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述中日贸易……预测未来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逢珉,陈梦真[1](2021)在《2010~2019年中国对日出口规模与结构发展演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与日本一直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互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但是自2012年以来,因钓鱼岛等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中日双边贸易在高水平停滞不前,中日贸易关系直至2017年才有所回暖,改善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对日出口商品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变化对于促进中日贸易关系的改善非常必要。试图通过2010~2019年的时间跨度,分析中国对日出口商品规模和结构的发展演变,并据此给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齐宇[2](2021)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资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这与不断扩大开放并引进外资有着重要的关系。作为中国重要的投资伙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了中日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经历过“高峰”,也经历过“回落”,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本文在回顾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不同因素及其影响效果,预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对于中国优化日资引进和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国际投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对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总体情况、区位和产业分布等发展概况进行简单描述,又对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推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并针对如何引进优质日资以及日资的合理化运用,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选取中国劳动力成本、中国GDP、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作为中国方面的影响因素,选取日本GDP、日元汇率作为日本方面的影响因素,另外还有对中日双边贸易因素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2000年至2019年的各项指标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数据建立联系,从理论上分析各因素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建立VAR模型分别对所选取的影响因素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除日本GDP外,其他变量都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结果显示中国劳动力价格在短期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负向的影响,长期则会产生正向影响;中国GDP、中日贸易、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日元汇率在短期有正向的影响,长期产生负向影响。通过进行方差分解,发现中国GDP和劳动力价格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比较高,中日贸易、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日元汇率的影响逐渐降低。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预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马宁[3](2020)在《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日韩两国频繁对中国进行污染指责,认为中国的雾霾导致了日本及韩国空气质量的恶化。中国是否应该对日韩的空气污染承担责任,承担多少责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中日韩三国的PM2.5排放情况及其在大气传输作用下的跨界转移规律,并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消费者视角下国际贸易隐含PM2.5排放转移,分析了中日韩三国跨界PM2.5的排放责任。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揭示它们之间的转移规律,并探索了中日韩跨界PM2.5污染的影响机制、影响因素及未来变化趋势。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大气传输模型,分析生产者视角(即现实情况)下中日韩跨界PM2.5空气污染转移规律。结果发现,基于冬季季风的大气传输作用,中国对日本和韩国的PM2.5污染存在一定影响,韩国对日本PM2.5污染存在一定影响。(2)提出并构建中日韩空气污染跨界传输综合模型,核算中日韩三国间PM2.5的贸易隐含排放,揭示了消费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污染转移规律,分析中日韩三国跨界PM2.5的排放责任。结果发现,通过国际贸易,中国为日本和韩国承担了大量的PM2.5污染排放;在大气传输和国际贸易双重作用下,中国降低日本和韩国的PM2.5排放量和浓度,破除了日本及韩国对中国污染指责。(3)提出并实证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影响机制模型,并量化影响因素的贡献大小。结果发现,技术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出口依赖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是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的影响机制。对中日韩三国而言,具体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存在显着差异。(4)通过情景分析法,分析中日韩三国在差异性影响因素构成的情景下的PM2.5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及转移趋势。结果发现,2019-2023年在三种情景下中国均为日本和韩国承担了大量的PM2.5贸易隐含排放,中国改善了日本及韩国的空气质量。(5)基于研究内容与结论,从区域、国家和行业三个角度为减少中日韩跨界PM2.5空气污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李文文[4](2020)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邻邦,中日关系作为极为重要的一对中外双边关系,对中国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然而,回顾历史便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中日关系在一个相当长时间里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这一不正常的双边关系,与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环境,尤其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日本外交政策取向密不可分。