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蒂中心——20世纪的“世纪之作”

盖蒂中心——20世纪的“世纪之作”

一、盖蒂中心──20世纪的“世纪之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1](2021)在《返璞归真:斯托海德花园的“帕拉第奥桥”》文中认为位于英国威尔特郡西南部的斯托海德庄园以其18世纪的花园和"新帕拉第奥"式住宅闻名于世。花园内有一座造型简单、风格质朴的"帕拉第奥桥",与同时期其他英国风景园中精雅的帕拉第奥式廊桥迥异其趣。对斯托海德庄园历史资料的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议;尤其是斯托海德花园,在艺术史、建筑史和风景园林史等领域均引发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学者们大都将精力倾注在花园的图像阐释上,试图将这座风景园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和法国17世纪风景画家克劳德与普桑的画作联系起来,却忽略了"帕拉第奥桥"的存在和意义。本文以"园"和"桥"这两个彼此依存而又各自独立的元素为叙述线索,由整体渐入局部,重新审视斯托海德花园。全文分上、下两篇,上篇追溯斯托海德花园的建造史与研究史,结合实际游园体验,对以往的图像学解读提出质疑;下篇细究"帕拉第奥桥"的来历并探讨其在斯托海德花园中扮演的独特角色。

赵鑫[2](2021)在《家族艺术品信托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以保罗·盖蒂信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艺术品价格不断上涨,对于收藏家来说,除了银行存款、股票、房地产、公司资产以外,艺术品已成为个人资产的一部分。艺术品作为个人财富如何管理和继承发展是收藏家面临的困难。美国艺术收藏家保罗·盖蒂(J.Paul Getty)是石油商人、60年代世界首富,他在晚年建立了保罗·盖蒂博物馆信托(J.Paul Getty Trust),并在遗嘱中写道将自己大部分遗产捐给信托,目的是存放、管理以及向公众展览艺术品,信托从创立至今已有六十八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视觉艺术慈善组织。信托下属四个机构,分别是盖蒂博物馆、盖蒂研究所、盖蒂保护研究所和盖蒂基金会,各个机构各司其职、互相合作,通过展览、出版、保护、赠款、教育等方式,致力于持续影响艺术史研究和博物馆实践,并促进大众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所以本文通过对保罗·盖蒂信托的分析,来探讨家族艺术品信托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最后结合我国目前政策与法律的现状,给艺术品收藏家和家族艺术品信托一些启示,帮助实现信托的持续运营、艺术藏品的保值增值,以扩大收藏家、家族艺术品信托的社会影响力。

杨若琳,朱维嘉[3](2021)在《白色·剥离——整体性视角下理查德·迈耶建筑技术策略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下半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价值内涵与社会观念出现偏差,在饱受质疑时"纽约五"扛起了探索现代主义发展的重任。通过梳理白色派建筑的发展脉络与人物关联,阐述其典型代表理查德·迈耶的建筑思想内涵,并通过材料选择、设计手段以及基本结构的非常规表达解析其建筑技术策略,以验证其建筑设计中的整体性思考。

杭进峰[4](2020)在《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文化丰富、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多重作用下,当代博物馆建设越来越关注一种多元复合化的综合体验。一方面,博物馆建筑空间的需求升级,成为人们感知文化艺术、获得体验的“关联容器”。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激发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强化了观众的知觉体验。在博物馆空间多元化和展陈多样化的发展驱动下,博物馆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如苏州博物馆、卡塔尔国家博物馆,通过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化考虑,从而带来了“1+1>2”的震撼体验效果。回顾国情,我国正历经从聚焦建设经济技术“硬实力”,走向注重增强国际文化话语“软实力”的阶段,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包括博物馆建筑和展陈促成新颖的文化体验、讲好中国故事,于博物馆设计而言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整合设计的思维方法为切入,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课题。在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课题的缘起,并对实践中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矛盾提出了三个课题的现实着力点:空间组织与展陈规划的体系脱离、空间形态与展陈手段方式的配合问题、空间元素与展陈媒介的相互冲突问题,其也成为了文章架构整合框架的线索。第二、三章梳理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发展脉络及当代特征,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建筑学空间建构、博物馆学展陈设计的视野归纳出空间构成、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为整合框架的搭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引入整合设计思维及方法,从回应现实着力点的角度,搭建出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不同层面的整合框架,并提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与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引。论文第五、六章为核心章节,以大量的设计案例和自身实践论述了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层面整合设计策略,建立了组织层面“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塑形层面“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物质元素层面“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一体化”、“环境光与展示光协同一体”三个子领域的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并提出了连贯思维、多角度切入设计的方法模型策略。论文主要形成以下研究成果:从实践建构的角度解析了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和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并成为指向博物馆空间构成及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结合整合思维方法,提出了研究组织、塑形、物质元素研究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三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并指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导;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策略,并建立了方法模型。本文的整合设计研究,希望能够从设计实践的角度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博物馆的综合体验。

