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室附近地面的处理

观察室附近地面的处理

一、近观测室地面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王江,池海江,姜佳宁,宋晓冰[1](2021)在《怀4井ATG-6138M气汞仪干扰因素及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怀来后郝窑地震台怀4井ATG-6138M型气汞仪为研究对象,分析及排除其观测干扰因素,为正确识别震前异常信息提供参考依据;对ATG-6138M型气汞仪和DFG-B型气汞仪进行观测质量对比评价,运用origin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ATG-6138M型气汞仪数据变化较为灵敏,且观测质量优于DFG-B型气汞仪,同时发现怀4井气汞浓度主要受到观测室温度和动水位的影响。

陈娟[2](2020)在《乌鲁木齐机场观测室2017年-2019年设备故障不正常情况分析和处置》文中指出观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对外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数据,气象数据又分为器测数据和目测数据,而器测数据又依赖于设备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统计2017年-2019年乌鲁木齐机场观测室各类设备的故障情况,分析讨论不正常情况的处置情况,为今后更准确高效地做好观测工作提供参考。

肖武军,张尧,王立森,张晓刚,孙国栋[3](2019)在《地震台站标准化设计在冬奥会保障项目中的应用——以河北阳原台为例》文中指出台站外观及内部设计统一标准化、规范化,是标准化地震台站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既是提升地震台站现代管理水平的推进剂,又是提升台站监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促进防震减灾业务信息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阳原台标准化设计工作为例,对阳原台的观测布局、防震加固、综合布线、标识标志等内容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对台站标准化设计在台站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探索标准化设计在冬奥会保障项目台站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陈建国[4](2019)在《港珠澳大桥香港虎山CORS站建设浅析》文中认为针对虎山CORS站建设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海上定位稳定性弱、地理位置特殊、施工定位精度要求高等特点,CORS站采用网络RTK为主、电台RTK为辅的组合交互式定位模式,并且自主开发数据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虎山参考站的建设项目包括基建施工、防雷工程、电力工程及网络工程,重点对虎山站建设的各项技术要求以及精度进行探讨。

全建军,郑志泓,郑永通,方传极,陈美梅,刘水莲,赖见深,刘礼诚,陈珊桦,龚薇[5](2017)在《地震台站综合防雷技术》文中提出雷电危害是影响地震台站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台站进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雷电的形成、雷击的种类和雷电对数字化前兆地震台站的危害,从配电系统防护、信号线路防护、屏蔽措施和布线防护、接地与等电位连接、雷电预警、防雷装置维护与管理6个方面对台站雷电防护进行探讨,在实际地震监测中取得较好效果,可以有效减轻雷灾损失,特别是减轻雷电对地震观测技术系统仪器设备的损害。

