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广雅》云”的作者及《广雅》作者时代——兼与周文棠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林冠华[1](2021)在《郑玄《乐记注》探赜》文中认为《乐记》是现存最早的一篇系统的儒家音乐理论着作,是“六艺”中“乐”的代表,有着“经”的崇高地位。之前学者对《乐记》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美学领域,对《乐记》中的经学与小学等问题关注较少。郑玄的《乐记注》则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研究注释《乐记》的着作,在《乐记》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作为研究《乐记》问题的枢纽。本文在梳理历代《乐记》相关文献后,重点研究了郑玄《乐记注》。其中,在正文中,第一章对郑玄之前的《乐记》问题做了一些必要的研究与铺陈,二、三、四章,则分别对郑玄《乐记注》中的校勘与注释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梳理。而笔者将自己进行的一些对《乐记》基本文献的梳理以及一些理论研究,放到了附录。拟在对郑玄的《乐记注》做一较为全面的观照。
许伟[2](2021)在《《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周易时论合编》一书,共二十三卷,是明代方孔炤在继承祖父《易蠡》、父亲《易意》思想的基础上,历二十五年时间几易其稿而成,方以智及其子侄、学生等也参与了此书的前后稿的合编。此书汇集了几百易学家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易学发展的盛况,是明代易学的鸿篇巨着,也展现了桐城方氏一在二中、寂历同时、兼容并包、集义大成的易学主张。此书不是一本易学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一本为解决社会问题、学术问题而贯通诸家思想的易学大作,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此书一直没能被读者发现,而关于此书卷数、版本及书中征引哪些着作都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桐城方氏“节义、孝悌、忠贞”的家风、“明善、崇实、穷理”的家学,对方孔炤、方以智父子思想及其坚贞不屈、敢于担当精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方孔炤父子以刚正不阿、正色凛然的品格,历经忧患却素位中节、卓然挺立的人生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思想形成及演变。桐城方氏易学,肇始于方学渐,其思想“揭性善以明宗,究良知而归实”,提出“至善之妙,不落有无”的观点,认为至善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客观之理蕴含其中。不落有无,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种对有无的兼有、贯通,是一种思辨方法,更是一种包容、折中、会通、集大成的思想,这种方法为方氏后人所继承。桐城方氏易学,发展于方大镇,他传父性善之学,以“荷薪”名馆,取“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之意,其继述家学的宏愿被后代遵从。方孔炤庐墓期间继承其父“荷薪”之志,研读家传易学,作《时论》。方以智在庐墓合山期间,遵父命着手合编《时论》前后稿。方大镇反对“无善无恶”说、“执总恶别”说,研究《易》图、《易》理,贯通先后天关系,提出“因二贞一”“太极不落有无”“《易》贵时用”“下学上达”“先在后中,止有善用”等命题,对方孔炤、方以智影响很大,是方氏易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是万古之时用”的观点,是方孔炤《时论》所要阐发的思想主旨。时用,意在强调具体事物的变化中有其本然的律动之理,人与自然、社会交接时需要时刻践行之,这也是一种“其要无咎”的主体自觉与价值选择。《时论》,更有对集义大成“孔子圣之时”的无限向往与责任期许,对符合宇宙律动之理的真理性认识的集大成和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也自然是题中之义。方孔炤转向象数易学,则得益于与黄道周西库论《易》,使他开始重视象数之价值,重视对宇宙万物及其律动之理的考察,并鼓励子孙辈学习象数易学。黄道周提出“学者动卑象数,故天道不着”“吾道最忌笼统,交盘不得”的观点,指出“四顾星河,烟云草木,都是性道,都是文章,至此便有要约”。方孔炤吸收了黄道周的独变、积变、独存、游魂的卦变思想,更发展出“推变”“贞悔变”“互换变”“伏变”“倚变”“叠变”等卦变方法。他与黄道周,皆刚正不阿,敢于与权贵作斗争,在危难时敢于挺立君子人格、勇于担当。道周“素位中行”的处事方式更让他深受感染,即“富贵、贫贱、患难、一毫着心,便是不素,便行不去”。他晚年更跳出易学图式的研究,探索物理之学,提出“即质知通”“至理藏于物理”等观点,更“通黄公之塞”,提出“虚空皆象数,象数即虚空”“公因、反因”的观点。王宣广泛研究物理、图书之学,师承方学渐,调和方大镇与吴观我论争,授学方以智,对方氏家学的传承和象数易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桐城易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方孔炤“两间,物物皆河洛”“河洛,为一切生成之公证”“中五”说,主要受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影响,并令儿侄辈学习王宣的易象思想。虚舟提出“格致研极之精旨,皆具于《易》”的观点,指出只有符示宇宙律动的象数学才是真绝学,认为只有广泛研究象数物理才能避免了走向纯粹虚无,也避免了拘泥于小的视域,从而达到至虚、至实的合一。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主要分为几个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桐城研易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主要继承性善说,反对无善无恶说,吸收方学渐的“至善不落有无”思想、方大镇的“太极不落有无”思想,阐明其折中调和、归纳整理、集义大成的思维内涵,为其建构一在二中、寂历同时的思想提供了进路。