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300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肖峰[1](2019)在《论信息文明建设的中国化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的历史大发展时期,中国借助这一转型可以获得实现强国之梦的极佳机遇。在进行信息文明建设时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战略和道路,包括信息化与现代化同步推进,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实现发展的双重转型;利用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或"弯道超车";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狠抓核心技术的突破;利益普惠,实现信息文明成果的普遍共享;重视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优化和网络安全;分步实施信息化的发展目标,由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道路或"中国化"的信息文明建设实践。
黄婉莹[2](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基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重点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困境,引领和深化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改革和发展而做出的重要决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策略,并对新时代镇村统筹建设的长远发展做出了新的全面的部署,为有效解决镇村统筹发展提供了更为明确、有效、持久的解决方略。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昭君镇这个特殊移民小镇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和分析了当前镇村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他县域做一个参考,同时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从镇村统筹的内涵及意义入手,理性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的探索实践,从规划统筹、资源统筹、项目统筹、市场统筹、基础设统筹、人力资源统筹六个方面对昭君镇的镇村统筹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昭君别院为个案进行研究,对其改造前改造后的居住环境、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等进行了量化分析,探讨其统筹前后的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从镇村统筹发展存在思想认识误区、缺乏科学统筹规划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品牌文化挖掘不够导致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以乡村为载体的镇村统筹建设的认识不够、镇村统筹工作没有因地制宜开展、镇村规划缺乏科学引导等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适应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严寒[3](2015)在《江汉平原乡镇“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路径及模式》文中提出推进“四化同步”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也将城乡一体与加快农村地区发展列入关注重点。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却始终难以迈入全国前列,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省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城乡二元结构的显着。位于湖北省腹地的江汉平原曾是广袤富饶的鱼米之乡,如今却成为了省内发展的洼地,传统农耕模式对于其农村地区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因此,促进江汉平原地区乡镇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对推进湖北省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缩小城乡二元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充分的文献调查和数理量化分析的手段,对江汉平原地区12个县154个乡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把控,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设施配套这四个维度阐述江汉平原地区的乡镇发展特征。基于现状特征,深入推导该地区现状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第二部分基于“新四化”的视角,跳出协同理论下的四化互动惯性思维,以四化本身作为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施力主体,明确乡镇发展的重点在于农村,城乡和谐的根本在于农民,由此提出基于农业现代化的乡镇“新四化”集聚转移驱动机制。第三部分是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现状分析的维度,结合“新四化”的集聚转移动力机制,以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作为主题词,笔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口集聚路径,“产镇互动”的产业发展路径,“功能优先”的空间优化路径和“城乡均等”的设施配套路径。江汉平原地区的乡镇分为农业产业型、工业链群型、旅游特色型和工贸结合型四大类。第四部分笔者基于“四化同步”理念对该地区乡镇发展的普适性模式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不同类型乡镇发展的模式指引。
刘宏[4](2014)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依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经济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渤海湾都具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才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促进生态建设,就必须要在重视生态建设的同时把产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没有强大的现代产业,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无法改善民生,也不可能建成生态经济区。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产业发展问题。8.1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现已确定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湖南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长
孟祥娟[5](2013)在《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工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如何实现健康的跨越式经济发展,如何才能走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避免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引起了学界长久以来的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提出“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国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为中国未来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中提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观点。我们注意到,“四化”中始终把工业化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工业作为实现“四化”的前提和保障。生产建设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兵团新型工业化的提出赋予“屯垦戍边”以新的形式,兵团工业发展的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各章节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结合兵团实际所得出的科学的理论,是可以指导未来兵团工业健康发展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得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兵团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路。其次,通过对兵团工业发展各指标的分析,得出兵团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并认识到兵团现阶段发展面临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消耗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体制不顺等问题。最后,针对兵团的情况,提出了三条路径选择: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农兴工,实施工业园区策略。
