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子滑坡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新店子滑坡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一、新店子滑坡分析及稳定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许倩[1](2021)在《复杂条件下滑移-溃决型滑坡变形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以谭家河滑坡为例》文中认为

刘定霞,陈喆,李占飞,张青云,王小江[2](2021)在《某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有效性评价》文中认为沙溪滑坡是一处典型的顺层岩质滑坡。介绍了该滑坡的地质条件、工程治理情况、变形特征和稳定性分析,对治理工程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滑坡现场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显示,该滑坡的变形是长期蠕变到突然滑动的过程,滑坡发生的原因由内外因素组成。根据计算结果,认为已采取的削方减载措施和挡土墙支挡工程并未显着改变滑坡的受力状态,滑坡仍沿原滑动面破坏。对该滑坡的后续处置提出了建议,可为类似滑坡的工程治理有效性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杜毅,李兵,袁进科[3](2021)在《汶马高速新店子隧道进口高位危岩稳定性评价及处治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位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分布位置高、隐蔽性强、破坏性大、治理难度高等特点。汶马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山体发育大量的危岩体,崩落后对山脚路线施工和运营安全造成影响。通过新店子隧道进口高位危岩的稳定性评价,分析危岩体的成因和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对其的处治措施,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借鉴,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类似高位危岩体的治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马艳有[4](2020)在《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文中指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煤矿采空区塌陷引起的土地资源损毁、生态景观破坏、地质灾害频发等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因此采空区塌陷地的复垦与开发利用广受各界关注。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制约,煤矿采空区塌陷地存在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塌陷地土地利用模式也不尽相同。为了选择相匹配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塌陷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推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典型采空区塌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进行了系统分类,并研究了与塌陷地类型相匹配的开发利用模式。运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研究区匹配的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复垦适宜性评价,对匹配结果进行验证,综合确定研究区的开发利用模式类型。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的五级分类体系,同时确定了级别划分方法以及相应各级分类依据与标准。分类选取塌陷面积(u11)、塌陷形态(u12)、塌陷深度(u13)、稳定性(u14)、地面起伏度(u15)、积水特性(u21)、积水深度(u22)、积水水质(u23)等8个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2166、0.338 8、0.054 8、0.100 0、0.500 0、0.500 0。指标层各分类指标的权重排序由大到小为:u12>u11>u14>u21>u13=u15>u22=u23,按权重值的大小排序确定级别大小。结果为:“第一级别”依据塌陷形态划分为V型、槽型、碗型、盆型塌陷地4个一级类型;“第二级别”依据塌陷面积划分为大面积、较大面积、中面积、小面积塌陷地4个二级类型;“第三级别”依据塌陷地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塌陷地3个三级类型;“第四级别”依据积水特性划分为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塌陷地3个四级类型;“第五级别”对于无积水塌陷地,依据地面起伏度和塌陷深度划分为15个五级类型,对于有积水塌陷地,依据积水深度和积水水质划分为18个五级类型。以此对不同类型的煤矿采空区塌陷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2)依据煤矿采空区塌陷地分类体系及其相关规范,系统总结了塌陷地的开发利用模式,并提出了每种模式的构造要求及其治理措施。包括耕地模式、林草地用地模式、建设用地模式、水域用地模式、其他用地模式五大类。耕地用地模式具体分为旱地用地模式、水浇地用地模式、水田用地模式;水域用地模式划分为养殖型人工湿地、景观型人工湿地、净化型人工湿地、平原水库模式;其他用地模式包括填埋场模式、地质公园模式、生态工业模式。(3)构建了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与开发利用模式的匹配关系,并确定了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适宜性评价标准和方法,为因地制宜的选择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不同塌陷区土地最有效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判断山西晋中三矿区的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确定适宜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均为耕地用地模式。并应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指标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对耕地用地模式适宜性进行验证。熵权法确定权重结果表明:地面起伏度(0.515 8)、道路条件(0.355 4)、地形坡度(0.063 7)、塌陷深度(0.047 3)以及区位条件(0.013 4)是晋中市三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为耕地用地模式适宜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符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评价结果为:金众煤矿塌陷区、温家沟煤矿塌陷区、佛殿沟煤矿塌陷区的综合关联度依次为0.084 9、0.195 4、0.418 1。复垦为耕地模式适宜性评价级别分别为“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为:各采煤塌陷地复垦适宜性综合指数排序为金众煤矿塌陷区(0.5160)、温家沟煤矿塌陷区(0.341 0)、佛殿沟煤矿塌陷区(-0.857 0)。