吴嘉琦[5](2020)在《“多馆合一”形态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文化(艺术)中心逐渐取代单一职能的文化建筑,以尽可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出现的“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具有“集聚各文化产业”的特点,利于土地集约使用和基地景观、交通的统一规划,承载着传达地域文化、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任务。国内业界目前对此类型的建筑综合体研究不够深入,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此展开专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实例分析、分类比较、实地调研以及实践操作等研究方法,辨析相关概念,分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在国内外的兴起原因和发展现状;整理汇编了大量工程实践案例资料;对“多馆合一”形态类型的优势与常见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了“多馆合一”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的六个要点——形态地域化、功能并置化、空间复合化、流线系统化、造型整体化、技术绿色化,具体阐述了对应的设计策略,选取国内外八个典型案例,评析得失,对设计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如广场尺度过大、功能单元管理受限、立体交通降低建筑可达性、夸张造型加大结构和资金压力等,进行了批判性思考。笔者理论结合实践,将研究思路和设计策略有选择地应用在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期间的工程项目——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中,获得了较好成效,并延伸探索了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的相关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全文6章,共计72462字,图表176幅(图155幅,表21个),附录4个。

郜佩君[6](2019)在《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数字化高速发展以及现代消费盛行的当今时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美术馆的运营理念逐渐从以物品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这是大型城市美术馆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大众体现公共性的应有之义。但是一方面人际间的直接联系、交往活动趋向于简单化,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一些大型文化建筑的设计与管理缺少城市与建筑一体化的整体思维造成建筑空间不能融入城市整体结构,存在空间布局僵化、交通混杂、公共活动空间不成系统等问题,缺少对公共生活的预见与安排,无法将人群吸引到建筑所在的领域活动,建筑的“图”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底”缺乏立体交叉、层叠的关系。论文一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的学者关于公共性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对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概念作了界定,另一方面结合相关学者对于城市空间公共性构成维度的研究从城市设计尺度与建筑设计尺度两个层面梳理了与规划设计过程相关的构成维度,作为设计过程判定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案例进行美术馆设计层面构成维度的分析,以城市设计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从更宏观的视野审视了城市环境、人的公共生活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关系。综合以上分析,结合笔者参与的保罗·安德鲁建筑事务所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的南京美术馆新馆投标方案探讨了在设计实践中大型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表达。全文约82000字,图表200余幅

王俐婷[7](2019)在《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的提出,文化设施建设掀起一股热潮。文化类建筑的发展也由传统单一功能的文化建筑单馆向文化建筑群体建设发展的趋势。文化类建筑组群是指在城市同一建设地块中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文化属性功能(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科技馆等)的文化建筑群体组织。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通过外部空间互补共生、相互融合,进而形成由外部空间统率的文化建筑组群。此时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是城市到建筑的过渡;不仅为文化建筑组群组织了交通流线、营造了环境景观等,还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而存在。如何合理解决文化建筑组群外部空间中建筑单体间及外部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是在进行文化建筑组群外部空间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外部空间统率文化类建筑组群的认识,结合合理的联想与类比,将文化类建筑组群中单体与群体,组群与城市分别看作系统,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文化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特性。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和共生关系的特点衍生出对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设计的分析。本文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了文化建筑的发展脉络及基于桢文彦的集群形态理论下文化建筑组群的三种组合方式。第三章分析研究了基于系统论及共生关系的文化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共生性特性。第四章与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从垂直界面、水平界面、景观元素和时间要素四个方面的整体性设计对文化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从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环境及社会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对文化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共生性设计进行了研究。最后一章以笔者参与完成的实践为落脚点来分析其中运用的设计方法,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本文是基于系统论和共生关系下,从整体性和共生性的角度研究文化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设计。成果为今后该类型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并对文化建筑组群及其外部空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胡潇[8](2019)在《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设计特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公众对于人文环境的需求成为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发达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已逐渐演化为城市新构成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在公众的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以合理的布局、多层次的空间、综合性的功能成为洛杉矶标志性的人文景点,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愉悦的空间氛围。从保罗盖蒂中心的设计中可以看出,现在的设计更注重从人本的角度来经营和发展设计,关注人与自然的维系、人机关系、人自身的内部联系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的趋势;大力结合科技性,营造人文艺术性,倡导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设计理念也开始在传播。本文通过分析设计师理查德·迈耶的设计理念和他惯用的建筑语汇,洛杉矶的自然环境、盖蒂中心整个项目的复杂性,进而对盖蒂中心的整个项目的选址布局、空间安排从形式和功能的角度作出总结。主要从设计批评的角度对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的设计特色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对盖蒂中心的功能性、审美性和文化性作出合理地判断和评价。承载着科学技术的功能合理性和与艺术相关联的审美价值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人是这些内容的发明者和使用者,任何的设计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所以,科学技术、艺术以及人的需求是艺术设计的组成要素。这三者之间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时,才是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设计。