唐闻成[6](2013)在《广东省东莞市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为基础,研究了国内外区域性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成果,结合广东省据此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以东莞市贯彻落实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为重点,对比了东莞市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所产业的实际效果,分别对东莞市在此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城市功能、制度创新进行关键性分析,得出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做法与模式。珠江三角洲,是指1994年10月,广东省政府提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所描述的特定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9个城市的集合,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土地面积为4.16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438%。据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常住人口为4786.2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数的3.633%;其中外来人口1819.22万,占常住人口的38%。从经济情况来说,珠三角全年完成GDP总量超过25000亿元,约占广东省GDP总量82.97%,增速分别超出广东和全国的3-6个百分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对中国区域性经济发展具有标杆性意义。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珠三角规划纲要》,提出珠三角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提升科学创新能力,成为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东莞市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在推动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推动本地区的经济融合和发展,另一方面加快融入到珠三角区域的大发展中,力争更多发展空间和机遇。把这一过程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加以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文献研读、现况分析、案例调研等方法,探索了国家出台《珠三角规划纲要》的经济背景和时代意义,分析了国务院、广东省出台相关政策的关键与重点,研究了东莞市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其他地方开展类似的区域性、体体化经济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玉芬[7](2012)在《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信息化在工业化基础上蓬勃发展,成为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先是把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又提出“两化融合”的科学理念,坚持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证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举措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二十余年来,广东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率先起步一直领先,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深,对促进全国两化融合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这是本文以广东作为研究对象的出发点。本文运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融合关系。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一、导论部分,主要阐明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描述内容框架,并对论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作出陈述。二、研究综述部分,对以往专家学者关于信息化、工业化的概念和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部分,从经济结构演变的角度揭示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矛盾统一体;论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表现方式,并指出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四、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概况部分,分析广东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测算广东1990-2009年的信息化指数和工业化指数,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转化为可对比、可运算的指数。五、基于VAR模型的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分析部分,通过对广东信息化指数和工业化指数建立VAR模型,表明广东信息化和工业化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在短期,信息化波动对工业化影响的速度和程度都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六、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部分,从理论回到实践,紧密结合广东实际,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提出全方位促进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的政策举措。
余达锦[8](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冯长辉[9](2010)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加快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和物联网模式的逐步探索,两化融合已经成为覆盖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以工业化的发展为支撑和保障,两者是互为融合,螺旋上升的过程,唯有此方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高质高效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与深度亟需加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因此需要在充分把握现阶段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研究工作,这一研究工作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由于两化融合对我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在世界上也没有完全成熟的理论可以借鉴,亟需开展深入的研究,通过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对两化融合进行逐步深入分析研究,为我国通过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信息业和工业协同发展,进而推动两化融合向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你依据,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两化融合相关理论,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了两化融合是高水平的产业融合,两化融合是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最终得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最终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的结论。2、在充分分析我们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测度的基础上,对信息化和工业化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并应用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融合度,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两化融合监测评估和国家制定相关经济发展策略提供依据。3、在回顾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历程基础上,论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工作,不论是在政策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引导、推动和支持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方面的工作重点和措施,为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应对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4、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比中国高,信息化起步比中国早,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本文在归纳和分析美国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欧盟的企业信息化和利用信息技术直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日本的信息化战略和政府主导模式、韩国的新IT战略等工业发达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物联网模式,通过物联网模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5、在上述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的而建立的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对上述两化融合是否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否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以及政府在试验区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等理论进行测试和验证。