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营营,李凤久,王迪,李国峰[1](2020)在《超细粉碎研究现状及其在磷矿加工领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超细粉碎技术是将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研究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阐述了超细粉碎过程中,由于机械力的作用,导致晶粒尺寸减小,晶体发生错位和缺陷,进而产生晶格畸变等晶体结构变化,并简述添加助磨剂对超细粉碎的影响;叙述了超细粉碎技术引起磷矿的性质及结构的变化,以及对释磷能力的影响。介绍了常用超细粉碎设备,着重叙述其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
张军,刘建国,王宾[2](2020)在《粉体加工中气流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气流粉碎技术是微纳米粉体加工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研究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文章重点阐述了气流粉碎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经典基础理论、计算机仿真优化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气流粉碎技术在矿冶、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水平圆盘式(扁平式)气流磨、循环管式气流磨、对喷式气流磨、靶式气流磨、流化床式气流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气流粉碎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量利用率低,并对未来气流粉碎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苏偲禹[3](2020)在《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及破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气流粉碎技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对物料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工艺。气流粉碎具有粉碎后所得的产品粒径小,可到达微米级别,粒度分布较窄、纯度高、分散性好等优点,且适用于低熔点物料的粉碎。但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往往依赖经验调控,还存在对粉碎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的控制缺少相关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指导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同时也会加大生产成本。目前关于流化床气流粉碎过程中不同物料的粉碎机制的研究较少,而经气流粉碎后所得粉体的物性和产品的性能是与其粉碎机理密不可分的。因此,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本学位论文通过用对喷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对淀粉、秸秆、枸杞、酵母菌等多种物料进行粉碎,探究了气流粉碎对Molerus粉体类型、粉体流动性以及粉体堆积密度与可压缩性的的影响;研究了在气流粉碎过程中气体压力、分级机转速等粉碎参数对于不同类型粉体粒径分布的影响;对不同工况下经气流粉碎后的粉体物料的溶解度、膨胀度、持水能力、脂肪结合能力等粉体性能进行了测量,探究了不同气流粉碎参数对粉体性能的影响。最后,本学位论文还将实验研究与粒数衡算模型相结合,通过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得出了不同粒级的选择函数和破碎函数,并对不同粒级颗粒的粉碎机理和粉碎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气流粉碎后,不同粉体物料的Molerus粉体类型变化规律不同。其中,酵母菌粉由MolerusⅠ类粉体转变为MolerusⅢ类粉体,秸秆粉末则显示出从MolerusⅢ类粉体向MolerusⅠ类粉体转变的趋势。气流粉碎对不同粉体的流动性、堆积密度与可压缩性的影响也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的颗粒粒径随着系统进气压力的提高而减小。但当进气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粒径变化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气体压力对粉碎后粒径的影响变的很小,此时进一步提高进气压力对粉碎效果并没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随着分级机转速的提高,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的颗粒粒径变小,且颗粒粒度分布变窄。此外,粉碎后不同粉体物料的溶解度、膨胀度、持水能力、脂肪结合能力等物性均比粉碎前有所提高,表明气流粉碎可以有效改善粉体各项性能。在气流粉碎时,随着粉体颗粒粒径的增加,Kapur函数的绝对值增大,颗粒的破碎速率增大。这是因为大颗粒的缺陷和裂纹较多,粉碎所需要的能量少,所以破碎速率快。随着进气压力的提高,较粗粒级颗粒的选择函数先增加后减少,而较细颗粒的选择函数变化不大。随着进料量的增大,颗粒的选择函数显示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通过对破碎函数的分析得出粉体颗粒在流化床气流粉碎机中主要的破碎方式是剪切和碰撞。具体的,对于较粗的颗粒来说,主要粉碎方式是剪切破碎。而较细的颗粒由于内部缺陷和裂纹少,相对于大颗粒来说更难被粉碎,粉碎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较细的颗粒粉碎方式主要是颗粒间的碰撞破碎。
