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幼稚”人的“傻”困惑(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董迪[2](2020)在《“80后”作家成长小说研究》文中提出“80后”作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上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从诞生到命名都备受瞩目,而成长小说作为备受“80后”作家们“青睐”的体裁,作为一种“内向化”的书写范畴,对于展示一代作家的书写风格、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和一个时代的特色风韵都具有深厚的意义。“80后”作家们在他们的小说里描摹“成长”的各种状貌:残缺的家庭、疏离的人际、多元的校园生活;在他们的小说里想象都市和回望村镇……这些主题像一块块拼图,为读者拼凑出一代人丰富多彩的成长历程。同时,”80后”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直接体悟者,拥有着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性也使他们拥有着不同以往的叙事风格,对于自我表达的渴望和对于个性的追求使他们乐于采用第一人称、乐于追求“陌生化”的写作效果;此外,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习惯接受各种碎片化和跳跃性的信息时,作品中将故事时间进行自由切换、折叠,将不同时间点相同情境并置,从中获得一种叙述的张力;在传媒、影视等具象化刺激的影响下,对影像化技巧的应用也远远多于之前的作家。“80后”作家的成长小说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氛围,开始,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松动的,从朦胧的认同危机到真切的方向焦虑,这个过程似乎比前代人的经验更加曲折和漫长;但在漫长探寻之后,他们和笔下的主人公还是一起找到了出口。
罗琳[3](2020)在《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笔者已经出版的三部英译汉译着撰写而成,分别为《燃烧的主世界》、《神秘的宝箱》以及《斯特兰德庄园》。三部译着均为文学着作,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文雅,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笔者作为这三部译着的独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互文性文学翻译策略,故本翻译报告将以此三部译着为分析对象,以期深入阐明翻译心得和经验,为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燃烧的主世界》(原名Overworld in Flames)是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马克·谢弗顿(Mark Cheverton)2018年出版的童书,书中描绘了游戏骑士999及其同伴穿越进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与潜在的敌人斗智斗勇,于熊熊火海中拯救整个主世界的热血故事,是向儿童展现勇气、团结与智慧的范本。《神秘的宝箱》(原名Hidden in the Chest)是美国着名童书作家温特·摩根(Winter Morgan)的畅销作品,书中讲述了史蒂夫一行人意外发掘了隐藏着黑暗秘密的宝箱,释放出邪恶魔力,让各地备受牵连,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压制并消灭这些宝箱的历险故事,是国内少见的儿童猎奇题材。《斯特兰德庄园》(原名Tell Me You’re Mine)是英裔瑞典作家伊丽莎白·诺尔贝克(Elisabeth Noreb?ck)的畅销悬疑小说,该书围绕着一件一岁女婴失踪案展开,描绘了在女婴伊莎贝尔长大后,生母斯特拉和拐走她的养母克斯廷相遇、揭穿和纠缠之间的爱恨情仇,书中悬念迭起,疑雾重重,却也不乏温情叙述,实属一部悬疑佳作。在阅读分析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比比皆是,故于翻译伊始,便选择了互文性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工作完成后,笔者根据前人的智慧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及策略。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简要描述翻译实践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翻译过程及后期校对;然后,剖析了三部译作中出现的互文性翻译表征;接着,对文学翻译、互文性与文学、互文性与文学翻译三者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的总结;基于该模式与原则,笔者结合四种普适于文学翻译、一种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对三部译作中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翻译进行配对分析。本报告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力证了互文性策略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的结合。经探究,笔者参照N.Fairclough(1992)对互文性的分类,将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列入明显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类。其中,明显互文性总结为反讽、否定、仿拟和预设;篇际互文性则立足于武建国(2010)的研究结论,依次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虽然文中的互文表征并非所有都能各得其所,但大部分都充分契合各大类别,进而推动笔者探索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四足鼎立的互文空间,衍射出文学翻译过程中基于互文性发生的“文学神韵”和“文学意象”的对等演变,并总结出重组、强化、模仿、增补和通俗化五种互文性翻译策略。准确贴切地还原文学着作中的互文性对译者提出了极高要求,除译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外,有的放矢的互文翻译策略更能事半功倍地精进译文。本报告表明,互文性是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学翻译的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互文性原则有助于译者精准地挖掘出原文中的互文性表征,并通过重组、强化、模仿、增补、通俗化五种策略完善贴切地重现文学着作中的神韵和意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可以合理地总结文学翻译中互文性表征的处理策略,并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付秀莹[4](2020)在《他乡》文中提出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池莉[5](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君婷[6](2019)在《某女朝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穿过隧道,就是朝阳题记(一):朝阳,汉语多音词。可指刚升起的太阳。也可指面南,朝向阳光。题记(二):朝阳门,位于北京。八国联军攻城,朝阳门最先被攻破。曾经外来炮轰,也经主动拆除。曾为修建(之后全面弃用)一条环城铁路而遭毁坏。半世纪前,朝阳门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已彻底消失,全部砖瓦及构件散失。朝阳无门,仅为地名。朝阳门,亦做地铁线枢纽。朝阳门站是换乘车站,有A口、B口(已关闭)、E口、F口、G口、H口多个出口。
