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烽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论文文献综述)
马长青[1](2014)在《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增快。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我国城市化建设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党中央依据实现历史性发展的新形势、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新内涵,提出了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目标。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目前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其它省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适度控制与才人集聚的不平衡和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协调等矛盾,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动力相对于东中部各省的发展实践存在农业、工业和科技等方面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对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和实现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化理论以及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角度对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问题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以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学说、城市化理论、因子分析、数据包络模型、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理论以及实证方法为基础,从宏观、中观层面来认识、考察和分析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以我国城市化发展情况和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研究了包括影响因素、发展效率、发展路径、发展模式选择以及保障措施等在内的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相关问题,为人们研究新型城市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问题,本文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介绍了城市与城市化的一般理论,对于城市概念、城市特征与功能、城市构成、城市经济地位与作用等城市学说等基础性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以及城市化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作了一个简单的综述,并介绍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模式;第二,回顾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并结合现状分析了贵州省新型城市化过程面临的问题;第三,针对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构建适合贵州省实际情况的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指标选择,构建了以经济、生活、社会、环境、人口为一体的五角星形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第四,基于五角星形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对贵州省直辖的9个行政区划地区进行了城市化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第五,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熵值法和离差法,分析了贵州1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模式选择。选择五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各种模式的标杆城市,对各类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指标在各类模式下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贵州省各市(州)城市化发展程度评价模型确定了贵州省各市(县)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并利用离差法比较了贵州省各市(州)与五种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契合程度,发现人口转型城市化模式最适合贵阳市,而其它城市则适合地县改市城市化模式;第六,结合实证结果,针对贵州省新型城市化五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周宏亮[2](2012)在《基于发展绩效的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中部六省地处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农业、能源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日渐落后,“中部塌陷”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角度出发,适时做出了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决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中部地区”崛起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些年来,“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内外环境的变化,从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来看,需要对“中部崛起”战略进行评估、重构和调整,为国家实施滚动式“中部崛起”战略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依托国家发改委地区司《“中部崛起”战略:绩效评价、走势预测及其新框架的构想》课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与借鉴。在分析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与推进机制的基础上,从战略定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及区域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的类型,总结了典型追赶型区域(国家)发展战略演进的基本规律,及其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借鉴意义。基于绩效评价的战略重构模型。从系统论、决定论、改造论、适应论、选择论等角度,对战略重构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绩效评价与滚动重构的战略重构的逻辑模型;构建包含目标层重构、路径层重构与方法层的战略重构层次模型;从生命周期理论与协同论的角度,构建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战略重构动力模型。“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历程。从“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分析“中部崛起”的内涵与功能、“中部崛起”战略的演进历程,主要包括“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历程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成效。“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绩效评价与结果分析。“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区域功能评价,即对中部地区落实国家对该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功能定位实现情况的评价;二是区域结构评价,主要指对中部地区区域均衡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城乡结构、空间重点区域结构、经济产业结构三个方面;三是区域环境评价,主要指中部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教文卫、生态环境、信息化等发展环境的评价;四是实施机制评价,从要素聚集、体制改革、开放发展、自主创新等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在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价的基础上,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结果进行分析。“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总体设计。以战略重构模型为指导,从目标层、途径层、方法层三个方面,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战略框架、战略目标、战略驱动和战略途径。特别是从中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中部崛起”战略发展定位进行分析,提出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四力驱动EIIW模型,即“要素、投资、创新、财富”,是中部崛起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机制保障。围绕“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总体框架,结合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制约瓶颈,从组织保障机制、动力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自主创新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政策保障机制。
