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渭南持续高温的天气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谢逸雯,高萌,刘帆,胡国玲[1](2018)在《陕西渭河流域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陕西省自动站降水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4—25日渭河流域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是在副高异常强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对流层中层冷空气的扩散,低层切变线及地面冷锋是本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流域西部暴雨主要受能量锋及高能区系统影响,以雷电、暴雨为主,中东部受能量锋过境影响,以大风及暴雨天气为主;对流层低层的东北急流为本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水汽主要来源,东北急流与偏南风的交馁造成渭河流域辐合加强,使得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成为可能;暴雨区散度场从低到高呈现明显的辐合-辐散双重结构,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暴雨区垂直速度场出现上升—下沉—上升—下沉分布,当最大值高度值依次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和维持,最大值高度值呈同一高度分布时对流逐渐减弱。
惠英[2](2016)在《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资料室整编的1951-2012年台站降水资料、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集、全球陆地格点逐日降水数据、陕西省气象局提供的19612012年陕西气象站逐日、逐时降水资料,NCEP/NCAR气象要素再分析资料、NCEP/DOE AMIP-II再分析日平均资料及高分辨率的NCEP GFS气象预报场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多项式拟合分析方法等,分析了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及大气环流的气候学特征、雨季的起讫与持续、降水异常年份和时段合成的环流特征及典型个例。本文所研究的华西地区主要包括中国西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和华中地区西部(26oN–37oN,93oN–111oE)。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受到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共同影响,降水年循环呈双峰型,但却不同于华西南的云南和海南地区的双峰型降水,使其比东亚东部夏季风降水更为复杂。以111°E为界,以东的华东地区每年仅有一个降水峰值,而以西的华西地区每年通常会出现夏雨和秋雨两个明显的降水峰值,华西的雨期较华东的雨季长一个月左右。华西雨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将降水按照1mm/d、2mm/d(标志雨季开始和结束)、4mm/d(区分雨季峰值时期和中断时期)的阈值分为7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雨季酝酿期(3月30日—4月30日),第二阶段为雨季初期(5月1日—6月17日),第三阶段为夏雨峰值时期(6月18日—7月26日),第四阶段为雨季中断期(7月27日—8月13日),第五阶段为秋雨峰值时期(8月14日—9月16日),第六个阶段为雨季末期(9月17日—10月13日),第七阶段为雨季结束期(10月14日—10月28日)。从气候平均看,华西雨季开始于5月1日,撤退于10月13日,期间包括夏雨和秋雨两个峰值时期,分别对应于上述的第三和第五阶段。夏雨峰值期的日降水峰值出现在7月6日,多年平均日降水量为5.4mm/d,秋雨峰值期的日降水峰值出现在8月31日,多年平均日降水量为4.4mm/d,而多年平均季风中断时间出现在8月4日,夏季干旱常常发生于季风中断前后。夏季风气候中断现象将季风降水分隔为两部分,分别为夏季降水和秋季降水。与上述华西雨季的阶段性特征相对应,大气环流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形势和配置。第一阶段,低层印度洋赤道两侧对称地存在两个气旋性环流;中层副高呈带状分布,脊线处于20on以南,华西地区受西风带环流的影响,降水较少。第二阶段,越赤道气流建立,副高脊线在印度洋上空断裂,华西雨量增加;第三阶段,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且向北推进,印度西南季风带来的西南水汽通量为华西带来大量水汽,副高强度增强,脊线北抬大约5o左右,西风带也在华西上方活动,各天气系统在华西上空辐合,华西地区处于夏雨峰值时段。第四阶段,低层越赤道气流偏西分量增强,由经向转成纬向,呈直角汇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北跳、东退,强度偏弱,脊线正好位于华西地区上空,西风带位置偏北,华西地区环流系统呈辐散形势,使得华西出现了雨季的中断;第五阶段,低层开始有弱冷空气活动,副热带高压明显南退西伸,西脊点到达110oe以西,越赤道气流汇入副高南侧形成增强的东南水汽通量给华西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高层西风带再次南退至华西地区,华西上空呈辐合形势,华西降水产生再次增强,成为秋雨峰值时段;第六阶段,低层越赤道气流主体已南退至海上,通过季风槽间接向华西输送水汽,中国大陆上冷高压形成,华西处于高压后侧偏南气流中,中层副高南退至中国南部沿海至海南一带,但是西脊点继续西伸到100oe,有利于华西降水。第七阶段,大陆冷高压开始迅速发展,东亚夏季风转成冬季风形势,雨季结束。可见,在夏雨(秋雨)峰值时期,正好对应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南退),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在华西地区所在纬度,低层的越赤道气流汇入副高南侧东南气流从而给华西带来水汽,最终导致华西地区集中降水。双峰型降水期间的不同阶段,各种温度和湿度物理量均有独特的特征与之对应。从假相当位温和垂直上升速度分析得到华西地区于5月初进入夏季风时期,10月上、中旬夏季风结束。华西温、湿度特征说明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使相对湿度增加,水汽凝结,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降水效率,另一方面冷空气活动引起的锋面也是降水产生的触发条件之一。从水汽输送的角度来看,华西夏雨峰值时段的水汽供应主要来自西南暖湿气流,主要的影响系统是越赤道气流。秋雨峰值时段的水汽供应主要来自副高外围的东南风水汽输送。从副高强度指数来看,副高是影响华西地区降水的最重要的天气系统,是调制华西双峰型降水的主要原因。华西秋雨存在着显着的年际变化。合成分析显示,多雨年与少雨年之间环流差异明显。多雨年亚洲大陆850hpa温度距平场为“?”型分布,而“?”两侧的负距平区则是来自北方的东路和西路冷空气,形成锢囚锋,给华西造成强降水,而少雨年北方冷空气范围小,活动弱,中低纬度地区能量也偏小,环流呈纬向分布,降水偏少。