姚远东方,本刊图片库[9](2018)在《去盖蒂艺术中心见识豪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去洛杉矶的盖蒂艺术中心与其他美术馆的目的都不一样。因为与那些天价的艺术品相比,盖蒂家族被金钱纠缠了一个多世纪的咒语更让人心生好奇。这世界上能像盖蒂家族这样富到半个世纪无人能比;八卦到一个世纪无人接班的,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一白[10](2018)在《J.保罗·盖蒂博物馆》文中提出位于洛杉矶的盖蒂中心与坐落在马里布的盖蒂别墅组成了盖蒂艺术王国的基本架构,这两处开放性的博物馆每年会迎送近180万的游客。盖蒂致力于在艺术历史研究、保护和博物馆实践中产生持久的影响,并促进对艺术的认识和鉴赏。

二、盖蒂中心──20世纪的“世纪之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盖蒂中心──20世纪的“世纪之作”(论文提纲范文)

(2)家族艺术品信托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以保罗·盖蒂信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保罗·盖蒂信托历史
    第一节 构想与建立
    第二节 扩张与完善
第二章 保罗·盖蒂信托现状
    第一节 管理部门
    第二节 章程与契约
    第三节 政策与计划
    第四节 财务信息
第三章 盖蒂信托与机构的关系
    第一节 盖蒂博物馆
    第二节 盖蒂研究所
    第三节 盖蒂保护研究所
    第四节 盖蒂基金会
第四章 保罗·盖蒂信托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保罗·盖蒂信托的适用性
    第二节 保罗·盖蒂信托的优势与问题
第五章 保罗·盖蒂信托对中国私人收藏的启示
    第一节 自身定位
    第二节 专业团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白色·剥离——整体性视角下理查德·迈耶建筑技术策略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纽约五”与白色派建筑
2设计理念:“白色”建筑
3技术策略解读
    3.1材料选择:对“白色”的永恒追求
    3.2设计手段:“剥离性”地化体为面
        3.2.1主体结构的剥离
        3.2.2单纯构造表现的剥离
    3.3透明机制:基本结构的非常规表达
4结语
图表来源

