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压力表的煤气表(论文文献综述)
张继兵,李洋[1](2020)在《气体置换技术在瓦斯区域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瓦斯抽采一直是煤矿生产重点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气体置换煤层气的方式来进行区域瓦斯治理。通过现场试验,并对监测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气体置换技术后煤层的透气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达到90%以上,现场的瓦斯浓度明显降低,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显着,气体置换技术提高了瓦斯的采出率,保证了现场的安全生产。
申晋豪[2](2019)在《蒲溪井上保护层开采卸压影响规律数值模拟及现场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与瓦斯突出是影响矿井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当前开采保护层是最有效的区域防突措施。本文以湖南省嘉禾矿业有限公司蒲溪井5#煤层作为上保护层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上保护层5#煤层2152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6#煤层的卸压影响规律;并确定湖南省嘉禾矿业有限公司蒲溪井5#煤层开采后的保护范围和消突效果。(1)通过数值模拟对上保护层开采后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进行了卸压影响规律研究。运用煤层应力判定准则、煤层变形准则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划定保护层开采的保护范围。按煤层应力判定准则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上保护层沿倾向卸压角上部为69.6°、下部为74°;沿走向卸压角为59°。按煤层变形判定准则得出上保护层沿倾向的上部卸压角为67.2°,下部卸压角为71.8°;沿走向方向为56.3°。(2)对蒲溪井21采区被保护层进行现场考察,先后考察了保护层开采前后被保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流量、渗透性系数变化。结合现场考察的结果计算出蒲溪井21采区上保护层保护范围:沿倾向上部和下部卸压角分别为69.1°和72.8°;沿走向方向的卸压角为57.2°。(3)通过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保护范围内的瓦斯压力由原来的0.9MPa~1.40MPa降低到0.24MPa~0.46MPa;残余瓦斯含量下降为4.607~6.486m3/t;透气性系数增加了339倍;确定安全超前距为110m。考察结果表明开采上保护层5#煤层能有效降低被保护层6#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消突效果明显有效。
杨康峰,任新虎[3](2011)在《李雅庄煤矿瓦斯参数的确定》文中认为瓦斯参数对瓦斯抽采方法选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次测定中针对李雅庄煤矿开采层,结合李雅庄煤矿的实际条件,通过合理的测定方法对2-602工作面现场直接测定及取样实验室测定得到了瓦斯基本参数。并与沈阳煤科院所测得数据进行了比较,数据基本一样,可知在这次测定过程中所选用的方法是正确的。对以后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测定具有指导意义。
王艳芹,刘英,张昌爱,姚利,袁长波,边文范,李国生[4](2010)在《菌剂对秸秆原料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实验室筛选、培养,制取了具有分解秸秆和低温产沼气双功能的复合菌剂,研究添加复合菌剂对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池容为10m3的秸秆沼气池,在常温下加入该菌剂后,启动时间比对照池缩短了3~6d,平均日产气量比对照池提高了0.057m3左右;冬季只要采取简单的保温措施,保证沼气池内料液温度达到10℃以上,加入该菌剂后,沼气池能正常使用,平均日产气量比对照池提高0.44m3左右。
王艳芹,刘英,姚利,李国生,边文范,张昌爱,袁长波[5](2010)在《不同措施对北方地区冬季户用沼气池料液温度及产气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量,是当前循环农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实验室筛选、培养并制取了低温沼气微生物菌剂,在山东省德州市选取农村户用沼气池进行冬季产气试验,研究采取不同措施对户用沼气池池内料液温度及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池容为10 m3的猪粪原料沼气池,三种保温措施都能使沼气池内料液温度达到10℃以上,各种措施效果依次为:暖棚>简易塑料薄膜>深埋;在提高产气量方面,暖棚加菌剂>简易塑料薄膜加菌剂>深埋加菌剂>暖棚>简易塑料薄膜>深埋。
魏风清[6](2010)在《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与瓦斯突出是由地应力、瓦斯压力、煤体结构综合作用的、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预测指标研究是制定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体系的重要理论和技术依据。