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期方孔炤主要以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为主要目标,以儒学系统中有关道德性理学说的归纳为主,也可能涉及一些象数学内容,但对象数学、物理学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是1640年入狱西库期间,方孔炤受黄道周影响,开始对邵雍象数学产生兴趣,认识到人无论是经纬天地还是洒扫应对,都要涉及到自然象数问题。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肆赦之后,用两年时间,他又融会贯通扬雄、关朗、京房、邵雍等人思想,建立了一个博大的象数易学体系,并于1643年命儿侄等编录《图象几表》。桐城研易时期,是1644年9月后,方孔炤因在弘光政权受排挤、迫害,心灰意冷,归隐桐城白鹿山庄环中草堂,因筮得“潜龙勿用”,自号“潜老夫”,潜心研《易》。他耗费十二年时间,《时论》又三易其稿,并完成对《系传》的解读,“虚空皆象数”“公因反因”等命题,皆是方孔炤此时提出的。方以智参加《周易时论合编》的编订,主要在其父亲去世后,并对《图象几表》作了大量扩充,添加了文字注解,又阐发了很多易学图式,如《冒示》《密衍》《极倚》等。他为此书的编撰,花费了大量时间,书中有方以智1656、1657两年参与编撰的明确记载,大量的“智曰”“智按”可能就是这时期加入的。大约在1657年冬到1658年,方以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亲自编录,将工作交给方鸦立、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方中发及学生等。《周易时论合编》编录时,收录了大量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编》和《浮山文集后编》中的着作。《周易时论合编》中的很多思想,也出现在方以智的着作中。通过不同着作中关于相同或相似观点的整理,能更加了解其思想内涵,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哪些观点是方以智提出的,哪些观点的提出则要溯源到其父方孔炤,甚至祖父方大镇、曾祖父方学渐。桐城方氏,方大镇首先阐述“天下随时”,主要是为了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交际时,能够不违背客观事物之理,而真正实现主客观相统一。随时,并不是说人可以任意妄为,而是应对客观世界过程中能时宜中节、唯变所适,既需要认清客观现实,又需要时刻检视个我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之理。方孔炤认为,古今圣贤没有相因袭而不变的,后世贤人只有在随时表法中随时拾薪,才能开创出未有之事业。他对前人的思想,既不是全盘肯定,又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的吸收人类的真理性认识,即“供薪举火,集义大成”。他溯源儒学系统中关于时的“时序”“时乘”“时义”“时行”“时中”“时用”“时习”等论述,体现了他对礼乐文化之维护与扞卫;阐明了因时制用、因时觉世、时义大成、治历明时、冬炼三时、善用惟时之大义,展示了其与客观律动之理偕行的自觉,实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经权合一的目标期许。方以智提出“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时,可以用来表述自然界四时更替、寒暑推移、物候变化、昼夜运转等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来表述宇宙中万事万物有其本然秩序和运作之理,既包括自然之物理,也包括社会之宰理以及统贯万事万物的至理,更有人要时宜中节、因时制用、经世务实的价值导向。方孔炤与黄道周西库论《易》后,重视以象数征理,更以邵雍元会运世思想建构了其独特的“午会之时”的象数易学体系。《周易时论合编》凝结了桐城方氏几代人的心血,其对于小人道长的忧患,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他们借助“午会”思想,论证礼乐文化的合法性,以及维护礼乐文化的必要性,更是一种为万世考量的时义担当。他们对火的重视,凸显了其对礼乐文化的坚定,有让人们清晰认识世界律动之理、向明而治的希冀。他们认为,纷繁芜杂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事物对立的两端有其相互转化、相互贯通处,通过对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建构了一个寂历同时、以立统泯、《易》贯费隐的时用哲学体系。王畿的“无善无恶”说,过分强调先天之体,致使中下根之人尚未开悟良知的情况下,又没有后天诚意、戒慎之功,而陷入个我的肆无忌惮,对社会秩序破坏极大。方孔炤通过寂然在历然中、大一在大二中、无极在有极中、绝待在对待中、先天在后天中、公因在反因中等命题,建构了一个贯通先天与后天、形而上与形而下、体与用、有与无、知与行、一与多的哲学体系,既重视对宇宙中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性的考察,又于过程中实现对其终极本体的贯通。他通过对先后天关系的探讨,提出“先天不能不后天”“止尽后天即是先天”,重视宇宙有机体中的个体性及其过程性价值,为“为善去恶”的道德修养论、“即质知通”的认识论、经世致用实践论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易学图式、贞悔卦变思想,阐释了交轮几、公因反因、统辨相一等,阐释了方氏“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易学主张。方孔炤通过对“周易”字义的解释,指出易是大一、是贯通于至变过程中的真阳,离二无一,舍一亦无二,建立了一个“寂历同时”“体用一源”“不落有无”“用即其体”的哲学体系。方氏认为,《易》能融合理气象数、贯通费隐为一体,是法天道设政教、各正性命之书,阐明了宇宙万事万物中有其律动之理,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方氏认为宇宙万事万物可以通过卦爻象数展现其运动规律,人可以通过卦爻、蓍策的推衍来认识万物律动之理,人类一切认识皆可以归结为“极数知来”的大蓍占,对于我们通过具体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而发现其固有规律有启发意义。