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运动保健饮料的动物实验研究

肉苁蓉运动保健饮料的动物实验研究

一、苁蓉运动保健饮料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石雪华[1](2021)在《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及特点》文中研究指明明清时期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稳定,疆域逐渐扩张,对外交流日益广泛。中医学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带动了中医美容学的进步。本研究以中医美容为着眼点,从明清时期的医籍入手,确定明清时期与中医美容相关的主要医籍,其内容涉及到方书、外科专着、眼科专着、医学综合着作、本草学专着、美容装饰专着、针灸专着等。通过对明清时期的中医美容学的成就及特点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以期为现代中医美容业的发展及中医美容学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运用断代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文献学研究等方法,对明清时期医籍所载的中医美容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医美容学的概念及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并详细论述了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概况,并且对明清时期美容相关的医籍进行分析归纳,继而着重对明清时中医美容学取得的成就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美容学发展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的美容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意识、中医学发展及人们自身对美的追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显着成就。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医籍记载的美容内容颇丰,推动了中医美容学的发展;治疗美容发展迅速,美容外科学传承创新,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美容疗法;为后续中医美容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美容日化、保健品及美容食品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特点:理论上突出整体辨证,美容治法丰富全面;美容药物种类繁多,尤喜香药;保健美容发展迅速,宫廷民间区分明确。通过对明清时期医籍中载录的损容性和保健性美容的理论、治疗方法及其中涉及到的美学思想的研究,丰富了现今中医美容学的内容,对中医美容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杨明翰,盛萍[2](2021)在《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开发研究与前景展望》文中指出药食同源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中医药文化常使用药食同源物质来防治疾病或养生保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如玫瑰花、石榴、巴旦杏等地方特色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因其显着的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新疆当地各民族药中,为新疆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养生保健提供了一定保障。该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检索平台,检索项选择关键词和全文,以新疆特色药食同源物质"玫瑰花"等为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研究表明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在食品、药品、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探讨了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旨在促进新疆药食同源资源产业化得到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侯蕾,王波,厉广辉,王兴军[3](2020)在《肉苁蓉研究进展与产业化现状》文中研究说明肉苁蓉作为着名的补益中药,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抗衰老、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保肝等多方面的作用,被称为"沙漠人参",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处方、中成药和保健产品等方面。本文从功能成分、药理作用、人工栽培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肉苁蓉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现状,可为肉苁蓉的规模化种植、临床应用、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最后讨论了通过在盐碱地上种植肉苁蓉实现盐碱地高效生态利用的潜力和可行性。

郭显赫[4](2020)在《榛仁肽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及其功能性评价》文中认为平欧杂交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为欧榛与原产我国的平榛经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抗寒,大果新品种,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蛋白含量可达20%以上。但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易于人体的吸收,而多肽作为蛋白质机体内消化的中间产物,更易被人体吸收。所以本研究以我国平欧杂交榛仁蛋白为原料,通过酶解蛋白研制一种榛仁多肽固体饮料,以期为榛子功能性食品开发研究提供方向与基础。将采自辽宁省铁岭市的平欧杂交榛子脱壳、粉碎、脱脂,并对提取后的榛仁蛋白进行了双酶解工艺的探究及优化,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第一段木瓜蛋白酶,底物浓度值2.2%(m/m)、p H 7.0、加酶量11.5%、温度60℃;第二段碱性蛋白酶加酶量12%,p H 8.5,温度55℃,水解度为38.85%,以此条件进行三次重复实验,可获得水解度为39.67%的榛仁蛋白水解液。将酶解液进行了分子量分析和进一步分离纯化,可知酶解后的多肽大部分分布在7.8 KDa以下,利用葡聚糖凝胶分离后得到6个组分,经过进一步的检测合并,保留10 KDa以下的三个合并组分(分子量分别为5.8 KDa-7.8 KDa、3.3 KDa-5.8 KDa、<3.3 KDa),冻干为下一步的活性研究提供材料。抗氧化实验以Vc为阳性对照组,分别检测不同浓度下榛仁多肽三个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榛仁多肽组Ⅱ、组Ⅲ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Vc的86.98%、91.32%;榛仁多肽组Ⅱ、组Ⅲ的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Vc的79.84%、97.74%;榛仁多肽组Ⅱ、组Ⅲ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49、0.81,达到Vc总还原能力的25.52%、42.18%。通过比较与分析,榛仁多肽组Ⅱ与组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抗疲劳试验主要采用小鼠的负重游泳实验,通过比较小鼠的游泳时间、游泳后的血尿素氮和全血乳酸含量,来确定榛仁多肽饮各组分的抗疲劳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组Ⅱ高剂量与组Ⅲ高剂量组游泳时长分别是对照组的1.74倍、1.83倍,差异极显着(p<0.01);与对照组相比,组Ⅱ高剂量、组Ⅲ高剂量及中剂量组小鼠的血尿素氮与全血乳酸含量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通过比较与分析,组Ⅱ与组Ⅲ成分的榛仁肽饮的具有一定的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最后对榛仁肽饮进行了配方的调配,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立了榛仁肽饮的配方为麦芽糊精17%、蔗糖13%、羧甲基纤维素钠0.03%,之后对榛仁肽饮进行了灭菌,得到灭菌条件为85℃灭菌10 min,以感官评定与微生物指标为标准进行了保质期测定实验,结果可知在4℃和25℃的条件下储藏保质期为90天,在37℃的条件下储藏保质期为50天。综上所述,本文优化了榛仁肽的酶解工艺,对不同分子量多肽的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进行了探究,并研制出一种以榛仁肽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固体饮料,为榛子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参考。