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评价结果较为可靠。金众煤矿塌陷区和温家沟煤矿塌陷区与验证结果一致,可以通过采取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复垦为耕地用地模式。而佛殿沟煤矿塌陷区与验证结果不一致,由于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区位条件和道路条件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改善,因此,该矿区塌陷地不适宜作为耕地利用,可以考虑其他的用途。总之,研究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关系,可以为不同类型煤矿采空区塌陷地找到相匹配的开发利用模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每种模式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因此,需要通过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指标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对其适宜性进行验证,综合分析。

吴汉[5](2020)在《都四铁路重要构筑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都四铁路起于成都平原西北侧都江堰市,穿越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和青藏高原东缘的梯形过渡带区域,其地质构造发育、地层岩性多变、地震烈度高,地形地貌主要以高山峡谷为主,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拟建都四铁路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将面临大量的地质灾害威胁。本文在收集都四铁路地面重要构筑物(路基、桥梁、车站、隧道口)相关地质灾害勘察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都四铁路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和诱发条件,找到地质灾害与铁路重要构筑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建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单灾种危险性评价;最后基于ArcGIS对都四铁路地质灾害进行线性危险性评价和区划危险性评价,综合分析得到都四铁路地面重要构筑物遭受相关地质灾害威胁的危险性评价结果。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都四铁路沿线地面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孕灾环境和诱发条件的研究,研究区主要存在5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分别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岩堆、危岩落石。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地处龙门山高山峡谷区的卧龙镇境内,在时间分布特征上具有季节性、重复性和伴随地震高发的特点。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发育情况、海拔、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诱发条件包括降雨、地震、冻融、地下水、地表水、河流影响等。地质灾害主要威胁的地面重要构筑物包括铁路路基、桥梁、隧道口及车站,都四铁路的施工建设同样会触发地质灾害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2)构建都四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即D=1×2,其中P1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分,P2为地质灾害到达铁路概率评分。根据研究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灾特征,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对各类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量化统一评估;根据地质灾害可能的运动距离以及地质灾害与铁路之间的距离,建立地质灾害到达铁路概率的评估方法;总结地质灾害的里程桩号数据、灾害点前缘宽度数据,得到地质灾害影响铁路线路的范围。(3)采用都四铁路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对研究区21处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为4处极高危险、8处高危险、7处中危险、2处低危险;研究区42处崩塌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为:11处极高危险、12处高危险、14处中危险、2处低危险、3处极低危险;研究区31处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为:4处极高危险、10处高危险、4处中危险、10处低危险、3处极低危险;研究区24处岩堆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为:6处极高危险、6处高危险、8处中危险、2处低危险、2处极低危险;研究区20处危岩落石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为:8处极高危险、3处高危险、5处中危险、3处低危险、1处极低危险。(4)基于ArcGIS分别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线性危险性评价和地质灾害区划危险性评价。都四铁路地质灾害线性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铁路主要遭遇极高危险的地质灾害威胁,其次是高危险和中危险的地质灾害影响,少部分的铁路构筑物遭遇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的地质灾害威胁。极高危险和高危险灾害主要分布在上木江坪大桥至耿达站区域,彩林特大桥至邓生沟隧道出口段,以及四姑娘山站区域。都四铁路地质灾害区划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危险和高危险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木江坪大桥至耿达站,卧龙站至邓生沟隧道出口段,以及四姑娘山站区域,该区域主要分布在茂县-汶川断裂带附近以及高海拔的四姑娘山站附近。从都江堰站到四姑娘山站,全线依次经过中、低危险-高、极高危险-中、低危险-高、极高危险-中、低危险-高、极高危险这一灾害危险性程度不同的区域。对比都四铁路地质灾害线性危险性评价和都四铁路区划危险性评价成果可见,危险性偏高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上木江坪至耿达站、卧龙站至邓生沟隧道出口以及四姑娘山站区域,两者评价结果基本一致。(5)分析都四铁路重要构筑物(桥梁、路基、隧道口、车站)在线性危险性评价结果中相关地质灾害范围内的危险性等级、数量,以及重要构筑物在区划危险性评价结果中所处的危险性区域。综合得到了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沿线重要构筑物遭遇地质灾害威胁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为该轨道交通防灾减灾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丽君,郑志龙,钟俊辉[6](2019)在《某高速公路古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某高速公路路线展布于一古滑坡堆积体上,滑坡堆积体上平台上有一村庄,滑体方量达99.6万m3,该处路线大部分已桥梁方式通过,局部需开挖边坡形成路堑,在公路实施过程中,改变了滑坡的原平衡条件,这将可能危及施工和运营安全。在查明该滑坡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结构和变形滑动机理基础上,建立地质结构模型,利用简化Bishop方法分析其稳定性,同时对防治方案提出一定建议。

