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华[1](2021)在《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的力度,对中国高质量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自此,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走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路上,存在诸多管理决策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极为突出的就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为避免出现大量弃风、弃光的情况发生,提升系统灵活性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此,研究建立并完善提高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探索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有助于为能源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减少无效投资,对“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规划有重大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其次,通过构建基于MLR-ANN(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耦合)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和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模型,系统LCOE(系统平准化发电成本)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以及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等模型,建立了新型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思维范式。然后,本文也应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中国电力行业潜在的发展路径,并运用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方法对形成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最后,针对优化路径,提出了公正合理的政策建议,为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献策。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阐述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优化思路,形成了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的整体思路。(2)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电源结构、跨省跨区输电线路和全社会用电量等主体构架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发电技术经济性、线损、厂用电率、煤耗、需求响应规模等成本效率方面的演变趋势。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的构建和电力行业优化路径的探索提供了参数设定依据。(3)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首先,重点分析了引起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相关因素,基于MLR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取了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显着影响变量。并通过时间序列ANN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分别预测了显着影响变量的未来值。其次,通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分别用两组数据预测了我国2021-2035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然后,基于Gompertz曲线模型对主要发达国家电力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了用电量“拐点”的问题。最后,整合了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的结果,结合对中长期电力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的结论,对本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MLR+最小二乘+ANN”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4)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以系统成本为核算基础的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补充了已有的技术成本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灵活性和需求侧资源考虑缺失的问题。然后,充分模拟电力市场环境,利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情况。最后,基于电力市场化背景,综合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结论,分析了各类发电资源和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年均新增规模及发展潜力,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约束条件设立了较为客观的定义域。(5)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首先,基于电力规划基本原理,通过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的分析,论述了中长期规划视角中需充分考虑满足系统灵活性要求,进而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必要性。其次,以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作为切入点,嵌入电力行业碳达峰约束与灵活性平衡约束进行优化,构建基于系统灵活性的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新型电力规划模型,并叠加前文子模型的互动,共同形成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MLR-ANN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系统LCOE模型以及双因素学习曲线模型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构建的基准情景、加强政策情景、“碳中和”情景以及1.5℃情景等四种不同政策情景,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探索了 2021-2035年我国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最后,采用运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规划模型呈现的规划方案能满足各项约束条件,是一个优化的结果。(6)政策建议。基于不同政策情景下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结论,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以及需求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优化路径得以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同时,还针对优化路径引发的相关公正转型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白扬[2](2016)在《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气部分规划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需求及环境保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对于中国这种以煤炭为主要来源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开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解决这一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其他高科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太阳能作为当今最理想的环保能源之一,已经得到了人类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光伏政策引导和全球光伏市场影响下,我国光伏发电得到跨越式发展。甘肃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结合太阳能资源及光伏电站建设特点,大力开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地区太阳能资源、地理位置、电力系统供需综合评价,确定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规模和建设的必要性。首先对光伏发电系统方案、组件选型、光伏阵列方案等进行研究,接着对电站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通信系统等基础规划设计,依次完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规划。分析计算电站年理论发电量和发电效益,从利润、社会效果方面对本光伏发电工程进行分析,并最终给出了评价和启示:在甘肃开发光伏发电项目,有利于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优化系统电源结构,且没有任何污染,减轻环保压力,并有明显的节能、环境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不仅对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为今后光伏发电系统建造提供理论依据。
