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元现钞迅速“占领”欧元区(论文文献综述)
杨爱丽[1](2018)在《ES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流水线制造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短短一百年,汽车已经迅速成为了大众消费品。2009年以后,全球汽车整车销售每年以约4%的增速增长。在此大背景下,全球汽车保有量(CAR PARC)也快速上升。截止2017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亿辆,仅在欧洲,该数字约为3.8亿。根据有关统计调查,在欧洲人均汽车拥有量约为1︰1.7。这两项指标意味着欧洲汽车售后维修养护的巨大市场空间。上世纪90年代,欧洲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从整车销售中剥离出来,逐步形成了独立售后服务体系的模式。一直以来,汽车售后市场的利润比汽车整车行业的利润高出数倍。正因为如此,汽车售后维修养护市场不断吸引着汽车企业纷纷进入该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具有成熟的体系。然而伴随而来的行业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汽车制造奔向工业4.0时代,当今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的汽车工业崛起以及国际贸易下国际汇率波动频繁。面对纷繁复杂日益变化中的汽车产业以及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在欧洲汽车电子电器零部件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贸易分销商ES公司,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如何突破增长的瓶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企业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全球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的角度,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和经验,运用战略管理有关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当下企业在汽车工业变革中所处的战略态势和发展方向,提出了ES公司今后的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期望能在一定时期内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找到可持续发展和可行的创新模式。同时,期望能为同类型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突破挑战,如何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王凡一[2](2018)在《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一再下调危机国的各种国际评级,使得欧债危机越演越烈。同时,由于欧元对美元国际货币霸主地位产生了威胁,美国利用高盛集团、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等推波助澜,导致欧债危机一发不可收拾。但欧债危机爆发的主因还在于其内部的影响因素: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货币的统一使得南欧国家和北欧国家经济实力差距不断变大;欧洲央行的成立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统一,宏观调控政策失调;欧元区国家一直施行高福利政策,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造成了欧元区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欧元区的金融监管不足,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不相适应;欧盟的债务危机救助机制缺失,不能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这些内部因素促使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和随后的不断恶化蔓延。无论是欧债危机的内部影响因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宏观调控政策失效、福利超载、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监管不足、危机救助机制缺失,还是欧债危机的外部影响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评级机构和美元的打压,这些基本都是由于欧元的诞生和欧洲央行的设立引发的。作为超主权货币,欧元与美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过程不同,其是区域货币一体化和货币国际化同时完成的,欧元诞生的过程就是其国际化的过程。也正是因此导致欧元天生就存在着一些不足:缺乏稳定的经济基础,缺乏稳定的政治基础,缺乏稳定的制度架构。在欧元这些天生不足的基础上,欧洲央行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制度缺陷:一是单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冲突,二是统一的汇率制度使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三是最后贷款人职能缺失。欧元的先天不足、欧洲央行的各种制度缺陷,不可避免地对整个欧元区经济的平衡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欧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欧元的诞生增大了欧元区成员国宏观调控难度,加剧了经济复苏的困难,放大了希腊等外围国家经济的脆弱性。正是欧元的问题导致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的危机,是欧元的危机。欧元国际化引发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可概括为:欧元国际化要求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宏观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救助机制缺失导致救助措施不力最终引发欧债危机。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机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消失导致汇率调节机制失效,二是欧元国际化导致国别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失调,三是欧元国际化引致债务错觉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四是欧元国际化引发欧美地缘经济之争导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失衡。欧债危机爆发后,对欧洲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了整治债务危机,欧元区国家进行了财政政策调整,实施了紧缩政策,希望可以利用紧缩财政政策解决高债务和低增长这两个问题。同时,欧元区国家也加强了经济治理制度建设,强化了政治协调机制,设立了救助机制,欧洲央行也正逐渐转变为“最后的贷款人”,欧盟还推出了财政公约,设立了单一监管制度。欧债危机暴露出的欧元区问题和近年来欧元区采取的整治债务危机的政策措施,都值得我国去吸取经验和教训。第一,我国在参与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过程中,不应该急功近利,而是应该审慎进行。第二,当前我国地方债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应健全地方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和破产机制建设。第三,我国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必须审时度势,互相搭配使用。而且,借鉴欧盟国家近年来采取的紧缩政策,我国也应该意识到,为了提振经济,一味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不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提振市场的信心,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力量,也是复苏经济的良好选择。第四,我国在制定与推行社会保障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避免经济承受过大的压力,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五,我国应该积极借鉴欧美等国家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我国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危机救助机制,稳定市场的预期和信心。第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稳步推进,不能急功近利,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以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货币主权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前提。
唐辉[3](2017)在《“逆全球化”态势研究》文中提出冷战的结束开启了当代全球化发展进程,美国“新经济”增长,日本90年代金融泡沫破裂后的经济低迷以及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这一轮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基础动力。当代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包括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全球治理的演进以及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新自由主义的理念指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也呈现出国家利益之间的分歧与博弈;基于全球化上升时期带来的经济动力与社会发展,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国家间仍然能够实现基本的合作共识。二十一世纪以来至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全球化最为突出的一个阶段,也是美国相对权力最大的时期,美国的领导优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也对国际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新保守主义指导的“反恐战争”试图将美国价值观借助外部全球化环境予以推广,期待在这一权力逻辑下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与霸权优势。结果遇到重大战略挫折,国内经济方面由于虚假的繁荣积累了大量矛盾在“次贷危机”中爆发。对外战略与内部经济的失败,极大削弱了美国的国际领导权威与国家综合实力,迫使美国必须开始反思领导全球化中的教训,修正全球化路径。奥巴马时代的美国全球战略转型可视为“去全球化”,初期的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形成源于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而亟需扩大全球合作以渡过难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通过TPP谈判、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及与世界主要央行相左的货币政策,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战略收缩,但是基本保留了全球化理念与新自由主义思想价值观。