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级森林资源消长考核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姚欣琪[1](2021)在《安徽省C市林长制改革实践探究》文中提出
王剑武[2](2020)在《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基础,其定量化指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和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浙江作为一个林业大省,其森林生态承载力和健康程度的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健康度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森林生态健康度可依据水土流失情况、森林覆盖情况等作为评价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进行分级评价。本研究选择浙江省73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土流失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构建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对各区县域生态健康度及生态质量进行评价,从宏观、微观、模型评价三个方面讨论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最后提出了森林生态承载力领域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完善浙江省森林健康评价体系、提升森林质量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评估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水土流失指标,对浙江省区县森林生态健康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森林生态系统不健康的单元有6个,分别为:温州市区、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新昌县、缙云县,森林生态系统中等健康的单元有洞头县、永嘉县等15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单元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52个。浙江省整体森林生态健康度较高。(2)使用森林覆盖度指标,生态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全省共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42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良,建德市、富阳区等31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差。生态质量变化整体形势不容乐观。(3)对浙江省各市县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进行分析,宏观上,地形本底条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大,是影响生态退化比重指标的自然本底;微观上,森林起源、森林群落结构、坡度级、坡位、草本覆盖度、龄组、树种组成等因子,与生态退化强度显着相关。
艾畅[3](2020)在《新时代森林资源监测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创新对策》文中认为森林资源监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在清查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与国际接轨,组织管理和系统运行较好,监测范围覆盖整个祖国大陆。监测内容除包含森林资源状况外,还尝试开展森林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和效益评估,森林多资源多功能监测态势已具雏形。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如何融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监测工作,为森林资源监管工作提供全面精准、安全高效的数据支撑和智慧服务,协助推进对森林资源这一生命共同体中最核心要素的精细化管理等,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森林资源监测的理念要有突破,要从顶层设计、监测工作创新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适应新要求,用创新的钥匙开启资源监测新局面。
高爽[4](2020)在《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背景下,森林质量差、林地细碎化、森林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现象近年来呈扩大趋势,这种合作行为顺应了新时代林业发展战略,有助于国有林场完成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目标,提高林地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水平,支持乡村经济振兴。国有林场与社区是两类不同的森林经营主体,差异化的比较优势使双方资源互补实现共赢,但利益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却时常令合作陷入困境,如何提高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的可持续性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建立健全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协调机制。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的合作现状,界定了利益相关者。然后,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诉求和利益关系,并研究了利益失衡现象及原因。最后,利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国有林场与社区之间的博弈策略与对策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协调机制,并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利益相关者包括国有林场、社区、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利益诉求,合作能够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2)合作过程中出现了社区违约、国有林场积极性不高、县政府厚此薄彼、普通农户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有必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利益失衡问题。(3)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得出,若想实现整体和个体的利益最大化,国有林场和社区应该积极履约,并且由国有林场主导森林经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资源互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社区利益优先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有助于协调利益关系,使合作具有可持续性。
张慧程[5](2020)在《中国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态系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为人类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森林资源核算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体,全面的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应该综合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然而,传统的森林资源评价往往将数量与质量割裂开来单独评价。鉴于此,本文提出“森林资源物量”这一概念作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融合,依据指数理论,结合森林资源评价实践,构建了旨在动态、连续地反映特定区域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整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体系,分别设计基于平均数指数法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方法和基于标准森林单位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方法;并基于中国第七次、第八次和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省域汇总数据进行了试编。结果显示:2种森林资源物量指数方法对全国各省市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的试编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第七次和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间隔期间全国多数省份森林资源物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江苏、天津、宁夏等省(区、市)增长较快,云南、黑龙江、西藏等省(区)增长较慢,湖南、江西负增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间隔期间内,除江苏、山东2省森林资源物量有所下降外,其余省份均实现增长,其中上海、海南、北京、山西等省(市)增长较快。
