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汤剂与中药疗效的关系

浅谈汤剂与中药疗效的关系

一、浅谈中药煎服法与疗效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可,龚轩[1](2019)在《浅谈中药汤剂用法用量的规范化》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汤剂在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但存在着中药调剂不准确、煎煮器具和方法不合格的情况。本文通过对中药汤剂剂量及煎服法的研究,探讨正确恰当的用法用量,从而避免药材的浪费,亦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徐松涛[2](2019)在《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黄利兴副教授对儿科生理病理有其独到认识,在儿科肺系疾病的辨治、预后、护理等方面亦有其独到认识与丰富经验,但目前关于导师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并未得到完整且系统的整理,本文是笔者在潜心学习黄利兴副教授的学术思想后,对导师关于小儿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以及部分儿科肺系疾病临证经验的总结。希望能通过此文对黄利兴副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和完善。研究方法:1通过研读《中医儿科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内部教材《中医辨证论治程式通论》等书目以及搜索并分析知网相关论文,建立中医儿科肺系疾病基本框架,并据此拟定议题,以访谈及临床跟诊的形式系统搜集整理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2整理黄利兴副教授诊治常见儿科肺系疾病的病例,在证治类型、鉴别要点、处方用药、预后护理方面系统总结导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于证治类型后列举相应的医案。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学术思想概述:1整体生理病理特点(1)生理特点: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2)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阳明为病多见。2小儿肺脏生理病理认识(1)小儿肺脏在解剖结构上通过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在生理上表现为肺常不足,具体体现为:形质娇嫩,肺气不充。(2)小儿肺系疾病病理特点:发病率高,易感外邪;病邪多易兼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易于生痰;主症以咳、喘、痰为主;易挟食滞。3诊断、鉴别经验在诊察方法上,导师重视闻诊与望诊。闻诊方面导师常通过辨听咳嗽的声音特点,来辅助其它三诊,判断病邪之种类、浅深等。咳声特点包括:咳嗽部位-咽、喉、肺;性质-紧闷、急促、重浊、紧促、松等;咳声长短-短促连续、单声咳等;时间特点-晨起咳甚、夜间咳甚、寐时咳醒等;从而鉴别其所感风、寒、暑、湿、燥、火之不同病因,侵犯毛窍、肌肤、经络、脏腑等不同病位,涉及津液、卫、气、营、血等不同层次,并综合得到其证候结论。望诊上注重望咽喉,望咽喉内容包括:咽壁颜色及异常形态变化,是否有淋巴滤泡增生或咽壁粘痰,是否有扁桃体肿大等,以判断病位是否涉及上焦或阳明以及判断邪气之性质。4治疗思路(1)治疗原则上注重因势利导,根据病势来扶正祛邪,使病愈不留后患,治咳注重宣肺祛痰,治泻注重通因通用。(2)注重顾护脾胃,避免过用苦寒、辛燥以伤脾,脾运不健者常兼以健脾补脾之法。(3)在选方用药上,组方灵活,用药轻盈。(4)注重煎服法。年龄小者多采用隔水蒸的方式,在保证药物有效性的同时控制药量,便于小儿服用。5预后调护经验导师非常认同“欲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护理经验,并进一步指出,“饥”在“寒”之前,如此指导家属对小儿进行调护,往往治疗亦事半功倍。