2016年美国大选成为全球化的转折点,民粹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爆发,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开始领导美国进行国家政策的巨大变革,现实主义外交战略理念代替“软实力”、“巧实力”等具有自由主义特征的外交思路。美国在领导全球化进程中承担了大量的贸易逆差,迫使它通过复兴国内制造业扭转贸易颓势地位,并为实现美国就业优先而给世界经济带来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欧美之间的战略逻辑与世界观出现巨大分歧,使得“逆全球化”的趋势与特征更为明显。“逆全球化”态势对于欧洲的政治冲击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具有保守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英国在2016年举行的全民公投中决定脱离欧盟,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英国“脱欧”公投为标志,欧盟一体化进程受到巨大挫折,欧盟内部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债危机爆发后蔓延(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德国的砸欧盟一体化治理中的规则缺失与政策失误给欧元区带来隐患;同样是德国领导的难民政策使得欧洲国家陷入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安。“逆全球化”态势下欧盟成员国国内极右翼政党的势力开始崛起,2017年法国大选中的“勒庞现象”标志着欧盟面临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危机。以德国为领导的欧盟尚有欧洲主流政治文化的支撑,但是亟需进行务实而理性的改革以维护一体化的团结,抵御“逆全球化”态势的扩张。美国依靠强国地位与实力主动扭转全球化进程,以及欧洲国家不同程度的“逆全球化”现象,对全球政治意识形态、大国关系、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使当代国际政治出现了新的特征。大国关系层面,以美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外交意识形态以及现实主义战略逻辑,与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联合理念与自由主义道德价值观,在地缘政治议题、应对恐怖主义政策、战略责任的承担、国际贸易的原则等方面的分歧;俄罗斯实力的下降以及美欧之间矛盾的凸显使得美俄缓和成为可以预期的前景;“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与德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歧、美俄缓和的前景与战略需求,使得美国、欧洲、俄罗斯三大战略重心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权力态势演变。新兴大国在全球化崛起的进程中实现繁荣,而后又不同程度陷入经济困局,巴西由于经济动荡出现了政权非正常更迭;俄罗斯陷入传统能源国家面临的结构性与周期性危机,加之政治上的导致西方经济制裁,只能通过大幅度贬值货币与减少财政支出阻止资本外流、维持虚弱的经济;印度为了实现金融出清,冒险使用了极端的“废钞”手段,但在地缘政治中有民族主义倾向。美国页岩油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石油供应的持续增长,使其摆脱了对中东地缘政治战略的依赖,创造了更大的优势以适应国内民粹主义对于穆斯林族裔的新移民政策。同时,“逆全球化”也成了制约全球治理的各项议题继续深入的“瓶颈”。美欧“逆全球化”态势、欧盟一体化的危机、右翼思潮的泛滥,给国际政治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新前景。中国面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亟需做出明智而务实的战略应对。中国经济的内在问题如经济要素结构不平衡、货币扩张(M2总额相对偏高)、外汇储备有限等等。中国正在通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国际金融合作来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经济风险并且促进共同利益。中美两个大国是全球化中的两个最大的角色,由此,中美两国的合作互动中,不可避免要贯穿重塑全球化的进程。本文设想中美之间以“主权基金”相互合作的形式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经济战略投资。在维持中美贸易自由基本格局的前提下,美国发行国债,中国承担利息,进行大规模融资投入“一带一路”项目,结合相对公平的退出与补偿机制,实现两个大国新方式、跨领域的合作共赢。为应对美国资本回流的制度性矛盾,实现美国的真实就业,“中美联税制”可以带来巨大的共同收益。在逆全球化趋势下,中美关系仍然要保持全局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大方向,扩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基础,完善合作机制,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成。
孙涵[4](2016)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随即蔓延到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塞浦路斯等欧元区国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从危机的爆发至今,已经超过7年。在此期间,虽然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先后启动了多种救助机制,债务国自身也为缓和危机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外部援助和债务国内部紧缩努力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演化,已经成为困扰整个欧盟经济复苏的关键问题。不仅如此,危机还引起了世人对于欧元前景和未来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担忧,可以说,这场主权债务危机成为了事关欧盟前途的重大事件,在经济政治领域对世界将产生深远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多次债务金融危机,但一般经过一到二年就解决了,为什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这是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1980年在韩国,1985年左右在拉丁美洲国家,1997年在东南亚国家,和2001年在阿根廷先后发生的金融危机,都具有外债危机的特点;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具有内债危机的特点;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似乎是外债危机,但又不像外债危机。之所以像外债危机,是因为希腊等债务国所借的债务是来自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所以不像外债危机,是因为债务是用欧元计价的,而欧元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家所使用的本国货币。与此相对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似乎又是内债危机,但也不像内债危机。因为,希腊等国的债务虽是欧元计价,但不是从本国企业和家庭筹集的,而是从外部筹集,本国政府也没有能力发行和管理欧元。所以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即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外债危机,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内债危机。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两不像”的特点,尝试用解决外债危机的方法来化解欧债危机难以奏效,同样,用解决内债危机的方法也难以奏效,这是欧债危机至今未能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特殊性,本文首先从马克思经典债务理论入手,以债务危机反应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合作与对抗关系为视角,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行全景式研究。通过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揭示债务危机与债务国货币主权丧失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举债、生产、贸易和偿债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债务危机治理的根本出路,为我国合理利用外债提供参考。通过对不同债务危机进行比较研究,探寻这些危机的异同点,揭示债务危机的本质,对我们全面认识债务危机,防范危机发生提供有益的借鉴。马克思的债务理论认为,债务关系体现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关系。如果债务人通过对外举债,能够有效的实现提高生产、增加贸易、推动经济增长,那么,偿债就有保证,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就可以进行良好的循环合作;反之,则债权与债务双方就会发生对抗,直至以极端的债务危机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关系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表现最为明显。希腊政府的对外负债,未能用来有效地发展生产、贸易和推动本国经济增长,而是用来增加国民福利、提高收入水平,最终导致无力偿债,从而引发了债权国与希腊的对抗,爆发债务危机。同时,债权国对希腊救助所附加的严格紧缩性条件,又引发了希腊国内民众与政府,希腊与欧盟的对抗。欧元区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本国政府为维护金融稳定,防止经济衰退而使用财政资金救助本国银行业,使银行业危机转化为主权债务危机;另一类是政府受历史债务和经济疲软拖累,财政赤字飙升,债务居高不下,最终导致严重的主权债务问题。欧元区成员国的政府财政赤字,无法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缓解,只有求助于债权国的宽限和援助,虽然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多轮救助,但只是暂时缓解,而未能彻底解除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是欧元区货币制度和政治制度缺陷的集中反映。欧元区各成员国使用的欧元,是由欧洲央行发行的超主权信用货币。货币的统一给欧元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却无法满足各国政府调节各自经济的需要,当各成员国面对非对称经济冲击时,财政政策成为唯一调节手段。欧元区国家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出现巨大矛盾。欧元的制度设计,突出了统一的货币权力对分散的财政权力的制约,却忽视了两者相互的配合。同时,欧盟治理结构的缺陷,也导致成员国财政纪律松弛,道德风险频发,联盟内部政策协调不足,金融监管不力。在危机发生后又出现决策行动迟缓,央行救助不力,成员国之间对立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阶段运行良好,但是运行到经济货币联盟阶段,则遭遇重大挑战,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经济联盟与国家主权的冲突。因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学危机。欧元区统一了货币和中央银行体系,进而统一了区内经济,但完全的货币经济解决不了各成员国现实存在的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需要依靠各国政府自行调节。欧元区的各成员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丧失了货币主权,失去了利率、汇率等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只能依靠财政扩张和举借外债来解决本国失业和收入问题。经济统一,而政治仍独立的矛盾,是欧元区的根本矛盾,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也要通过推进欧盟政治一体化来实现。对比以往发生的几次主要债务危机,我们能进一步看清欧债危机的特殊性。尽管债务危机本质上都是信用危机,但以往发生过危机的韩国、拉美国家、泰国和阿根廷等危机国,都是主权国家,有自己的货币主权,发生危机时,可以利用汇率、利率调节其国际收支,抵御来自外部的冲击。而此次深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希腊等国,则由于加入欧元区而丧失了货币主权,不再有能力通过调节本国国际收支化解危机,只能依靠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的全面支持和合作。进一步对比中国和希腊利用外债的效果,我们发现,我国有效的利用外债发展生产,扩大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实现了债权债务关系的和谐;而反观希腊,其在利用主权债务方面未能实现以上目的,从而造成了债务国和债权国的严重对抗。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外债,如何防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我国带来了重要启示。
