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促进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信用证促进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一、信用证押汇业务风险及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恒[1](2021)在《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21,557亿元,比2019年增加5929亿元。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态势,而信用证业务作为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融资方式,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作为授信业务,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每一笔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合理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工商银行SZ分行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有着极为显着的意义。本文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为研究对象,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为研究目标,梳理关于信用证及贸易融资风险的文献,分析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流程,并结合真实的案例,初步得到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指标。接着,通过专家打分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风险指标,确定了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进行评价。本文在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角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构建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为依据,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流程分析及案例分析为基础,分析得到风险指标。接着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筛选风险指标,最终构建了包含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证及单据风险、其他风险共五类风险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综合模糊理论以及层次分析,选用多层次评判模型研究分析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评价问题。本文以模糊理论为出发点,结合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指标的特征,如多层次性、模糊性的特点,发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基于工商银行SZ分行的调研数据,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研究表明工商银行SZ分行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存在差异。工商银行SZ分行的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水平都介于较好和好之间,偏向好,并且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优于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工商银行SZ分行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仍有待完善。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规避信用证项贸易融资风险的信用风险防范对策、操作风险防范对策和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张启辰[2](2020)在《信用证进口押汇风险及防范》文中指出信用证进口押汇是一种常见的贸易融资形式,这种操作会为进口商提供极大便利,但同时银行也会面临较大风险。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进口押汇的定义进行了解读,其次分析了信用证进口押汇的风险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最后着重探究了信用证进口押汇风险相应的防范措施。

李捷[3](2019)在《我国E政策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文中研究表明受贸易战、货币金融条件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将会出现动荡,全球化和国家间的多边关系不断变化,中国经济也经历着诸多挑战。国内经济增速显着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国际业务的国内化发展,使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方式仍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信用证结算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信任危机的矛盾,而且还能促进双方在使用信用证结算的同时获得银行融资。但实体经济风险不断释放,银行信用证业务中隐藏的各种风险也凸显出来,因此,在贸易金融实务中提高防范风险意识,避免遭受非预计的损失,使贸易顺利进行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研究概述,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以及研究框架,包含了国际贸易金融形势和我国贸易金融形势的分析、整体格局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包含若干基本概念,我国信用证业务有关法规和政策,我国信用证风险的研究。第三章介绍了我国E政策性银行的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罗列优势不足和业务模式。第四章主要分析信用证项下业务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洗钱风险、欺诈风险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第五章为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及措施,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洗钱风险、欺诈风险一一提出防范措施。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和启示,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对E银行提出建议。通过对金融形势和E银行信用证业务现状的分析,从五个最重要的风险点入手,我们得出结论,要应对全球贸易中层出不穷的信用证风险,E政策银行要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评估客户资质,重视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监控资金流向,制定每个岗位的风险控制点和相互制约的操作机制,加强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并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全流程防范信用证的风险。