《周易》是圣人仰观俯察、极深研几而得到的智慧,是一部探讨宇宙律动变化之书,是让人与时偕行、各正性命之书。人们对卦变及其易学图式的重视,实际上是探讨其背后所表法的宇宙动变规律,而不是机械、僵化地把图式看做静止的图片,而不懂其背后的旨归和精蕴。方孔炤反对把“虚空”解释成空无一物,认为“虚空”不是否定万事万物的抽象范畴,不是排除万物的独立空间,不是孤悬于外的独立化境,而是万事万物充塞其中、通贯古今、律动不息的宇宙时空,更有充塞于宇宙空间中实物、实事中的客观之理律动不已。他以“虚空皆象数”“理寓象数”的命题,反对了王畿的“四无”说,重视了世界的多样性和过程性价值,并且于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其本有的律动之理,认为客观事物变化之理不孤悬于事物变化过程之外,而是存在于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固有联系,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在现实世界的贯通。《周易》之象数、卦爻,是古之圣贤对客观世界之律动的真理性认识。“象数即虚空”命题,阐明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与探索,也阐明了主客体相统一之应然目标。他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皆是象,不仅包括自然物象,如日月山川、草木鱼虫之物象,也包括社会之象,如日用饮食、伦理纲常、礼仪规矩之象,甚至包括意象、言象、像象、数象、内象、外象,又有费象、隐象,但无非是阴阳二象。方孔炤认为,学易者须明易学图式背后所符示和表法的宇宙律动之理,而不是泥于易学图式不明其背后蕴含的微言大义,应重视对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的考察。他认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包括自然界之物理、人伦社会之宰理,甚至包括宇宙中“费隐弥纶”的至理。《河》《洛》象数,符示了宇宙的律动,是宇宙间一切生成之公证,对万事万物之律动无所不备。方孔炤认为,虚空皆象数,象数中有所以然之理,人们可以即“睹闻”睹“不睹闻”,即通过有形有象之象数,认识隐藏在象数之中的所以然之理。方氏易学中的“象数”有两层内涵:一是大宇宙有机体的律动之实存,并通过宇宙万物鲜活的律动展现表法出来。二是圣贤通过对客观宇宙之理的认识,所摹略和符示出的客观世界之运动规律的象数图式。《易》之卦爻、图式,符示了宇宙之变动规律,是宇宙的律动之理的反映和符示。“象数征理”的观点,并不是要求我们只学习易学图式,而忽视具体事物律动之理。人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下学上达”“即费知隐”“即质知通”。其“五行尊火”“文即质”“藏罕于雅”等命题,阐明了人要重视真理性认识,明确其是主体对宇宙客观律动之理的开显,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以获得更高达认识。方氏主张“藏悟于学”,认识到胶柱于文章训诂之学有不能会通之弊,但是偏于空理则有空疏之弊,但空疏之弊甚于胶柱,强调于藏顿于渐、下学即上达,以解决二者的贯通问题。他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关连,提出“因物转物”的观点,重视世界的客观性和事物律动之理,对于一味玩弄灵明心性、意念自守的心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既反对踞荒高而独尊,又反对胶训诂、膏词章,主张通过征质物理贯通全费全隐之物,真正建立一个“一多相贯、博约同时”的哲学体系。王畿“四无说”对于接引上根之人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中下根之普通百姓、甚至部分学者来说,难以领会其精髓,反而成为恣情纵欲之口实。至善,不仅是一种道德本体,更是人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掌握和善用,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行动中的动而不失其正。贞一,是肯定宇宙万事万物变化过程中固有的律动之理,也是方氏一门坚贞不屈的道德品质与节操。方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活动中有很多是不合客观之理的,只有通过理其情,才能让人为了更好的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不仅是在社会伦理道德领域,也是人面对对整个宇宙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戒惧,在《易》《中庸》中多有出现,不是对主体的限制与恐惧,而是为了实现实现主客体统一,保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时宜中节的一种必然要求。各正性命,实际上是人自觉的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目标。方孔炤认为,圣人作《易》、制礼,皆是通过仰观俯察探究天地之理而得,尊重宇宙律动的客观性是必然要求,人若能以圣贤所开显的智慧为指导,在具体活动中能够做到时宜中节,必然取得活动才成功,若忽视客观世界的律动之理,必将受规律的惩罚。方氏甚至提出“六经皆礼、皆《易》”的观点,皆是看到了圣贤对宇宙客观性及其律动之理的尊重。方氏乘一贯、集大成的时论易学,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观点,建构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理学与心学融合、古今中西会通的宏大体系,促进了宋明易学和哲学的发展。