何雪[3](2009)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遵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加快步伐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更是关乎农民增收,我国经济、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以及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与此同时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政府职能,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在联系,本文从现有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文献、有关理论和模式,美国、英国、日本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在学习和借鉴他们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具体结合遵义市实际情况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现状。通过对遵义市的一个全国贫困县,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在遵义市处于中等的县,一个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作为案例来说明。然后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和现实情况,对遵义市政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障碍因素试图通过AHP方法来分析,并找出遵义市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职能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促进遵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
窦鹏辉[4](2005)在《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5—35 岁年龄段的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本研究的目标在于,理清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认识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揭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最终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层面,提出其开发的方向、重点、途径和模式,然后进一步提出与这种开发方略最适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与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长效保障机制。作为一项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研究,基于围绕本研究所做的社会问卷调查,本着针对性、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本研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明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大胆破旧创新,提出一些可供各界决策、研究所需要的思路、判断和结论。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案研究和共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辨证地参考同行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胆地进行模式设计和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立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研究资源配置理论、投入产出比理论等等,通过与历史比较、与现状比较、与国外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同时,结合“外地进京务工青年状况调查”(2004 年3 月)和“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2004)”两次社会问卷调查,同时亲赴陕西铜川、甘肃定西、北京昌平、陕西咸阳等四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并运用SPSS 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支撑。 本研究通过分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这种大背景、新形势对农村青年的客观需求,进而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特点与开发的现状和内容。结合问卷调查和官方统计数据,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化、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对待生活、家庭及亲友的态度、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及其生命与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在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张焕彪[5](2002)在《息烽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文中研究说明
中共息烽县委宣传部[6](2001)在《五十春秋铸辉煌——息烽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述》文中认为 山海苍茫,岁月如流。五十个春秋转瞬即逝。 1949年11月17日,息烽解放。自此,息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半个世纪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大胆开拓,团结奋进,满怀激情投入全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明卫华,旷宗仁[7](2000)在《回眸展台话“组装”——“8·18”启示录》文中提出 满目的鲜花、彩旗与漫天的汽球,最终都成为累累金秋硕果的背景,由国家农业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贵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盛会——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其恢宏气势与实际成果,表里相称。且看统计数:截至8月21日,贸洽会累计签约项目636个,签约资金333.4亿元,超出有关部门最大预期数的两倍多。 展台即看台。一个空前盛会的成功举办,必然有若干的启示与成果相伴。
二、息烽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息烽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 研究框架 |
2 城市化相关理论以及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模式 |
2.1 城市学说 |
2.1.1 城市的定义 |
2.1.2 城市的特征与功能 |
2.1.3 城市的构成 |
2.1.4 城市的经济地位与作用 |
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发展理论 |
2.2.2 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2.4 城市化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 |
2.3 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2.3.1 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
2.3.2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
2.4 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
2.4.1 结构转型城市化模式 |
2.4.2 人口转型城市化模式 |
2.4.3 逆城市化模式 |
2.4.4 地县改市城市化模式 |
2.4.5 概念性城市化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城市化发展情况及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回顾 |
3.1.1 城市化发展探索时期(1949-1978) |
3.1.2 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1979-2002) |
3.1.3 城市化科学发展时期(2003-2009) |
3.1.4 新型城市化发展时期(2010-) |
3.2 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
3.2.2 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
3.2.3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
3.3 我国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1 江浙地区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2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3 长株潭地区城市化发展概况 |
3.4 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现状 |
3.4.1 贵州省城市产业结构现状 |
3.4.2 贵州省城市人口发展现状 |
3.4.3 贵州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3.5 现阶段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
3.5.1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
3.5.2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
3.5.3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路径与推进策略 |
3.6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3.6.1 民生幸福要求与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不同步 |
3.6.2 要素集约水平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不匹配 |
3.6.3 城市规模适度控制与人才集聚的不平衡 |
3.6.4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不协调 |
3.6.5 现代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化发展速度不适应 |
3.7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
3.8 本章小结 |
4 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构建 |
4.1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构建原则 |
4.1.1 构建城市化评价体系的意义 |
4.1.2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3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 依据贵州省特征的新型城市化评价指标选择 |
4.2.1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特殊现状 |
4.2.2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选择的理念和原则 |
4.2.3 新型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可选指标 |