李培根[4](2018)在《信托收据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是引言。进口押汇是国际贸易短期融资的主要方式,信托收据是进口押汇中运用的一种以买卖标的物为担保物的特殊担保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信托收据所创设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以及其在我国大陆地区现行法上的第三人效力。第二部分梳理了信托收据在我国大陆地区法律中的境遇。在我国大陆地区,信托收据被运用在进口信用证项下的进口押汇和进口托收项下的进口押汇中,这两种情况下使用的信托收据意图构建的担保关系的性质是相同的。我国法院和学界对信托收据所构建的担保关系的性质莫衷一是,主要有信托说、让与担保说和动产抵押说三种观点。这导致银行通过信托收据所欲实现的自我保护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部分是对信托收据构建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的研究。比较法上,在其起源地美国,信托收据的法律规制经过普通法、《统一信托收据法》和《统一商法典》三个阶段;在英国法中,信托收据未发展成一项独立的动产担保制度,依记载条款的不同,可能是质权继续存在的证据,或者新设定抵押权的合同,甚至包括设定应收账款质押的合同;台湾地区的《动产担保交易法》,参考美国《统一信托收据法》,将信托收据构建的担保关系设计为信托占有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的动产担保物权,其性质上属于一种具有公示方式的特殊的动产让与担保。依我国大陆地区法律,信托收据无法构建有效的信托法律关系;我国大陆地区在非占有动产担保立法中采取的一元化模式决定其构建的应为动产抵押关系,而非动产让与担保关系。第四部分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法律中信托收据的第三人效力问题。依未按动产抵押完成登记的信托收据,银行得到的保障非常有限,虽能对抗所有一般债权人和侵权人,但只能对抗恶意或有重大过失的具有支配关系的债权人和非“正常交易过程中买受人”。此种信托收据担保功能的实现过度依赖于进口商的配合以及避免进口商债权人的介入。银行仍需登记以切实地保障自身权利,但我国大陆地区现行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不合理导致登记成本过高。参考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长远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应依“声明登记制”改革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短期来看,可以先行规定动产抵押登记的有效期制度。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沈四宝,蒋琪[5](2018)在《信用证出口押汇最新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用证出口押汇是我国银行实务中在信用证议付基础上演化出的一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国际上能够对应的是信用证议付,但又不等于议付。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没有专门针对信用证出口押汇的法律法规,而理论界又存在不同的观点。在发生争议解决纠纷时,一方面,押汇行和申请押汇的出口商都会针对该融资行为是信用证议付还是出口押汇做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另一方面,法院对此融资行为存在不同的解读,部分法院甚至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不针对信用证出口押汇的法律性质做评论,从而出现了司法裁判的不一致和不协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最近发生的基于信用证出口押汇和议付问题而产生的司法判例,从法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评析和厘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

何歆[6](2018)在《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逐渐成为主流,我国国际贸易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我国进出口结算量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但是进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国际贸易的结算和融资方式品种繁多,进出口双方不得不考虑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点。对于远隔重洋的进出口企业,特别是对于合作初期的双方来说,彼此不了解,难以掌握对方企业经营现况和资金链状况是阻碍双方交易的壁垒之一。19世纪80年代信用证由此应运而生,并在20世纪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银行的介入使得进出口双方都有了保障,并且信用证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特别是信用证融资业务,更是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信用证融资业务的特殊性,势必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近年来,提高贸易融资额,扩大中间收入是G银行拓宽自己的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达到目标,G银行业务操作人员不断降低客户准入标准,导致风险事件频发,因此对G银行的信用证融资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商业银行风险理论和巴塞尔银行风险理论,运用案例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信用证融资方面的相关文献,以G银行为切入点,分析了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处理模式、发展现状,研究了业务流程、业务共性风险和特有风险,考察了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在研究角度上,通过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处理的前后台两个机构,结合了 G银行买方融资和卖方融资两类反方向的融资方式的具体操作流程,找出风险点,并提出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提高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在研究观点上,本文针对性较强,实际操作性较高,有助于G银行的业务处理人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其他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最终得出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处理前后台的风险监管缺乏紧密的沟通与协作,面对风险事件缺乏专业指导,并指出G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前后台风险监管机制,加强前后台相互制约性,增设“中台”填补风险漏洞,强化人员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共有风险和特有风险的防范工作,从而提升G银行应对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水平。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原因、理论与实际价值、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首先引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简要介绍了 G银行目前对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处理模式和处理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对G银行提货担保、进口押汇、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和福费廷五大融资业务处理流程的分析,总结出信用证融资业务中易发生的风险点和每个融资业务品种各自特有的风险点及成因,同时简要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相关风险事件;第五章对前两章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和防范措施;第六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成果。

