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新机遇(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1](2021)在《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房地产业正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随着房地产政策收紧,中央“一城一策”的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为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监管,“三条红线”政策预示着房地产融资渠道将持续收紧。未来十几年房地产行业将面临高位盘整,进入转型提质的新阶段。从近几年表现来看,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规模效应延续,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竞争更加激烈。在城市拿地选择上,一二线核心城市竞争加剧,三四线城市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中经济发展较优、需求充足、产业领先的城市。面对杠杆红利消失,房地产企业整体投资态度加剧分化,更加审慎把握拿地成本,“促销售、抓回款、稳现金流”成为共识,未来的土地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山东能源置业集团的发展战略面临多维转型的挑战,企业需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把握发展趋势,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升级,制定符合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应对新旧动能转换下房地产业的新挑战。本文依据核心能力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动态竞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企业进行研究。首先使用PEST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分别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山东能源置业集团面临持续收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激烈的行业竞争,应抓住颐养健康需求、城市更新、物业服务增值的市场机遇,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然后从内部资源和相关能力等方面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山东能源置业集团拥有颐养资源与优质产业资源引进整合方面的优势,同时稳定良好的财务资源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后续应重点关注产品创新、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重视人才梯队培养、提升品牌知名度,强化内生动力,克服企业劣势。通过SWOT分析以及QSPM矩阵分析,确定了最适合企业发展的SO增长型战略。结合山东能源置业集团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协同发展类别地产,延伸产业链条和参与旧城改造项目的具体战略实施措施。最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现金流管理等角度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了符合山东能源置业集团的增长型战略。通过系统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得出企业目前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自身条件的优势与劣势。本文认为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应该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2)提出了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本文结合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商业模式,以及企业的自身条件、战略机遇、现阶段参与方式与进度,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战略实施方面,通过协同发展类别地产,延伸产业链条,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提升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为保障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信息系统管理、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强化发展核心能力,助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研究内容反映了目前众多房地产企业,面对地产存量时代竞争进行战略升级的主要问题,文中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能够为其他同类房地产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的研究能够对其他需要转型升级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国献[2](2021)在《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行业是我国关键的支柱产业,2019年高达14.6万亿元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就占了全年GDP的14.7%。我国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率依然相当低,仅约为0.08%,较国际上0.9%的信息化平均率,还有很大距离。也有一些物流企业较为重视信息化的应用,在使用庞大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但前期缺乏有效的规划甚至没有规划,或后续的系统推广和运行维护没做好,最终效果与管理预期相差甚远。原尚股份其核心业务就是物流,因此,本企业的信息化规划显得尤其关键。如何把信息化规划工作做得不但切实可行,而且符合物流行业信息化战略目标,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信息化规划从理论角度包括信息化战略和企业架构两部分,而原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没有明确的信息化规划,本文致力于采用战略一致性模型和TOGAF企业架构规范,提出切实可行的信息化规划方案。本文首先对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通过与公司中高层领导、业务负责人与关键人员的交流访谈和文献查阅,梳理出目前原尚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现状,并总结出信息化主要问题。然后,根据战略一致性模型分析,由企业战略导出信息化战略;接着根据企业架构的框架理论指导下,设计出原尚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应用、数据、技术四方面架构。根据方案情况,最后提出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项目实施的计划、管控和关键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工作,希望能够为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达成系统业务拉通、信息共享互通、决策支持共通,顺利支撑企业战略转型需要。同时,也可为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其他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化规划参考。
戎世圣[3](2020)在《C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方法,这不仅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需要,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本文研究的C集团是汽车电子制造型企业,集团在实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化问题有:企业战略目标和信息化战略目标不能很好匹配;集团引进了很多系统,但是这些系统没有很好的集成;很多系统相对孤立,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系统内的模块也急需完善。针对C集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战略集合转移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企业系统规划法来解决。具体用战略集合转移法将集团的战略目标转换成信息化目标;再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法对集团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来确定系统规划的优先级;最后通过利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集团进行业务流程和主题数据分析来对集团的业务流程进行改善,并对集团子系统进行划分。通过运用具体的方法,对集团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设计,得到了如下成果:实现了各个系统的集成、消除了信息孤岛、完善了系统功能更好的满足集团业务需求、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本文基于战略集合转移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企业系统规划法,理论联系实际,以C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论述与研究,将战略集合转移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企业系统规划法结合在一起形成战略一致性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帮助C集团进行系统的集成和优化,优化集团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集团的工作效率,提升集团的企业竞争力,确保了信息系统满足于企业业务的需求,将企业目标和信息化目标结合,更好的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为汽车电子制造行业在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上提供了借鉴。
