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磁反演技术在TLF拗陷深层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宫明旭[1](2021)在《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探测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逐渐开始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等因素的影响,储量巨大、可再生性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开发的对象。吉林省中西部地处中国东北着名沉积盆地-松辽盆地南部,涵盖吉林省大部分重要城市和地区,区内陆续开展的地热资源调查表明长岭凹陷,梨树凹陷,德惠断陷均为地热资源有利地区,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背景,探明其地热成因规律,包括地热分布、热源、导热通道、热储层、盖层类型等特征信息对区域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地质、重磁、地震和石油测井等资料、论述了区域地层分布、构造演化、构造分区、基底断裂分布等特征,并通过重磁场的场源分离探究区域物性和构造特征,结果显示中央坳陷区基底埋藏较深,沉积地层发育较厚,可初步确定具有可开发的前景;基于重磁数据,采用改进后的Parker-Oldenburg算法反演区域莫霍面和居里面,结果显示中央拗陷松原-长岭一带莫霍面和居里面均较浅,具有较好的热源背景;引入机器学习的方法计算区域大地热流,构建大地热流与地质构造特征之间相关关系,利用所有可用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实测热流预测盆地的热流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地温梯度呈良好的正相关,结果显示吉林省中西部松原-长岭V字形区域热流高;通过大地电磁(MT)方法对高热流地区进行了构造探测,结果表明测区白垩系地层沉积厚度超过6km,发现乾安-长岭凹陷存在隐伏状深大断裂带,导热效果好;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法分别对乾安、长岭测区进行地层探测,根据电阻率反演结果进行分层,参考区域地震和石油测井资料划分的地质解释图显示乾安-长岭测区白垩系上统嫩江组、姚家组地层以泥岩、油页岩为主,厚度较厚,可与第三系、第四系地层构成隔水、隔热盖层。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泉头组地层富含砂岩、碎屑岩,可作为良好的热储层。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划分了吉林省中西部优秀地热靶区,论述了区域地热成因规律,构建了区域地热系统概念模型:盆地地幔隆起导致区域莫霍面、居里面变浅,表明区域具有良好的深部热源背景;热源上方存在隐伏状断裂带,构成导热通道,将深部热量向上传导,促使断裂带上方的乾安-长岭凹陷热流和地温梯度较高;乾安-长岭凹陷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和泉头组,可作为热储层,白垩系上统地层、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构成隔水、隔热盖层。以上研究表明吉林省中西部乾安-长岭地区构成完整的地热系统,可在此区域开展进一步的地热钻探开发工作,最后通过可控源地质分层结果分别在乾安、长岭地区确定了一个地热钻孔。本文通过合理运用综合物探方法,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明了吉林省中西部的地热分布特征、地热成因规律并确定优秀地热靶区,为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指明方向。
黎海龙[2](2021)在《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保障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在新发展阶段仍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大任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研究,加强深部找矿、拓展深部“第二找矿空间”,是我国今后资源勘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众所周知,广西有很多贵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和放射性等矿产资源,在成因上都与花岗岩类密切相关。目前广西已发现的大中型矿床中有不少在空间展布上受岩体展布特征所制约,已知出露或半隐伏的控矿特征明显的就有:大厂(笼箱盖)、大明山、西大明山、钦甲、昆仑关等岩体。这充分表明通过探讨和研究隐伏岩浆岩体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来预测和寻找与岩浆岩体相关的隐伏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以制约岩浆岩时空展布的岩石圈结构构造为研究基础,以探讨广西岩浆岩的展布特征为桥梁和纽带,重点解决制约深部找矿的控矿构造和控矿地质体问题。抓住岩浆岩这个关键环节,为实现广西深部找矿的突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论文通过开展系统的重、磁异常研究,基于重、磁资料反演,并结合岩石圈速度结构,分析了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性结构特征,建立了广西深部地质构造格架,划分了深部地质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探讨广西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关系,对区内岩浆岩省进行重磁异常特征分析,并对典型的岩浆岩体通过其发育、展布及其定位特征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与成矿的成因和空间关系提供了新证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围绕广西地区岩浆岩问题,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前人有关岩浆岩方面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及研究情况,并梳理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2.