袁健[7](2018)在《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以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为例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也不断增加。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对于解决外贸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难题,促进外贸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方面受外部环境影响,包括市场环境、地区环境以及企业的信用情况、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企业失信,给商业银行带来资金的损失;另一方面这些风险来自于银行自身,包括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控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流程不清晰等,均有可能扩大银行本应避免的风险损失。文章首先对国际贸易融资和风险相关概念以及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述,并对目前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相关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交易风险、操作风险等七种风险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与实践相结合,文章发现目前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多种问题,包括风险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员工风险意识不到位、风险管理工具不足等。鉴于存在前述问题,文章提出应寻找新的风险管理手段来适应目前重庆市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再次,文章对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向X集团提供进口押汇业务的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将案例中暴露出来的风险因子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相应风险因子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文章通过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得到各风险因子对于案例总体风险的权重值和风险等级,再通过数学计算得到案例的总体风险等级。文章认为,一方面,该公司经营活动流动性出现问题,短期还款压力较大,还款风险显着,在金融机构违约现象屡次发生;另一方面,该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盈利能力逐年下滑,或有负债较高,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再一方面,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及货币汇率受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变动影响较大,具有一定波动性且走势不明朗。以上原因均可能引发该公司发生信用违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对X集团的进口押汇业务风险等级为中等水平,同时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应重点关注该笔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最后,文章结合上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风险因子,提出了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审慎选择客户、核查贸易背景和融资需求、关注市场动态、充分了解财务数据等,以此防范相关风险隐患,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蒋琪[8](2017)在《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以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与规制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用证项下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存在交易主体和环节复杂、贸易融资额巨大、融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商业现状,也存在该领域国际公约各国没有普遍缔结或参加,国际惯例与部分国内法律规范相冲突,国内法律规范相对缺失、冲突、模糊,国际、国内仲裁、司法裁判标准不一的法律环境,实务中,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均大量存在,商业风险不可避免,法律风险可以大幅降低。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产生,以及中国“一带一路”、“自贸区”、“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等国际战略的稳步推进,研究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商业银行广泛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迫在眉睫。本论文从近期发生的多起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案例分析入手,结合本领域国际国内立法、司法最新研究状况,找到本领域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即不当行为、流程设计和法律环境,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机制。本论文除导论(第1章)和结论(第7章)外,主体部分分为五章,主体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2章对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从概念、识别方法进行法律界定,提出用法律关系分析法和法律责任倒推法研究该领域法律风险。第3章是对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中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的内涵和法律性质入手,通过分析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中抵押、质押和信托收据的优点和法律风险问题,以及国外对信用收据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为基础,分析我国实践操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以及在我国开展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不可逾越的法律问题,为后续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参考建议。第4章对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界定和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问题,探讨了其与信用证议付的区别和联系,以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和UCP600国际惯例的角度分析我国银行实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问题,为后续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参考建议。第5章是关于信用证项下国际贸易融资中担保交易法律风险问题研究,以提单和仓单作为出发点,重点研究提单和仓单的的性质和功能,分析和探讨了提单和仓单在信用证融资中作为质押担保及浮动抵押担保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第6章在总结上述4章基础上,对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领域法律环境进行研究,首先,指出本领域缺失的国内法律规范、模糊的国内法律规范和冲突的国内法律规范;其次,提出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领域法律风险问题解决机制的构建;最后,提出对与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问题防范相关的法律规范的修改,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融资法》的立法建议。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是法学、金融学和风险学之间的交叉课题,努力用法学的思维解决金融领域和风险领域的社会问题,本论文主线是在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发现法律风险和问题、研究法律风险问题、解决法律风险问题。用法律关系分析法和法律责任倒推法识别风险,在进口信用证项下、出口信用证项下和货权控制三个方面研究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领域法律风险点并从制度层面、操作层面提出全面、具体的法律风险问题解决机制。

