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疆棉区棉蚜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佩佩[1](2021)在《多异瓢虫对设施蔬菜烟粉虱及蚜虫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蚜虫及烟粉虱的危害给设施蔬菜的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多异瓢虫是新疆优势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对蚜虫及烟粉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室内捕食实验确定了多异瓢虫对三种蚜虫及烟粉虱若虫的捕食情况及偏好性;通过罩笼实验确定了多异瓢虫防治三种蚜虫及烟粉虱的最佳益害比;通过人工模拟田间应用情况,确定了多异瓢虫的不同释放方式对蚜虫的控制效果,进而为利用多异瓢虫防治设施蔬菜蚜虫及烟粉虱提供数据支撑。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捕食试验,确定多异瓢虫成幼虫均对三种蚜虫和烟粉虱若虫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多异瓢虫成幼虫对桃蚜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表现为:雌成虫>四龄幼虫>三龄幼虫>雄成虫>二龄幼虫>一龄幼虫。多异瓢虫成幼虫对豆蚜及棉蚜的理论最大捕食量表现均为:雌成虫>雄成虫>四龄幼虫>三龄幼虫>二龄幼虫>一龄幼虫;多异瓢虫成幼虫对烟粉虱若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较低,其中雌成虫最大日捕食量为110头/日,四龄幼虫最大捕食量最大为39头/日。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多异瓢虫成幼虫对三种蚜虫及烟粉虱若虫的捕食量均增加,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符合;多异瓢虫成幼虫对三种蚜虫及烟粉虱若虫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捕食率均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符合Hasse-Ⅱ模型。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表现出捕食偏好性。(2)通过温室内设置罩笼试验,按益害比1:10和1:20释放多异瓢虫成虫后,短期内对豆蚜防效可达90%以上;但防治后期多异瓢虫定殖率低,防治成本较高。益害比为1:60、1:80时,后期防效低、持效期短。益害比1:40时可持续控制豆蚜的危害。释放多异瓢虫成虫防治桃蚜,益害比为1:20、1:40时,防效表现较好,但防治成本高于其他益害比。益害比为1:80、1:100时,释放后35d防效较差,分别为46.6%和26.6%。益害比1:60时可持续控制桃蚜的危害。释放多异瓢虫成虫防治棉蚜时,益害比1:10、1:20和1:40在释放7~35 d,防治效果均高于益害比1:60和1:80处理组,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考虑到释放成本,推荐将1:40作为多异瓢虫成虫防治棉蚜的参考益害比。多异瓢虫防治烟粉虱时,益害比1:5时防效高于其他处理组,表现一定的控制作用。(3)在温室内通过模拟田间应用情况,试验共设三种不同的释放方式,确定了在不同释放方式处理下防效均与未释放天敌处理组的区域呈显着性差异,均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朱鹏[2](2020)在《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对瓜蚜的防效及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对葫芦科蔬菜危害严重,通过刺吸式的口器来吸取植物汁液、排泄蜜露使植株发育不良、滋生霉菌,并能传播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瓜类蔬菜品质。为有效控制瓜蚜在设施黄瓜上的发生,实现高效低毒的化学防治目标,本研究以本课题前期获得的防治瓜蚜协同增效杀虫剂效果为基础,对比氟啶虫酰胺以及吡蚜酮的水分散颗粒剂(WG),继续深入探索剂型和施药方法对防治瓜蚜增效作用明显的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1∶1、2∶3两种配比的防效影响,以及对两种非靶标生物蜜蜂和蚯蚓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盆栽防效试验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了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等3种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制剂的药效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的混配药剂在试验浓度25mg/L、50 mg/L、75 mg/L的防效整体优于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的单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试验浓度下,药后1天,三种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制剂除25 mg/L的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外,各处理的防效均在40%以上。药后7天,三种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制剂各处理的防效均在95%以上。25 mg/L的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速效性较差可能与混配比例有关。从剂型来看,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第1、3、7天的防效对比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差异并不显着。从药剂配比来看,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和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在施药后1天的防效要优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但在施药后3天,两种配比的防效差异逐渐减小,至第7天时,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防效甚至还稍优于其他两种混配比例1∶1的制剂。2.田间防效试验本实验主要通过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来检测氟啶虫酰胺·吡蚜酮3种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喷雾处理相比,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灌根处理在试验剂量为7.5 g a.i./hm2和15 g a.i./hm2时在施药后3、7、14天能表现出更高的防效。对比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两种施药方法,灌根处理仅在试验剂量为7.5 g a.i./hm2的施药后3天时防效优于喷雾处理。而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以及两种单剂的喷雾处理防效均优于灌根处理。剂型方面,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的喷雾处理相比,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的喷雾处理在试验剂量7.5 g a.i./hm2时的作用效果较差;在试验剂量为15 g a.i./hm2、22.5 g a.i./hm2时,喷雾处理的防治效果与水分散粒剂差别不显着;而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的各灌根处理防效则显着低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的灌根处理。对比三次田间防效调查结果:三种制剂中,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用于喷雾施药时速效性与持效性均为最佳,且在灌根施药处理中的速效性亦是最好;而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灌根施药处理后期防治效果较好,在各个灌根处理中持效性最佳。3.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根据蚯蚓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依据GB/T 31270.15-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按LC50的大小划分标准,三种供试制剂均为低毒。根据蜜蜂急性接触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依据GB/T 31270.10-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接触和急性经口毒性按LD50的大小划分标准,结果表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为中等毒,其余急性接触毒性均为低毒。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对蜜蜂的急性经口毒性为高毒,10%氟啶虫酰胺WG为低毒,其余均为中等毒。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10%氟啶虫酰胺WG或由其使用助剂的差异性,使其对蜜蜂具有一定的拒食作用,可能是造成其低毒的一个原因。从对两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来看,三种混剂在规定剂量内灌根使用时,不会对蚯蚓造成危害性影响。但在应用蜜蜂授粉的蔬菜设施保护地内喷雾使用时应尽量谨慎使用,特别是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虽然防治效果好,但对蜜蜂毒性较高。
