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秀检察官”竟是贪官(论文文献综述)
朱诗娟[1](2021)在《新时期以来我国法律题材电影对法律文化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宁[2](2021)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考察 ——基于1927-1949雨花英烈遗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侯昊阳[3](2021)在《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性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众人物”理论起源于美国,是倡导保护言论自由的“舶来品”。我国学界对于是否引进“公众人物”理论、“公众人物”的概念和类别以及是否应当差别保护各类“公众人物”等问题,均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却仍存在分歧。“公众人物”理论常常在名誉侵权案件中被当事人引作抗辩事由,有些法官也曾主动提起。虽然该理论并未被纳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但“公众人物”和其“容忍义务”已被部分法官作为说理依据出现在我国法院的判决书中,并出现了盲目克减公众人物名誉权的滥用迹象,限制性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成为了司法审判中的显着倾向。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与普及,各类自媒体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类型丰富的自媒体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率不断扩大和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在信息交互时产生纠纷的频次也不断增加,自由的言论环境使得名誉被侵害的现象常常发生,其中涉及公众人物的名誉权纠纷案件与日俱增。通过对案件的内容梳理和数量分析可知我国公众人物名誉权纠纷的主战场已转移至互联网平台,这其中又有与传统名誉权纠纷不同的特点。在此环境下,公众人物名誉受损现象加剧,一味地克减公众人物名誉权显然已经不合理,如何更好的规范审判实务中限制性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问题便成为不得回避的话题。考察域外关于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性保护的实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通过实际恶意等原则确定了公众人物名誉侵权的判定规则,美国、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均通过对公众人物进行分类,完善了各类人群的保护。结合我国国情与司法实践,首先应从法律上明晰公众人物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类型化区分以针对性的保护,其次应该紧密依靠《民法典》的出台,同相关条文相结合完善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最后针对当前网络环境的现状对互联网平台及用户进行反限制,以期更好的规范审判实务中的限制性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问题。
张炳旭[4](2021)在《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白涛幼名洪涛,曾用笔名冷公、一碧,河南南阳人士,辛亥时期开始投身新闻事业,随后致力于新闻学术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实用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的着述者,也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论文以“新闻人”任白涛为中心,系统探讨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学术活动、新闻思想以及抗日新闻宣传等内容,力求客观、全面地将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同时,希冀这番探索能够对民国新闻史尤其是新闻人物史研究有所补益。论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内容主要涵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任白涛的人生历程与社会环境。本章结合特定时代背景,以时间为轴线对“新闻人”任白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总体概括。呈现了任白涛在南阳、开封、上海、东京、重庆、恩施等地的人生经历,着重揭示了任白涛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以及促使他选择不同道路的内在动因。认为是在时代环境、家世背景、教育经历和个人性格特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任白涛才始终坚守着他的新闻人之路。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第二、三、四、五章,是从横向上对新闻人任白涛展开的研究,分别对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新闻学术活动、新闻思想观念以及抗日新闻宣传四个方面作出考察。其中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历程。本章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活动划分为“在《民立报》时期”和“在《新湖北日报》时期”两个阶段。认为在辛亥革命前后,任白涛受到个人兴趣的驱使、民主自由社会风气的熏染及对军阀政府统治的不满,毅然投身新闻事业,期望通过“新闻”这一媒介来施展个人抱负并对社会进步有所助益。