王玉柱[5](2014)在《“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 ——德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缩”具有过程和结果双重政策含义,作为过程,其主要表示反通货膨胀(disinflation)的政策实践;作为结果,其主要表示通货紧缩(deflation)的经济现象。本文在论证这个概念过程中主要从过程视角分析德国联邦银行、联邦政府及当前欧洲央行的政策实践。“有竞争力的通缩”的政策含义是德国经济在“通缩”政策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竞争力溢出效应的过程和结果。本文从原德国联邦银行货币政策实践出发,分析德国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德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在欧元区框架内,通过制度比较的方式分析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设计与联邦银行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成员国受到的非均衡制度冲击。本文以央行独立性为研究切入点,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德国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改革的历史背景。二战后,盟军主导下的货币政策体制改革奠定了联邦银行独立于政府的法律地位。除了盟军的推动外,德国货币政策的彻底转型则是对一段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反思。佛莱堡学派奠基人欧肯所创立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是基于对传统历史学派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学生艾哈德将这一理念付诸于德国的政策实践,形成了德国央行政策模式特有的宏观经济环境。联邦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实践建立在健全的法律机制基础上,受到了德国民众的广泛拥护。尤其是二战后德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完美地塑造了联邦银行良好的国际形象。德国马克较早地实现了国际化,并成为其他欧洲国家的“货币锚”,德国联邦银行的政策实践因此获得了强大的公信力。在经历央行与政府的多次对峙后,德国联邦政府最终认可了央行的政策实践并逐步转变自身的政策行为,在国内采取较为保守的财政政策,在国际上努力推动联邦银行的制度模式。七十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陷入“滞涨”的困境中,联邦银行的政策实践进一步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追捧,联邦政府在对外货币政策协调中逐步将联邦银行从后台推向前台。在欧洲货币政策一体化实践中,联邦银行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领导者,将联邦银行的相关准则写入欧洲货币制度一体化的章程中。在世界新自由主义的风潮中,联邦银行强调的物价稳定、政府支出限制等政策理念逐步被其他成员国接受。欧洲范围内最终实现了从德国联邦银行到欧洲央行的制度复制。本文将联邦银行的政策实践放在德国式新自由主义框架内加以分析,将德国政策实践过程进一步总结为“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在此基础上以低通胀预期为视角,分析央行货币政策对实际有效汇率低估及劳动力成本压制的传递效应。进而建立贸易增长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实证模型,得出德国央行的政策实践最终有利于德国出口经济的结论。这一过程中,尤其突出德国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德国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有竞争力的通缩”作为一种根植于德国土壤的政策模式既是德国珍贵的政策遗产,同时也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并为欧元区其他国家所诟病。本质而言,这种通过低通胀压低汇率和劳动力成本的政策手法一方面造成德国长期无法摆脱出口依赖的局面,另一方面也造成欧元区内贸易的失衡。“有竞争力的通缩”捆绑着德国社会、经济和政府宏观经济特征,具有深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根源,在欧元区的适用困境因为欧债危机的爆发而凸显,欧洲重新陷入“紧缩”与“增长”的争论中。没有可以重复的历史作为参照,这段可能持续良久的争论或许永远都不会得到孰优孰劣的答案。德国出口经济尽管受到高技术水平等结构性因素的推动,但本文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德国出口竞争力受益于劳动力成本和实际汇率低估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这对于诸多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德国马克和联邦银行的政策遗产不仅仅限于欧洲,目前低通胀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主流趋势,央行独立性已成为众多国家的信赖的政策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出口竞争力的取得不可能长期依赖竞争性贬值获得。如何通过对劳动力成本和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有效控制是取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德国经济政策可以给予世界经济更多的启迪。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历史变革的本质是不断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然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冲击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理论陷入困境,一方面,金融危机是市场的失败,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则又是政府的失败。这一对弈结局使得任何一种偏向市场或偏向政府的经济增长理论都无法获得有说服力的政策支撑。因此,鉴于这一形势,世界经济短期内并不能发生革命性变革,很可能沿袭传统路径修正地走下去,目前形势已经表明世界经济颇有重返新自由主义之势。然而鉴于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可以肯定的是,世界经济并不会重蹈金融危机前的新自由主义模式之覆辙,很可能是另一种新自由主义。研究德国“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的还有助于为探索一种新的新自由主义模式提供一条路径选择。
赵柯[6](2013)在《德国马克的崛起 ——货币国际化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作为一个战败国家的货币,马克为什么能够在战后克服种种不利的政治经济条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实现了国际化,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主流经济学一般将货币国际化归结为市场力量的推动,是各个经济行为体出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考虑,在无数次的相互交易中自发做出的一个市场选择,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最终被市场所选择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在于:国家的经济规模要足够大,宏观经济政策要得当(增长稳定、低通胀率),以及具备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并且实现资本帐户的自由化;国际货币的地位会给发行国带来一定的负担,但相较之下其创造的收益要更为巨大。对于货币国际化的过程,经济学观点通常认为一国货币一旦成为国际货币,其“先入为主”的优势会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效应,这会使得后进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十分缓慢。但是德国马克崛起的历史却与这些主流理论的解释不尽相一致,首先,德国的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在现代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理论的运用上还属于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德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英国,甚至还落后于法国等欧陆国家,同时德国一直保持有相当程度的资本管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解除实现了资本账户自由化,可以说马克是先实现了国际化,然后德国资本账户才最终完全开放。其次,根据网络外部性效应,后进国家的货币国际化进程是十分缓慢的,但是数据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短短的20年内,马克国际化进程几乎是一夜之间启动,并且进展迅速。再次,作为第二大国际货币的马克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利益,但是德国后来仍然又果断放弃马克引入欧元。主流的货币国际化理论对上述问题不能给出令人完全满意的答案,其缺陷在于太过重视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逻辑,而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了国家权力和国家间冲突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市场逻辑之外,货币国际化的政治逻辑同等重要,国家。特别是大国间围绕“国际货币权力”的冲突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相较于市场,国家是国际货币体系更为重要的塑造者。与主流经济学主要将货币国际化看作是一个市场过程不同,政治经济学更为强调货币国际化进程是对国家间财富分配格局的重建,本质上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大国之间对“国际货币权力”竞争、限制和占有的过程,首先是一种国际政治现象。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美元的“过度特权”对欧洲特别是对德国造成的沉重压力和负担是马克国际化的直接推动力,20世纪60到70年代一次次的美元危机和由此所带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剧烈动荡则为马克国际化打开了“机会窗口”,尤其是美国在70年过于自信的对外货币政策所引发的“大通胀”导致欧美严重对立,德国则抓住这一时机联合其他欧洲国家在美元体系之外建立了马克主导下的欧洲货币体系,这一政策选择为德国马克的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治合法性,正是这一制度性安排让马克国际化的步伐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市场速度”,能够迅速取代美元,成为欧洲的主导货币。