李映程[3](2018)在《新疆棉花叶斑病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棉花叶斑病在世界各大植棉区普遍发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棉花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但各地报道引起棉花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对其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新疆,是全国最大的棉区,也是国内叶斑病发生较重的棉区,但对其病原种类基本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2016年4月下旬至5月底北疆棉区持续降雨,气温偏低,导致棉花叶斑病暴发,不少地方发病率高达100%,尽快搞清其病原种类对其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开展了本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新疆棉花叶斑病的病原种类进行鉴定,明确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异同;第二,棉花叶斑病病菌接种方法的研究,为该病害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三,测定环境条件对棉花叶斑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第四,新疆棉花叶斑病病原菌的RAPD分析,以此揭示各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与菌株来源、采集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经调查、分离纯化和鉴定,2016年和2017年在石河子、昌吉、博乐、阿勒泰、阿克苏、喀什、和田等7个地区30个单位等植棉区发生的棉花叶斑病,根据其形态特征,结合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进行鉴定,主要由A.tenuissima、A.alternata和A.macrospora所引起,与疆外其他地区不完全相同。该病害从苗期至成株期均有发生,苗期和生长后期因持续低温高湿易流行,故在新疆重点植棉区,对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在苗期和生长后期注意进行防治,减少该病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2.3种病原菌在有伤接种和无伤接种条件下均可发病,但在有伤接种条件下接种,发病明显早于无伤接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接种,均表现较低温度(白天15℃/夜间10℃)条件下接种容易成功,不仅病害的潜育期较短,且发病更为严重。无伤接种条件下,也表现为基本相同的结果。可见,温度是接种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田间调查发现,长绒棉发病重于陆地棉,苗期接种试验,长绒棉(海岛棉)比陆地棉更易感病,接种A.macrospora的发病率均高于接种其他2种病原菌。相对整株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对环境条件更易控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因此,在一般基础研究中,可用离体叶片接种代替整株接种。3.3种病原菌A.alternata、A.tenuissima和A.macrospora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较快。在5℃35℃之间均可生长,25℃30℃为其生长最适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菌丝生长均显着受抑制。湿度与菌丝生长速率呈现正相关,湿度越大,病原菌生长速率越快,湿度超过90%,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菌丝在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快,24 h光照、24 h黑暗次之。3种病原菌在pH为510,菌丝均能生长,但pH在78之间,菌丝生长最好。4.对其54个链格孢菌菌株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聚类分析表明,54个Alternaria spp菌株,相似系数在0.540.61之间时,可将其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群是小孢子种链格孢菌,包含A.alternata和A.tenuissima,第2大类群是大孢子种链格孢菌(A.macrospora),当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70之间时,又可将第1大类群48个链格孢菌小孢子种菌株分为A.alternata和A.tenuissima 2大类群,与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54个链格孢菌菌株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亲缘关系与菌株的采集时间、地点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任毓忠[4](2014)在《新疆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发病机理及传播途径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新疆棉花上新出现的细菌性烂铃病田间的发生情况及对棉花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病原菌的主要侵入方式及遗传分化,查明了病害在田间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病害,制定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在田间的症状表现为未成熟的棉铃表面沿纵沟线出现褐色坏死条带,剖开棉铃,内部未成熟的部分或全部棉纤维变褐,并呈水渍状,严重时整个棉铃变褐,棉壳变软,棉纤维和种子呈褐色,棉铃提早开裂,无法正常成熟。从田间采集的棉铃病样中分离、纯化得到53个细菌分离物,供试菌株针刺和注射接种棉铃进行致病性测定,都能引起棉铃腐烂症状的发生,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的观察和测定,同时结合细菌16sr DNA序列的测定,将引起新疆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的病原确定为成团泛生菌(Pantoea agglomerans)。通过大田调查和小区实验,查明了细菌性烂铃病在新疆棉田的发生和危害情况以及病害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在新疆棉田中普遍发生,平均发病率为20.6%,减产10%-20%;棉花不同品种间发病情况有明显的差别。病害对棉花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铃重的减轻27.6%、衣分平均降低5.3%和瘪籽率平均增加1.6倍;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体现在纤维比强度和伸长率的下降、马克隆值的增加等。带菌的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都明显降低。棉花不同生长时期,通过田间人工接种实验,确定P.agglomerans在棉花上的主要侵染途径;结果显示:病原菌不能通过种子和土壤带菌传播,棉株中内生的P.agglomerans与棉花烂铃病的发生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病原菌也不能通过植株、花器、铃表面的喷雾侵入寄主,棉铃表面的轻微刮伤也不能作为病原菌侵入的通道,只能通过棉铃穿刺(刺透铃壳)和注射接种才能造成烂铃症状的出现。棉花结铃盛期,采集棉田中主要昆虫,分离并确定各种昆虫体内是否携带P.agglomerans,结果表明,在新疆棉田昆虫体内能分离得到成团泛生菌P.agglomerans的有缨翅目的花蓟马(Frankliniella.formosae)、半翅目的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长蝽(Geocoris.spp)、花蝽(Orius.spp)和缘蝽(Leptocorisa.spp),鞘翅目的多异瓢虫(Adoniavariegat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鳞翅目的棉铃虫幼虫(Heliothis armigera);棉蚜(Aphis gossypii)体内没有分离到目标菌。田间的花蓟马、牧草盲蝽、苜蓿盲蝽的带菌率最高。花蓟马的带菌量相对较低,单个虫体的带菌量最多为44 CFU/头,而盲蝽的个体带菌量为80-5.14*103CFU/头,盲蝽的个体带菌量远远大于田间花蓟马的带菌量。应用对不同药剂敏感性分析和REP-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来源株菌的遗传多样性,室内药敏性测定的聚类分析得出,33个菌株可分为5个群,两个大组群:A群和B群各含14个和16个菌株,两组群菌株数占了总菌株数的91.0%,A组主要包含了来自棉花烂铃病的菌株和田间盲蝽的分离物。REP-PCR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在70%的差异性上可以分为5个群,其中B群最大,包括了21个菌株,占供试菌株的67.7%,且来自棉花烂铃病的菌株与来自田间盲蝽的菌株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用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标记的突变菌株Cx21-R和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的菌株Cx21-GFP饲喂盲蝽后,盲蝽的喙、头部和消化道中都能分离到Cx21-R菌株,且消化道中细菌的含量明显高于喙和头部,盲蝽消化道的中肠和后肠中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产生。表明细菌主要定殖在盲蝽的消化道中。用带有抗性标记菌株CX21-R的绿豆饲喂盲蝽后,将带菌盲蝽转接到离体棉铃上,盲蝽取食后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47.1%和56.25%,明显高于未接菌盲蝽取食后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6.25%)。表明,带菌盲蝽在离体棉铃上取食后,可将病原细菌Pantoea agglomerans有效的转移进入棉铃内部。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棉铃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结铃10左右的幼铃和结铃20d左右的中等大小棉铃的发病率较高,幼铃的发病率分别为71.88%和67.86%,中等大小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66.67%和64.28%;而结铃30d以上的成铃发病率分别为33.33%和30.77%。表明铃的成熟程度对病原的侵染能力影响较大,幼铃和中等大小的棉铃更容易感染病害,而成熟阶段的棉铃对病害的感染能力较弱。不同的盲蝽数量与棉铃的发病率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分别接种2头、5头和10头带菌的盲蝽,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13.79%、30.00%和52.94%,转入的带菌盲蝽数量越多,棉铃的发病率越高,发病也越严重。由此也表明,盲蝽的数量或田间的种群密度与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的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工接菌的盲蝽饲喂在田间棉株上,可引起田间棉铃的发病,表现的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的完全一致,平均发病为31.87%;田间未接种盲蝽的棉铃发病率为6.8%,盲蝽取食后的棉铃发病率是不接盲蝽的近5倍。并对发病的棉铃进行了分离检测,仅从饲喂含有突变细菌CX21-R食物的盲蝽取食棉铃中分离到突变细菌,田间自然发病的棉铃中的细菌只能在无抗生素的KB培养基上生长。表明棉田中的盲蝽是新疆棉花细菌性自然传播的主要介体。
