生和远期移植肾丢失风险增大有关。因此监测肾移植患者血清sCD30水平,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使其成为移植后判断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肾结局的免疫学指标。CD30+T淋巴细胞激活的免疫机制包含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它的具体作用原理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去阐明。但是迄今的研究已经表明,血清sCD30是同种移植免疫应答中表现活跃的标记物,且检测血清sCD30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合理应用sCD30指标,有助于预测移植肾排斥的风险。第一章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目的研究检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溶解性CD30(sCD30)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 ISA)检测69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sCD30的水平,并分析sCD30与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前sCD30阳性患者11例,其中有6例发生急性排斥,sCD30阴性患者58例,发生急性排斥5例。两组相比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5d sCD30在发生排斥患者组中的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d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手术前后监测sCD30水平,特别是术前及术后第5天左右时的检测水平,对于评估和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章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目的研究术后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 ISA)检测72例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患者sCD30的水平,与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的212例肾移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sCD30与肾移植受者术后慢性排斥发生的关系。结果活检确诊慢性排斥时间的两组间sCD30和血肌酐水平分别为:慢性排斥组sCD30是(192.14±17.63)U/ml,血肌酐是(219.03±26.67)umo/L。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sCD30和血肌酐的水平分别为(67.45±18.12)U/ml和(108.41±31.35)umol/L,均低于慢性排斥组。两组间sCD30和血肌酐比较有显着性差异(t=34.982,20.019;P=0.000,0.000).通过ROC曲线分析的统计学结果为:在将sCD30点设为134.50U/ml,ROC曲线下面积趋向于1,依据sCD30判断慢性排斥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趋向为100%,统计学建议将血清sCD30浓度134.50U/1nl做为参考临界值。结论血清sCD30异常升高与慢性排斥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sCD30检测有助于对机体免疫状态和慢性排斥的判断。第三章溶解性CD30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性目的研究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关系。方法共纳入自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存有术前血标本的202例受者。回顾性总结该组受者术后长期存活及其他基线资料,用sCD3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复孔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sCD30水平。结果低、中、高sCD30组的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84.7%±2.1%、88.1%±2.9%和77.7%±3.5%,5年功能性存活率为98.4%±1.1%,94.4%±1.6%和84.9%±3.2%。高sCD30组的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功能性存活均明显低于低、中sCD30组(均P<0.05),但中sCD30组的人长期存活率最高,低、中、高sCD30组的5年人存活率分别为84.8%±3.9%,92.5%±1.6%和87.2%±2.7%。死亡原因均主要为感染、肝功能衰竭和心脑血管意外,但3组在死亡前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别占死亡人数的0、13.0%和40.9%。结论术前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有关,高sCD30代表受者高免疫反应性,预示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增高而导致移植肾预后不良;而低sCD30表示机体相对的免疫功能低下而处于感染和药物毒性的高风险中。第四章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相关性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CD30水平与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112例,其移植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sCD30水平都已检测,根据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分为环孢素(CsA)治疗组(79例)和他克莫司(FK506)治疗组(33例),回顾性统计了患者术前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肌酐水平、血药浓度,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前sCD30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8)。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及手术前后sCD3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肌酐水平术后第1月时存在差异(P=0.019),术后第3月、6月、24月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第24月时的肌酐值均与术前sCD30水平存在统计学相关性(CsA组:P<0.001,R2=0.221;FK506组:P=0.010,,R2=0.194)。两组患者的sCD30水平手术后均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sCD30水平较手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CsA组:P<0.001;FK506组:P=0.021);第24月时血药浓度值与术前sCD30水平存在统计学相关性(CsA谷值浓度:P=0.001,R2:0.236;CsA峰值浓度:P=0.004,R2=0.167;FK506血药浓度:P=0.007,R2=0.210)。结论以CsA或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均能降低肾移植患者的术后sCD30水平,而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对于术前sCD30水平较高的患者,其远期肾功能相对较差,并且可能需要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二、应用ROC曲线评价SIL-2R,IL-6,L10,CL-Ⅳ对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ROC曲线评价SIL-2R,IL-6,L10,CL-Ⅳ对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D26阳性外泌体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Ⅰ CD26阳性尿外泌体与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预后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前言
    2 方法与材料
    3 结果
    4 讨沦
    5 结论
    6 局限性
    附图与附表
    参考文献
论文Ⅱ CD26阳性外泌体对急性肾损伤后肾脏修复作用的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结论
    6.局限性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外囊泡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发表论文1