赵莎[4](2020)在《网络信息时代下A国有企业“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会计监督是指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有效性与合理性进行相应监督的全面监督过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通过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强化,达到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的效果,更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国有企业受其体制影响,在会计监督方面一直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致使会计监督的效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当前我国正处于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加工、处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也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优化改革带来了一次新的契机。因此本文针对网络信息时代下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进行研究,借助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会计监督变革,提出“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以期为优化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提供一份资料。本文首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研究,明确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其思路。选用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内部控制等作为本文研究基础,对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网络信息时代对会计监督的影响机理。以A国有企业为例,从政府监督、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三方面对A国有企业现有会计监督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A国有企业政府监督、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基于网络信息时代下对A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全新监督体系,包括了政府监督、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三个部分,其中政府监督包括构建企业信息数据库、强化审查稽核力度构建追踪问责机制、建立合理的企业领导层;内部监督包括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信息加工与数据分析能力、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数据化的会计人员监督考评系统;社会监督包括专业外部机构监督、网络舆论监督。通过构建信息化操作系统、明确实施部门及实施流程对优化后的会计监督体系进行实施,利用开展宣传及培训工作、设立会计监督改革机构、建立动态的会计监督调整机制来保证优化后的会计监督体系能顺利落实。对前后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下的“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在A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马文君[5](2020)在《信息化建设、供应链整合与财务绩效 ——基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中交易主体的数量日益增多,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市场经济逐步显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助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供应链竞争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基于此背景,许多企业都将发展的目光转移到信息化管理和供应链转型上来,农业企业也不例外,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的好坏关系到农业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一直以来农业上市公司涉及生产流程长、农产品市场环境复杂、风险大等问题,市场环境竞争的加剧使农业企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农业企业要探寻至关重要的话题。本文以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信息化建设、供应链整合以及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利用农业上市公司披露的有关财务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进行实证研究,全面探讨其中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最终证明了:(1)信息化建设能够显着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一步探究发现,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快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但在期间费用率方面影响并不显着。(2)供应链整合能够促进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链整合能加快企业的总资产周转速度,减少期间费用的发生。(3)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供应链整合,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供应商整合度上,但对于客户整合度没有显着影响。(4)供应链整合在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探究发现,供应链整合在信息化建设对总资产周转率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对于期间费用率的效果不显着。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本文最终得出结论:信息化建设对供应链整合有促进的作用,进而推动企业财务绩效的发展,其中信息流在三者的关系中起着连接、传递、引导的关键性作用,信息化建设推动了信息流的传递速度,信息流的传递使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化建设和供应链整合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进而提高了企业财务绩效。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结论,结合农业上市公司当前的信息化建设状况和供应链管理现状,对农业企业将来的管理和发展提出建议。
李荣胜[6](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王维[7](2020)在《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已经广泛与国民经济的其他各行各业融合。特别是2014年以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的日渐成熟,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级信息化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对于提供企业管理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公司,特别是创业型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如何找到适合的、有生命力的市场,如何面对具有深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管理手段、完善的营销机构的大型软件企业的竞争,如何能持续性发展是关键问题。