郭天凤[5](2014)在《新疆棉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药剂抗性监测、风险评估及抗性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采用单头反选育的方法,得到了棉蚜吡虫啉(LC50为0.176mg/L)、啶虫脒(LC50为0.180mg/L)敏感种群;相对于田间原始种群(LCso分别为0.346mg/L和0.312mg/L),棉蚜吡虫啉、啶虫脒敏感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的LCs0分别减少了2倍、1.73倍。采取群体汰选的方式,浸药40次选育的棉蚜吡虫啉、啶虫脒种群,相对于敏感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83.27倍(LC50为14.657mg/L)、82.33倍(LCso为14.819mg/L)。采用阈性状分析的方法,获得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478和0.1342。进一步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预计抗性增长100倍时,吡虫啉、啶虫脒分别可使用30.2-38.1代、30.3-38.2代。2.交互抗性谱的研究结果表明,(1)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为噻虫嗪、硫丹、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和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为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三唑磷;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5的为氧化乐果。(2)抗啶虫脒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交互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和甲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为噻虫嗪、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和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为硫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和氧化乐果;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5的为毗虫啉。3.抗性监测结果表明,新疆各主要棉区棉蚜对吡虫啉的相对抗性倍数为3.17-4.87倍,对啶虫脒的相对抗性倍数为1.7-22.0倍。2012年和2011年相比,新疆主要棉区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呈上升趋势。4.增效剂实验表明,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吡虫啉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12、1.09、0.97,在吡虫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2.02、1.75、1.05;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TPP和PBO对吡虫啉和啶虫脒有很好的增效作用。5.解毒酶活性测定表明,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毗虫啉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26倍、1.08倍、1.60倍;啶虫脒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倍、1.04倍、1.69倍。6.酶标仪法测定单头棉蚜羧酸酯酶(CarE)活性,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单头棉蚜羧酸酯酶(Car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酶标仪法测定单头棉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单头棉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7.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表明,棉蚜羧酸酯酶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85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60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2.0倍。棉蚜羧酸酯酶基因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91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44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30倍。由此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的产生与羧酸酯酶基因、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的过量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8.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表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0.85倍;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0.36倍,由此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的产生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的低水平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9.根据NCBI上登录的棉蚜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基因序列(GenBank:JQ627836.1),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表明,棉蚜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敏感品系以及新疆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四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新疆沙湾、湖北省枣阳市、河南省西华县、安徽省萧县、山西省运城市等地方种群均未检测到突变。
井岩[6](2012)在《中国北方棉区棉花立枯病菌融合群鉴定及优势融合群的特异性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立枯病是棉花苗期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之一,该病害在棉花苗期发生普遍,尤其是重茬棉田,发病率高达50%-60%,直接影响棉花的密植匀株,间接诱发中后期病害及铃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我国是世界上的产棉大国,2004-2008年间棉花均产量达678.14万吨,占世界原棉年均总产量的27.91%,如何有效的防治棉花立枯病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河北和河南为代表的北方棉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25%以上,棉花立枯病对该地区棉花的危害比较严重,本研究对该地区棉花立枯病菌的融合群类群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对其优势融合类群AG4-HG-Ⅰ进行了特异性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采集棉花立枯病标本和土壤各100余份,使用带菌土壤温室中种植棉苗诱发病菌,从诱导发病的植株上再分离病菌,以此作为对一些田间标本采集量不足的补充。对采集到的棉花立枯病病株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方法进行分离,获得198个丝核菌分离物。融合群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AG4-HG-Ⅰ、 AG4-HG-Ⅲ融合群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A、AG-F、AG-Fb融合群。其中AG4-HG-Ⅰ是优势融合类群,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8.38%,其次是AG4-HG-Ⅲ群,占10.10%,AG-A、 AG-F、AG-Fb各仅有1株。双核丝核菌AG-A、AG-F和AG-Fb融合群是国内首次从棉花植株上分离获得。2.菌株的核相观察显示:双核类的丝核菌细胞核均为2个;多核类的在3个以上。AG4-HG-Ⅰ和AG4-HG-Ⅲ虽然都属于多核类的AG-4融合群,但是两个不同亚群的细胞核数目存在较大差异:AG4-HG-Ⅰ亚群菌株细胞核数目在6-10个之间,AG4-HG-Ⅲ亚群菌株细胞核数目在3-5个之间。3.利用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棉花立枯病菌不同融合群代表菌株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融合群(或亚群)的菌株,序列一致率达98-100%,而不同融合群(或亚群)菌株之间差异较大。说明此基因序列可以对丝核菌不同融合群或亚群的菌株进行有效区分和鉴定。依据本研究测得的16个代表菌株及13个源自GenBank且隶属不同融合群的菌株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所有供试菌株被分成三个大组。第一组为多核类丝核菌,包括AG-4融合群的两个亚群即AG4-HG-Ⅰ和AG4-HG-Ⅲ,这两个亚群在进化上关系较近;第二组为两个双核类丝核菌群,为AG-F和AG-Fb两个融合群;第三组为双核类的AG-A融合群。进一步分析各融合群间的进化关系可以看出,双核类的AG-F和AG-Fb两个融合亚群与多核类的AG-4融合群亲缘关系相近,而同属于双核丝核菌的AG-A与AG-4融合群的进化关系相对较远。4.采用麦粒-土壤接种法对棉花立枯病菌的优势融合类群AG4-HG-I菌株以及分离得到的双核丝核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的AG4-HG-I群菌株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平均病情指数为55-100,三个双核丝核菌对棉花幼苗的平均病情指数为12.77。