郭竞之[3](2021)在《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进步,社会对电力能源供应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发电厂总装机规模也不断增加。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渐增大,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很有必要提升电网稳定性、安全性、电能质量而满足其未来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开发出高性能的发电企业监控系统。某水电站是四川东北部高压传输电网的主力电站,担负着高压传输电网调节波峰、调节频率与意外突发事故配备等重要工作任务。2001年5月投入正式运行的南瑞SSJ 3060型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安全、连续、稳定发供电打下了坚实的设备基础,提高了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水平。本文研究了此水电站监控系统的性能缺陷和难扩展相关问题,依据电力标准要求而对其进行重新设计。首先叙述了当前水电站监控系统的发展进步实际情况,根据水电站监控系统的真实状况以及特征,在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需求研究的基础之上,指出了满足实际要求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组成结构、上位机、现地控制单元、安全防护、AGC/AV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等进行研究,结合现场的设备结构及实际生产情况,找到符合要求且安全可行的设计方案。在对系统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对硬件、软件进行了选型配置,同时对开停机流程、AVC/AGC等功能进行了研究设计,提高了生产运行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当代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集自动智能化专业技术、电子信息化专业技术、网络专业技术、多数字媒体专业技术等多专业学科的结果。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对水电站运行设备的展开参数采集、实时监视、调节控制、操作,在节约人力成本,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安全可靠性。
周林杰[4](2020)在《河源地区光伏发电站并网方案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当前政策扶持与可观的发电并网收益,在河源地区建设发展光伏电站具有广阔的前景。一方面,河源地区定位在珠三角的后花园,不能发展重污染企业,发展光伏电站有利于提供清洁能源,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另一方面,发展光伏电站,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目前河源电网也积极主动吸纳光伏上网电源。本文对河源地区光伏发电站并网方案研究与分析,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光伏并网系统的Boost直流升降压电路及逆变电路。重点分析了光伏并网系统并网的常用控制原理。基于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搭建了简单的单相光伏并网仿真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合理性论证,为河源地区光伏系统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再次,在详细了解河源地区电网现状、电力需求预测、光伏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河源地区电力平衡的基础上,从周边网络、接入系统电压、接入系统经济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了110k V老围村光伏电站接入一次系统接入的推荐方案,并从短路电流计算、系统潮流计算、导线选型与路径等方面论证了一次系统接入的推荐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针对110k V老围村光伏电站接入一次系统接入的推荐方案,确定了110k V老围光伏电站二次及通信并网接入方案。给出了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光缆、光传输网络接入、调度数据网络等接入方案。
王佳庆[5](2020)在《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文中提出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化石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地球环境也在逐渐恶化,故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找到新型清洁、安全并且可靠的可再生或可持续能源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丰硕的太阳能源辐射就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无污染,用之不竭可再生的低成本清洁能源。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直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进行传输。光伏发电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也不会排放任何污染,具有可持续供给、清洁、安全、无噪声的优点,对地球环境保护和解决一次性资源短缺的危机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光伏发电的目的与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与发展现状。然后以通榆边昭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66kV光伏发电站的电气部分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以及二次系统等的设计,分析了光伏发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原理,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的研究,选用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组、光伏并网控制器、光伏逆变器、直流汇流箱以及交流配电柜等相关电气设备,设计了发电站二次系统方案,以及此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接地的相关方案。最后,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设计出一个完整可靠的光伏发电系统,建立了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66kV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稳定,利用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有效地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此外,该发电项目应用范围广,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有效地解决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的问题。光伏发电站还具有建设周期短,资源成本低,组建方便快捷的优点,能有效解决光伏变电站对电网负载的持续可靠供电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通榆县地区电网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电压低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夏天[6](2020)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与迫切的能源转型需求,建立一个新型的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成为当前能源发展的趋势。