(4)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当代博物馆建设中所呈现的趋势——多元复合的综合体验
        1.1.1.1 博物馆空间体验的多元化营造趋势
        1.1.1.2 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的不断涌现
        1.1.2 当代博物馆实践案例启示
        1.1.3 研究课题的提出——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
        1.1.4 研究课题的着力点——三个现实矛盾
    1.2 课题的语义辨析
        1.2.1 当代博物馆
        1.2.2 博物馆空间构成
        1.2.3 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展陈模式
        1.2.4 整合设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博物馆空间的研究现状
        1.3.2 博物馆展陈的研究现状
        1.3.3 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整合设计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课题的研究目标——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综合体验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2.1 博物馆空间的发展脉络
        2.1.1 原始时代博物馆空间——高堂庙宇,封闭式空间
        2.1.2 古典时代博物馆空间——庙宇范式化,单一式空间
        2.1.3 工业时代博物馆空间——现代主义,展示功能为核的空间
        2.1.4 信息时代博物馆空间——后现代主义,多元开放式空间
    2.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特征表现
        2.2.1 博物馆功能构成的复合化特征:社会职能、内部功能的扩列
        2.2.2 博物馆形态构成的复杂性特征:动态、非线、关联
        2.2.3 博物馆元素构成的多样性特征
    2.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要素分析
        2.3.1 总体布局与空间序列
        2.3.1.1 空间骨架
        2.3.1.2 功能体块
        2.3.2 空间形态
        2.3.2.1 空间构形:体量尺度、构图比例、围合透空
        2.3.2.2 空间界面:质感、色彩、透明度
        2.3.3 空间元素
        2.3.3.1 点
        2.3.3.2 线
        2.3.3.3 面
        2.3.3.4 体
        2.3.3.5 空间中的光
        2.3.4 空间形体之外——场所氛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3.1 博物馆展陈的发展脉络
        3.1.1 原始与古典时代博物馆展陈——私人收藏、三位一体式展陈
        3.1.2 工业时代博物馆展陈——以展柜设计为核、标准化的展陈
        3.1.3 信息时代博物馆展陈——数字媒体化、多样化的展陈
    3.2 当代博物馆展陈的特征表现
        3.2.1 博物馆展陈的内涵、主题性变化
        3.2.2 博物馆展陈表现方式、手法从单一到多元
        3.2.3 博物馆展陈元素媒介与技术材料的多样化
    3.3 博物馆学视野下展陈模式的研究
        3.3.1 博物馆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3.3.2 博物馆学中展陈设计的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
        3.3.3 博物馆学视野下的展陈设计的工作程序
        3.3.4 从展陈设计到展陈模式
    3.4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要素分析
        3.4.1 展陈纲要
        3.4.1.1 展陈主题及定位
        3.4.1.2 展陈叙事结构
        3.4.1.3 展陈区块
        3.4.2 展陈表现
        3.4.2.1 表现媒介
        3.4.2.2 表现手法
        3.4.2.3 展陈方式
        3.4.3 展陈元素
        3.4.3.1 展品
        3.4.3.2 展陈设备
        3.4.3.3 展示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合设计的框架概述
    4.1 整合思维以及整合设计方法分析
        4.1.1 整合设计以及整合思维
        4.1.2 整合设计所需要的方法路径
    4.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研究框架
        4.2.1 从设计思维提出博物馆空间和展陈的三个层面理解
        4.2.2 整合的逻辑框架总述:组织、塑形、物质元素,回应三个现实矛盾
        4.2.3 整合的层面——组织
        4.2.4 整合的层面——塑形
        4.2.5 整合的层面——物质元素
    4.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的指导原则
        4.3.1 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关联性探讨
        4.3.2 整合设计框架下的原则指导总述
        4.3.3 融合性原则
        4.3.4 整体性原则
        4.3.5 一体化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
    5.1 组织层面的整合设计
        5.1.1 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组织
        5.1.1.1 组织层面,流线结构融合的思考维度
        5.1.1.2 独立单元串联式——连续结构
        5.1.1.3 单元咬接组合式——接续结构
        5.1.1.4 立体流动层积式——环绕结构
        5.1.1.5 并置单元大厅式——匀质结构
        5.1.1.6 放射单元核心式——核心结构
        5.1.1.7 小节:骨架流线与展示结构的组织
        5.1.2 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
        5.1.2.1 多维展示的公共大厅
        5.1.2.2 辅助展示的交通空间
        5.1.2.3 弹性展示的节点空间
        5.1.2.4 开放展示的研究库房
        5.1.2.5 整合场地环境的展陈
    5.2 塑形层面的整合设计
        5.2.1 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5.2.1.1 尺度协同
        5.2.1.2 构形与展示秩序的关联
        5.2.1.3 情境同构
        5.2.2 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5.2.2.1 冲突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2 烘托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3 融合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4 物料信息界面
        5.2.2.5 符号信息界面
        5.2.2.6 意象信息界面
        5.2.2.7 意境信息界面
    5.3 物质元素层面的整合设计
        5.3.1 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的一体化
        5.3.1.1 点元素辅助展示
        5.3.1.2 线元素辅助展示
        5.3.1.3 面元素辅助展示
        5.3.1.4 体元素辅助展示
        5.3.2 环境光与展示光的协同一体
        5.3.2.1 光环境整合的要求与原则
        5.3.2.2 渲染展示氛围的光
        5.3.2.3 引导展示秩序的光
        5.3.2.4 表现展品信息的光
        5.3.2.5 作为展品信息的光
    5.4 整合的方法模型及相关策略
        5.4.1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
        5.4.2 方法模型的思维策略——连贯思维
        5.4.3 方法模型的操作策略——多角度切入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实践与拓展讨论——以诏安县美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
    6.1 设计条件和背景概况
        6.1.1 场地背景概况
        6.1.2 文化背景探索
        6.1.3 启动条件
        6.1.4 设计方案相关技术图纸
    6.2 项目方案的复盘思考
        6.2.1 场地布局
        6.2.2 内部空间骨架与展示秩序的调配