针对不同病证的调护亦须重视,如咳嗽者,注意引导小儿进行主动排痰;痰湿久蕴者,应当注意保暖以防反复感染而损伤正气等。第二部分经验总结以主症为纲,对导师门诊的常见儿科肺系疾病进行分类如下:1以鼻塞、流涕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风寒郁热,犯于鼻窍证(疏风通窍法)、风湿郁热于鼻窍证(苍耳子散合葛根芩连汤)、肺卫不足,复感风邪证(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外感风寒,束于肌肤苗窍证(三拗汤加减)、肺脾气虚,外感风邪证(参苏饮)4个证型;2以发热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寒风郁热于肺证(麻杏石甘汤)、风郁热于上焦证,咽喉不利证(银翘散)、寒风郁湿热于肺证(三拗合杏仁汤)、风热犯于肺经之表证(桑菊饮)、风湿热犯于阳明经脉证(甘露消毒丹)、积滞内停,风寒外犯证(藿香正气散)、积滞内停,风热外犯证(薄槟散)7个证型;3以咳嗽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风邪外犯,咽喉不利证(止嗽散)、上焦营分湿热,热为主证(银翘散),上焦气分湿热,湿为主证(上焦宣痹汤)、风寒束肺证(杏苏散)、风湿热犯肺证(杏仁汤)、风热犯肺证(桑菊饮)、痰湿蕴肺,风寒引动证(杏苏散)、痰热蕴肺证(千金苇茎汤)、脾气不足,痰湿蕴肺证(六君子汤)9个证型;4以哮喘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痰湿蕴肺,风寒引动证(杏苏散)、脾虚痰湿内蕴证(六君子汤)2个证型。结论:黄利兴副教授对于儿科肺系疾病已形成了较为客观的诊治体系,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诊治思路。导师在治病时“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诊疗流程及治疗经验,特别是对肺系疾病的鉴别诊断经验以及用药经验,有一定的创新之处与学术价值。导师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史年刚,李炜弘,乔卫龙,李晗,胡洪铭,乔丽君,张文韬[3](2018)在《“法随证立”的中药煎服法探讨》文中认为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经典条文和吴棹仙、徐大椿验案,梳理中药煎服法的方法和原理,提出中药煎服法应"法随证立",认为历代名家以中医病机病位立意,煎服法因证而设,切中病机实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肖钦文,徐荣谦[4](2018)在《徐氏儿科中药煎服法》文中指出中药煎服法直接影响中药药效,在煎药器皿和水的选择上都十分讲究,煎药不仅有先煎、后下等之分,在火候、水温和煎药时间的选择上也是大有学问,服药也有饭前饭后的不同,而儿童服药又有别于成人。徐荣谦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以及对中药的认识,总结出徐氏儿科煎服法,煎法巧妙省事而不碍药效,服法将儿童与成人区分开另辟蹊径,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程红燕,邵金阶[5](2014)在《刍议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文中指出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中药药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医治病的效果。古人云"用药如用兵"。说明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和提高中药质量,才能促进中医的疗效。今就影响中药疗效各种因素浅议如下。1药材不道地绝大部分中药是植物,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光照、雨量等生态环境对药材的质量产生明显影响。自古推崇的道地药材之所以质优,就是这道理。