抗日战争期间,任白涛作为《新湖北日报》总编辑,在民族危亡时刻再次走上新闻职业工作,把担任《新湖北日报》总编辑作为践履其“新闻救国”理想的一种途径,这解释了他为何会以短暂的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姿态出现在新闻界。第三章着重研究任白涛的新闻学术活动。本章从任白涛“在日本”和“在国内”两个层面对他的新闻学术活动进行展开,重点探究了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参加大日本新闻学会、创办中国新闻学社等重要活动,认为任白涛在力图构建一种体系化的新闻学,任白涛的新闻学术研究活动对中国早期新闻学科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第四章主要研究任白涛的新闻思想。本章主要从新闻业务思想、新闻教育思想、新闻伦理思想、新闻舆论思想四个方面对任白涛新闻思想展开重点考察,认为任白涛的新闻思想体现出了如下特征:一、中外结合,以本土化为追求;二、吸纳为起点,以立足体系创建为目标;三、强调记者责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任白涛的新闻思想既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熏染,又对西方新闻学理论和思想进行了借鉴和吸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中体西用”色彩。第五章是对任白涛抗日新闻宣传的研究。任白涛的抗日新闻宣传研究是作为“新闻人任白涛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本章首先考察了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历史背景。其次,对任白涛进行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内在动因作出探析,认为根本动因是为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直接动因是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再次,重点研究了任白涛关于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成果。在抗战期间,任白涛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新闻宣传政策及行为尤为关注,并进行了细致研究,在日本对华施加的新闻宣传政策、战时国际通讯社的机构及其作用、抗战期间的对日新闻宣传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以此作为他在抗战期间从事新闻活动的基本准绳。第三部分即论文第六章,在前五章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对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其评价展开探讨,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任白涛一生钟情于新闻事业,既从事新闻学术研究,又投身于新闻实践活动。其中,从事新闻学术研究是任白涛人生当中的主要工作,在中国新闻学的一些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是民国时期追求新闻理想的典型新闻人之一。本章从政治与学术的视角出发对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历史贡献与地位作出阐述。与此同时,指出由于时代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新闻学术以及新闻思想等也暴露出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以新闻人任白涛为镜,将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可为当前中国新闻理论建设与新闻学科发展提供镜鉴。
李想[5](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韩粮远[6](2020)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法解读与建构》文中提出认罪认罚从宽是一项牵涉刑事程序与实体的全局性改革,但是围绕该制度的实体维度建设,仍有两个核心缺陷有待完善,一是理论研究的失衡,讨论重心呈现程序有余而实体不足的特点,二是规范建立的滞后,实体规范跟进较迟且缺乏细化。目前对其实体层面争论的诸多难题,也皆源于此。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应,对于补足该制度实体层面建设短板,充分展现制度全貌和发挥最优功效,尤为关键。为此,本文着重于该制度实体维度的理论阐释与规范设想,从现有文献中发现问题,在刑法体系中找寻线索,对既往学说进行整合,以期使这一新设制度合理衔接并融入于我国刑法体系。首先,从问题导向出发,这一新设制度存在实体演绎困境。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与跟进,可见学界对这一新设制度的实体研究热度远远低于程序维度的研讨,而这种理论的偏向性也直接造成刑法构建上的滞后。而过分关注其从简从快的程序价值,也与制度初衷相悖。从当前改革实践看,我国刑法规范对这项制度的吸纳、融合与创建还处于初期铺垫过程中,相关内涵要义有待辨析,正当性依据缺乏结合制度创新点的进一步考量,与现有刑事实体规范的关系与适用亟待梳理,实体权利供给有待明确与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尚需完善。其次,从体系角度考虑,要处理好该制度与我国既有认罪激励体系的关系。通过对认罪激励体系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发现这一新设制度既一脉相承于既有认罪激励体系,又弥补了既往体系的缺憾,还进一步回应了风险刑法观发展对激励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在认罪激励体系扩容的背景下审视这一新设制度,对其实体内涵的理解大有裨益。在制度对比中厘清“认罪”概念中“认罪名”与“认事实”的实体涵义及其逻辑关系,在体系创新的视域下把握“认罚”、“协商”要素的引入,和“从宽”内涵的丰富。再次,正是因为上述的诸多创新因素,给该制度的正当化探求带来诸多新的追问。而以往对其正当性的讨论多以实体侧面或者程序侧面的单向解读为主,难以勾连制度全貌。在协商等诸多新要素引入激励框架后,探寻这种创新特征的依据,还要追问,为什么要对这种协商予以奖励?