5.用三个双核丝核菌针对棉花立枯病优势致病群AG4-HG-I进行生防效果测定,用DPS软件对病情指数进行student t值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双核丝核菌菌株对棉花立枯丝核菌AG4-HG-I融合群菌株的生防效果不明显。6.利用35个ISSR引物对来自不同寄主上的AG4-HG-I融合群菌株(8个),以及12个其他融合群菌株进行ISSR分析。从中选取出8个能对AG4-HG-I群菌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各融合群代表性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将仅对AG4-HG-I融合群特异的片段进行胶回收、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出针对AG4-HG-I的特异性引物对。7.用所合成的引物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物对J6-S和J6-A能针对AG4-HG-I群菌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所扩增的片段大小为363bp,属于其他融合群的丝核菌菌株没有扩增到任何片段;利用设计的引物分别检测用AG4-HG-I融合群菌株接种的土壤、采自连作棉田的土壤、采自麦田的土壤、灭菌土壤,一次PCR仅在AG4-HG-I融合群菌株接种的土壤中能检测到该特异性条带,其它土壤中没有检测到该特异性条带;采用二次PCR在棉田土壤中也能够扩增出该特异性条带,灭菌的土壤中没有得到此特异性条带,说明此引物对棉田连作土壤中的AG4-HG-I群菌株能进行检测,但检测的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陈明[7](2008)在《间作豆科牧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的害虫调控要求出发,着眼于甘肃棉花生产和害虫发生与治理的现状,采用系统调查的研究手段,综合应用群落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连续2年的深入系统研究,对间作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沙打旺、毛苕子和箭筈豌豆)棉田和不同模式间作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时序动态、天敌群落组成及动态规律、棉蚜与主要天敌消长动态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利用棉田间作苜蓿控制棉蚜的生态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棉田内间作豆科牧草可以增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间作紫花苜蓿、沙打旺、毛苕子、箭筈豌豆棉田和单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物种数分别为81、76、75、72和68种。棉田内间作豆科牧草还可提高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益害比,间作紫花苜蓿、毛苕子、沙打旺、箭筈豆棉田和单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益害比分别为0.0734、0.0625、0.0608、0.0531和0.0259。2.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大于单种棉田,均匀度对多样性的影响大于物种丰富度对多样性的影响,而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指数小于单种棉田。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是:棉蚜、棉叶蝉、敦煌叶螨、盲蝽类、棉蓟马、多异瓢虫、蜘蛛类、褐斑和瓢虫、小花蝽、草蛉类等。蜘蛛类、暗色姬蝽、食蚜蝇类、多异瓢虫、草蛉类和棉蚜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7814-0.8563、0.6398-0.8689、0.5973-0.7642、0.5969-0.7132、0.5531-0.6163和0.2428-0.3405。在供试的4种豆科牧草中,间作紫花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N)、物种数(S)、物种丰富度(R)、优势度(d)、优势集中性(C)、均匀度(J)、多样性指数(H)显着地优于其他3种牧草间作棉田。3.间作苜蓿带棉田的4个处理中,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单种棉田,尤以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相关特征指数为最高。捕食性天敌种群以小花蝽、星豹蛛、多异瓢虫、十一星瓢虫、三突花蛛、短翅细腹食蚜蝇、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瓢虫类、蜘蛛类、草蛉类和花蝽类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2059-0.3035、0.2229-0.2495、0.1524-0.1958和0.1199-0.1825。4.每隔1膜间作75cm、50cm宽苜蓿带,每隔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的百株捕食性天敌个体数,分别是单种棉田的249%、205%、164%和135%。与单种棉田相比,间作苜蓿棉田内的瓢虫、蜘蛛、草蛉种群数量有大幅度的增长,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处理区分别增长了318.0%、120.9%和79.6%;每隔1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处理区分别增长了204.7%、103.3%和70.6%。特别是在6月25日和7月25日的两次刈割苜蓿后,捕食性天敌群落数量增长十分明显。5.在整个调查期间(5月15日至8月18日),单种棉田平均棉蚜种群数量分别是每隔1膜、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和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554%、421%、3295和781%。在棉蚜种群增长初期刈割苜蓿(6月25日)后10天,单种棉田平均棉蚜种群数量分别是每隔1膜、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和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542%、407%、332%和896%。第二次刈割苜蓿(7月25日)后5天,单种棉田平均棉蚜数量分别是每隔1膜、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和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3 591%、1 849%、814%和5 070%。间作苜蓿带棉田中,天敌对棉蚜种群增长的控制效应十分显着。6.通过棉花产量测定,每隔1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的皮棉产量为5461.80 kg/hm2、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为5298.75 kg/hm2、每隔2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为5017.95 kg/hm2、单种棉田(防治)为4853.10kg/hm2、每隔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为4719.15 kg/hm2、单种棉田(不防治)为4173.15 kg/hm2。
毕双杰[8](2004)在《奎屯棉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成灾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蚜是新疆棉花三大害虫之一,棉蚜的成灾严重制约了新疆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探索棉蚜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有效防治对策,可为奎屯地区棉花合理布局、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新疆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通过搜集和整理奎屯棉区近十年的气象资料、作物种植区划资料及棉蚜发生的田间调查资料,并于2002年、2003年对棉蚜在田间发生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了奎屯棉区棉蚜成灾规律及防治对策,取得主要研究 结果如下: 在影响棉蚜种群数量消长的诸多因素中,导致棉蚜种群数量剧增成灾的主要因素是: 1.适宜的气候条件,尤其是适宜的温度是棉蚜成灾的首要因素; 2.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生物多样性下降,是棉蚜爆发成灾的重要因素; 3.天敌控害滞后是导致棉蚜种群数量剧增,爆发成灾的又一主要因素; 4.无抗蚜品种,是棉蚜大面积爆发成灾的基础因素; 5.防治害虫技术的主动性、科学性缺乏,是造成棉蚜爆发成灾的人为因素。 通过对棉蚜成灾规律的研究,提出棉蚜防治的对策: 1.选育应用抗蚜耐蚜棉花品种,控制棉蚜爆发成灾; 2.进一步研究农业防治,结合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来防治蚜虫。 3.合理布局,调整种植结构,科学植棉,控制棉蚜大面积爆发,减轻灾害; 4.保护与利用天敌,控制和减轻棉蚜灾害; 5.加强预测预报,确实发挥测报的作用,提高控害的主动性、科学性,降低蚜虫为害成灾的损失。