赖祖龙[3](2021)在《海昏竹书《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昏侯墓出土180余枚《易》竹简,本文对其进行了全面释读,并与李零先生释读版进行了比较研究,纠正了李零先生的七处错误释读;辨识了两处模糊简文,与李零先生商榷;根据上下文内容,新释读了七处模糊简文。每枚竹简的内容由符号、说卦、彖、上下经、吉凶断辞五部分组成,这种体例与其他出土的简帛《周易》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文本研究指出,海昏竹书《易》有六个“最”。一是迄今所见的最早用后世通行的阴阳符号书写卦符的文献;二是迄今为止能够确定的最早在六十四卦下标注上下卦卦名的文献;三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用“屯(纯)”字表示“八纯卦”的文献;四是迄今为止最早出土“彖”文的文献,其彖文所涉六十四卦配合干支情况与清华简《筮法》传承系列既相联系,又有较大差异;五是迄今为止出土材料中最早的上下经卦序与今本《周易》卦序完全相同的文献,证明今本《周易》古经卦序很早就存在,今本《周易》渊源有自;六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在同一处考古地点中同时出土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和帛书《周易》八卦卦序的文献,对研究今本卦序与帛书卦序的关系与传承有较大价值。此外,海昏竹书《易》的卦名也颇具特色,如今本乾作“建”、坤作“川”、坎作“臽”、离作“(?)”、震作“晨”、艮作“根”、巽作“筭”、兑作“说”、否作“负”等,与已经发现的其他《易》文本既有一定的交叉关系,又不完全相同,对研究《易》文文本的传承与演变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简文研究,揭示了海昏竹书《易》中的四方配六十四卦规律、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规律,复原了时空卦气图。本文根据简文中的四方、四季(孟仲季)、四维方位卦等复原了海昏竹书《易》的时空框架,探讨了流淌其中、消长盈虚的卦气思想。作者通过比较海昏竹书《易》与上海楚简《周易》、清华简《筮法》、王家台秦简《归藏》、马王堆帛书《周易》、阜阳汉简《周易》的异同,较深入地探讨了海昏竹书《易》的卦气思想和文本性质,揭示了海昏竹书《易》与上述文献的内在关系,指出海昏竹书《易》通篇饱含我国早期的卦气思想,是我国早期卦气研究的重要文献。海昏竹书《易》试图通过四方、四维方位卦、四季(分孟仲季)来建构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并将六十四卦纳入到四方、四季中,又将六十甲子纳入到六十四卦中,形成一个完备的“时空”、“宇宙”体系,与《易纬·稽览图》“甲子卦气起中孚”不一样的是,海昏竹书《易》“癸亥卦气终中孚,甲子卦气起于剥”,其卦气思想的发展状态上承战国晚期、秦汉之际,下启孟喜、京房的卦气理论,似具有过渡性质。本文结合海昏侯刘贺的生平、师承关系,探讨了海昏竹书《易》的源流,结合敦煌汉简中的占筮案例和史料中的卦例,创造性地提出海昏竹书《易》是一种提纲挈领式的“纲要本”《易》,其卦画、说卦、《彖》、《周易上下经》、吉凶断辞均在一支竹简上列出,简明扼要,吉凶立判,如玩其占者,有该“纲要本”的《六十四卦》足矣,如需进一步研究其卦爻辞或卜辞,则可按图索骥,查阅《彖》、《周易上下经》等,并提出海昏竹书《易》有可能是和阜阳汉简《周易》一样的有明显易占倾向的《易》,只不过阜阳汉简《周易》倾向于民间占筮,海昏竹书《易》倾向于王公贵族、祭祀战争、边关要塞中占筮。最后作者总结了海昏竹书《易》的卦气思想和文献价值。
贾旭东[4](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曹雨杨[5](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提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葛小寒[6](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吴铭[7](2017)在《广雅新证》文中认为三国魏张揖所撰《广雅》汇集汉魏以前名物训诂,是《尔雅》之後最重要的雅书。从後世引用量来看,《广雅》紧追《说文》《尔雅》,而远超侪辈,稳居古小学书三甲之位。与其价值不相称,历史上罕有专门整理、研究者。直至清代才出了卢文弨、钱大昭、王念孙《广雅》三大家。其中尤以王氏《广雅疏证》成就卓着。但亦因其体大思精而使之後的《广雅》研究几成《广雅疏证》研究的别名。对於《广雅》本体,学者的注意反而不多。王氏之後只见有限的拾遗补缺,再无全面研究《广雅》训式的着作,很大原因在於研究思路、技术手段、所用材料皆囿於旧证,未有明显的突破与扩展。总结《广雅》旧证与研究现状之不足,“新证”提出以训式爲本位,揭示训式的多层复合性,用语境观念指导对《广雅》训式的阐发,分析古人语用习惯对训式创作的影响。使用辑证法、补证法、文字分析法、不限形体法、词族繋联法、互文连文语料穷尽法、多层分析法、文化参证法等各种方法综合考证具体训式。使用的语料大大超出旧证所用传统经史子集范围。利用原本《玉篇》残卷是正今本《广雅》。引入《太平经》、东汉汉译佛经、训诂着作语料、出土实物文献等能得到的一切周秦两汉语料爲《广雅》提供更详实、可靠的书证。将数据库技术引入训诂研究,建立小学书全文数据库观其会通,建立周秦两汉文献语料全文资料库使语料穷举成爲可能。“新证”用新思路、新手段、新材料疏证了《广雅》数百条训式,进一步挖掘《广雅》所录古训的价值,特别是将《广雅》训式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互相参合有所发明。所获新成果包括回答《广雅》中旧证未能妥善解决的一些难题;纠正王氏疏证等旧证中的部分失误;以《广雅》训式爲线索探讨《尔雅》、《说文》、传世古籍、出土文献中大量语言文字问题,正训纠谬,提出新见解;爲《汉语大词典》提出两百余条补正商榷意见,主要针对周秦两汉同义复词相关词条。《广雅》诞生於主要书写载体由竹帛至纸张的转型期,与近年大量出土的简帛文献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繋。《广雅》对於简帛考释,简帛对於《广雅》研究,皆意义重大,“新证”爲此设专章以条分缕析。
吴文轩[8](2017)在《《孔子诗论》集释与诗义汇考》文中认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于2001年发表,至今已有十六年时间,《孔子诗论》是其中的第一篇,其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本文对《孔子诗论》篇目前所见的文字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是一篇集释性质的论文。本文分爲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篇研究情况的概述,就竹简作者和定名、形制与编连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排定了新的简序,作爲第二章集释诸家观点的顺序。第二章是《孔子诗论》文字释读的集释,是本文主体,首先对几个疑难字形的讨论进行总结,接下来逐句罗列各家意见,尽量做到全面完整。第三章是对本篇简文中出现的诗进行诗义的总结,收集历代二十余家说诗者的意见,择要摘录整理,以期对诗之本义的显现有所帮助。附录部分包括竹简形制一览表和《孔子诗论》字形表,以便读者参考对比。