高一博[4](2020)在《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提高单体解离度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物的单体解离是其能够被高效选别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碎方法对矿物单体解离度有很大的影响。白云鄂博稀土矿含有十几种稀土矿物,共生密切,嵌布类型复杂,其中稀土主要富集在氟碳铈矿与独居石矿中。分析表明矿物因相互包裹穿插和交代而形成毗连、网脉、溶蚀和环状嵌布,因而对稀土矿物的分离难度极大。传统的球磨机对矿物粉碎时,由于磨矿介质(钢球)的存在,当颗粒达到微米级时很难保持颗粒的原始结晶形状与表面光泽,同时由于研磨介质的污染,难以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超细粉体。为了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超细粉体,本文在理论与FLUENT流体软件数值模拟分析的指导下,自主研发了后混式高压水射流矿物解离装置,利用高速射流束,瞬间冲击颗粒产生水楔作用,使颗粒沿不同矿物界面‘撕裂’,并以接近水流速度向靶体撞击,达到粉碎的目的。通过数值分析表明:在水射流粉碎装置的入料口直径为15mm,喷嘴与入料口垂直距离为13mm的条件下,对颗粒的有效击打效果较明显。高压水射流速度对白云鄂博矿粉碎效果的试验表明:水射流技术有着较强的超细粉碎能力,且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大,粉碎效果越明显,其中在射流速度319m/s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矿物粉体在74μm及以下产率,为67.23%,较原矿增加43.23%。在同等粒度分布下,对高压水射流粉碎与常规球磨(铁介质)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了两种粉碎方式对稀土矿物的富集比和回收率、解离状态以及颗粒界面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分析表明:高压水射流粉碎对白云鄂博矿中稀土矿物单体解离优于球磨,具有解离度高、粒度相对均匀等特点;矿物颗粒天然界面保持较好、表面较为光洁;稀土矿物集中在38μm及以下粒级中,且稀土矿物单体解离含量比球磨提高15.46%,有益于对稀土的富集回收。试验表明水射流粉碎表现出了差异性,差异性体现在高压水射流粉碎后稀土集中在细粒级部分,而球磨粉碎后则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水射流粉碎后更加有利于对稀土矿物的分离与回收。对白云鄂博矿的矿石粉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贺强[5](2016)在《农作物秸秆超细颗粒制备装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作物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日益增强,农作物秸秆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方式成为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农作物秸秆一般首先需要经过加工粉碎,然后才能进行生物质综合利用,实现秸秆肥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工业原料化、秸秆基料化。根据成品颗粒的大小或粒度,农作物秸秆粉碎可分为一般粉碎、细粉碎、微粉碎(超细粉碎)3种等级(其颗粒细度分别为5mm以上、0.15mm、0.050.1mm)。目前,国内外对农作物秸秆普通粉碎方面研究比较多,对于秸秆的超细粉碎设备研究甚少,为了合理的处置、充分的利用过剩的秸秆资源,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同时进一步解决目前秸秆粉碎机生产率低、能耗高、适应性差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高性能的农作物秸秆超细粉碎技术并设计其装备。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对现有的农作物秸秆常规粉碎技术、国内外普通粉碎设备和超细粉碎设备工作原理、优缺点进行研究分析,以初步确定农作物秸秆超细粉碎装备的结构形式和总体布置。(2)农作物秸秆粉碎技术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的分析论证,对秸秆的受切特性、秸秆铡切过程和秸秆切割力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动刀切割速度、推挤角和滑切角,计算在切割秸秆时动刀的最大切割力。对粉碎机的物料进料方式、动刀的齿廓形状、铡切方式、粉碎室结构、锤片排列方式、出料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相应的分析对象,进一步完善超细粉碎装备的结构形式。(3)面向农作物秸秆颗粒超细粉碎技术。对秸秆组合粉碎机械进行优选确定及参数分析计算,包括对进料和切碎速比的分析计算及优化、上下喂料辊和压紧调节装置的确定、喂入口参数和喂料辊直径的确定、动刀和刀架的设计、切碎功率和粉碎功率的计算、锤片机构的确定(锤片末端速度、锤片尺寸、锤片数目、锤片材料及热处理、锤片和齿板间隙)。(4)基于ANSYS Workbench对秸秆粉碎机械重要零部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中利用静力学分析模块对主要零部件动刀和刀架进行了强度分析,利用模态分析模块对主轴系统进行了模态(即固有频率)分析。(5)提出利用旋风分离原理的超细粉碎技术方案。对旋风分离器进行参数计算和结构设计,压力损失计算,基于ANSYS Fluent旋风分离器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网格划分,数值计算设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分离器空气流场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径向速度、压力场、湍流结构、速度矢量。对粒度为0.074mm的秸秆颗粒分离进行实验仿真,对颗粒的轨迹追踪模拟并计算分离效率为75.8%,分离效率较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本文的理论与技术设计试制了干、湿秸秆粉碎机械,成功进行了玉米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颗粒细粉碎,取得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果。