田俊峰[6](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钟壬琳,戚德辉,戴君儿[7](2020)在《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开展了全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样地年度调查、监测站年度监测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与新时期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需求尚有差距、监测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与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水利厅编制并印发了《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从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监测站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分析评价、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整(汇)编与应用等方面明确了今后5年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徐健飞[8](2019)在《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物质水平极大增长,然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引起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为使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摈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优良的城市绿化水平是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做到保护现存的生态空间、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空间,必须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能体现交叉学科的自身优点,是呼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正是绿化模范县城创建所要求落实的内容和任务,所以说“创建绿化模范县城”是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的、具体的体现。马鞍山市当涂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统筹、循序的创建“绿化模范县城”。本文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的规划确立为研究大方向,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绿化模范县城概念的提出、发展背景和国内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概况等,不断通过对国内外经典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的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建设规划的方法。绿化模范县城的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理论依据、特征分析和基本原则。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体系构建、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其二,在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得出一套适用于当涂县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式与方法。采用实际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当涂县绿地进行资源调查和现状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建规划措施、建设策略。其三,将宏观层面的规划理论、规划方法与规划原则详细具体的落实在实际的创建规划建设中。即针对马鞍山市当涂县绿化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数据化指标化,仔细比对《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奖章评选条件》中的各类各项评分要求,严格按照义务植树、城乡绿化、科学造林、森林质量、管理保护、生态文化这六类,进行逐项规划建设,提出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熊发志[9](2019)在《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关键因素研究 ——以保山龙陵勐糯矿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矿区植被恢复问题日益受到行业内的关注,在矿山资源匮乏、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等问题的迫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提高。同时,由于环保的严格要求,关于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的工程逐步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植被恢复工程并不足以实现植被恢复,对已遭受严重破坏的矿区进行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恢复及保护迫在眉睫。基于前人研究经验与个人工作岗位实际情况从适应性、经济价值、生态绩效、土地适宜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植被恢复工程效益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保山龙陵勐糯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DEMATEL(决策试验和影响因素实验室)和RAHP(粗糙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权重的计算,最后通过组合权重确定指标的排序,结合指标间因果关系分析结果最终确定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效益的关键影响因素。围绕保山龙陵勐糯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方案实施前后情况对比分析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基于方案实施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对策,为其它类似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杨来邦[10](2018)在《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法及系统化服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更新一直是林业工作的核心。研究聚焦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法中的关键问题,结合政府对生态指标、森林资源指标年度考核评价等工作,建立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本底数据,经营利用各林业业务系统为突变数据源,生长模型更新为渐变数据源的动态更新方法和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模型化、系统化服务。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渐变规律和突变成因,确定了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渐变模型、突变模型和整体模型。(2)研究了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的流程、涉及内容、内在关系,进行了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式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数据来源与获取、数据交换方式以及更新方法等设计。(3)基于GIS技术、网络技术、接口技术等,开发了相应的森林资源动态更新系统,实现了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的系统化服务,并进行了应用验证。研究建立的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法,将森林资源主要突变要素、类型和渐变模型有机结合,能实时跟踪地块内的森林资源变化,自动计算地块森林资源状态指标值,初步实现了基于“小班”的区域森林资源及时更新和地块评测;建立的平台将已有的业务系统数据自动抽取,基于模型化的分析,实现森林资源变化过程的全方位、可视化呈现。