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电网的接入和电量的消纳成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新能源开发高度集中于“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2015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加强电力外送、扩大消纳范围的同时开展就近消纳试点,努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把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消纳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分别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10月制定了《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受传统电力调度、交易方式影响,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模式与方法仍不成熟,参与市场交易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评估与度量,而这些恰恰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发电成本均发生较大改变,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下售电侧市场放开、开放电网公平接入等政策使得电力市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本文结合新能源消纳现状与电力市场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立足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分析我国新能源消纳的现状,基于此,明晰影响我国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模型,为设计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与政策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并 依据影响分析的结果,构建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环境。(2)梳理各类型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分析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市场交易主体与模式的影响,从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角度分析设计新形势下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包括电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交易市场的分析与构建,寻找改革环境下新能源消纳的创新性途径,构建“无形的手”——电力市场机制及交易模式,促进新能源消纳。(3)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利用概率分析等方法梳理分析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中面临的各类风险,量化分析各类风险对电力交易的影响,建立电力交易风险度量模型,并结合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应对策略,开展新型电力交易管控机制分析与设计,规避新能源交易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环境。(4)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首先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政策进行分析与设计;其次,分析碳排放交易市场、绿色证书与配额制等政策对新能源的消纳空间作用;最后,以第三章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以第四章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为环境,以第五章电力交易管控机制为手段,综合全文构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在“无形的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有形的手”——政策,促进新能源消纳以及风电光伏无补贴平价上网,推动新能源的发展,缓解弃风、弃光现象。以甘肃省风光消纳情况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份新能源消纳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面临着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新能源消纳面临系统负荷水平、电网输送能力、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新能源发电特性及技术水平、预测精度、市场机制、政府优惠政策等因素影响。(2)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新能源消纳对电力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电源规划方面,2020-2030年电量盈余呈上升趋势。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外送能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以及需求侧管理均对新能源消纳产生重要影响;新能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在节能调度方式下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低于传统调度方式,且节能调度下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降低;新能源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方面,社会生产者总剩余呈下降趋势。(3)从电能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电力金融市场方面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改革与市场机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得到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成熟阶段,以备用辅助服务为例,应采用联合出清、单边-集中+分散交易、日内+日以上报价周期的备用辅助服务交易模式。在成本分摊方面,Shapley值分摊策略是较为合适的分摊方式的结论。(4)依据市场风险管理理论对新能源并网条件下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及控制机制进行分析,并基于半绝对离差模型建立风险度量模型,从经济性管控、社会性管控、反垄断管控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5)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管控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对政策优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碳排放权、绿色证书及配额制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得出以上政策优化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调整碳排放目标与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二是注意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搭配施行更能促进新能源消纳,三是稳步推进和实施碳排放政策和绿色证书政策,并结合消纳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