宋兵[7](2019)在《九绵高速公路A14标段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九绵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四川省九寨沟和绵阳的高速公路,对于开发沿线旅游资源及带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A14标段起于平武县白马藏族乡营林队,止于木座藏族乡,总长度约30km,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发,泥石流极其发育,对公路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在对公路沿线泥石流系统调查基础上,研究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发育规律,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对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运用多元回归法建立危险范围预测模型,并结合公路设计,提出了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成果为九绵高速公路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泥石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研究区共发育27条泥石流,均属于暴雨沟谷型泥石流,流体性质呈稀性。在对研究区泥石流的一般特征的认识基础上,通过对5条典型泥石流沟的剖析,对形成条件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处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北西侧,新构造活动表现为大面积的间歇性强烈隆升,地貌以构造高中山地貌为主,区内岩性复杂多样,致使研究区内泥石流十分发育。(2)基于研究区泥石流的基本特征,使用可拓层次分析法选择了流域相对高差、主沟长度、流域面积、爆发频率、物源量、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泥沙物质补给段长度比、切割密度、24小时内最大降雨量共计9个评价因子,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得出结论:区内发育14条高度危险的泥石流,12条中度危险泥石流,1条轻度危险泥石流。结合泥石流对公路的影响,主要是工棚沟、打雷沟、平石板沟、民族沟、蝶子沟和鲁家沟对公路威胁最大。(3)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选取了流域相对高差、泥石流一次固体冲出量、主沟长度3个预测因子,建立泥石流危险范围的多元回归方程,得到研究区的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5%以上的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值的误差低于15%,65%以上的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值误差值在低于8%。基于FLO-2D软件对研究区的5条典型点泥石流进行了泥石流范围预测研究,将得到的危险范围参数与多元非线性回归法得到的结果对比验证,并运用两种方法自检,精度均大于82%,表明多元回归法预测模型可信度高,可应用于研究区和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泥石流进行危险范围的预测。(4)根据各泥石流沟的相关运动学特征结合公路的工程设计,本文利用现场调查获得的各泥石流沟的力学参数,将拦挡与排导结合起来,采用相应工程措施对泥石流进行防治。

李元华[8](2018)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农贸市场滑坡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分布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其诱发因素较多,如持续强降雨、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突发性地震等。人类工程活动、地震因素已经成为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高速发展,以及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生存空间逐渐扩大,工程建设及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及破坏程度不断加大,加之近年来地震的频发,造成滑坡等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损失逐渐增加。因此,掌握滑坡在人类工程活动、地震等因素下的形成机理,有效评价滑坡稳定性和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手段对滑坡进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6.5级地震后,集镇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地质灾害,严重危及集镇安全,农贸市场滑坡是其中之一。本文以鲁甸县龙头山镇农贸市场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滑坡勘查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模式、稳定性及后期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滑坡治理措施及防治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对农贸市场滑坡调查及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规模、形态及边界特征,分析了滑坡滑体、滑带、滑床岩土体结构及物质组成,阐述了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形成机理。农贸市场滑坡为第四系崩坡积层堆积层沿强风化泥质白云岩基岩面滑动的堆积层滑坡,控滑结构面为土岩界面,滑动面呈折线形,为一浅层中型牵引式堆积层滑坡。2、对农贸市场滑坡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稳定性分析,滑坡在天然工况下主要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滑坡现状未发生大面积滑动,滑面未完全贯通,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农贸市场滑坡实际情况基本吻合。3、根据农贸市场滑坡形成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滑坡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陡峻的地形地貌、复杂的岩土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地震等,结合滑坡规模和特征,经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用抗滑桩、挡土墙支挡、锚索框格梁锚固、防护网拦、截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可作为云南地区类似滑坡防治参考。