刘健[9](2003)在《棉蚜(Aphis gossypii)对温度和光周期适应对策的进化》文中认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蚜属(Aphis),能寄生74科285种植物,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棉蚜是我国棉花、瓜类等作物的重要害虫,其在我国多个省份均能进行危害,每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重要损失。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棉蚜更已成为我国华北及西北半干旱地区的主要害虫。1986年吐鲁番棉蚜大暴发,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1988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蚜大发生,面积达450000亩,经济损失严重;1994年新疆北疆棉区棉蚜大暴发,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预计2003年棉蚜在全国的发生面积将高达6200多万亩次。 棉蚜的大发生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棉蚜种群较强的异质性,较大的遗传变异度以及对生态系统极强的适应能力,也都为其广泛分布、危害成灾提供了便利条件。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其地理分布区域可能跨越不同的气候带,而不同的气候带中又存在着各异的气候条件,因而生物在生存过程中,首先要克服的便是环境问题。棉蚜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这说明其对周围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可能已进化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态适应对策,而这种生态适应对策正可能是导致其广泛成灾的内在要素,因此展开相关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实验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越南种群(YN)、海南种群(HN)、北京种群(BJ)和新疆种群(XJ)四个地理种群棉蚜的形态、生长发育参数作了系统研究;同时利用低温、短日照条件对各地理种群棉蚜进行了性蚜的诱导,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光周期L:D=16h:8h,相对湿度70%条件下,设置35℃、30℃、25℃、20℃、15℃五个温度梯度,研究了四个地理种群棉蚜体型和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的棉蚜其在体型和体色特征方面存在着分化。①海南棉蚜种群与北京种群和新疆种群在头宽、前足腿节长、前足胫节长、中足腿节长、中足胫节长、后足腿节长、后足胫节长和腹管长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②棉蚜成蚜和若蚜体型有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的趋势。在低温15℃,越南、海南和北京种群棉蚜成蚜体表面积有随取样点纬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趋势。③在试验温度下,各种群棉蚜由若蚜发育至成蚜过程中,绿色蚜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即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棉蚜体色在世代内有逐渐加深的趋势。20℃和15℃,各种群初孵若蚜中绿色蚜所占比例为0,而当其发育至成蚜后则均出现一定比例的绿色蚜。在20℃,北京种群棉蚜发育至成蚜后绿色蚜比例上升为68.89%,15℃上升为87.50%,均高于其它种群。即表现为来自高纬度地区的棉蚜种群,在低温的条件下,其体色加深的速率相对较快。 2.光周期L:D=16h:8h,相对湿度70%条件下,设置35℃、30℃、25℃、20℃、15℃五个温度梯度,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技术,比较了不同气候带棉蚜(越南种群、北京种群、新疆种群)的存活、生长发育、繁殖及内禀增长力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棉蚜在15℃-30℃可正常存活,温度高达35℃则不能正常存活;②棉蚜幼虫历期种群间差异不显着,种群内有随温度降低而增长的趋势;成虫历期30℃越南种群最长,15℃新疆种群>北京种群>越南种群;③产蚜量30℃越南种群最大,15℃新疆种群>北京种群>越南种群。即15℃新疆种群、北京种群、越南种群之间,棉蚜的成虫历期和产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蚜量均有随种群取样点纬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3.实验室中,18’C,L:D=8:16和L:D=10:14条件下,对越南种群(YN)、海南种群(HN)、北京种群(BJ)、新疆种群(XJ)四个地理种群的棉蚜进行了性蚜的诱导。结果表明:①经人工诱导,YN、删没有性蚜出现,而BJ、XJ出现性蚜并成功产下受精卵:②棉蚜人工诱导的总性蚜率有随产仔天数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同时结合相关报道,可得出以下结论:棉蚜在对所处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为了生存和种群的延续,也己相应地进化出了一系列的生态适应对策。在形态学方面,可通过采用调节体表面积和体色的对策来适应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低纬度地区棉蚜,一般表面积较小、体色较淡;而高纬度地区棉蚜为了有效地获得生存所需的积温,一般体表面积较大、体色较深。同时在对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棉蚜成虫的寿命和产卵量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低纬度地区地处热带常年高温,这使得生活在其中的棉蚜种群经过长期的进化作用,对高温己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因而在高温的条件下,成虫的寿命较长,产卵量都较大;而高纬度地区的棉蚜,由于对低温的适应,反而是在低温的条件下,呈现相应的变化。在低纬度地区,由于环境条件适宜,棉蚜终生行孤雌生殖,不出现有性世代;而在高纬度地区,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季,棉蚜主要以有性世代产生的受精卵越冬。可以看出,棉蚜对于不同的生态环境都有其独特的适应对策,而所有这些生态适应对策,都为其广泛分布,发生危害提供了便利条件。
王占亭,孙洪波,马野萍,王瑞霞,陈满英,李国英,贺福德[10](2000)在《北疆棉区棉蚜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北疆棉区 ,棉蚜性母产生于 8月底 9月初 ,雄性蚜较雌性母晚 15~ 2 0天 ,与雌性成蚜出现期基本吻合。 10月上旬可在原生寄主植物上始见棉蚜卵 ,10月中旬至月底是产卵盛期 ,11月上、中旬是产卵末期。棉蚜卵不但能在保护条件下 ,而且也能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的原生寄主上安全越冬 ,春季孵出若蚜 ,并在叶片上建立种群 ,发展成重要的蚜源基地。在原生寄主上的棉蚜 ,4月底 5月初产生有翅侨迁蚜 ,因此 ,应于 4月底前彻底消灭原生寄主上的棉蚜。
二、北疆棉区棉蚜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疆棉区棉蚜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异瓢虫对设施蔬菜烟粉虱及蚜虫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多异瓢虫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异瓢虫对三种蚜虫和烟粉虱捕食功能反应及偏好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益害比对多异瓢虫防治三种蚜虫及烟粉虱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释放方式对多异瓢虫防治三种蚜虫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对瓜蚜的防效及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瓜蚜概述 |
1.1.1 瓜蚜的生物学概述 |
1.1.2 瓜蚜的危害及不同寄主上的抗性差异 |
1.2 瓜蚜防治现状 |
1.2.1 北方设施蔬菜瓜蚜的化学防治现状 |
1.3 瓜蚜抗药性的发展与现状 |
1.3.1 瓜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 |
1.3.2 瓜蚜对氨基甲酸酯类虫剂抗性 |
1.3.3 瓜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 |
1.3.4 瓜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 |
1.4 瓜蚜抗药性治理策略 |
1.4.1 瓜蚜抗药性综合治理 |
1.4.2 瓜蚜抗药性监测 |
1.4.3 杀虫剂的混合使用 |
1.4.4 交替使用或轮用杀虫剂 |
1.4.5 增效剂辅助防治抗性害虫 |
1.5 蚯蚓概述 |
1.6 蜜蜂概述 |
1.6.1 蜜蜂的生物学概述 |
1.6.2 蜜蜂的价值 |
1.6.3 蜜蜂现状 |
1.7 供试杀虫剂概况 |
1.7.1 吡蚜酮 |
1.7.2 氟啶虫酰胺 |
1.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生物及标准化 |
2.1.1 供试瓜蚜 |
2.1.2 供试蜜蜂 |
2.1.3 供试蚯蚓 |
2.2 供试试剂、药剂以及主要仪器 |
2.2.1 化学试剂 |
2.2.2 供试药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盆栽防效试验 |
2.3.1 实验地点及温室条件 |
2.3.2 供试药剂试验剂量及配制方法 |
2.3.3 施药及调查方法 |
2.4 田间防效试验 |
2.4.1 实验地点及田间情况 |
2.4.2 供试药剂试验剂量及配制方法 |
2.4.3 小区面积、重复和排列 |
2.4.4 施药机械及调查方法 |
2.4.5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调查 |
2.5 试验期间气象状况 |
2.6 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 |
2.6.1 蚯蚓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
2.6.2 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方法 |
2.6.3 蜜蜂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 |
2.7 统计分析 |
2.7.1 盆栽与田间防效试验数据分析 |
2.7.2 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盆栽防效试验 |
3.2 田间防效试验 |
3.3 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 |
3.3.1 蚯蚓急性毒性试验 |
3.3.2 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 |
3.3.3 蜜蜂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4 讨论 |
4.1 盆栽防效试验 |
4.2 田间防效试验 |
4.3 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 |
4.4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3)新疆棉花叶斑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叶斑病 |
1.2 棉花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分布 |
1.3 链格孢属真菌的研究进展 |
1.3.1 链格孢属级分类地位及特征 |
1.3.2 链格孢菌种间培养性状的分类研究 |
1.3.3 数值分类法在链格孢菌分类中的应用 |
1.3.4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链格孢菌分类上的应用 |
1.4 链格孢属真菌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5 棉花叶斑病防治的研究 |
1.6 链格孢属真菌接种方法的研究 |