为何要融会程序与实体两个面向的从宽手段?为什么要对这种从宽附加限度?在梳理学界对其讨论的基础上,以宽严相济指导下刑罚权利益的再分配视角审视,能够更加全面的回答上述需要追问的正当性依据问题。最后,解读的最终导向要落实在制度的合理构造。第一,要明确其独立的量刑情节地位,它并非是对现有激励制度的简单重复与统合,同时,要把握认罪与认罚同时满足的适用前提,并从认罪涵义的包容性出发,达到其与相近量刑情节的协调适用。第二,在其对刑法典的衔接融入进程中,一方面要关注其统领性意义,在一般量刑依据中加入这一原则性考量因素,另一方面要作为独立情节在刑法典的适当条目中写明。第三,随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深入,要探索阶梯式、类型化、动态性的认罪认罚从宽量刑模式,准确把握量刑建议精准化命题的实体进路,并加快社区矫正等配套措施的完善,保障缓刑从宽出路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刘庆军[7](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提出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曹喜莲[9](2020)在《《新华日报》对国统区腐败问题的报道研究 ——以1943-1945反腐高潮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舆论宣传、制造舆论压力。《新华日报》对国统区腐败问题所进行的不遗余力的报道,客观上起到了舆论宣传的效果,呼应、配合了党的统战政策,体现了它作为党政治路线坚决执行者的身份。在这一过程中它对国统区腐败问题的报道有其自身的特色,宏观即突出表现在不同时期其宣传重点与策略的灵活性转变上。抗战之初,国共关系尚未表现明显僵化时,《新华日报》对国统区的舆论宣传多从正面出发。符合当时中国共产党争取一切力量抗战对敌的政策与需求。到了抗战后期,尤以1943年为转折,随着民族矛盾的弱化,《新华日报》开始有策略的扭转舆论导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政治斗争工具,新华日报发挥了党的机关报的战斗作用,对国统区的腐败问题进行大量报道,将统战重心转移到中间党派与民众。微观上则具体体现为对国统区各地腐败案件的详细披露,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报道了国统区政治、经济、军事、作风等领域的诸多腐败现象。对标志性腐败案件黄金提价舞弊案的突出报道与评论,与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掩饰性报道形成鲜明对比。报道过程中《新华日报》始终强调与人民互动交流、突出群众地位,通过《友声》《读者园地》等可以与群众交流的专栏生动的宣传了国统区反腐败问题,除了及时的传达了消息,还效果较好的渲染了反腐败、坚持全民族统一抗战的思想。坚持将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相结合、灵活地对国统区腐败问题进行全面报道,赢得了国统区人民的信任、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及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抗战的决心。不仅起到了指导国民与舆论宣传的效果,同时作为一种主要媒体也形成了与政府当局“权力”的交锋,为国民政府制造了不小的舆论压力。面对不同的历史境地,《新华日报》因时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的舆论宣传方式配合宣传。宣传重心转变的及时性与灵活性,以及新闻报道中坚持的全面报道与依靠群众原则都对当下的新闻传媒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新闻媒介作为最经常、公开、广泛的一种监督机制,对于腐败现象的制约作用对于当下反腐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欣[10](2019)在《法官职业伦理研究》文中指出“徒法不足以自行”。防治司法腐败,保障司法公正,法官具有关键性作用。法官职业伦理则对规范法官职业行为,塑造法官职业信仰,培养法官职业美德,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司法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司法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改变了原有落后的局面。但在司法改革的软件方面,也即法官的伦理道德方面却捉襟见肘,改革迟缓,效果不佳。以至于影响了法官在人们当中的信誉和司法的公信力。中国法官在道德伦理上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司法改革的水准,甚至是关系到司法改革的成败。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官职业伦理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法官职业伦理问题已成为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伦理学的视角,研究法官职业伦理,依据法官职业发展的规律和方式,总结法官职业发展的特征,职业伦理伴随着法官的产生并发展和逐步完善。本文还对历史上法官职业伦理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梳理,其不仅是一个研究法官职业伦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方法,也是基于新时代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现状的考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法官职业伦理不仅是法官个体的道德问题,更是法官职业群体的伦理问题,它是一种信念、良知、价值的纽带、更是道德的载体,法官职业伦理乃是法官的职业方式和态度合理性的恒定的公约数。伦理是一种客观的关系。伦理学是研究“人伦”关系的学问,法官职业伦理理论则是研究“法官”自身以及“法官”与外界关系的学问。这个关系其实就是潜在的人性的显现,在此意义上讲法官职业伦理就是法官潜在的人性的显现以及相互关系。本文依据伦理学界的两大理论流派的观点作为分析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源头和分析工具。