中高层多雨年热源面积明显大于少雨年,在青藏高原下游的中纬度地区为明显的正温度距平区,有利于华西上空能量的堆积,这种异常随着高度的增高而更加显着,而少雨年则为显着的负温度距平区。多雨年850hpa距平风场上的异常表现在沿青藏高原东侧北上的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同时印度洋上的西南暖湿气流也显着加强,而少雨年则为弱的北风距平;500hpa距平风场上巴尔喀什湖地区的低槽加深和副高偏强、偏西是多雨年异常的两个主要特征,少雨年反之。100hpa高空急流轴在多(少)雨年面积上增加(减少),强度上比较强(弱)。副高在第3、4、5、7阶段对华西降水有影响,且显着不同。夏雨峰值时期雨量偏多年份副高较常年明显西伸。雨季中断期,华西地区降水偏多年、正常年和偏少年对应的副高位置依次从西南向东北排列,并且面积减小,既有东西差异又有南北差异,造成雨季中断。秋雨峰值时期副高在降水偏多时西脊点在100°e左右,降水偏少时西脊点在120°e左右。雨季结束期,副高脊线南退至20°n以南,此时副高几乎呈带状分布,与夏雨和秋雨峰值时期不同的是副高越西伸对水汽的阻挡作用越强,降水越偏少,在降水异常偏少时,副高甚至出现了断裂现象。此外,周期分析发现,华西秋雨存在6-8a的显着周期。华西秋雨的典型个例分析可以具体地说明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与降水强弱的对应关系。2011年9月的强降水天气是典型的华西秋雨,由于海陆分布和地形等的影响,关中秋季具有非常有利于降水的大气环流形势,包括对流层500hpa强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槽脊、中高纬度地面冷空气的形成和堆积、华北反气旋、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东海以东的台风、越赤道气流等,均为关中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和抬升触发条件。与夏季降水不同的是关中秋季东边界的水汽输入与降水的开始、结束和强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江淮地区较强的偏东风或东风急流可以作为关中秋季强降水发生的一个指标。秋季台风的发生、移动路径和强度对关中降水有重要影响,当台风路径偏东偏北,台风强度偏弱,关中降水量偏少。而当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在其南侧的东风引导下,台风路径偏西数量明显偏多,强度偏强,关中地区降水量偏多,暴雨频发。
褚金花[3](2014)在《两种典型灾害天气对我国相关地区空气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是两种灾害性天气,它们不仅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的直接危害,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间接危害。因此,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深入研究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4-2012年全国84个环境重点保护城市的API逐日数据、2004-2010年和田市PM10浓度监测资料、2008-2012年北京市PM10、SO2和N02的日均浓度资料、2000-2012年北京市API逐日数据、2000-2013年中国气象局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资料和高空资料)及2008年和2013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分析了我国空气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地区分别探讨了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的变化特征,并就典型雾霾天气过程和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相关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大陆七个区域中PM10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频率均最高,S02次之,N02最小;首要污染物分别为PM10和S02时,七个区域API指数的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PM10所对应的API值均高于S02所对应的值。夏季七个区域API值并无明显差异,冬季和早春由于燃煤采暖以及春季由于沙尘天气的影响,北方地区的API值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而七个区域中Ⅲ级及以上污染日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此选取其为本文的研究区域。(2)西北沙尘源区~和田地区的沙尘天气特征分析及其对PM10浓度影响的研究表明:3-8月份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也是PM1o浓度较高的时期,但是两者峰值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沙尘天气日数在5月份最多,而PM10浓度在3月份最高,4月份略次之。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类型沙尘天气对PM10浓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各月份浮尘日数均高于沙尘暴和扬沙日数,3月份和4月份浮尘天气日数占总沙尘天气日数的比例最大,且浮尘日PM10平均浓度最高。因此,与其他城市不同,和田地区严重的颗粒物污染主要是由频发的浮尘天气造成的。(3)华北雾霾高发及沙尘影响区~北京地区雾霾天气和沙尘天气特征分析及其对污染物浓度影响的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全年都有雾霾天气和沙尘天气发生,其中,雾霾天气发生日数从1月份之后逐渐减小并在3月份达到最小值(3d),4~9月份变化不大维持在3.5d左右,10~12月份明显增加,最高值出现在11月份(7.1d);一天当中雾和霾在各时段出现的频率不同,雾主要出现在23时~次日08时期间,霾主要出现在08~20时期间;沙尘天气日数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3~5月份,峰值出现在3月份,谷值出现在9月份,春季发生的沙尘天气日数约占全年的67%。北京地区中度重污染及重度污染日数的年变化呈现双峰特征,主峰值出现在3月份,主要是沙尘天气影响所致;次峰值出现在11月份,主要是雾霾天气影响所致。此外,雾霾天气发生时使北京地区PM10、SO2和NO2三种污染物浓度均升高,而沙尘天气发生时仅使北京地区PM10浓度明显升高,使SO2和NO2的浓度降低。(4)为了进一步探讨北京地区雾霾天气和沙尘天气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别对典型雾霾天气过程和沙尘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大范围环流形势来看,持续雾霾天气期间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无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地面处于弱气压场控制中,水平气压梯度较小;从相关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来看,雾霾天气期间北京地区相对湿度大、逆温厚度和逆温强度较大、地面风速较小,在冷空气过境之前,污染物浓度达到最大值,由此说明这几种气象因素既是造成强雾霾天气的关键气象条件,同时也是在特定环流背景下导致重污染的主要气象成因。