根据卫星重、磁异常特征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密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利用地震波全波形反演得到东亚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开展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特征分析,判断广西地区岩石圈具有与地壳不同的速度结构,壳内可分成桂西、桂东北、桂中和桂南几个区块;并推测广西地区岩石圈可能存在壳内滑脱层,壳内滑脱层可能发生在20~30 km深处,岩石圈底部滑脱层主要发生在40~80 km深处,该滑脱层可能成为燕山期以来中国大陆东南部岩浆活动的主要通道,这种结构特征是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过程的表现。据此可以认为,在中-新生代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的演化背景下,广西地区岩石圈形成了由多个块体拼接的深部构造格局。3.利用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对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化率结构进行反演,依据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岩石圈密度和磁性异常成因及其与地表区域构造的关联。结合近年来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及热状态方面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广西地区下地壳与上地幔结构不连续,磁化率结构显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范围和程度的中下地壳解耦,致使在中生代以来幔源物质上侵至上地壳的规模和范围都有限,这可能是整个广西地区上地幔结构与地壳构造“错位”的主要原因。4.为了提高对重、磁异常的分辨能力,突出更多的有益信息,利用小波变换对广西区域重、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根据重、磁异常的特征及重、磁异常的线性展布规律,推断了广西断裂构造和隐伏半隐伏岩体,划分了8条岩浆岩带,认为其基本上分布于上地壳低密度异常带(区),且发育于深断裂靠低密度异常带一侧,即深部构造陡坡带的前缘,并有越靠近断裂岩浆岩的定位越高的特点。5.结合地质的新成果、新认识,选择了两个不同岩浆岩带、物化探工作程度较高的西大明山岩体和桥圩中-基性岩体进行综合分析,从深部到浅部探讨其展布形态、定位特征以及成矿关系。总之,论文基于广西岩石圈结构构造通过多维度、多方法开展对岩浆岩的研究,圈定隐伏岩体并探讨其空间展布规律,不仅可以作为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手段,也为深部找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选区和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对于广西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深部找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张磊[3](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山俊杰[4](2020)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钾矿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中亚和东南亚等地。中国境内目前已探明的钾盐储量较少,主要局限在特提斯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特提斯东部,发育着巨厚层蒸发岩(包括石膏、石盐等),一直是我国钾矿床勘探的重点研究区域。库车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该区域最具找钾潜力的地区。库车盆地盐泉水十分发育,然而前人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起源和成因尚未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此外,对盐泉水在库车盆地循环和演化的过程也没有进行过精细刻画;同时,中新世吉迪克组蒸发岩的物质来源仍然存在着一定争议。因此,2015-2019年期间,本研究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出露较多的、自西向东的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三个次级构造带上采集了30件盐泉水样品及11件木扎尔特河河水样品,分析其水化学及(18O、D、T、Sr)同位素和地球物理特征,同时结合前人已报道的水化学和氢氧数据,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及循环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按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盐泉水均为Na-Cl型。按瓦里亚什科水化学分类法,盐泉水主要以氯化物型为主。库车盆地盐泉水溶质来源主要以石盐溶解为主。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各个构造带上的溶质来源略有不同: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溶质主要为石盐溶解,其次还包括部分碳酸盐矿物和石膏/硬石膏矿物的溶解;西秋构造带和东秋构造带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碳酸盐矿物已饱和,溶质来源主要为石盐矿物其次为石膏/硬石膏。(2)通过水化学特征及δ18O、δD值分析,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或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的补给。同时,盐泉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不仅与补给水淋滤石盐有关,并且还与盐泉水在近地表排泄过程又经历强烈蒸发作用有关。研究发现,δ18O、δD值存在着明显的高程及温度效应,并估测出研究区盐泉水的循环深度: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平均循环深度分别为5.65km、4.82km、5.38km。(3)研究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的87Sr/86Sr值介于海相与典型陆源石盐之间,说明盐泉水的成因可能为海陆相的混合物。同时库车盆地盐泉水87Sr/86Sr比值从西(却勒构造带)向东(东秋构造带)逐渐增大,也说明陆源水的混合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却勒构造带具有较低的87Sr/86Sr比值和高矿化度的组成特征,这说明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更多比例是海水或海相蒸发源的混合物;西秋构造带盐泉水为海水和陆相水的混合物;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则主要为陆相水的混合物。