赵炜[7](2020)在《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雷电过电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雷电是危害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自然因素,雷电在系统中引起的暂态过电压,即雷电电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害系统内的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造成停运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这种电涌过电压的防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内的电涌过电压,需要采取了成套的防护措施,配备电涌保护器SPD(surge-protective-device)是其中颇为关键性的一环。就现已公布的文献来看,关于光伏发电系统中雷电电涌护设计,目前不少工程上依据相关规范及经验做法来实施的,缺乏定量化设计计算与较为充分的参考依据。本文针对应用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直流电涌保护器进行仿真研究和试验调查。首先基于PSCAD仿真软件,建立直流电涌保护器仿真模型。并分别对单级电涌保护器和双级电涌保护器进行仿真,对保护特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电路结构、参数选择和能量配合。通过对电涌保护器装配试品进行冲击试验,测取了相关保护指标,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电涌保护器样机。其次建立电缆两段的电涌保护器仿真模型,分析能量配合情况,讨论电缆长度对电涌过电压抑制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两个电涌保护器连接电缆参数范围,检验了仿真分析的有效性。然后搭建光发电系统暂态仿真模型,探讨电涌保护器在系统配置方式,对分别由光伏组件侧侵入和35k V并网侧侵入的雷电电涌的防护效果进行仿真考察。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光伏发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设计与使用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依据,对光伏发电系统雷电电涌过电压防护有实用价值。
王俊家[8](2020)在《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深度参与ITER计划,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建设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CFETR)逐步展开,我国核聚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核聚变装置的高效运行与其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密切相关。本论文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功能需求、稳态性和脉冲性核聚变负荷模型分析及其电压稳定性研究、基于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的脉冲配电网运行机理等方面探讨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及其运行控制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及方向。基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设计的基本框架及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 4类主要负荷,分别依据其容量及其性质确定对应配电网络配置。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展开分析,确定了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提出了基于各类计算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和冲击性负荷验算确定配网结构设计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设计思路。以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常规负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单台感应电动机铭牌数据转化为动态机理模型对应参数的辨识方法,并通过典型负荷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连续潮流法解析了不同负荷模型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电压静态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从机理上分析了系统电压暂态失稳的主要原因,基于时域分析法计算及仿真确定了故障清除时间和母线功率因数是影响电压暂态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磁体电源系统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系统两类典型脉冲性负荷进行了负荷模型分析,建立了基于微粒群算法磁体电源系统的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和PSM辅助加热电源综合负荷模型。通过EAST装置中磁体电源负荷现有数据验证了自恢复冲击负荷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综合模型的适用性。提出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提高稳定性的可行性控制措施,为实时监测聚变装置配网电压稳定性提供理论及可操作性基础。围绕随机性大,功率高且功率因数极低的磁体电源负荷进行了其与配电网络交互时的全面分析,以短路比为参数提出了变流器运行时对配电系统的配置要求,基于量化多变流器间运行影响程度,提出降低各变流器间相互影响解决方案。全面解析变流器配电系统配置对变流器运行工况如换相缺口和谐波电流产生等影响,利用EAST模型验证了现有配电网络与极向场变流器交互制约关系。提出避免谐振过电压和抑制低次谐波放大的配网侧控制策略,对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电网络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功能需求出发,对比了 ITER配电网络设计方案及负荷分析,依据设计流程搭建了 CFETR 220kV变配电网络基本框架,通过相关稳定性计算从理论上确定配电网络的基本参数,并基于ETAP12.6.0仿真软件的潮流及短路计算校验了负荷分配及无功补偿方案的可行性。
徐海波[9](2020)在《适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电网故障识别新判据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电力系统交直流混联、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特征给电网交流电气量的故障特征带来了较大的变化,用于稳定控制的传统电网故障识别判据面临巨大挑战。重点研究了交流线路故障跳闸新判据、直流换相失败识别新判据、相位角原理失步解列跳闸判据改进方案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联络线跳闸后的非计划性孤岛识别新判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揭示了现代电力系统暂态特性对用于稳定控制的传统跳闸判据的影响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系统、长距离输电和新能源并网对交流线路故障特性的影响,结合用于稳定控制的传统故障跳闸和无故障跳闸判据,获知故障相电流有效值升高不足、电压有效值下降不足及正负序阻抗不平衡是导致传统故障跳闸判据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双馈机组风电场撬棒保护动作会导致传统无故障跳闸判据误动作;进一步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2)提出了适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交流线路故障跳闸新判据。分析了稳定控制对线路故障跳闸判据的时效需求,证明了可利用直流系统短路和新能源机组撬棒保护投入后的交流等值网络进行故障分析;进一步利用不同类型故障期间电流序分量和相间余弦电压的典型特征,提出了适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交流线路故障跳闸新判据,RTDS试验证明了新判据在交直流混联、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针对半波长输电线路,用时差法确定故障点位置,再推算出故障点处电气量,进一步构建了适用于半波长线路的故障跳闸新判据。(3)提出了不依赖直流控保信号的直流换相失败和多直流同时换相失败新判据。分析了直流换相失败时换流阀两侧电流绝对值的大小关系,结合换相失败对交流电网的功率冲击,构建了适用于稳定控制的直流换相失败和多直流同时换相失败新判据,通过了 RTDS硬件在环试验。所提新判据不依赖直流控保信号,避免了直流控保系统故障后稳控系统不能感知直流换相失败,进而导致一、二道防线同时失效的风险。(4)提出了工程实用的基于相位角补偿的失步解列跳闸判据改进对策。分析了串联补偿电容对失步振荡中心及沿线测量阻抗相位角轨迹的影响机理,获知当串联补偿电容在线路电气中心附近时,补偿电容两侧会同时出现振荡中心,采用母线侧电气量判断失步解列跳闸存在误判振荡中心方向的风险,但采用线路侧的电气量来判断则没有这个风险;串联补偿电容进一步减少了线路等值阻抗角,导致相位角原理失步解列判据存在失效的风险;利用振荡过程中电流最大时刻的相位角等于线路等值阻抗角的特点,提出了工程实用的基于相位角补偿的失步解列判据改进对策。动模试验证明改进后的相位角原理失步解列判据能适应高串补度线路失步振荡的判别。(5)提出了综合工频变化量阻抗和谐波变化率的光伏发电系统的非计划性孤岛识别新判据。研究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孤岛前后并网点的工频等值阻抗和谐波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利用工频变化量阻抗和谐波电压在孤岛前后的显着差异,构建了孤岛识别新判据。新判据不受系统短路和谐波扰动的影响,同时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影响电能质量;RTDS试验和实际发生的孤岛数据验证了新判据的正确性。