付蓉[6](2017)在《地磁台项目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于科学技术和国计民生的地球观象台站的观测环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地磁台站的观测环境受城市地铁、高速铁路、高压输变电工程等基础设施与建设的影响,已不能满足观测技术要求,导致各地地磁台站的迁移、建设进入一个发展时期。地磁台站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地点分散且偏僻,建设标准特殊,对其建造资料收集处理的重视度低,难以开展基础数据的积累工作,致使地磁台站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为此,本文围绕地磁台工程项目的造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对其工程造价指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本文在梳理传统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构建方法基础上,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处理流程,通过分析地磁台工程项目在建设地点、建设材料、项目管理上的特殊性,深入剖析影响地磁台工程项目造价的因素,以湖北省应城地磁台项目为样本,构建了应城地磁台站建设项目的BIM模型,输出了该项目基于清单和构件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计算了该地磁台站项目中A、B区建筑物工程造价指标的绝对值、相对值,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剖析其中比例关系背后隐含的原因。最后还以浙江某地磁台站项目作为验证案例,对主要造价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刘思敏[7](2017)在《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演变规律及作物雨涝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天气系统的稳定性日益降低,导致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日渐扩大,农业雨涝灾害发生概率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以雨涝灾害频发的安徽淮北平原为研究区,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对气候变化下场次暴雨事件的历史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作物试验对雨涝事件致灾机理进行阐述,构建了暴雨致涝指标,在对未来暴雨发生风险预估的基础上对雨涝灾害进行综合应对。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方面:(1)场次暴雨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分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场次暴雨雨量、历时及频次整体上呈增加态势。1995~2000年左右暴雨事件各指标发生突变,暴雨事件高发区域呈现以“点”及“面”向全流域扩张的趋势。综合来讲,暴雨事件在时间上表现出“峰值后移”和“双峰化”的特征,空间上表现为整个研究区近20a来全面进入长历时高频次的暴雨笼罩阶段,雨涝风险大。(2)基于历史作物试验的雨涝致灾机理分析:针对地下水埋深过浅和雨涝积水过多两大致涝因素,将微观试验与暴雨事件相结合,获得排渍标准为作物雨涝敏感期雨后3d使地下水位排降到地面以下0.25~0.3m,其他时期雨后3d地下水位回降至0.5m。(3)作物雨涝敏感期暴雨事件特性分析:在作物的受涝敏感阶段,暴雨各指标也处于高风险时段。多年实践经验表明,一场暴雨仅5h左右可至地表,而回降至0.5m至少6~15d。这时研究区发生一次暴雨事件的影响还没有消退,二次暴雨事件的影响就会进行叠加,极大的超出作物的极限耐涝能力,致灾风险较高,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使这种“差—差”组合向风险更高的方向发展。(4)暴雨致涝指标构建及时空分布特征:安徽淮北平原多年各级雨涝灾害频次呈现增加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8.99/10a。6~8月为研究区雨涝高发时段,1990s~2000s雨涝问题较为严重,研究区东南部及中部地区雨涝较为多发且以轻涝居多,整体上暴雨“宽幅化与极值化”的致涝风险不断增加。(5)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未来趋势预估:选取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及IPSL-CM5A-LR和MIROC-ESM-CHEM两种模式,对2020~2050年作物生长季(4~10月)暴雨事件发生风险进行预估。总体来看,各模式下高风险区域笼罩面积增加,未来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风险将会增大。(6)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综合应对:基于对研究区历史文献资料及涝渍治理工程现状的统计,系统分析了适应于安徽淮北平原中南部地区的“三涝两渍三控”及适应于安徽淮北平原北部地区的“三涝一渍三控”排蓄结合立体工程体系。与此同时,从风险应对角度提出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应对雨涝灾害的总体思路。

杨万里[8](2015)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工格室处治路堤变形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新旧路堤结合不良引起的道路工程病害,采用强夯补强处理后铺设土工格室进行路堤变形处治,通过埋设沉降杯进行现场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寻求湿陷性黄土地区新旧路堤结合处不均匀沉降的解决方法,以减少高速公路加宽运营中的各种工程病害,为今后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王毅军[9](2015)在《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兼容的方案探讨》文中指出通过分析城市气象观测站存在的必要性,对城市自动气象观测站综合建设方案进行了设想,并从电源部分通信系统、自动气象观测设备部分、观测室部分作了阐述,以期将城市气象观测站纳入城市规划布局中,提高城市气象预报信息的质量。

徐清风,赵杰锋,温丽媛,刘保华[10](2014)在《木结构地磁观测室建设思路》文中指出设想地磁观测室墙体和屋顶均采用没有任何磁性的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无任何金属构件,采用木工工艺和竹钉进行加固。按此思路进行地磁观测室的建设实践和研究,探索出一定技术对策用以解决施工难题,并以此指导建成无磁、结实、美观、抗震、符合地磁观测规范要求的地磁观测室,为地磁观测室建设开辟一条新途径,可在类似台站推广应用。

二、近观测室地面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观测室地面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乌鲁木齐机场观测室2017年-2019年设备故障不正常情况分析和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主用设备
    1.1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1.2 新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故障统计
2 备份设备
    2.1 自动气象站
    2.2 自动气象站故障统计
3 应急设备
    3.1 便携式气象仪
    3.2 振筒气压仪
4 设备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个例(案例中的时间均为世界时)
    4.1 新AWOS和自动站同时无数据
    4.2 新AWOS器测数据采集错误
5 结束语

(3)地震台站标准化设计在冬奥会保障项目中的应用——以河北阳原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台站基本情况
    1.1 台站现状
    1.2 台站标准化薄弱环节
2 阳原台标准化设计
    2.1 观测布局
    2.2 防震加固
    2.3 综合布线
    2.4 标识标志
3 冬奥会保障项目中的其他台站标准化设计
4 问题与讨论

(4)港珠澳大桥香港虎山CORS站建设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虎山站建设及技术指标
    1.1 基建施工
        1.1.1 观测墩建设及技术要求
        1.1.2 观测室建设及要求
        1.1.3 电台天线柱建设及要求
        1.1.4 防护栏建设及要求
    1.2 防雷工程建设及要求
    1.3 电力工程建设及要求
    1.4 网络通信技术要求
    1.5 虎山CORS站设备配置
2 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
    2.1 布设测试点
    2.2 GPS观测
3 系统重点技术分析
    3.1 网络RTK为主、电台RTK为辅的组合交互式定位模式
    3.2 自主开发的数据监测子系统
    3.3 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提高高程定位精度
4 结 论