二、省级森林资源消长考核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级森林资源消长考核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承载力 |
1.2.2 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 |
2.1.1 资源现状 |
2.1.2 各市分布 |
2.1.3 动态变化 |
2.2 森林资源监测预警体系状况 |
2.2.1 体系现状 |
2.2.2 现有数据 |
2.3 评价基础数据 |
2.3.1 各县水土流失数据 |
2.3.2 各县森林资源数据 |
2.3.3 两期评价基础数据 |
2.4 研究方法 |
2.4.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方法 |
2.4.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方法 |
2.4.3 两期动态多元线性评价方法 |
3.浙江省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结果 |
3.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结果 |
3.3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
3.3.1 基准年评价结果 |
3.3.2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
3.4 讨论 |
4.生态承载力超载成因分析 |
4.1 宏观成因分析 |
4.2 微观成因分析 |
4.3 模型评价成因分析 |
5.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预研 |
5.1 现有政策及落实情况 |
5.1.1 林业基础保障不断强化 |
5.1.2 林地保护不断加强 |
5.1.3 采伐改革稳步推进 |
5.1.4 湿地管理得到重视 |
5.2 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建议 |
5.2.1 积极构建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制度 |
5.2.2 全面落实“双增”目标考核 |
5.2.3 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
5.2.4 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 |
5.2.5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
5.2.6 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和抚育 |
5.2.7 加强生态与资源监测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新时代森林资源监测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创新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成绩 |
(一)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发展历程 |
1.起步阶段。 |
2.创新阶段。 |
3.提升阶段。 |
(二)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现状 |
1.一类清查。 |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 |
3.森林资源作业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三类调查)。 |
4.森林资源专项调查监测。 |
(三)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
(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格局,要求森林资源监测融入到生态环境整体监测这个大局 |
(二)林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森林资源监测发挥精准支撑作用 |
(三)技术和手段的日新月异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监测升级提供了发展战略期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监测对象因子较少,监测工作定位较低 |
(二)国家、地方两套体系,监测结果协同困难 |
(三)监测功能较为单一,精细服务能力不足 |
(四)技术手段依然落后,装备水平亟待升级 |
(五)基础研究创新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四、对策和建议 |
(一)加强顶层设计 |
1.全面提升监测职能定位,服务国家生态监测大局。 |
2.做好国家和地方监测体系协同创新,实现监测“一体化”。 |
3.做好综合服务能力协同创新,实现监测服务精细化。 |
4.做好监测预警机制协同创新,提高监测时效性。 |
(二)创新监测工作 |
1.创新监测内容和应用,提高服务能力。 |
2.创新监测技术和能力,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 |
3.创新监测数据共享服务规范研究,实现多层次的共享。 |
(三)加强队伍建设 |
1.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
2.加大监测装备更新力度。 |
3.加强教育培训。 |
4.强化监督管理。 |
(4)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合作经营森林相关研究 |
1.3.2 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场 |
2.1.2 社区 |
2.1.3 利益关系与协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博弈论 |
3 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现状 |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3.2 合作经营森林发展历程 |
3.3 合作经营森林概况 |
3.4 合作经营森林最新进展 |
4 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利益诉求分析 |
4.1 利益相关者界定 |
4.2 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
4.2.1 国有林场利益诉求分析 |
4.2.2 社区利益诉求分析 |
4.2.3 地方政府利益诉求分析 |
4.2.4 林业部门利益诉求分析 |
5 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分析 |
5.1 利益关系分析 |
5.1.1 国有林场与社区利益关系分析 |
5.1.2 其它利益关系分析 |
5.1.3 利益关系小结 |
5.2 利益关系失衡分析 |
5.2.1 社区不履约及原因分析 |
5.2.2 国有林场不积极及原因分析 |
5.2.3 县政府政策倾斜及其原因分析 |
5.2.4 普通农户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及原因分析 |
5.3 利益关系协调 |
5.3.1 资源互补 |
5.3.2 利益共享 |
5.3.3 社区利益优先 |
5.3.4 政府引导 |
6 官庄国有林场与上里村合作案例分析 |
6.1 合作经营主体概况 |
6.2 合作经营模式介绍 |
6.3 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
6.4 利益关系分析 |
6.5 利益关系协调分析 |
6.6 案例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中国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森林资源物量的内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指数研究方法梳理 |
2.1.1 固定篮子指数方法 |
2.1.2 随机指数方法 |
2.1.3 指数检验方法 |
2.1.4 经济指数方法 |
2.2 森林资源评价研究 |
2.3 资源环境指数研究 |
2.4 绿色发展指数研究 |
2.5 简要评述 |
3 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指标体系构建 |
3.1 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的思路 |
3.2 森林资源物量指标选择原则与筛选方法 |
3.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2 指标筛选方法 |
3.3 森林资源物量指标体系设计 |
3.3.1 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3.2 前人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总结 |