强沙尘天气过程是由于高空冷槽底部不断有冷空气分裂东移,地面蒙古气旋明显发展东移所引起的,强烈的西北气流将沙尘源区的大量沙尘携带至下游地区并逐渐沉降。受此次强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北京地区出现沙尘暴,PM10浓度明显升高,空气污染级别达Ⅴ级。基本探明了这两类污染天气的成因及其空气污染机理,为其预报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王旭仙,武麦凤,许伟峰,肖湘卉,张丽娟[4](2011)在《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常规资料、FY-2E每小时一次的红外云图和反演产品云顶亮温TBB、1小时地面自动站及加密站资料,分析渭河流域盛夏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云团特征及造成的暴雨落区分布,力求寻找出对渭河流域暴雨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特征因子,为做好该流域暴雨预报提供条件。这次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渭河中下游和黄河小北干流地带,根据云图演变特点和暴雨落区,本文主要对2010年8月11~12日的暴雨进行分析和探讨。泾河上游有3个自动站出现暴雨,渭河下游的渭南有4个自动站出现暴雨、1站(大荔)为大暴雨,日降水量达178.5mm,突破该站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县内有2个加密站日降水量也超过100mm,黄河东临的山西运城境内有5个自动站相继出现了暴雨。强降水范围广,时间长,局地雨量大,雷电极强,渭河下游受灾严重,损失1.44亿。这次过程出现在副高边缘,大尺度影响系统是西风槽和副高,高空急流使上升气流得到加强和维持,底层偏南风急流的发展,为渭河流域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这种有利的环流背景使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得到强烈发展;地面上中尺度辐合区快速发展为中尺度切变线,成为这次过程的触发系统;暴雨出现前渭河流域上空大气层结极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CAPE猛增,最大达到了2807J·kg-1;中高层前倾槽结构和低层较强风垂直切变,促进了强对流性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了对流性暴雨的发生。分析FY-2E红外云图和反演产品TBB演变以及地面加密站降水资料发现,这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是1个中-α尺度对流系统(MαCS)和3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中尺度对流云团的主要特征为:MαCS水平尺度为350~400km、生命史约8~10小时,3个MβCS水平尺度在30~180km之间、生命史约3~5小时。发展成熟的MαCS和MβCS中心TBB值均≤-75℃;强降水出现在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强盛到成熟阶段,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中心附近或中心到后部TBB梯度最大处;单站强降水时段和TBB低值区对应较好,雨强与TBB值的变化趋势相反,即TBB值降低时雨强增大,TBB值猛升时雨强减小,TBB≤-75℃时雨强>20mm/h,这些对渭河流域短时暴雨的预报预警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另外,渭河流域特殊地形对MCS的生成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和加强作用。
王旭仙,武麦凤,许伟峰,肖湘卉,张丽娟[5](2011)在《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使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红外卫星云图及其反演产品TBB、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西风槽东南移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背景下,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形成的1个MαCS和3个MβCS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中高层前倾槽结构和低层较强垂直风切变有利强对流不稳定层结形成并发展,导致对流性暴雨;强降水出现在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强盛到成熟阶段,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中心附近或中心到后部TBB梯度最大处,MαCS和MαCS对应的强降水均与雷达径向速度图上"逆风区"对应;单站强降水时段与低TBB值对应较好,雨强与TBB值变化趋势相反,即TBB降低时雨强增大、TBB猛升时雨强减小,TBB≤-75℃时雨强>20 mm.h-1;渭河流域特殊地形对MCS发展起促进和加强作用。
郁振兴[6](2011)在《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轨迹》文中指出麦蚜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其刺吸植物组织、排泄蜜露、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在我国年发生面积超过1000万hm2,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的麦蚜主要有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即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 (Linnaeus)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 3种。国内外利用蚜虫对光周期反应的地理差异分析、过冷却点分析、病毒病传播规律及麦蚜有翅蚜田间高峰、病毒病的发生季节和气流运动综合分析都推测麦蚜具有远距离迁飞行为。麦蚜在我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迁飞现象,深入探讨麦蚜在我国的迁飞路线及成灾机理,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研究利用高空系留气球捕捉蚜虫作为麦蚜迁飞的直接证据,结合田间网捕、吸虫器捕捉等方法统计分析麦蚜的迁入和迁出时间,并应用HYSPLIT气流动力模型对河南洛宁地区荻草谷网蚜的迁入虫源地及迁出地进行模拟分析,为研究麦蚜在黄淮海麦区及整个中国的迁飞路线做基础,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麦蚜在我国黄淮海麦区的迁飞机理,为麦蚜的区域治理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2009年4月21-28日,高空系留气球10-100m各高度设置的黄色粘板均捕捉到麦蚜。HYSPLIT分析结果表明,麦蚜各起始高度迁飞轨迹几乎一致,各起始高度的迁飞距离无显着差异。远距离迁飞的麦蚜,在10-100m高度范围内迁飞起始高度与迁飞距离成正比,起始高度越高,迁飞距离越远。迁飞距离向北可迁至山西、陕西境内,向南可迁至湖北境内。24h最大直线迁飞距离494.43km。(2)2010年4-5月,系留气球、网捕和捕虫器(空中和地面)3种方式捕捉田间荻草谷网蚜有翅蚜数量,可以得出蚜虫的迁入迁出高峰期: 5月5日-5月8日为荻草谷网蚜迁入高峰期,后向轨迹模块分析模拟24h迁入的荻草谷网蚜来自河南省南阳市、陕西省商洛市、渭南市、铜川市地区。5月14日-5月16日为荻草谷网蚜迁出高峰期。利用HYSPLIT模型中的扩散模块进行前向分析,麦蚜可向北迁至山西、河北、安徽、山东等地。24h最大直线迁飞距离600km左右。