创业型软件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来面对挑战、研发产品、争取客户、寻求发展,者是当今创业型软件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本文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评估了企业的行业水平,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了YF软件公司的当前经营状况,内部资源与能力,识别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遇,制定出YF软件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在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逐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定位公司的使命,确定战略目标,建立战略实施和控制措施,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形成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YF软件公司的业务发展实践为基础,探讨了YF软件公司作为创业管理软件公司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将战略管理理论与公司管理实践相结合,为创业型软件公司的战略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张冕[8](2020)在《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营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缓解国家紧张的就业形势,推动市场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民营企业发展快,寿命短,内部控制的不合理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大数据环境下改变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研究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对民营企业转变“短命”的宿命,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理论,界定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边界,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指标的选取,形成初始的指标列表,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收集,最终构建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其次运用AHP-熵权法确定指标组合权重,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指标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最后运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A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得出A公司内部控制不太完善,并且该结论和A公司的自评报告结果相一致,针对A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提升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同时为其他民营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民营企业的长久发展。
张远[9](2020)在《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项目优化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管道天然气是城市中的一种常用能源。方便、稳定、安全和优质服务是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内中等偏上规模的燃气企业,徐州GH燃气公司近年建立了涉及生产、供应、服务的多个调度信息系统,以完善企业生产、服务管理流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有的调度信息化系统在日常应用中,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亟待进行优化解决。为优化调度信息化系统,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本文对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的优化项目进行了研究。通过梳理行业内文献及GH燃气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明确项目优化方向。利用调查法收集调度信息化系统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发现系统缺乏直观性、操作繁琐、功能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对苏浙区域规模较大的14家公司的调查,了解各家公司对系统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徐州GH调度信息化项目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公司各部门探讨制定优化方案。本文认为,信息化项目优化方案的确定,应在根据讨论确定的安全、开放、适度先进的原则基础上,列出需要整合的信息系统清单,进而进行系统架构优化设计,形成设计方案。对于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应成立项目小组,将调度信息化优化工作以项目方式进行管理。设置项目主管人员,建立强矩阵式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分工,确定项目进度计划。以各系统的优化工作为独立子项目与服务商展开优化升级合作,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通系统间的数据阻隔。本文认为,信息化项目优化的效果,应分别通过实验法对生产运营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的优化项目进行测试,对比优化后系统的提升,预测信息化优化项目对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提升调度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调度系统的优化项目研究,制定和完善了企业信息化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员投入;提升了信息化实施队伍的水平。在保障企业安全营运及优质服务的同时,对全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也对与徐州GH情况相类似的燃气公司,有着一定指导和借鉴的意义。该论文有图26幅,表8个,参考文献123篇。
钟凯[10](2020)在《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信息化水平评价与改进策略》文中提出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信息化进程的作用下不断的革新,新一代高新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企业信息化向着智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港口作为极具有战略地位的传统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贸易结构已趋于稳定。港口依靠贸易增长、通过持续投入资源谋求吞吐量和效益增长的传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港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革新传统的发展战略,借助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勇于变革,抓住机遇,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发挥自身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进一步向智慧港口转型,那么在现阶段如何评价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程度成为重要课题。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和智慧港口等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基于现阶段信息化的特征,对智慧港口进行定义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立适用于智慧港口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作为第五代港口智慧港口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为智慧港口信息化评定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以日照港建设发展智慧港口的建设过程和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真实数据为基础,采用专家法进行权重和模糊评价进行获取和处理,运用本文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评价模型对日照港智慧港口的信息化水平做出定量评价分析,给出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的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指出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改进方向,提出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建设意见。
二、企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新机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新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依据、分析工具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依据 |
2.1.1 核心能力理论 |
2.1.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2.1.3 动态竞争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五力模型分析 |
2.2.3 SWOT分析 |
2.2.4 QSPM矩阵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
2.3.2 房地产市场周期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3 顾客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5 替代产品分析 |
3.3 EFE矩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4.1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历程 |