        6.2.3 空间形态组织呼应书画人文的展示主题
        6.2.4 空间界面语言转译诏安书画艺术气质
    6.3 整合的拓展讨论——新技术、新工具的介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多馆合一”形态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中心
        1.1.2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兴起
        1.1.3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职能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文化中心
        1.4.2 文化建筑综合体
        1.4.3 “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
    1.5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演变与要求
    2.1 从文化馆到“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
        2.1.1 计划经济时期——从“文化馆”开始
        2.1.2 改革开放后——文化建筑综合体
        2.1.3 21世纪以来——文化(艺术)中心
    2.2 各不同等级城市的文化(艺术)中心
        2.2.1 提高水平、增大效益、共建共享
        2.2.2 解决困难、填补空白
    2.3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性质
        2.3.1 专业性
        2.3.2 综合性
        2.3.3 公共性
        2.3.4 人文性
    2.4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的阶段
        2.4.1 馆体定位
        2.4.2 馆际空间
        2.4.3 形态构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案例分析
    3.1 案例选取原则
        3.1.1 真实性和目的性
        3.1.2 时代性和时效性
        3.1.3 典型性和局限性
        3.1.4 案例的典型之处
    3.2 国外案例分析
        3.2.1 日本湘南台文化中心
        3.2.2 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
        3.2.3 日本仙台媒体中心
    3.3 国内案例分析
        3.3.1 深圳市文化中心
        3.3.2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3.3.3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
        3.3.4 义乌市文化广场
        3.3.5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要点与策略
    4.1 形态地域化
        4.1.1 融入城市环境
        4.1.2 表达地域文化
        4.1.3 体现时代特征
    4.2 功能并置化
        4.2.1 “单馆”功能的分类
        4.2.2 “单馆”的功能分区
        4.2.3 “多馆”功能的关系
        4.2.4 “多馆”的常见组合
    4.3 空间复合化
        4.3.1 “多馆”的空间组织
        4.3.2 馆际共享广场
        4.3.3 馆际共享庭院
        4.3.4 馆际共享楼层
    4.4 流线系统化
        4.4.1 基地人车分流、预留消防通道
        4.4.2 单馆入口分离、组织立体流线
        4.4.3 使用时间错开、集约竖向交通
    4.5 造型整体化
        4.5.1 形体构成
        4.5.2 表皮整合
        4.5.3 第五立面
        4.5.4 平台通廊
    4.6 技术绿色化
        4.6.1 室外广场
        4.6.2 建筑立面
        4.6.3 建筑形式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
    5.1 项目简介
        5.1.1 项目来源
        5.1.2 区位分析
        5.1.3 文化传承
        5.1.4 设计目标
    5.2 功能分区
        5.2.1 “多馆”功能关系
        5.2.2 总平面布局
        5.2.3 单馆功能分区
    5.3 系统流线
        5.3.1 人车分流与出入口
        5.3.2 使用时间与行为
    5.4 复合空间
        5.4.1 外部公共空间
        5.4.2 内部公共空间
    5.5 整体造型
        5.5.1 形体表皮
        5.5.2 屋顶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厘清了“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功能构成
        6.1.2 总结了“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要点与操作手法
        6.1.3 分析了“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6.1.4 探索了系统整合的“多馆合一”的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方案设计
    6.2 创新点
        6.2.1 初步总结现有“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的潜在规律
        6.2.2 研判预测“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将向多模态多维度发展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问卷调查
附录2: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方案设计相关图纸
附录3:国内“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案例汇编
附录4:国外“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案例汇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new museum of Nanjing Art Museum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
        1.2.2 空间公共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研究
        1.3.2 直接研究
        1.3.3 相关研究问题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基础理论研究
        1.4.2 实地调查研究
        1.4.3 设计实践反馈分析
    1.5 研究框架
        1.5.1 论文结构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概念辨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大型城市美术馆
        2.1.2 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
        2.1.3 相关概念辨析
    2.2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
        2.2.1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特征
        2.2.2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城市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3.1 大型城市美术馆的空间领域拓展
        3.1.1 拓展的大型美术馆空间领域
        3.1.2 大型美术馆空间领域拓展的布局原则
    3.2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的功能组织
        3.2.1 与交通功能的整合
        3.2.2 与建筑功能的整合
        3.2.3 功能组织的原则
    3.3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城市界面处理
        3.3.1 大型美术馆的城市界面处理
        3.3.2 大型美术馆的城市界面处理原则
    3.4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可达性
        3.4.1 大型美术馆的可达性
        3.4.2 大型美术馆的可达性与功能组织的关系
    3.5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可视性
        3.5.1 大型美术馆的可视性