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全球特别是东亚争霸战略,通过与日本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建立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自此日本对华外交政策深受日美同盟关系的制约,从而迟滞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然而,随着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尤其在两次“尼克松冲击”以及美国的默认下,日本加快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即时至此时日美同盟又推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本文由绪论、正文六章和结束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就选题缘起、价值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做了铺垫性交代。第一章,主要介绍和阐述了日美同盟建立的背景及其实质。文章从日美同盟的建立入手,就日美同盟建立的三大背景、标志及实质展开论述。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日美同盟的建立和日本战后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基轴的外交路线的确立,使得日本失去了对华外交的自主性,这也是导致日本在对华政策上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了1951年至1970年间日美同盟如何阻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文章从冷战时期日本历届内阁奉行的“亲美反华”政策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无论是奉行对美“追随”路线的吉田内阁、主张对美“协调”的岸信介内阁、追求日美“平等伙伴关系”的池田内阁、强化日美同盟的佐藤内阁,还是倡导对美“自主外交”的鸠山内阁和石桥内阁,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都无法跳出日美同盟框架的束缚,其所奉行的对华政策都是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前提的。这是导致中日关系几起几落,未能发生质的飞跃即未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阐述了1971年至1978年间日美同盟如何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文章从这一时期日美同盟出现危机的标志性事件“绳线交易”与两次“尼克松冲击”入手,就日本政府是如何带着被盟友“背叛”的惊愕与被盟友“理解”和支持的兴奋着手中日复交和缔约谈判而展开分析。笔者认为,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缓和尤其是美国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最终实现的关键因素。第四章,主要评估和剖析了日美同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原因。文章不仅就日美同盟在中日复交进程中前期所起的阻碍与后期所起的促进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评估,而且就其成因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同盟困境中对“被抛弃”和“被卷入”的恐惧与不同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了其前后作用的发挥乃至逆转,即客观因素推动了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从消极转为积极。第五章,主要展望了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文章从冷战结束后日益强化的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出发,尝试性地对日美同盟的演变趋势及其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日美同盟不但不会走向解体,反而会进一步强化;而它对中日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将仍然大于积极影响。结束语部分,主要就今后如何弱化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
李晓红[5](2020)在《政治事件对国际贸易冲击效应评估》文中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程度高,形成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局面。作为一个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手段很多,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其中,国际贸易是支撑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落实“走出去引进来”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途径。但是,国际贸易必然伴随贸易摩擦的产生,其发展受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主要为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政治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政治因素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变动性大的特点,政治因素的特殊性,使其对国际贸易的冲击更为重大。并且,已有的研究侧重经济和制度因素,一些研究仅从定性角度探讨政治事件对贸易的冲击,对政治因素的分析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将政治因素对国际贸易冲击效应评估做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特定国家来研究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事件涉及面广,诱因复杂,如军事冲突、领土问题等引发的国家间政治冲突,很难将其归为一般性的研究,因此选取与中国相关的典型政治事件进行分析。以中日“钓鱼岛”事件、中韩“萨德”事件为例来讨论政治事件对中日、中韩的冲击效应。关于政策评估的因果推断研究十分广泛,评价公共政策、医疗诊治、特定项目等,该思想也常常被应用于国际贸易的研究。借鉴有关政策评价的因果推断方法,采用Hsiao等2012年利用的回归合成法。寻找政策冲击发生前干预组与控制组诸个体之间的稳定关系(确定控制组诸个体的最优权重,使其加权合成结果与干预组个体结果最接近),进而利用该权重体系和政策冲击后的控制组信息外推得到干预组反事实结果。有效地剥离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对政治事件进行合理的估计,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为了更全面地揭示评估效应,放弃原来仅考虑绝对量单方面和对单个当事国影响的传统做法,兼顾了绝对量、增长率和比重三个维度,涵盖了总量指标、速度指标和结构指标三个指标,对政治事件的冲击效应进行评估。基于Wind数据库,选取29个经济体,合成当事国对中国大陆的月度出口总额、出口增长率、当事国对中国大陆出口总额/当事国出口总额、当事国对中国大陆出口总额/中国进口总额4种具体数据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分析,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发现政治事件引发的贸易摩擦均对当事国产生冲击,对中国基本无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还带来“促进”效应。进一步回归合成法,结果表明政治事件对当事国双方均产生普遍而显着的冲击效应,尤其是近年来的政治事件,贸易摩擦严重地影响了国际贸易发展的进步和稳定;对发起国的冲击要大于对接受国的冲击;对经济体大贸易国冲击小于经济体小的贸易国;随时间推移贸易摩擦的冲击时长较短,其冲击效应被削弱,甚至出现“促进”效应。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经济联系高度密切,政治事件导致的国际贸易冲击将更广泛、更剧烈,各国之间应尽量避免发生政治冲突,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稳定发展。