(4)将库车盆地盐泉水元素浓度、H-O-Sr同位素、放射性T同位素与地层岩性及大地电磁法探测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表明盐泉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和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其次还接受了部分地下深部热液Ca-Cl型水的补给。盆地内异常发育褶皱、裂隙、断层和以砾岩为主的岩性特征为盐泉水的补给、排泄提供了良好的介质和通道,导致盐泉水快速下渗并沿断裂带进行深部循环,流经易溶性的盐类矿物(例如石盐、石膏),然后在构造及静态压力驱使下,沿断裂上升并出露于地表(排泄区)。本研究为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和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成廉[5](2020)在《特高压直流接地极近区地电位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近年建设的±800 kV、容量为8000 MW和10000 MW的换流站接地极的额定电流分别为5000 A和6250 A。由于直流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大,一方面,接地极地电位(简称ESP)对地下管网的影响范围更大;另一方面,由于影响范围大和大地的电性及其构造存在差异,使得直流接地极近区的地电位的分布更复杂。本文提出根据深层大地电性及其构造差异的地球物理条件,研究特高压直流接地极近区地电位分布特征,包括计算接地极近区地电位的模型及其算法,为治理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地电位对管网的影响提供科学方法依据和评估模型及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研究接地极地电位的思路,利用大地浅层、深层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研究了接地极近区ESP分布与浅层大地电性及其构造,以及深层大地电性及其构造的关系及其对ESP的影响,通过接地极ESP与浅层、深层大地电阻率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大地测深数据计算ESP的思路。2)考虑浅层、深层大地电性及其构造对接地极ESP的影响,以及横纵向突变等因素对ESP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等值电阻和分层电阻大地模型计算接地极ES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大地电阻率模型和有限元法计算接地极ESP及其分布的方法,通过浙西金丝接地极实测数据证明了模型算法的有效性。3)利用国家深部探测计划等国家大地探测项目的电磁测深数据及资料,建立了扎青直流工程扎鲁特接地极和高青接地极,以及上山直流工程朱双村接地极的三维大地电阻率模型,3个接地极大地模型的建模深度为310 km和建模面积约为20万km2,并通过扎鲁特、高青和朱双村接地极极址及近区ESP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大地不同地质断层和海岸海水电性突变造成的ESP突变等特征。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果表明,由于各地接地极大地的电性及其构造不同,以及受海岸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内陆地区的接地极,还是沿海地区的接地极,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ESP等电位分布曲线,都不再是以直流接地极为中心的同心圆分布,接地极ESP分布在各个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治理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地电位对管网的影响,需建立深至数百公里的三维大地模型。
廖健[6](2019)在《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雪峰山地区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湘中涟源凹陷中泥盆统―下石炭沉积厚度5000多米,是中国南方海相沉积代表地区,是继四川盆地之后油气勘探重要目标区块。本次工作目的是在涟源凹陷西北及雪峰山地区开展以泥盆系和寒武系为主要目的层的MT勘探,厘清研究区构造与断裂体系特征、主要地层单元的分布、埋深以及主要含气页岩的物性指标,结合页岩气调查井勘查成果,确定各个层系的展布、厚度、岩性变化,评价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MT剖面横跨吉首―涟源凹陷西北部,分为三个区段:吉首―雪峰山、雪峰山―安化、安化―涟源。区内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中统棋梓桥组、跳马涧组以及寒武系牛蹄塘组、杷榔组页岩具有较好的致密油气储藏条件,其富有机质页岩为1.3%-3.7%,Ro值普遍大于3%,以海洋菌藻类为主的生源组合,具备页岩气成藏的有利有机地化条件。但上覆二叠系高阻碳酸盐岩层使得地震波难以穿透,地震勘探效果不理想。大地电磁测深法场源为垂直入射的平面电磁波,使得对场的研究大为简化;同时MT方法还具有勘探深度大、勘探费用低、施工方便,能穿透高阻层,对区内相对低阻的烃源岩目的层分辨能力强,横向辨率高,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成熟等特点,是评价油气远景区重要的勘查手段。雪峰山地区地质、地理环境复杂,为取得客观、可靠的实测资料,论文首先对野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大量试验、优化。由于采集数据中不可避免包含各种成因的干扰成分,影响数据质量,论文详细讨论了大地电磁测深法数据处理方法,去除干扰,提取有用异常信息,使处理后的数据既光滑又具有足够的精度,为后续反演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模型。其次,为了避免解释的多解性,保证解释的稳定性,根据本地区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依据Bostick反演结果进行了剖面半定量解释,以大致了解目标层位电性特征;以Bostick反演结果作为二维反演时初始输入模型,并结合已有先验信息对模型进行约束。论文通过对吉首—涟源地区MT剖面二维反演解释成果与地震、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圈定了研究区内构造分布及页岩气藏优势地段,为寻找湘西雪峰山地区页岩气资源提供了依据。