        3.5.2 大型美术馆可视性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建筑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4.1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的边界与亚空间设计
        4.1.1 外部公共空间边界处理
        4.1.2 内部公共空间边界处理
        4.1.3 大型美术馆的亚空间设计
    4.2 大型美术馆的公共空间系统整合
        4.2.1 外部公共空间
        4.2.2 内部公共空间
        4.2.3 内外整合的公共空间系统
        4.2.4 公共空间系统整合的原则
    4.3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的功能致用
        4.3.1 功能的复合化
        4.3.2 功能的细化
    4.4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视线的可及性
    4.5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通达性
        4.5.1 外部公共空间的流线处理
        4.5.2 内部公共空间流线的处理
        4.5.3 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空间公共性设计策略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南京美术馆新馆城市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5.2.1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空间领域拓展
        5.2.2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功能组织
        5.2.3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城市界面处理
        5.2.4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可达性
        5.2.5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可视性
    5.3 南京美术馆新馆建筑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5.3.1 公共空间系统的边界与亚空间设计
        5.3.2 公共空间系统的整合
        5.3.3 公共空间系统的功能致用
        5.3.4 公共空间系统视线的可及性
        5.3.5 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通达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图片
附录 :江苏省美术馆老馆及新馆周边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7)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现状
        1.4.1 理论现状
        1.4.2 实践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化类建筑的发展与群体的组合方式
    2.1 文化类建筑的发展脉络
    2.2 当代文化类建筑的发展特点
    2.3 当代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分类
    2.4 集群形态理论
    2.5 集群形态理论下文化类建筑组群的三种组合方式
    2.6 三种组合方式的关系转化、比较及思考
        2.6.1 三种组合方式的转化及比较
        2.6.2 城市背景下文化类建筑组群三种组合方式的思考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及特性研究
    3.1 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分类
    3.2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功能特征
    3.3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内涵与外延
    3.4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
    3.5 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特性
        3.5.1 系统的解读、构成及特征
        3.5.2 文化类建筑组群与系统的类比
        3.5.3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整体性特征
        3.5.4 共生理论的概述、缘起及优势
        3.5.5 共生思想与建筑设计的类比
        3.5.6 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共生性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整体性设计
    4.1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整体性设计动因及意义
        4.1.1 设计动因
        4.1.2 设计意义
    4.2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整体性
        4.2.1 视觉的整体性
        4.2.2 场所认知的整体性
        4.2.3 行为动线的整体性
    4.3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整体性的设计要素
        4.3.1 垂直界面的整体性
        4.3.2 水平界面的整体性
        4.3.3 景观要素的整体性
        4.3.4 时间要素的整体性
    4.4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垂直界面的整体性设计
        4.4.1 组群形体的重复与变异
        4.4.2 组群形体的主从统一
        4.4.3 组群形体的关联
        4.4.4 组群形体材质与色彩的整体性
        4.4.5 组群形体构造与装饰的整体性
    4.5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水平界面的整体性设计
        4.5.1 水平界面的形式
        4.5.2 水平界面的功能
    4.6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景观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4.6.1 组群景观的秩序性
        4.6.2 组群景观的连续性
        4.6.3 组群景观的一体化
    4.7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时间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4.7.1 行为动线的连续性设计
        4.7.2 停车空间共享化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共生性设计
    5.1 共生的三要素及共生性设计的意义
        5.1.1 共生的三要素
        5.1.2 共生性设计的意义
    5.2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共生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5.2.1 自然地理环境
        5.2.2 城市空间环境
        5.2.3 社会人文环境
    5.3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共生设计
        5.3.1 与城市气候的共生
        5.3.2 与场地自然条件的共生
    5.4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共生设计
        5.4.1 与城市交通的共生
        5.4.2 与城市边界环境的共生
        5.4.3 与城市空间的共生
        5.4.4 与城市景观的共生
    5.5 文化类建筑组群外部空间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共生设计
        5.5.1 与城市市民生活的共生
        5.5.2 与城市地域文化的共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实践与研究
    6.1 工程项目概述
        6.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6.1.2 设计定位
        6.1.3 外部空间形态
    6.2 外部空间整体性与共生性设计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近年来相关内容硕士学位论文一览表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致谢