黄忠[6](2019)在《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理念及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除了外交技巧和手法,它主要受到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战后之初,日本采取“吉田路线”,外交上对美依存,国内专注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及冷战局势的变化,日本主动或被动地追求自主外交,基于安全保障、经济发展、资源供给等问题,拓展外交的对象与形式,弥补和修复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同时欲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从战后之初的被动外交到自主外交冲动,在此过程中,其对华外交处于怎样的位置、又有怎样的变化,便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大平正芳是战后日本着名政治家,出任第68代、69代内阁总理大臣,虽然执政时间不长,前后仅554天,但他长期处于自民党及其政权的中枢位置,尤其是历任池田勇人内阁、田中角荣内阁的外务大臣,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他处在战后日本政治、外交转型期,经历了中日邦交恢复等重大事件,推动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并且提出综合安全保障、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等,通过考察他的对华外交理念与实践,可以了解到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发展脉络。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本文将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的理念与实践置于战后日本外交的大框架之中,结合大平正芳的政治、外交思想,辨析其对华外交理念在此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并指出其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中的位置。除了序章和结论之外,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是对战后初期日本的对华外交做了概述,指出冷战展开与日本对华政策的原点,并指出了大平正芳“椭圆哲学”及其政治理念。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对华政策间的关系,包括大平正芳对安保问题的看法、其在“LT贸易”中的作用等。第三章阐述的是大平正芳与中日邦交恢复谈判,与此相关的还有“中国代表权问题”、“周鸿庆事件”、石油危机、《中日航空协定》等,此时已显示出了日本的自主外交意识。第四章是集中阐述了大平正芳对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治、外交转折期的总结与展望,从中产生的自主外交意识在大平正芳内阁时期的对华外交中有所表现,如:对华日元贷款、缔结《中日文化交流协定》、访华等。第五章则是进一步论述大平正芳与新保守主义间的关系,并将此与中曾根康弘等新保守主义者作比较,从而抽出其对华外交理念在战后日本外交中的位置,以及他对中日关系本身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学、政治学、外交学等理论与方法,在战后日本外交发展的整个大背景下,基于大平正芳政治外交理念与日本对华政策间的互动,探求其对华外交实践的实质与价值。本文认为,在冷战环境下,大平正芳注重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舆论,在坚持对美协调的同时,积极谋求自主外交。在中日关系上,调和反共与贸易间的矛盾,但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迫使其调整对华外交理念。大平正芳积极推动中日邦交恢复,表现出了老练的外交手腕和务实的行事风格,也体现其“椭圆哲学”的意蕴,以及他的敏锐洞察力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决断魄力。在20世纪70年代的转折期,大平正芳积极摸索政治外交的新方向,提出“战后总决算”、“文化的时代”、综合安全保障、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田园都市等理念,对战后“经济时代”的反思,显示出了“脱战后”以及对国家转型的自觉,这也为之后日本政府提起了方向性政策理念。从战后保守到全面保守、右倾化转变的过程中,大平正芳的理念与作用不容忽视,它既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也有着时人共通认识的意味。
王晓博[7](2020)在《基于EMD与网络搜索数据的预测模型 ——以日语图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国内图书市场,为了获得图书市场销售的预测趋势,更好的帮助出版单位进行出版选题的决策,尤其是对于某些细分领域,对于市场变化的洞察是十分必要的。要获得图书某些细分市场的趋势预测,就需要通过利用先进的模型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模型选择并进行市场预测,通过把市场的变化模型化,帮助出版企业决策层在某些细分领域进行生产决策。帮助出版企业优化有限的资源,提前布局生产图书的资源规划,进一步深化企业发展,提高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出版产业全链条的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很多数据的采集成为可能,这些大量的图书销售数据通过平台汇集,成为出版企业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如果我们能对这些时间序列进行较好的分析预测,应用成熟的模型算法来对模型进行描述,那么在出版社的发展方向的决策中将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图书出版行业对于细分市场的洞察比整体行业大盘的动向更加有参考价值,所谓图书细分市场,是指图书行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读者购书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个图书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某种相同或者相似的子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读者构成的。因此,在不同的细分市场,读者对图书产品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而同一细分市场的读者,他们对图书产品的需求特征又极为相似,是出版社潜在的目标市场。所以对图书零售行业细分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有利于出版社发现细分市场的潜在机会,发现未来出版动向;通过满足细分市场千差万别的读者需求,有利于提高出版社在细分市场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日语这个细分市场的销售码洋,对销售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模型建立和预测。