自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把伦理学当作一门科学。伦理学将伦理道德分为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或美德伦理)。规范伦理涉及社会秩序,它的使命不只是宣示规范,还要追问规范本身的合法性。德性伦理即强调对行为者及其品格的伦理评价,并把它作为关于人的道德品格和道德气质的最基本的判断依据。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不是具体行为,而是人的整体。它聚焦在道德主体,而道德主体的性格是伦理行为的推动力。因此,德性伦理学丰富了人们的道德描述和道德生活。本文通过德性伦理、规范伦理等多个维度去考察和分析法官职业伦理的内容,通过不同维度对法官职业伦理进性分析,并对结论进行反思,以指导我法官职业伦理之建设,建立我国法官职业伦理之共识,促进司法改革之顺利进行。导论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缘起,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内容,该部分从整体宏观上交代了本文主要的写作思想,写作的目的,写作思路以及大体的内容。第一章,对法官职业伦理的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历史的梳理分三个阶段,分别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这三个时间段,对法官职业伦理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和研读。理论脉络大体从法官的德性伦理逐步转向法官的规范伦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关于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学说经历了如下的发展:善的本质、德性分类、快乐幸福学说、意志自由、道德价值、伦理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学派,如德性主义、经验主义、情感主义、功利主义、理性主义、意志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等。通过法官职业理论的历史梳理,更好的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做理论上的铺垫和支撑。第二章,法官职业的德性伦理考量。德性伦理乃是伦理学中的重要的流派和理论支撑,其理论关注的重点是人本身是怎样的。本章通过德性伦理这一维度来分析法官职业伦理的伦理状况、伦理诉求以及其伦理特征。最后对法官职业的德性伦理进行反思,探究其理论的缺陷及其困境。第三章,法官职业的规范伦理考量。规范伦理是目前伦理学理论和实践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理论,其理论关注的重点是人的行为是怎样的。规范伦理的代表学说是康德的义务论规范伦理学说,该学说的理论特征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应该”。本章通过规范伦理这一维度来分析法官职业伦理的伦理状况、伦理诉求以及其伦理特征。最后对法官职业的规范伦理进行反思,探究其理论的缺陷及其困境。第四章,法官职业的角色伦理考量。考虑到法官职业的特殊性,本章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角色的扮演,社会的定位来对法官职业进行角色伦理的考量。法官是一个多重统一的角色集,本章从公务员、党员、法官本身三个角色去考察法官在不同角色扮演中,所体现出来的角色伦理状况、角色伦理诉求以及其角色伦理特征。最后对法官职业的角色伦理进行反思,不同的角色之间必然会有其冲突和不适。第五章,法官职业伦理的中国问题及其回应。前面通过三个维度来探究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优势和不足,目的是用以指导我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建设。本章第一节首先分析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现状,再结合现实论述司法改革对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影响,并找出我国法官职业伦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我国法官职业伦理问题存在的成因。本章第二节乃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对我国法官职业伦理做理论上的回应。意在表达出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内涵是什么,我国法官职业伦理是客观物质性与主观精神性的统一,是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统一。第六章,中国法官职业伦理建设。从对以上理论的分析,来指导我国法官职业伦理实践中的建设和完善。本章首先从法官职业伦理的主观精神性入手,对其内在动力进行道德激发;其次从法官职业伦理的客观物质性入手,对其外在力量进行强化;最后完成从“自在”到“自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换。
二、“优秀检察官”竟是贪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秀检察官”竟是贪官(论文提纲范文)
(3)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性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域外研究现状 |
1.3.3 既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性保护的现状 |
2.1 公众人物名誉权纠纷案件频发 |
2.2 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性保护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 |
2.2.1 公众人物名誉权盲目克减 |
2.2.2 公众人物身份认定混乱 |
2.2.3 公众人物理论引入目的定位不清 |
2.3 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