(8)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设计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洛杉矶盖蒂中心的设计理念简析
    2.1 理查德·迈耶的设计观探析
        2.1.1 永远的白色派大师
        2.1.2 纯粹与纯净
        2.1.3 从几何到立体
    2.2 洛杉矶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2.2.1 洛杉矶的自然环境
        2.2.2 洛杉矶的人文环境
    2.3 盖蒂中心的选址与布局特征
        2.3.1 多重功能并存观念下的选址
        2.3.2 “分散式”布局的设计新意
    2.4 迈耶的思考
第三章 洛杉矶盖蒂中心建筑语言探讨
    3.1 色彩的形式—多变的白色
        3.1.1 对白色的争议
        3.1.2 光影与线条的结合
    3.2 材料的形式—稳定与秩序
        3.2.1 材料的永久性
        3.2.2 材料的稳定性
        3.2.3 材料的秩序性
    3.3 对比的形式—虚与实的转换
        3.3.1 外部空间设计中的流动性
        3.3.2 内部空间设计中的流通性
第四章 洛杉矶盖蒂中心功能性特征表达
    4.1 科技性展现—空间与光线
        4.1.1 自然光线的引入
        4.1.2 系统性支撑下的的灵活性
    4.2 安全性保障—结构与科技
        4.2.1 科学预测地震的威胁范围及程度
        4.2.2 防震结构的科学设计
    4.3 功能性设置—空间的秩序
        4.3.1 路径规划的人性化
        4.3.2 功能分区的合理化
第五章 洛杉矶盖蒂中心设计价值分析
    5.1 洛杉矶盖蒂中心的公共审美价值
        5.1.1 形式和功能并行不悖
        5.1.2 公共性引领大众审美
    5.2 洛杉矶盖蒂中心的文化艺术价值
        5.2.1 古典与现代融合共生
        5.2.2 学术与传播相得益彰
    5.3 洛杉矶盖蒂中心设计观的多重性体现
        5.3.1 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的设计融合
        5.3.2 多功能设计中的复合性与人文性
        5.3.3 公共空间设计的自由性和互动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J.保罗·盖蒂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J.保罗·盖蒂 (1892—1976)
博物馆历史
现在的盖蒂 (1984年至今)
盖蒂中心
盖蒂中心艺术收藏
盖蒂别墅
盖蒂研究所

四、盖蒂中心──20世纪的“世纪之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返璞归真:斯托海德花园的“帕拉第奥桥”[J]. 刘晨. 建筑史学刊, 2021(04)
  • [2]家族艺术品信托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以保罗·盖蒂信托为例[D]. 赵鑫.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白色·剥离——整体性视角下理查德·迈耶建筑技术策略解读[J]. 杨若琳,朱维嘉. 建筑技艺, 2021(03)
  • [4]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D]. 杭进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多馆合一”形态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为例[D]. 吴嘉琦.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D]. 郜佩君. 东南大学, 2019(05)
  • [7]文化类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王俐婷. 湖南大学, 2019(07)
  • [8]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设计特色分析[D]. 胡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9]去盖蒂艺术中心见识豪门[J]. 姚远东方,本刊图片库. 收藏.拍卖, 2018(11)
  • [10]J.保罗·盖蒂博物馆[J]. 李一白. 当代美术家, 2018(05)

标签:;  ;  ;  ;  ;  

盖蒂中心——20世纪的“世纪之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