杨超,李振,周安宁,于伟,赵伟,吴燕[6](2015)在《细粒煤干法分选技术浅析》文中提出通过探讨现有干法分选技术研发现状,分析其分选粒度下限较高的弊端;结合细粒煤精细加工的需求,针对性的介绍超细粉碎技术与分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列举基于超细粉碎-分级技术的实际干法分选案例,初步验证了细粒煤干法分选的可行性,指出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煤炭分选中,可以制备煤的低灰超细粉体,有效拓宽煤的洁净利用途径,对干法技术和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谢勇,高健强,李刚凤,朱苗,杨涛[7](2015)在《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法超细微粉碎技术是在超细粉碎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在水果、蔬菜、大豆等食品中的应用得到了重大突破,该项技术成果填补了我国果蔬谷物加工生产技术的空白。鉴于此,本文从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特点、设备种类、工作原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该技术在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
王丽宏,张延,张宝彤,张波,萧培珍,李爱琴[8](2013)在《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概况》文中指出超微粉碎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加工方法,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对超微粉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农产品及中药等相关行业中的现状、应用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罗文,蔡艳华,郝海涛,张申伟,张琪[9](2013)在《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超微气流粉碎技术因其耐热敏性、无污染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微纳米粉体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且随着超微气流粉碎设备的不断改进和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概述了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备发展现状;介绍了超微气流粉碎技术在物理粉碎和化学研究尤其是化学改性和绿色合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做了展望.
薛庚健[10](2013)在《超声粉碎原理的探究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细粉碎是近几十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超细粉碎技术和对粉碎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它在化工、冶金、农业、医药、纺织、航天、军工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很多原料只有在经过细粉碎或者超细粉碎之后才能更有效地被利用。虽然超细粉碎技术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显露出其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在未来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料的粉碎是一个高能耗、高钢耗、低效率的工艺过程。物料的粉碎方法主要有机械粉碎与化学粉碎两种,其中机械粉碎是目前生产生活中应用面最广的一种粉碎方法,在机械粉碎中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又分为干式粉碎和湿式粉碎。传统的粉碎方法的改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制造特殊的设备,二是改变被破碎的物料的结构。这就为超声振动引进粉碎课题提供了参考意见,许多学者把超声振动应用于细粉的制造中。超声粉碎装置主要由换能器、超声波发生器及其变幅杆组成,这几部分是超声粉碎装置中最主要的部件,本文使用已有的超声波发生器和换能器,然后选择合适的变幅杆,变幅杆在超声粉碎装置中的作用主要是放大超声波的振幅,同时也能起到聚能的作用,因此变幅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超声设备的优劣,但是传统的几种变幅杆都具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又受到很多应用范围的限制,并且传统变幅杆的设计方法求解困难,因此需要得到满足应用条件的优良变幅杆,就需要一种新的设计和校核的方法。本文探究了粉碎的原理及效率,分析了将超声振动应用于粉碎技术的可行性,并以超声振动粉碎为理论基础,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理论设计出的具有较大放大比的变幅杆进行模拟仿真,然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使得变幅杆的参数得到优化,更符合实际应用要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概述了粉碎技术的研究状况,然后重点阐述超细粉碎技术的原理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超声振动应用于粉碎研究课题的可行性。(2)在研究超声振动粉碎技术的过程中,研究变幅杆的理论设计方法并通过软件编程计算得到阶梯形变幅杆的理论参数。