马克国际化的结果就是美元的“流通域”一步步被侵蚀和挤压,随着欧元的正式流通美元势力被最终“驱逐出”欧洲大陆。欧元这一共同货币替代欧洲民族国家各自主权货币的政治进程中,最大的赢家就是德国。它虽然放弃已然是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马克,但却获取了欧盟内部实质上最具含金量的权力——国际货币权力,一种对其他成员国行为的影响力和支配权,德国马克并没有消失,而是披上了“欧元”这层外衣,欧元实质上是马克国际化的“升级版”。所以欧元对德国而言不再仅仅是一种货币,而是其核心国家利益。在应对欧债危机期间,德国为维护自己核心国家利益而发起了一场“欧元保卫战”。德国的“欧元保卫战”是欧元区最终免于解体的关键所在,正是德国在这场“欧元保卫战”的不同阶段的政策调整最终决定了欧债危机的走势和欧元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正是因为德国马克演变为欧元这一历史过程中隐藏的复杂的政治经济逻辑,德国在此次欧债危机中的角色在备受瞩目的同时才又备受质疑,德国的危机应对措施才那么的充满争议。之所以是德国马克能够抓住20世纪60—70年代的历史机遇顺利地成为了“国际货币”,而是不法国法郎或者意大利里拉,其根源在于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对美元国际化的强有力支撑相对应,德国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为马克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让马克在众多欧洲货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欧洲货币体系中唯一具备“领导资格”的币种。与美国通过向全球输出金融产品来创造对世界范围内对美元的需求不同,德国通过以“德国制造”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来保证其他国家对德国马克的需求。“工业竞争力+政治性货币合作制度安排”是德国马克国际化路径成功的核心因素。
朱建平[7](2013)在《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中国政府己经高度重视人民币在计价、结算和储备领域所表现出的区域性乃至国际化发展趋势。寻求科学的人民币发展之路,积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己成为政府、企业、居民的共识。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谋求国际经济政治利益的前进号角己经吹响。本文首先界定了货币与货币竞争、国际货币与国际货币竞争的概念,并探讨了国际货币竞争的动机与模式。其次,分析了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历史演化过程,认为当代格局属于美元主导下的多元货币竞争格局并且具备一定的典型特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一竞争格局影响较小,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同结局会显着影响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第三,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深入地探讨了国际货币竞争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认为国际货币竞争对世界己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在分析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货币竞争的收益-成本模型,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主要国际货币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第五,分析了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必要性以及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并且提出了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策略和具体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依然是美元主导下的包括欧元、日元在内的多元货币竞争格局,国际货币竞争主要是美元与欧元的竞争,不过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也在逐渐地加入到竞争中来。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无论是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经济发展还是国际金融秩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00年以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都获得了相应的可计量收益与不可计量收益,并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美元每年获得的可计量收益较高且稳定,欧元和日元每年获得的可计量收益较低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另外,美元与欧元获得的不可计量收益较为丰盛、付出的不可计量成本较为有限,而日元获得的不可计量收益则较为有限、付出的不可计量成本也较高。人民币积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必要性在于:人民币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等收益、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正确认识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策略,认为人民币应该采取亚洲范围内的市场领导者策略和世界范围内的市场跟随者策略的竞争策略,并且要加强实体经济建设、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加强亚洲区域内的货币合作、加快建立人民币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以及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李平,张景成[8](2012)在《聚焦欧洲债务危机》文中认为2008年9月,随着美国雷曼兄弟的倒闭,由金融衍生产品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时隔两年,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经济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之际,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10年2月初开始,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发酵,欧元出现大幅度下跌,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再次风声鹤唳。
杨岳峰[9](2011)在《当代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世界收入和生产率就已经领先于西欧,美元也一直在和英镑做斗争,但直到二次大战后,美国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国家,美元才最终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1947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制。美元获得了西方世界的广泛认可,其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输出美元,帮助欧洲重建,美元地位获得空前提高。1972年,美国终止了金本位,美元作为一种没有实物支撑、缺少硬性财政纪律约束的信用货币,却继续担当全球金融和贸易的首要储备货币角色,美元霸权由此形成。美元霸权的理论基础是霸权稳定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新现实主义者的理论核心,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是着名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leberger)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创,由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加以系统完善的。霸权稳定论的主要内容是:霸权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霸主自我牺牲,霸权必衰,霸权丧失导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从理论上作进一步梳理,可以归纳为霸权的战略目标、霸权的运行机制和霸权的发展过程。1984年,罗伯特·基欧汉(RobertKeohane)所着的《霸权之后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是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和修正,在理论上与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有很大差别。美国倡导新自由主义,以此推动美元霸权向全世界扩张。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新自由主义的标志性事件是1990年的“华盛顿共识”。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其基本原则是: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消除通货膨胀和私有化。然而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当苏联和东欧国家遵循美国制定的政策,通过私有化、金融化、全球化、危机化的“改革”而解体和发生动乱后,新自由主义的弊端逐步被世界所认识,其隐藏的美元霸权扩张利益也被彻底揭示。美元霸权在扩张同时也将其内在矛盾暴露无疑,包括货币机制矛盾、汇率安排机制矛盾、国际收支调节矛盾等,其表现的排他性、资源垄断性、掠夺性等本质特点也充分表现出来。霸权从初始阶段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繁荣国际贸易的作用逐步兑变为掠夺世界财富、奴役第三世界国家的工具。霸权通过不断地挑起金融危机,迫使他国持有美元,帮助美元霸权的扩张,通过对他国的经济掠夺,最终实现美元霸权的利益最大化。其主要做法是通过美国掌控的舆论、评级公司、投行、对冲基金等金融工具,在目标国制造各种金融泡沫,利用汇率选择矛盾、金融市场操控等手段制造金融恐慌,在短时间内对一国或整个地区的经济实施打击,掠夺他国的经济发展成果;通过贸易制裁、贸易摩擦等手段强迫其他国家接受不合理的汇率制度安排,摧毁潜在竞争对手的经济,甚至损坏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美元霸权的矛盾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就是霸权资本利用汇率机制选择矛盾,对东亚经济体进行掠夺性的攻击,导致了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元霸权在发展和掠夺其他国际财富的同时,其内在矛盾也在不断加深,不可避免的会伤害自身的经济基础。美国目前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储蓄赤字、居民消费潮、金融泡沫等不合理的现象都来自于这些矛盾。其生产力下降,制造业外移,就业率下降导致经济严重失衡,由此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危机。美元霸权的危害已被世界广泛认识,其经济基础受到侵蚀,国家信用降低,美元霸权不可避免的陷入衰落。为了维护霸权的稳定,美国不惜一切代价打击潜在竞争对手,在经济刚刚复苏之际,就开始了狙击欧元的行动,首先从最弱小的希腊开始、逐步扩大到爱尔兰、西班牙等国,最终将整个欧盟国家拖下水。欧元因此出现剧烈动荡,很多欧元区国家出现示威游行甚至暴乱,欧元一度岌岌可危,甚至面临分裂的危险。为了维护欧元区的稳定,欧盟克服了内部的矛盾,出资几千亿欧元挽救陷入危机中的几个国家,同时制定严格的监管法限制美元霸权资本的行为,最后通过中欧联手共同抗击了霸权的攻击,欧元区逐步恢复稳定。美元霸权资本最擅长制造汇率争端。