周夕楸[7](2019)在《论苏童小说中的创伤书写》文中认为苏童作为一名多产和追求多变的当代作家,以其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主题内容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系列:“香椿树街”下的少年成长小说,以其精神原乡“枫杨树乡”为背景的家族寓言小说,探讨女性悲剧命运的“红粉”系列小说,以及表达现代人精神困境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伤”在这些不同系列的小说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现。“创伤”是中外文学创作的一大母题,从人的生命体验出发成为作家想象世界的一大方式。本文从创伤的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作家的童年创伤体验和写作背景。立足于个体和群体的生命创伤维度,分析人物的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探索苏童创伤书写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绪论部分对苏童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正文分五部分来论述苏童小说中的创伤书写。第一部分,分析苏童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关系,主要立足于苏童的童年创伤体验对其创伤书写的影响。第二部分为苏童作品中创伤主题的疾病呈现。疾病作为创伤的重要症状,是研究创伤书写的重要维度。苏童的小说人物中患有大量的疾病,本部分主要选取作品中最常见的三种疾病,性病、身体残缺、精神疯癫去分析疾病造成的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第三部分,探究苏童作品中创伤主题的暴力演示。本章以暴力为切入点,涉及到四个维度的暴力。原始欲望下的性暴力,政治背景下的革命暴力,历史文化因素下的封建传统文化暴力,以及无爱家庭下滋生的冷暴力。具体分析了在这几种暴力之下造成的少年创伤、女性创伤、家族创伤、身份创伤、人性创伤、亲情创伤等多角度多维度的创伤。第四部分从死亡的角度论述生命的创伤体验。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通过小说中人物大量的自杀现象以及死亡的突发性和偶然性论证了苏童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质疑和虚无的人生观。第二个方面,分析了不彻底的死亡,人物精神上的毁灭,表达的依旧是作者在生命创伤之下对生存的质疑。第五部分,分析了苏童小说创作中创伤书写的文化意义。从“逃亡”这一本能动作和“生命之重”这两个方面,由个体的生命体验上升到群体的生存状态,探究苏童创伤书写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关怀。
禹风[8](2019)在《圆舞浜黑蜀葵》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斯德哥尔摩的天如此湛蓝。秦陡岩右手遮在额头上,眼睛往前看,他看见阳光下北欧城市黄色的石头建筑,缺乏游人的宁静街巷。换岗的皇宫卫兵懒洋洋骑在白骏马上,从他身边经过。头一抬,蓝色天宇澄净无云,完全与秦陡岩熟悉的灰色天空不同。怎么形容这天空?好比横陈一个金发碧眼北欧女郎,让人一下子想不起圆脸扁身材的家乡妹。一只鲜红热气球滑入视野,航行高天。秦陡岩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安敏轩,汪宝荣[9](2018)在《刘再复的半正统散文诗及其告别散文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来自出版于2016年的英文书《背诵与辞演:中国当代散文诗》。它通过介绍刘再复的散文诗和散文写作来勾勒散文诗的一种界定。中国大陆散文诗一般以重复或仿写散文的形式(本文把这种重复称为"背诵")来写成。90年代以后,因为刘再复"告别"了文学模仿和所有"打扮"的写作方法,他不再写散文诗,而更接近了散文之类的写作。在这种文类写作转换的同时,他也从北京的文化背景转移到海外的文化背景。刘再复告别散文诗的过程可以揭示他文学思想的发展,也可帮助读者了解散文诗这个模糊的文类。
双雪涛[10](2016)在《天吾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一章照相机和猫城一百小时之后,死亡就要来临,这是站在台北街头的李天吾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几件事情之一。已经在台北转了一天,毫无线索。不得不说,这是一座相当令人舒适的城市。除去建筑本身的美观,高大
二、一个“幼稚”人的“傻”困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幼稚”人的“傻”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80后”作家成长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80后”作家成长小说的主题 |
第一节 家庭成长的残缺与伦理冷淡 |
第二节 校园成长的规训与反抗 |
第三节 城市成长的困境与迟滞 |
第四节 村镇成长与回望 |
第二章 “80后”成长小说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
第二节 陌生化的追求——从语言到叙述姿态 |
第三节 时间的交错分布 |
第四节 影像化技巧的应用 |
第三章 “80后”成长的精神世界 |
第一节 矛盾与裂隙——身份认同的阻力 |
第二节 方向的失落与焦虑 |
第三节 “斩首式”的疗愈——包容与开阔 |
第四节 未来的方向——融入与升华 |
结语 |
附录:“80 后”作家成长小说阅读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1 Introduction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s |
1.3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Introduction |
2.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3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
2.4 Translation plans established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