2.3.1 名誉权相关法律的发展 |
2.3.2 立法对引入公众人物概念的踌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性保护的原因探析 |
3.1 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
3.1.1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平衡 |
3.1.2 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 |
3.2 限制公众人物群体名誉权的合理性 |
3.2.1 促进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与新闻自由 |
3.2.2 保障社会舆论监督 |
3.2.3 满足公民合理兴趣 |
3.2.4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3.3 保护公众人物群体名誉权的必要性 |
3.3.1 公众人物名誉权遭侵害情况加剧 |
3.3.1.1 网络社会公众人物名誉受损现象更加易发 |
3.3.1.2 网络社会公众人物名誉权侵权出现新形态 |
3.3.2 公众人物优势地位动摇 |
3.3.2.1 公众人物范围模糊化 |
3.3.2.2 公众人物话语权衰退 |
3.3.2.3 公众人物娱乐性过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域外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性保护的经验 |
4.1 美国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性保护 |
4.1.1 “公众人物”概念的提出 |
4.1.2 实际恶意原则的发展 |
4.1.3 对公众人物进行分类 |
4.2 英国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性保护 |
4.3 德国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性保护 |
4.4 我国台湾地区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性保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性保护的完善建议 |
5.1 明确“公众人物”的概念 |
5.2 对“公众人物”进行类型化区分 |
5.2.1 政治型公众人物 |
5.2.2 社会型公众人物 |
5.3 结合民法典第998条“动态系统论”条文 |
5.4 针对互联网采取反限制 |
5.4.1 互联网社区自净规则 |
5.4.2 有限度的网络实名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的理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现有研究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析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创新点及困难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困难 |
第一章 任白涛的人生历程与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家世与早年求学生涯 |
一、家庭与家学 |
二、从私塾到学堂 |
三、上海问医兼求学 |
第二节 涉足报界到东渡日本 |
一、初入新闻界 |
二、东渡日本留学 |
三、与周恩来成为莫逆之交 |
四、参与留日学生运动 |
第三节 在杭州与上海间辗转 |
一、置身版权纠纷 |
二、投身左翼文化运动 |
第四节 因抗战而逐流的年代 |
一、赴重庆寻找党组织 |
二、从事战时宣传工作 |
三、抗战后的清贫生活 |
第二章 任白涛的新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在《民立报》时期的新闻实践 |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新闻界 |
二、任白涛《民立报》记者经历考证 |
三、《民立报》上的“河南通信” |
四、任白涛新闻通信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在《新湖北日报》时期的新闻实践 |
一、《新湖北日报》的创刊背景及过程 |
二、《新湖北日报》的编务人员与栏目设置 |
三、任白涛主编期间的《新湖北日报》言论分析 |
四、毅然离开《新湖北日报》 |
第三节 任白涛新闻实践的主要特征 |
一、以兴趣支持事业 |
二、将新闻用作武器 |
三、为言论自由大声疾呼 |
四、为民族解放坚守阵地 |
第三章 任白涛的新闻学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从事新闻学研究的背景 |
一、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
二、20 世纪20 年代前后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任白涛在日本的新闻学研究 |
一、参加“大日本新闻学会” |
二、着述《应用新闻学》 |
三、《应用新闻学》的出版经历 |
第三节 任白涛在国内的新闻学研究 |
一、创办中国新闻学社 |
二、《综合新闻学》的诞生 |
三、与学术界同仁的交往 |
四、进行体系化的新闻学研究与构建 |
第四节 任白涛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
一、以改善我国新闻事业为目标 |
二、以指导实践为主要目的 |
三、以构建体系化新闻学为追求 |
四、以引领学术为意识 |
第四章 任白涛的新闻思想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渊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熏染 |
二、西方新闻学理论的影响 |
三、自我新闻实践活动的提炼 |
第二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任白涛的新闻业务思想 |
二、任白涛的新闻教育思想 |
三、任白涛的新闻伦理思想 |
四、任白涛的新闻舆论思想 |
第三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中外结合,以本土化为追求 |
二、吸纳为起点,以立足体系创建为目标 |