发表论文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流行病学
    2.2 发病机制
        2.2.1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2.2.2 补体系统的异常
        2.2.3 细胞免疫反应
        2.2.4 基因调控
    2.3 治疗
        2.3.1 药物治疗
        2.3.2 非药物治疗
    2.4 小结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定义
    3.4 诊断标准
    3.5 病例分组
    3.6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临床表现
    4.3 实验室指标
    4.4 免疫学指标
    4.5 自身抗体
    4.6 疾病活动度
    4.7 113 例患者肾活检病理特征比较
    4.8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
第5章 讨论
    5.1 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
        5.1.1 性别
        5.1.2 浆膜炎
    5.2 实验室指标
        5.2.1 血白蛋白、血清球蛋白
        5.2.2 血脂
        5.2.3 C3、C4、Ig G
        5.2.4 血液系统
        5.2.5 NLP
        5.2.6 白细胞尿
    5.3 疾病活动度
    5.4 病理特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 年修订的SLE分类诊断标准
    附录2 美国风湿病协会(ARA)SLEDAI评分表
    附录3 国际肾脏病学会/肾活检病理学会(ISN/RPS)狼疮性肾炎分型(2003)
    附录4 狼疮性肾炎肾活检病理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评分
作者简介
致谢

(3)单中心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白细胞介素-8 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临床意义
    1.1 前言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2.1 前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B细胞清除疗法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益赛普血药浓度和抗药抗体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早期疗效的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
    1.2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
        1.2.1 遗传因素
        1.2.2 免疫因素
        1.2.3 微生物因素
        1.2.4 其他因素
    1.3 AS的诊断
        1.3.1 AS临床表现
        1.3.2 AS诊断标准
    1.4 AS的疾病活动性评价
        1.4.1 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
        1.4.2 Bath AS功能指数
        1.4.3 Bath AS测量指数
        1.4.4 AS疾病活动评分
    1.5 AS的疗效评价
    1.6 AS的治疗
        1.6.1 药物治疗
        1.6.2 非药物治疗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 依那西普及其生物类似物的应用现状
        1.7.2 关于血药浓度、抗药抗体和疗效预测的研究现状
    1.8 小结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患者的选取标准
        2.1.3 患者的排除标准
    2.2 研究指标
        2.2.1 临床指标
        2.2.2 实验室指标
        2.2.3 检测指标
    2.3 疗效评价
    2.4 研究方案
        2.4.1 益赛普有效血药浓度的确定
        2.4.2 抗益赛普抗体的产生规律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2.4.3 炎性细胞因子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
        2.4.4 基线期指标对治疗12 周疗效的预测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基本信息
    3.2 患者用药前后的各时间点数据
    3.3 血药浓度与指标改善量之间的关系
    3.4 基线期细胞因子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3.5 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之间益赛普血药浓度的差异
    3.6 益赛普有效血药浓度临界值及其敏感性、特异性
    3.7 抗药抗体的检测结果
    3.8 抗益赛普抗体对益赛普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
    3.9 基线期指标对治疗12 周疗效的预测
    3.10 患者基线期ESR和 IL-6 水平对疾病活动度和疗效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本研究的新思路与新发现
    4.2 本研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4.3 研究结论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4.4 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第5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液诊断标志物的筛查及与PLA2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IMN患者血浆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IMN患者血浆标志物circRNA的筛查及临床意义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IMN与PLA2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lncRNA差异表达谱分析及潜在诊断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的理论探讨
    1 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的中医相关理论探讨
    2 儿童紫癜性肾炎早期临床诊断标志物研究的发展
    3 lncRNA 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诊断标志物的优势
论文二 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血清lnc RNA的测序与筛选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血清lnc RNA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临床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肾移植术后BK病毒相关性肾病和急性细胞性排斥的病例比较分析及其基于蛋白芯片的差异细胞因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BK病毒相关性肾病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预后比较及辅助诊断模型的建立
    引言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K病毒相关性肾病和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基于蛋白芯片的血清差异细胞因子筛选
    引百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献

(8)可溶性CD22作为B细胞活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sCD22在肾移植排斥反应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CD22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CD22与B细胞活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CD22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利用iTRAQ探索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标志物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病例收集