美国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家,但是美国在获得廉价商品同时,挑起了人民币汇率争端。美国甚至不惜以贸易战相威胁,胁迫中国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希望达到打压中国经济的目的。但是中国一方面据理力争,一方面加大汇率改革力度,成功化解了升值的压力。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中美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长期的,中国要适应这种斗争的复杂性,做到既斗争又合作,在共存中切实的维护自身的利益。目前美元霸权正处于衰落过程,中国要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及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转变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2、强化金融体制改革,创建独立的评级公司等金融机构,健全金融市场监管,加快市场建设。3、降低外汇储备存量,防范美元贬值对美元储备的冲击,优化外储投资结构。4、改革强制结售汇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高志虎[10](2011)在《英国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研究(1970-199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一体化在战后欧洲一体化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作为欧洲大国之一的英国却并未发挥主导作用,在1970-1990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都留在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核心安排之外,直到现在英国也没有加入欧元区。虽然英国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态度并不积极,但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运动的长期历史中,它具体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其动因是什么,对英欧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仍是国际学术界引人瞩目的问题。本文即是对1970-1990年间英国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的专题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用来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证选题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说明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使用的主要材料,并指出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作为主要论题的历史背景,论述英国与战后初期欧洲货币合作的关系。二战结束后,货币多边自由兑换体系没能立即建立起来,双边支付协议的盛行阻碍了欧洲内部贸易的发展。为此,美国帮助欧洲国家于1950年建立了支付同盟。英国为了维护英镑的地位和英镑区的利益,与美国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在基本利益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英国以完全成员的身份加入了支付同盟。1950年代,欧洲国家的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普遍改善,1958年它们的货币对美元实现了 自由兑换。西欧国家普遍期望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平稳运行,但很快“美元过剩”现象便导致了美元危机的发生,国际货币体系的波动对欧共体的关税同盟建设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挑战,六国只得在共同体框架下加强货币合作。英国不是欧共体的创始会员国,因此缺席了共同体的早期货币合作。另外,与马克等货币逐渐走强不同,英镑经常面临下行压力,这一情况是法国总统戴高乐两次否决英国加入共同体的原因之一。第三章具体分析希思政府(1970-1974年)的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希思执政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1971年底达成的史密森协议允许各国扩大其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这对经济贸易联系紧密的共同体国家来说难以承受,于是它们在1972年4月决定缩小彼此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建立“蛇行于洞”的汇率机制。希思决定让英国加入其中,因为希思是一位具有强烈亲欧思想的首相,而此时英国刚刚签署了加入共同体的协议,加入机制方可向其他国家展示英国融入欧洲的决心。但此一时期英国的经济社会形势复杂,投机资本在六月间展开了对英镑的投机活动,造成大量外汇储备损失,因此希思政府不得不决定退出“蛇形机制”,让英镑自由浮动。其后,“蛇形机制”参与国货币对美元的中心汇率也不断遭受冲击,而美国却不愿为扞卫美元币值稳定采取实质性行动,忍无可忍的共同体国家酝酿让其货币对美元联合浮动。在德国表示愿意在储备集中问题上付出大的代价后,希思有意参加“联合浮动”,但无奈德国的立场后来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希思只得作罢。希思对这一结果深感不快,这对他来说颇有点壮志难酬的意味。第四章深入探讨卡拉汉政府(1976-1979年)对欧洲货币体系谈判的立场。欧洲货币一体化建设在1970年代中期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这一状况在1978年出现了转机。当时德国总理施密特对美国总统卡特的“弱势美元”政策十分不满,于是他联合法国总统德斯坦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倡议。而在此之前,卡拉汉已经向卡特提出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五点计划,它与施密特的倡议有所矛盾。卡拉汉对施密特建议的第一反应是,它要以英镑汇率的提升为代价来抑制马克币值的过快上涨,这对英国产品的竞争力不利。在后续谈判过程中,卡拉汉又发现新机制并没有对既有机制进行大的改进,弱币国仍将更多地承担经济调整的责任,而其他国家又不愿对英国进行较多的资源转移,信贷机制的强化也十分有限,这样英国加入其中得到的经济回报并不丰厚,反而可能付出较大的代价。此时,卡拉汉政府的执政地位已经不太稳固,欧洲问题对工党来说也是一个敏感议题,因此英国最后虽与新体系建立了某种联系,但却没有加入其核心机制——汇率机制,这种做法可谓是得过且过。第五章主要考察撒切尔政府(1979-1990年)的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撒切尔上台后,首先面临的是要不要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的问题。虽然财政部的官员们逐渐对欧洲汇率机制产生了兴趣,但撒切尔不为所动,她长期反对英国加入汇率机制。在撒切尔看来,英国留在汇率机制之外,并没有为此付出什么经济代价,加入其中反而会丧失一定的货币政策自主权,这有可能对英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980年代末随着经货联盟议题的重新提出,撒切尔在汇率机制问题上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很多官员认为只有加入后者,才能增加英国在前一议题上的影响力。1990年10月,撒切尔同意让英国加入汇率机制,主要却是出于保守党和内阁团结的政治考量,因为撒切尔无力再次否决财相和外相的联合建议。然而,在经货联盟问题上撒切尔仍采取了孤注一掷的反对态度,这导致了杰弗里·豪的不满和辞职,它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了撒切尔的下台。作为结论的第六章对全文加以总结。本文认为,1970-1990年间英国的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虽时有变动,但仍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整体上看,英国与欧洲货币一体化运动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离大于即的关系,这主要是由参与这一运动对英国的经济影响所决定的。这一政策可以看做是在欧洲处于特殊地位的英国,应对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方式。它在不同时期与不同领导者的决策风格相联系,出现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对英国国内政治和英欧关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种方式反映了英国的实用主义政治传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但是,英国在采取这种方式、坚持自己货币主权的同时,又希望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施加影响并从中获益,这就常常使英国决策者陷入两难境地。
二、欧元现钞迅速“占领”欧元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元现钞迅速“占领”欧元区(论文提纲范文)
(1)ES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本文研究内容的结构 |
第二章 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
2.1 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 |
2.2 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
2.2.1 企业战略的概念 |
2.2.2 企业战略的特征 |
2.3 企业战略制定的方法和工具 |
2.3.1 PEST分析模型 |
2.3.2 波特五力模型 |
2.3.3 竞争优势理论 |
2.3.4 SWOT分析模型 |
2.3.5 EFE& IFE评价矩阵 |
2.3.6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三章 全球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的概况和ES公司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 全球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概况 |
3.1.1 全球汽车售后市场发展概况 |
3.1.2 全球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发展趋势 |
3.1.3 欧洲汽车售后市场的发展概况 |
3.1.4 欧洲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发展趋势 |
3.2 ES公司发展历程和现状 |
3.2.1 ES公司发展历程 |
3.2.2 ES公司现状 |
3.3 目前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ES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客户分析 |
4.2.2 竞争对手分析 |
4.2.3 潜在进入者分析 |
4.2.4 供应商分析 |
4.2.5 替代品分析 |
4.3 ES公司的外部环境评价(EFE矩阵) |
第五章 ES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
5.1 ES公司内部资源环境分析 |
5.1.1 人力资源分析 |
5.1.2 信息系统资源分析 |
5.1.3 品牌资源分析 |
5.2 ES公司内部管理分析 |
5.3 ES公司企业文化分析 |
5.4 ES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5.5 ES公司的内部环境评价(IFE矩阵) |
第六章 ES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和选择 |
6.1 ES公司发展战略SWOT分析 |
6.2 ES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6.2.1 战略选择原则 |
6.2.2 战略定位 |
6.2.3 制定发展目标 |