张世懋[7](2018)在《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与技术实践》文中提出国内外致密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然而截止2017年,国内致密储层探明率却只占其总资源量的三成左右。随着致密气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面对的地质目标由中浅层转向深层、超深层,勘探的气藏类型由常规构造气藏转向更为隐蔽的岩性油气藏,面对的储层物性由低孔、渗转向超低孔、渗,与此同时许多技术难题逐渐成为致密气藏高效勘探与动用的瓶颈,这其中测井技术作为致密储层勘探开发全流程中不可或缺重要手段,在致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环节中也遇到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如在致密碎屑岩储层中的流体性质测井评价难题,低阻气藏如何准确识别,储层参数如何算准,这些问题在四川盆地中浅层侏罗系、中深层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普遍存在。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也存在着诸多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如在川西坳陷雷四段顶部白云岩储层中,高阻背景下相对低阻储层的气、水分布规律识别,扩径段密度曲线的质量问题等。在面对这些难题时,常规测井与一维核磁共振测井出现了多解性难题,限制了测井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一项新的测井技术尝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国外许多常规气藏、页岩气藏中都已开展了研究,而这项技术在国内的起步较晚,尚未在致密气藏中发挥出明显的技术优势,限制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基于以上难题,本文针对致密气藏的地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遇到的储层测井评价难题,为有的放矢的开展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研究打开突破口,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测井在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明确了测井采集操作规范、井眼扩径、观测模式选择对测井资料的影响,首次明确了针对致密气藏,T2-T1测井方法比T2-D测井方法更为适用,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一套基于T2-T1的致密气藏观测模式设计流程,通过实际测井资料的应用效果对比,优选出了适用的观测模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原始资料的处理方法和一维核磁共振测井有着明显区别,本文对T2-T1和T2-D两种二维核磁共振数据反演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原始资料处理过程中需要提供的各类地质、测井仪器、校正模型、钻井工程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逐一确定了其取值依据。在利用岩心核磁共振分析数据刻度测井资料前,建立了岩心数据校正模型,尽可能消除数据采集环境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在取得了可以真实反映致密气藏的地质特征的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后,开展了核磁共振响应特征的地质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校正后的岩心实验分析结果,对致密储层中可能存在的不同流体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信号进行了识别,创新形成了致密碎屑岩储层与碳酸盐岩储层的二维核磁共振测井T2-T1气、水识别图版,在此基础上可对储层流体进行快速识别。为定量评价致密储层,分析了核磁共振弛豫时间与不同尺寸孔隙大小之间的关系,弛豫时间与储层中流体的孔隙度之间的关系,首次基于T1弛豫时间创新形成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计算模型,分别建立了适用于致密碎屑岩与川西雷四顶白云岩储层的渗透率计算模型,通过对比,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储层参数计算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测井方法与一维核磁共振测井方法。通过确定束缚流体与可动流体的弛豫时间截止值,创新形成了致密储层可动水饱和度计算方法,为储层流体性质的定量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为验证形成的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分别在目的层为致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井中开展了技术实践,经过了测试结果验证,证实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致密储层参数计算与流体性质评价的难题,在致密碳酸盐岩井中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结合录井资料建立了扩径井段密度曲线的重构方法。本次研究形成的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采集、处理、储层测井解释建模与提高常规测井曲线质量的思路、技术方法、取得的认识对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致密气藏储层评价应用的推广及在其他类型油气藏的应用尝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讨论的价值。
宁宏晓,包乾宗,冯杏芝,皮红梅,杨云见,黄卫宁,侯玉鑫[8](2018)在《2015年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2015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刊出的6期正刊共159篇论文认真归纳总结,从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及应用、地震正演模拟、地震地质研究与应用、重磁电勘探方法与技术、岩石物理与井中地球物理、论坛与综述、软件技术与应用等九个论题进行评述.本文认为2015年刊出的论文理论先进,方法实用性强,不但有理论推导及比较详细的实现过程,而且大部分方法经过了模型和实际数据的验证,论文整体展示的技术成果覆盖面广,涵盖了业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内容,如双复杂结构、压缩感知、高精度勘探、薄层勘探、两宽一高、高性能计算等.总之,论文整体展示了我国油气勘探领域科研、生产的最新成果,客观反映了本行业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引领了我国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最后对该刊提出了几点建议.