3.1 Introduction |
3.2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texts |
3.3 Organizing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texts |
3.4 Proofreading the target text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4.1 Introduction |
4.2 Notes on intertextuality |
4.3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
4.3.1 Irony |
4.3.2 Negation |
4.3.3 Parody |
4.3.4 Presupposition |
4.4 Interdiscursivity |
4.4.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
4.4.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2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
5.2.3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5.3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4 The intertextual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The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6.1 Introduction |
6.2 Realignment |
6.3 Enhancement |
6.4 Imitation |
6.5 Supplementation |
6.6 Popularization |
6.7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
7.2 Limitations |
7.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4)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一 |
二 |
三 |
四 |
彼此 |
五 |
六 |
七 |
八 |
跌宕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下篇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谁起了反叛之心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三十三 |
断章,或者浮云 |
三十四 |
亲爱的某 |
(5)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
1.俞思语 |
2.钟鑫涛 |
3.钟欣婷 |
4.格瑞丝 |
5.钟永胜 |
6.高红 |
7.俞亚洲任菲菲 |
8.俞爷爷俞奶奶 |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
1.2015年1月没怀上 |
2.2015年2月没怀上 |
3.2015年3月没怀上 |
4.2015年4月没怀上 |
5.2015年5月没怀上 |
6.2015年6月没怀上 |
7.2015年7月没怀上 |
8.2015年8月没怀上 |
9.2015年9月没怀上 |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
(6)某女朝阳(论文提纲范文)
穿过隧道, 就是朝阳 |
宇宙中心 |
陆丝 |
女大学生之夜 |
梁深 |
枭阳国 |
细腰蜂 |
与时俱进 |
We have a problem |
女神论道 |
执迷不悟 |
古宅里的富二代 |
名媛一场 |
缠腰龙 |
“借壳上世” |
家宴 |
眼镜男与眼镜女 |
男二号 |
千里送屄 |
分道扬镳 |
刘总 |
兵分三路 |
掏心 |
两道杠 |
佛和魔 |
不渝 |
全塑化 |
腊月二十九 |
下药 |
爬虫与耗子 |
你是我的仁波切 |
妙妙 |
大姨妈 |
囍 |
独立日 |
(7)论苏童小说中的创伤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苏童的创伤经验与文学书写 |
2.1 创伤与文学 |
2.2 作家的童年创伤体验 |
3 苏童作品中创伤主题的疾病呈现 |
3.1 .男性隐疾:道德沦落下的欲望之殇 |
3.2 少年疾病:想象机制中的生命关怀 |
3.3 病态人物:非理性社会下的疯癫状态 |
4 苏童作品中创伤主题的暴力演示 |
4.1 性暴力 |
4.1.1 “性政治”带来的身份创伤 |
4.1.2 “性的颓败”带来的家族创伤 |
4.1.3 “性的困惑”带来的少年创伤 |
4.2 革命暴力 |
4.2.1 权力创伤:被规范的身体 |
4.2.2 人性创伤:消解的人性温度 |
4.2.3 精神创伤:桥上的“疯妈妈” |
4.2.4 少年创伤:流动的少年血 |
4.3 封建传统文化暴力 |
4.3.1 .礼教文化:女性个体欲望压抑下的情感创伤 |
4.3.2 男权文化:女性弱势地位下的身份创伤 |
4.4 家庭暴力(亲情伦理创伤) |
4.4.1 父与子的暴力对峙 |
4.4.2 其它家庭关系的冷漠对峙 |
5 苏童作品中的死亡书写:生命的创伤体验 |
5.1 生命的结果 |
5.2 精神的毁灭 |
6 苏童作品中创伤书写的文化意义 |
6.1 循环中的逃亡之路 |
6.2 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圆舞浜黑蜀葵(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9)刘再复的半正统散文诗及其告别散文诗(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的主体化 |
二、告别与告别 |
(10)天吾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照相机和猫城 |
第二章存档-1 警察蒋不凡 |
第三章铁心脏和下旋球 |
第四章存档-2 后进生安歌 |
第五章长寿烟和情人糖 |
第六章存档-3 女人穆天宁 |
第七章桃乐丝和狄金生 |
第八章存档-4 老板本人 |
第九章淡水河和太平洋 |
第十章介入者的使命 |
第十一章最后的存档 |
四、一个“幼稚”人的“傻”困惑(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80后”作家成长小说研究[D]. 董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D]. 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5]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6]某女朝阳[J]. 君婷.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3)
- [7]论苏童小说中的创伤书写[D]. 周夕楸.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圆舞浜黑蜀葵[J]. 禹风. 当代, 2019(02)
- [9]刘再复的半正统散文诗及其告别散文诗[J]. 安敏轩,汪宝荣. 华文文学, 2018(01)
- [10]天吾手记[J]. 双雪涛. 花城,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