论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现场实测验证的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预测指标及临界值确定方法、测试仪表、工程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从机理——预测指标——临界值——预测仪表——工程应用的理论技术体系,提高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在充分分析煤与瓦斯突出要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和能量转化,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破坏煤体的主要动力是地应力,而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主要能量来源于瓦斯膨胀能,提出了一定量的瓦斯膨胀能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2)煤与瓦斯突出的准备、发生、发展划分为3个连续过程:①受工作面附近地应力的作用,煤层卸压破坏;②积聚在煤体空隙中的瓦斯急速解吸涌出,煤体爆炸破碎;③瓦斯大量涌出,产生瓦斯煤混合流,搬运煤体,形成空气冲击波;根据弹塑性力学、空气动力学理论,详细研究了煤层卸压破坏、煤体爆炸破碎、瓦斯煤混合流运移的力学和能量条件,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3)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物理爆炸模型,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①煤体卸压是煤与瓦斯发生的激发因素,地应力越大、煤层强度越低,卸压波速度越大,煤层容易越形成大面积快速卸压破坏,有利于瓦斯突出的发生;②煤体裂缝形成的速度越快,越有利于瓦斯气泡的破裂,形成瓦斯煤混合流;煤体强度降低,有利于瓦斯气泡的破裂,有利于突出的发生;提出了瓦斯膨胀能大于煤体移动功是瓦斯煤混合流运移的必要条件,瓦斯膨胀能应大于小型煤与瓦斯突出的煤体移动功,瓦斯膨胀能临界值为76.96 kJ/t,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4)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对预测指标与瓦斯膨胀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结合实验室试验,提出了预测指标临界值确定方法的技术路线、步骤以及可靠性评价方法,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及临界值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5)根据煤层瓦斯流动的达西定律,研究了钻孔瓦斯涌出速度与瓦斯压力、测试时间等因素的关系,提出了测试仪表应满足的技术条件;分析了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测试仪表存在的不足,研制了WY-Ⅰ型瓦斯q值测定仪,提高了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的测试精度。(6)根据瓦斯膨胀能与预测指标的关系,提出了瓦斯解吸指标Q3 ,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瓦斯解吸指标Q3与瓦斯初始解吸量V1、瓦斯压力P、瓦斯含量X的关系,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采用瓦斯解吸指标Q3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7)通过新安煤田二1煤层瓦斯地质规律及实验室实验研究,提出了区域预测方法和指标,对新安煤田二1煤层进行了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测结果与生产实际基本一致。(8)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和现场专项测试,分析了工作面预测指标与瓦斯含量的关系,对预测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和可靠性评价,确定了告成煤矿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孟津煤矿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提高了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可靠性。
杨太学[7](2009)在《关于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应如何调整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一、强检的范围《计量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郑尚超,代志旭[8](2008)在《气体驱替在提高瓦斯抽采率中的创新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矿井瓦斯事故发生频率很高的国家,瓦斯采收率低,瓦斯利用率低。另一方面,甲烷又是一种洁净、高热值的能源,并且更加环保。因此,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将大大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减少煤矿瓦斯排放对大气臭氧层的污染破坏和温室效应,还可弥补中国清洁能源的不足,是一举三得的事情。本文从气体驱替煤层气的角度出发,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对提高瓦斯抽采率进行了探索。
