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准TSP采样器流量操作过程的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杨辰芳[1](2021)在《孔口流量计校准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
孟子言[2](2021)在《儿童室内空气相PAEs污染、暴露与健康危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作为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常消费品的生产制造中,由于其理化性质的特殊性,PAEs不仅成为了当代新型室内环境污染物,同时作为一种环境激素类物质,可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于儿童人群而言,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暴露问题不可避免,且长期暴露会给儿童带来健康隐患。因此,了解儿童所处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污染特征及暴露水平,探究PAEs暴露与儿童健康问题的关联性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被动采样法,对济南两所小学的60名四年级儿童所系家庭(共60户)与教室(共8间)环境进行空气相PAEs采样。通过家长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儿童所处家庭居住环境及成员基本信息、PAEs潜在释放源及污染浓度影响因素信息,以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室内环境因素与污染浓度水平的影响关系。通过健康体检对儿童的体重指数、血压、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等健康指标进行收集。依照实测浓度及暴露参数计算儿童空气相PAEs暴露水平,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PAEs暴露水平与儿童健康指标进行关联。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主被动校准实验,得出本研究采用的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PUF)的被动采样速率范围是0.4-1.53 m3/d,被动采样器形式与采样环境风速差异可能对PUF的被动采样速率大小产生影响。(2)所检测72个空气相PAEs样本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 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 BP)、邻苯二甲酸(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与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 OP)检出率均高于90%,邻苯二甲酸丁卞酯(BBz P)检出率为36.11%,其余污染物检出率均低于30%。儿童所处家庭环境∑9PAEs中值浓度为1704.61 ng/m3,教室环境∑9PAEs中值浓度为1498.45 ng/m3,Di BP与Dn BP and DEHP三种污染物为儿童所处室内环境主要的空气相PAEs污染物。(3)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儿童所系家庭环境DMP、DMEP与DBEP中值浓度显着高于教室环境(P<0.05);所处不同城区家庭中DMP、Di BP与Dn OP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家庭环境中DMP、Dn BP与DEHP来源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与涂料,DEP与Di BP来源于化妆品与护肤品,DMEP与DBEP来源于建筑材料,BBz P来源于塑料及钢制窗框材料;教室环境中BBz P与DBEP来源于建筑墙体材质和水泥材料,DEP和Di BP来源于儿童护肤品,Dn BP与DMEP来自源纤维塑料制品,DEHP来源于教学用品电线电缆。(5)家庭所在城区、住房面积、楼层、与主干道距离、家长受教育程度、室内温度、室内PM2.5浓度、客厅开窗时长、室内供暖方式、墙面装修材质与使用燃香、艾灸、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类颗粒物释放源等环境因素为室内空气相PAEs浓度的风险因素。(6)本研究60名儿童所处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个人总暴露范围为10.18-555.47ng/(kg·day),其中Di BP与Dn BP的个人暴露水平较高。分子量相对较小的DMP、DEP、Di BP、Dn BP、DMEP与BBz P,皮肤接触为主要的暴露途径,而对于分子量相对较大的DBEP、DEHP与Dn OP,呼吸吸入为主要的暴露途径。以儿童个人DEHP暴露量为基础计算DEHP致癌风险,结果显示儿童在家庭内、教室内以及总环境中的致癌风险范围分别为1.92×10-7-1.88×10-5、2.62×10-7-1.29×10-5与5.31×10-7-2.06×10-5,致癌风险均超过限值,表明儿童具有潜在致癌风险。(7)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所得人群总暴露与稳态法计算所得个人总暴露相比,人群总暴露均值小于个人总暴露,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但应用不同计算方法所得总暴露水平占比趋势大致相同,两种计算方法均可反映儿童真实的空气相PAEs暴露情况。(8)排除对儿童疾病成因影响的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气相DMP、DEHP与Dn OP高暴露水平下儿童超重的概率是低暴露水平的5.13、6.51与7.26倍(P<0.05);BBz P与DEHP高暴露水平下引发儿童呼吸气道炎症的概率是低暴露水平的2.91与1.68倍(P<0.05)。空气相PAEs暴露可能导致儿童肥胖,并引发儿童呼吸气道炎症。研究表明,儿童所处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污染水平较严重,且潜在污染源较多,构成成分相对复杂。家庭与教室环境中空气相PAEs暴露问题会对儿童产生致癌风险,同时会增加儿童患肥胖、呼吸道炎症疾病的概率。通过减少以塑化剂为添加成分的日常生活用品使用,增加家庭室内开窗通风换气频率,远离交通主干道,适度降低室温等方法可有效降低家庭中空气相PAEs污染。同时,有效控制儿童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污染水平可帮助学龄儿童改善基本健康状况。
刘飞[3](2020)在《钢铁行业典型烧结机污染物排放特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精准治污是环保人面临的重大难题。钢铁工业排放是引起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烧结工序又是钢铁行业中的排放大户。然而目前仍缺乏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污控措施的烧结机排放特征实测数据,难以为空气质量模拟和颗粒物源解析提供源成分谱数据、难以为生态环境部门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选取了一台工艺相对落后但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量存在的90 m2小型步进式烧结机和一台工艺较为先进的450 m2大型带式烧结机,对两台烧结机不同点位的SO2、NOx、颗粒物以及烟气Hg等进行实测,并对颗粒物中的元素、水溶性离子、OC和EC进行分析,从而获取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污控措施下烧结机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与2019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中的超低排放限值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1)烧结机头SO2、NOx、CO、颗粒物和烟气Hg排放浓度分别为(54.69~123.04)mg/m3、(187.28~312.58)mg/m3、(6 746.04~7 790.83)mg/m3、(11.04~19.93)mg/m3和(78.97~2 537.07)ng/m3,烧结机尾颗粒物排放浓度为(0.76~16.22)mg/m3,机头颗粒物以PM2.5为主,占比为81.02%~91.49%,机尾颗粒物主要为PM10,占比为71.17%~73.01%。烧结机头SO2、NOx、颗粒物以及烧结机尾颗粒物还需分别减排36%~71.55%、73.3%~84%、9.4~49.82%和0~38.35%才能满足超低排放限值。(2)烧结颗粒物主要成分为K、Ca、Na、Mg、Fe、Cl-、SO42-、NH4+、OC和EC等,其占比与烧结机类型、烧结原辅料以及污染物控制措施等因素有关,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后SO42-占比增加28.12%,活性炭移动床脱硫后EC占比增加2.15%。(3)布袋除尘器对烧结机不同粒径颗粒物和烟气Hg的脱除能力比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分别高出1.25%~5.06%和9.51%,活性炭移动床系统对烧结不同粒径颗粒物以及烟气Hg的去除效果分别比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高出9.4%~11.38%和4.31%。研究显示,不同工艺、不同污控措施烧结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SO2、NOx排放浓度与超低排放限值差距较大,烟尘排放浓度与超低排放限值差距较小,石灰石-石膏法和活性炭流化床法脱硫均会不同程度地引入新的颗粒物组分。开展颗粒物源解析时,钢铁烧结源成分谱的建立要充分考虑不同工艺和不同污控措施的影响。