(3)基于变幅杆参数对于振动系统的影响规律,得到阶梯形变幅杆的参数,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变幅杆的节点位移、轴向振动、纵向振动等,然后对阶梯形变幅杆添加过渡圆弧后对其进行仿真,并得到优化后的结果。通过这些结果的对比较验证了模态分析的正确性。(4)本文研究了超声振动粉碎设备中的谐振频率对变幅杆的影响,并由此对变幅杆进行设计,但在变幅杆的参数对于超细粉碎技术的提高、粉碎效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5)在对粉碎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粉碎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得到了模型的相关参数,实验的结果表明将超声波应用于脆硬材料的粉碎是切实可行的,并能够有效地粉碎这些材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超细粉碎研究现状及其在磷矿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细粉碎的研究进展 |
1.1 超细粉碎过程对物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 超细粉碎过程对物料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1.3 助磨剂对超细粉碎过程的影响 |
2 超细粉碎设备研究现状 |
2.1 冲击式磨机 |
2.2 搅拌磨机 |
2.3 气流磨机 |
2.4 振动磨机 |
3 超细粉碎在磷矿资源领域的应用 |
3.1 超细粉碎对磷矿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 超细粉碎对磷矿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3.3 活化剂对磷矿超细粉碎过程的研究 |
4 结论 |
(2)粉体加工中气流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理论研究 |
1.1 经典基础理论研究 |
1.2 计算机仿真优化基础理论研究 |
2 气流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 |
2.1 矿冶领域 |
2.2 生物领域 |
3 气流粉碎机的研究现状 |
3.1 水平圆盘式(扁平式)气流磨 |
3.2 循环管式气流磨 |
3.3 对喷式气流磨 |
3.4 靶式气流磨 |
3.5 流化床式气流磨 |
4 总结与展望 |
(3)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及破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超细粉碎技术概述 |
1.2 气流粉碎技术概述 |
1.2.1 气流粉碎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
1.2.2 气流粉碎机及其工作原理 |
1.2.3 流化床气流粉碎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气流粉碎理论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气流粉碎实验及测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粉碎实验与检测方法 |
2.2.1 实验方法 |
2.2.2 检测方法 |
3 气流粉碎性能分析 |
3.1 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 |
3.1.1 Molerus粉体分类 |
3.1.2 粉体的流动性 |
3.1.3 粉体的堆积密度与可压缩性 |
3.1.4 粉体的粒径分布 |
3.2 气流粉碎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3.2.1 粉体的溶解度 |
3.2.2 粉体的膨胀度 |
3.2.3 粉体的持水能力 |
3.2.4 粉体的脂肪结合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4 气流粉碎的粉碎动力学 |
4.1 颗粒的破碎机理 |
4.1.1 理想颗粒 |
4.1.2 实际颗粒 |
4.1.3 判别方法 |
4.2 粉碎动力学方程 |
4.3 不同粉碎条件下的Kapur函数值 |
4.4 破碎函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提高单体解离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稀土矿资源概述 |
1.1.1 稀土的重要性 |
1.1.2 世界稀土矿的储量与分布 |
1.1.3 我国稀土矿的储量与分布 |
1.1.4 我国稀土矿的特点 |
1.1.5 我国稀土矿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
1.2 粉碎技术的发展 |
1.3 传统的粉碎技术 |
1.4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 |
1.4.1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发展 |
1.4.2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特点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3 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2 水射流粉碎技术的理论分析 |
2.1 射流束的基本特性 |
2.2 射流束速度特征 |
2.3 颗粒粉碎机理分析 |
2.4 混料腔内颗粒受力分析 |
2.5 加速管内颗粒分析 |
2.6 粉碎室内颗粒受力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FLUENT数值模拟分析 |
3.1 FLUENT流体力学的简述 |
3.2 磨料射流的控制模型 |
3.3 数值模拟的几何参数 |
3.4 边界条件 |
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射流速度对白云鄂博矿稀土矿物解离效果的影响试验 |
4.1 试验原矿 |
4.2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流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流速下粉碎效果对比分析 |