将日语图书市场销售码洋历史数据通过EMD分解为高频、中频、低频及残差四个分量,并对四个分量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同时,引入了网络搜索数据,通过对日语市场影响因素相关的20个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数据的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日语图书市场销售码洋的搜索因子数据,将搜索因子数据加入到预测模型中,将高频、中频、低频及残差四个分量应用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对不同模型进行评价,选取最优模型。用平均相对误差(MAPE)指标和胜率两个指标对模型预测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将EMD分解之后的中频分量与百度搜索因子结合进行预测的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仅应用简单移动平均和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本文提供了一种对图书细分市场的销售码洋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为以后的市场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彭思铖[8](2019)在《周转货币定价与汇率传递 ——基于中日贸易的VAR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汇率传递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分析,理论上更注重的是分析汇率传递是否完全及影响汇率传递是否完全的因素有哪些,而在现有关于汇率传递的实证研究中,通常考虑的是进出口国的名义双边汇率或有效汇率变动对贸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全球最主要的定价和结算货币是美元。本文从美元作为周转货币出发,以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单位价值指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人民币/日元汇率、人民币/美元汇率以及日元/美元汇率在汇率传递中的影响,并检验美元是否在汇率传递中起到主导作用?本文基于2000年1月至2018年10月的日本财务省编制的进口贸易月度单位价值指数,运用OLS、面板VAR、时间序列VAR分别对总体单位价值指数以及分行业指数来进行分析以及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人民币/日元汇率对日本进口单位价值指数传递的OLS方程,发现中日双边汇率对日本进口单位价值指数的传递短期为52%,长期为90%。本文还发现在不同行业中日汇率对日本进口单位价值指数的传递存在差异,化学制品、服装、矿物燃料三个行业传递率较高,长期表现为过度传递;食品、制品、原材料、金属制品传递率相对居中,长期表现为70%-90%;机械设备类传递率偏低,短期为36.6%,长期为54%。(2)基于美元作为周转定价货币,将人民币/日元汇率拆分为人民币/美元汇率、日元/美元汇率,建立人民币/美元汇率、日元/美元汇率对日本进口单位价值指数传递的OLS方程,本文发现人民币/美元汇率仅在原材料行业对日本单位价值指数有传递作用,在其他行业传递均不显着;而日元/美元汇率则在汇率传递中占主导作用,且传递系数与结论(1)的系数十分接近。(3)基于面板和时间序列VAR模型对上述的结论进行验证。总体及分行业的脉冲响应分析及预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日本进口单位价值指数受自身冲击的影响最大,其次美元作为中国与日本贸易的周转货币对日本进口单位价值指数也有显着的影响,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单位价值指数相比人民币/美元来说,对日元/美元的变化更敏感。
李明锴[9](2019)在《汇率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分析》文中提出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包括有“一带一路”,汇率改革,亚投行以及中美贸易战等等。这些名词,不断的向我们诠释着汇率对于一国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影响的重要性。就我们这么一个依靠进出口的贸易大国而言,探讨真实的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言而喻。中日两国不仅仅在亚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贸易的发展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国家作为我们研究探讨的对象。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关于中日两国的贸易影响的分析,主要从汇率的变动的角度出发,但在测度两国汇率波动的文献相对较少,对于中日两国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也不够全面。针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收集和整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中日贸易差额、进出口贸易额两个角度,考察汇率水平、汇率波动,直接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程度。1978年中日建交至今,中日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中日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95.1亿美元。本文根据以往文献的整理,总结可能会对两国进出口额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中日两国国内生产总值,汇率水平,汇率波动,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并依次从以下三部分逐一进行分析:一,中日经济对比;二,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日汇率变动;三,汇率变动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影响。初步得到以下的结论:1.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金融危机前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在不考虑经济发展的质量的前提下,单从经济的绝对值而言,日本的经济在这几年趋于停滞甚至是出现明显的负增长。2.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波动明显。2015年第三季度,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出现了重大的下滑,此时正是中国“811汇率改革”重要时间节点,足可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中日进出口贸易的深远影响。3.就近几年来看,中国对日本的贸易依存度逐渐下降,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的逐渐上升,但从贸易双方的地位来看,中国却处于长期的贸易逆差。从两国的季度数据观察来看,笔者发现两国的实际GDP数据以及进出口额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效应:每年的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第四季度较高;第一季度的中国进口额较高等现象,因此,如果没有经过调整,会导致无法正确衡量这些数据的变化,本文选用X-12乘法模型进行季节调整,得到消除了季节效应的新的数据。由于汇率变动可分为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为了更好的测度汇率变动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OLS模型对中日2004年到2017年月度实际汇率波动进行检测,观察残差具有“尖峰厚尾”等现象,证实在这一时期的汇率变化中存在着明显的ARCH效应,从而建立GARCH模型。在剔除ARCH效应后得到这段时期两国的汇率波动值。随后通过VAR模型,分析两国经济水平,FDI,汇率水平,汇率波动这几个自变量对于两国进出口额的解释程度,与前文对照对比得出结论。通过分析,中国对日本的进口额来中,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汇率水平,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在出口额中,影响程度最大的依然是汇率波动,然后分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汇率水平,日本经济发展水平。足可见汇率波动对于进出口额变动影响之大,日本发展停滞导致其对于中日出口额的影响不足。同时我们发现汇率水平对于两国进出口影响滞后期为6-7期,与传统理论中的J曲线效应不谋而合,联系描述性统计分析部分的结论,再一次验证了文章实证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文章的最后得出了四点建议:1.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让人民币的汇率更加真实的反映市场的汇率水平,加强汇率对于进出口贸易的指导作用;2.扩大内需,加大消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3.吸引外资,正视外商直接投资的利害,注意利用外资的形式以及规模;4.以及加强两国政治对话,正确对待两国因为政治纠纷导致的经济波动,实现两国的双赢的局面。