第七章 ES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控制措施 |
7.1 市场营销管理 |
7.2 运营管理 |
7.3 人力资源管理 |
7.4 技术创新管理 |
7.5 财务管理 |
7.6 信息化管理 |
7.7 企业文化建设 |
7.8 战略评价与控制 |
7.8.1 战略评价 |
7.8.2 战略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和不足 |
1.3.1 主要创新 |
1.3.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欧元 |
2.1.2 欧元区 |
2.1.3 欧元国际化 |
2.1.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债务危机理论 |
2.2.2 货币危机理论 |
2.2.3 货币国际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
2.3.2 欧债务危机的治理效果 |
2.3.3 欧债危机的影响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欧债危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
3.1 欧债危机的爆发及发展历程 |
3.2 欧债危机的外部影响因素 |
3.2.1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
3.2.2 国际评级机构和投机机构的落井下石 |
3.2.3 美国的蓄意打压 |
3.3 欧债危机的内部影响因素 |
3.3.1 欧元区内部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3.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 |
3.3.3 高福利政策与经济实力不匹配 |
3.3.4 金融监管不足 |
3.3.6 救助机制缺失 |
3.4 欧债危机爆发的欧元因素 |
第4章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的影响 |
4.1 欧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不足 |
4.1.1 欧元的发展历程 |
4.1.2 欧元国际化存在的不足 |
4.2 欧洲央行的优势与不足 |
4.2.1 欧洲央行的积极作用 |
4.2.2 欧洲央行存在的制度缺陷 |
4.3 欧元国际化对欧元区经济及欧债危机的影响 |
4.3.1 欧元国际化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 |
4.3.2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的影响 |
第5章 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和机制 |
5.1 欧元国际化引发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 |
5.1.1 欧元国际化要求欧元区国家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 |
5.1.2 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匹配 |
5.1.3 宏观调控政策失效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
5.1.4 救助措施不力引发欧债危机 |
5.2 欧债危机的本质与根源 |
5.2.1 欧债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 |
5.2.2 欧债危机的根源是信用危机 |
5.3 欧元国际化影响欧债危机的机制 |
5.3.1 货币政策独立性消失导致汇率调节机制失效 |
5.3.2 欧元国际化导致国别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失调 |
5.3.3 欧元国际化引致债务错觉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
5.3.4 欧元国际化引发欧美地缘经济之争导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失衡 |
第6章 欧元国际化对欧债危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选取和数据选择 |
6.1.1 变量选取 |
6.1.2 数据选择及来源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位根检验 |
6.2.2 个体随机效应回归Hausman检验 |
6.2.3 个体固定效应似然比检验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欧元区货币体制的局限性 |
6.3.2 货币国际化加剧了欧元区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脆弱性 |
6.3.3 货币国际化增加了欧元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 |
第7章 欧元国际化和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7.1 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的影响 |
7.1.1 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经济的冲击 |
7.1.2 欧债危机逼迫欧元区国家进行财政政策的调整 |
7.1.3 欧债危机逼迫欧元区加强了经济治理制度建设 |
7.1.4 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社会动荡 |
7.2 欧债危机暴露出的问题 |
7.2.1 欧元天生的缺陷 |
7.2.2 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7.2.3 欧洲央行的制度缺陷 |
7.2.4 福利长期超载 |
7.2.5 金融监管不力 |
7.2.6 救助机制缺失 |
7.3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7.3.1 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应审慎开展 |
7.3.2 应加大对地方债的整治力度 |
7.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协调运用 |
7.3.4 社会保障政策稳步推进 |
7.3.5 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危机救助机制 |
7.3.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该有序推进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逆全球化”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全球化理论研究现状 |
(二) “逆全球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综述 |
(一) “全球化” |
(二) “逆全球化” |
第一章 冷战后全球化的发展 |
1.1 冷战后全球化的原动力 |
1.1.1 两极格局解体与全球化 |
1.1.2 西方经济体系内的“再平衡” |
1.1.3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 |
1.2 支持全球化发展的相关思想理论 |
1.2.1 “里根——撒切尔”主义与“第三条道路” |
1.2.2 新自由主义理念与“华盛顿共识” |
1.2.3 新自由制度主义 |
1.3 冷战后全球化发展 |
1.3.1 区域一体化 |
1.3.2 全球治理的推进 |
1.3.3 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 |
1.4 冷战后全球化积累的问题 |
1.4.1 全球化与国家间实力的平衡 |
1.4.2 全球化的经济危机隐患 |
1.4.3 全球化下与“多元文化主义”问题 |
第二章 美欧的“逆全球化”态势 |
2.1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的背景 |
2.1.1 新保守主义在全球化下的权力逻辑与失败 |
2.1.2 G20机制的形成与权力转移 |
2.1.3 奥巴马时代“去全球化”政策 |
2.2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的演进 |
2.2.1 美国“逆全球化”社会诉求 |
2.2.2 “美国优先”政治理念 |
2.2.3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下的国家政策 |
2.3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的背景 |
2.3.1 欧元结构难题 |
2.3.2 欧债危机的治理 |
2.3.3 难民政策及社会衍生问题 |
2.4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的演进 |
2.4.1 欧盟国家右翼政党的兴起 |
2.4.2 “英国脱欧”及其延续 |
2.4.3 “法德大选”中的社会分裂 |
2.5 美欧“逆全球化”态势的理论评析 |
2.5.1 “逆全球化”视角下的政治理论 |
2.5.2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评析 |
2.5.3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评析 |
第三章 “逆全球化”态势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
3.1 美、欧、俄三角关系的大变革 |
3.1.1 美欧政治意识形态争议(美德分歧) |
3.1.2 美俄缓和 |
3.1.3 欧盟与俄罗斯的复杂关系 |
3.1.4 超越国家间政治的现实主义博弈 |
3.2 “逆全球化”态势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 |
3.2.1 石油能源格局的变化 |
3.2.2 “全球化”下中东国家政治的主题 |
3.2.3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东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 |
3.3 全球治理议题的新变化 |
3.3.1 WTO的地位与作用展望 |
3.3.2 巴黎气候协定的未来 |
3.3.3 G20机制在全球经济协调中的再定位 |
3.4 新兴大国的困境与出路 |
3.4.1 俄罗斯的经济困境 |
3.4.2 巴西政治危机 |
3.4.3 印度的经济改革与政治冒险 |
3.4.4 “逆全球化”下新兴大国间关系的前景 |
第四章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战略应对 |
4.1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
4.1.1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
4.1.2 对外贸易的脆弱性 |
4.1.3 中国的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
4.2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合作实践 |
4.2.1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倡议 |
4.2.2 国际金融合作的审慎原则 |
4.2.3 参与全球治理的方针 |
4.3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关系 |
4.3.1 意识形态与中美合作 |
4.3.2 中美经济合作设想 |
4.3.3 “逆全球化”与中美战略互动模式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债务理论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
2.1 马克思的债务危机理论 |
2.2 外债未能推动经济增长 |
2.3 外债用于提高工资改善福利 |
2.4 外债未能带来贸易顺差 |
2.5 债务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对抗 |
第3章 欧元区其它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
3.1 爱尔兰债务危机的成因 |
3.2 意大利债务危机的成因 |
3.3 西班牙债务危机的成因 |
3.4 葡萄牙债务危机的成因 |
第4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应对措施 |
4.1 欧盟的危机应对措施 |
4.2 欧洲央行的危机应对措施 |
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危机应对措施 |