4.3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1 因子分析法概述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3 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选择 |
4.3.4 五角星形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贵州省各市(州)城市化发展效率评价 |
5.1 贵州省区域发展概况 |
5.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模型 |
5.3 DMU的选取和数据选取 |
5.4 贵州各市相关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1 经济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2 社会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3 人口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4 生活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4.5 环境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
5.5 新型城市化发展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研究 |
6.1 各种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标杆城市选择及分析 |
6.1.1 不同模式标杆城市样本选择 |
6.1.2 各模式下五种城市化指标的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
6.1.3 不同模式下发展指标相对重要性分析 |
6.2 贵州各市(州)城市化发展程度评价 |
6.2.1 熵值法在发展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发展程度评价结果 |
6.3 贵州省各市(州)最优城市化模式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研究 |
7.1 贵州省生活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1.1 贵州省生活城市化遵循的基本原则 |
7.1.2 贵州省生活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2 贵州省经济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2.1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
7.2.2 贵州省经济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3 贵州省环境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3.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
7.3.2 贵州省环境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4 贵州省社会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4.1 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 |
7.4.2 进一步加强城乡劳动就业体系完善 |
7.5 贵州省人口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
7.5.1 贵州省人口城市化的具体模式选择 |
7.5.2 贵州省人口城市化的具体路径措施 |
7.6 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实施的保障措施 |
7.6.1 构建科学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实施的政策保障 |
7.6.2 近期城镇化总体目标与工作重点的政策措施保障 |
7.6.3 中部城镇密集发展地区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保障 |
7.6.4 发展重点城镇模式目标的政策保障措施 |
7.6.5 小城镇发展战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7.6.6 市、州、重点地区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实施保障措施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贵州省城市化发展展望 |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2)基于发展绩效的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区域发展理论 |
2.3 绩效评价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
3.1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功能 |
3.2 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与推进机制 |
3.3 区域发展战略的类型及其比较 |
3.4 “追赶型区域”发展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绩效评价的战略重构模型 |
4.1 战略重构理论研究 |
4.2 战略重构逻辑模型 |
4.3 战略重构层次模型 |
4.4 战略重构动力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历程 |
5.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
5.2 中部崛起的内涵与功能 |
5.3 “中部崛起”战略的演进历程 |
5.4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主要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 |
6.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 |
6.2 中部区域功能目标实施绩效评价 |
6.3 中部地区内部区域结构评价 |
6.4 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
6.5 “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机制评价 |
6.6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总体设计 |
7.1 “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
7.2 “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总体框架 |
7.3 “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目标定位 |
7.4 “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驱动力 |
7.5 “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实现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的保障机制 |
8.1 组织保障机制 |
8.2 动力保障机制 |
8.3 投入保障机制 |
8.4 自主创新保障机制 |
8.5 人才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奖项 |
参考文献 |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遵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目的、范围及方法 |
第二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政府职能概述 |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及特点 |
2.1.3 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内涵 |
2.1.4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 |
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
2.2.1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
2.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
2.2.3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2.3 政府职能概述 |
2.3.1 政府职能的定义 |
2.3.2 对于政府职能的几点认识 |
2.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
2.4.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 |
2.4.2 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情况 |
3.1.1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 |
3.1.2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
3.1.3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
3.2 遵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实证分析 |
3.2.1 基于遵义市正安县的实证分析 |
3.2.2 基于遵义市绥阳县的实证分析 |
3.2.3 基于遵义市遵义县的实证分析 |
3.2.4 遵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总体情况 |
第四章 遵义市政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障碍因素及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4.1 遵义市政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
4.1.1 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方法简述及其具体实现 |
4.1.2 对具体障碍因素的分析 |
4.2 遵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1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不够 |
4.2.2 劳动力市场管理混乱 |
4.2.3 农村法制化进程的滞后 |
4.2.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第五章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遵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应承担的职能 |
5.2 针对遵义市提出的具体对策建议 |
5.2.1 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
5.2.2 调控劳务市场、校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
5.2.3 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
5.2.4 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设想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基础与已取得的研究成绩 |
1.5.1 研究的自身基础及有利条件 |
1.5.2 已经取得的研究成绩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 |