西旺[5](2020)在《基于代谢/蛋白质组学研究补益气血剂对增龄小鼠影响及气血关系探析》文中提出目的:选用代谢/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补血剂四物汤与补气剂四君子汤对增龄小鼠内源性代谢物和差异蛋白的影响,分析补血剂、补气剂干预小鼠衰老的不同机制;并通过比较补血、补气作用于小鼠的生物学靶点,探析中医气血关系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自然哀老模型小鼠(20月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血组和补气组。经UP LC-Q-TOF-MS技术和i TRAQ技术分别对小鼠各组织样本进行代谢与蛋白质组学检测。将P rogenes is Q I等软件处理过的原始数据借助HMDB、Uni P rot、K E G G数据库进行标志物筛选和生物学路径的富集分析。结果:1.基于代谢/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小鼠各组织样本,发现补血剂和补气剂可以同时影响到多条增龄相关代谢/蛋白质生物学路径,代谢标志物或标志性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这些相同的路径(血浆6条、肾组织6条、脾组织6条代谢途径;肝线粒体7条蛋白质路径)中可以相互影响。2.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小鼠血浆样本的差异,分别从雄鼠和雌鼠血浆中发现27种、24种增龄相关的代谢标志物。补血剂干预后,雄鼠体内1 7种与雌鼠体内5种标志物出现良性回调。以上标志物主要富集于硒化物代谢等8条代谢途径中。补气剂干预后,雄鼠体内21种与雌鼠体内4种标志物出现良性回调,标志物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等7条代谢途径中。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小鼠肾组织样本的差异,分别从雄鼠和雌鼠体内发现30种、21种增龄相关的代谢标志物。补血剂干预后,雄鼠体内2 3种与雌鼠体内1 2种标志物出现良性回调。标志物主要富集于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10条代谢途径中。补气剂干预后,雄鼠体内1 8种与雌鼠体内12种标志物出现了良性回调,标志物主要富集于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1 4条代谢途径中。4.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小鼠脾组织样本的差异,分别从雄鼠和雌鼠体内发现32种、25种增龄相关的代谢标志物。补血剂干预后,雄鼠体内1 7种与雌鼠体内5种标志物出现良性回调。标志物主要富集于色氨酸代谢等11条代谢途径中。补气剂干预后,雄鼠体内21种与雌鼠体内4种标志物出现了良性回调,标志物主要富集谷胱甘肽代谢等14条代谢途径中。5.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小鼠肝线粒体样本,分别从雄鼠和雌鼠体内发现152种、127种增龄相关的标志性蛋白。补血剂干预后,雄鼠体内7 7种与雌鼠体内5 9种标志性蛋白出现良性回调。蛋白主要富集于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等10条生物学路径中。补气剂干预后,雄鼠体内76种与雌鼠体内65种标志性蛋白出现良性回调,蛋白主要富集于m TOR信号通路等7条生物学路径中。结论:1.补血剂和补气剂可以通过调节20月龄小鼠体内代谢物和功能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小鼠因增龄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紊乱,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防治效果。2.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增龄小鼠体内血、脾、肾样本的变化,发现补血剂四物汤可以分别影响8、10、1 1条代谢途径,以糖、脂、氨基酸等营养类代谢为主;补气剂四君子汤可以分别影响7、14、1 4条代谢途径,侧重于脂质、氨基酸和能量等功能类物质代谢。符合中医“气主呴之,血主濡之”理论。3.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2 0月龄小鼠肝线粒体样本变化,发现补血剂四物汤可以影响10条生物学路径中的1 01种标志性蛋白;补气剂四君子汤可以影响7条生物学路径中的99种标志性蛋白。经Gene Ontology分析可见,补血与补气所影响的衰老相关蛋白在分子功能、细胞组成、生物功能三方面作用接近。4.通过代谢/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补气与补血分别能够影响到的生物学途径,发现与气和血密切相关的代谢物或功能蛋白可以在多条途径中相互转化或促进,为中医“气血同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等理论提供生物学依据。