李建林,王剑波,葛乐,孟高军,袁晓冬,周京华[10](2020)在《电化学储能电站群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应用技术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直流特高压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调峰、调频、调压压力日益加大,电网灵活性渐显不足。电化学储能作为时间维度的能量调控技术,其规模化应用及其与"厂、网、荷"及其他调节资源的协同优化运行,可有效提升电网应急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通过对规模化储能调峰、调频、调压、频率稳定和紧急状态恢复关键技术的介绍,并针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问题,重点就其应对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等紧急故障的稳定控制与紧急恢复手段进行了评述,结合示范工程建设与效能评价,为电化学储能在大电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使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变得更加坚强和智能。
二、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 |
1.2.2 不同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1.2.3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
1.2.4 煤电供给侧改革与灵活性改造 |
1.2.5 促进系统灵活性的市场政策机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3.5 研究路线图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 |
2.3 电力系统灵活性基本内涵 |
2.4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
2.4.1 传统需求预测模型 |
2.4.2 基于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预测模型 |
2.5 系统优化算法 |
2.5.1 粒子群算法 |
2.5.2 蚁群算法 |
2.5.3 遗传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电力行业主体构架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发电装机容量 |
3.2.2 跨省输电线路 |
3.2.3 全社会用电量 |
3.3 中国电力行业成本效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发电技术经济性 |
3.3.2 线损和厂用电率 |
3.3.3 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 |
3.3.4 需求响应规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MLR-ANN的中长期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构建 |
4.2.1 MLR基本原理 |
4.2.2 ANN基本原理 |
4.2.3 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 |
4.3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数据整理 |
4.3.1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全社会用电量影响因素数据整理 |
4.4 基于MLR-ANN的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4.1 用电量显着影响变量提取 |
4.4.2 2021-2035年显着影响变量预测 |
4.4.3 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5 电力需求预测定性分析与结果修正 |
4.5.1 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与国际比较 |
4.5.2 不同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对比 |
4.5.3 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校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系统LCOE和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5.2.1 LCOE模型基本原理 |
5.2.2 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
5.2.3 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构建 |
5.2.4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 |
5.3 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1 各类电力资源禀赋分布及新增电源布局 |
5.3.2 各类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3 区域电力流向及传输规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构建 |
6.2.1 电力规划模型基本原理及衍生 |
6.2.2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基本特征 |
6.2.3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分析 |
6.2.4 模型目标函数 |
6.2.5 模型约束条件 |
6.3 全国层面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3.1 情景设定 |
6.3.2 参数设定 |
6.3.3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 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1 电力资源现状分析 |
6.4.2 基于系统LCOE的各类发电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6.4.3 参数设定 |
6.4.4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5 电力规划方案运行模拟 |
6.5.1 运行模拟与系统灵活性定量评估方法 |
6.5.2 典型场景下区域电网运行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引言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气部分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发电分析 |
2.1 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 |
2.1.1 地区电力系统现状 |
2.1.2 电力系统规划 |
2.2 太阳能资源分析 |
2.2.1 甘肃省太阳能资源概述 |
2.2.2 代表气象站选择 |
2.2.3 太阳能辐射资料分析与计算 |
2.2.4 太阳能资源综合评价 |
2.3 工程规模 |
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4.1 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
2.4.2 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2.4.3 促进能源电力结构调整的需要 |
2.4.4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 |
2.4.5 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方案设计 |
3.1 光伏组件选型 |
3.1.1 选择原则 |
3.1.2 太阳能电池组件类型选择 |
3.1.3 电池组件的选择 |
3.2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 |
3.3 逆变器选型 |
3.3.1 逆变器的选型原则 |
3.3.2 逆变器选择 |
3.4 光伏方阵设计 |
3.4.1 概述 |
3.4.2 光伏电站系统组成 |
3.5 光伏子方阵设计 |
3.5.1 光伏阵列安装方式选择 |
3.5.2 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 |
3.6 方阵接线方案设计 |
3.6.1 汇流箱设计 |
3.6.2 逆变器室设计 |
3.6.3 光伏发电单元系统方案 |
3.7 辅助技术方案 |
3.7.1 环境监测方案 |
3.7.2 光伏组件清洗方案 |
3.8 本章小结 |
4 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
4.1 电气一次设计 |
4.1.1 设计依据 |
4.1.2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
4.1.3 升压变电站站址选择 |
4.1.4 电气主接线 |
4.1.5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4.1.6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设计 |
4.1.7 站用电及照明 |
4.1.8 电气设备布置 |
4.1.9 电气一次主要设备清单 |
4.2 电气二次设计 |
4.2.1 设计依据和原则 |
4.2.2 电站的调度管理与运行方式 |
4.2.3 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4.2.4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
4.2.5 二次接线 |
4.2.6 控制电源系统 |