樊影[10](2019)在《中日-中韩贸易制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三大重要的经济体,其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自中日、中韩建交以来,我国与日、韩间的经贸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贸易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近年来,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三国的双边关系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局面。本文主要运用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模型,从“贸易制衡”的角度来探究中日与中韩各自双边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结果不仅会加强我们对中日韩之间贸易关系的认识,而且对于中日韩在未来经贸方面的发展方向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利用1991.01-2018.07月度贸易数据,使用韩国和日本在中国出口和进口中的比重四个变量对中日与中韩之间是否存在贸易制衡的关系以及贸易制衡能否实现进行了短期和长期Granger非因果关系实证检验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日本占我国进口的比重Mcj对韩国占我国的进口比重Mck具有显着的负效应,而对韩国占我国的出口比重Xck具有显着的正效应,说明,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存在着“贸易制衡战略”,但由于韩国占我国贸易比重Mck和Xck都未对日本在我国进出口中的相对比重产生显着的负效应。这意味着即便“贸易制衡战略”在短期内存在,其战略意图也不能得到有效实现;在长期内,日本占我国的出口比重Xcj对于韩国占我国的出口比重Xck具有显着的正效应,意味着我国具有调整出口国别结构的对日本“贸易制衡战略”的长期意图;并且韩国占我国的出口比重Xck和韩国占我国的进口比重Mck对于日本占我国的进口比重Mcj和日本占我国的出口比重Xcj都具有显着的负效应,意味着我国调整出口国别结构的对日本“贸易制衡战略”的长期意图在长期内能得以实现。而透过这些现象,可以得出:在短期,因政策导向与企业利益不兼容,所以其战略意图不能得以实现;在长期,因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所以其战略意图可以实现。针对以上结论,笔者先是进行了评价,之后在文章的最后一章分别从政策导向和助力企业产业升级两个方面就我国该如何妥善处理中日两国关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二、评述中日贸易……预测未来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述中日贸易……预测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2010~2019年中国对日出口规模与结构发展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日贸易增长变化的研究 |
(二)关于中日贸易结构变化的研究 |
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演变分析 |
(一)中日建交以来,贸易额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 |
(二)近十年中-日贸易在较高水平停滞不前 |
(三)中-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呈下降趋势 |
三、中国对日出口商品规模分析 |
(一)规模大但增速呈放缓趋势 |
(二)中日互为对方重要出口市场 |
四、中国对日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一)商品结构有所优化但幅度不大 |
3. 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力徘徊增长 |
2. 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优势正受到削弱 |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1. 中日贸易在高水平波折,有望重拾增势再创新高 |
2. 中-日贸易相互依赖性下降,但仍互为重要出口市场 |
3. 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但优化较缓且幅度不大 |
4. 劳动密集型商品竞争力持续减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竞争力提升缓慢 |
(二)政策建议 |
1. 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拉动中日双边贸易增长 |
2. 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
3.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 |
4. 抓住一切新机遇与合作契机,进一步拓展中日贸易发展的空间 |
(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 内部化理论 |
2.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5 工业区位优势理论 |
2.6 贸易影响投资的理论基础 |
2.7 汇率影响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
3.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总体情况 |
3.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地区分布 |
3.3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
第四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中国方面的影响因素 |
4.1.1 劳动力成本 |
4.1.2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 |
4.1.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4.2 日本方面的影响因素 |
4.2.1 日本经济发展水平 |
4.2.2 日元汇率 |
4.3 中日双边贸易 |
第五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5.1.1 被解释变量 |
5.1.2 解释变量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模型估计 |
5.2.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5.2.2 VAR模型的构建 |
5.2.3 滞后阶数的确定 |