周华鑫[4](2020)在《皮带输运廊道内流场分布及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制造业迅猛发展造成我国境内雾霾天气频发。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均需消耗大量散状原料,产生大量废渣,物料(废渣)在转载及输送过程的粉尘污染贡献量较大,操作工人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极易引发尘肺病。皮带运输是散状物料转运的主要方式,其包括廊道内水平传送及垂直下落转运两个过程。炼铁火渣经转鼓水冲击生成的固体废渣中含有玻璃丝状微细颗粒物,当皮带转运热湿铁渣时,转运廊道内会形成高温、高湿、高尘的“三高”工作环境,该环境对工人身心健康、设备安全运行及廊道结构都将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本文以改善转运廊道内工作环境为出发点,对该转运廊道内流场进行研究分析。在前期调研期间,针对转运廊道内的环境特性制定了调查问卷,对在此环境工作的工人进行发放,使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该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转运廊道内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颗粒物三项为影响工人舒适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到冬季与夏季两季节对工人舒适度在该环境影响最恶劣。针对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影响工人热舒适的重要因素与季节,使用测试设备对其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冬季与夏季转运廊道内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总悬浮颗粒物不能满足现有工业建筑规范与工作场所浓度标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廊道内颗粒物进行粒径与元素分析,证实皮带输运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是转运廊道内环境恶劣的主要污染源,同时证明其中少量的Na、C、K元素,是室外污染源对转运廊道内环境的影响。为了改善转运廊道内环境,提高廊道工人工作时的舒适度,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转运廊道环境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用现场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转运廊道内环境的温度场与速度场分布规律。基于过程与源头控制的15种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转运过程中廊道结构改为双侧开38个距顶部0.6m的条缝型窗时改善廊道内工作环境为最佳模式。
李政蕾[5](2020)在《基于典型暴露情景PM2.5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文中指出环境空气颗粒物是导致人群过早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组分可随颗粒物进入人体,某些金属因其持久性和可蓄积性对人体产生致畸和致癌作用,从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基于固定监测数据,忽略不同暴露情景污染特征以及不同人群在不同暴露情景下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的差异,使评价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同暴露情景下颗粒物及其金属组分的污染特征是人群金属环境暴露水平的决定因素,也是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关键部分。因此,本文以保定市为研究现场,在识别典型暴露情景、开展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暴露情景下颗粒物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了不同人群在典型暴露情景下颗粒物中金属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开展了精细化的暴露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估,不仅为国家采取有针对性的空气污染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大众制定合理的健康出行计划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基于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确定居住区、商业区、公园、交通道路、车站、学校、医院和市场等8种暴露情景,采集并测定保定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的质量浓度;其次,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保定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质量浓度;在了解环境空气颗粒物金属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进行来源解析,同时评估其在不同暴露情景下的污染水平;最后,基于调查人群暴露行为模式调查的暴露参数,探讨不同人群暴露于颗粒物中金属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保定市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空气相关暴露行为模式及暴露参数存在差异。保定市室外空气污染的高暴露人群主要为学生、交警、快递员、司机、农民、摊贩,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的体重、长期呼吸量、室外活动时间、室内活动时间和交通出行时间不同。(2)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及其金属污染呈现非采暖期明显低于采暖期。保定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168.72μg/m3和83.55μg/m3;采暖期PM2.5中Cd、Pb、As和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0.035μg/m3、0.143±0.081μg/m3、0.037±0.041μg/m3和0.048±0.060μg/m3,非采暖期PM2.5中Cd、Pb、As和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03±0.006μg/m3、0.007±0.020μg/m3、0.033±0.020μg/m3和0.044±0.008μg/m3。(3)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2.5及其金属污染水平不同。采暖期车站的PM2.5污染水平最高为216.36μg/m3,医院最低为145.43μg/m3;非采暖期商业区的PM2.5污染水平最高为91.37μg/m3,公园最低为60.78μg/m3;采暖期车站PM2.5中4种金属浓度最高为0.028μg/m30.100μg/m3,医院最低为0.012μg/m30.121μg/m3;非采暖期交通道路PM2.5中4种金属的浓度最高为0.002μg/m30.044μg/m3,公园金属的浓度最低为0.004μg/m30.036μg/m3。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中金属的主要来源基本一致,为自然源、燃煤源、工业源和机动车排放。(4)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对人群可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且风险存在性别差异、职业差异及暴露情景差异。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中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分别为0.0031.99和2.09×10-61.57×10-3;采暖期PM2.5中金属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高于非采暖期;男性高于女性;小学生的健康风险最高,而农民的健康风险最低;车站和市场的健康风险较高,医院和公园的健康风险较低。综上所述,保定市环境空气PM2.5及其金属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且采暖期污染尤为严重,车站、交通道路和市场PM2.5及其金属污染较为严重,而医院和公园污染相对较轻;保定市PM2.5中金属对人群可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车站和市场的健康风险较高,医院和公园的健康风险较低。因此,应提倡利用不同暴露情景污染物监测技术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可以增加健康风险评价的精确性和真实性。