林秀梅[6](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张志超,邱春媚,殷光玲,张旭光[7](2019)在《玛咖片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以玛咖、管花肉苁蓉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对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方法将SPF级ICR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天摄入成品推荐摄入量的5、10、30倍作为低、中、高剂量,即0.25、0.50、1.50 g/(kg·bw),设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30d后,测定小鼠尾根部负重的游泳时间,于不同实验组分别检测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含量、肝糖原、运动前后的血乳酸含量。结果连续灌胃玛咖片30d后,高剂量组1.50g/(kg·bw)能明显延长小鼠尾部负重游泳时间,显着降低小鼠游泳后血清尿素含量,以及小鼠游泳后血乳酸含量,并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玛咖片作为保健食品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王小明[8](2019)在《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组前期应用“谱-效”关系对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清除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抗氧化能力和抗疲劳药效进行研究,得到两个有效组分分别为总苷类和多糖类成分,但两者的药效作用存在差异,而且这两类成分在本课题组较早的研究及相关文献报道中均发现其口服吸收不良、肠道吸收利用度差,因此,其抗疲劳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本论文通过化学成分定性、定量表征方法,结合药理学的药物代谢和药效学实验及代谢组学、高通量肠道菌群测序技术的应用,对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其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获得了这些成分在调节体力疲劳中的异常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紊乱方面的贡献,以及对体力疲劳异常肠道菌群的正向调控作用,诠释了肉苁蓉抗疲劳的有效组分及药效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开发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1肉苁蓉提取物化学成分及体内代谢研究采用UHPLC-Q/TOF HRMS技术对肉苁蓉7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在线快速鉴定,共鉴定44个化合物;首次综合高效凝胶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及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肉苁蓉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况、单糖组成、部分酸水解成寡糖片段后的聚合度和序列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建立起其所含大分子多糖成分的表征体系,为后续开展肉苁蓉药材质量评价、药效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对肉苁蓉70%乙醇提取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进行分析,基于UPLC-Q/TOF/MS和质量亏损过滤(MDF)策略鉴定代谢物,在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共鉴定出20个原形类成分,32个代谢物,血浆中包括13个入血原形类成分及16个代谢物,尿液中包括18个原形类成分及24个代谢物,粪便当中包括17个原形类成分及17个代谢物,表明其在体内经历了广泛地代谢,其代谢类型以水解、甲基化、磺酸化以及葡萄糖醛酸化等形式存在。体内代谢特征分析发现,粪便中检测到了大部分的苯乙醇苷类的原形类化合物以及包括母体化合物和水解产物在内的还原、甲基化及磺酸化等代谢产物,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口服吸收利用度低,与被肠道菌群代谢造成其低的肠道生物利用度有关。肉苁蓉中的主要成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在体内代谢活化后共同起效,次要成分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也是被代谢成苷元后吸收入血,初步阐明了肉苁蓉的体内代谢情况,为筛选其药效物质及临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和体外肠道菌群培养方法,进一步分别研究肉苁蓉中4个代表性苯乙醇苷化合物的体外菌群代谢情况,发现此类化合物极易发生糖苷键及酯键水解代谢,最终水解成其苷元羟基酪醇和咖啡酸。生成的降解代谢物会继续发生Ⅰ相、Ⅱ相代谢反应生成新代谢物,代谢位点主要在酚羟基结构单元上。证实了肠道菌群在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此外,采用体外DPPH抗氧化实验对9个原形苷类化合物及代谢后生成的12个特征代谢物进行活性评价,进一步明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结构与邻二酚羟基结构有关。体内、体外代谢研究结果都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产生了与原形成分相似活性的代谢产物苷元羟基酪醇和咖啡酸等酚酸类似物,吸收入血后协同发挥相应的药理效应。此外,应用UPLC-Q/Trap-MS/MS技术的多反应检测(MRM)模式,采用内标法建立了肉苁蓉中10个化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表明建立的定量方法灵敏、快速、可靠,结合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可更全面的用于肉苁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2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作用的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多种药效学评价指标和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的代谢组学技术对长期负重游泳导致体力疲劳模型的小鼠以及分别给予总苷、多糖以及总苷-多糖联合用药的药物治疗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条件对不同极性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共鉴定27个与体力疲劳疾病最为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体内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及嘌呤、嘧啶核苷酸代谢途径紊乱,经研究总苷、多糖及两者合用用药治疗对机体疲劳的代谢组学产生的影响时发现,机体代谢轮廓上治疗后不同程度的偏离模型组趋于正常组,联合用药可回调的代谢物最多,其次为总苷和多糖组分,改善其相关代谢途径的紊乱,并结合抗疲劳相关的药效指标对肉苁蓉抗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3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及总有效组分的调控研究应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对体力疲劳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体力疲劳小鼠中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门和属水平的结构组成均出现差异,表明这些肠道菌群可能在体力疲劳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总有效组分对体力疲劳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及绝大部分相关菌属紊乱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表明肉苁蓉总有效组分可对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进行调控,从而发挥药效作用,但是仅限于菌群测序的初步研究结果还需要结合其它方法进一步深入验证。综上所述,本论文应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研究,结合药效学、体内、外代谢及代谢组、肠道菌群调控,多层次、多角度地阐释了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这些口服后低生物利用度、吸收不良但是具有显着活性的成分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的转化被活化发挥药效,还能够作用于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达到对机体产生调节的作用。