4.4 债务国的危机应对措施 |
4.5 欧债危机利害方之间的对抗 |
4.6 欧债危机发展新趋势 |
第5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货币制度因素 |
5.1 欧元是欧盟各国协商创造的信用货币 |
5.2 欧洲中央银行的宗旨 |
5.3 欧元统一能满足欧元区私人交易的需求 |
5.4 欧元统一不能满足欧元区政府调节经济的需求 |
第6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政治体制因素 |
6.1 欧盟形成的历程 |
6.2 关税同盟与独立国家是相容的 |
6.3 共同市场与独立国家是相容的 |
6.4 经济联盟与独立国家难以相容 |
6.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意味政治经济学危机 |
第7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其他债务危机的比较 |
7.1 与拉丁美洲国家外债危机比较 |
7.2 与韩国外债危机比较 |
7.3 与泰国金融危机比较 |
7.4 与阿根廷金融危机比较 |
第8章 中国和希腊利用外债的效果对比 |
8.1 GDP增长还是萎缩 |
8.2 国际收支顺差还是逆差 |
8.3 国民福利提高还是下降 |
8.4 债务关系和谐还是对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 ——德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央行独立性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实际有效汇率相关理论及综述 |
第三节 均衡汇率定义及种类分析 |
第四节 汇率的贸易效应及相关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联邦银行政策独立性与联邦政府行为转变 |
第一节 联邦银行货币政策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德国联邦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实践 |
第三节 联邦银行独立性政策实践对政府行为转变的影响分析 |
一、德国联邦银行和政府关系的法律界定 |
二、联邦银行货币政策约束下的联邦政府行为转变 |
三、本节小结 |
第三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与欧洲货币政策一体化 |
第一节 联邦银行独立性与“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的形成 |
第二节 联邦银行与欧洲货币政策一体化 |
总结 |
第三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与欧洲货币政策体制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本章的框架与逻辑 |
第二节 低通胀视角下德国汇率错位的形成机制探析 |
第三节 紧缩导向的经济政策对德国劳动力成本低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测度 |
第一节 德国马克及欧元区德国币值低估与汇率变动历程分析 |
第二节 基于BEER路径的德国马克汇率错位测算 |
第三节 基于BEER路径的欧元区汇率错位测算 |
第四节 欧元区德国的汇率错位测度及与欧元区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及德国对外贸易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德国对外贸易状况 |
第二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马克时期德国对外贸易效应 |
第三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欧元时期德国对外贸易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的欧元区适用:基于贸易失衡的分析 |
第一节 欧元区贸易失衡基本状况及德国的角色 |
第二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视角下欧元区竞争力失衡分析 |
第三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与欧元区贸易失衡分析 |
第四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的欧元区适用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缺陷和可能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德国马克的崛起 ——货币国际化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
1. 货币与生俱来的权力属性 |
2. 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货币国际化 |
3.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进程中的“有形之手” |
4. 国内外对马克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马克国际化的起点:黄金与美元危机 |
第一节 战后美元危机 |
第二节 德国在法、美“货币战争”中的艰难抉择 |
第三节 德国马克的“突然崛起” |
第三章 去美元化:马克主导下的欧洲货币联盟 |
第一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与欧美战后“货币共识”的消解 |
第二节 德国马克主导下的欧洲货币联盟 |
第三节 马克国际化的制度保证和政治合法性 |
第四章 创建欧元:马克国际化的“升级版” |
第一节 欧元诞生的“特里芬理论” |
第二节 披上“欧元”外衣的德国马克 |
第三节 德国对“国际货币权力”的积极运用 |
第五章 工业竞争力:德国国际货币权力的微观基础和稳固支点 |
第一节 国际分工视角下的马克国际化 |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工业型与金融型路径:德国马克与日元国际化的比较 |
第三节 德国工业力量的源泉:实业立国的理念和传统 |
第六章 欧债危机——德国国际货币权力的扩张 |
第一节 德国主导欧洲的根基:源自欧元的国际货币权力 |
第二节 相互冲突的双重目标:保持欧元区完整+控制成员国财政权 |
1. 欧债危机的发展趋势 |
2. “托管”希腊 |
3. “威逼”西班牙 |
第三节 欧元区的未来:走向“德国式”财政联盟之路 |
第四节 欧元区的“基辛格电话号码”与欧债危机的平息 |
第七章 德国马克崛起的经验启示:对外货币合作助力货币国际化 |
第一节 积极推动中欧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合作 |
第二节 中欧货币合作:问题与挑战 |
第三节 中欧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7)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回顾 |
二、国内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一、论文结构 |
第五节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际货币竞争的概念辨析 |
一、货币与货币竞争 |
二、国际货币与国际货币竞争 |
第二节 国际货币竞争的动机与模式 |
一、国际货币竞争的动机 |
二、国际货币竞争的模式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二、货币的非国家化理论 |
三、货币替代理论 |
四、特里芬难题与新特里芬难题 |
五、最优货币区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的格局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历史演化 |
一、中世纪至18世纪的货币沉浮 |
二、18~19世纪英镑的辉煌 |
三、20世纪上半叶美元与英镑的寡头竞争 |
四、20世纪下半叶日元的崛起与欧元的诞生 |
第二节 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格局 |
一、当代国际货币竞争基本格局的内涵 |
二、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基本特征的特征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对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影响 |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影响 |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国际货币竞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
一、特里芬难题得到缓解 |
二、美元霸权得到遏制 |
三、中间汇率制度有望重新流行 |
四、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愈来愈重要 |
第二节 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世界通胀水平明显下降 |
二、国际贸易摩擦显着上升 |
三、全球经济失衡可能得到缓解 |
第三节 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 |
一、国际资本投机有增无减 |
二、国际金融市场力量发生变化 |
三、区域金融合作加强 |
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加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的收益-成本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态势 |
一、美元与欧元争夺领导权 |
二、日元国际竞争力逐渐衰落 |
三、新兴经济体货币魅影初现 |
第二节 收益-成本分析方法 |
一、可计量的收益-成本分析 |
二、不可计量的收益-成本分析 |
第三节 主要国际货币的收益-成本分析 |
一、美元的收益-成本分析 |
二、欧元的收益-成本分析 |
三、日元的收益-成本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美元仍然是当代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主导 |
二、当代国际货币竞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三、主要国际货币的竞争收益差别较大 |
第二节 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必要性 |
一、获得国际铸币税等收益 |
二、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三、有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
第三节 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优势与劣势 |
一、人民币的竞争优势 |
二、人民币的竞争劣势 |
第四节 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策略与对策 |
一、基本策略的选择 |
二、具体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当代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3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元霸权的确立与发展 |
2.1 美元霸权的背景 |
2.1.1 英国实行金本位制 |
2.1.2 英镑全球化 |
2.1.3 英镑与美元的斗争 |
2.2 美元霸权的确立 |
2.2.1 美国实行金本位制 |
2.2.2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
2.2.3 马歇尔计划强化美元地位 |
2.2.4 牙买加体系确立美元霸权 |
2.3 美元霸权的发展 |
2.3.1 东亚崛起扩大美元需求 |
2.3.2 广场协议化解日元竞争 |
2.3.3 冷战后美元独霸世界 |
2.3.4 新自由主义助推霸权发展 |
第3章 美元霸权的理论基础分析 |
3.1 美元霸权的内涵与外延 |
3.1.1 美元霸权的概念界定 |
3.1.2 美元霸权的外延 |
3.1.3 美元霸权的作用和意义 |
3.2 霸权理论与美元霸权 |
3.2.1 霸权稳定论 |
3.2.2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 |
3.2.3 霸权的发展趋势 |
3.2.4 霸权稳定论对美元霸权的意义 |
3.3 后霸权理论 |
3.3.1 后霸权理论 |
3.3.2 后霸权理论的特点 |