丁国梁[6](2020)在《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及建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扬尘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建筑工人,而且对周边的居民和空气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对建筑施工扬尘进行现场监测以获得相关数据,从而掌握建筑施工扬尘的排放特征,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好建筑施工扬尘的防治。然而,进行规范的建筑施工扬尘现场监测工作耗时耗力,获取数据较为困难。因此,本研究针对建筑施工扬尘的排放特征及建模展开深入的研究,以期为现场管理者进行扬尘防治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了一套建筑施工扬尘监测方案,选取TSP、PM10、PM2.5作为扬尘监测指标,采用上下风向法的布点方法,应用建筑施工扬尘浓度增量对建筑施工扬尘的排放进行量化。同时,现场获取气象信息、施工强度、防尘措施等信息。之后,本研究对7个典型建筑工地进行实地监测,应用数据分析法探究了建筑施工扬尘的排放特征,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防尘措施的建议。最后,结合以上研究和文献研究结果,选取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建立了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和成果:(1)在所选择的监测样本中,不同监测指标的达标率差距较大,TSP、PM10、PM2.5达标率分别为90%、68.33%、58.33%;(2)在监测期间,建筑施工扬尘中平均每天TSP、PM10、PM2.5浓度增量为70.63μg/m3,16.42μg/m3,8.37μg/m3;(3)建筑施工扬尘中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为TSP:PM10:PM2.5=1:0.239:0.116;(4)施工车次是影响建筑施工扬尘的重要因素之一;(5)结合本文和文献研究的结果,选取了气象因素、施工强度和防尘措施三大类作为输入指标,TSP浓度增量、PM10浓度增量和PM2.5浓度增量作为输出指标,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模型;(6)以广州市某人民法院建设项目作为工程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TSP浓度增量、PM10浓度增量、PM2.5浓度增量的预测误差分别为1.32%、3.22%、7.11%,说明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霍梦慧[7](2020)在《天津市气溶胶、表层土壤、饮用水中210Po放射性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指出210Po是世界上已知的极毒物质之一,其衰变发射的α射线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损伤极其严重,极微量的活度便可致人死亡。当前关于天津市地区的大气气溶胶、表层土壤、食物和水样中的2100Po活度浓度的研究较少。为了弥补此地区辐射本底数据,该研究分别采集了天津市南开区2018年11月~2019年10月的气溶胶、海河沿岸表层土壤和天津市8个常见品牌桶装饮用水作为样品,采用化学处理和α谱仪测量方法来检测监测三种不同样品中210Po活度浓度。样品经采样后,气溶胶和土壤样品采用加酸水浴浸取,饮用水以氢氧化铁共沉淀富集浓缩;镍片自沉积法制备待测样品源。分析了不同季节、空气质量指数条件下气溶胶中210Po活度浓度变化情况;探究了海河沿岸表层土壤中210Po活度浓度随海河河水流向的变化;不同品牌饮用水中210Po活度浓度对比。在所得样品活度浓度基础上分别估算了气溶胶和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待积有效剂量。气溶胶中210Po活度浓度范围0.05±0.01~1.26±0.38mBq/m3,平均活度浓度为0.27±0.04mBq/m3;婴儿、儿童和成人通过呼吸大气所致平均年待积有效剂量分别为6.16×104 mSv、1.81×10-3 mSv和2.37×10-3 mSv。春季和冬季大气气溶胶中210Po活度较高。土壤样品中210Po活度浓度最低 27.36±1.22 Bq/kg,最高为 77.94±3.67 Bq/kg,平均活度浓度为 49.59±2.25 Bq/kg;海河沿岸表层土壤中210Po活度浓度随海河流入渤海方向具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在距离渤海最近的采样位置210Po活度浓度明显降低。饮用水中210Po活度浓度范围0.77±1.49~31.15±1.47mBq/L,平均值7.84±1.48mBq/L。饮用水所致人体待积有效剂量婴儿、儿童和成人分别为0.051 mSv/y、0.007 mSv/y、0.007mSv/y。天津市气溶胶中210Po活度浓度高于国际推荐参考限值;海河沿岸表层土壤和饮用水中天然放射核素210Po活度浓度均处在正常本底水平,210Po所致待积有效剂量不会对天津市公众的健康造成影响。通过对三种不同类样品中210Po活度浓度调查,为天津市辐射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为今后核与放射事故的现场和周边环境评价辐射污染后果和辐射应急检测提供基础数据。
魏庆彬[8](2020)在《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文中研究表明空气雾霾污染是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的典型代表,很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造成雾霾污染的成因及规律。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是导致雾霾污染的原因之一,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影响因素、时空异质性及扩散途径已经成为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在不同季节多次出现重度雾霾污染天气,黑龙江省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经常亮起“红灯”,省会城市哈尔滨在2013年和2014年PM10、PM2.5的月平均浓度多次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虽然最近几年黑龙江省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改善,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但是偶尔还会出现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气。为了探求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情况,本文收集了黑龙江省13个城市的六项标准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和O3)的自动监测数据,构建全局及局域模型来量化2015年1月~2018年12月黑龙江省内六项标准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和O3)之间的时空关系。模型包括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OLS),线性混合模型(liner mixed models,LMM),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时间加权回归(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TWR)以及地理和时间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同时,为了解污染源对大气颗粒物(PM10、PM2.5)的贡献以及大气颗粒物的组分随季节变化,本文通过手工监测的方式获得了受体成分和污染源谱数据,针对黑龙江省内重污染天气相对较多的省会城市-哈尔滨,进行了 2014年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随季节变化及来源解析。因哈尔滨的冬季时间较长(10月下旬~4月上旬),本研究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划分为五个采样时期(春、夏、秋、初冬、深冬)。在各时期于哈尔滨市主城区的四个采样点位进行受体样品采集,不定期分别对土壤尘、扬尘、建筑水泥尘、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生物质燃烧尘、餐饮油烟尘源进行源样品采集。受体和源样品分析的化学组分为碳、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对组分进行特征分析之后,根据获得的受体成分和污染源谱数据,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hemical mass balance,CMB)对不同季节和不同点位的大气颗粒物进行来源解析,最终得到污染源的分担率并对源解析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LMM和所有基于GWR的模型(包括GWR,TWR及GTWR)与OLS相比,模型拟合更有优势,有更高的模型R2和更理想的模型残差(考虑时间变异的TWR和GTWR模型性能最佳)。