唐然[9](2018)在《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由侏罗系和白垩系砂、泥岩互层组成的红层,其岩层产状和斜坡坡面近水平(一般0o-20o),从力学上讲稳定性应该很好,但却在强降雨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群发性滑坡,甚至产生大规模岩质滑坡,此类滑坡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防范难度较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四川盆地内外动力作用为主要切入点,首先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四川盆地各构造区的主要构造形迹和构造应力演化史以及四川盆地外动力作用类型与特征,将四川盆地划定为6个不同构造区域,系统地研究了各区域内、外动力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发展演化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四川盆地构造特征将四川盆地划分为6构造区,研究归纳出每个构造区构造特征及构造应力场演化过程。利用改进的A.E Scheidegger法反演得到四川盆地不同区域新构造主应力方向。通过分析整理大量的震源机制解、断层滑动、钻孔崩落、水压致裂、应力解除等数据,查明了现今四川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2)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地区外动力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包括剥蚀作用、地表流水侵蚀切割作用、雨水-地下水的动力作用以及表生改造与时效变形。(3)分析研究了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包括:(1)四川盆地不同地层及不同区域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2)地质构造及不同类型的卸荷作用对斜坡岩体结构的改变。(3)四川盆地不同区域节理展布特征及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不同方位节理的力学性质和导水性。(4)通过分析岩性组合、岩层厚度和各类结构面组合关系得到8种近水平岩层斜坡结构类型,构建了近水平岩层斜坡地下水渗流的概念模型。(5)基于地下水泥化和软化效应研究,和基于内外动力联合作用机制的不同,提出3类滑带演化模式。(4)将四川盆地红层地区进行综合分区,研究了每个区的内、外动力特征及其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演化的影响,并对各不同区域内近水平岩层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到不同分区的内、外动力联合作用的影响规律:(1)―先剪后张‖节理有利于近水平岩层滑坡的发育,这类节理最易发育在喜山期以来构造主应力方向发生明显偏转以及不同方向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叠合或不同方向构造系交界和过渡的地区,其走向与现今构造主应力方向大致平行。(2)岩相交替部位、地层岩组的分界面附近是力学强度的薄弱部位,规模较大的近水平岩层滑坡的滑动面易在这些部位发育。(3)台状深丘及桌状中低山边缘斜坡卸荷裂隙发育,在具备坡体结构条件和空间条件的基础上易发育近水平岩层滑坡。相对而言,窄谷地貌比宽谷地貌出现概率更高。(4)川东地区大量近水平岩层滑坡主要发育在宽谷河谷区,其形成演化与历史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间歇性地壳隆升和高幅剥蚀作用引起的垂向卸荷以及河谷下切释放残余应变能相关。在走向与构造挤压方向近于正交的河谷最易发育。(5)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近水平岩层滑坡运动距离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储水裂缝水头高度是近水平岩层滑坡能否启动的关键因素,滑坡启动后初始裂缝宽度b0和水头高度h0,也即储水量,是影响滑坡运动距离大小的主要因素。将理论计算公式应用于实际滑运动距离坡分析,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运动距离误差较小,表明计算公式的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杨国辉[10](2016)在《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防灾效果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红椿沟流域位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镇的东北侧,红椿沟为岷江左岸一级支沟,流域形态近似扇形,面积5.35km2,最高点位于新店子沟沟源处,高程2168.4m,沟口与岷江交汇处高程为880m,相对高差1288.4m,沟道纵长3.6km,沟谷平均纵坡降358‰。由于红椿沟地处震中附近,经过汶川大地震,加速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流域内发育大量的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大量的松散物源存在于流域内,地质环境现状脆弱,在震后的七年多时间内,共计发生5次泥石流和多次洪水,其中1次大型泥石流发生于红椿沟治理工程施工前的2010年8月14日,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于2011年6月底竣工,工程竣工至今,红椿沟发生2次中型泥石流,2次小型泥石流以及多次洪水,泥石流地质灾害十分活跃,暴发的频率和规模相对地震前显着增加,潜在的泥石流灾害危险较大。目前,红椿沟流域内剩余的物源量十分巨大,再次暴发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仍然较大,通过数值模拟对比过去几个水文年里泥石流发生的情况,分析现有治理工程的减灾防灾效果,对保障G213国道,都汶高速公路和映秀新城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可对其它尚未治理的泥石流的工程设计方案提供超前的防治效果预测和技术借鉴,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在这次研究中做了许多相关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对“8.14”红椿沟泥石流暴发成灾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红椿沟治理工程的设计原理,可以为其它泥石流的防治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地震区内泥石流的集中暴发与物源的集中启动情况密切相关,地震区物源集中启动主要表现为集中拉槽、堵溃、集中揭底三种方式。红椿沟泥石流成灾过程中,沟域内的H05崩滑物源就是以坡面集中拉槽方式启动;H05崩滑体拉槽启动的固体物质堆积于崩滑体下游弯道附近形成堰塞湖堵塞点,堰塞湖溃决后造成甘溪铺沟下段沟道物源的集中揭底启动;甘溪铺沟物源堵溃和揭底形成的固体物质在与主沟交汇处附近形成二次堵塞和溃决,对甘溪铺沟汇合口以下再次造成沟道集中揭底。拉槽、堵溃、揭底等三种物源集中启动方式的交替发生,叠加放大,最终导致灾难性泥石流的暴发。根据以上成灾机理,现有治理工程设计时,依据上游固源防堵,中游调控减势,下游固床排导的原则,合理的设计了现有治理方案。