3.3.3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指标 |
3.3.4 森林资源数量指标 |
3.3.5 森林资源质量指标 |
3.3.6 森林资源物量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平均数指数法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 |
4.1 指数编制流程 |
4.2 指标评分 |
4.3 层次分析法赋权 |
4.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3.2 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赋权过程 |
4.3.3 层次分析法赋权:森林总体 |
4.3.4 层次分析法赋权:商品林 |
4.3.5 层次分析法赋权:公益林 |
4.4 因子分析法赋权 |
4.4.1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
4.4.2 因子分析赋权 |
4.5 森林资源物量指数设计 |
4.5.1 森林资源数量指数 |
4.5.2 森林资源质量指数 |
4.5.3 森林资源物量指数 |
4.6 案例应用(一):基于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
4.6.1 森林资源物量指数计算结果 |
4.6.2 两种赋权方法比较 |
4.6.3 结果分析 |
4.7 案例应用(二):基于第八次和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
4.7.1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成果暨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
4.7.2 缺失数据处理 |
4.7.3 森林资源物量指数计算结果 |
4.7.4 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标准森林单位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 |
5.1 标准森林单位的构建 |
5.1.1 标准森林单位质量指标 |
5.1.2 质量指标的标准值 |
5.2 基于标准森林单位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方法 |
5.2.1 标准森林单位指标得分计算方法 |
5.2.2 标准森林单位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森林资源物量及物量指数计算方法 |
5.3 案例应用(三):基于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
5.3.1 森林资源物量及物量指数计算结果 |
5.3.2 方法评价 |
5.3.3 结果分析 |
5.4 案例应用(四):基于第八次和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
5.4.1 缺失数据处理 |
5.4.2 森林资源物量及物量指数计算结果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两种指数编制方法比较 |
6.1 两种森林资源物量指数计算结果对比 |
6.1.1 基于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 |
6.1.2 基于第八和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资源物量指数 |
6.2 两种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方法对比 |
6.2.1 编制思路不同 |
6.2.2 所反映的内容和具有的分析功能不同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研究展望 |
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胡明形教授简介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形态 |
2.2.2 土地利用转型 |
2.2.3 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3 远程耦合理论 |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
3.1.2 发展历史 |
3.1.3 功能分区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3.2.2 人口变化 |
3.2.3 城镇化进程 |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
7.2.1 国家宏观背景 |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
2.1 指导思想 |
2.2 规划时段 |
2.3 目标任务 |
3 《规划》的主要内容 |
3.1 区域水土流失监测 |
3.1.1 全省水土流失普查 |
3.1.2 全省水土流失样地调查 |
3.1.3 国家级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监测 |
3.1.4 省级重点监测区域和一般监测区域监测 |
(1)确定方法及对象。 |
(2)监测内容与方法。 |
3.2 监测站水土流失监测 |
3.2.1 监测任务与监测站分布 |
3.2.2 监测内容与方法 |
(1)小流域控制站监测。 |
(2)坡面径流场监测。 |
(3)水文站监测。 |
3.2.3 监测站提升改造 |
3.3 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 |
3.3.1 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 |
3.3.2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 |
3.3.3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成效监测评价 |
3.4 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分析评价 |
3.5 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整(汇)编与应用 |
4 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
5 结 语 |
(8)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下的生态意识思考 |
1.1.2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2 全国各地争先创建绿化模范县城 |
1.2.3 安徽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
1.2.4 国外研究与发展概况 |
1.3 相关概念 |
1.3.1 绿化模范县城 |
1.3.2 生态文明建设 |
1.3.3 城乡一体化 |
1.3.4 景观生态学 |
1.3.5 森林城市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 |
2.1.1 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筑区域国上绿化网络 |
2.1.2 推动城乡绿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
2.1.3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增强城市竞争力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研究 |
3.1.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依据 |
3.1.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
3.1.3 绿化模范县城评选检查的内容与步骤 |
3.1.4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检查评分标准 |
3.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方法研究 |
3.2.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体系构建 |
3.2.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规划内容 |
3.2.3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法 |
第四章 当涂县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 |
4.1 建设条件、区域现状与存在问题 |
4.1.1 建设条件分析 |
4.1.2 区域现状分析 |
4.1.3 存在问题分析 |
4.2 规划综述 |
4.2.1 指导思想与建设理念 |
4.2.2 规划原则 |
4.2.3 创建意义 |
4.2.4 创建目标 |
4.2.5 空间布局 |
4.3 建设内容与任务 |
4.3.1 贯彻绿化政策加强组织领导 |
4.3.2 绿化规划与计划的制定 |
4.3.3 义务植树活动建设规划 |
4.3.4 建成区绿化建设规划 |
4.3.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4.3.6 古树名木保护建设规划 |
4.3.7 绿化管护建设规划 |
4.3.8 科学造林与森林质量建设规划 |
4.3.9 绿化宣传教育建设规划 |