与OLS的R2(0.85)相比,GWR、LMM、TWR和GTWR分别将模型的解释力提升了 3%,5%,12%和12%。TWR的模型性能略好于GTWR,与OLS相比,TWR将模型残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s,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了 67%,而 GWR 仅将 RMSE 和 MAE 降低了 14%~15%。传统的OLS和GWR模型不足以描述PM2.5的非平稳性。由于LMM将不同位置处理为随机效应,并用R矩阵处理时间相关性,因此LMM的性能略好于GWR,它为PM2.5建模提供了一种除GWR系列模型之外的备选方案。本研究中时间相关性比空间异质性更重要,因此,构建PM2.5与其他空气污染物的模型时加入时间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提供了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的证据,并为构建黑龙江省PM2.5和5个标准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2)本研究获得了大气颗粒物组分的季节分布特征和主要存在形态。多数组分在初冬时期浓度最高、夏季最低,春、秋、深冬时期季节特征不显着。组分出现季节特征的原因与采样期内的天气条件以及某些污染源(如燃煤源)发生季节性变化有关。采样期内大气颗粒物以PM2.5为主要存在形态,细颗粒物污染占比较大。(3)根据源样品的分析结果建立了 PM10、PM2.5的主要排放源的源成分谱,根据灵敏度矩阵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了各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如燃煤尘、扬尘、生物质燃烧、建筑尘、二次有机碳的特征成分分别是Al、Si、K、Ca和OC。(4)相同季节不同点位的源的分担率之间存在差异,但源的分担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区域性特征。除了不确定的“其他源类”(可能包含钢铁尘源、外来传输源等)以外,燃煤源在各季均是PM10和PM2.5的首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5.3%~38.6%和17.9%~43.2%,其冬季的分担率约是春、夏季的两倍。机动车源在各季均为PM10和PM2.5的次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3.7%~17.4%和14.8%~18.1%,冬季分担率高于其他三季。秋季、初冬时期生物质燃烧是PM10和PM2.5的重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2.0%~13.7%和13.6%~16.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PM10中燃煤源在供暖期的贡献率是非供暖期的2.14倍,扬尘源在非供暖期的贡献率是供暖期的2.21倍;PM2.5中燃煤源在供暖期的贡献率是非供暖期的2.12倍,扬尘源在非供暖期的贡献率是供暖期的1.78倍;PM10中生物质燃烧源在燃烧期的贡献率是非燃烧期的25.8倍;PM2.5中生物质燃烧源在燃烧期的贡献率是非燃烧期的24.8倍。将二次污染物(硫酸盐、硝酸盐、SOC)进行再分配,除其他源以外,对PM10和PM2.5贡献最大的污染源为燃煤尘源,之后依次为机动车源、开放源(扬尘、土壤尘和建筑尘)和生物质燃烧源。源解析的研究内容量化了主要污染源在不同季节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本研究通过对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异质性、浓度、化学组分特征分析、来源解析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的认识了大气颗粒物的季节特征、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和来源信息,对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成因、迁移、转化及提出最终的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肖晔[9](2019)在《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雾霾污染的不断加剧,关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住区作为城市居民最常活动的场所之一,住区以及建筑内的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严寒地区城市由于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导致其在能源结构、下垫面构成以及建筑形式等方面均与其它城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而这些因素都会对相关尺度上的颗粒物污染特征产生影响。整体上,关于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颗粒物扩散及浓度分布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实测、实验以及数值建模等研究手段对严寒地区城市典型住区内以及室内外环境之间的颗粒物扩散过程以及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设计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首先,选取严寒地区城市某典型住区为研究对象,在供暖季中设置2个有代表性的室内采样点,1个室外采样点以及1个热源采样点,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采样,并对采样结果进行了质量浓度分析、碳成分分析以及水溶性离子分析。通过各采样点采样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供暖季中供热量的增加会导致室内外环境中PM2.5及其成分浓度的升高,且其室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但是,由于室内人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时间两个室内采样点的PM2.5浓度水平也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差异。此外,基于组分分析结果的二次颗粒物生成量估计显示二次生成颗粒物是环境中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及室外PM2.5中二次生成颗粒物所占的平均比例分别达到了57.29%和40.34%。其次,利用实验方法对室内外颗粒物的扩散过程以及室内环境中颗粒物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实验主要探究了室内颗粒物源排放以及开窗行为对室内PM2.5以及不同粒径区间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源会对室内不同粒径区间内颗粒物的浓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较小粒径区间内颗粒物浓度的升高更加显着;通常短时间的开窗可以有效加速源排放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下降,且对于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去除效果更加显着。而室内颗粒物沉降及凝并实验则主要分析了室内空气温度和空气混合强度对颗粒物的沉降和凝并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空气温度的升高以及空气混合强度的增强均会对颗粒物的沉降和凝并起到促进作用,而随着室内颗粒物浓度的降低,由于颗粒物间碰撞作用的减弱,凝并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可以逐渐忽略。基于前面的实测与实验研究结果,为了更加系统地研究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颗粒物的扩散过程以及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浓度关系,在城市区域冠层内热气候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下的颗粒物扩散模型,并结合实测和实验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把握了局地尺度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和分布趋势以及交通等因素对颗粒物浓度水平的影响,并可以较准确地体现出室内源排放以及开窗期间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同时,该模型的计算效率可满足对局地尺度内颗粒物的扩散以及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颗粒物的传输进行长期动态模拟。最后,基于建立的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下颗粒物扩散模型,分别对供暖季某超高层住区内PM2.5的浓度分布情况以及室内外PM2.5浓度的关联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地面源的影响,冠层内PM2.5质量浓度的分布整体呈现出随高度逐渐降低的趋势,且1.5 m处PM2.5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交通流量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正交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住区内交通流量、建筑密度、建筑布局以及下垫面构成等因素均会对PM2.5的浓度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交通流量的影响最为显着。