高金霞[9](2016)在《《少室山房笔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室山房笔丛》是明代学者胡应麟所着学术笔记。胡应麟,字元瑞,尝自号少室山人、石羊生、芙蓉峰客、壁观子。浙江兰溪(今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县)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卒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是明代中晚期着名的学者、诗人、藏书家。他屡试不第,遂筑室藏书,以读书治学为念。他藏书四万两千三百八十四卷,着述有近五十种、一千余卷,是有明一代堪称博洽的大学者。胡应麟以丰富的藏书为基础,潜心研阅数十载。他学贯四部、淹通经史。《少室山房笔丛》乃胡应麟平生治学心得之总汇,所论列范围亦相当广泛。《少室山房笔丛》依所论内容分十二种、四十八卷,即《经籍会通》四卷、《丹铅新录》八卷、《史书占毕》六卷、《艺林学山》八卷、《九流绪论》三卷、《四部正讹》三卷、《三坟补逸》两卷、《二酉缀遗》三卷、《华阳博议》两卷、《庄岳委谈》两卷、《玉壶遐览》四卷、《双树幻钞》三卷。《经籍会通》四卷主要考论历代典籍之聚散存佚及历代目录之损益沿革。《丹铅新录》八卷与《艺林学山》八卷则是对杨慎考据学着作的考辨。《史书占毕》六卷既有对具体人物、史实的考辨亦有胡应麟史学思想的阐发。《九流绪论》三卷是胡应麟子学思想的展现。《四部正讹》为辨伪学专着,既有具体的辨伪实践,又不乏对辨伪学理论的系统总结。《三坟补逸》两卷是对汲冢书的考论。《二酉缀遗》记胡应麟读书有心得者。《双树幻钞》与《玉壶遐览》论佛、道二教。《华阳博议》杂论古今人物故事、《庄岳委谈》散议社会俗谈杂闻。后四种,多丛钞旧籍、罗列逸事,在系统性及论述的深度上不及前八种。故本文着重考论《少室山房笔丛》中的《经籍会通》、《丹铅新录》、《史书占毕》、《艺林学山》、《九流绪论》、《四部正讹》、《三坟补逸》、《二酉缀遗》八种笔记。通过对胡应麟这些笔记中所考论诸学术问题的梳理、研索,揭橥胡应麟在学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对胡应麟生平的考索。主要关注胡应麟的生平、着述、藏书等。第二章《少室山房笔丛》的目录学史研究。本章梳理了胡应麟对古代图书事业史及目录学史的研究。首先梳理了胡应麟对历代公私藏书及历代书厄的论述,对胡应麟考辨不详及纰缪之处作了详细考证。接下来考论胡应麟的目录学史研究。着重探讨胡应麟对历代目录类型、历代目录类例沿革、各类典籍之关系等问题的梳理、考证。然后关注了胡应麟的编目实践,对他的私家书目《二酉山房书目》相关情况进行了探究。最后关注胡应麟的印刷出版史研究。第三章《少室山房笔丛》的考据学研究。第四章《少室山房笔丛》的史学研究,主要关注《史书占毕》与胡应麟的史学研究。着重阐述了胡应麟“史才五长”说、“史有别才”说等史家修养论及梳理了胡应麟对具体史书、史实的评论。第五章《少室山房笔丛》的辨伪学研究,主要关注胡应麟的辨伪学专着《四部正讹》,总结了胡应麟在辨伪学方面的成就,着重论述了胡应麟对伪书类型的划分及对辨伪方法的总结。第六章《少室山房笔丛》的汲冢遗书研究。主要关注了《三坟补逸》与胡应麟的汲冢书研究。梳理了胡应麟对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三书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第七章《少室山房笔丛》的子学思想研究,主要梳理了《九流绪论》、《二酉缀遗》等书中的子学思想与小说思想。《少室山房笔丛》中胡应麟所论诸多问题都是学术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如胡应麟关于历代“书厄”的论述、四部分类法始于何时、伪书的类型等。《少室山房笔丛》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关注并论析了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在我国古代目录学、考据学、史学、辨伪学、子学等领域贡献颇巨。本文对《少室山房笔丛》做了较为全面的观照,对胡应麟的学术研究既有宏观的把握亦有细部的考索。
张娜娜[10](2016)在《唐代汉赋注释考论 ——以史书和《文选》中汉赋注释篇目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典籍注释由来已久,并从经书注解逐渐扩展到文注与诗注,其中赋注首开“文注”之先声。汉赋这一文体作为一代之文学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所涉问题从赋源、赋体、赋用、赋集到赋史、赋话不一而足,而从“经注”演变而来,得益于“文集”之兴的赋注问题则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本文从唐代切入,以史书和《文选》当中的汉赋注释篇目为中心,试图在厘清汉赋注释之源流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因依附于史书注释和《文选》注释,并深受唐代政治文化背景影响而产生的独特的汉赋注释风貌。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前人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方法的论述。因为国内基本上没有有关汉赋注释的研究专着。涉及汉赋注释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赋研究、《文选》注释研究、史书注释研究和典籍注释研究几个方面。第一章从注释之名的界定及其产生入手,首先分析传统经典注释到赋注的过渡,其次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赋注兴盛的缘由进行分析,如语言的发展变化,集部赋体的兴盛,儒释道三家发展为训诂方式带来的新变,最后用数量统计的方法探讨流传下来的汉赋注释条目,并从后世对这一时期注释条目征引数量的对比分析来窥探先唐时期汉赋注释的趋向。第二章主要是考索唐代典籍中所保存的汉赋注释篇目。