王川,梁生俊,姚静,彭艳[7](2009)在《近54年陕西两次强连阴雪过程对比分析》文中认为利用陕西54年96站降雪资料及常规高空地面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陕西1955-2008年连阴雪气候特征和时空分布,对两次全省强连阴雪过程环流形势及动力热力学特征对比分析,并与秋季连阴雨比较,结果表明:陕西54年连阴雪天气强度及时空分布差异明显,2008年1月连阴雪为1955年以来全省最强连阴雪,1989年次之。强连阴雪发生时大气环流稳定、长波系统停滞,高空锋区、东西路冷空气、偏强偏北的副热带高压、稳定活跃的南支槽是两次持续降雪的环流特征。200hPa西风急流在30°N稳定建立时陕西连阴雪没有结束,在其最强时,连阴雪明显减弱;急流减弱北跳至40°N时,降雪加强;降雪的加强、减弱往往滞后于高空急流的变化。两次连阴雪期间水汽输送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低层,主要依靠副高外围的偏南气流输送到陕西,与秋季连阴雨类似。连阴雪期间陕西始终处于能量锋锋区中,暖湿气流对热量的输送维持,冷空气促使了潜热能的释放,导致大范围的持续阴雨天气。强降雪过程发生与陕西夏秋季强降水有相似的热力和动力学特点,但强度偏弱。
慕建利[8](2009)在《陕西关中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暴雨一直是业务天气预报服务重点,更是预报难点,在陕西汛期日常预报中暴雨预报就有失败或不理想的状况,因为受特定地理环境影响,陕西暴雨具有历时短、强度大、局地性和突发性强的特征,大气环流表现为不同的形势。所以,要做好陕西的暴雨预报,不仅要研究其普遍性,还要研究其特殊性,加强预报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有助于做好防灾减灾等预报服务。2007年8月8—9日陕西关中暴雨天气过程历时短、强度大、突发性强为历史罕见,暴雨发生前影响系统不明显,关中处于中纬度高压坝控制之中,南部没有急流存在,没有明显的水汽和能量输送,给暴雨的预报带来极大的困难,加之对该类暴雨研究极少,预报员很难找到暴雨预报的着眼点,从而使暴雨的预报出现了较大的误差。为了揭示该类暴雨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该类暴雨的预报准确率,本文以此暴雨个例做为研究对象。在过去研究和实际业务天气预报中发现,研究中NCEP资料等虽然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但在时效和获取方面有时存在问题,难于在实际中及时应用,影响研究的应用效果,T213资料对陕西暴雨是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产品及时有效,在实时业务天气预报中使用方便。所以,本文综合利用T213(0.5625°×0.5625°)资料和近年来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包括地面区域逐时加密观测资料、分钟降水资料、FY—2C卫星、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分钟地闪等资料),通过天气学分析、动力和热力诊断、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上述个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该类强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环境背景,分析了其形成的可能原因,揭示了强暴雨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三维结构,特别是暴雨过程中三个大暴雨中心的MβCS(MγCS)的细微结构特征,为该类强暴雨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提供思路和预报着眼点。主要结论有:1、“07.8”关中强暴雨是在高中低空有利的环流配置下,不同纬度天气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流层中层青藏高原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的高压坝在陕西中部断裂对暴雨的形成至关重要,它与低层东西向切变线和高层西风急流入口区右侧发散场的相互配合为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2、关中周围水汽的集中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水汽和位势不稳定条件,水汽的聚集是通过偏东气流的输送实现的,而水汽的快速变化形成关中暴雨的突发性和历时短而强的特征;强降水的发生和减弱与水汽的局地变化、水汽平流和近地层水汽的增加和减少密切关联。高空反气旋涡度的发展形成强烈的“抽吸作用”和次级环流圈是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3、关中强暴雨过程的东西向雨带与秦岭山脉和关中地区喇叭口地形有关,雨带上的降水非均匀分布,强暴雨集中在岐山、礼泉和高陵三个中心,它们是由一个MαCS的发生发展产生的,MαCS又是由2个MβCS合并发展而成,其内部对流单体的发展合并和独立加强形成不同的降水中心,这些对流单体的发展是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产生的,强降水落区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4、地闪的发生和急剧增加对暴雨发生和发展加强有很好指示意义,初闪的发生提前于强降水发生,地闪急剧增加与降水强度猛增密切关联,负地闪发生密集区是未来强降水发生区。5、非静力中尺度WRF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关中地区的突发性强暴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强暴雨与一个中α尺度低涡的生成密切相关,其内部强烈发展的中β(或中γ)尺度对流系统直接产生了岐山、礼泉、高陵强暴雨中心的对流降水。产生这3个强暴雨中心的MβCS有不同的流场、动力、热力垂直结构。在日常天气预报中,把握这些结构特征,为预报提供参考。垂直结构上,中低层不同的方向和不同层次的气流流入中β尺度降水云塔,在不同高度上形成了不同的垂直环流支,云塔中的上升气流一直伸展到200 hPa(或150 hPa)后向东南、东北流出。动力、热力垂直结构上,歧山暴雨中心450 hPa以上为强辐散,450 hPa以下暴雨中心南、北两侧结构相反,南侧为弱辐散、辐合,北侧为辐合、弱辐散。垂直上升运动先向南、后向北倾斜、再直至对流层顶;涡度柱与相当位温的双高能、双重不稳定层结柱和中层两个暖心、上下冷心的温度柱互相耦合。