对于建筑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关联性,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由于换气次数的增大导致PM2.5质量浓度的I/O比(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也会逐渐增大,另外,室内外温差和室外风速的增大均会提高PM2.5的质量浓度I/O比,而外门窗的气密性的增加则会显着降低I/O比。此外,延长室内颗粒物源的排放时间和增强其排放强度均会显着提高室内源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水平的影响持续时间,而室内源排放后开窗虽然可以加速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降低,但是对室内源影响持续时间的缩短并不明显。本论文结合不同的研究手段,对严寒地区城市住区以及室内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严寒地区城市典型住区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以及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PM2.5质量浓度的关联特性。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优化城市住区建筑布局、控制颗粒物源的排放等手段改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及室内的空气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梁珊[10](2019)在《典型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特征与排放因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国建设工程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建筑施工扬尘已成为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目前施工扬尘相关研究少有报道,尤其在实测量化扬尘排放和排放因子本地化方面十分匮乏。本文对排放因子研究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上海市不同施工阶段典型工地扬尘的粒径分布、化学组分、本地化排放因子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以期为排放因子与排放清单的构建、当地扬尘源防治对策的制定等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土方开挖、地基建设、主体结构建筑工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露高度浓度剖面法实测扬尘排放量的原理,对排放因子研究方法进行优化;按照优化方法的实测方案,对工地四周水平和垂直分布的824个点位开展1520日的TSP连续在线监测并同步观测风速风向;采集施工扬尘源样品并通过再悬浮模拟排放过程,使用宽范围粒径谱仪分别测定施工扬尘和施工环境大气在10nm10μm的粒径分布;测定施工扬尘TSP、PM10、PM2.5再悬浮样品中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含量,并开展富集因子分析与生态、健康风险评价;基于实测数据和优化的排放因子研究方法,探讨不同阶段TSP、PM10、PM2.5排放因子及相应化学成分排放特征。本研究表明:(1)考虑到一定高度下整个施工空间的扬尘排放及其变化,通过在工地四周开展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颗粒物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实时风速风向,对暴露高度浓度剖面法实测量化扬尘排放的过程与相应实测方案进行优化,并结合本地化粒度乘数和施工活动水平构建本地化排放因子,实现了排放因子研究方法的优化。(2)不同阶段施工扬尘TSP净浓度为:土方开挖((172.30±77.67)μg/m3)>主体结构((47.84±19.63)μg/m3)>地基建设((37.91±18.93)μg/m3);垂直方向上净浓度随高度增加存在下降趋势。施工扬尘数粒径分布呈现单峰形式,PM10中超细颗粒物(粒径小于100nm)数浓度平均占比为(93.84±1.19)%;施工环境大气颗粒物中爱根核模态占比最大((60.87±9.26)%),且施工扬尘对现场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存在一定影响。(3)施工扬尘TSP、PM10、PM2.5成分谱中含量高于1%的组分呈现Ca>Ca2+>OC>Fe>Al>NO3-;各类组分占比表现为金属地壳元素(19.70122.455%)>水溶性离子(8.69012.710%)>碳组分(3.9824.467%)>重金属(0.1560.161%)>其他微量元素(0.0910.125%),分别以Ca、Ca2+、OC、Mn、Ti贡献最大;离子含量表现为PM2.5>PM10>TSP。施工阶段对成分谱存在影响,地基建设EC(0.3510.651%)和主体结构Ca(17.69219.312%)、Ca2+(8.7799.961%)、OC(4.7645.162%)含量高于其他阶段。PM10、PM2.5中,Ca富集因子最大,Zn、As、Pb均显着富集,重金属总潜在生态风险较弱并以主体结构PM2.5的危害程度最大。非致癌风险值中As最高,致癌风险值呈现Cr>As>Co>Ni,重金属对施工人员存在非致癌风险(PM2.5>PM10),但无致癌风险。(4)土方、主体、地基阶段施工扬尘排放因子依次减小,其中TSP本地化排放因子分别为1.75×10-2、3.99×10-3、2.53×10-33 g/(m2.h),PM10本地化排放因子分别为1.41×10-2、3.13×10-3、2.19×10-3g/(m2.h),PM2.5本地化排放因子分别为7.34×10-3、1.64×10-3、1.10×10-3g/(m2.h);同阶段同颗粒物的金属地壳元素排放强度最大,各类化学物质排放强度呈现同颗粒物中土方>主体>地基、同阶段下TSP>PM10>PM2.5的规律。
二、校准TSP采样器流量操作过程的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准TSP采样器流量操作过程的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2)儿童室内空气相PAEs污染、暴露与健康危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AEs概述 |
1.2.1 PAEs的理化性质 |
1.2.2 PAEs的用途 |
1.2.3 PAEs的暴露途径与评估方法 |
1.2.4 PAEs的毒性 |
1.2.5 空气相PAEs采样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室内环境中PAEs的污染概况 |
1.3.2 国外空气相PAEs污染现状 |
1.3.3 国内空气相PAEs污染现状 |
1.3.4 PAEs污染所带来的人体健康危害 |
1.4 相关法律法规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问卷调查与实验方法 |
2.1 问卷调查 |
2.1.1 调查对象 |
2.1.2 问卷调查方法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与耗材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采集方法 |
2.3.2 样品预清洗与前处理方法 |
2.3.3 分析方法 |
2.3.4 标准曲线 |
2.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2.4.1 仪器检出限与方法检出限 |
2.4.2 回收率 |
2.4.3 精密度 |
2.4.4 残余量 |
2.4.5 空白实验 |
2.5 统计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儿童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污染特征 |
3.1 PAEs被动采样校准 |
3.1.1 被动采样速率R |
3.1.2 被动吸附速率影响因素 |
3.2 室内环境中空气相PAEs浓度水平及检出情况 |
3.3 室内环境中空气相PAEs污染特征 |
3.3.1 室内环境中空气相PAEs的浓度分布特征 |
3.3.2 不同室内环境之间空气相PAEs污染差异性 |
3.3.3 不同城区之间家庭空气相PAEs污染差异性 |
3.3.4 室内环境中空气相PAEs相关性分析 |
3.3.5 主成分分析 |
3.4 国内外研究浓度水平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儿童家庭空气相PAEs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调查问卷结果 |
4.1.1 家庭居住环境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 |
4.1.2 家庭空气相PAEs潜在释放源及影响因素 |
4.2 家庭环境参数采样结果 |
4.3 儿童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卡方检验 |