5.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2.5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
5.2.6 脉冲响应 |
5.2.7 方差分解 |
第六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
6.1 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地区向中西部转移 |
6.2 增加高附加值领域的投资,投向高技术产业 |
6.3 中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吸引力进一步显现 |
6.4 中日贸易更加紧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关联向好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产端和消费端排放核算研究综述 |
1.2.2 基于国际贸易的贸易隐含排放研究综述 |
1.2.3 基于大气传输的空气污染研究综述 |
1.2.4 基于大气传输和国际贸易的空气污染研究综述 |
1.2.5 跨界空气污染影响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2.6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文章结构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文章结构 |
第2章 生产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分析 |
2.1 中日韩PM2.5 排放量与浓度分布的差异性分析 |
2.2 中日韩大气传输模型的构建 |
2.2.1 大气传输模型范围界定 |
2.2.2 中日韩PM2.5 大气传输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2.3 生产者视角下基于大气传输模型的中日韩跨界PM2.5 转移分析 |
2.3.1 中国PM2.5 空气污染对日本和韩国的影响 |
2.3.2 韩国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
2.3.3 日本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韩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费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分析 |
3.1 中日韩空气污染跨界传输综合模型的提出与构建 |
3.1.1 大气传输和国际贸易双重影响下的模型框架 |
3.1.2 中日韩空气污染跨界传输综合模型构建 |
3.2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排放核算 |
3.2.1 中日韩PM2.5 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3.2.2 中日韩PM2.5 贸易隐含排放量的核算 |
3.3 消费者视角下基于大气传输模型的中日韩跨界PM2.5 转移分析 |
3.3.1 中国PM2.5 空气污染对日本和韩国的影响 |
3.3.2 韩国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
3.3.3 日本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韩国的影响 |
3.4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责任分析 |
3.4.1 生产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责任分析 |
3.4.2 消费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责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 中日韩跨界PM2.5 影响机制理论模型与假设 |
4.1.1 中日韩跨界PM2.5 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
4.1.2 假设的提出 |
4.2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说明 |
4.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2.4 模型检验 |
4.3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量化 |
4.3.1 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影响因素量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情景假设的中日韩跨界PM2.5 转移趋势分析 |
5.1 情景模拟的基本流程及情景设定 |
5.1.1 情景模拟的基本流程 |
5.1.2 情景设定 |
5.2 中日韩经济理想发展情景分析 |
5.2.1 情景概况及主要因素 |
5.2.2 参数设定 |
5.2.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3 中日韩经济低速发展情景分析 |
5.3.1 情景概况及主要因素 |
5.3.2 参数设定 |
5.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4 日韩贸易争端发展情景分析 |
5.4.1 情景概况及主要因素 |
5.4.2 参数设定 |
5.4.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附录B 个人简介 |
(4)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日美同盟的建立及其实质 |
第一节 日美同盟建立的背景分析 |
一、日美同盟建立的国际背景 |
二、日美同盟建立的美国国内背景 |
三、日美同盟建立的日本国内背景 |
第二节 日美同盟建立的标志及其实质 |
一、日美同盟建立的标志 |
二、日美同盟的实质 |
第二章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消极影响(1951—1970) |
第一节 日美两国对华贸易禁运与中日贸易的曲折发展 |
一、吉田内阁“追随美国”对华禁运与中日民间贸易的挫折 |
二、鸠山内阁对美“自主”外交与中日民间交往高潮的出现 |
三、岸信介内阁“对美协调”外交与中日关系的恶化 |
四、池田内阁日美“平等伙伴关系”与中日半官半民往来的启动 |
五、佐藤内阁强化日美同盟与中日关系的再陷波折 |
第二节 日美两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协调与分歧 |
一、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出台的背景 |
二、日本历届内阁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的推行 |
三、美国对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的态度 |
四、日美两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与一致 |
第三章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积极推动(1971—1978) |
第一节 同盟关系出现裂痕与两次“尼克松冲击” |
一、日美两国:“同床异梦”的盟友 |
二、第一次“尼克松冲击” |
三、第二次“尼克松冲击” |
四、佐藤政府的垮台与中日关系的转机 |
第二节 日美协商与《中日联合声明》的签订 |
一、田中内阁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 |
二、日美两国协商中日复交条件 |
三、田中访华与《中日联合声明》的签订 |
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对日美同盟的影响 |
第三节 日美协调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 |
一、三木内阁的“等距离”外交与中日缔约谈判的跌宕起伏 |
二、福田内阁的“全方位”外交与美国对中日缔约的推动 |
三、田园直访华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 |
第四章 日美同盟在中日复交进程中的作用评估与原因剖析 |