4.4 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
4.4.1 实施林长制工作方案 |
4.4.2 林业增绿增效增美营造林任务 |
4.4.3 “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工程 |
4.4.4 相关重点工程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关键因素研究 ——以保山龙陵勐糯矿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1.3.1.1 国外植被恢复发展进程 |
1.3.1.2 国外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1.3.2.1 国内植被恢复发展进程 |
1.3.2.2 国内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植被恢复 |
2.1.2 植被恢复工程效益 |
2.1.3 关键影响因素 |
2.2 生态学理论 |
2.2.1 基础生态学理论 |
2.2.1.1 限制因子理论 |
2.2.1.2 生态演替理论 |
2.2.1.3 生态适宜理论 |
2.2.1.4 生态位理论 |
2.2.1.5 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EMATEL—RAHP的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关键因素研究 |
3.1 植被恢复工程效益的影响因素 |
3.1.1 植被恢复的适应性影响因素 |
3.1.2 植被恢复的经济价值因素 |
3.1.3 植被恢复的生态绩效因素 |
3.1.4 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因素 |
3.2 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指标建立的一般过程 |
3.2.3 指标维度及选取 |
3.3 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因素评价模型研究 |
3.3.1 DEMATEL-RAHP方法 |
3.3.2 计算步骤 |
3.3.3 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3.3.4 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山龙陵勐糯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概况 |
4.1 植被恢复工程实施前矿区植被状况 |
4.1.1 矿产资源严重匮乏 |
4.1.2 矿山土地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
4.1.3 矿区土壤储水量较小 |
4.1.4 矿区植被恢复迫在眉睫 |
4.2 矿区植被恢复基地概况 |
4.2.1 地理位置 |
4.2.2 地形地貌 |
4.2.3 气候概况 |
4.2.4 土壤概况 |
4.2.5 水文状况 |
4.2.6 动植物资源 |
4.3 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方案 |
4.3.1 水土保持及水利供应设施方面 |
4.3.2 土地复垦方案 |
4.3.3 植被恢复方案制定原则 |
4.3.4 植被恢复配套方案 |
4.4 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效果 |
4.5 龙陵勐糯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技术与措施 |
4.5.1 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技术 |
4.5.1.1 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技术 |
4.5.1.2 树种选择和规划技术 |
4.5.1.3 造林栽植技术 |
4.5.1.4 植被抚育管理技术 |
4.5.1.5 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技术 |
4.5.2 植被恢复工程改进措施 |
4.5.2.1 完善群落基本结构建设 |
4.5.2.2 匹配土壤改良的技术支持 |
4.5.2.3 提供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护的政策支持 |
4.5.2.4 提高植被恢复土壤与物种的匹配检测质量 |
4.5.2.5 加强矿区植被恢复物种多样性理论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A:10位专家指标体系间影响关系评判表 |
附件B:指标体系指标层AHP专家打分表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法及系统化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外森林资源动态更新与监测发展情况 |
1.5.2 国内森林资源动态更新与监测发展情况 |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8 章节安排 |
2 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法 |
2.1 森林资源渐变模型 |
2.1.1 生长模型及适应性 |
2.1.1.1 常见生长率模型 |
2.1.1.2 模型检验 |
2.1.1.3 混合模型及检验 |
2.1.1.4 模型实例验证 |
2.1.2 年生长率月际分配 |
2.1.2.1 年生长率月际分配表达 |
2.1.2.2 年生长率月际分配分析 |
2.1.2.3 小班蓄积获取方法 |
2.2 森林突变模型及系统更新流程 |
2.2.1 突变因素分析 |
2.2.2 突变模型建立 |
2.2.3 突变数据处理流程 |
2.3 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整体模型及更新流程 |
2.3.1 更新模型 |
2.3.2 系统化更新流程 |
2.3.3 更新的主要内容 |
2.3.4 系统化更新的优点 |
3 森林资源动态更新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规范标准 |
3.2 技术路线 |
3.3 整体结构设计 |
3.3.1 系统总体设计 |
3.3.2 模型结构设计 |
3.3.3 数据架构设计 |
3.3.4 系统组成结构设计 |
3.3.5 数据交换方式设计 |
3.4 森林档案分析与设计 |
3.4.1 森林档案管理分析 |
3.4.2 森林档案管理设计 |
3.5 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入与管理 |
3.5.1 业务系统数据分析 |
3.5.2 业务系统数据管理设计 |
3.6 移动数据采集与安全性设计 |
3.6.1 移动数据采集分析 |
3.6.2 移动数据采集设计 |
3.7 森林资源动态更新分析与设计 |
3.7.1 森林资源动态更新分析 |
3.7.2 森林资源动态更新管理设计 |
4 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法系统化实现 |
4.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4.1.1 系统开发环境 |
4.1.2 服务器运行环境 |
4.1.3 客户端运行环境 |
4.2 数据库建设 |
4.2.1 数据建库内容 |
4.2.2 数据建库流程 |
4.2.3 数据建结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实现 |
4.3.1 基础档案数据管理 |
4.3.2 业务系统数据管理 |
4.3.3 移动数据采集管理 |
4.3.4 资源动态更新管理 |
4.4 动态更新方法应用与效果分析 |
4.4.1 实际应用 |
4.4.2 效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省级森林资源消长考核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C市林长制改革实践探究[D]. 姚欣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剑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3]新时代森林资源监测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创新对策[J]. 艾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4]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研究[D]. 高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森林资源物量指数编制方法与应用研究[D]. 张慧程.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7]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J]. 钟壬琳,戚德辉,戴君儿.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5)
- [8]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D]. 徐健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9]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影响关键因素研究 ——以保山龙陵勐糯矿山为例[D]. 熊发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更新方法及系统化服务[D]. 杨来邦.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