4.4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儿童PAEs暴露分析与风险评估 |
5.1 暴露水平计算方法 |
5.1.1 稳态算法 |
5.1.2 模拟算法 |
5.2 气相、颗粒相PAEs浓度计算 |
5.3 室内环境空气相PAEs暴露水平分析 |
5.3.1 基于稳态算法的个人暴露水平 |
5.3.2 基于模拟法计算的人群暴露及与稳态法个人暴露比较 |
5.4 敏感度分析 |
5.5 致癌风险评估 |
5.6 小结 |
第6章 室内空气相PAEs暴露对儿童健康影响 |
6.1 儿童健康指标诊断标准 |
6.2 儿童健康指标调查结果 |
6.3 空气相暴露与儿童健康问题关联分析 |
6.3.1 数据处理方法 |
6.3.2 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6.3.3 混杂因素分析 |
6.3.4 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钢铁行业典型烧结机污染物排放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颗粒物源解析及源排放谱测试 |
1.2.2 钢铁行业大气Hg排放 |
1.2.3 钢铁行业烧结工序及超低排放标准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 研究对象及测试点位 |
2.3 研究方法 |
2.3.1 源成分谱差异性分析方法 |
2.3.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2.3.2.1 气态污染物测试方法 |
2.3.2.2 颗粒物采样方法 |
2.3.2.3 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 |
2.3.2.4 烟气汞采样及分析方法 |
2.3.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3章 步进式烧结机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
3.1 90m~2步进式烧结机大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以及污控措施的作用 |
3.1.1 大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 |
3.1.2 污控措施对颗粒物和Hg排放浓度的作用 |
3.2 90m~2步进式烧结机颗粒物组分排放特征及污控措施的作用 |
3.2.1 OC/EC组分特征及污控措施的作用 |
3.2.2 离子组分特征及污控措施作用 |
3.2.3 元素组分特征及污控措施作用 |
第4章 带式烧结机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
4.1 450m~2带式烧结机大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以及污控措施的作用 |
4.1.1 大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 |
4.1.2 污控措施对烧颗粒物和Hg排放浓度的作用 |
4.2 450m~2带式烧结机颗粒物组分排放特征及污控措施的作用 |
4.2.1 OC/EC组分特征及污控措施的作用 |
4.2.2 离子组分特征及污控措施作用 |
4.2.3 元素组分特征及污控措施作用 |
第5章 不同工艺和污控措施烧结机源成分谱比较研究 |
5.1 机头各粒径段颗粒物成分差异性比较 |
5.1.1 脱硫前颗粒物成分差异性比较 |
5.1.2 脱硫后颗粒物成分差异性比较 |
5.2 机尾排放颗粒物成分差异性比较 |
5.3 机头与机尾排放颗粒物成分差异性比较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皮带输运廊道内流场分布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散状物料下落过程卷吸空气及产尘机理研究 |
1.2.2 皮带输运过程各空间场量分布及粉尘污染控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应用层次分析法比较不同季节对廊道内环境影响 |
2.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2.2 层次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2.2.2 构造判断矩阵 |
2.2.3 判断矩阵计算方法 |
2.2.4 方案层总优度计算 |
2.3 不同季节廊道内环境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2.3.1 构造层次综合评价指标 |
2.3.2 构造判断矩阵 |
2.3.3 评价指标间权重系数的确定 |
2.4 不同季节转运廊道总优度计算 |
2.4.1 权重系数的确定 |
2.4.2 不同季节总优度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冬夏季廊道内环境实验研究 |
3.1 测试时间及地点 |
3.2 实验设备选择 |
3.2.1 温湿度测试仪器的选取 |
3.2.2 采样测试仪器的选取 |
3.2.3 采样及分析仪器的选取 |
3.3 测试前期准备 |
3.3.1 滤膜准备 |
3.3.2 测试仪器流量校准 |
3.3.3 测试过程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
3.4 冬季测试结果分析 |
3.4.1 温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
3.4.2 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 |
3.5 夏季测试分析 |
3.5.1 温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
3.5.2 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 |
3.6 颗粒物粒径及元素分析 |
3.6.1 颗粒物粒径分析 |
3.6.2 颗粒物元素分析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转运廊道内流场分析 |
4.1 Fluent软件介绍 |
4.1.1 Fluent程序结构 |
4.1.2 流体流动控制模型 |
4.1.3 湍流方程 |
4.1.4 收敛问题 |
4.2 物理模型介绍 |
4.3 数值模拟方法 |
4.3.1 网格划分 |
4.3.2 边界条件设定 |
4.3.3 模拟计算内容 |
4.3.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4 模型验证 |
4.5 数值模拟结果 |
4.5.1 温度模拟结果 |
4.5.2 速度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运廊道内流场控制 |
5.1 模型方法 |
5.2 参数设置 |
5.3 工况分析 |
5.3.1 单侧开窗分析 |
5.3.2 双侧开窗分析 |
5.3.3 源头控制 |
5.4 最佳工况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基于典型暴露情景PM2.5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空气颗粒物中金属污染现状 |
1.2.1 空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
1.2.2 空气颗粒物中金属的研究进展 |
1.3 不同暴露情景空气颗粒物污染物暴露水平 |
1.4 暴露参数调查研究现状 |
1.5 空气颗粒物中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和典型暴露情景识别 |
2.1 调查方法 |
2.1.1 暴露行为模式调查方法 |
2.1.2 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 |
2.1.3 调查问卷录入 |
2.1.4 典型暴露情景筛选 |
2.1.5 长期呼吸量计算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典型暴露场景筛选结果 |
2.2.2 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
2.2.3 调查人群空气相关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特征 |
3.2.2 暴露情景和国控点监测结果比较 |
3.2.3 气象因素对PM_(2.5)质量浓度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
4.1.4 富集因子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
4.2.2 非采暖期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
4.2.3 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
4.2.4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暴露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 |
5.1 研究方法 |
5.1.1 暴露评价 |
5.1.2 健康风险评估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M_(2.5)中金属的暴露评估 |
5.2.2 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保定市调查人群暴露行为模式参数 |
6.1.2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的污染特征 |
6.1.3 不同暴露情景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污染特征 |