(2)本文运用ArcGIS、Flo-2D等软件,以工程治理后的红椿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野外多次实地踏勘和实验,运用相关数据资料,通过高精度遥感数据解译,查明红椿沟泥石流沟道特征、物源分布、治理工程布置和设计参数,对工程治理条件下的泥石流暴发特征、空间位置分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提取与泥石流暴发有关的因子,对各种诱发因子进行分析,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高精度的DEM数据,对红椿沟泥石流分段进行集水单元的划分,然后以各分段集水单元作为评价依据,结合研究区域的各段治理工程布置情况,建立研究区泥石流治理工程防治效果评价模型,进而得出模拟结果并结合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3)研究中发现,红椿沟治理工程竣工后,发生了两次设计工况下的泥石流和一次超标暴雨工况下的泥石流,为合理判断治理工程数值模拟的防灾效果,将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运行效果监测数据相比较,故本文在数值模拟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种不同频率的重现周期(p=2%,p=1%)进行泥石流暴发模拟,同时根据不同区段的监测数据,本文在模拟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集水点位置,将治理工程分段进行了防治效果模拟。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在设计工况下(p=2%)的数值模拟中防灾减灾效果显着,在超标暴雨工况下(p=1%)的数值模拟中防灾抗灾效果显着。

二、新店子滑坡分析及稳定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店子滑坡分析及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某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形地貌
    1.2 地层岩性
    1.3 地质构造
2 滑坡基本特征
3 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分析
    3.1 滑坡变形特征
    3.2 GNSS监测数据分析
    3.3 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3.4 滑坡滑动机制分析
4 应急治理工程及其有效性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3)汶马高速新店子隧道进口高位危岩稳定性评价及处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背景及地理位置
2 隧道进口左侧边坡的地质特征调查与分析
3 隧道进口高位危岩稳定性评价
    3.1 成因分析
    3.2 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3.3 运动路径分析及冲击能量计算
4 处治措施建议
    4.1 建议加强监测
        (1)降雨量监测:
        (2)危岩落石监测:
        (3)控制性裂缝监测:
        (4)图像辅助监测:
    4.2 主、被动相结合的综合处治措施
5 结 语

(4)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塌陷地分类方向
        1.2.2 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方向
        1.2.3 物元模型在采煤塌陷地适宜性评价应用现状
        1.2.4 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塌陷区及其数据获取
        2.2.1 各塌陷区的基本条件
        2.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处理方法
        2.3.2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2.3.3 层次分析法
        2.3.4 适宜性评价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塌陷地系统分类及其分析
        3.1.1 分类指标的选取及级别确定结果
        3.1.2 分类指标选取及级别确定结果分析
        3.1.3 分类依据的确定及标准的划分
    3.2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分析
        3.2.1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形式
        3.2.2 耕地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3 林草地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4 建设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5 水域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6 其他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3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其类型的匹配关系
        3.3.1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其类型的匹配结果
        3.3.2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塌陷地系统分类匹配结果分析
    3.4 实践应用结果与分析
        3.4.1 研究区塌陷地类型与开发利模式匹配结果
        3.4.2 宜耕塌陷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3 评价经典域及节域的确定
        3.4.4 可拓物元模型评价结果与分析
        3.4.5 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5)都四铁路重要构筑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概况
        2.1.3 气象水文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地震
        2.2.5 季节性冻土
        2.2.6 水文地质条件
        2.2.7 不良地质现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对工程的危害
    3.1 地质灾害的类型
    3.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2.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2.2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3.3 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和诱发条件
        3.3.1 孕灾环境
        3.3.2 诱发条件
    3.4 构筑物与环境地质相互作用关系
        3.4.1 滑坡危害方式
        3.4.2 崩塌危害方式
        3.4.3 泥石流危害方式
        3.4.4 岩堆危害方式
        3.4.5 危岩落石危害方式
        3.4.6 工程建设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状工程单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4.1 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概述
        4.1.1 都四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量化的意义
        4.1.2 都四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类型
        4.1.3 都四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本假定