首先从类书的编纂,唐人赋论观和“文选学”盛行三个方面分析了单篇汉赋注释存目较少的原因。其次对保留在《文选》和史书中的汉赋注释篇目进行梳理,并通过对这一时期多数注释者的两馆学士的身份的考察来分析其思想意识对汉赋注释方式的影响。最后分析注音、辨字、释词等唐代汉赋注释的基本释例,以此在微观上了解唐代汉赋注释较前代有哪些进展。第三章分析唐代汉赋注释的主要特点。首先汉赋注释是对赋这种文体的注释,故赋注必然呈现出汉赋这一代之文的特色,也因此不同于经注和诗注,其次,对文学传统研究之“推源溯流”法对这一时期汉赋注释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从科举和宗教两个角度谈论注释家对汉赋注释方式的选择。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分析有唐一代汉赋注释因其所依附部类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本文择取的是《文选》李善注和《史记》三家注当中相同的汉赋注释篇目,从宏观上探讨汉赋在史书注释和集部注释中不同的诠释特点。结语部分是在前面几个部分的基础而上,上升到文艺理论,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纵观整个唐代的汉赋注释作品。本章主要借鉴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所论述的“视界融合”的阐释观念以及钱钟书所提出的“阐释之循环”说来分析唐代汉赋注释中征引式训诂体系。
二、论“《广雅》云”的作者及《广雅》作者时代——兼与周文棠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广雅》云”的作者及《广雅》作者时代——兼与周文棠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郑玄《乐记注》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郑玄前的“乐”与《乐记》学 |
1.1.“乐”之本义考 |
1.2.《乐记》文本的生成与马融《乐记注》 |
第二章 郑玄对《乐记》的校勘 |
2.1.“或作”“或为”在郑玄《乐记注》中的运用 |
2.2.“当为”在郑玄《乐记注》中的运用 |
2.3.“读为”“读如”在郑玄《乐记注》中的运用 |
2.4.郑玄对《乐记》错简问题的处理 |
第三章 郑玄对《乐记》的注释(上编) |
3.1.“也”字在郑玄《乐记注》中的运用 |
3.2.“也”加“犹”字在郑玄《乐记注》中的运用 |
第四章 郑玄对《乐记》的注释(下编) |
4.1.郑玄《乐记注》中解释字义的其它情况 |
4.2.郑玄对《乐记》中句义、段义的解释 |
4.3.郑玄《乐记注》的特征 |
结语 |
附录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乐记》研究综述 |
附录二:音乐何以为“经”?——兼论音乐的本质 |
附录三:“乐”在中西文明中演化的两个维度 |
附录四 汉至清《乐记》文献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学术史回顾 |
(一) 《周易时论合编》研究现状 |
(二) 方以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学术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周易时论合编》作者及征引书目 |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语境 |
一、政治背景 |
二、思想语境 |
三、自然科学状况 |
第二节 方孔炤、方以智与方氏家风 |
一、桐城方氏家风 |
二、方孔炤: 《时论》之创立者 |
三、方以智: 《时论》之完成者 |
第三节 《周易时论合编》版本、征引文献 |
一、《周易时论合编》卷数 |
二、《周易时论合编》版本 |
三、《周易时论合编》征引着作 |
第二章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过程 |
第一节 《时论》之思想渊源 |
一、方学渐“性善”哲学:至善不落有无 |
二、方大镇的“《易》贵时用”思想 |
三、黄道周象数易学 |
四、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 |
第二节 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 |
一、会通家传易学时期 |
二、会通象数易学时期 |
三、桐城研《易》时期 |
第三节 方以智编定《周易时论合编》 |
一、方以智等编撰《周易时论合编》 |
二、《周易时论合编》征引方以智着作 |
三、《周易时论合编》与方以智的思想关联 |
第三章 “时论”之义理阐释: 善用惟时,时义大成 |
第一节 “时论”之义涵 |
一、随时拾薪,以供薪举火 |
二、圣人因天用天、因时觉世 |
三、天下随时,有开必先 |
四、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 |
第二节 “时”之儒学发微 |
一、时之儒学溯源 |
二、时序: 雨旸燠寒风来备 |
三、时乘: 统御同时 |
四、时义: 藏密于前用 |
第三节 “时”之经世义涵阐发 |
一、时行: 入民善动 |
二、时中: 乘时中节 |
三、时用: 因时制用 |
第四节 环中寂历,善用惟时 |
一、治历明时,随时而息 |
二、四分用三,冬炼三时 |
三、《易》贵善用,善用惟时 |
第四章 “时论”之象数阐释:午会之时,乘一贯也 |
第一节 “午会之时”的内涵 |
一、“午会之时”提出的历史语境 |
二、午会之姤: 一阴滋生,小人道长 |
三、午会圣人,制度礼乐,以烹养万世 |
第二节 “午会之时”义涵发微 |
一、向明而治,继明照四方 |
二、阳统阴阳,居贤善俗 |
三、以立统泯,多识一贯 |
第三节 “乘一贯”思想的实现 |
一、寂历同时: 形上与形下的兼顾 |
二、顿渐同时: 先后天功夫的统一 |
三、《易》贯费隐: 交轮一贯的实现 |
第五章 “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本体论 |
第一节 寂历同时的理论建构 |
一、寂历同时: 寂然在历然中 |
二、一在二中: 大一在大二中 |
三、绝待在对待中 |
第二节 不落有无的太极观 |
一、“无极而太极”说 |
二、太极不落有无 |
三、至理藏于物理 |
四、全图皆太极 |
第三节 先天在后天中 |
一、先后天八卦图 |
二、先后并用,圣人随时发明 |
三、先天不能不后天 |
四、先在后中,止有善用 |