李培明,柯本喜,万忠宏,王永涛[9](2017)在《打造精品期刊,引领技术潮流——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到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50周年,已成长为具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被美国E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2016年共刊出论文182篇,涉及到复杂地表、复杂构造、非常规油气藏等多个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客观、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石油物探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与应用成果,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应用现状。本文从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应用、速度建模与偏移成像技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与应用、重磁电技术与应用、测井技术与应用、地震地质研究与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十个方面对这些文章进行评述,并对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胡祖志[10](2017)在《井震约束的大地电磁-重力联合反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一种基于测井、地震及地质资料约束下,二维、三维大地电磁与重力数据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新方法。通过约束和联合反演,降低处理解释多解性,提高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研究目标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围绕基于井震约束的大地电磁与重力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开发了一种新的二维和三维多属性、多参数、实时、人机交互的建模软件。基于跨平台的Qt4开发环境,开发了快速准确的二维和三维电磁-重力联合建模程序,为重磁电约束联合正反演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出并实现了两次插值法,即对剖分网格几何特征和属性值分别采用不同的插值方法,保证了地层内部属性不变而地质界线变化的地质规律。提出递进建模方法,先二维再三维,不需考虑复杂的三维空间曲面切割、拓扑多面体构建技术,方法技术简单可靠、结果正确,能够满足三维快速建模的需要。2.开发了二维、三维大地电磁与重力的并行正演模拟软件。基于MPI编程环境,完成了二维和三维的大地电磁和重力正演并行算法研究和开发。通过对频率的并行,二维有限差分正演的计算速度比串行的有限元方法快几十到上百倍,而精度相当;三维大地电磁有限差分正演结果与三维积分方程的相对误差小于2.2%;二维、三维大地电磁并行正演计算速度与参与并行的CPU个数基本成线性相关;实现了二维和三维重力正演对测点的并行计算,提高了计算速度。3.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井震约束的二维和三维大地电磁与重力的人工鱼群并行联合反演。提出基于地层的电阻率与密度存在的物性关系建立联合约束条件。引入人工鱼群的群智能算法,并应用到二维和三维、大地电磁和重力的独立和联合反演中,采用多种模型测试了独立与联合反演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联合反演的电阻率值和密度值收敛精度明显高于单方法独立反演的结果,有效地提高反演精度。4.成功应用井震约束的大地电磁与重力人工鱼群并行联合反演技术发现了川中深层裂谷及南华纪有利目标。首次采用分层统计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电阻率与密度的联合反演约束关系式;采用该方法对研究区的测线进行了井震约束下的二维大地电磁-重力的联合反演,提高了川中深层目标的精度,搞清了研究区的南华纪地层分布,指出有利油气聚集带,该推测解释结果得到了后期两口钻井的验证。
二、电磁反演技术在TLF拗陷深层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反演技术在TLF拗陷深层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探测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3.1 构造演化 |
2.3.2 地质构造分区 |
2.3.3 断裂构造 |
2.4 地热成矿地质条件 |
第三章 重磁场数据处理与深部界面反演 |
3.1 重力数据处理 |
3.1.1 原始重力异常特征 |
3.1.2 重力异常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磁数据处理 |
3.2.1 区域磁异常特征 |
3.2.2 磁异常处理结果与分析 |
3.3 区域深部界面反演 |
3.3.1 莫霍面反演 |
3.3.2 居里面反演 |
第四章 区域综合大地热流值计算与解释 |
4.1 机器学习方法 |
4.2 计算用参数 |
4.3 方法准确性实验 |
4.4 区域大地热流值计算 |
第五章 吉林省中西部重点区电磁探测与解释 |
5.1 区域构造探测 |
5.1.1 大地电磁勘查 |
5.1.2 实测数据维数特征和电性主轴旋转 |
5.1.3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与解释 |
5.2 靶区地层探测 |
5.2.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勘查 |
5.2.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反演与地质解释 |
5.3 地热靶区评价与地热成因模式构建 |
5.4 井位推荐 |
(1)钻探井位1-QR1井 |
(2)钻探井位2-CR1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2)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广西岩浆岩研究现状 |
1.2.2 有关广西地区隐伏岩浆岩方面的研究 |
1.2.3 广西地区地球物理调查及深部探测主要成果 |
1.2.4 有关重、磁异常资料分析及解释方法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与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1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概况 |
2.1.2 岩浆岩分布概况 |
2.2 广西大地构造特征 |
2.2.1 广西大地构造及演化 |
2.2.2 广西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3 广西区域断裂 |