礼泉和高陵暴雨中心:整层强上升运动柱与强散度柱和正涡度柱耦合;礼泉上升运动柱是一个高、低层冷而中上层强暖心的近饱和水汽柱,具有典型“鞍”型场的不稳定层结结构;高陵暴雨中心南缘550 hPa以下是强能量和温度离差锋区,其上空400 hPa以下为近饱和的水汽柱。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关中该类强暴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的着眼点:1)500hPa上空,中纬度地区为青藏高原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形成的高压坝控制时,高压坝能否断裂形成切变线是暴雨预报的关键;高空南亚高压东北侧发散流场的形成对暴雨的发生有指示意义。2)水汽的局地变化、水汽平流和近地层水汽的增加和减少对该类暴雨的发生发展和减弱消亡有较好的指示意义。3)根据初闪发生的时间、负地闪发生密集区和地闪的急剧增加可估计未来强降水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4)将卫星、地闪和雷达资料以及NWP与引导气流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等结合起来,分析推断未来MCS的发展演变,可以提前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的时效。今后还应当不断地对产生陕西暴雨的特殊个例进行分析研究,使预报人员对暴雨发生发展的规律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刘国庆[9](2008)在《西北沙尘多发区土壤风蚀及潜在尘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西北沙尘多发地区沙尘暴土壤风蚀特征,明确西北地区潜在尘源,为西北地区沙尘暴危害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在新疆和田、甘肃武威民勤的实地考察取样、不同尺度条件下沙尘暴发生期间土壤风蚀试验,结合历史资料及遥感影像分析,分析了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特征及原因,研究了西北沙尘多发区土壤风蚀特征及潜在尘源。结果:建国以来西北沙尘区沙尘年发生次数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但防御沙尘天气的形势依然严峻。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频繁发生是由自然、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和田试验中,主要地表类型沙漠、过渡带和绿洲土壤输沙量、降尘量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与覆盖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小尺度下观测的结果表明,不同地表类型输沙量也存在显着差异,相同高度下平均覆盖度82%的农田输沙量不足沙漠输沙量的10%,沙漠观测点下风口输沙量比上风口增长2.39%,弃耕地下风口输沙量比上风口增长7.90%,而覆盖农田下风口输沙量比上风口减少2.24%,说明提高植被覆盖对减少当地土壤风蚀的重要性。在武威民勤试验中,绿洲耕作区易起尘颗粒百分含量最高,戈壁、灌丛、退化草原潜在尘源总量最大,农田、沙漠次之。该地区西部、西北部的沙尘源为7月17日沙尘暴提供了物质条件。增加上述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可减轻当地沙尘暴危害。结论:西北绿洲区农田、弃耕地土壤中易起尘物质百分含量高于沙漠、戈壁。河西走廊东部戈壁、灌丛、退化草原含有的潜在尘源总量最大,农田、沙漠次之。高覆盖度植被可明显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提高植被覆盖度是减少西北沙尘多发区土壤风蚀的有效途径。对戈壁、灌丛、退化草原进行封育,营造防风固沙林体系,在农田中推广种植冬小麦、苜蓿等在沙尘暴多发时期植被覆盖度高的作物,恢复弃耕地、推广少耕免耕、留高茬及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减轻西北地区沙尘暴危害程度。
张文颖[10](2006)在《河西绿洲灌区麦茬覆盖免耕种植春玉米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土壤侵蚀加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以及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研究了春小麦留茬覆盖免耕的防沙尘效应以及翌年免耕春玉米田的土壤水分特征、土壤微生物量C、N、P含量和土壤的部分物理性状,主要研究结果有:1.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防风蚀效应留茬高度高和立秆留茬能够显着提高风蚀临界风速。高留茬(40cm)可显着提高地表的风蚀临界风速,其防风蚀效果好于低留茬(20cm)。同一留茬量下,高留茬时,立秆留茬的防风蚀效果好于留茬压倒,低留茬时,两种留茬方式的风蚀临界风速相差不大。40cm立秆留茬(NS40)、40cm留茬压倒(NPS40)、20cm留茬压倒(NPS20)、20cm立秆留茬(NS20)和传统耕作(CT)的风蚀临界风速分别为16.0 m·s-1、15.2 m·s-1、14.7 m·s-1、14.5 m·s-1和6.3 m·s-1。高茬立秆处理的防风蚀效果明显好于低茬压倒处理。保护性耕作在吹蚀风速低于20m·s-1时的防风蚀作用显着。NS40的防风蚀效果最好,当吹蚀风速为16m·s-1和22 m·s-1时,其风蚀速率比CT的减少87.84%和80.77%。2.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和硬度的影响留茬覆盖免耕处理有助于休闲期土壤表层疏松。留茬覆盖免耕处理0~5cm层的的平均土壤容重较CT降低2.05%。5~10cm和10~15cm层土壤容重均以CT的最小,与免耕处理差异显着。15~20cm层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留茬覆盖量高能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稳定性。春玉米苗期,各处理020cm层的土壤容重自上往下均有增加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间,各层次土壤容重均以CT为最小,其0~5cm、5~10cm、10~15cm和15~20cm层容重分别为1.356、1.333、1.426和1.464 g.cm-3。增大灌水量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能。收获期土壤容重,高灌水量(I1)下,除NPS20外,免耕处理0~5cm层土壤容重均高于CT。相同留茬高度下,不同留茬方式0~5cm层土壤容重无显着差异。低灌水量(I2)下,不同耕作方式间土壤容重差异较小。0~40cm土层,随土层的加深土壤硬度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免耕处理的土壤硬度均显着高于CT,立秆留茬40cm高灌水量处理(NS40I1)的平均土壤
二、渭南持续高温的天气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渭南持续高温的天气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渭河流域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降水概况 |
2 环流背景分析 |
3 环境场条件分析 |
3.1 能量分析 |