三、强调记者责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 |
第五章 任白涛的抗日新闻宣传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历史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二、中国新闻界的抗日新闻宣传热潮 |
三、任白涛对日本新闻界的早期关注与研究 |
第二节 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动因 |
一、为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 |
二、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 |
第三节 任白涛对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关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宣传政策的认识 |
二、关于日本对华新闻宣传工具侵略本质的揭示 |
三、关于中国反对日本新闻侵略的主要原则 |
四、关于中国对日新闻宣传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任白涛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特征 |
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 |
二、注重新闻的宣传功用 |
三、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 |
四、将学术研究融入抗战实践 |
第六章 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评价 |
第一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历史定位 |
一、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始终怀揣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人 |
二、对中国早期新闻学建构有开创性贡献的新闻学者 |
三、对抗日宣传做出一定贡献的新闻斗士 |
第二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历史局限性 |
一、过分地看重新闻事业的力量和作用 |
二、未能充分地将自己的新闻主张贯彻于实践 |
第三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现实启示 |
一、新闻人应当具有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
二、新闻学术研究应与当下时代需要相结合 |
三、应当理性看待西方新闻学理论和思想 |
结语 |
附录:新闻人任白涛生平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5)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
小结 |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小结 |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
小结 |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
小结 |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
二、民族魂的书写 |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
(6)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法解读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1. 刑事程序面向的解读 |
2. 刑事实体面向的探讨 |
3. 宪制及权利保障面向的阐释 |
4. 小结 |
一、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演进及其实体演绎困境 |
(一) 程序先行的立法生成路径及其特征 |
(二) 对效率优先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 刑事实体法演绎困境 |
二、认罪激励体系扩容下的认罪认罚从宽涵义辨析 |
(一) 既有认罪激励体系的简要梳理 |
1. 自首 |
2. 坦白 |
3. 当庭自愿认罪 |
4. 启动简易程序的认罪 |
5. 小结 |
(二) 既往认罪激励体系的缺陷 |
1. 弹性激励机制对认罪积极性的减损 |
2. 特别自首的适用范围有限 |
3. 社会变化亟需激励体系的扩容 |
(三) 认罪认罚从宽的科学涵义及其与既有激励体系的关系 |
1. “认罪”概念的界定 |
2. “认罚”激励的引入 |
3. “从宽”内涵的丰富 |
4. 中国特色量刑“协商”的形成 |
三、认罪认罚从宽正当性基础之再追问 |
(一) 主要学说及其遗缺 |
1. 程序面向的主要学说 |
2. 实体面向的主要学说 |
3. 现有学说的遗缺及追问 |
(二) 问题的实质:宽严相济指导下刑罚权利益的再分配 |
1. 问题实质及其基本前提厘清 |
2. 对追问的回答与解读 |
四、认罪认罚从宽的实体规范构建与完善 |
(一) 认罪认罚从宽的量刑地位与协调适用 |
1. 认罪认罚从宽是独立的量刑情节 |
2. 认罪和认罚的同时满足是必要条件 |
3. 认罪认罚从宽与相近量刑情节的协调适用 |
(二) 认罪认罚从宽与刑事实体法的融合与构建 |
1. 对刑法体系的衔接与融入 |
2. 认罪认罚量刑从宽的阶梯式、类型化和动态性构建 |
3. 量刑建议精准化的实体进路选择 |
4. 认罪认罚从宽倒逼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
第一节 助词 |
一、助词“了” |
二、助词“过” |
三、助词“着” |
四、助词“的”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
一、趋向补语 |
二、数量补语 |
三、结果补语 |
四、表程度义补语 |
五、可能补语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
一、数量定语 |
二、涉指示词语 |
三、性状义定语 |
四、格关系定语 |
五、“什么” |