李晶娅[9](2019)在《归脾汤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口服归脾汤加减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对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的患者失眠症状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通过探讨失眠与记忆力下降的关系,评估在治疗失眠的基础上,预防和改善日间功能症状,对失眠的治疗有无正向性作用,能否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广此应用提供循证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在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进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患者6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和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疗程皆为28天。治疗结束时,观察AI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MMSE评分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基本资料:本研究最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患者,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30例和对照组(口服归脾汤加减)30例。治疗组纳入男性10名,女性20名,平均年龄48.03岁,不寐病程为25.97月;对照组纳入男性14名,女性16名,平均年龄45.1岁,不寐病程为22.24月。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如性别、年龄、工作性质、病程、合并疾病、心率、血压、SAS评分、SDS评分、抑郁严重度指数、AI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MMSE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IS评分: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IS各指标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后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IS评分进行比较,治疗组对改善AIS总分、总睡眠质量、白天身体功能(包括体力、日间精神和情绪、记忆力和注意力等)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各项目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中的失眠、食少纳呆及健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均较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回忆能力方面和MMSE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名患者。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失眠临床疗效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失眠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治愈0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不寐中医证候疗效经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口服归脾汤加减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组和口服归脾汤加减组均能有效降低AI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MMSE评分,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患者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AIS评分方面,治疗组能更有效的改善睡眠质量,改善白天身体功能,降低AIS总分,其治疗失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在改善失眠、食少纳呆及健忘方面,优于对照组。在MMSE评分方面,治疗组在改善回忆能力方面和提高MMSE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总体来说,口服归脾汤加减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与探讨。