焦敏[9](2016)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进口商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以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进口押汇业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对外贸易量越来越大,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贸易的三种结算方式中,信用证由于以银行信用替代了商业信用,而具有汇款、托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是国际结算具有的国际性、融资性、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国际结算业务的高度风险性,涉及国家风险、政策及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信用证是以银行信用做出的付款保证,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开证行自开立信用证之时起即不可撤销的承担承付责任。只要出口商提交相符交单,开证行必须承担承付责任,而进口商可能因种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偿付开证行,因此开证行面临的较大风险是进口商信用风险。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业务为例,采取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构建模糊评价相关的指标,应用构建的信用风险模型,评价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开证行面临的进口商信用风险。X集团是一家处于发展中的大型企业集团,出于业务发展需要,该公司与ABC C0.签订1500吨POLYMER GRADE PROPYLENE的合同,金额130万美元,到单金额129万美元,承兑2016年3月29日付款。该公司资金周转十分困难,特向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申请进口押汇,在该笔业务中,银行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引发这些信用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财务风险、交易风险及企业违约风险。通过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评价出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业务信用风险各一级风险指标和总体风险值如下:按照风险项目最大隶属度为原则,市场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隶属度最大为0.45,处于中等水平:政策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为0.3809,处于较低水平;财务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为0.4043,处于中等水平;交易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为0.3403,处于较低水平;企业违约风险为0.61,处于较高水平;汇总各信用风险一级指标的风险权重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业务信用风险隶属度为0.4019,属于(0.4-0.6)范围内,即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业务信用风险处于中等水平。银行应从前、中、后台多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手段,多管齐下,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信用风险的出现。一要认真落实“展业三原则”防范财务风险;二要高度重视市场环境防范市场风险:三要密切关注企业违约情况防范违约风险;四要严格核查贸易真实性防范交易风险;五要切实完善内控制度防范操作风险。

姜晓雪[10](2016)在《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风险分析 ——以Z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加入WT0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也随之不断增加,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因此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越来越受到贸易双方和商业银行的青睐,也更多地被运用在进出口贸易之中。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对外贸易融资发展趋于稳定,并且成为银行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形式。而信用证是进出口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中最常使用的结算方式,在我国的国际贸易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银行通过贸易融资业务获取高额的利润,同时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损失也不断增加。就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来说,贸易融资方式多样化发展,信用证融资业务也不断创新,而信用证融资在贸易融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产生的风险也随之呈现。因此商业银行为了防止信用证融资所出现的风险损失,有必要对其产生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使银行在办理信用证融资业务时尽可能减少或是规避风险带来的损失。出口押汇是指信用证的出口商凭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在货物装运后,按照信用证要求制作单据,将全套正本货物单据质押给所在地银行(议付行),银行扣除押汇利息及有关费用后将货款预先支付给受益人,而后向开证行索偿以收回货款的一种贸易融资业务1,即银行向出口企业提供在途资金融通。虽然用出口押汇进行融资与其它融资方式对比,在收款方面具有一定的保障,但仍然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此银行在办理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时,一定要对该项业务的风险以及风险的防范进行深入分析。本论文主要以Z银行为例,以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为研究对象,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从Z银行的角度出发,分析Z银行办理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时可能产生何种风险以及存在哪些问题,建议Z银行在以后开展这项业务时要做好押汇融资前的审查和融资后的跟踪管理调查,从而使办理该项业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防范出口押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行规避,使银行尽可能降低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所出现的风险。

二、信用证押汇业务风险及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用证押汇业务风险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不足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信用证的研究综述
    2.2 关于贸易融资风险的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关于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分析
    3.1 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
        3.1.1 进口开证
        3.1.2 进口押汇
    3.2 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
        3.2.1 打包贷款
        3.2.2 出口押汇
第4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4.2.1 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4.2.2 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4.2.3 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4.3 风险评估指标对贸易融资业务影响程度初步筛选