        4.1.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4.2 都四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4.2.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方法
        4.2.2 滑坡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4.2.3 崩塌的危险性评价方法
        4.2.4 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4.2.5 岩堆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4.2.6 危岩落石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都四铁路地质灾害现状危险性评价
    5.1 都四铁路地质灾害基础数据
    5.2 滑坡的危险性评价
        5.2.1 易发性评价
        5.2.2 到达线路概率评价
        5.2.3 影响线路范围评价
        5.2.4 危险性评价分级汇总
    5.3 崩塌的危险性评价
        5.3.1 易发性评价
        5.3.2 到达线路概率评价
        5.3.3 影响线路范围评价
        5.3.4 危险性评价分级汇总
    5.4 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
        5.4.1 易发性评价
        5.4.2 到达线路概率评价
        5.4.3 影响线路范围评价
        5.4.4 危险性评价分级汇总
    5.5 岩堆的危险性评价
        5.5.1 易发性评价
        5.5.2 到达线路概率评价
        5.5.3 影响线路范围评价
        5.5.4 危险性评价分级汇总
    5.6 危岩落石的危险性评价
        5.6.1 易发性评价
        5.6.2 到达线路概率评价
        5.6.3 影响线路范围评价
        5.6.4 危险性评价分级汇总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ArcGIS的都四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1 地质灾害线性危险性评价
        6.1.1 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和危险性等级表示
        6.1.2 铁路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布
    6.2 地质灾害区划危险性评价
        6.2.1 地质灾害区划危险性评价指标
        6.2.2 地质灾害区划指标权重计算
        6.2.3 地质灾害区划危险性评价图
    6.3 都四铁路重要构筑物遭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危险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 A 滑坡评价指标基础数据
    附录 B 崩塌评价指标基础数据
    附录 C 泥石流评价指标基础数据
    附录 D 岩堆评价指标基础数据
    附录 E 危岩落石评价指标基础数据

(6)某高速公路古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滑坡区基本特征
    1.1 外形特征
    1.2 地层岩性
    1.3 地质构造
2 古滑坡堆积体基本特征
    2.1 河道特征
    2.2 地表特征
    2.3 边界特征
    2.4 古滑坡成因分析
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3.1 定性评价
    3.2 定量分析
        (1)计算参数
        (2)计算分析工况
        (3)计算方法
    3.3 计算结果
4 防治工程建议
5 结论

(7)九绵高速公路A14标段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形成条件与运动特征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现状
        1.2.3 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研究现状
        1.2.4 泥石流防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泥石流基本特征
    3.1 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
    3.2 典型泥石流分析
        3.2.1 厄哩沟泥石流
        3.2.2 工棚沟泥石流
        3.2.3 打雷沟泥石流
        3.2.4 蝶子沟泥石流
        3.2.5 鲁家沟泥石流
    3.3 泥石流分布规律
        3.3.1 泥石流密度分布规律
        3.3.2 泥石流岩性分布规律
        3.3.3 泥石流地形特征分布规律
        3.3.4 泥石流时间分布及演化规律
第4章 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1 AHP的方法和步骤
    4.2 可拓学物元模型
        4.2.1 确定经典域与节域物元
        4.2.2 确定待评物元
        4.2.3 确定关联函数
        4.2.4 确定评价等级
    4.3 九绵高速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3.1 选取评价指标与分级
        4.3.2 权重确定
        4.3.3 物元构造
        4.3.4 评价结果
        4.3.5 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 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
    5.1 泥石流的危险范围预测模型
        5.1.1 预测原理
        5.1.2 选取预测因子
        5.1.3 建立预测模型
        5.1.4 误差分析和预测模型的验证
    5.2 基于FLO-2D典型泥石流的危险范围预测
        5.2.1 FLO-2D模拟泥石流原理
        5.2.2 泥石流模拟数据处理
        5.2.3 数值模拟结果
        5.2.4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5.2.5 多元非线性回归法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第6章 泥石流对公路的影响与措施建议
    6.1 泥石流对公路的影响
    6.2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建议
        6.2.1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建议
        6.2.2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鲁甸县龙头山镇农贸市场滑坡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特征
        2.4.1 地层岩性
        2.4.2 岩土体特征
    2.5 地质构造及地震
        2.5.1 地质构造
        2.5.2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6 水文地质特征
        2.6.1 地下水类型
        2.6.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6.3 水、土腐蚀性评价