2.3 区域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3.1 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3.2 广西地区岩石密度和磁性特征 |
2.3.3 区域重力异常与航磁异常特征 |
2.3.4 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岩石圈结构分析 |
3.1 岩石圈密度及磁化率反演方法简介 |
3.2 广西地区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 |
3.2.1 岩石圈密度结构特征 |
3.2.2 岩石圈磁性结构特征 |
3.2.3 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
3.3 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的关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岩浆岩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分析 |
4.1 区域重、磁异常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简介 |
4.1.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析方法 |
4.1.2 位场异常(断裂构造或岩性边界)信号提取方法 |
4.2 广西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 |
4.2.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结果 |
4.2.2 广西多尺度重、磁异常的地质意义 |
4.3 广西地区线性构造异常特征分析 |
4.3.1 线性异常信号提取 |
4.3.2 广西区域断裂构造及构造格架 |
4.4 广西岩浆岩省重、磁异常特征 |
4.4.1 隐伏半隐伏岩体重、磁异常特征 |
4.4.2 利用重、磁异常推断的隐伏、半隐伏岩体 |
4.5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分布的关系 |
4.5.1 广西地壳厚度与岩浆岩分布 |
4.5.2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发育及定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岩体与深部岩浆物质来源 |
5.1 两个典型隐伏岩体的深部磁性结构 |
5.2 典型岩体与深部物源 |
5.2.1 西大明山隐伏岩体 |
5.2.2 桥圩中-基性隐伏岩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
1.2.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1.2.3 水循环特征研究 |
1.2.4 地球物理探测应用研究 |
1.3 研究区盐泉水研究程度 |
1.4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区域演化背景 |
2.3.1 盆地地层层序 |
2.3.2 盆地构造特征 |
2.4 水文地质背景 |
2.5 岩相古地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测试方法 |
3.2.1 常量、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
3.2.2 氢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
3.2.3 放射性氚同位素测试方法 |
3.2.4 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
3.2.5 V8多功能电法仪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盐泉水的溶质来源 |
4.1 盐泉水化学特征 |
4.2 矿化度与主要离子关系特征 |
4.3 主微量元素在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的指示 |
4.4 相化学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
4.5 饱和指数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
4.5.1 却勒构造带溶质特征 |
4.5.2 西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
4.5.3 东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盐泉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模式 |
5.1 盐泉水补给来源研究 |
5.2 盐泉水补给高程研究 |
5.3 盐泉水补给温度研究 |
5.4 盐泉水的氚同位素年龄研究 |
5.5 盐泉水的热储温度研究 |
5.5.1 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
5.5.2 阳离子温标 |
5.5.3 盐泉水地热温度指标选取及计算 |
5.6 盐泉水的循环深度研究 |
5.7 盐泉水的循环模式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
6.1 锶同位素特征分析 |
6.2 热液Ca-Cl型水对研究区盐泉水的影响分析 |
6.3 盐泉水出露特征分析 |
6.3.1 地层岩性特征分析 |
6.3.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地球物理手段应用 |
6.4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 |
附录 表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特高压直流接地极近区地电位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地电位不均匀分布的地球物理原因研究 |
2.1 地电位分布与地电流的关系 |
2.1.1 直流入地电流透入深度 |
2.1.2 大地电性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 |
2.2 大地电性结构对ESP的影响 |
2.2.1 简单模型的ESP计算 |
2.2.2 计算数据对比分析 |
2.3 接地极近区ESP分布与浅层大地构造的关系 |
2.3.1 浅层大地电阻率测量方法 |
2.3.2 浅层大地电阻率对ESP的影响 |
2.3.3 接地极近区ESP分布与浅层土壤电阻率的关系 |
2.3.4 直流接地极地下电流场分布 |
2.4 接地极近区ESP分布与深层大地构造的关系 |
2.4.1 深层大地电阻率测量方法-电磁探测法 |
2.4.2 测量方法的比较 |
2.4.3 接地极近区ESP分布与深层土壤电阻率的关系 |
2.4.4 地学研究领域的大地电阻率数据获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极近区ESP分布的大地模型及算法研究 |
3.1 接地极近区大地模型影响因素 |
3.1.1 大地电性结构对接地极选址的参考 |
3.1.2 地下介质导电性特征 |
3.1.3 不同地质条件下对大地电阻率的影响 |
3.2 直流极近区大地模型网格化建立方法 |
3.2.1 大地电性结构的网格化大地电阻率模型 |
3.2.2 大地电阻率数据的分层统计处理方法 |