    4.4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第5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5.1 模型选择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其他评估方法的比较
        5.1.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简介
        5.1.3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步骤
        5.1.4 模糊评判指标处理
        5.1.5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5.2 隶属度的确定
    5.3 风险评估指标模糊综合评判
        5.3.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选用
        5.3.2 确定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
        5.3.3 确定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
第6章 银行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6.1 实证对象
        6.1.1 实证对象选择的依据
        6.1.2 实证对象简介
    6.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6.2.1 确立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6.2.2 确立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6.3 模糊综合评判
        6.3.1 数据采集
        6.3.2 建立指标因素集与评判集间的模糊关系矩阵及模糊综合评判
    6.4 评判结果分析
        6.4.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加权平均结果及其分析
        6.4.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加权平均结果及其分析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风险防范对策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7.3 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7.4 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A 工商银行SZ分行调查问卷
附录 B 专家咨询问卷
致谢

(2)信用证进口押汇风险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 进口押汇的定义
2 信用证进口押汇风险问题
    2.1 物价下跌或货物滞销
    2.2 挪用资金
    2.3 汇率变动
3 信用证进口押汇风险成因
    3.1 风险认知不足
    3.2 缺乏专业人才
    3.3 管理体系不完善
4 信用证进口押汇风险防范策略
    4.1 防范策略
    4.2 注意事项
5 结语

(3)我国E政策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若干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我国信用证业务的有关法规与政策
    第三节 我国信用证业务风险的研究
第三章 我国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E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E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及主要优势与不足
    第三节 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的业务模式分析
第四章 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成因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信用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第二节 市场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第三节 操作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第四节 洗钱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第五节 欺诈风险的成因与案例分析
第五章 我国E政策性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第一节 信用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第二节 市场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第三节 操作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第四节 洗钱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第五节 欺诈风险的管控与防范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信托收据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信托收据在我国法中的境遇
(一) 运用情况
(二) 法院态度
(三) 学说整理
    1. 信托说
    2. 让与担保说
    3. 动产抵押说 三、信托收据的法律性质
(一) 比较法上的参考
    1. 美国
    2. 英国
    3. 台湾地区
(二) 我国法上的定位
    1. 信托说的谬误
    2. 让与担保说的疑虑
    3. 动产抵押说 四、信托收据的第三人效力
(一) 未登记信托收据的效力
    1. 台湾地区的情况
    2. 第三人的范围
    3. 小结
(二) 信托收据公示方式的完善
    1. 比较法上的参考
    2. 完善的建议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信用证出口押汇最新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信用证出口押汇的内涵
    (一) 质押说
    (二) 抵押说
    (三) 购买说
    (四) 议付说
二、信用证出口押汇的法律性质
三、信用证出口押汇面临的法律困境
    (一) 信用证出口押汇在我国法律框架下面临的法律困境
        1. 担保权的有效性及对外抗辩效力。
        2. 担保协议中的“所有权”条款的效力及法律风险。
        3. 追索权及其法律风险。
        4. 押汇行能否取得议付行的地位。
        5. 押汇行和议付行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6. 汇票的有因性与信用证的独立性相冲突。
    (二) 信用证出口押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困境
四、信用证出口押汇法律风险防范及相关立法建议
    (一) 信用证出口押汇的法律风险防范
    (二) 信用证出口押汇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1. 与信用证有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2. 与《票据法》有关的立法完善建议。
        3. 制定专门的《贸易融资法》。
结语

(6)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五、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二、理论基础
第三章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G银行简介
    二、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三、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一、业务风险种类
    二、风险成因分析
    三、信用证融资业务流程分析
第五章 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前后台风险监管机制
    二、增设“中台”填补风险漏洞
    三、加强共性风险和特有风险防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以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概念、理论简述及分析工具
    2.1 概念简述