赵辉[9](2007)在《浅议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调整》文中研究说明《计量法》自1985年颁布实施以来,对加强我国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促进生产、贸易和科技技术的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计量法》第九条规定:县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的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王广宇[10](2005)在《数值模拟综掘机械化开挖的优化技术》文中指出大量研究表明构造应力与煤与瓦斯突出有着紧密的联系,改善应力对于防治煤瓦斯突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的应力集中会造成瓦斯积聚而造成瓦斯突出或爆炸,通过合理的开挖方法可以使应力重分布,使积聚的瓦斯分步排出,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瓦斯的危害。利用有限元分析进行数值模拟井下巷道分步开挖,对巷道应力、位移、应变进行了分析,改善了应力分布,从而改善了瓦斯的赋存状态,有效减少了瓦斯的涌出。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是瓦斯多发矿,通过研究可知瓦斯与赋存应力状态存在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前期瓦斯测量,利用数值模拟分步开挖并应用于实践,最后又进行后期测量验证,得出的结果可知,相对于原先的旧式开挖,合理的分步开挖顺序改变了岩石应力集中,不仅使巷道更加安全,而且减少了瓦斯的涌出量,与我们最后的测试结果相吻合。由于只对开挖顺序及方式进行了改变,而不必引入大的投资就可以改善煤矿安全状态及瓦斯突出,所以可以进行推广。
二、带压力表的煤气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压力表的煤气表(论文提纲范文)
(1)气体置换技术在瓦斯区域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气体置换技术 |
2 工程概况 |
3 现场试验成果 |
4 结论 |
(2)蒲溪井上保护层开采卸压影响规律数值模拟及现场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
1.2.2 保护层开采理论研究现状 |
1.2.3 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划定研究现状 |
1.2.4 保护层开采煤岩变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上保护层开采底板破坏规律研究 |
2.1 保护层分类 |
2.2 保护层开采后围岩应力分布分析 |
2.2.1 垂直方向岩体应力分布分析 |
2.2.2 走向方向岩体应力分布分析 |
2.3 上保护层开采后底板位移变化分析 |
2.4 上保护层开采后底板裂隙发育分析 |
2.5 上保护层开采底板煤岩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2.5.1 底板力学模型 |
2.5.2 底板应力计算公式推导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3.1 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3.2 数值模拟方案 |
3.2.1 矿井数值模拟试验地质条件 |
3.2.2 FLAC3D模型的构建 |
3.2.3 模型运算和参数设定 |
3.3 模型开挖和计算结果分析 |
3.3.1 被保护层垂直应力分布分析 |
3.3.2 被保护层垂直位移分析 |
3.4 上保护层开采后保护范围分析 |
3.4.1 倾向卸压角的确定 |
3.4.2 走向卸压角的确定 |
3.4.3 划分准则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蒲溪井上保护层开采现场考察 |
4.1 现场试验概况 |
4.1.1 矿井基本情况 |
4.1.2 矿井瓦斯赋存情况 |
4.1.3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4.2 现场考察内容 |
4.3 现场考察方案 |
4.3.1 测压钻孔布置原则 |
4.3.2 考察地点 |
4.3.3 测压钻孔设计 |
4.4 现场考察参数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
4.4.1 瓦斯压力的测定方案 |
4.4.2 测压钻孔封孔施工 |
4.4.3 瓦斯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
4.4.4 瓦斯流量的测定分析 |
4.5 透气性系数的测定 |
4.6 上保护层开采后保护范围划定 |
4.6.1 残余瓦斯含量的测定 |
4.6.2 上保护层开采沿倾向卸压角确定 |
4.6.3 上保护层开采沿走向卸压角确定 |
4.6.4 上保护层开采的安全超前距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李雅庄煤矿瓦斯参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瓦斯参数的确定 |
2.1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 |
2.2 二次成孔工艺施工过程 |
2.3 煤层瓦斯含量 |
2.4 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 |
2.5 钻孔百米流量衰减系数的计算 |
2.6 其它瓦斯参数的确定 |
3. 结果检验 |
4. 结语 |
(4)菌剂对秸秆原料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内容 |
1.1 试验装置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常温下投加菌剂对产气量的影响 |
2.2 冬季低温下投加菌剂对产气量的影响 |
2.3 沼气气体成分分析 |
3 结论 |
(5)不同措施对北方地区冬季户用沼气池料液温度及产气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保温措施对池内料液温度的影响 |
3.2 不同保温措施及菌剂对沼气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措施经济性分析 |
4 结论 |
(6)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现状 |
1.2.3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现状 |
1.2.4 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确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5 瓦斯膨胀能与物理爆炸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煤与瓦斯突出要素与突出能量 |
2.1 突出煤体结构特征和力学特性 |