    2.7 人类工程活动及既有防治措施
3 农贸市场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3.1 滑坡特征及危害
        3.1.1 滑坡基本特征
        3.1.2 滑坡变形特点
        3.1.3 滑坡危害情况
    3.2 滑体、滑床及滑动面(带)特征
        3.2.1 滑体、滑床
        3.2.2 滑动面(带)
    3.3 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3.3.1 滑坡变形破坏模式
        3.3.2 滑坡成因分析
4 农贸市场滑坡稳定性评价
    4.1 滑坡稳定性宏观判断
    4.2 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
        4.2.1 分析方法
        4.2.2 计算参数、工况
        4.2.3 计算剖面
        4.2.4 稳定性计算结果
        4.2.5 滑坡稳定性敏感分析
    4.3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及发展趋势分析
        4.3.1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4.3.2 滑坡发展趋势分析
5 农贸市场滑坡治理工程研究
    5.1 滑坡治理目标及原则
    5.2 滑坡治理方案的确定
        5.2.1 治理方案一
        5.2.2 治理方案二
        5.2.3 治理方案比选
    5.3 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5.3.1 设计依据和原则
        5.3.2 设计等级、工况与参数
        5.3.3 分项工程设计
        5.3.4 监测工程
    5.4 滑坡治理效益分析
        5.4.1 社会效益
        5.4.2 经济效益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条件研究现状
        1.2.2 近水平岩层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1.2.3 近水平岩层滑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1.2.4 近水平岩层滑坡计算模型及启动判据研究
        1.2.5 近水平岩层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1.2.6 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四川盆地红层基本特征
    2.1 红层的概念
    2.2 红层分布
    2.3 岩相与古地理演化
        2.3.1 古地理演化
        2.3.2 沉积相与岩性组合
    2.4 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地层岩性
    2.5 红层泥质类岩石物质组成
        2.5.1 红层泥质岩矿物成分
        2.5.2 红层泥质类岩石化学成分
    2.6 红层岩石结构特征
        2.6.1 红层岩石颗粒特征
        2.6.2 红层岩石胶结类型
    2.7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2.8 小结
第3章 四川盆地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3.1 四川盆地基底与盖层
    3.2 四川盆地边缘构造带
        3.2.1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3.2.2 米仓山构造带
        3.2.3 大巴山推覆构造带
        3.2.4 盆地东南褶皱山系
    3.3 四川盆地红层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
        3.3.1 Ⅰ区—川西南凹陷带
        3.3.2 Ⅱ区—川西北凹陷带
        3.3.3 Ⅲ区—川北凹陷带
        3.3.4 Ⅳ区—大巴山前陆褶皱带
        3.3.5 Ⅴ区—川东构造区
        3.3.6 Ⅵ区—川中地区
    3.4 四川盆地新构造应力场反演分析
    3.5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应力场
        3.5.1 我国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构造应力环境
        3.5.2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应力环境
    3.6 小结
第4章 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外动力作用
    4.1 外动力剥蚀作用
    4.2 地表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
        4.2.1 地表流水侵蚀的一般规律
        4.2.2 地形地貌对地表水系展布的影响
        4.2.3 地质构造对地表水系展布的影响
        4.2.4 河流沟谷侵蚀形成滑坡有效临空面
    4.3 雨水—地下水的动力作用
        4.3.1 降雨入渗
        4.3.2 地下水对近水平岩层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4.4 表生改造与时效变形
        4.4.1 卸荷作用
        4.4.2 风化作用
        4.4.3 蠕变与非协调变形
第5章 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5.1 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的影响
        5.1.1 四川盆地红层地层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特征
        5.1.2 岩性组合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5.2 地质构造对坡体结构的控制作用
        5.2.1 地质构造对构造结构面的改造
        5.2.2 地质构造对软弱层的剪切破碎作用
    5.3 内动力作用对斜坡水文系统的控制与影响
    5.4 地下水对斜坡岩土体性质的改变
        5.4.1 崩解、泥化机理与影响因素
        5.4.2 软化效应
    5.5 卸荷作用对斜坡岩体结构的改变
    5.6 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滑坡形成演化的影响
        5.6.1 物质条件
        5.6.2 结构条件
        5.6.3 地下水渗流概念模型
        5.6.4 启动条件
第6章 四川盆地红层分区与各区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演化特征
    6.1 四川盆地内、外动动力作用特征综合分区
    6.2 一区:川西南高幅剥蚀凹陷平原-低山区
        6.2.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2.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2.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3 二区:川中低幅剥蚀宽缓丘陵区
        6.3.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3.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3.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4 三区:川北构造侵蚀单斜低山区