第四节 贞悔卦的交轮、统辨 |
一、公因在反因中 |
二、交轮几 |
三、统辨、互根说 |
第六章 “两间皆易”的易象观 |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之周易观 |
一、《周易》新诠 |
二、《易》合理气象数,为费隐一贯之书 |
三、蓍龟守《易》,藏大于小 |
第二节 “虚空皆象数” |
一、“四无”之弊 |
二、虚空皆象数 |
三、象数即虚空 |
第三节 河洛象数,为一切生成之公证 |
一、《图》《书》一也 |
二、图书一理,皆是易道 |
三、中五,用三藏一旋四 |
四、五合互藏说 |
第七章 “博约同时”的格物说 |
第一节 “下学即上达”格物说 |
一、藏悟于学,下学上达 |
二、以物观物,交格交贯 |
三、博约同时,一多相贯 |
第二节 即费知隐 |
一、即费知隐 |
二、即质知通 |
三、象数征理 |
第三节 “圣人体天宰天”的文明观 |
一、五行尊火 |
二、文即质 |
三、藏罕于雅 |
第八章 “顿渐同时”的功夫论 |
第一节 善体,在“遏恶扬善”之善用中 |
一、“四无”与“四有”之争 |
二、先后并建,顿渐同时 |
三、至善,在为善去恶中 |
四、贞一,以善天下之动 |
第二节 “戒惧”功夫论 |
一、理其情,而“情即性” |
二、戒惧即飞跃 |
三、《易》官天继善、各正性命 |
四、全《易》,无非教学,无非圣功 |
第三节 礼者,卫道之藩、居身之舆 |
一、礼者,天所秩而用于人 |
二、《易》《礼》不二 |
三、礼者,安上下、合外内 |
结语 |
一、《周易时论合编》之会通特色 |
二、乘一贯、集大成的目标 |
三、儒学立场和经世致用之指向 |
四、《周易时论合编》的易学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周易时论合编》藏本问题 |
附录二 周易时论合编之版式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海昏竹书《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出土概况与研究现状 |
一、出土概况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写作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海昏竹书《易》释文研究 |
第一节 海昏竹书《易》释读 |
第二节 海昏竹书《易》体例简析 |
第三节 《卜姓》、《去邑》释读 |
一、《卜姓》释读 |
二、《去邑》释读 |
三、《卜姓》、《去邑》与帛书《周易》卦序简论 |
第二章 海昏竹书《易》文本研究 |
第一节 阴阳符号 |
第二节 卦名 |
第三节 说卦 |
第四节 彖 |
第五节 周易上下经 |
第六节 吉凶断辞 |
第三章 海昏竹书《易》与其他出土文献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与上博楚简《周易》比较 |
第二节 与清华简《筮法》比较 |
第三节 与秦简《归藏》比较 |
第四节 与马王堆帛书《周易》比较 |
第五节 与阜阳汉简《周易》比较 |
第四章 海昏竹书《易》易学源流研究 |
第一节 海昏竹书《易》传承关系蠡测 |
一、刘贺其人其师 |
二、考古发现中的刘贺 |
三、刘贺的师承 |
四、传承关系蠡测 |
第二节 海昏竹书《易》源流研究 |
第五章 海昏竹书《易》卦气思想研究 |
第六章 海昏竹书《易》的文献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昏竹书《易》六十四卦红外扫描照片 |
致谢 |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7)广雅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广雅》与《广雅》研究 |
第一节《广雅》与张揖 |
第二节 历代《广雅》研究 |
一、隋代曹宪《博雅音》 |
二、清代卢、钱、王三家 |
三、《疏证》余绪 |
第三节 1949年之後的《广雅》研究 |
第四节 《广雅》受到轻视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广雅》训式论与“新证”的提出 |
第一节 训式与训列 |
第二节 《广雅》训式在传承历史中使用与研究的失衡 |
第三节 旧证在训式研究上的不足 |
第四节 “新证”对训式的认识 |
一、训式本位论 |
二、训式的多层次复合性 |
三、训式与语境 |
四、互文、连文体现的语用习惯 |
第五节 “新证”之创新 |
第三章 新证(一)——以疏证方法爲经(凡200则) |
第一节 辑证法(凡90则) |
一、深挖整理王氏父子《广雅》研究成果(凡59则) |
二、辑录其他清代名家训诂成果中相关内容——以俞樾爲例(凡14则) |
三、辑录今人训诂成果中相关内容——以赵生群《左传疑义新证》爲例(凡17则) |
第二节 补证法(凡2则) |
第三节 文字分析法(凡10则) |
第四节 不限形体法(凡25则) |
第五节 词族系联法(凡19则) |
第六节 互文、连文语料穷尽法(凡26则) |
第七节 多层分析法(凡20则) |
第八节 文化参证法(凡8则) |
第四章 新证(二)——新材料“翰入”(凡25则) |
第一节 重现的中古训诂要籍——以原本《玉篇》残卷爲例(凡15则) |
第二节 拓展的传世语料(凡8则) |
第三节 跨越千年的出土实物语料——以金文爲例(凡2则) |
第五章 新证(三)——新成果“输出”(凡152则) |
第一节 《说文》新识(凡9则) |
第二节 传统经史子集训诂新义(凡28则) |
第三节 《广雅疏证》摘瑕(凡8则) |
第四节 《汉语大词典》补正(凡107则、117词) |
小结 |
第六章 新证(四)——与简帛研究互证(凡139则) |
第一节 《广雅》与简牍帛书的“天然”关联 |
第二节 简帛材料的引入对《广雅》研究的助益(凡128则) |
一、破解疑难训式(凡12则) |
二、爲生僻词汇增补书证(凡30则) |
三、辨析词义(凡6则) |
四、证《广雅》所用字形(凡17则) |
五、证《广雅》通假训式(凡12则) |
六、证旧证提出的通用形体(凡3则) |
七、提供互文、连文、异文例(凡17则) |
八、证《广雅》名物(凡31则) |
第三节 《广雅》新证与简帛考释新识(凡11则) |
结语 |
附录一 本题论及《广雅》训式索引 |
附录二 《广雅》“旧证”目录 |
附录三 本题取用汉译佛经目录 |
附录四 本题补正《汉语大词典》分类索引 |
附录五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後记 |
(8)《孔子诗论》集释与诗义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孔子诗论》简序新探 |