第一节 日美同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评估 |
一、20 世纪50—70 年代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阻碍作用 |
二、20 世纪70 年代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原因 |
一、同盟困境因素 |
二、国际环境因素 |
第五章 日美同盟对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影响与前瞻 |
第一节 日美同盟对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影响 |
一、同盟“漂流”时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二、“再定义”的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三、进入新世纪后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的展望 |
一、日美同盟的未来走向 |
二、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 |
结束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政治事件对国际贸易冲击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贸易摩擦成因研究梳理 |
1.2.2 政治事件对贸易影响研究 |
1.2.3 政策评估方法的发展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理论构建与方法选择 |
2.1 贸易摩擦理论 |
2.1.1 贸易博弈理论 |
2.1.2 贸易博弈数例分析 |
2.1.3 理论假说 |
2.2 评估方法比较 |
2.2.1 传统方法 |
2.2.2 现代因果推断方法 |
2.2.3 方法比较 |
2.3 本文方法选择 |
2.3.1 方法确定及说明 |
2.3.2 控制组选择 |
2.3.3 时期划定 |
2.3.4 指标选取 第3章 中日钓鱼岛事件贸易影响分析 |
3.1 背景介绍 |
3.2 钓鱼岛事件对中日贸易影响初步分析 |
3.2.1 日本贸易伙伴结构分析 |
3.2.2 钓鱼岛事件前后中日贸易变化分析(2008.1-2012.9-2015.10) |
3.3 钓鱼岛事件对中日贸易影响效应评估 |
3.3.1 回归合成最优模型 |
3.3.2 反事实分析 |
3.3.3 稳健性检验 |
3.3.4 基本判断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韩萨德事件贸易影响分析 |
4.1 背景介绍 |
4.2 萨德部署对中韩贸易影响初步分析 |
4.2.1 韩国贸易伙伴结构分析 |
4.2.2 萨德事件前后中韩贸易变化分析(2008.1-2017.3-2018.4) |
4.3 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影响效应评估 |
4.3.1 回归合成最优模型 |
4.3.2 反事实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3.4 基本判断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6)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理念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章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战后初期日本对华外交与大平正芳 |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对华外交 |
一、冷战的展开与战后日本 |
二、战后初期日本对华外交 |
第二节 大平正芳的“椭圆哲学”与政治观 |
一、大平正芳的农魂与中庸性格 |
二、“椭圆哲学”与中庸政治观 |
第二章 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的对华政策 |
第一节 池田勇人内阁的成立及其外交政策 |
一、经济第一:宽容与忍耐 |
二、池田勇人内阁的外交政策 |
第二节 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内阁 |
一、大平正芳与日美安保条约修订 |
二、大平正芳与池田勇人关系 |
三、大平正芳的政治外交观 |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中日贸易 |
一、池田勇人内阁的对华经济政策 |
二、“LT贸易”协定的达成 |
三、大平正芳与对中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 |
第三章 大平正芳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
第一节 大平正芳与“中国代表权”问题 |
一、“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 |
二、“后继国家方式”构想 |
三、大平正芳与“周鸿庆事件” |
四、大平正芳访“台” |
第二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 |
一、大平正芳对华外交认识及理念 |
二、石油危机与日本的自主应对 |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 |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
一、《中日航空协定》的达成 |
二、大平正芳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 |
第四章 自主外交意识与大平正芳内阁的对华政策 |
第一节 1970 年代大平正芳的外交观 |
一、自主外交意识与国民性 |
二、大平正芳的安保认识 |
第二节 1970 年代大平正芳的政治观 |
一、大平正芳的“战后总决算” |
二、大平正芳的政治展望 |
第三节 大平正芳内阁的对华政策 |
一、大平正芳内阁的外交战略 |
二、对华日元贷款的实施 |
三、大平正芳访华 |
第五章 大平正芳的新保守主义与中日关系 |
第一节 大平正芳的综合安全保障论 |
一、文化的时代与大平正芳政策研究小组 |
二、综合安全保障的提出 |
第二节 环太平洋合作构想 |
一、环太平洋合作研究小组的设置 |
二、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的理念及展开 |
第三节 大平正芳与新保守主义 |
一、大平正芳新保守主义的意味 |
二、中曾根康弘与新保守主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基于EMD与网络搜索数据的预测模型 ——以日语图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概念解释 |
一、图书销售码洋 |
第三节 数据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主成分分析 |
二、经验模态分解(EMD分解) |
三、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 |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网络搜索数据的应用 |
第二节 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 |
第三节 图书销售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网络搜索数据采集及搜索因子构建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关键词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
一、搜索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二、关键词选取与优化 |
第三节 搜索因子构建 |
一、数据降维 |
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
三、日语图书市场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经验模态分解(EMD)理论 |
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理论 |
第二节 销售数据的EMD分解 |
一、数据描述 |
二、EMD分解 |
第三节 预测模型构建 |