4.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4.2.1 土地资源 |
4.2.2 财务资源 |
4.2.3 人力资源 |
4.2.4 品牌资源 |
4.3 公司能力分析 |
4.3.1 设计开发能力 |
4.3.2 市场营销能力 |
4.3.3 资源整合能力 |
4.3.4 盈利能力 |
4.4 IFE矩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的确定 |
5.1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愿景、使命与目标 |
5.2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SWOT分析 |
5.3 QSPM矩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增长型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增长型战略的实施 |
6.1.1 协同发展类别地产 |
6.1.2 延伸产业链条 |
6.1.3 参与旧城改造项目 |
6.2 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增长型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
6.2.2 健全人才管理机制 |
6.2.3 完善信息系统管理 |
6.2.4 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埃森哲信息化规划理论 |
2.2 SAM战略一致性模型理论 |
2.3 TOGAF企业架构框架理论 |
第三章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现状 |
3.1 公司概况 |
3.1.1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业务 |
3.1.3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 |
3.2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现状 |
3.2.1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发展历程 |
3.2.2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整体情况 |
3.2.3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设计 |
4.1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概述 |
4.2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战略分析 |
4.2.1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战略阐述 |
4.2.2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战略导出信息化战略 |
4.3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架构设计 |
4.3.1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架构概述 |
4.3.2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架构设计 |
4.3.3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架构设计 |
4.3.4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架构设计 |
4.3.5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架构设计 |
第五章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实施 |
5.1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实施计划 |
5.2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实施管控 |
5.3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实施的关键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访谈清单 |
附录B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收集表单 |
附录C 原尚股份有限公司高阶业务流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C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总结 |
1.3 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理论概述 |
2.2 方法概述 |
2.2.1 战略集合转移法 |
2.2.2 关键成功因素法 |
2.2.3 企业系统规划法 |
2.3 本章小结 |
3 C集团信息化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C集团简介 |
3.2 C集团信息化现状 |
3.3 C集团信息化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C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分析 |
4.1 战略规划的目标 |
4.1.1 C集团战略目标分析 |
4.1.2 战略集合转移法分析 |
4.2 关键成功因素法分析 |
4.3 业务流程和主题数据分析 |
4.3.1 业务流程分析 |
4.3.2 数据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C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设计 |
5.1 信息化整体设计 |
5.1.1 信息化总体架构 |
5.1.2 信息化子系统架构 |
5.1.3 信息化应用层架构 |
5.2 信息化战略实施和保障 |
5.2.1 实施阶段 |
5.2.2 实施时间 |
5.2.3 实施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C集团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网络信息时代下A国有企业“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性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会计监督相关概念 |
2.1.1 会计监督概念 |
2.1.2 会计监督的要素 |
2.2 “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理论 |
2.2.1 内部监督 |
2.2.2 社会监督 |
2.2.3 政府监督 |
2.3 内部控制理论 |
2.3.1 内部控制概念 |
2.3.2 内部控制的内容 |
2.3.3 内部控制作用 |
第3章 网络信息时代对会计监督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 |
3.1.1 市场高度开放、经济全球化 |
3.1.2 经济机会有效期进一步缩短 |
3.1.3 资本市场高度发展 |
3.1.4 市场要素更趋流动化 |
3.2 网络信息时代对会计监督的影响 |
3.2.1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 |
3.2.2 突破会计监督的阻碍 |
3.2.3 提高社会审计执业质量和审计效率 |
第4章 A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A国有企业概况 |
4.1.1 A国有企业发展概况 |
4.1.2 财务部门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 |
4.2 A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现状 |
4.2.1 内部监督现状 |
4.2.2 政府监督现状 |
4.2.3 社会监督现状 |
4.3 A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4.3.1 政府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4.3.2 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4.3.3 社会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网络信息时代下“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的优化设计 |
5.1 网络信息时代下会计监督体系优化设计的目的 |
5.2 政府监督优化设计 |
5.2.1 构建企业信息数据库 |
5.2.2 强化审查稽力度构建追踪问责机制 |
5.2.3 建立合理的企业领导层 |
5.3 内部监督优化设计 |
5.3.1 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 |
5.3.2 提高会计人员信息加工与数据分析能力 |
5.3.3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
5.3.4 构建数据化的会计人员监督考评系统 |
5.4 社会监督优化设计 |
5.4.1 专业外部机构监督 |
5.4.2 网络舆论监督 |
第6章 网络信息时代下“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实施保障及效果 |
6.1 实施措施 |
6.1.1 构建信息化操作系统与平台 |
6.1.2 实施部门及实施流程设计 |
6.2 保障措施 |
6.2.1 开展宣传及培训工作 |
6.2.2 设立会计监督改革机构 |
6.2.3 建立动态的会计监督调整机制 |
6.3 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信息化建设、供应链整合与财务绩效 ——基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绩效的相关研究 |
1.2.2 供应链整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研究 |
1.2.3 信息化建设与供应链整合的相关研究 |
1.2.4 信息化建设、供应链整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息化资源 |
2.1.2 信息化建设 |
2.1.3 供应链 |
2.1.4 供应链管理 |
2.1.5 供应链整合 |
2.1.6 财务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竞争战略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2.5 信息传递理论 |