        2.1.1 病例来源
        2.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2.1.3 标本与数据采集
        第二节 仪器与耗材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第三节 实验方法
        2.3.1 定量蛋白质组学 iTRAQ 技术原理
        2.3.2 定量蛋白质组学 iTRAQ 技术实验流程
        2.3.3 蛋白鉴定
        2.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5 血清和尿液蛋白的聚类分析
        2.3.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质谱鉴定
        3.1.1 蛋白定量标准曲线
        3.1.2 鉴定到肽段的数量分布
        3.1.3 蛋白序列覆盖度统计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 GO 功能分析
        3.2.2 COG 注释
        3.2.3 Pathway 代谢通路注释
        第三节 血清和尿液差异蛋白聚类分析
        第四节 血尿差异蛋白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差异蛋白筛选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二部分 α-1-酸性糖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病例收集
        2.1.1 病例来源
        2.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2.1.3 标本与数据采集
        第二节 仪器与耗材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ELISA)
        2.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一般临床资料
        3.1.1 各组病例分布
        3.1.2 入组患者性别与脓毒症患者转归
        3.1.3 年龄与脓毒症患者转归
        3.1.4 入组患者基础疾病分布与脓毒症转归
        3.1.5 病因分布
        3.1.6 入组第 1 天时的 WBC、CRP、APACHE II 评分及 SOFA 评分情况
        第二节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和维生素 D 结合蛋白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
        3.2.1 候选蛋白的初步筛选
        3.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 AGP 和 VDBP 的标准曲线
        3.2.3 入组第 1 天 SIRS 及脓毒症患者的 AGP、VDBP、WBC、CRP、PCT 水平和 APACHE II、SOFA 评分
        3.2.4 脓毒症患者亚组间 AGP、VDBP、WBC、CRP、PCT 和 APACHE II、SOFA 评较
        3.2.5 血清中 AGP 和 VDBP 诊断脓毒症的价值
        3.2.6 各指标鉴别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的价值
        3.2.7 血清候选差异蛋白与 SOFA 评分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和维生素 D 结合蛋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3.3.1 各指标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3.3.2 各指标在生存组与死亡组动态变化
        3.3.3 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二分类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
        第四节 尿液中α-1-酸性糖蛋白和维生素 D 结合蛋白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49
        3.4.1 SIRS 组和 moderate sepsis 组尿液 AGP、VDBP 水平
        3.4.2 尿液中 AGP、VDBP 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3.4.3 尿液中 AGP、VDBP 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3.4.4 尿液中 AGP、VDBP 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3.4.5 血液和尿液中 AGP、VDBP 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脓毒症的基本临床特征
        4.1.1 发病率与病死率
        4.1.2 性别对脓毒症的影响
        4.1.3 年龄对脓毒症的影响
        第二节 新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4.2.1 脓毒症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及寻找生物标志物的必要性
        4.2.2 α-1-酸性糖蛋白及维生素 D 结合蛋白简介
        4.2.3 血清 AGP、VDBP 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第三节 新标志物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第四节 新标志物对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
        第五节 尿中新标志物对脓毒症的价值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A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附录B 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估(即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学术交流
致谢

(10)可溶性CD30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溶解性CD30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溶解性CD30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件
致谢

四、应用ROC曲线评价SIL-2R,IL-6,L10,CL-Ⅳ对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D26阳性外泌体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D]. 杜鹃. 山东大学, 2021(11)
  •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牛琦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3]单中心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樊宁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4]益赛普血药浓度和抗药抗体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早期疗效的预测[D]. 董易典. 吉林大学, 2020(08)
  • [5]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液诊断标志物的筛查及与PLA2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 田彩霞.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lncRNA差异表达谱分析及潜在诊断标志物研究[D]. 庞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肾移植术后BK病毒相关性肾病和急性细胞性排斥的病例比较分析及其基于蛋白芯片的差异细胞因子筛选[D]. 汤欢娜. 浙江大学, 2019(03)
  • [8]可溶性CD22作为B细胞活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D]. 姜毅楠.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9]利用iTRAQ探索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的临床价值[D]. 肖坤.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
  • [10]可溶性CD30在肾移植临床应用研究[D]. 韩志坚. 南京医科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SIL-2R、IL-6、L10、CL-Ⅳ在ROC曲线早期诊断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