2.2 突出煤体的吸附、解吸性能 |
2.2.1 煤的吸附性能 |
2.2.2 煤的解吸特征 |
2.3 地应力场和工作面应力状态 |
2.3.1 地应力场 |
2.3.2 工作面前方应力状态 |
2.4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与突出动力 |
2.4.1 煤与瓦斯突出典型实例 |
2.4.2 煤与瓦斯突出的过程 |
2.4.3 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 |
2.5 本章小结 |
3 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 |
3.1 引言 |
3.2 煤层卸压破坏 |
3.2.1 煤体的强度准则 |
3.2.2 卸压波的速度 |
3.3 卸压带中煤体爆炸破碎条件 |
3.4 瓦斯煤混合流运移 |
3.4.1 煤与瓦斯突出能量方程 |
3.4.2 内能与膨胀功 |
3.4.3 移动功 |
3.4.4 瓦斯煤混合流运移条件 |
3.5 实验室试验与分析 |
3.5.1 煤粒的爆炸破碎试验 |
3.5.2 瓦斯膨胀能临界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及临界值确定方法 |
4.1 概述 |
4.2 预测指标的分析与选取 |
4.2.1 预测指标的分析 |
4.2.2 预测指标的选取 |
4.3 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确定方法 |
4.3.1 技术路线 |
4.3.2 步骤与方法 |
4.4 预测指标可靠性评价方法 |
4.4.1 预测指标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4.4.2 现有预测指标可靠性评价方法分析 |
4.4.3 新可靠性评价方法的提出 |
4.5 瓦斯解吸指标Q_3 |
4.5.1 提出的依据 |
4.5.2 Q_3 的定义 |
4.5.3 实验室研究 |
4.5.4 Q_3 的现场测定分析 |
4.6 瓦斯解吸指标Δh_2 |
4.7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 |
4.7.1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 与瓦斯压力P 的关系 |
4.7.2 瓦斯q 值测定仪的研制 |
4.8 本章小结 |
5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研究 |
5.1 新安煤田概况 |
5.1.1 位置范围 |
5.1.2 区域地质构造及各井田地质构造 |
5.1.3 煤与瓦斯突出特征 |
5.2 新安煤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
5.2.1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5.2.2 煤层埋藏深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5.2.3 煤厚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5.2.4 瓦斯含量分布预测 |
5.3 预测指标临界值实验室研究 |
5.3.1 实验研究内容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3.3 临界值的确定 |
5.4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
5.4.1 瓦斯地质方法 |
5.4.2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 |
5.4.3 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分析 |
5.4.4 区域预测方法和指标 |
5.4.5 区域预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研究 |
6.1 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研究 |
6.1.1 告成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
6.1.2 告成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分析 |
6.1.3 预测指标的选取 |
6.1.4 现场试验结果与分析 |
6.1.5 掘进工作面预测指标研究结论 |
6.2 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研究 |
6.2.1 研究目的 |
6.2.2 告成矿原有预测指标特点 |
6.2.3 预测指标专项测定 |
6.2.4 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 |
6.2.5 工业性试验与结果分析 |
6.2.6 回采工作面预测指标研究结论 |
6.3 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研究 |
6.3.1 孟津煤矿概况 |
6.3.2 东二车场瓦斯地质情况 |
6.3.3 防突措施 |
6.3.4 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 |
6.3.5 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气体驱替在提高瓦斯抽采率中的创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气体驱替煤层气的目的 主要原理和技术 |
1.1 气体驱替煤层气的目的 |
1.2 气体驱替煤层气的主要原理 |
1.3 气体驱替煤层气主要技术 |
2 气体驱替煤层气的实施 |
2.1 试验现场概况 |
2.2 试验工作内容 |
2.3 现场试验成果 |
2.4 试验效果评价 |
3 结论与建议 |
(9)浅议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检计量器具的管理 |
二、强检的范围 |
1.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 |
2. 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
三、强化强检工作的力度, 提高强检计量器具的覆盖面和受检率 |
四、强检目录的调整和发展方向 |