6.1.4 保定市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的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价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及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建筑施工扬尘的界定 |
1.3 建筑施工扬尘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排放特征的研究 |
1.3.2 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3 关于排放模型的研究 |
1.3.4 研究趋势与不足 |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施工扬尘监测方案 |
2.1 扬尘浓度监测前期准备 |
2.1.1 扬尘浓度监测指标 |
2.1.2 扬尘浓度监测原理 |
2.1.3 扬尘监测仪器 |
2.2 监测样本 |
2.3 现场数据采集 |
2.3.1 监测内容与方法 |
2.3.2 监测点位设置 |
2.3.3 监测过程与时间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 |
3.1 建筑施工扬尘监测结果 |
3.2 上下风向测点浓度分析 |
3.2.1 测点浓度达标率 |
3.2.2 配对样本T检验 |
3.3 建筑施工扬尘浓度增量分析 |
3.4 建筑施工扬尘粒径分布 |
3.5 建筑施工扬尘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建筑施工扬尘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 |
3.5.2 建筑施工扬尘与施工强度相关性分析 |
3.6 防尘措施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模型 |
4.1 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模型的适用性 |
4.2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模型的设计 |
4.2.1 输入和输出指标设计 |
4.2.2 网络结构设计 |
4.2.3 网络函数设计 |
4.2.4 隐含层节点设计 |
4.2.5 其他网络参数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案例分析 |
5.1 案例工程概况 |
5.2 模型指标及数据获取 |
5.2.1 输入指标 |
5.2.2 输出指标 |
5.3 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
5.4 建模结果分析 |
5.4.1 模型训练效果 |
5.4.2 模型预测效果 |
5.5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模型的应用前景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天津市气溶胶、表层土壤、饮用水中210Po放射性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放射性核素衰变基础知识 |
1.2. ~(210)Po的来源、分布及其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α谱仪工作原理 |
1.5.1. α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1.5.2. α谱仪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样品采集 |
2.2.1. 气溶胶采集及处理 |
2.2.2. 土壤取样及处理 |
2.2.3. 桶装饮用水样品前处理 |
2.3. 样品的α能谱仪测量 |
2.3.1. 仪器性能 |
2.3.2. α谱仪刻度 |
2.3.3. 样品测量具体操作 |
2.4. ~(210)Po活度浓度计算 |
2.4.1. 回收率R计算 |
2.4.2. 样品中~(210)Po活度浓度计算 |
2.4.3. 样品中~(210)Po活度浓度校正 |
2.4.4. 不确定度 |
3. 实验结果 |
3.1. 气溶胶测量结果 |
3.1.1. 气溶胶中~(210)Po活度浓度变化 |
3.1.2. 采样时间对~(210)Po活度浓度变化影响 |
3.1.3. 空气质量对气溶胶中~(210)Po影响 |
3.1.4. 降水对大气中~(210)po活度浓度的影响 |
3.2. 土壤中~(210)Po和~(210)Pb测量结果 |
3.3. 饮用水测量结果 |
3.4. 待积有效剂量估算 |
3.4.1. 气溶胶中~(210)Po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估算 |
3.4.2. 饮用水中~(210)Po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 |
4. 讨论 |
4.1. 气溶胶 |
4.2. 表层土壤 |
4.3. 饮用水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水和食品样品中~(210)Po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气颗粒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的研究现状 |
1.2.2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3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收集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 |
2.1.2 哈尔滨市自然概况 |
2.2 数据收集 |
2.2.1 自动监测数据的收集 |
2.2.2 手工监测数据的收集 |
3 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标准空气污染物数据分析 |
3.3 时空异质性研究方法 |
3.3.1 传统局域模型和线性混合模型(OLS和LMM) |
3.3.2 地理加权回归(GWR)及其参数估计 |
3.3.3 时空加权模型(GTWR)和时间加权模型(TWR) |
3.3.4 模型检验 |
3.4 模型拟合结果 |
3.4.1 最小二乘回归(OLS)和线性混合模型(LMM) |
3.4.2 局域模型(GWR,TWR与GTWR) |
3.4.3 模型检验 |
3.5 讨论 |
3.5.1 黑龙江省空气污染变化趋势 |
3.5.2 国际上PM_(2.5)相关因素及其建模技术比较 |
3.5.3 本章应用的PM_(2.5)建模技术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大气颗粒物受体样品的组分和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分析 |
4.2.1 质量浓度化学分析 |
4.2.2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特征分析 |
4.3 碳组分分析 |
4.3.1 碳组分化学分析 |
4.3.2 碳组分特征分析 |
4.4 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 |
4.4.1 水溶性离子化学分析 |
4.4.2 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 |
4.4.3 阴阳离子电荷平衡 |
4.5 无机元素组分分析 |
4.5.1 无机元素组分化学分析 |
4.5.2 元素组分特征分析 |
4.6 数据有效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 污染源成分谱分析 |
5.1 引言 |
5.2 污染源成分谱的组成分析 |
5.3 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
6.1 引言 |
6.2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分析 |
6.2.1 拟合优度分析 |
6.2.2 季节分担率分析 |
6.2.3 非供暖期和供暖期、非燃烧期和燃烧期的分担率比较 |
6.2.4 二次污染物分担率再分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城市颗粒物污染的研究现状 |
1.2.2 室内外颗粒物传输与关联性的研究现状 |
1.2.3 颗粒物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4 针对颗粒物污染的法规与政策 |
1.2.5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严寒地区城市供暖季住区内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现场实测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测试地点及测试仪器 |
2.2.1 采样地点介绍 |
2.2.2 采样方法及仪器 |
2.3 采样结果的浓度分析 |
2.3.1 PM_(2.5)质量浓度 |
2.3.2 PM_(2.5)质量浓度I/O比 |
2.4 采样结果的元素分析 |
2.4.1 碳成分分析 |
2.4.2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4.3 二次生成颗粒物的量 |
2.5 PM_(2.5)及其成分室内外相关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及室内颗粒物沉降凝并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实验方案 |