通过验证,可知,当前我国政府试验区的主要工作是在试验区的建设当中,着力通过两化融合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两化融合带动了试验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推动、引导、环境营造等作用不容否定。6、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从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战略目标、政策选择和建议方面进行研究,给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刘莉[10](2009)在《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湘西北地区的新型工业化是在全国开展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更是在湘西北地区现有工业化的基础上开展的。为此,湘西北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不仅要走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更要依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业化建设。本论文拟在研究新型工业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和对策。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模式在具体发展目标、现实条件和实现路径上有着显着的差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提出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部崛起、“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核心,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为主导,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挥湘西北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整合资源,努力实现由注重地区比较优势到积极创造竞争优势的突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和区域经济和谐、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两型社会”。
二、狠抓“300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狠抓“300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论信息文明建设的中国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信息文明建设的现状 |
二、中国信息文明建设的战略 |
三、中国信息文明建设的分步实施和道路特色 |
(2)乡村振兴背景下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振兴与镇村统筹的理性分析 |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内容和目标 |
一、乡村振兴的内容 |
二、乡村振兴的目标 |
三、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 |
第二节 镇村统筹的内涵及意义 |
一、镇村统筹发展的内涵 |
二、镇村统筹发展的意义 |
三、乡村振兴与镇村统筹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国内镇村统筹发展探索 |
一、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案例 |
二、陕西省咸阳市袁家村经典案例 |
第二章 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昭君镇历史沿革与社会发展概况 |
一、昭君镇历史沿革 |
二、昭君镇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昭君镇镇村统筹探索 |
一、规划统筹 |
二、资源统筹 |
三、项目统筹 |
四、市场统筹 |
五、基础设施统筹 |
六、人力资源统筹 |
第三节 以陈家湾村为典型的镇村统筹探索案例 |
一、昭君别院发展历程 |
二、昭君别院发展成效 |
第三章 昭君镇镇村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镇村统筹发展存在思想认识误区 |
二、缺乏科学统筹规划,资源配置不均 |
三、品牌文化挖掘不够,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
第二节 昭君镇镇村统筹中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
一、以乡村为载体的镇村统筹建设的认识不够 |
二、镇村规划统筹缺乏科学性引导 |
三、镇村统筹工作没有因地制宜开展 |
第四章 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树立镇村统筹发展的科学理念 |
一、面向镇村体系,注重特色发展 |
二、一村一品,错位发展 |
三、镇村联动,整体打造 |
四、统筹配置,设施共享 |
第二节 探索镇村统筹发展实施路径 |
一、培植特色产业,加快农旅融合 |
二、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发展 |
三、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3)江汉平原乡镇“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路径及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四化同步 |
1.2.2 江汉平原地区及其乡镇地区 |
1.2.3 乡镇与乡村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1.5.2 案例比较分析法 |
1.5.3 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的方法 |
1.5.4 归纳与演绎结合分析的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经验借鉴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中的城市发展理论 |
2.1.2 城乡融合理论和思想 |
2.2 已有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农业地区城乡发展研究 |
2.2.2 国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 |
2.2.3 国内乡镇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2.2.4 国内乡镇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
2.2.5 国内乡镇“四化同步”相关研究 |
2.3 相关研究述评 |
3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问题解析 |
3.1 人口特征 |
3.1.1 人口分布非均衡,各市、县乡镇地区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
3.1.2 武汉城市圈辐射范围内的乡镇地区人口集聚趋势显着 |
3.1.3 乡镇城镇化率整体偏低、地域差异显着 |
3.2 产业特征 |
3.2.1 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
3.2.2 产业发展呈现“一二产稳定增长,三产均衡偏弱”态势 |
3.2.3 农业发展水平稳定上升,现代化程度低 |
3.2.4 二产发展形式粗放,产业链厚度不足 |
3.2.5 三产发展能级低端,增速迟缓 |
3.3 设施配套特征 |
3.3.1 区域社会、市政设施覆盖不足,阻碍地区发展 |
3.3.2 城镇地区设施配套不全 |
3.3.3 农村地区设施配套缺失 |
3.4 空间特征 |
3.4.1 各乡镇在区域空间总体格局中呈现均衡密集、网络化发展的态势 |
3.4.2 镇村体系不完善,仅呈现“镇区——农村居民点”二个层级 |
3.4.3 农村居民点呈现高密度均质零散、沿河沿路线性两种分布形态 |
3.5 发展问题及根源解析 |
3.5.1 乡镇发展缺乏动力,异地城镇化态势明显 |
3.5.2 乡镇产业结构失衡,就业吸纳能力不足 |
3.5.3 城乡设施配套不足,镇村结构缺乏活力 |
3.6 本章小结 |
4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4.1 传统农业地区乡镇发展的动力特征 |
4.2 农业现代化的内生核心推动力 |
4.2.1 以规模种植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释放 |
4.2.2 以设施农业推动一产高效精细化生产 |
4.2.3 以高质原材料提供推动乡镇工业发展 |
4.2.4 以耕作半径扩张推动农村空间布局优化 |
4.3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集聚拉动力 |
4.3.1 新型城镇化对于城乡均等一体化的主导拉力 |
4.3.2 工业化对于城乡人口与空间集聚的主导拉力 |
4.4 信息化的科技嵌入隐形带动力 |
4.4.1 以信息化带动科学文化和劳作素质提升 |
4.4.2 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
4.4.3 以信息化带动乡镇管理一体化 |
4.5 四化同步模式下乡镇发展动力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路径研究 |
5.1 跃迁转移、优化配置——“以人为本”的人口聚集路径 |
5.1.1 坚持就业优先,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 |
5.1.2 就地优化配置,推动人口跃迁转移 |
5.2 差别指引、关联扶持——“产镇互动”的产业发展路径 |
5.2.1 因地制宜、错位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