1.7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花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样采集 |
2.1.2 试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2.1.3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
2.1.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1.5 病原菌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棉花叶斑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和症状描述 |
2.2.2 病原菌分离及代表性菌株的选择 |
2.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2.4 病原菌鉴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3种链格孢菌接种方法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离体叶片有伤接种和无伤接种情况 |
3.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离体叶片有伤接种和无伤接种 |
3.2.3 苗期整株接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环境条件对供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3 温度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4 湿度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5 光照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6 pH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7 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2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3 湿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4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5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6 5种药剂对A.macrospora的毒力测定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棉花叶斑病菌RAPD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菌株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5.2.2 RAPD最佳引物筛选 |
5.2.3 RAPD扩增结果 |
5.2.4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新疆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发病机理及传播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新疆棉花的重要性 |
1.2 棉铃主要病害 |
1.3 植物病原细菌鉴定方法 |
1.4 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的病原(P. agglomerans) |
1.5 细菌遗传多样性 |
1.6 植物病原细菌侵染途径 |
1.7 Pantaea的传播方式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病原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菌的分离 |
1.2 分离物致病性测定 |
1.3 细菌的常规鉴定 |
1.4 细菌 16s rDNA序列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田间症状 |
2.2 病原的分离 |
2.3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4 病原生物学特征 |
2.5 16S rDNA鉴定 |
3. 结论 |
第三章 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的发生及其对生产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田间发生情况调查 |
1.2 病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测定 |
1.3 病害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1.4 数据分析和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病害的发生情况 |
2.2 病害对棉花产量因子及品质的影响 |
2.3 病害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
2.4 种子带菌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Pantoea agglomerans的侵入方式 |
1.材料和方法 |
1.1 种子带菌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
1.2 细菌内生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1.3 不同接种方式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子带菌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
2.2 细菌内生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2.3 不同接种方式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3.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Pantoea agglomerans田间带菌昆虫的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介体采集及虫体内细菌的分离 |
1.2 虫体内带菌量的测定 |
1.3 虫体内P. agglomerans的鉴定 |
1.4 虫体内细菌的致病性测定 |
1.5 田间盲蝽种群及带菌的季节动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带菌昆虫的调查 |
2.2 田间昆虫带菌量的确定 |
2.3 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
2.4 盲蝽种群及带菌的季节动态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不同来源Pantoea agglomerans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菌株遗传多样性 |
1.3 菌株rep-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菌株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
2.2 菌株rep-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盲蝽获菌及病菌在虫体内的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细菌的标记 |
1.2 盲蝽获菌及带菌时长 |
1.3 细菌在盲蝽体内的定位和定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生素抗菌活性 |
2.2 突变体性状稳定性测定 |
2.3 盲蝽获菌及带菌时长测定 |
2.4 细菌在盲蝽体内的定位和定量 |
3 结论和讨论 |
第八章:介体传播病害效能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花蓟马传播病害能力的测定 |
1.2 盲蝽传病的离体棉铃测定 |
1.3 盲蝽的田间传病效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蓟马对病害的传播 |
2.2 盲蝽传病的离体棉铃测定 |
2.3 田间棉铃的盲蝽传病效能 |
3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新疆棉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药剂抗性监测、风险评估及抗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蚜抗药性的现状 |
1.1.1 棉蚜对有机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1.2 棉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1.3 棉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1.4 棉蚜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2 棉蚜抗药性的机制 |
1.2.1 表皮穿透性降低 |
1.2.2 靶标抗性 |
1.2.3 解毒代谢能力增强 |
1.3 棉蚜抗药性综合治理(IPM) |
1.3.1 抗药性的监测 |
1.3.2 抗药性的综合治理策略 |
1.4 吡虫啉和啶虫脒研究概况 |
1.4.1 新烟碱药剂的发展历程 |
1.4.2 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药性现状 |
1.5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1.5.1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
1.5.2 不同杀虫剂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
1.5.3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突变对害虫抗药性的影响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选育与风险评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种群和供试杀虫剂 |
2.1.2 生物测定 |
2.1.3 敏感品系棉蚜的选育 |
2.1.4 抗性品系棉蚜的选育 |
2.1.5 现实遗传力h 2估算 |
2.1.6 抗性风险评估 |
2.2 结果分析 |
2.2.1 棉蚜对吡虫啉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汰选 |
2.2.2 棉蚜对啶虫脒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汰选 |
2.2.3 棉蚜对毗虫啉、啶虫脒的抗性风险评估 |
2.3 讨论 |