刘玉珍,王丽,薛梅[6](2013)在《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探讨及中西医护理对策》文中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作为用药的特殊群体,其用药特点及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与一般人群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老年患者用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高度重视老年患者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其能够合理用药,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保护老年患者的健康尤为重要。

李凡[7](2013)在《银翘散治疗幼儿感冒风热犯表证服药频次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初步探讨银翘散治疗幼儿感冒(风热犯表证)的用药频次,观察银翘散频服治疗本病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查询文献,制定银翘散的服药频次,以此服药频次作为试验组,以每日2次服药法作为常规组,两者进行随机临床对照,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银翘散每日4次服用较为适宜。试验组总有效率77%;常规组总有效率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对发热症状的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两者在退热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表明其安全性良好。结论:银翘散常规服用与增加频次服用治疗小儿感冒风热犯表证均有效,但试验组疗效优于常规组,对发热症状的改善优于常规组。

李凡,王孟清[8](2013)在《以辨证之髓思服药之法》文中认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服法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古今医家的经验学说,试图应用辨证之思维从个体、病位、病情以及服药后反应不同等方面探讨中药汤剂的服法,为中药的合理运用提供方法。

侯玥[9](2013)在《《伤寒论》中方剂煎服及调护等因素与功效发挥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文献学方法,从《伤寒论》中113首方方后“医嘱”中,探讨方剂的煎服及调护等因素与其功效发挥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规范化、合理化用药提供文献参考依据并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疗效提供有益的证据。方法:1.将伤寒论中113首方,用Microsoft Excel按照煎药方法、服药方法、服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等分别建立数据库。2.从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选择出国内从1989年至2013有关《伤寒论》中方药煎煮方法、服药方法、服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三方面的文献,同时结合历代有关伤寒论方面的书籍,进一步研究《伤寒论》方后“医嘱”在三方面的细化分布进行计量学分析,从而总结归纳出《伤寒论》中方后“医嘱”的深刻内涵。3.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结果:1.在煎煮法方面:(1)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出《伤寒论》中煎药时间的规律;(2)总结了煎药特殊溶媒的功用及与方剂功效发挥的相关性;(3)整理了特殊煎煮法与方剂功效发挥的相关性。2.在服药法方面:服药次数、服药时间与方剂疗效的相关性。3.在服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方面:不同的、必要的护理方法及服药后注意事项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结论:《伤寒论》中对方剂的煎煮法、服法和服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等方面论述的非常详尽,而不同方后医嘱的选择都是基于对药、方、溶剂以及证候等多方面、多层次系统的辩证审视而后定夺的,并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复制,以使处方达到最佳疗效。正确应用与否对方剂疗效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徐海燕[10](2011)在《中医中药疗效因素探析》文中指出正确的诊断,精确的辨证施治是中医药取得疗效的决定因素;中药药品质量是取得疗效的关健因素;正确的中药煎服法是充分发挥药效作用的重要因素;患者的心态及亲属配合,辨证施护是提高疗效的不可勿视的因素。临床工作中只有慎重对待辨证组方、药品质量、煎服法、辨证施护等影响因素,才能确保中医药的疗效。

二、浅谈中药煎服法与疗效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药煎服法与疗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中药汤剂用法用量的规范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的“阈剂量”与“治疗窗”
2 大剂量药物的使用
3 重轻剂各自的适用情况
    3.1 根据病情选定用量
    3.2 根据患者体质选定用量
    3.3 根据药物性质选定用量
    3.4 根据季节选定用量
4 中药的煎服法
    4.1 煎法
        4.1.1 煎煮器具
        4.1.2 煎煮次数、时间及药量
        4.1.3 煎煮方法
    4.2 服法
        4.2.1 日服次数
        4.2.2 服用时间
5 结语

(2)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概述
    2 中医儿科学研究概况
    3 中医儿科肺系疾病诊治经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前言
    1.1 导师简介
    1.2 学术渊源
2 学术思想
    2.1 小儿整体生理病理认识
        2.1.1 生理特点
        2.1.2 病理特点
    2.2 小儿肺脏生理
        2.2.1 形质娇嫩
        2.2.2 肺气不充
    2.3 小儿肺脏病理
        2.3.1 发病率高,易感外邪
        2.3.2 病邪多易兼挟
        2.3.3 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及虚实夹杂
        2.3.4 易于生痰
        2.3.5 主症以咳、喘、痰为主
        2.3.6 易挟食滞
    2.4 诊断方面
        2.4.1 四诊合参,重视听声辨咳、望咽喉
        2.4.2 重视鉴别诊断
    2.5 治疗方面
        2.5.1 治则治法
        2.5.2 处方用药
        2.5.3 重视煎服法
    2.6 预防与调护
        2.6.1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2.6.2 重视宣教与沟通
3 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经验
    3.1 鼻塞、流涕为主症类
        3.1.1 常见证治类型
    3.2 发热为主症类
        3.2.1 常见证治类型
        3.2.2 预防调护
    3.3 咳嗽为主症类
        3.3.1 常见证治类型
        3.3.2 预防调护
    3.4 哮喘为主症类
        3.4.1 常见证治类型
        3.4.2 预后调护
4 结论
5 讨论
    5.1 对以主症为纲的证治分类方法合理性的探讨
    5.2 小儿体质学说辨析
    5.3 对滥用抗生素对小儿肺系疾病影响的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3)“法随证立”的中药煎服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病机有效指导中药煎服法
    1.1 太阴脾虚夹表病机是指导桂枝人参汤“桂枝后下”的关键
    1.2 少阴阳虚夹表病机是“先用四逆汤, 后用桂枝汤”治法的前提
    1.3 邪热病机深浅是大黄泻心汤选取“汤泡”或“久煎”不同煎服法的前提
    1.4“风热袭卫”的病机是指导银翘散“勿过煎”的关键
2 名家验案中的煎煮法
    2.1 吴棹仙基于“脾虚为主”关键病机变用旋覆代赭汤煎煮法
    2.2 徐大椿基于“上实下虚”关键病机巧用人参疗痰喘
3 小结