3.2 水汽条件 |
3.3 上升运动分析 |
4 结论 |
(2)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洲夏季风及雨季区域差异的研究现状 |
1.1.1 中国的雨季及与东亚其他雨季的联系 |
1.1.2 东亚雨季起止日期的确定 |
1.1.3 东亚雨季的中断 |
1.2 华西地区降水的双峰型特征及华西秋雨研究意义 |
1.3 华西秋雨的研究进展 |
1.3.1 华西秋雨现象和雨季起止日期的确定 |
1.3.2 华西秋雨的地理范围 |
1.3.3 华西秋雨的个例研究 |
1.3.4 华西秋雨的周期性 |
1.3.5 华西秋雨的年代际变化 |
1.3.6 华西秋雨的主要影响因子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
1.5 本文的研究计划和结构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本文所用资料的介绍 |
2.1.1 降水资料 |
2.1.2 环流资料 |
2.1.3 台风数据 |
2.2 本文所用方法的介绍 |
2.2.1 K-means聚类分析 |
2.2.2 东南、西南方向水汽通量的计算 |
2.2.3 比湿的计算方法 |
2.2.4 归一化降水指数的计算 |
2.2.5 小波变换 |
2.2.6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7 多项式拟合 第三章 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基本特征 |
3.1 中国季风区降水区划及华西双峰型降水区的确定 |
3.2 华西与华东地区汛期降水时间演变特征的对比分析 |
3.3 华西降水季节进程的阶段性 |
3.4 华西雨季逐年及气候平均各特征日期的确定 |
3.4.1 华西雨季开始日期的确定 |
3.4.2 华西秋季降水开始日期的确定 |
3.4.3 华西雨季结束日期的确定 |
3.4.4 华西雨季夏雨和秋雨峰值日期的确定 |
3.5 华西雨季各时间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西雨季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 |
4.1 华西雨季各特征时段的大气环流特征 |
4.2 东亚水汽输送和雨带阶段性演变特征 |
4.3 双峰型降水期间的各种温度和湿度物理量统计特征 |
4.3.1 假相当位温 |
4.3.2 温度与湿度 |
4.3.3 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 |
4.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华西雨季降水的关系 |
4.4.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与华西降水的阶段性 |
4.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脊点位置与华西降水 |
4.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与华西降水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及环流差异 |
5.1 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 |
5.1.1 华西秋雨各参量的年际变化 |
5.1.2 华西秋雨异常年份的选取 |
5.2 华西秋雨多雨年与少雨年大气环流异常的对比分析 |
5.2.1 温度场 |
5.2.2 高空西风急流轴 |
5.2.3 对流层低层风场 |
5.2.4 对流层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5.2.5 华西降水峰值期的环流异常 |
5.3 华西秋雨的周期性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次强华西秋雨过程天气学分析 |
6.1 基本情况 |
6.2 秋季强降水与副热带高压 |
6.2.1 气候背景 |
6.2.2 秋季强降水与副热带高压 |
6.3 秋季强降水与台风的关系 |
6.4 水汽输送及收支分析 |
6.4.1 2011年9月 3~10日降水过程 |
6.4.2 2011年9月 15~19日降水过程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基本特征 |
7.1.2 华西雨季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 |
7.1.3 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及环流差异 |
7.1.4 一次强华西秋雨过程天气学分析 |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表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 |
(3)两种典型灾害天气对我国相关地区空气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与仪器 |
2.3 研究区域概况 |
2.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我国大陆空气污染现状与研究区域选取 |
3.1 首要污染物的频率分布特征 |
3.2 API的时空分布特征 |
3.3 Ⅲ级以上污染日的分布特征 |
3.4 本文研究区域的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尘天气对和田地区PM_(10)浓度影响的分析 |
4.1 和田地区沙尘天气日数的年分布特征 |
4.2 和田地区PM_(10)浓度的年变化特征 |
4.3 不同类型沙尘天气对PM_(10)浓度的影响 |
4.4 典型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年来雾霾天气和沙尘天气对北京地区空气质量影响的分析 |
5.1 北京地区雾霾天气及沙尘天气发生日数的年变化特征 |
5.2 北京地区重污染日数的年变化特征 |
5.3 雾霾天气和沙尘天气对北京地区三种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地区典型雾霾天气和沙尘天气过程的分析 |
6.1 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及污染状况分析 |
6.2 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及污染状况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暴雨过程简介 |
1.1 降水实况 |
1.2 天气形势分析 |
1.3 地形对MCS形成的影响 |
1.4 大气稳定度 |
2 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
2.1 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演变特征 |
2.2 云顶亮温 (TBB) 变化与强降水的关系 |
3 小结 |
(6)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麦蚜的发生与危害 |
1.1.1 麦蚜的发生区 |
1.1.2 蚜虫的生活周期 |
1.1.3 麦蚜的危害 |
1.2 麦蚜的迁飞 |
1.2.1 昆虫的迁飞 |
1.2.1.1 昆虫迁飞的概念及类别 |
1.2.1.2 昆虫迁飞现象的研究概况 |
1.2.1.3 昆虫迁飞的类型 |
1.2.1.4 昆虫迁飞与两性发育、内分泌控制的关系 |