第三章 棉蚜抗吡虫啉和啶虫脒种群交互抗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种群 |
3.1.2 供试杀虫剂 |
3.1.3 生物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 |
3.2.2 抗啶虫脒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 |
3.3 讨论 |
第四章 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田间抗性监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种群 |
4.1.2 供试杀虫剂 |
4.1.3 生物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吡虫啉药剂的抗性调查 |
4.2.2 啶虫脒药剂的抗性调查 |
4.3 讨论 |
第五章 增效剂对吡虫啉、啶虫脒的增效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棉蚜 |
5.1.2 供试药剂 |
5.1.3 增效剂试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TPP、PBO和DEM在吡虫啉敏感和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 |
5.2.2 TPP、PBO和DEM在啶虫脒敏感和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 |
5.3 讨论 |
第六章 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的测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化学药剂 |
6.1.2 实验仪器 |
6.1.3 试虫来源 |
6.1.4 棉蚜羧酸酯酶比活力测定 |
6.1.5 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测定 |
6.1.6 细胞色素P450-O-脱乙基比活力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棉蚜不同品系羧酸酯酶比活力比较 |
6.2.2 棉蚜不同品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比较 |
6.2.3 棉蚜不同品系细胞色素P450sO-脱乙基比活力比较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和敏感种群单头CarE和AChE活性的检测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化学药剂 |
7.1.2 仪器设备 |
7.1.3 单头棉蚜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测定 |
7.1.4 单头棉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测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吡虫啉抗性和敏感种群棉蚜CarE和AChE活性个体频率分布 |
7.2.2 啶虫脒抗性和敏感种群棉蚜CarE和AChE活性个体频率分布 |
7.3 讨论 |
第八章 棉蚜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和敏感品系中羧酸酯酶及P45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供试虫源 |
8.1.2 主要试剂 |
8.1.3 主要仪器 |
8.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8.1.5 棉蚜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8.1.6 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条件 |
8.1.7 各基因相对标准曲线的建立 |
8.1.8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品系羧酸酯酶cDNA蛋白编码区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
8.2.2 不同品系P450单加氧酶cDNA蛋白编码区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
8.2.3 羧酸酯酶与P450单加氧酶基因表达量结果与分析 |
8.3 讨论 |
第九章 棉蚜不同品系中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以及点突变的检测 |
9.1 材料和方法 |
9.1.1 供试虫源 |
9.1.2 主要试剂 |
9.1.3 主要仪器 |
9.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9.1.5 棉蚜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9.1.6 PCR扩增、回收、连接和转化 |
9.1.7 菌落PCR鉴定及序列分析 |
9.1.8 荧光定量PCR反应 |
9.1.9 棉蚜单头DNA的提取和点突变的检测 |
9.2 结果分析 |
9.2.1 棉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序列的克隆 |
9.2.2 棉挂敏感和抗性品系屮烟碱型乙丑胆碱受体(M亚基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9.2.3 棉蚜敏感和抗性品系中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点突变的检测 |
9.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6)中国北方棉区棉花立枯病菌融合群鉴定及优势融合群的特异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棉花立枯病的研究概况 |
1.1.1 棉花立枯病的发病规律 |
1.1.1.1 症状 |
1.1.1.2 病害循环 |
1.1.1.3 发病条件 |
1.1.2 病原 |
1.1.3 病害防治 |
1.2 立枯丝核菌的分类概况 |
1.2.1 分类特征 |
1.2.2 国际分类框架 |
1.2.3 菌丝融合群分类法在丝核菌上的应用 |
1.2.3.1 多核丝核菌及融合群划分 |
1.2.3.2 双核丝核菌及融合群划分 |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立枯丝核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1 血清学技术和GC含量 |
1.3.2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1.3.2.1 Southern杂交技术和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
1.3.2.2 RAPD用于融合群的划分 |
1.3.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1.3.2.4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 |
1.3.2.5 同工酶分析方法 |
1.3.2.6 ISSR标记技术 |
1.4 核糖体DNA在丝核菌系统演化研究中的意义及作用 |
1.4.1 真菌rDNA特异性扩增的通用引物 |
1.4.2 rDNA序列分析在丝核菌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1.5 特异性引物对的合成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棉花立枯病标本的采集及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2.1.1 田间病株采集 |
2.1.2 病田土壤诱发 |
2.1.3 病原物的分离纯化 |
2.2 菌株的培养性状及核相观察 |
2.3 菌丝融合群测定 |
2.4 供试菌株DNA的提取 |
2.4.1 提取试剂 |
2.4.2 所用仪器 |
2.4.3 DNA提取步骤 |
2.5 棉花立枯病菌的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 |
2.5.1 供试菌株及试剂 |
2.5.2 PCR扩增 |
2.5.3 特异性扩增片段的回收 |
2.5.4 回收产物检测 |
2.6 特异扩增片段的克隆 |
2.6.1 克隆反应体系的建立 |
2.6.2 转化 |
2.6.3 单克隆检测 |
2.7 序列测定及分析 |
2.8 优势融合群AG4-HG-I菌株及双核丝核菌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
2.8.1 麦粒培养基的配制 |
2.8.2 棉花种子的处理筛选 |
2.8.3 温室接种测定致病性 |
2.9 双核丝核菌的生防效果测定 |
2.10 AG4-HG-I融合群的ISSR体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0.1 供试菌株与引物 |
2.10.2 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
2.10.3 引物筛选 |
2.10.4 特异性引物的合成 |
2.10.4.1 引物设计区段的确定 |
2.10.4.2 引物设计 |
2.10.5 特异性引物的验证 |
2.10.5.1 利用各融合群菌株DNA的验证 |
2.10.5.2 从土壤中提取DNA验证该特异性引物 |
2.10.5.3 PCR扩增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北方地区棉花立枯病菌的融合群构成 |
3.2 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核相观察 |
3.2.1 培养性状观察 |
3.2.2 菌株的核相观察 |
3.3 棉花立枯病菌的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 |
3.3.1 PCR扩增结果 |
3.3.2 棉花立枯病菌不同融合群菌株的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 |
3.4 棉花立枯病菌不同融合群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3.5 优势融合群AG4-HG-I菌株及双核丝核菌的致病性测定 |
3.6 双核丝核菌的生防效果测定 |
3.7 AG4-HG-I融合群的ISSR分析及特异性引物的合成 |
3.7.1 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3.7.2 引物筛选 |
3.7.3 特异性引物的合成 |
3.7.4 特异性引物的检测 |
3.7.4.1 引物对AG4-HG-I及其他融合群菌株的特异性扩增 |
3.7.4.2 引物对土壤真菌DNA的特异性扩增 |
3.7.4.3 特异性引物对的灵敏度检测 |
4 讨论 |
4.1 关于从土壤中分离丝核菌的方法问题 |
4.2 关于北方棉区棉花立枯病的融合群组成 |
4.3 关于立枯丝核菌的核相 |
4.4 关于优势融合群AG4-HG-I的致病性 |
4.5 关于双核丝核菌的生防效果 |
4.6 关于特异性引物的合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间作豆科牧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 |
1.1.1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1.1.2 种间相互作用与协同进化 |