2.1 我国“三农”新形势的特征和要求 |
2.1.1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要求 |
2.1.2 我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特征和人力资源的要求 |
2.1.2.1 历代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2 新中国对“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3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目标 |
2.1.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及要求 |
2.1.3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要求 |
2.1.3.1 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差距 |
2.1.3.2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双重影响 |
2.1.3.3 “入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2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以及政治、经济政策和社会背景 |
2.2.1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背景下农村青年的角色重置 |
2.2.1.1 传统农民的角色定位 |
2.2.1.2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中的农民角色重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2.2.2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形势下农村青年的角色定位 |
2.2.3 入世后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 |
2.2.4 非公经济对当代农村青年带来的诱惑与困惑 |
2.2.4.1 国家关于农村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 |
2.2.4.2 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的成功实践 |
2.2.4.3 农村青年面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诱惑与困惑 |
2.2.5 新文化对传统农村青年的冲击和影响 |
2.3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和有益借鉴 |
2.3.1 欧洲青年中心在青年发展和发挥非政府青年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我国的启示 |
2.3.2 美国19世纪的“赠地学院”和“新经济”形势下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2.3.3 法国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做法及其借鉴 |
2.3.4 印度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辨析 |
3.1.2 农村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现状 |
3.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特点 |
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3.3.1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3.3.2 国内外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 |
3.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认识 |
3.4.1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成果 |
3.4.2 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关于教育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作用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分析 |
4.1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人口统计情况 |
4.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情况 |
4.2.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但依然偏低 |
4.2.2 农村教育结构虽日趋合理,但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滞后 |
4.2.3 教育经费虽有明显增加,但投入仍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但教学设施及条件仍然较差 |
4.2.4 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式过于统一,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
4.2.5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
4.2.6 农村教育体制日臻健全,但实施中仍存在供需不对称、机制无保障等问题 |
4.3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职业分化情况 |
4.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收入与消费情况 |
4.5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 |
4.5.1 农村青年对待生活、家庭与事业的态度 |
4.5.2 农村青年对待自己与亲友的态度 |
4.5.3 农村青年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 |
4.6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生命与健康状况 |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
5.1 提高农村青年初中进入高中的入学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5.2 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
5.3 通过各种途径,有组织地引导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 |
5.4 鼓励进城青年返乡参加务农和创业 |
5.5 丰富并提高农村青年文化素质,深化农村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自强观念和守法意识 |
5.6 增强农村青年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提高其避免和抵御自然灾害和人身灾难的能力 |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机制 |
6.1 农村青年教育的体系分化与制度重建 |
6.1.1 教育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与效用 |
6.1.2 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体制架构 |
6.1.3 建立新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及体系 |
6.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机制与特征 |
6.2.1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必要性、迫切性及特殊性 |
6.2.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重点和方向 |
6.2.3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6.3 社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
6.3.1 共青团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2 农村青年中心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4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引导、保障及回流机制 |
6.4.1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
6.4.2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4.3 建立疏导和保障农村转移青年劳动力回流的机制 |
6.5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模式选择与保障机制 |
6.5.1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的经济理论基础概述 |
6.5.2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则与目标 |
6.5.3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三种模式选择 |
6.5.4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 |
7.1 我国现行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及相关机制 |
7.2 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
7.2.1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组织保障 |
7.2.2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管理 |
7.2.3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平衡机制 |
7.2.4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持续机制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息烽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D]. 马长青. 中南大学, 2014(12)
- [2]基于发展绩效的中部崛起战略重构研究[D]. 周宏亮.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遵义市为例[D]. 何雪. 贵州大学, 2009(S1)
- [4]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窦鹏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5]息烽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J]. 张焕彪. 农村经济与技术, 2002(12)
- [6]五十春秋铸辉煌——息烽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述[J]. 中共息烽县委宣传部. 贵阳文史, 2001(02)
- [7]回眸展台话“组装”——“8·18”启示录[J]. 明卫华,旷宗仁. 当代贵州, 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