一、模型1构建 |
二、模型2构建 |
三、模型3构建 |
四、模型4构建 |
第四节 实验结果对比 |
一、模型预测效果评估指标 |
二、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周转货币定价与汇率传递 ——基于中日贸易的VA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关于定价货币和汇率传递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关于定价货币和汇率传递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实证模型 |
第一节 最优定价货币选择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基于汇率传递的实证模型 |
第四章 基于周转货币定价与汇率传递的静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选取及来源说明 |
第二节 人民币/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进口价格指数的总体回归和分行业回归分析 |
第三节 人民币/美元汇率、日元/美元汇率对日本进口价格指数的总体及分行业回归分析 |
第四节 人民币升值、贬值期间汇率变动对日本进口价格指数的传递 |
第五章 基于周转货币定价与汇率传递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总体行业的面板VAR实证分析 |
一、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二、PVAR模型估计 |
三、P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四、基于P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
五、基于PVAR模型的预测方差分解 |
第二节 基于分行业VAR的实证研究 |
一、VAR模型的建立及最优滞后阶数的选择 |
二、基于VAR模型分行业的脉冲响应图 |
三、基于VAR模型分行业的预测方差分解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汇率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1.3.2 汇率水平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文章结构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文章创新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存在不足 |
第2章 汇率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理论 |
2.1 汇率相关概念 |
2.2 进出口贸易 |
2.2.1 进出口贸易相关概念 |
2.2.2 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 |
2.3 国际收支理论 |
2.4 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 |
第3章 人民币汇率以及中日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3.1 中日对外贸易发展对比 |
3.1.1 中日经济发展对比 |
3.1.2 中日对外贸易发展对比 |
3.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3.3 汇率变动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影响 |
第4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 X-12 季节调整 |
4.2.1 模型选择 |
4.2.2 数据处理 |
4.3 汇率波动的测度 |
4.3.1 模型选择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
4.4.1 模型选择 |
4.4.2 实证变量解释 |
4.4.3 模型数据检验 |
4.4.4 模型结果检验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汇率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分析结论 |
5.2 基于汇率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分析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日-中韩贸易制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中日韩贸易发展现状 |
2.2 中日韩之间的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 |
2.3 贸易发展潜力 |
2.4 贸易制衡概念的演变 |
第3章 我国与日韩贸易发展回顾 |
3.1 中日发展历程 |
3.1.1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贸易关系 |
3.1.2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的贸易关系 |
3.1.2.1 发展期 |
3.1.2.2 低迷期 |
3.2 中韩贸易发展历程回顾 |
3.2.1 中韩贸易启动阶段(1992-2001) |
3.2.2 中韩贸易快速发展阶段(2002-2014) |
3.2.3 中韩贸易现阶段(2015-至今) |
第4章 贸易制衡的动因分析 |
4.1 中国实施贸易制衡战略的政治动因 |
4.2 中国实施贸易制衡战略的经济动因 |
4.3 日韩之间贸易替代性 |
第5章 中日与中韩贸易的实证分析 |
5.1 基本数据 |
5.2 数据处理以及ADF检验 |
5.3 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 |
5.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5 结论 |
5.6 评价 |
第6章 建议与对策 |
6.1 改善中日贸易环境,加强中日合作 |
6.2 调整产业结构,助力产业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评述中日贸易……预测未来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2010~2019年中国对日出口规模与结构发展演变分析[J]. 杨逢珉,陈梦真.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1(04)
- [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D]. 齐宇. 延边大学, 2021(02)
- [3]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D]. 马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D]. 李文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政治事件对国际贸易冲击效应评估[D]. 李晓红.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大平正芳对华外交理念及实践[D]. 黄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基于EMD与网络搜索数据的预测模型 ——以日语图书为例[D]. 王晓博.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6)
- [8]周转货币定价与汇率传递 ——基于中日贸易的VAR分析[D]. 彭思铖. 深圳大学, 2019(11)
- [9]汇率对中日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分析[D]. 李明锴.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10]中日-中韩贸易制衡战略研究[D]. 樊影.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标签: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韩论文;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