4.2.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4.2.8 视屏安防监控系统 |
4.2.9 电工试验室 |
4.2.10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 |
4.2.11 电气二次设备清单 |
4.3 通信 |
4.3.1 系统通信方案 |
4.3.2 厂内通信 |
4.3.3 通信电源 |
4.3.4 配线及电缆网络 |
4.3.5 通信机房及接地要求 |
4.3.6 对外通信 |
4.3.7 调度录音系统 |
4.3.8 通信设备清单 |
4.4 本章小结 |
5 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益分析 |
5.1 年上网电量估算 |
5.1.1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分析 |
5.1.2 年理论发电量计算 |
5.2 财务评价 |
5.2.1 资金筹措及贷款条件 |
5.2.2 费用计算 |
5.3 上网电价测算及发电效益计算 |
5.3.1 上网电价测算 |
5.3.2 发电效益计算 |
5.3.3 清偿能力分析 |
5.3.4 盈利能力分析 |
5.3.5 敏感性分析 |
5.4 社会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附表 |
(3)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与需求分析 |
2.1 基本需求 |
2.1.1 现地控制级 |
2.1.2 电厂控制级 |
2.2 功能需求 |
2.2.1 系统软件需求 |
2.2.2 开发软件需求 |
2.2.3 应用软件需求 |
2.3 性能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监控对象 |
3.2 设计原则 |
3.3 结构设计 |
3.4 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 |
3.4.1 数据采集软件的问题 |
3.4.2 主控平台与被控设备通讯软件配置参数及数据库修改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4.1 上位机的硬件设计 |
4.1.1 上位机的硬件需求 |
4.1.2 上位机的硬件设计 |
4.2 现地控制单元(LCU)的硬件设计 |
4.2.1 现地控制单元(LCU)概述 |
4.2.2 现地控制单元(LCU)功能需求分析 |
4.2.3 机组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2.4 公用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2.5 开关站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2.6 闸门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3 安全防护硬件设计 |
4.3.1 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
4.3.2 安全防护硬件设计的总体原则 |
4.3.3 分区防护 |
4.3.4 硬件设计 |
4.4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界面设计 |
5.1.1 设计原则 |
5.1.2 监控系统、触摸屏界面设计 |
5.2 系统平台 |
5.3 软件设计 |
5.3.1 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
5.3.2 监控软件功能模块 |
5.3.3 软件设计思想 |
5.3.4 监控系统应用软件 |
5.4 机组自动控制流程的软件设计 |
5.4.1 开机过程控制流程框图 |
5.4.2 开机过程控制PLC程序设计 |
5.4.3 正常停机过程控制流程框图 |
5.4.4 正常停机过程PLC程序设计 |
5.4.5 事故停机过程控制流程框图 |
5.4.6 事故停机过程PLC程序设计 |
5.5 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设计 |
5.5.1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设计 |
5.5.2 自动电压控制(AVC)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评估分析 |
6.1 测试目的和计划 |
6.1.1 测试目的 |
6.1.2 测试计划 |
6.2 系统的试运行 |
6.2.1 运行监视和事件报警 |
6.2.2 顺控流程控制 |
6.2.3 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 |
6.2.4 机组自动电压控制(AVC) |
6.3 系统的测试用例 |
6.4 服务器性能测试 |
6.4.1 用户的并发数据测试 |
6.4.2 服务器流量需求测试 |
6.4.3 实时性的测试 |
6.5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6.6 系统优缺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
6.6.1 系统整体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6.2 LCU硬件回路及软件程序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6.3 上位机软件程序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6.4 设备布置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河源地区光伏发电站并网方案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伏并网系统与控制 |
2.1 光伏并网系统与并网原理 |
2.1.1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简介 |
2.1.2 直流/直流变换器 |
2.1.3 逆变器 |
2.1.4 并网原理 |
2.2 并网控制策略 |
2.2.1 电流控制方式 |
2.2.2 并网系统闭环控制方式 |
2.3 并网仿真算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源地区光伏并网一次侧接入方案 |
3.1 河源地区电网现状 |
3.2 河源市电力需求预测 |
3.3 光伏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4 河源地区电力平衡 |
3.5 110kV老围村光伏电站接入一次系统方案论证 |
3.5.1 项目周边网络概况 |
3.5.2 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论证 |
3.5.3 接入方案拟定 |
3.5.4 接入系统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3.5.5 推荐方案 |
3.5.6 推荐方案短路电流计算 |
3.5.7 推荐方案接入系统潮流计算 |
3.5.8 推荐方案导线截面选择及线路型式 |
3.5.9 推荐方案线路路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源地区光伏电站二次系统及通信并网方案 |
4.1 光伏电站侧二次系统并网 |
4.1.1 继电保护并网方案 |
4.1.2 调度自动化系统并网方案 |
4.1.3 电能量计量系统并网方案 |
4.2 系统通信并网方案 |
4.2.1 光缆并网接入方案 |
4.2.2 光传输网络接入方案 |
4.2.3 调度数据网络接入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优缺点 |
1.3 光伏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 |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
2.1 系统组成与原理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2.2.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
2.2.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2.2.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系统电气部分设计 |
3.1 站区总布置 |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 |
3.2.1 太阳能电池原理 |
3.2.2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相关计算 |
3.2.3 太阳能电池组件方位角和倾斜角的设计 |
3.2.4 安装方式以及位置场所 |
3.3 逆变器的选型 |
3.4 直流汇流箱的设计 |
3.5 控制器的设计 |
3.6 交流配电柜设计 |
3.7 DC/DC变换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次系统设计方案 |
4.1 系统继电保护方案 |
4.1.1 系统概况 |
4.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4.1.3 系统技术要求 |
4.1.4 系统调度自动化 |
4.2 计算机监控系统 |
4.2.1 计算机监控系统任务 |
4.2.2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
4.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4.3.1 光伏电站继电保护 |
4.3.2 各元件保护配置 |
4.3.3 安全自动装置 |
4.4 二次接线 |
4.4.1 光伏电站电气测量 |
4.4.2 防误操作闭锁系统 |
4.4.3 互感器配置 |
4.5 变电站控制系统 |
4.6 电气二次设备配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