六、其他定语 |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内容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新华日报》对国统区腐败问题的报道研究 ——以1943-1945反腐高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对《新华日报》报道的研究 |
2.对国统区腐败问题的研究 |
3.对本课题的研究 |
(三)创新之处 |
(四)概念明晰 |
1.1943-1945反腐高潮 |
2.《友声》专栏与《读者园地》专栏 |
一、《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宣传策略及其对腐败问题的关注 |
(一)转折·改变:《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宣传策略 |
(二)统制·自由:《新华日报》对国统区腐败发声 |
二、《新华日报》有关国统区腐败问题的一般性报道 |
(一)《新华日报》有关国统区腐败问题的常规报道 |
(二)《友声》《读者园地》专栏的辅助报道及其与读者的互动 |
三、《新华日报》对黄金舞弊案的突出性报道 |
(一)《新华日报》对黄金舞弊案的报道 |
(二)《新华日报》报道突出性之表现 |
四、《新华日报》有关国统区腐败问题报道的特点与影响 |
(一)《新华日报》有关国统区腐败问题报道的特点 |
1.强调与人民互动交流、突出群众地位 |
2.将正面报道与反面报道相结合 |
(二)《新华日报》有关国统区腐败问题报道的影响 |
1.“监督政府”与“指导国民” |
2.“舆论”与“权力”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法官职业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法官职业伦理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美德伦理学的法官职业开端 |
一、尼各马可式的法官职业伦理初探 |
二、罗马时代法官职业的德性伦理发展 |
第二节 中世纪基督教法官职业伦理的发展 |
一、早期基督教的道德观 |
二、教父道德哲学的伦理指引 |
三、神学美德体系思想的集中展现 |
第三节 近现代伦理学的法官职业伦理窥探 |
一、法官职业伦理中的道德情操 |
二、法官职业伦理中的契约正义 |
三、法官职业伦理的正义与功利 |
四、法官职业伦理中的善良意志 |
第二章 法官职业的德性伦理考量 |
第一节 法官职业伦理之德性基础 |
一、法官职业与德性伦理 |
二、法官职业的伦理维系 |
三、法官德性伦理的道德作用 |
第二节 法官职业德性伦理的价值体现 |
一、实践是法官德性价值体现的定在 |
二、法官德性伦理的内化作用 |
第三节 法官职业的德性伦理发展 |
一、法官职业德性伦理发展之源泉 |
二、法官职业德性伦理发展之动力 |
第四节 法官职业的德性伦理反思 |
一、法官职业德性伦理的无助 |
二、法官职业德性伦理的困境 |
第三章 法官职业的规范伦理考量 |
第一节 法官职业伦理的规范性特征 |
一、法官道德行为之于伦理价值和关系的评价 |
二、法官道德行为的规范依据:义务与责任 |
第二节 功利主义规范伦理的法官职业思考 |
一、法官职业的幸福主义 |
二、正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 |
第三节 义务论规范伦理的法官职业思考 |
一、法官职业中的实践理性 |
二、法官职业中的意志自律 |
第四节 法官职业的规范伦理反思 |
一、规范伦理的理性狂妄 |
二、规范伦理追寻德性起点 |
第四章 法官职业的角色伦理考量 |
第一节 法官职业角色的伦理蕴意 |
一、法官职业角色的伦理指向 |
二、法官职业角色的伦理诉求 |
三、法官职业角色的伦理责任 |
第二节 法官职业的多重统一角色集 |
一、法官作为公务员角色 |
二、法官作为司法从业者角色 |
三、法官作为党员角色 |
第三节 法官职业的角色伦理反思 |
一、法官职业角色重叠的困境 |
二、法官职业角色切换的冲突 |
第五章 法官职业伦理的中国问题及其回应 |
第一节 中国司法改革视角下的法官职业伦理 |
一、中国法官职业伦理的现状 |
二、司法改革对中国法官职业伦理的影响 |
三、中国法官职业伦理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法官职业伦理的理论回应 |
一、中国法官职业伦理的客观性 |
二、中国法官道德的主观精神性 |
三、中国法官职业伦理之发展路径探寻 |
第六章 中国法官职业伦理建设 |
第一节 内在动力:法官的道德理性 |
一、法官职业的道德良知 |
二、法官职业的道德素质修养 |
三、激发法官道德需要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 外在强化:法官职业伦理的客观发展 |
一、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完善 |
二、法官职业伦理教育的完善 |
三、法官职业多元监督体系的完善 |
四、法官职业惩戒体系的完善 |
第三节 从“自在”到“自为”:从他律到自律 |
一、他律与自律的辩证关系 |
二、法官职业伦理建设中的他律与自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优秀检察官”竟是贪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我国法律题材电影对法律文化的传播研究[D]. 朱诗娟.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考察 ——基于1927-1949雨花英烈遗书的研究[D]. 张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性保护问题研究[D]. 侯昊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D]. 张炳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6]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法解读与建构[D]. 韩粮远. 山东大学, 2020(02)
- [7]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新华日报》对国统区腐败问题的报道研究 ——以1943-1945反腐高潮为中心[D]. 曹喜莲.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法官职业伦理研究[D]. 刘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