3.3 直流接地极大地电场有限元算法 |
3.3.1 基于静电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地电场方程和边界条件 |
3.3.2 电流场方程以及静电比拟 |
3.3.3 直流接地极附近的电场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
3.3.4 大地电位分布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3.3.5 大地电场建模的有限元计算流程 |
3.4 大地电性结构横向突变的情况分析 |
3.4.1 溪浙直流工程金丝接地极概况 |
3.4.2 金丝接地极近区大地电阻率实测数据分析 |
3.4.3 大地电阻率模型的适应性比较 |
3.4.4 大地电阻率横向差异对ESP分布影响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大地测深数据的三维大地建模方法研究 |
4.1 三维大地模型建模方法概述 |
4.2 接地极近区大地数据资料 |
4.2.1 数据资料概述 |
4.2.2 扎青工程受端电网高青接地极数据资料分析 |
4.2.3 扎青工程送端敖干朝鲁嘎查接地极数据资料分析 |
4.2.4 上山工程受端朱双村接地极数据资料分析 |
4.3 接地极近区三维大地电阻率模型 |
4.3.1 扎青工程受端高青接地极三维大地模型建立 |
4.3.2 扎青工程送端敖干朝鲁嘎查接地极三维大地模型建立 |
4.3.3 上山工程受端朱双村接地极三维大地模型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流接地极近区地电位分布计算及特征研究 |
5.1 扎青工程受端接地极近区ESP分布计算及特征 |
5.1.1 高青接地极近区大地电位计算 |
5.1.2 扎青工程受端接地极地电位分布特征 |
5.2 扎青工程送端接地极近区ESP分布计算及特征 |
5.2.1 敖干朝鲁嘎查接地极近区大地电位计算 |
5.2.2 扎青工程送端接地极地电位分布特征 |
5.3 上山工程受端接地极近区ESP分布计算及特征 |
5.3.1 满负荷单极大地工况下影响范围内的大地电位分布 |
5.3.2 朱双村接地极大地电位分布计算分析 |
5.3.3 上山工程受端接地极地电位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雪峰山地区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近年来中扬子地区致密油气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湘中坳陷构造单元划分 |
2.2.1 涟源凹陷构造特征 |
2.2.2 龙山凸起构造特征 |
2.2.3 湘中地区区域构造沉积-沉降史分析 |
2.3 地球物理特征 |
3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 |
3.1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工作原理 |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理论 |
3.2.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
3.2.2 均匀半半空间里的大地电磁场 |
4 数据采集与处理解释 |
4.1 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测线布置 |
4.1.3 观测装置的敷设 |
4.2 参数试验 |
4.3 资料处理 |
4.3.1 极化模式识别 |
4.3.2 数据处理 |
4.4 资料解释 |
4.4.1 定性解释 |
4.4.2 定量解释 |
5 雪峰山―涟源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解释 |
5.1 异常分析与解释 |
5.2 页岩气远景分析 |
5.2.1 吉首—雪峰山区段 |
5.2.2 雪峰山—安化区段 |
5.2.3 安化—涟源区段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与技术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发展 |
1.2.2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应用 |
1.2.3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致密储层特征分析 |
2.1 川西致密碎屑岩储层 |
2.1.1 地质特征分析 |
2.1.2 测井响应特征及技术挑战 |
2.2 川西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 |
2.2.1 地质特征分析 |
2.2.2 测井响应特征及技术挑战 |
第3章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 |
3.1 核磁共振测井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测井采集操作规范 |
3.1.2 井眼扩径 |
3.1.3 观测模式 |
3.2 二维测井方法优选 |
3.2.1 核磁共振测井方法 |
3.2.2 二维测井方法对比 |
3.3 测井观测模式设计 |
3.3.1 观测模式设计原则 |
3.3.2 观测模式参数设计 |
3.3.3 观测模式对比检验 |
第4章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 |
4.1 二维数据反演方法 |
4.1.1 T_2-D反演方法 |
4.1.2 T_2-T_1反演方法 |
4.2 处理参数取值依据 |
4.2.1 仪器与地层参数 |
4.2.2 弛豫谱截止值 |
4.2.3 储层流体谱峰特征值 |
4.2.4 渗透率计算参数 |
4.2.5 钻井液参数 |
4.3 岩心刻度测井前数据校正 |
4.3.1 数据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岩心数据校正 |
第5章 致密储层流体判识技术 |
5.1 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储层岩性 |
5.1.2 储层物性 |
5.1.3 储层温度与压力条件 |
5.2 流体特征值分析 |
5.2.1 粘土束缚水 |
5.2.2 毛管束缚水 |
5.2.3 可动水 |
5.2.4 天然气 |
5.3 流体识别图版 |
第6章 致密储层参数建模方法 |
6.1 孔隙度模型研究 |
6.1.1 孔隙度分布区间 |
6.1.2 孔隙度岩心标定 |
6.1.3 孔隙度建模 |
6.2 渗透率模型研究 |
6.2.1 现有渗透率模型 |
6.2.2 致密碎屑岩储层 |
6.2.3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 |
6.3 饱和度模型研究 |
6.3.1 束缚流体饱和度 |
6.3.2 可动流体饱和度 |
第7章 技术应用 |
7.1 致密碎屑岩储层 |
7.2 致密白云岩储层 |
7.3 碳酸盐岩扩径段密度曲线重构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2015年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0 2015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载文概况 |
1 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 |