星学军,刁治民,许正泽[10](2018)在《药用植物肉苁蓉生物学特性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肉苁蓉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经济价值、开发利用、人工繁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应用前景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二、苁蓉运动保健饮料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苁蓉运动保健饮料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明代与美容相关的主要医籍
    2.1 《本草纲目》
    2.2 《普济方》
    2.3 《外科正宗》
    2.4 《审视瑶函》
    2.5 《疡医证治准绳》
    2.6 《香奁润色》
    2.7 《鲁府禁方》
    2.8 《针灸大成》
3 清代与美容相关的主要医籍
    3.1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3.2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3.3 《医宗金鉴》
    3.4 《疡医大全》
    3.5 《本草纲目拾遗》
    3.6 《摄生总论》
    3.7 《串雅内外编》
    3.8 《随息居饮食谱》
        3.8.1 重视水饮
        3.8.2 饮食有节,注重素食
4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成就与特点
    4.1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
        4.1.1 医籍中对美容内容载录丰富
        4.1.2 治疗美容发展迅速,美容外科学传承创新
    4.2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特点
        4.2.1 理论上突出整体辨证,美容手段发展全面
        4.2.2 美容药物种类繁多,尤喜香药
        4.2.3 保健美容发展迅速,宫廷民间区分明确
5 讨论
    5.1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
        5.1.1 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意识对中医美容学发展的影响
        5.1.2 中医学对中医美容学发展的影响
        5.1.3 中国传统美容学思想的影响
    5.2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成就对现代医学的指导意义
    5.3 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特点对现代美容方药应用的指导意义
        5.3.1 香药在美容日化及保健品中的应用
        5.3.2 重视美容食品的现代化发展
    5.4 保健美容品的阶层性差异的原因
        5.4.1 保健美容品的价格高昂
        5.4.2 古代宫廷贵族对抗老防衰的追求
    5.5 关于促进中医美容学发展史研究的思考
        5.5.1 加强对中医美容学文献的系统整理
        5.5.2 加快对古文献整理中命名的标准化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2)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开发研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独具地域特色
2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的研究价值
    2.1 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
    2.2 生态保护价值
3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发展现状
    3.1 食用与药用开发
    3.2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质量标准不健全
        3.2.2 市场竞争力较弱
        3.2.3 资源破坏较严重
4 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前景展望
    4.1 加强基础研究与树立品牌效应
    4.2 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4.3 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3)肉苁蓉研究进展与产业化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肉苁蓉的功能成分研究及品种差异
2 肉苁蓉药用价值研究
    2.1 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2.2 提高免疫力及抗衰老作用
    2.3 对神经系统的保护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2.4 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2.5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2.6 对心脏和血管的保护作用
    2.7 润肠通便和保护肠道的作用
    2.8 补肾阳和抗疲劳作用
3 肉苁蓉的人工栽培
4 肉苁蓉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现状
5 总结与展望