1.2.1.5 昆虫迁飞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2.1.6 昆虫迁飞与天气条件的关系 |
1.2.1.7 昆虫迁飞的过程 |
1.2.2 蚜虫的迁飞 |
1.2.2.1 蚜虫的迁飞现象的研究 |
1.2.2.2 我国麦蚜的季节性迁飞研究 |
1.2.2.3 麦蚜迁飞行为的研究 |
1.2.2.4 麦蚜迁飞行为的影响因素 |
1.2.2.5 麦蚜迁飞行为的研究方法 |
1.3 HYSPLIT 模型 |
1.3.1 HYSPLIT 模型的应用过程图 |
1.3.1.1 轨迹分析模型(HYSPLIT Trajectory Model) |
1.3.1.2 沉降分析模型(HYSPLIT Dispersion Model) |
1.3.2 HYSPLIT 模型在当前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试验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1.4.1 目的和意义 |
1.4.2 创新之处 |
2 引言 |
3 材料和方法 |
3.1 2009 年河南洛宁高空系留气球种群调查试验 |
3.1.1 试验器材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2010 年河南洛宁高空系留气球结合田间取样种群调查试验 |
3.2.1 试验器材 |
3.2.2 试验方法 |
3.2.2.1 高空系留气球捕捉 |
3.2.2.2 网捕及吸虫器捕捉 |
3.2.2.3 统计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2009 年洛宁高空系留气球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高度粘板捕获的麦蚜情况 |
4.1.2 麦蚜的迁飞轨迹 |
4.1.3 麦蚜的迁飞方向与距离 |
4.2 2010 年洛宁高空系留气球结合田间取样种群调查试验 |
4.2.1 系留气球、网捕和吸虫器捕捉荻草谷网蚜分析 |
4.2.2 荻草谷网蚜的迁入轨迹分析 |
4.2.3 荻草谷网蚜的迁出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陕西关中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暴雨研究进展 |
1.2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进展 |
1.2.1 中尺度对流系统观测资料及其应用 |
1.2.2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定义 |
1.2.3 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研究 |
1.2.4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环境背景研究 |
1.2.5 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机理研究 |
1.3 陕西暴雨研究和预报业务及其存在的问题 |
1.4 选题的必要性和研究目的、意义 |
1.5 难点、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 资料和方法 |
1.7 研究特色 |
第二章 陕西突发性暴雨基本特征 |
2.1 陕西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2.1.1 一般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2.1.2 突发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2.2 陕西突发性暴雨的环境背景及其影响系统 |
2.2.1 环境背景及其影响系统 |
2.2.2 水汽条件及低空急流 |
2.3 陕西突发性暴雨中尺度特征 |
2.3.1 中尺度降水特征 |
2.3.2 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 |
2.4 陕西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07.8"关中短历时强暴雨环流背景和物理条件分析 |
3.1 "07.8"大暴雨过程雨情及灾情分析 |
3.2 "07.8"短历时强暴雨过程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 |
3.3 "07.8"短历时强暴雨过程物理环境条件 |
3.3.1 动力环境条件 |
3.3.2 热力环境条件 |
3.4 小结 |
第四章 "07.8"关中强暴雨MCS演变特征及其与强降水关系 |
4.1 中尺度雨团活动特征 |
4.2 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 |
4.3 中尺度对流系统、强降水、地形之间的关系 |
4.4 地面中尺度扰动特征及其与强降水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07.8"关中强暴雨MCS雷达回波特征、地闪与降水关系 |
5.1 "07.8"关中强暴雨MCS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 |
5.1.1 水平分布特征 |
5.1.2 垂直分布特征 |
5.2 强暴雨MCS的地闪演变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
5.2.1 地闪演变特征分析 |
5.2.2 地闪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关系 |
5.2.3 地闪与强降水的关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07.8"关中强暴雨MCS数值模拟研究 |
6.1 数值模式及模拟方案简介 |
6.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3 中β尺度对流系统流场结构分析 |
6.3.1 水平流场的中β尺度特征 |
6.3.2 中β尺度垂直气流结构 |
6.3.3 中γ尺度垂直气流结构 |
6.4 中β(γ)尺度对流系统的动力、热力结构分析 |
6.4.1 中β(γ)尺度对流系统动力结构 |
6.4.2 中β尺度对流系统温湿结构 |
6.5 秦岭山脉对关中强暴雨影响的数值敏感试验 |
6.5.1 敏感试验方案设计 |
6.5.2 秦岭山脉对关中地区降水的影响 |
6.5.3 秦岭山脉和喇叭口地形对风场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北沙尘多发区土壤风蚀及潜在尘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沙尘暴以及风蚀、尘源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我国研究概况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新疆和田试验区概况 |
2.1.2 河西走廊东部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1 建立试验基地和观测点 |
2.4.2 室外试验方法 |
2.4.3 室内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和田、河西走廊东部沙尘天气特征分析 |
3.1 和田沙尘天气特征 |
3.1.1 年发生规律 |
3.1.2 月发生规律 |
3.1.3 和田沙尘天气特征原因分析 |
3.2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天气特征 |
3.2.1 河西走廊东部年发生规律 |