5.1 设计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
5.1.2 技术原则 |
5.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
5.2.1 短路电流计算 |
5.2.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5.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
5.3.1 过电压保护措施 |
5.3.2 避雷器选型 |
5.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
5.4.1 雷击的简介 |
5.4.2 无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3 有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4 防雷接地设计总结 |
5.5 消防措施 |
5.6 劳动安全卫生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电力市场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1.2.2 促进新能源发展政策的研究综述 |
1.2.3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能源消纳关键影响因素和管制政策特性分析 |
2.1 典型地区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甘肃省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2 新疆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3 内蒙古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现状及运营特性分析 |
2.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现状及特性分析 |
2.3.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现状概述 |
2.3.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管制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与评价 |
3.1 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 |
3.2 新能源消纳相关市场主体分析 |
3.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与建模 |
3.3.1 因果关系反馈环路 |
3.3.2 系统流图 |
3.4 算例分析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仿真模拟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与分析 |
4.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设计概述 |
4.1.1 各类型电力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4.1.2 不同类型电力市场间的相关关系 |
4.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能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双边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跨区跨省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现货电力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与分析 |
4.3.1 基于广义需求与供给的辅助服务市场需求优化模型 |
4.3.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模式设计 |
4.3.3 基于夏普利值的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机制设计 |
4.4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设计与分析 |
4.4.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设计 |
4.4.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分析 |
4.5 不同交易模式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甘肃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交易风险分析与新能源交易管控机制设计 |
5.1 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分析 |
5.1.1 新能源并网条件下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识别 |
5.1.2 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度量模型 |
5.2 电力市场交易管控机制分析 |
5.2.1 现有的新能源电力交易管控体系与模式 |
5.2.2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交易管控机制的影响 |
5.3 考虑电力交易风险度量模型的新型交易管控机制设计 |
5.3.1 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应对策略 |
5.3.2 新型电力交易管控机制的设计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管控机制政策优化模型研究 |
6.1 典型政策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1.1 碳排放交易市场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1.2 绿色证书市场与配额制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政策设计 |
6.2.1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设计 |
6.2.2 绿色证书市场与配额制的设计 |
6.3 基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 |
6.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 |
6.3.2 模型参数设置及情景设计 |
6.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4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雷电过电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伏发电系统雷电防护的必要性 |
1.2 侵入光伏发电系统的雷电电涌过电压 |
1.2.1 雷电电涌过电压侵入途径 |
1.2.2 雷电流的波形描述 |
1.3 光伏发电系统雷电防护设计概述 |
1.3.1 防雷分区 |
1.3.2 光伏发电系统防雷存在的问题 |
1.3.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构成 |
1.3.2.1 外部防雷 |
1.3.2.2 内部防雷 |
1.3.4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防雷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光伏直流电涌保护器的仿真与试验 |
2.1 引言 |
2.2 电涌保护器分类及选择要求 |
2.2.1 电涌保护器的分类 |
2.2.2 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的影响因素 |
2.3 直流电涌保护器结构 |
2.3.1 常见直流电涌保护器结构 |
2.3.2 直流电涌保护器保护支路结构选择 |
2.4 电涌保护器保护支路仿真与试验对比 |
2.4.1 冲击电流发生器 |
2.4.2 保护支路PSCAD仿真 |
2.4.2.1 氧化锌压敏电阻仿真 |
2.4.2.2 气体放电管仿真 |
2.4.3 基本保护支路仿真与试验对比 |
2.5 单级直流电涌保护器仿真分析 |
2.6 单级直流电涌保护器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3 双级串联式直流电涌保护器设计 |
3.1 双级直流电涌保护器理论分析 |
3.1.1 双级电涌保护器简化分析 |
3.1.2 集总参数电路分析 |
3.2 双级串联式直流电涌保护器的配合特性仿真 |
3.2.1 在8/20μs冲击电流作用下的配合 |
3.2.2 混合波浪涌测试仿真 |
3.2.3 仿真结果讨论 |
3.3 双级直流电涌保护器试验 |
3.4 建立直流电涌保护器样机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4 多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配合 |
4.2 仿真调查 |
4.2.1 电缆模型仿真 |
4.2.2 电缆两端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防雷仿真分析 |
5.1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结构 |
5.2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仿真 |
5.2.1 光伏组件特性仿真 |
5.2.2 连接电缆仿真 |
5.2.3 架空线仿真 |
5.2.4 光伏逆变器及并网变压器模型 |
5.2.5 并网线路的简化模拟 |