        2.1.1 国际贸易融资简述
        2.1.2 风险简述
    2.2 理论简述
    2.3 分析工具
3 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及风险识别
    3.1 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
        3.1.1 发展现状
        3.1.2 融资品种分析
        3.1.3 发展趋势分析
    3.2 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
        3.2.1 信用风险
        3.2.2 市场风险
        3.2.3 地区风险
        3.2.4 交易风险
        3.2.5 财务风险
        3.2.6 操作风险
        3.2.7 合规风险
    3.3 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有待完善
        3.3.2 风险管理意识不高
        3.3.3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3.3.4 现有风险管理工具不足
        3.3.5 内部操作不规范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出口押汇业务案例风险评估的AHP实证分析
    4.1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进口押汇业务案例介绍
        4.1.1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介绍
        4.1.2 X集团介绍
        4.1.3 融资背景
        4.1.4 融资关键要素分析
    4.2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进口押汇业务案例风险评估的AHP实证分析
        4.2.1 分析方法
        4.2.2 案例风险因子识别
        4.2.3 案例风险评估的AHP实证分析步骤
        4.2.4 案例风险评估的AHP实证分析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5.1 审慎选择客户,防范信用风险
    5.2 核实贸易背景和融资需求,防范交易风险
    5.3 充分调查财务数据,防范财务风险
    5.4 关注市场动态,防范市场风险
    5.5 熟悉政治经济政策,防范地区风险
    5.6 完善内部审查流程
    5.7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5.8 搭建电子信息平台
6 结论以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及深入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8)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以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与规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历史分析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的界定、成因及识别方法
    2.1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的界定
        2.1.1 信用证的界定、性质及功能
        2.1.2 国际贸易融资的界定
        2.1.3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的特征
        2.1.4 法律风险的立论基础
        2.1.5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的界定
    2.2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的成因
        2.2.1 不当行为的表现
        2.2.2 不当行为的识别
    2.3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的识别方法
        2.3.1 法律关系分析法
        2.3.2 法律责任倒推法
第3章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3.1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的演变与界定
    3.2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的法律性质
        3.2.1 进口押汇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3.2.2 进口押汇法律关系的内容
    3.3 不同担保机制下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3.3.1 以抵押作为担保机制的进口押汇
        3.3.2 以质押作为担保机制的进口押汇
        3.3.3 以信托收据作为担保机制的进口押汇
    3.4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无法逾越的法律问题
        3.4.1 诉权的行使问题
        3.4.2 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问题
        3.4.3 主合同变更从合同失效的问题
        3.4.4 关于物权约定转移的效力问题
        3.4.5 让与担保问题
    3.5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业务流程的法律规制
第4章 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4.1 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界定
        4.1.1 银行界对于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界定
        4.1.2 司法界对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界定
        4.1.3 理论界对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界定
    4.2 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法律性质
    4.3 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与议付的比较分析
        4.3.1 法律性质之比较
        4.3.2 融资款项性质之比较
        4.3.3 审单责任之比较
        4.3.4 拒付后救济手段之比较
    4.4 我国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4.4.1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影响
        4.4.2 我国信用证下出口押汇在UCP600下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
        4.4.3 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业务流程的法律规制
第5章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担保交易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5.1 信用证项下国际贸易融资中以仓单作为担保物的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5.1.1 仓单的内涵
        5.1.2 仓单的法律性质
        5.1.3 仓单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5.1.4 仓单作为担保物在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中的法律风险问题
    5.2 信用证项下国际贸易融资中以提单作为担保物的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5.2.1 提单的功能
        5.2.2 提单的法律性质
        5.2.3 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中以提单为担保物的法律风险问题
第6章 我国信用证项下国际贸易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6.1 我国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问题产生的环境因素
        6.1.1 法律规范的缺失