4.4.2 矿粉备样与解离度 |
4.4.3 解离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射流、球磨粉碎方式作用下稀土矿物解离效果对比试验 |
5.1 试验原矿与设备 |
5.1.1 试验矿物 |
5.1.2 试验设备 |
5.2 试验流程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不同粉碎方式下粒度分布对比分析 |
5.3.2 不同粉碎方式下REO矿物分离性对比分析 |
5.3.3 不同粉碎方式作用下的颗粒形貌对比分析 |
5.3.4 不同粉碎方式作用下的稀土矿物解离度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农作物秸秆超细颗粒制备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内容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农作物秸秆粉碎理论与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农作物秸秆常规粉碎技术现状 |
2.1.1 铡切粉碎技术 |
2.1.2 锤片式粉碎技术 |
2.1.3 揉切式粉碎技术 |
2.1.4 组合式粉碎技术 |
2.2 秸秆粉碎机械发展现状 |
2.2.1 国内秸秆粉碎机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秸秆粉碎机的研究现状 |
2.3 农作物秸秆超细粉碎的介绍 |
2.3.1 农作物秸秆超细粉碎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外常用和新型超细粉碎设备类型及技术原理 |
2.4 旋风分离器的介绍 |
2.4.1 旋风分离器内颗粒的分离过程介绍 |
2.4.2 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
2.4.3 旋风分离器的种类 |
2.5 农作物秸秆常规粉碎技术及其设备的缺陷分析 |
第三章 农作物秸秆粉碎机理和粉碎机械结构形式的研究 |
3.1 农作物秸秆切碎机理的研究 |
3.1.1 秸秆的受切特性研究 |
3.1.2 秸秆切割过程的机理研究 |
3.1.3 秸秆切割力的研究 |
3.2 基于组合粉碎技术的粉碎机械结构形式的研究 |
3.2.1 物料进料方式的研究 |
3.2.2 刀具齿廓形状的研究 |
3.2.3 切碎方式的研究 |
3.2.4 粉碎室的研究 |
3.2.5 锤片排列方式的研究 |
3.2.6 出料方式的研究 |
3.3 农作物秸秆超细组合粉碎装备的结构形式和总体布置的设计 |
第四章 秸秆组合粉碎技术的优选确定及参数分析计算 |
4.1 进料和切碎速比的优选确定及参数分析计算 |
4.2 进料机构优选确定及参数分析计算 |
4.2.1 上下喂料辊及压紧调节装置的确定 |
4.2.2 喂入口参数和喂料辊直径的确定 |
4.3 切碎机构优选确定及参数分析计算 |
4.3.1 动刀和刀架的设计 |
4.3.2 切碎功率的计算 |
4.4 粉碎机构优选确定及参数分析计算 |
4.4.1 粉碎功率的计算 |
4.4.2 锤片机构的确定 |
4.5 优选确定和计算结果汇总 |
第五章 基于ANSYS Workbench重要零部件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粉碎刀具的数值模拟分析 |
5.2 粉碎动刀刀架的数值模拟分析 |
5.3 秸秆粉碎机转子部分的模态分析 |
5.3.1 模态分析的相关介绍 |
5.3.2 秸秆粉碎机主轴系统的模态分析 |
5.4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汇总 |
第六章 面向超细粉碎的ANSYS Fluent旋风分离器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
6.1 旋风分离器的相关参数计算及其几何参数的确定 |
6.1.1 旋风分离器的颗粒分割直径计算及其几何参数的确定 |
6.1.2 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计算 |
6.2 旋风分离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
6.2.1 网格划分 |
6.2.2 数值计算设置 |
6.2.3 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细粒煤干法分选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干法分选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
1.1复合式干法分选 |
1.2摩擦电选方法 |
1.3流化床分选 |
2细粒煤干法分选需求性分析 |
3超细粉碎技术研发现状及分析 |
3.1冲击式粉碎技术及设备研究 |
3.1.1冲击式粉碎原理及粉碎场研究 |
3.1.2冲击式粉碎机械的研发 |
3.2流化床气流粉碎技术及设备研究 |
3.2.1流化床气流粉碎原理 |
3.2.2流化床气流粉碎机械的研发 |
4分级技术研发现状及分析 |
4.1分级技术的分类 |
4.2干法分级原理 |
4.3分级流场特性研究及其发展需求 |
5超细粉碎-分级技术的干法分选案例 |
6结语 |
(7)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特点 |
3. 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原理 |
4. 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装备 |
4.1. 胶体磨 |
4.2. 高压均质机 |
4.3. 高速切割粉碎机 |
4.4. 其它 |
5. 影响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因素 |
5.1. 研磨介质 |
5.2. 助磨剂 |
5.3. 浆料质量分数 |
5.4. 其他 |
6. 湿法超细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6.1. 湿法超细粉碎技术在果蔬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6.2. 湿法超细粉碎技术在现调饮品制作中的应用 |
7. 现有问题 |
8. 未来发展趋势 |
(8)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 |
1.1 粉碎速度快,温度可控性好 |