1.1 激发、接收因素新研究 |
1.2 环保勘探新方向 |
1.3 观测系统设计新探索 |
2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
2.1 地震资料拓频处理技术 |
2.2 数据恢复与重构技术 |
2.3 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 |
2.4 速度分析和反演 |
2.5 吸收衰减补偿技术 |
2.6 多次波压制技术 |
2.7 偏移成像技术 |
2.8 多分量资料处理 |
2.9 海洋地震资料处理 |
3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及应用 |
3.1 裂缝预测研究 |
3.2“两宽一高”配套的解释技术 |
3.3 地震反演技术 |
3.4 地震属性提取与流体识别 |
3.5 储层预测技术 |
4 地震正演模拟 |
4.1 地震正演模拟方法研究 |
4.1.1 地震数值模拟 |
4.1.2 地震物理模拟 |
4.2 地震数值模拟应用研究 |
5 地震地质研究与应用 |
6 重磁电勘探方法与技术 |
6.1 海洋电磁方法研究 |
6.2 计算电磁方法研究 |
6.3 重磁电的其他方面 |
7 岩石物理与井中地球物理 |
7.1 岩石物理 |
7.2 测井技术应用 |
7.3 微地震 |
8 论坛与综述 |
8.1 技术论坛 |
8.2 综述 |
9 软件技术与应用 |
1 0 结束语 |
(9)打造精品期刊,引领技术潮流——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 |
2.1 海上地震采集技术 |
2.2 陆上地震采集技术 |
3 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 |
3.1 地震物理模拟与分析 |
3.2 各向同性介质地震模拟 |
3.3 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模拟 |
3.4 黏滞介质的地震模拟 |
3.5 随机介质的地震模拟 |
3.6 地震模拟应用 |
4 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应用 |
4.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4.2 信号分析方法 |
4.3 提高信噪比方法 |
4.4 提高分辨率方法 |
4.5 近地表速度反演与静校正方法 |
4.6 动校正与叠加方法 |
5 速度建模与偏移成像技术 |
5.1 偏移速度分析与建模方法 |
5.2 全波形速度反演方法 |
5.3 地震偏移方法 |
6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及应用 |
6.1 岩石物理研究 |
6.2 构造解释技术 |
6.3 属性提取与分析技术 |
6.4 地震反演技术 |
6.5 储层预测技术 |
7 重磁电技术与应用 |
7.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 |
7.2 时频电磁方法 |
7.3 海洋电磁法 |
7.4 时移电磁方法 |
7.5 联合勘探方法 |
8 测井技术与应用 |
9 地震地质研究与应用 |
1 0 微地震监测技术 |
1 1 软件开发与应用 |
1 2 结束语 |
(10)井震约束的大地电磁-重力联合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电磁-重力联合建模 |
§2.1 二维建模 |
2.1.1 二维建模流程 |
2.1.2 数据结构 |
2.1.3 多边形构建技术 |
2.1.4 多边形追踪技术 |
§2.2 三维建模 |
2.2.1 三维建模流程 |
2.2.2 六面体物性插值 |
§2.3 小结 |
第三章 电磁-重力并行正演 |
§3.1 基于MPI并行设计 |
§3.2 二维并行正演 |
3.2.1 二维大地电磁有限差分并行正演 |
3.2.2 二维重力并行正演 |
§3.3 三维并行正演 |
3.3.1 三维大地电磁有限差分并行正演 |
3.3.2 三维重力并行正演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磁-重力并行约束联合反演 |
§4.1 人工鱼群约束反演 |
4.1.1 人工鱼群方法原理 |
4.1.2 反演参数选择 |
§4.2 一维大地电磁约束反演 |
4.2.1 三层模型 |
4.2.2 六层模型 |
4.2.3 实测数据处理 |
§4.3 二维大地电磁并行约束反演 |
4.3.1 拟二维并行基本思路 |
4.3.2 二维并行基本思路 |
4.3.3 理论模型测试 |
§4.4 二维重力并行约束反演 |
4.4.1 并行基本思路 |
4.4.2 理论模型测试 |
§4.5 二维电磁-重力并行约束联合反演 |
4.5.1 二维并行联合反演策略 |
4.5.2 理论模型测试 |
§4.6 三维电磁-重力并行约束联合反演 |
4.6.1 三维并行联合反演策略 |
4.6.2 理论模型测试 |
§4.7 小结 |
第五章 联合反演实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地层物性特征 |
5.2.1 地层密度特征 |
5.2.2 地层电阻率特征 |
5.2.3 地层密度-电阻率关系 |
§5.3 电磁-重力联合反演处理 |
5.3.1 约束模型的建立 |
5.3.2 联合反演效果 |
§5.4 裂谷发育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电磁反演技术在TLF拗陷深层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探测与分布规律研究[D]. 宫明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2]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黎海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 山俊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5]特高压直流接地极近区地电位分布特征研究[D]. 马成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6]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雪峰山地区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 廖健.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与技术实践[D]. 张世懋.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8]2015年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述评[J]. 宁宏晓,包乾宗,冯杏芝,皮红梅,杨云见,黄卫宁,侯玉鑫.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1)
- [9]打造精品期刊,引领技术潮流——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述评[J]. 李培明,柯本喜,万忠宏,王永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6)
- [10]井震约束的大地电磁-重力联合反演研究[D]. 胡祖志.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