第二章《孔子诗论》释文集释 |
第一节《孔子诗论》释字情况概述 |
第二节 《孔子诗论》分章集释 |
第三章 《孔子诗论》诗义汇考 |
国风 |
小雅 |
大雅 |
颂 |
附录 |
《孔子诗论》竹简形制一览表 |
字形表 |
参考文献 |
(9)《少室山房笔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少室山房笔丛》其书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胡应麟生平 |
第一节 胡应麟生平着述 |
一、胡应麟家世 |
二、胡应麟生平 |
第二节 二酉山房藏书 |
一、“二酉山房”由来 |
二、嗜书如命,倾囊致书 |
第二章 《少室山房笔丛》的目录学史研究 |
第一节 《经籍会通》之成书 |
第二节 《经籍会通》论历代公私藏书 |
一、历代公藏 |
二、历代私藏 |
三、历代书厄 |
第三节 《经籍会通》论历代目录 |
一、目录类型与性质 |
二、目录分类 |
三、《二酉山房书目》类例探幽 |
第四节 《经籍会通》论藏书 |
一、“好”与“力” |
二、论惜书 |
第三章 《少室山房笔丛》的考据学研究 |
第一节 《正杨》与正《正杨》 |
一、正杨 |
二、正正杨 |
第二节 胡应麟对杨慎考据失误的批评 |
一、引文讹误,不加考辨 |
二、混淆史料,记事有误 |
三、疏略失考,论断轻率 |
四、评论太过,有失公允 |
五、牵强附会,随意臆测 |
六、释意乖谬,存在误解 |
七、遗漏诸说,认识不深 |
第四章 《少室山房笔丛》的史学研究 |
第一节 《史书占毕》的成书 |
第二节 《史书占毕》的史学思想 |
一、《史书占毕》的史才论 |
二、《史书占毕》的史厄论 |
第三节 《史书占毕》的史学评论 |
一、史书评论 |
二、史事评论 |
第五章 《少室山房笔丛》的辨伪学研究 |
第一节 《四部正讹》成书前的古籍辨伪史略 |
第二节 《四部正讹》成书的背景及条件 |
一、《四部正讹》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明代的造伪 |
第三节 《四部正讹》对伪书类型的归纳 |
一、从辨伪者与辨别对象关系角度来判定的伪书 |
二、从辨别对象(即造伪者与伪书)诸要素角度来判定的伪书 |
第四节 《四部正讹》对辨伪方法的总结 |
一、考察目录着录情况 |
二、考察其他典籍称、引情况 |
三、考察典籍内容 |
四、考察撰者与传者 |
第六章 《少室山房笔丛》的汲冢遗书研究 |
第一节 汲冢竹书考 |
一、冢主问题 |
二、存佚问题 |
第二节 《竹书纪年》 |
一、以《纪年》校《史记》之误 |
二、以《纪年》为晋史之《乘》 |
三、予《纪年》以注疏笺解 |
四、其他 |
第三节 《逸周书》 |
一、存佚问题 |
二、汲冢问题 |
三、各篇年代 |
第四节 《穆天子传》 |
一、内容考论 |
二、性质考论 |
第七章 《少室山房笔丛》的子学思想研究与小说思想 |
第一节 胡应麟子学思想 |
一、更定九流(子部九分法) |
二、东京以降几亡子矣 |
三、唐无子书 |
四、子有其体 |
五、佛家教义战国诸子悉备 |
第二节 胡应麟小说思想 |
一、胡应麟的小说起源论 |
二、胡应麟的小说功用论 |
三、胡应麟的小说分类思想 |
结语 |
附录:吴晗《胡应麟年谱》订误 |
一、胡应麟家世系年订误 |
二、胡应麟及其交游者着作成书时间订误 |
三、明代相关史实订误 |
四、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订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10)唐代汉赋注释考论 ——以史书和《文选》中汉赋注释篇目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汉赋研究中的赋注问题 |
二、《文选》注当中的汉赋注释研究 |
三、史书注释当中的汉赋注释研究 |
四、典籍阐释中的汉赋注释研究 |
第一章 唐前汉赋注释刍议 |
第一节 赋注探源 |
一、注释之名与注释文本的产生 |
二、从经注到赋注 |
三、赋注兴盛缘由 |
第二节 唐前汉赋注释考 |
一、唐前汉赋注释篇目考 |
二、郭璞旧注与魏晋博物之学 |
三、先唐汉赋注释的基本体例 |
第二章 唐代汉赋注释篇目考 |
第一节 唐无单篇汉赋注释成因考 |
一、类书的编纂与汉赋 |
二、唐人赋论观 |
第二节 《文选》和史书中的汉赋注释篇目及注释者身份考 |
第三节 唐代汉赋注释基本释例 |
一、读音 |
二、辨字 |
三、释义 |
四、解句 |
五、揭示旨意与写法 |
六、征引文献 |
七、校勘 |
第三章 唐代汉赋注释的特点 |
第一节 赋体特征和汉赋注释特色 |
一、汉赋用经与赋注对经义的推扬 |
二、赋之“体物”与赋注对名物的阐释 |
三、汉赋“宏衍之象”与赋注的“侈丽闳衍” |
第二节 唐代社会文化环境和汉赋注释 |
一、类书的编纂与汉赋注释的“取类” |
二、“推源溯流”之文学传统与汉赋注释对“旧注”的处理 |
三、佛经义疏与“合本子注”与汉赋注释的“集注”性 |
四、唐代科举与汉赋注释的评点化 |
第四章 《史记》三家注与《文选》李善注中的汉赋注释之比较 |
第一节 选注文事俱存,史注重名物考证和史料的补充 |
一、《史记》和《文选》均有注 |
二、《文选》有注,《史记》无注 |
第二节 同引旧注,史注重视版本及注文的校勘及辨正 |
第三节 选注以赋注赋,史注引史证文 |
结语 |
第一节 “前理解”与“视界融合” |
第二节 “阐释之循环” |
参考文献 |
四、论“《广雅》云”的作者及《广雅》作者时代——兼与周文棠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郑玄《乐记注》探赜[D]. 林冠华. 山西大学, 2021
- [2]《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D]. 许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3]海昏竹书《易》研究[D]. 赖祖龙. 山东大学, 2021(10)
- [4]《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广雅新证[D]. 吴铭.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8]《孔子诗论》集释与诗义汇考[D]. 吴文轩. 吉林大学, 2017(01)
- [9]《少室山房笔丛》研究[D]. 高金霞. 山东大学, 2016(10)
- [10]唐代汉赋注释考论 ——以史书和《文选》中汉赋注释篇目为中心的考察[D]. 张娜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