3.2.2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天气特征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和田不同地表类型风蚀研究 |
4.1 和田不同地表颗粒组成 |
4.2 中尺度土壤风蚀特点 |
4.2.1 和田及附近区域NDVI 分析 |
4.2.2 中尺度不同地表输沙及降尘分析 |
4.3 小尺度不同地表风蚀量分析 |
4.3.1 不同地表植被覆盖度 |
4.3.2 不同地表、不同高度风蚀量 |
4.3.3 不同地表不同高度风蚀物机械组成 |
4.4 上下风口土壤风蚀变化 |
第五章 河西走廊东部潜在尘源研究 |
5.1 河西走廊东部不同地表颗粒组成 |
5.2 潜在尘源总量 |
5.2.1 基于NDVI 的河西走廊东部主要地表分类 |
5.2.2 河西走廊东部潜在尘源总量计算 |
5.2.3 分类误差矩阵及精度评估 |
5.3 潜在尘源与2005 年7 月17 日沙尘暴的关系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原因 |
6.2 和田土壤风蚀特征及尘源 |
6.3 河西走廊东部潜在尘源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 |
6.4 减轻西北地区沙尘暴危害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河西绿洲灌区麦茬覆盖免耕种植春玉米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保护性耕作土壤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1.1.1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
1.1.2 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
1.1.3 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
1.2 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效应 |
1.2.1 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水分效应 |
1.2.2 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温度状况 |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1.2.4 保护性耕作的保土效应 |
1.3 保护性耕作的产量效应 |
1.4 采取保护性耕作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与思路 |
2.2 研究内容 |
2.3 试区概况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三章 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防风蚀效应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留茬覆盖免耕对起动风速的影响 |
3.2.2 留茬覆盖免耕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土壤风蚀速率与风速的关系 |
3.2.4 不同处理土壤表面风速廓线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_0)的关系 |
3.2.5 不同处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_0)与风蚀的关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和硬度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留茬覆盖免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2.2 留茬覆盖免耕对春玉米苗期土壤硬度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留茬覆盖免耕对土壤微生物量C 的影响 |
5.2.2 留茬覆盖免耕对土壤微生物量N 的影响 |
5.2.3 留茬覆盖免耕对土壤微生物量P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节水效应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留茬覆盖免耕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
6.2.2 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
6.2.3 灌水量及覆盖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6.2.4 灌水量及覆盖方式对春玉米生长期土壤水分支出和WUE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渭南持续高温的天气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渭河流域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王英,谢逸雯,高萌,刘帆,胡国玲. 农学学报, 2018(06)
- [2]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D]. 惠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6(02)
- [3]两种典型灾害天气对我国相关地区空气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D]. 褚金花. 兰州大学, 2014(10)
- [4]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A]. 王旭仙,武麦凤,许伟峰,肖湘卉,张丽娟. 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风云卫星定量应用与数值, 2011
- [5]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分析[J]. 王旭仙,武麦凤,许伟峰,肖湘卉,张丽娟. 暴雨灾害, 2011(03)
- [6]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轨迹[D]. 郁振兴.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6)
- [7]近54年陕西两次强连阴雪过程对比分析[A]. 王川,梁生俊,姚静,彭艳.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 2009
- [8]陕西关中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D]. 慕建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9(09)
- [9]西北沙尘多发区土壤风蚀及潜在尘源研究[D]. 刘国庆. 石河子大学, 2008(12)
- [10]河西绿洲灌区麦茬覆盖免耕种植春玉米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D]. 张文颖.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