(4)榛仁肽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及其功能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榛子简介
        1.2.1 榛子的特征、分布及种类
        1.2.2 榛子的化学组成及营养价值
    1.3 榛仁蛋白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榛仁肽研究现状
    1.5 生物活性肽
        1.5.1 抗氧化肽
        1.5.2 抗疲劳肽
    1.6 榛仁产品
    1.7 固体饮料
    1.8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榛仁蛋白双酶解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榛仁蛋白的提取
        2.2.2 酶解过程
        2.2.3 水解度的测定
        2.2.4 单一酶水解实验
        2.2.5 双酶水解实验
        2.2.6 酶解优化实验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单一酶对水解度的影响
        2.3.2 双酶水解实验
        2.3.3 单因素设计实验结果
        2.3.4 响应面法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榛仁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榛仁多肽分离纯化
        3.2.2 抗氧化活性测定
        3.2.3 抗氧化活性测定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榛仁多肽分离纯化实验结果
        3.3.2 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榛仁多肽抗疲劳功效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动物分组
        4.2.2 小鼠负重游泳实验
        4.2.3 全血乳酸(LD)的测定
        4.2.4 血尿素氮(BUN)的测定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6 抗疲劳功效的结果判定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榛仁肽饮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4.3.2 小鼠负重游泳实验结果与分析
        4.3.3 各组分对小鼠全血乳酸(LD)的影响
        4.3.4 各组分对小鼠血尿素氮(BUN)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榛仁多肽饮的调配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肽饮料的调配
        5.2.2 肽饮料的灭菌
        5.2.3 肽饮料保质期的测定
    5.3 实验结果
        5.3.1 麦芽糊精含量对肽饮料的影响
        5.3.2 蔗糖含量对肽饮料的影响
        5.3.3 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对肽饮料的影响
        5.3.4 肽饮料的灭菌实验结果
        5.3.5 肽饮料保质期感官指标测定
        5.3.6 肽饮料保质期微生物指标测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基于代谢/蛋白质组学研究补益气血剂对增龄小鼠影响及气血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补益气血剂对20月龄小鼠代谢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血浆样本的代谢组学研究
        1.实验方案
        2.增龄相关的代谢轮廓及标志物分析
        3.补血剂与补气剂对20月龄小鼠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实验二 肾组织样本的代谢组学研究
        1.实验方案
        2.增龄相关的代谢轮廓及标志物分析
        3.补血剂与补气剂对20月龄小鼠肾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实验三 脾组织样本的代谢组学研究
        1实验方案
        2.增龄相关的代谢轮廓及标志物分析
        3.补血剂与补气剂对20月龄小鼠脾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第三部分 补益气血剂对20月龄小鼠蛋白质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1实验方案
    2.实验初步结果及增龄相关蛋白标志物筛选
    3.补益气血剂对增龄小鼠肝组织样本的蛋白组学影响
第四部分 讨论
    1.基于代谢/蛋白质组学探讨气血之间关系
        1.1 “气血同源”理论的生物学依据
        1.2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理论的生物学依据
        1.3 小结
    2.经典补血剂四物汤对增龄小鼠代谢/蛋白质组学影响
        2.1 血虚证致衰老的代谢物表现形式
        2.2 血虚证致衰老的蛋白质表现形式
    3.经典补气剂四君子汤对增龄小鼠代谢/蛋白质组学影响
        3.1 气虚证致衰老的代谢物表现形式
        3.2 气虚证致衰老的蛋白质表现形式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说明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玛咖片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
        2.1.2 实验动物
        2.1.3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剂量设计与受试物给与方式
        2.2.2 负重游泳试验
        2.2.3 血清尿素测定
        2.2.4 肝糖原测定 (蒽酮法)
        2.2.5 血乳酸测定
    2.3 统计分析及结果判定
        2.3.1 试验数据统计
        2.3.2 结果综合判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玛咖片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小鼠增重的影响
    3.2 玛咖片对小鼠血清尿素及小鼠增重的影响
    3.3 玛咖片对小鼠肝糖原含量及小鼠增重的影响
    3.4 玛咖片对小鼠血乳酸值及小鼠增重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8)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抗疲劳作用研究及评价现状
    第二节 植物多糖的检测方法及分析应用
    第三节 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肉苁蓉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第一节 肉苁蓉提取物中苷类及多糖成分的定性分析
    第二节 肉苁蓉提取物中苷类及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第三章 肉苁蓉提取物的药效学及体内代谢情况研究
    第一节 肉苁蓉提取物缓解小鼠体力疲劳作用研究
    第二节 肉苁蓉提取物的体内代谢情况研究
第四章 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第一节 体力疲劳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的药效学研究
    第二节 体力疲劳小鼠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第三节 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第五章 肉苁蓉总有效组分与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 苯乙醇苷化合物的体外肠道菌群代谢研究及清除DPPH体外抗氧化评价
    第二节 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肉苁蓉总有效组分的调控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归脾汤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不寐的中医概况
        1 不寐病名探源
        2 不寐病因病机概述
        3 不寐的中医治疗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
        1 睡眠的生理和作用
        2 失眠流行病学及危害
        3 失眠定义、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4 失眠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5 失眠的西医治疗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归脾汤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的临床研究
    1 研究设计
        1.1 整体设计
        1.2 样本含量
        1.3 随机分组方法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案
        2.1 受试者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标准
        2.4 治疗方法
        2.5 治疗疗程
        2.6 注意事项
        2.7 临床观察
        2.8 失眠疗效评定方法
        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 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探讨
        4.2 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探讨
        4.3 失眠与记忆力之间的关系
        4.4 归脾汤的应用
        4.5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的临床研究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药用植物肉苁蓉生物学特性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主要地理分布
2 肉苁蓉生物学特征
    2.1 植物学特征
    2.2 繁殖特征
    2.3 主要寄主植物
3 主要化学成分
4 肉苁蓉生物学功能及药用价值
    4.1 肉苁蓉药用价值
    4.2 肉苁蓉生态经济价值
        4.2.1 生态效益好
        4.2.2 经济效益明显
        4.2.3 社会效益突出
5 开发利用前景

四、苁蓉运动保健饮料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及特点[D]. 石雪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新疆药食同源资源开发研究与前景展望[J]. 杨明翰,盛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13)
  • [3]肉苁蓉研究进展与产业化现状[J]. 侯蕾,王波,厉广辉,王兴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12)
  • [4]榛仁肽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及其功能性评价[D]. 郭显赫.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代谢/蛋白质组学研究补益气血剂对增龄小鼠影响及气血关系探析[D]. 西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玛咖片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研究[J]. 张志超,邱春媚,殷光玲,张旭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1)
  • [8]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小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9]归脾汤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伴健忘的临床观察[D]. 李晶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药用植物肉苁蓉生物学特性及应用价值[J]. 星学军,刁治民,许正泽. 青海草业, 2018(02)

标签:;  ;  ;  ;  ;  

肉苁蓉运动保健饮料的动物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