        6.1.2 法律规范的冲突
        6.1.3 法律规范的模糊
    6.2 解决我国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相关法律问题的对策
        6.2.1 建立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动产担保交易法律体系
        6.2.2 完善我国与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规范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进口商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以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进口押汇业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
    2.2 现有文献的不足
第三章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进口商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3.1 基本理论依据
        3.1.1 相关概念界定
        3.1.2 国际业务进口贸易融资产品
        3.1.3 国际业务风险
    3.2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3.3 评价方法
        3.3.1 专家咨询法
        3.3.2 层次分析法
        3.3.3 模糊评价法
    3.4 评价步骤
        3.4.1 确定判断矩阵及隶属度矩阵
        3.4.2 确定各风险因子的权重
        3.4.3 确定各二级风险指标与一级风险指标和总体风险值
第四章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进口商风险评估应用——以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的信用风险分析为例
    4.1 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概况
    4.2 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的背景分析
        4.2.1 贸易背景
        4.2.2 X集团进口押汇申请的分析
    4.3 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业务信用风险评估
        4.3.1 市场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评估
        4.3.2 政策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评估
        4.3.3 财务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评估
        4.3.4 交易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评估
        4.3.5 企业违约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评估
    4.4 总体信用风险评估
    4.5 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对X集团进口押汇业务信用风险防范建议
        4.5.1 高度重视市场环境防范市场风险引发信用风险
        4.5.2 切实完善内控制度防范政策风险引发信用风险
        4.5.3 认真落实“展业三原则”防范财务风险引发信用风险
        4.5.4 严格核查贸易真实性防范交易风险引发信用风险
        4.5.5 密切关注企业违约情况防范违约风险引发信用风险
    4.6 结论以及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X集团的资产情况
附录2 X集团负债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风险分析 ——以Z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及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0.3.1 创新之处
        0.3.2 不足之处
1 信用证出口押汇综述
    1.1 信用证出口押汇简介
    1.2 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的作用
    1.3 信用证出口押汇的操作流程
2 信用证出口押汇案例介绍
    2.1 案例背景
    2.2 相关出口押汇业务主体
        2.2.1 出口商
        2.2.2 进口商
        2.2.3 承办方Z银行
        2.2.4 开证行
    2.3 押汇业务承做过程
3 Z银行信用证出口押汇案例分析
    3.1 信用证出口押汇前的审查
        3.1.1 对开证行和进口商进行审查
        3.1.2 对信用证条款和单据进行审查
        3.1.3 对出口商的审查
    3.2 Z银行办理押汇融资后的管理
        3.2.1 调查A公司办理押汇融资后的资金用途
        3.2.2 调查进出口公司的经营状况
        3.2.3 调查出口单据的情况
    3.3 Z银行办理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的风险分析
        3.3.1 Z银行办理信用证出口押汇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3.3.2 Z银行办理出口押汇业务产生风险的原因
4 Z银行应对出口押汇业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4.1.1 加强押汇融资前的风险调查,建立风险分析制度
        4.1.2 把握好押汇融资时的操作,建立风险监控制度
        4.1.3 强化押汇融资后的管理,建立风险跟踪制度
    4.2 加强对客户的审查工作
        4.2.1 对客户核心管理层的审查
        4.2.2 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审核
        4.2.3 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
        4.2.4 分析客户的单证情况
    4.3 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4.3.1 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
        4.3.2 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
        4.3.3 增强员工法律意识,避免法律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信用证押汇业务风险及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D]. 陈佳恒.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信用证进口押汇风险及防范[J]. 张启辰. 中国商论, 2020(20)
  • [3]我国E政策银行信用证风险的管控与防范[D]. 李捷. 厦门大学, 2019(08)
  • [4]信托收据制度研究[D]. 李培根. 南京大学, 2018(09)
  • [5]信用证出口押汇最新法律问题研究[J]. 沈四宝,蒋琪. 法学论坛, 2018(03)
  • [6]G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何歆. 安徽大学, 2018(09)
  • [7]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以重庆地区商业银行业为例的研究[D]. 袁健.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
  • [8]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以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与规制为视角[D]. 蒋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05)
  • [9]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进口商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以中国建设银行S分行进口押汇业务为例[D]. 焦敏. 山东大学, 2016(03)
  • [10]信用证项下出口押汇风险分析 ——以Z银行为例[D]. 姜晓雪. 辽宁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信用证促进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