五、强检目录调整后的思考 |
(10)数值模拟综掘机械化开挖的优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当前煤与瓦斯突出概述 |
1.1.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
1.1.2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现状 |
1.2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现状 |
1.3 煤与瓦斯突出和地应力的关系 |
1.4 数值模拟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应用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的原理及其步骤 |
2.1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2.2 数值模拟中的有限元方法 |
2.2.1 有限元法的优缺点 |
2.2.1.1 有限元法的优点 |
2.2.1.2 有限元法的缺点 |
2.2.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2.3 数值模拟材料及其岩石屈服准则 |
2.4 数值模拟步骤 |
2.5 数值模拟方法在矿山中的应用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综掘开挖的优化 |
3.1 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规律 |
3.1.1 受采动影响巷道的围岩应力解析分析 |
3.1.2 水平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
3.2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
3.2.1 研究内容的意义 |
3.2.2 工程地质背景 |
3.3 数值模拟方案 |
3.3.1 计算模型 |
3.3.2 数值模拟材料及其岩石屈服准则 |
3.3.3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几何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 |
3.3.4 网格划分 |
3.3.5 计算模型边界受力的确定 |
3.3.6 煤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
3.3.7 数值模拟的思路 |
3.4 开挖方案设计 |
3.5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3.5.1 第一套方案开挖结果 |
3.5.1.1 第一套方案开挖后的垂直应力变化 |
3.5.1.2 第一套方案开挖后的水平应力变化 |
3.5.1.3 第一套方案开挖后的位移变化 |
3.5.2 第二套方案开挖结果 |
3.5.2.1 第二套方案开挖后的垂直应力变化 |
3.5.2.2 第二套方案开挖后的水平应力变化 |
3.5.2.3 第二套方案开挖后的位移变化 |
3.5.3 第三套方案开挖结果 |
3.5.3.1 第三套方案开挖后的垂直应力变化 |
3.5.3.2 第三套方案开挖后的水平应力变化 |
3.5.3.3 第三套方案开挖后的位移变化 |
3.5.4 第四套方案开挖结果 |
3.5.4.1 第四套方案开挖后的垂直应力变化 |
3.5.4.2 第四套方案开挖后的水平应力变化 |
3.5.4.3 第四套方案开挖后的位移变化 |
3.6 讨论及其评价选优 |
第四章 综掘开挖优化试验的研究 |
4.1 试验前期工作 |
4.1.1 准备阶段 |
4.1.2 试验实施阶段 |
4.2 测定结果及分析 |
4.2.1 巷道断面瓦斯浓度的分析 |
4.2.2 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规律 |
4.2.3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
4.3 突出预测指标的测定及分析 |
4.3.1 突出预测方法 |
4.3.1.1 预测预报方法及操作要求 |
4.3.1.2 钻屑量法(S) |
4.3.1.3 注意事项 |
4.3.2 开挖过程中突出指标的变化规律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带压力表的煤气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气体置换技术在瓦斯区域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张继兵,李洋. 煤炭与化工, 2020(07)
- [2]蒲溪井上保护层开采卸压影响规律数值模拟及现场考察[D]. 申晋豪.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3]李雅庄煤矿瓦斯参数的确定[J]. 杨康峰,任新虎. 科技信息, 2011(20)
- [4]菌剂对秸秆原料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影响试验研究[J]. 王艳芹,刘英,张昌爱,姚利,袁长波,边文范,李国生. 可再生能源, 2010(06)
- [5]不同措施对北方地区冬季户用沼气池料液温度及产气量的影响[J]. 王艳芹,刘英,姚利,李国生,边文范,张昌爱,袁长波. 中国沼气, 2010(05)
- [6]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 魏风清. 河南理工大学, 2010(01)
- [7]关于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应如何调整的探讨[A]. 杨太学. 江苏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09), 2009
- [8]气体驱替在提高瓦斯抽采率中的创新与应用[J]. 郑尚超,代志旭. 煤矿安全, 2008(08)
- [9]浅议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调整[J]. 赵辉.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8)
- [10]数值模拟综掘机械化开挖的优化技术[D]. 王广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