5.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雷电电涌过电压防护分析 |
5.3.1 雷电侵入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方式 |
5.3.2 雷电暂态响应与防护效果仿真 |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电涌保护器样机外壳三视图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概述 |
1.1.1 变配电需求概述 |
1.1.2 国内外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现状 |
1.2 变配电稳定性分析现状 |
1.2.1 电压稳定性能分析现状 |
1.2.2 脉冲性负荷与电网交互影响 |
1.3 选题背景和本文主要工作 |
1.3.1 本文选题的背景 |
1.3.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托卡马克装置变配电功能需求分析及拓扑设计 |
2.1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1 负荷种类分析 |
2.1.2 电压等级选择 |
2.1.3 配网结构需求分析 |
2.2 核聚变装置变配电结构方案设计 |
2.2.1 拓扑结构设计 |
2.2.2 无功补偿系统容量 |
2.3 计算及验证 |
2.3.1 潮流计算 |
2.3.2 短路电流计算 |
2.3.3 系统稳定计算及冲击负荷及谐波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托卡马克稳态负荷模型分析与电压稳定性研究 |
3.1 静态负荷模型 |
3.2 动态负荷模型 |
3.2.1 动态机理模型 |
3.2.2 铭牌参数辨识 |
3.3 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 |
3.3.1 电力传输系统特性 |
3.3.2 静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
3.3.3 连续潮流法 |
3.3.4 算例分析 |
3.4 暂态电压稳定性机理研究 |
3.4.1 受端电压暂态失稳机理 |
3.4.2 感应电动机暂态稳定性 |
3.4.3 时域仿真法 |
3.4.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与稳定性指标分析 |
4.1 托卡马克脉冲及综合负荷模型 |
4.1.1 动态非机理模型 |
4.1.2 磁体电源冲击性负荷模型 |
4.1.3 综合负荷模型 |
4.1.4 脉冲负荷模型算例 |
4.2 脉冲性负荷稳定性指标 |
4.2.1 基于出口短路容量的稳定性指标 |
4.2.2 极向场磁体电源负荷稳定性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功率磁体电源负荷交直流交互运行机理研究 |
5.1 交直流交互系统 |
5.1.1 交直流系统强度 |
5.1.2 多变流器相互影响 |
5.2 换相电抗对变流器运行影响 |
5.2.1 换相缺口 |
5.2.2 换相电抗对谐波的影响 |
5.3 谐振过电压及谐波放大 |
5.3.1 谐振过电压 |
5.3.2 系统谐振频率及放大倍数 |
5.4 算例分析 |
5.4.1 短路容量对电压缺口的影响 |
5.4.2 换相电抗与变流器运行间相互影响 |
5.4.3 谐波放大倍数 |
5.4.4 抑制谐波放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变配电站设计分析与研究 |
6.1 CFETR变配电系统方案结构设计 |
6.2 潮流及短路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适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电网故障识别新判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交直流混联的影响及判据现状 |
1.2.2 特高压长距离交流输电的影响及判据现状 |
1.2.3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影响及判据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现代电力系统暂态特性对交流线路跳闸判据的影响机理 |
2.1 引言 |
2.2 直流系统对近区交流线路故障跳闸判据的影响机理 |
2.2.1 换相失败对逆变站送出交流线路故障相电流有效值的影响 |
2.2.2 直流控制系统对逆变站送出交流线路故障特性的影响 |
2.2.3 传统故障跳闸判据不适应性的仿真验证 |
2.3 特高压长距离输电对线路故障跳闸判据的影响机理 |
2.3.1 近区强电源支撑对特高压交流线路故障跳闸判据的影响 |
2.3.2 半波长线路故障特性及对其对故障跳闸判据的影响 |
2.4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送出线路跳闸判据的影响机理 |
2.4.1 双馈风电机组的暂态特性及对跳闸判据的影响 |
2.4.2 逆变型电源的暂态特性及对跳闸判据的影响 |
2.4.3 传统线路跳闸判据不适应性的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交流线路故障跳闸新判据 |
3.1 引言 |
3.2 交流线路故障跳闸新判据的构建 |
3.2.1 稳定控制对交流线路故障跳闸判据动作时间的要求 |
3.2.2 适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交流线路故障跳闸新判据 |
3.2.3 适用半波长线路稳定控制的故障跳闸新判据 |
3.3 新判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试验验证 |
3.3.1 应用于逆变站送出交流线路 |
3.3.2 应用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
3.3.3 应用于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 |
3.3.4 应用于半波长输电线路 |
3.4 新判据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依赖直流控保信号的换相失败识别新判据 |
4.1 引言 |
4.2 直流换相失败后的故障特征及换相失败识别原理 |
4.2.1 直流换相失败后的换流阀两侧故障电流关系 |
4.2.2 换相失败识别原理 |
4.3 不依赖直流控保信号的换相失败识别新判据 |
4.3.1 换相失败判据启动逻辑 |
4.3.2 换相失败判据判断逻辑 |
4.4 新判据RTDS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补电容对相位角原理失步解列跳闸判据的影响和对策 |
5.1 引言 |
5.2 相位角原理失步解列跳闸判据简介 |
5.3 串联补偿电容对失步振荡中心点位置的影响及对策 |
5.4 串联补偿电容对相位角轨迹的影响及对策 |
5.4.1 串联补偿电容对相位角轨迹的影响 |
5.4.2 相位角原理失步解列跳闸判据的改进策略 |
5.4.3 动模试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线跳闸后的孤岛识别新判据 |
6.1 引言 |
6.2 孤岛前后并网点电气量故障特性及新判据设计 |
6.2.1 工频变化量阻抗特征及判据设计 |
6.2.2 谐波电压特征及判据设计 |
6.2.3 综合工频变化量阻抗和谐波电压变化率的孤岛识别新判据 |
6.3 孤岛识别新判据的仿真验证 |
6.3.1 孤岛发生情况下新判据的验证 |
6.3.2 并网线路开断但未造成孤岛情况下的验证 |
6.3.3 短路故障时新判据的适应性 |
6.3.4 系统谐波波动时新判据的适应性仿真 |
6.4 新判据的RTDS实验验证和工程应用情况 |
6.4.1 RTDS数字仿真试验 |
6.4.2 工程应用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D]. 张文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甘肃张掖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气部分规划与设计[D]. 白扬.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1)
- [3]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竞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河源地区光伏发电站并网方案研究与分析[D]. 周林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D]. 王佳庆.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6]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D]. 夏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内部雷电过电压保护研究[D]. 赵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配网负荷分析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D]. 王俊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适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电网故障识别新判据研究[D]. 徐海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电化学储能电站群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应用技术研究综述[J]. 李建林,王剑波,葛乐,孟高军,袁晓冬,周京华. 高电压技术, 2020(01)
标签:新能源论文; 光伏发电论文; 电力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分布式光伏电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