5.2.2 调整结构、关联扶持产业融合发展 |
5.3 统建共享、有序延伸——“城乡均等”的设施配套路径 |
5.3.1 构建全域交通一体化、旅游通道生态化 |
5.3.2 公共服务有序延伸、推进城乡和谐互动 |
5.4 肌理延续、重点集聚——“功能优先”的空间优化路径 |
5.4.1 城镇地区:重点集聚、强化吸引 |
5.4.2 农村地区:延续肌理、以改代撤 |
5.4.3 镇村体系:突破传统、功能优先 |
5.5 本章小结 |
6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模式 |
6.1 乡镇发展总体模式 |
6.2 分类别乡镇发展模式 |
6.2.1 农业产业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
6.2.2 工业链群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
6.2.3 旅游特色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
6.2.4 工贸结合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3.1 论文存在的不足 |
7.3.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各章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关理论 |
一、新型工业化内涵 |
二、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兵团工业发展历程 |
二、兵团工业化现状分析 |
三、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制约兵团新型工业化的问题分析 |
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消耗严重 |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工业科技含量不高,高科技人才匮乏,信息化水平低 |
四、兵团体制制约 |
第四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
一、兵团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二、兵团以农兴工协调发展 |
三、兵团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经济 |
四、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他可行性措施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广东省东莞市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先天竞争力 |
1.1.2 现实竞争力 |
1.1.3 成长竞争力 |
1.2 研究的假设 |
1.2.1 珠三角地区目前面临的发展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
1.2.2 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效果能够达到国际化的水平 |
1.3 研究的思路 |
1.3.1 国内外机构对珠三角地区研究的综述 |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1.3.3 本论文的结构框架 |
1.4 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总体情况 |
2.1 我国政府落实规划的基本情况 |
2.1.1 我国政府落实规划的主要内容 |
2.1.2 我国政府落实规划的常见做法 |
2.2 我国政府落实规划纲要的相关问题 |
2.2.1 我国政府落实规划纲要的相关问题 |
2.2.2 我国政府落实规划纲要的探究焦点 |
2.3 东莞市落实《规划纲要》案例的代表性 |
2.3.1 珠三角地区具备发展区域经济的条件 |
2.3.2 东莞市与周边在区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3 东莞市的案例特点 第三章 东莞市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案例描述 |
3.1 东莞市承接有关规划任务的条件与基础 |
3.1.1 东莞市的产业条件与产业基础 |
3.1.2 东莞市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 |
3.2 东莞市的政府采取的行政结构调整 |
3.2.1 政府机构改革 |
3.2.2 简政强镇改革 |
3.2.3 村级体制改革 |
3.3 《规划纲要》在东莞实施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
3.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 |
3.3.2 融入珠三角一体化方面 |
3.3.3 城乡统筹发展方面 |
3.3.4 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 |
3.3.5 体制机制改革方面 |
3.3.6 强化社会建设保障民生方面 第四章 以推动产业升级作为突破口 |
4.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4.1.1 从人的素质上下苦功 |
4.1.2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
4.1.3 发掘传统优势产业价值 |
4.2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2.1 创造新的产业模式 |
4.2.2 提升产业自我“造血”能力 |
4.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第五章 以增强产业凝聚力作为主要途径 |
5.1 在城市功能上产生凝聚力 |
5.1.1 强化中心城市使用 |
5.1.2 加快推进城市化 |
5.1.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
5.1.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5.2 东莞市目前已经采取的工作措施 |
5.2.1 加强与周边城市在配套上的衔接 |
5.2.2 加强与周边城市在管理上的衔接 |
5.2.3 提升不同产业国际化合作水平 第六章 以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作为关键保障 |
6.1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
6.2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6.2.1 完善政府的扶持制度 |
6.2.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七章 结论 |
7.1 地方政府要制定各项配套制度 |
7.1.1 工作情况报送制度 |
7.1.2 会议制度 |
7.1.3 工作交流制度 |
7.2 东莞市工作具有的典型启发性 |
7.2.1 明确在自身在地区发展中的城市定位 |
7.2.2 要有更好的工作思路 致谢 参考文献 |
(7)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 主要创新和局限 |
2 研究综述 |
2.1 信息化概念 |
2.2 工业化概念 |
2.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
3.1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矛盾统一关系 |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的表现方式 |
3.2.1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主要表现 |
3.2.2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表现 |
3.2.3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
4 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概况 |
4.1 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4.1.1 广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4.1.2 广东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4.2 广东信息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测算 |
4.2.1 广东信息化指数的测算 |
4.2.2 广东工业化指数的测算 |
5 基于 VAR 模型的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分析 |
5.1 变量的引用和模型的构建 |
5.2 研究方法和步骤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单位根检验结果 |
5.3.2 协整方程的建立 |
5.3.3 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
5.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3.5 方差分解分析 |
5.4 实证分析总结 |
6 广东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6.1 企业层面 |
6.2 行业层面 |
6.3 区域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生态文明 |
1.2.2 城镇化 |
1.2.3 生态城镇体系 |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生态文明理论 |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
3.3.1 生态意识文明 |
3.3.2 生态行为文明 |
3.3.3 生态制度文明 |
3.3.4 生态产业文明 |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生态城镇体系 |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
7.5.1 生态产业融合 |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
9.2.1 政府行为 |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0.1 总结 |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
(9)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工业化现状 |
1.2.2 国内外信息化现状 |