(5)地震台站综合防雷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雷电及其危害性
    1.1 雷击及其危害
    1.2 雷电入侵地震台内设备途径分析
2 地震台站综合防雷技术
    2.1 直击雷防护技术
    2.2 感应雷防护技术
        2.2.1 电源进线防雷技术
        2.2.2 信号与通信线路防雷技术
    2.3 屏蔽措施和布线防护
    2.4 防雷等电位连接技术
    2.5 接地技术
    2.6 雷电预警技术
3 防雷装置的维护与管理
4 结论与思考

(6)地磁台项目工程造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造价指标研究现状
        1.2.2 国内造价指标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图及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原理及方法
    2.1 工程造价指标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2.1.1 工程造价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2.1.2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影响因素
    2.2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2.2.1 收集工程资料
        2.2.2 整理工程资料提取工程信息
        2.2.3 建筑工程造价分解
        2.2.4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验证
    2.3 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3.1 统一数据交换标准-IFC标准
        2.3.2 基于BIM的信息共享平台
        2.3.3 基于BIM的造价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2.3.4 基于BIM的造价指标体系优势分析
第3章 应城地磁台项目造价指标模型构建
    3.1 地磁台项目分析
        3.1.1 地磁台项目的建设特点
        3.1.2 地磁台项目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3.1.3 地磁台项目工程造价指标层次划分
        3.1.4 地磁台项目工程造价指标模型构建原理及思路
    3.2 应城地磁台造价指标模型构建
        3.2.1 设计阶段
        3.2.2 招投标阶段
        3.2.3 施工阶段
        3.2.4 竣工阶段
    3.3 应城地磁台项目造价指标体系
        3.3.1 清单模式下地磁台项目造价指标输出
        3.3.2 功能性构件三维工程造价标
第4章 地磁台工程造价指标合理性分析
    4.1 应城地磁台工程造价指标分析
        4.1.1 应城地磁台B区普通建筑物造价指标分析
        4.1.2 应城地磁台A区特殊建筑物造价指标分析
        4.1.3 应城地磁台A、B区建筑物造价指标对比分析
    4.2 浙江某地磁台造价指标分析
        4.2.1 浙江某地磁台B区普通建筑物造价指标分析
        4.2.2 浙江某地磁台A区观测室造价指标分析
    4.3 应城地磁台与浙江某地磁台造价指标对比分析
        4.3.1 两地B区建筑物造价指标分析
        4.3.2 两地A区观测室造价指标分析
        4.3.3 两地A、B区建筑物造价指标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7)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演变规律及作物雨涝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暴雨事件研究进展
        1.2.2. 暴雨事件致涝机理研究进展
        1.2.3. 雨涝灾害未来预估及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1.4. 气候特点
        2.1.5.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
        2.2.1. 行政分区
        2.2.2. 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3. 水资源概况
        2.3.1. 地表水资源
        2.3.2. 地下水资源
        2.3.3.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2.4. 主要雨涝灾害问题
3. 研究方法
    3.1. 暴雨事件趋势性分析
        3.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2. 距平百分率
    3.2. 暴雨事件突变检验法
        3.2.1.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3.2.2. 滑动t检验
    3.3. 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
    3.4. 基于逐时数据的场次暴雨识别方法
        3.4.1. 降水过程的确定及暴雨事件筛选
        3.4.2. 场次暴雨事件指标选取
    3.5. 小结
4. 场次暴雨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场次暴雨过程时间变化
        4.1.1. 场次暴雨发生率及贡献率
        4.1.2. 场次暴雨历时及到达峰值历时变化
    4.2. 场次暴雨事件突变及趋势性检验
    4.3. 场次暴雨空间演变规律
        4.3.1. 场次暴雨事件雨量空间分布
        4.3.2. 场次暴雨事件历时空间分布
        4.3.3. 场次暴雨事件雨强空间分布
        4.3.4. 场次暴雨事件频次空间分布
    4.4. 小结
5. 农作物暴雨致涝因素及灾害响应分析
    5.1. 典型作物雨涝试验
        5.1.1. “土壤—作物—地下水”试验多情景重组
        5.1.2. 作物耐涝时长及涝渍排除指标确定
    5.2. 作物试验结果分析
        5.2.1. 作物根根系生长试验分析
        5.2.2. 多组合情景下作物产量及生长特性
        5.2.3. 作物耐涝时长与地下水埋深范围综合分析
    5.3. 作物雨涝敏感期暴雨事件影响分析
        5.3.1. 暴雨发生时间对作物雨涝敏感期的影响
        5.3.2. 雨涝敏感期暴雨事件空间分布规律
    5.4. 小结
6. 农作物暴雨致涝时空演变及致灾机理分析
    6.1. 暴雨致涝评价指标
        6.1.1. 雨涝灾害等级的确定
        6.1.2. 雨涝灾害指标验证
    6.2. 不同等级暴雨致涝时空演变特征
        6.2.1 不同等级雨涝灾害时间演变特征
        6.2.2 不同等级雨涝灾害空间演变特征
    6.3. 安徽淮北平原暴雨致涝机理分析
        6.3.1 大气环流
        6.3.2 气候变化
        6.3.3 下垫面条件
        6.3.4 人类活动
    6.4. 小结
7. 暴雨事件的未来预估及风险分析
    7.1 历史暴雨模拟及未来预估模式的确定
    7.2. 未来暴雨事件时间演变特征及风险分析
        7.2.0. RCP2.6情景
        7.2.1. RCP4.5情景
        7.2.2. RCP8.5情景
    7.3. 未来暴雨事件雨量空间演变特征及风险分析
        7.3.1. 各情景暴雨事件空间分布特征
        7.3.2. RCP2.6排放情景
        7.3.3. RCP4.5排放情景
        7.3.4. RCP8.5排放情景
    7.4. 小结
8. 雨涝灾害的调控及风险应对简述
    8.1. 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应对历程及存在问题
    8.2. 农田雨涝多目标立体调蓄思路
    8.3. 雨涝多目标立体调蓄实践及综合治理思路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安徽淮北平原作物考种及试验安排
    附录2 作物积水及排涝试验安排情况表
    附录3 不同土壤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作物产量表
    附录4 涝渍减产试验试验测筒与参照测筒产量比较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工格室处治路堤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工格室
2 监测仪器及监测断面
3 土工格室对变形的影响分析
4 结论