3.3.3 后霸权合作对美元霸权的意义 |
第4章 美元霸权体制的运行机制 |
4.1 美元霸权产生的现实依据 |
4.1.1 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 |
4.1.2 有利的国际机制 |
4.1.3 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
4.2 美元霸权的实现机制 |
4.2.1 私有化 |
4.2.2 金融化 |
4.2.3 全球化 |
4.2.4 危机化 |
4.3 美元霸权的运营工具 |
4.3.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
4.3.2 国际性的组织机构 |
4.3.3 金融市场操控工具 |
4.4 美元霸权的路径选择 |
4.4.1 排他性选择 |
4.4.2 垄断性选择 |
4.4.3 掠夺性选择 |
4.4.4 麻痹性选择 |
4.5 美元霸权的制约因素 |
第5章 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 |
5.1 货币机制矛盾 |
5.1.1 货币储备机制矛盾 |
5.1.2 货币发行机制矛盾 |
5.2 汇率选择机制矛盾 |
5.3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矛盾 |
5.3.1 美国对美元回流渠道约束 |
5.3.2 美国对美元储备的使用约束 |
5.4 美元霸权矛盾的影响 |
5.4.1 损害美国经济 |
5.4.2 全球性经济失衡 |
5.4.3 金融的恐怖性平衡 |
第6章 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 |
6.1 亚洲金融危机概况 |
6.1.1 美国金融资本制造危机 |
6.1.2 泰铢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 |
6.1.3 金融危机席卷亚洲 |
6.1.4 香港反击美元霸权 |
6.2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
6.2.1 美元霸权引发东南亚国家经济失衡 |
6.2.2 汇率选择矛盾累积风险 |
6.2.3 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 |
6.3 危机后的反思 |
6.3.1 东南亚国家经济动荡源于过度依赖美元霸权 |
6.3.2 中央政府在对抗美元霸权中的作用 |
6.3.3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中的作用的思考 |
第7章 2008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 |
7.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冲击 |
7.1.1 金融危机爆发的三部曲 |
7.1.2 金融危机冲击两条线 |
7.2 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深化 |
7.2.1 监管松懈助推金融市场非理性繁荣 |
7.2.2 美国居民的消费泡沫 |
7.2.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
7.2.4 美元发行泛滥引发金融动荡 |
7.3 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及其评析 |
7.3.1 全球降息潮 |
7.3.2 巨额注资刺激经济 |
7.3.3 美国实行再产业化进程 |
7.3.4 金融监管改革 |
7.3.5 对全球应对举措的评析 |
7.4 危机后的思考——从金融危机看美元霸权的危害 |
第8章 美元霸权笼罩下的欧元区债务危机 |
8.1 欧元与美元霸权的矛盾 |
8.1.1 美元霸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
8.1.2 欧元触动美元霸权的核心利益 |
8.2 美元霸权主导的欧元区债务危机 |
8.2.1 投资银行引发希腊信用危机 |
8.2.2 舆论媒体制造市场恐慌 |
8.2.3 评级机构调降信用等级 |
8.2.4 对冲基金操控欧元汇率 |
8.3 欧盟反危机的政策与手段 |
8.3.1 紧缩以自保 |
8.3.2 注资以救市 |
8.3.3 强化市场监管 |
8.3.4 寻求国际援助抗衡美元霸权 |
8.3.5 订立“欧元公约”均衡经济发展 |
第9章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博弈 |
9.1 美中汇率博弈的背景及汇率争端的主要观点评述 |
9.1.1 美元霸权导致中美贸易失衡 |
9.1.2 中国欲摆脱美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约束 |
9.1.3 人民币对美元霸权形成潜在威胁 |
9.1.4 中美汇率争端主要观点评述 |
9.2 美元霸权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的内在矛盾 |
9.2.1 本币过量发行 |
9.2.2 回收流动性成本过高 |
9.2.3 降低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
9.2.4 累积汇率大幅波动的隐患 |
9.3 人民币升值方式的思考 |
9.3.1 “人民币大幅升值”论的危害 |
9.3.2 “突然升值”论的弊端 |
9.3.3 小幅波动升值的优势 |
9.3.4 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削弱美元霸权的影响 |
第10章 经济衰落弱化美元霸权 |
10.1 预算赤字高企弱化美元霸权 |
10.1.1 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成因 |
10.1.2 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危害 |
10.2 国内储蓄赤字弱化美元霸权 |
10.2.1 美国消费过度 |
10.2.2 国内投资不足 |
10.3 贸易赤字剧增弱化美元霸权 |
10.3.1 美国长期积累贸易逆差 |
10.3.2 美中巨额贸易逆差 |
10.4 国际影响力下降弱化美元霸权 |
第11章 美元霸权体系面临的改革与趋势 |
11.1 世界金融体系的改革 |
11.1.1 金融监管保守化 |
11.1.2 国际金融体制多元化 |
11.1.3 各国通过强化资本控制抵制美元增发 |
1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
11.2.1 国币货币基金组织的体制性缺陷 |
11.2.2 国币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方案 |
11.3 美元霸权体系的趋势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英国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研究(1970-199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观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五、所用主要文献说明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历史背景:英国与战后欧洲货币合作的早期发展 |
第一节 英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一、英镑国际地位的历史演变 |
二、英美战后国际货币合作计划的差异及其原因 |
三、英美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的妥协及其后果 |
第二节 英国与欧洲支付同盟的成立 |
一、欧洲支付同盟成立的背景 |
二、英美在欧洲支付同盟谈判中的折冲 |
三、对英国欧洲支付同盟政策的评价 |
第三节 欧共体加强货币合作的努力与英国的态度 |
一、《罗马条约》关于货币合作的规定 |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波动与共同体加强货币合作的努力 |
三、英镑问题与英国加入欧共体努力的两次失败 |
第三章 “亲欧”的希思政府与“蛇形机制”的变迁 |
第一节 希思政府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的背景 |
一、希思执政时期的英国国内形势 |
二、希思政府以融入欧洲为核心的对外战略 |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动荡中解体 |
四、欧洲货币一体化运动正式启航 |
第二节 亲欧理念与经济考量的拉锯: 希思政府与“蛇形机制” |
一、希思政府与“蛇行于洞”汇率机制 |
(一) 希思在英镑问题上对法国的承诺 |
(二) 英国加入“蛇行于洞”汇率机制 |
(三) 英国退出“蛇行于洞”汇率机制 |
二、英国与“联合浮动”机制的建立 |
(一) “蛇行于洞”汇率机制不断面临挑战 |
(二) 英国与“联合浮动”机制的酝酿 |
(三) 英国决定不参加“联合浮动” |
第三节 壮志难酬: 对希思政府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的评价 |
第四章 分道扬镳: 卡拉汉政府与欧洲货币体系谈判 |
第一节 卡拉汉政府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的背景 |
一、威尔逊-卡拉汉执政时期的英国国内形势 |
二、威尔逊-卡拉汉政府对外战略中的欧洲政策 |
三、浮动汇率下“蛇形机制”面临的挑战 |
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与欧洲货币联盟讨论的重启 |
第二节 从哥本哈根到不来梅:英国代表被挤出“三人小组” |
一、卡拉汉对欧洲货币体系倡议的初步反应 |
二、英国与“三人小组”谈判 |
三、不来梅峰会上英国的艰难处境 |
第三节 英国决定不加入欧洲汇率机制 |
一、英国在欧洲货币体系技术细节问题上的立场 |
二、不来梅峰会后卡拉汉政府的相关决策 |
第四节 得过且过: 对卡拉汉政府欧洲货币—体化政策的评价 |
第五章 艰难的决策: 撒切尔政府与欧洲货币一体化 |
第一节 撒切尔政府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的背景 |
一、撒切尔的执政理念与英国的国内形势 |
二、撒切尔政府对外战略中的欧洲政策 |
三、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情况与欧洲货币体系的深化 |
四、经货联盟议题再次提上议事日程的原因 |
第二节 撒切尔政府与欧洲汇率机制 |
一、保守党在野时对欧洲货币体系的立场 |
二、撒切尔执政初期英国政府关于汇率机制问题的讨论 |
三、汇率机制问题争论的公开化 |
四、汇率机制问题与撒切尔内阁的分化 |
第三节 撒切尔政府与经货联盟议题 |
一、《单一欧洲法案》关于经货联盟的表述 |
二、撒切尔和德洛尔在经货联盟议题上的较量 |
三、撒切尔反对经货联盟策略的失败 |
四、撒切尔之后英国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的发展 |
第四节 孤注一掷: 对撒切尔政府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的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欧元现钞迅速“占领”欧元区(论文参考文献)
- [1]ES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 杨爱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2]欧元国际化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D]. 王凡一. 吉林大学, 2018(12)
- [3]“逆全球化”态势研究[D]. 唐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研究[D]. 孙涵. 吉林大学, 2016(08)
- [5]“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 ——德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D]. 王玉柱.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12)
- [6]德国马克的崛起 ——货币国际化政治经济学分析[D]. 赵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1)
- [7]当代国际货币竞争研究[D]. 朱建平. 南京大学, 2013(05)
- [8]聚焦欧洲债务危机[J]. 李平,张景成. 新长征(党建版), 2012(01)
- [9]当代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研究[D]. 杨岳峰. 吉林大学, 2011(08)
- [10]英国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政策研究(1970-1990)[D]. 高志虎. 南京大学, 2011(05)
标签:全球化论文; 欧债危机论文;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