        6.4.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4.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4.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5 四区:盆缘构造侵蚀单斜中山区
        6.5.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5.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5.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6 五区:川东北大巴山构造挤压影响区
        6.6.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6.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6.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7 六区:川东高幅剥蚀平行岭谷区
        6.7.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7.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7.3 滑坡形成条件与演化过程
    6.8 七区:川南低幅剥蚀低山丘陵区
        6.8.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8.2 泸州市纳溪区金山坡滑坡
    6.9 小结
第7章 近水平岩层滑坡启动后运动距离研究
    7.1 概念模型
    7.2 理论公式推导
        7.2.1 运动模型
        7.2.2 公式推导
    7.3 物理模拟试验
        7.3.1 基本原理
        7.3.2 动摩擦系数的确定
        7.3.3 物理模型建立
        7.3.4 物理模拟过程及结果
        7.3.5 理论公式校验
    7.4 典型案例验算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防灾效果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1.2.2 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红椿沟泥石流特征及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2.1 流域特征
        2.1.1 流域地形
        2.1.2 沟道条件
    2.2 泥石流物源条件
        2.2.1 物源类型和分布
        2.2.2 分类物源特征
        2.2.3 物源启动条件
    2.3 泥石流水源条件
        2.3.1 降雨条件
        2.3.2 流域汇流条件
    2.4 小结
第3章 泥石流成灾机理和治理监测工程
    3.1 “8.14”泥石流活动特征及成灾机理
        3.1.1 降雨和水源汇流阶段
        3.1.2 物源启动和汇聚堵塞阶段
        3.1.3 溃决放大和集中揭底成灾阶段
        3.1.4 能量耗散停歇阶段
    3.2 泥石流治理及监测工程
        3.2.1 治理思路分析
        3.2.2 治理工程体系
        3.2.3 工程监测体系
    3.3 小结
第4章 泥石流数值模拟理论与研究参数计算
    4.1 数值模拟理论
        4.1.1 泥石流流变模型概述
        4.1.2 FLO-2D泥石流模拟模型
    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计算
        4.2.1 地形数据处理
        4.2.2 重度计算
        4.2.3 流量计算
        4.2.4 体积浓度
        4.2.5 曼宁系数
        4.2.6 流变方程中参数取值
        4.2.7 集水点的选取
        4.2.8 流量过程线
    4.3 小结
第5章 工程防灾效果数值模拟
    5.1 降雨特征分析
        5.1.1 “8.21”雨强特征
        5.1.2 “8.18”雨强特征
        5.1.3 “7.10”雨强特征
    5.2 防灾效果数值模拟
        5.2.1 上游固源防堵工程运行效果数值模拟
        5.2.2 中游拦挡调控工程运行效果数值模拟
        5.2.3 下游固床排导工程运行效果数值模拟
    5.3 小结
第6章 防灾效果综合分析
    6.1 工程监测效果分析
        6.1.1 设计工况下泥石流监测分析
        6.1.2 超标工况下泥石流监测分析
    6.2 工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2.1 设计工况运行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2.2 超标暴雨工况运行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3 防灾效果综合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新店子滑坡分析及稳定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条件下滑移-溃决型滑坡变形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以谭家河滑坡为例[D]. 许倩. 三峡大学, 2021
  • [2]某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有效性评价[J]. 刘定霞,陈喆,李占飞,张青云,王小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03)
  • [3]汶马高速新店子隧道进口高位危岩稳定性评价及处治措施研究[J]. 杜毅,李兵,袁进科.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04)
  • [4]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D]. 马艳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5]都四铁路重要构筑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 吴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某高速公路古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J]. 王丽君,郑志龙,钟俊辉. 岩土工程技术, 2019(06)
  • [7]九绵高速公路A14标段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研究[D]. 宋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鲁甸县龙头山镇农贸市场滑坡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李元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9]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D]. 唐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10]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防灾效果数值模拟研究[D]. 杨国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新店子滑坡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