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 农业上市公司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
3.1.1 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3.1.2 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3.2 农业上市公司供应链整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
3.2.1 供应链整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3.2.2 供应链整合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3.3 农业上市公司信息化建设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 |
3.3.1 信息化建设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 |
3.3.2 信息化建设对供应链整合影响的机理分析 |
3.4 农业上市公司供应链整合的中介效应 |
4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
4.4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 |
5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共线性检验 |
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5.3.1 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5.3.2 供应链整合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5.3.3 信息化建设对供应链整合影响的回归分析 |
5.3.4 供应链整合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公司发展战略理论与工具 |
第三章 YF软件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的分析 |
第二节 行业趋势的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竞争的分析 |
第四章 YF软件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YF软件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市场营销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二节 产品技术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三节 组织管理资源与能力分析 |
第四节 公司的价值链分析 |
第五章 YF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一节 YF软件公司的使命和未来愿景 |
第二节 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
第三节 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措施 |
第四节 YF软件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大数据 |
2.1.1 大数据概念 |
2.1.2 大数据的特征 |
2.1.3 大数据的价值 |
2.2 内部控制 |
2.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
2.2.2 内部控制的目标 |
2.2.3 内部控制的要素 |
2.2.4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
3.1 民营企业的发展 |
3.2 大数据环境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
3.3 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必要性 |
3.4 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1 指标建立方法 |
3.4.2 指标建立原则 |
3.4.3 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指标挖掘 |
3.4.4 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控制指标赋值方法 |
4.1.1 主观赋值法 |
4.1.2 客观赋值法 |
4.2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
4.3 民营企业灰色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AHP-熵权法 |
4.3.2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数据环境下A公司内部控制评价 |
5.1 A公司简介 |
5.2 AHP-熵权模型建立 |
5.2.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5.2.2 熵权法应用 |
5.2.3 组合赋值 |
5.3 灰色关联度评价 |
5.4 结果分析及建议 |
5.4.1 结果分析 |
5.4.2 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9)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项目优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 关于信息化在城市燃气运营管理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与信息化系统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GH燃气集团信息化建设简述 |
3.2 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建设简述 |
3.3 GH燃气集团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
3.4 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项目的优化设计与项目管理 |
4.1 优化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
4.2 信息系统架构优化设计 |
4.3 任务目标与方案设计 |
4.4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 |
4.5 调度信息化优化项目进度计划 |
4.6 本章小结 |
5 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优化项目方案应用效果预测 |
5.1 生产营运系统项目的优化应用与效果预测 |
5.2 客户服务系统项目的优化应用与效果预测 |
5.3 项目的系统对接与应用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信息化水平评价与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智慧港口和信息化的理论基础 |
2.1 智慧港口发展过程研究 |
2.2 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现状分析 |
3.1 日照港智慧港建设情况 |
3.2 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优劣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水平评价 |
4.1 智慧港口信息化评价体系指标 |
4.2 智慧港口信息化评价体系模型 |
4.3 智慧港口信息化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改进策略 |
5.1 智慧港口建设评价对策分析 |
5.2 智慧港口建设改进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智慧港口评价总结 |
6.2 智慧港口发展展望 |
6.3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企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新机遇(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能源置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李春. 山东大学, 2021(02)
- [2]原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规划研究[D]. 李国献. 兰州大学, 2021(02)
- [3]C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D]. 戎世圣.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网络信息时代下A国有企业“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的优化设计[D]. 赵莎. 青岛大学, 2020(02)
- [5]信息化建设、供应链整合与财务绩效 ——基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马文君.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6]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7]YF软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 王维. 南京大学, 2020(04)
- [8]大数据环境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 张冕.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9]徐州GH燃气公司调度信息化项目优化应用研究[D]. 张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信息化水平评价与改进策略[D]. 钟凯.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标签:会计监督论文;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