1.2 粉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 |
1.3 节省原料,提高原料利用率 |
1.4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物料质量 |
1.5 提高发酵、酶解过程的化学反应速度 |
1.6 提高机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 |
2 超微粉碎原理及分类 |
3 超微粉碎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
3.1 在食品中的应用 |
3.2 在农产品中的应用 |
3.3 在中草药领域的应用 |
4 超微粉碎技术的发展前景 |
(9)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原理及发展现状 |
2 在物理粉碎中的应用 |
3 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3.1 化学改性 |
3.2 绿色化学反应 |
4 结语 |
(10)超声粉碎原理的探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超声波应用技术的发展 |
1.2.2 湿式粉碎和干式粉碎两种粉碎方法的对比分析 |
1.2.3 超声变幅杆的研究概述 |
1.2.4 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概述 |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粉碎加工技术概述 |
2.1 粉碎方法简述 |
2.2 超细粉碎设备的发展状况 |
2.3 超细粉碎设备的发展趋势 |
2.4 粉体的细度特征 |
2.4.1 粒径 |
2.4.2 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
2.4.3 粉体的比表面积 |
2.4.4 颗粒形状分析 |
2.4.5 颗粒形状的图像分析 |
2.4.6 筛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细粉碎及超声变幅杆理论设计 |
3.1 超细粉碎过程力学 |
3.1.1 晶体的破碎与变形 |
3.1.2 裂纹及其扩展 |
3.2 超细粉碎过程的物理化学 |
3.3 超细粉体分级原理与分离极限 |
3.3.1 重力和离心力分级原理 |
3.3.2 沉降分离极限 |
3.4 超声变幅杆的理论设计 |
3.4.1 超声波及其特点 |
3.4.2 超声粉碎技术 |
3.4.3 超声加工设备的组成 |
3.4.4 变幅杆的设计步骤 |
3.4.5 阶梯形变幅杆的理论设计 |
3.5 参数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幅杆的模态分析 |
4.1 有限元法介绍 |
4.1.1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4.1.2 有限元法的特点及分析流程 |
4.1.3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4.2 模态分析的简介及其作用 |
4.2.1 模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4.2.2 模态分析的作用 |
4.3 阶梯型变幅杆几何模型的建立 |
4.3.1 UG软件的特点 |
4.3.2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4.4 阶梯型变幅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1 有限元模型单元和材料的选取 |
4.4.2 网格划分 |
4.5 阶梯型变幅杆模态分析 |
4.5.1 模态分析方法简介 |
4.5.2 模态分析的基本流程 |
4.5.3 自由状态下变幅杆模态分析在ANSYS中的具体实现 |
4.5.4 自由状态下变幅杆模态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
4.6 添加过渡圆弧的阶梯形变幅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粉碎系统的数学模型求解 |
5.1 粉碎系统及状态分析 |
5.1.1 主要因素的结构解析 |
5.1.2 系统参变量分析 |
5.2 粉碎过程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1 粉碎数学模型的进展 |
5.2.2 BS模型 |
5.3 超声粉碎实验 |
5.4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细粉碎研究现状及其在磷矿加工领域中的应用[J]. 李营营,李凤久,王迪,李国峰.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6)
- [2]粉体加工中气流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J]. 张军,刘建国,王宾. 现代矿业, 2020(11)
- [3]气流粉碎对粉体物性的影响及破碎机理研究[D]. 苏偲禹.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提高单体解离度的试验研究[D]. 高一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农作物秸秆超细颗粒制备装备研究[D]. 贺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6]细粒煤干法分选技术浅析[J]. 杨超,李振,周安宁,于伟,赵伟,吴燕. 矿山机械, 2015(09)
- [7]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J]. 谢勇,高健强,李刚凤,朱苗,杨涛. 铜仁学院学报, 2015(04)
- [8]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概况[J]. 王丽宏,张延,张宝彤,张波,萧培珍,李爱琴. 饲料博览, 2013(10)
- [9]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J]. 罗文,蔡艳华,郝海涛,张申伟,张琪.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3(03)
- [10]超声粉碎原理的探究与分析[D]. 薛庚健.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