(4)徐氏儿科中药煎服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煎药陶锅最是好
2 自然清新水质佳
3 煎药有法讲究多
4 煮药先后花样繁
    4.1 先煎类
    4.2 后下类
    4.3 包煎类
    4.4 烊化类
    4.5 单煎类
    4.6 冲服类
    4.7 榨汁类
5 小儿服药方法巧

(5)刍议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材不道地
2 药品的加工炮制
3 中药的采集和贮藏
4 正确的中药煎服法

(7)银翘散治疗幼儿感冒风热犯表证服药频次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文献来源及方法
        1.1 检索资源
        1.2 检索方法
        1.3 纳入文献标准
        1.4 排除文献标准
        1.5 文献整理
    2 结果
        2.1 资料检索结果
        2.2 文献资料统计及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试验设计
    3 临床资料
        3.1 病例来源
        3.2 病例选择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案
        4.2 观察项目及步骤
        4.3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4.4 统计方法
    5 临床研究结果及分析
        5.1 一般资料
        5.2 治疗前资料
        5.3 疗效分析
        5.4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对小儿感冒的认识
    2 对银翘散的看法
    3 对小儿中药服法的探讨
    4 疗效性评价
    5 安全性评价
    6. 不足和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临床观察表

(8)以辨证之髓思服药之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个体差异
    1.1 儿童服药方法
    1.2 体质有异, 服法不同
2 病位不一
3 病情不同
4 病性有别
5 服后反应有异
6 结 语

(9)《伤寒论》中方剂煎服及调护等因素与功效发挥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1.1 煎药方法
        1.1.2 服药方法
        1.1.3 服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课题所具备的条件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2.1 建立数据库模型
        2.2.2 资料收集
        2.2.3 资料预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煎煮法研究
        3.1.1 煎煮时间研究
        3.1.2 煎煮液
        3.1.3 煎煮方式
    3.2 服药方法研究
        3.2.1 服药时间
        3.2.2 服药次数
    3.3 服药后护理方法研究
4 讨论
    4.1 方剂煎煮法探析
        4.1.1 方药煎煮时间
        4.1.2 方药煎煮溶媒
        4.1.3 特殊煎煮法
    4.2 方剂服药方法探析
        4.2.1 服药时间
        4.2.2 服药次数
    4.3 服药后调护方法探析
        4.3.1 服药后辅食
        4.3.2 服药后特殊护理
结语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中医中药疗效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正确的诊断, 精确的辨证施治是取得疗效的决定因素
2 中药药品质量是取得疗效的关健因素
    2.1 药材不道地
    2.2 药品的加工炮制
    2.3 中药的采集和贮藏
3 正确的中药煎服法是充分发挥药效作用的重要因素
4 患者的心态及亲属配合, 辨证施护是提高疗效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浅谈中药煎服法与疗效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中药汤剂用法用量的规范化[J]. 陈可,龚轩. 医学争鸣, 2019(03)
  • [2]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D]. 徐松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法随证立”的中药煎服法探讨[J]. 史年刚,李炜弘,乔卫龙,李晗,胡洪铭,乔丽君,张文韬. 中医杂志, 2018(16)
  • [4]徐氏儿科中药煎服法[J]. 肖钦文,徐荣谦.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4)
  • [5]刍议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J]. 程红燕,邵金阶. 湖北中医杂志, 2014(03)
  • [6]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探讨及中西医护理对策[J]. 刘玉珍,王丽,薛梅. 新疆中医药, 2013(03)
  • [7]银翘散治疗幼儿感冒风热犯表证服药频次的初步研究[D]. 李凡.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08)
  • [8]以辨证之髓思服药之法[J]. 李凡,王孟清. 湖南中医杂志, 2013(04)
  • [9]《伤寒论》中方剂煎服及调护等因素与功效发挥的相关性研究[D]. 侯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10]中医中药疗效因素探析[J]. 徐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1(36)

标签:;  ;  ;  ;  ;  

浅谈汤剂与中药疗效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