1.1.3 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 |
1.1.4 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 |
1.2 棉田间作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的影响 |
1.3 棉蚜的研究概况 |
1.3.1 棉蚜的生物学特性 |
1.3.2 棉蚜的综合防治 |
1.3.2.1 农业防治措施 |
1.3.2.2 生物防治措施 |
1.3.2.3 化学防治措施 |
第二章 间作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动态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 |
2.3.2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织水平 |
2.3.3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
2.3.4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
2.3.5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 |
2.3.6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与天敌的时间生态位 |
2.3.7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各项生态学指标的相互作用分析 |
2.3.7.1 群落多样性同其他生态学指标的通径分析 |
2.3.7.2 群落多样性的主要成分分析 |
2.3.7.3 群落特征指数的R型因子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的群落结构 |
3.3.1.1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名录 |
3.3.1.2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群落的相对丰盛度 |
3.3.2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群落的时序动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间作苜蓿棉田棉蚜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 |
4.1 试验区概况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间作苜蓿棉田棉蚜和主要天敌种群的时间生态位 |
4.3.2 间作苜蓿棉田棉蚜和主要天敌种群的数量动态 |
4.3.3 间作苜蓿棉田牧草盲蝽发生量的调查 |
4.3.4 间作苜蓿棉田效益的初步评估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性讨论与建议 |
5.1 结论性讨论 |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奎屯棉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成灾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新疆棉区棉花蚜虫的种类 |
2 棉蚜的越冬问题 |
2.1 棉蚜的室外越冬 |
2.2 棉蚜的室内越冬 |
3 棉蚜的生活史 |
4 棉蚜的扩散迁移规律 |
5 棉蚜的危害规律 |
6 环境条件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
6.1 天敌对棉蚜发生的影响 |
6.2 作物布局对棉蚜发生的影响 |
6.3 温度对棉蚜发生的影响 |
6.4 湿度及降雨对棉蚜发生的影响 |
6.5 其他因子对棉蚜发生的影响 |
7 棉蚜大发生原因探讨 |
8 新疆棉花品种对棉蚜抗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
9 棉蚜的预测预报 |
10 棉蚜与蚂蚁的共生关系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收集历年历史资料 |
1.1 依据研究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
1.2 收集气象资料: |
2 讨论与现场会 |
3 奎屯棉区棉蚜的研究 |
3.1 奎屯棉区棉蚜越冬基数与次年为害程度的关系的研究 |
3.2 作物布局与棉蚜发生的研究 |
3.3 温、湿度与棉蚜发生关系的研究 |
3.4 奎屯棉区棉蚜发生与天敌关系的研究 |
4 奎屯棉区棉蚜成灾规律及控害对策的研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奎屯棉区棉蚜越冬基数与次年为害程度的关系 |
2 作物布局与棉蚜发生的关系 |
3 棉蚜大发生年的种群数量动态 |
3.1 棉蚜发生期早 |
3.2 棉蚜种群数量增殖迅猛 |
4 气候因子对棉蚜及棉黑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
4.1 温度对棉蚜及棉黑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
4.2 湿度和降水与棉蚜种群数量的关系 |
5 棉蚜发生与天敌的关系 |
5.1 各类棉田中棉蚜的天敌库源与数量动态 |
5.2 棉蚜天敌的自然调控害效能 |
6 抗(耐)虫品种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
7 人为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棉蚜大发生的条件 |
1.2 棉蚜暴发成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
2 讨论——新疆棉蚜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9)棉蚜(Aphis gossypii)对温度和光周期适应对策的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文献综述 |
1.5.1 生物进化简介 |
1.5.1.1 进化的概念及发展 |
1.5.1.2 自然选择与进化 |
1.5.1.3 物种及种形成 |
1.5.2 棉蚜简介 |
1.5.2.1 分类地位 |
1.5.2.2 分布和危害 |
1.5.2.3 生活史和习性 |
1.5.2.4 寄主 |
1.5.3 棉蚜种群动态研究 |
1.5.4 棉蚜种群生态适应性研究 |
1.5.4.1 棉蚜的寄主选择与寄主生物型 |
1.5.4.2 棉蚜体型和体色的分化 |
1.5.4.3 棉蚜生活史类型的分化 |
1.5.4.4 棉蚜翅型的分化 |
1.5.5 棉蚜有性世代研究 |
1.5.5.1 棉蚜性蚜的发生 |
1.5.5.2 影响棉蚜性蚜产生的因素 |
1.5.5.3 棉蚜性蚜的诱导 |
1.5.6 分子遗传标记在棉蚜中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棉花品种 |
2.2 供试虫源 |
2.3 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的形态变异 |
2.4.2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发育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
2.4.3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发育与环境光周期的关系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的形态变异 |
3.1.1 棉蚜体型 |
3.1.1.1 形态参数比较 |
3.1.1.2 体型大小间差异 |
3.1.2 棉蚜体色 |
3.2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发育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
3.2.1 存活比较 |
3.2.1.1 存活率 |
3.2.1.2 存活曲线 |
3.2.2 幼虫和成虫发育历期比较 |
3.2.3 繁殖力 |
3.2.4 内禀增长力比较 |
3.3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发育与环境光周期的关系 |
3.3.1 不同地理种群棉蚜性蚜的诱导 |
3.3.2 棉蚜性蚜的产生与产仔天数的关系 |
3.3.3 棉蚜人工诱导中摄制的图片资料 |
4 讨论 |
4.1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的形态变异 |
4.2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发育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
4.3 不同气候带棉蚜种群发育与环境光周期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北疆棉区棉蚜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异瓢虫对设施蔬菜烟粉虱及蚜虫的控制作用研究[D]. 郭佩佩.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对瓜蚜的防效及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D]. 朱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3]新疆棉花叶斑病的初步研究[D]. 李映程.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4]新疆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发病机理及传播途径的研究[D]. 任毓忠. 石河子大学, 2014(01)
- [5]新疆棉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药剂抗性监测、风险评估及抗性机制的研究[D]. 郭天凤.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6]中国北方棉区棉花立枯病菌融合群鉴定及优势融合群的特异性检测[D]. 井岩.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7)
- [7]间作豆科牧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D]. 陈明. 兰州大学, 2008(12)
- [8]奎屯棉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成灾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D]. 毕双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3)
- [9]棉蚜(Aphis gossypii)对温度和光周期适应对策的进化[D]. 刘健.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10]北疆棉区棉蚜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J]. 王占亭,孙洪波,马野萍,王瑞霞,陈满英,李国英,贺福德. 新疆农业科学,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