(9)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兼容的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气象观测站存在的必要性探讨
2 城市自动气象观测站综合建设方案设想
    2.1 电源部分和通信系统
    2.2 自动气象观测设备部分
    2.3 观测室部分
3 结语

(10)木结构地磁观测室建设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木结构地磁房建设技术方案
    1.1 建筑规模
    1.2 建筑材料要求
    1.3 施工技术要求
    1.4 质量要求
    1.5 木结构房施工工序
2施工技术难题及对策
    2.1 整体结构牢固、结实耐用
    2.2 室内保温
    2.3 室内防水防潮处理
    2.4 屋顶防水处理
    2.5 混凝土观测墩保证无磁性
    2.6 深挖基坑和回填土造成室内磁场梯度突变解决办法
3 实施效果
5 结束语

四、近观测室地面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怀4井ATG-6138M气汞仪干扰因素及质量评价[J]. 张帆,王江,池海江,姜佳宁,宋晓冰. 华北地震科学, 2021(02)
  • [2]乌鲁木齐机场观测室2017年-2019年设备故障不正常情况分析和处置[J]. 陈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3)
  • [3]地震台站标准化设计在冬奥会保障项目中的应用——以河北阳原台为例[J]. 肖武军,张尧,王立森,张晓刚,孙国栋. 中国地震, 2019(03)
  • [4]港珠澳大桥香港虎山CORS站建设浅析[J]. 陈建国. 测绘标准化, 2019(01)
  • [5]地震台站综合防雷技术[J]. 全建军,郑志泓,郑永通,方传极,陈美梅,刘水莲,赖见深,刘礼诚,陈珊桦,龚薇. 地震工程学报, 2017(S1)
  • [6]地磁台项目工程造价指标研究[D]. 付蓉.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
  • [7]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演变规律及作物雨涝风险分析[D]. 刘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工格室处治路堤变形研究[J]. 杨万里.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5(08)
  • [9]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兼容的方案探讨[J]. 王毅军. 山西建筑, 2015(03)
  • [10]木结构地磁观测室建设思路[J]. 徐清风,赵杰锋,温丽媛,刘保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Z1)

标签:;  ;  ;  ;  ;  

观察室附近地面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