3.2.1 实验地点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实验条件 |
3.3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 |
3.3.1 室内源颗粒物浓度排放强度 |
3.3.2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 |
3.3.3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数量浓度的影响 |
3.3.4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衰减 |
3.4 室内颗粒物沉降及凝并实验方案 |
3.4.1 实验地点 |
3.4.2 测试仪器 |
3.4.3 实验条件 |
3.5 沉降及凝并对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3.5.1 数据分析方法 |
3.5.2 颗粒物粒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
3.5.3 颗粒物的沉降率及凝并速率 |
3.5.4 沉降与凝并对室内颗粒物浓度衰减的贡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颗粒物扩散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模型内容简介 |
4.2.1 城市局地尺度颗粒物扩散模型 |
4.2.2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模型 |
4.2.3 室内颗粒物沉降模型 |
4.3 模型计算流程 |
4.4 模型验证 |
4.4.1 验证方法及输入数据 |
4.4.2 测试及计算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寒地区城市供暖季住区内颗粒物浓度分布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拟区域概述及参数设定 |
5.2.1 模拟区域及下垫面参数的设定 |
5.2.2 交通流量参数的设定 |
5.2.3 背景颗粒物浓度及气象参数设定 |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颗粒物浓度分布日变化分析 |
5.3.2 颗粒物浓度分布周变化分析 |
5.3.3 颗粒物浓度分布月变化分析 |
5.3.4 颗粒物浓度分布供暖季变化分析 |
5.4 不同因素对区域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5.4.1 试验因素选取 |
5.4.2 正交试验设计 |
5.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严寒地区城市冬季住区室外颗粒物对室内的影响 |
6.2.1 模拟对象及计算条件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无室内源情况下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室内外温差的影响 |
6.3.2 室外风速的影响 |
6.3.3 气密性的影响 |
6.3.4 回归分析 |
6.3.5 沉降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6.4 有室内源情况下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室内源的影响 |
6.4.2 源排放后开窗的影响 |
6.4.3 室内PM_(2.5)质量浓度的去除效率 |
6.4.4 室内源的影响持续时间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典型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特征与排放因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颗粒物污染 |
1.1.2 建筑施工扬尘概述 |
1.2 施工扬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扬尘监测与污染特征 |
1.2.2 扬尘排放量与排放因子 |
1.2.3 扬尘化学组分与健康风险 |
1.2.4 扬尘粒径分布特征 |
1.2.5 防控措施与控尘效率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研究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采样与实验 |
2.1 建筑工地的选取 |
2.2 再悬浮采样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建筑施工尘的采集与再悬浮采样 |
2.2.3 质量控制 |
2.3 粒径分布测试 |
2.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3.2 施工扬尘粒径分布测试 |
2.3.3 施工环境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测试 |
2.3.4 质量控制 |
2.4 再悬浮样品化学组分分析 |
2.4.1 金属元素分析 |
2.4.2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4.3 有机碳/元素碳分析 |
2.4.4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与排放因子研究方法的优化 |
3.1 暴露高度浓度剖面法的优化 |
3.1.1 实测原理 |
3.1.2 实测计算 |
3.2 现场实测方案的优化 |
3.3 本地化排放因子的构建 |
3.4 本研究的现场实测方案 |
3.4.1 监测设备 |
3.4.2 监测方案 |
3.4.3 质量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特征 |
4.1 工地TSP的水平分布 |
4.2 工地垂直与水平点位TSP相关性分析 |
4.3 施工扬尘净浓度 |
4.3.1 不同施工阶段的净浓度 |
4.3.2 净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4.3.3 净浓度24 小时变化特征 |
4.3.4 风速对净浓度的影响分析 |
4.4 粒径分布特征 |
4.4.1 施工扬尘粒径分布 |
4.4.2 施工扬尘与施工环境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施工扬尘化学组分特征与健康风险 |
5.1 施工扬尘化学成分谱 |
5.1.1 金属元素 |
5.1.2 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 |
5.1.3 各类组分累积占比分析 |
5.2 不同施工阶段成分谱特征 |
5.3 富集因子分析 |
5.4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价 |
5.4.1 潜在生态风险 |
5.4.2 健康风险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施工扬尘本地化排放因子与排放特征 |
6.1 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排放量与本地化排放因子 |
6.1.1 本地化粒度乘数 |
6.1.2 排放量和本地化排放因子 |
6.2 不同研究方法的排放因子对比 |
6.3 不同地区排放因子对比 |
6.4 施工扬尘化学成分本地化排放特征 |
6.4.1 不同化学物质的排放特征 |
6.4.2 不同施工阶段不同颗粒物化学物质的排放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2 施工扬尘防治方法建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校准TSP采样器流量操作过程的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孔口流量计校准装置的研制[D]. 杨辰芳. 河北大学, 2021
- [2]儿童室内空气相PAEs污染、暴露与健康危害研究[D]. 孟子言.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钢铁行业典型烧结机污染物排放特征比较研究[D]. 刘飞.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0(05)
- [4]皮带输运廊道内流场分布及控制[D]. 周华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基于典型暴露情景PM2.5及其金属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D]. 李政蕾. 兰州大学, 2020(01)
- [6]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及建模研究[D]. 丁国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天津市气溶胶、表层土壤、饮用水中210Po放射性水平评价研究[D]. 霍梦慧.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D]. 魏庆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9]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D]. 肖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10]典型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特征与排放因子方法研究[D]. 梁珊.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