1.2.3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内涵 |
1.2.4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存在问题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2.1 两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融合理论 |
2.1.2 后发优势理论 |
2.1.3 跨越式发展理论 |
2.1.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 两化融合是高水平的产业融合 |
2.3 两化融合是发挥我国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 |
2.4 两化融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
2.5 两化融合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2.6 两化融合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研究 |
3.1 我国工业化水平测算 |
3.1.1 衡量工业化水平的相关理论 |
3.1.2 我国工业化水平测算 |
3.1.3 结果分析 |
3.2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算 |
3.2.1 衡量信息化水平的相关理论 |
3.2.2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算 |
3.2.3 结果分析 |
3.3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测算研究 |
3.3.1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测量方法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
3.3.2 基于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测量方法研究 |
3.3.3 基于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和多模影响因子的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融合度研究 |
3.3.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中的作用和地位及融合模式的研究 |
4.1 我国政府推动两化融合的发展历程 |
4.2 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行政中存在的不足 |
4.3 两化融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立部之本 |
4.4 我国政府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作用地位和相关措施 |
4.5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研究 |
4.5.1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经验 |
4.5.2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物联网模式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典型案例研究 |
5.1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现状 |
5.2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3 两化融合理论验证与结果总结 |
5.3.1 试验区两化融合评估和理论验证 |
5.3.2 两化融合理论验证总结 |
第六章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研究 |
6.1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研究 |
6.1.1 两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 |
6.1.2 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和原则 |
6.1.3 两化融合的发展重点 |
6.2 未来5-10年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目标 |
6.2.1 总体目标 |
6.2.2 工作目标 |
6.2.3 发展目标 |
6.3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建议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3.1 国外研究状况 |
3.2 国内研究状况 |
3.3 简要评论 |
4 研究的方法 |
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的概述 |
1 工业化 |
1.1 工业化的概念 |
1.2 工业化基本规律 |
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
2.1 新型工业化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 |
2.2 新型工业化要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 |
2.3 新型工业化强调经济增长高效率、高效益 |
2.4 新型工业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
3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 |
3.1 社会发展目标上的差异 |
3.2 发展重点上的差异 |
3.3 发展道路上的差异 |
3.4 发展时序上的差异 |
3.5 人力资源利用上的差异 |
4 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 |
4.1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3 生态工业理论 |
4.4 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湘西北地区工业化发展的背景分析 |
1 湘西北地区概况 |
1.1 特殊地理位置使湘西北地区构成有机整体 |
1.2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使湘西北地区构成有机整体 |
2 湘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判断 |
2.1 基于GDP判断 |
2.2 基于产业结构判断 |
2.3 基于就业结构判断 |
2.4 基于城乡结构判断 |
3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SWOT分析 |
3.1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势 |
3.2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劣势 |
3.3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机遇 |
3.4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挑战 |
第四章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
1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 |
1.1 抢抓发展机遇,用活用足政策 |
1.2 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
1.3 推进园区建设,催生产业集群 |
1.4 保障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 |
2 湘西北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对策 |
2.1 更新发展理念,抓住发展机遇 |
2.2 加快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 |
2.3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2.4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2.5 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
2.6 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狠抓“300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信息文明建设的中国化实践[J]. 肖峰.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06)
- [2]乡村振兴背景下昭君镇镇村统筹发展研究[D]. 黄婉莹. 三峡大学, 2019(06)
- [3]江汉平原乡镇“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路径及模式[D]. 严寒.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4]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A]. 刘宏.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2014
- [5]兵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孟祥娟.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6]广东省东莞市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案例研究[D]. 唐闻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7]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 李玉芬. 广东商学院, 2012(01)
- [8]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 [9]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D]. 冯长辉. 武汉大学, 2010(05)
- [10]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D]. 刘莉.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标签:两化融合论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