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名胜 西山风景(论文文献综述)
赵宇翔[1](2021)在《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文中提出香山受灵千载,岩峦怪特,林薄华滋。清嘉的山水环境,在本土空间美学与哲学的推动下,逐渐实现由自然山水向“胜揽舆区”的转型。东晋“丹井”为香山风景营造之嚆矢,此后渐至蕃昌,至明季已具“修真秘府”之局面。清乾隆丙寅春三月静宜园落成,“为景二十有八”。为探寻香山静宜园园林空间的营造机制,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角,通过田野调研、历史文献梳理和历史传统还原的研究方法,对香山静宜园的营造缘起、营造线索和营造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3点结论:第一,香山静宜园的风景营造始自东晋,“葛稚川丹井”是香山风景营造的肇始。在金世宗时期开始营建行宫和佛寺,此后香山在千余载的风景营造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佛寺”“宫廷”“人居支撑”和“景致”并行的营造线索。第二,静宜园在宫廷、佛寺、人居支撑营造的同时,伴随着功能空间还有一条贯穿在人工营建之后的景致营建线索,基于佛寺、宫廷、交通防御等空间的凝练提升,贯穿了香山八景到静宜园二十八景景致线索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最终形成一种由景致空间来呈现静宜园的营造结果的展现。这种景致空间并不等同于建筑空间或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而是山水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契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营造价值。第三,香山八景和静宜园二十八景在香山和静宜园的风景营建过程中形成了风景体系,而这种风景体系的形成正反映出了自然空间、文化空间,佛寺、宫廷等建筑空间以及交通、防御、水利等人居支撑共同凝练形成的一种风景体系的综合展现,也即是“香山八景”“静宜园二十八景”风景体系的呈现结果,反映出本土园林营造的一种特有的实践途径。
陈俏冰[2](2021)在《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自然风景集中地的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而风景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载体,既是建筑,又是景观,成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点。如何设计既能满足休闲旅游的功能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而自成景观,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桂林作为我国典型的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人文资源。随着建国以后桂林风景区建设的深入开展,桂林风景建筑建设于1960年代前后形成高潮,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理论。本文以山水优先为理念,以桂林风景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风景建筑学、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对桂林风景建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文章一共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研究风景建筑相关概念、国内外风景建筑理论的实践与探索状况,对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念进行解析,运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岭南、徽州与桂林等三个地区的风景建筑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周边地区的建筑文化对桂林风景建筑的影响。(2)将桂林风景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按历史脉络分为建国前与建国后两部分进行。建国前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桂林八景、桂林山水画与传统古民居等方面进行,探索风景建筑的理论形成、营造方式、建筑风格以及特色元素。建国后研究内容从1950年代至今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内容主要是各个阶段的风景区规划建设思想、风景建筑范式演进、风景建筑基本特征、风景建筑文化内涵等。为后续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建立基础。(3)采用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风景建筑的选址、体量、风格、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寻找风景建筑特色表达方式以及与山水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量化分析的形式研究风景建筑其在色彩、材料以及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的内容,探索风景建筑设计的量化表达。(4)通过对桂林风景建筑的价值评价,提出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探索桂林风景建筑特色,进而探索桂林建筑的地方特色。
李维鑫[3](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孙克诚[4](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张星[5](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胡而思[6](2020)在《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们建设了多样化的水利设施,形成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水利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也是城市景观体系构建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于水利系统上的景观体系正在受到影响。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呈现北京古代城市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结构特征,探究其间的内在关系,为当代北京遗存的传统水系和古城景观体系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研究首先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北京古代尤其是金元明清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发展,主要分为城市建设、水利系统演变和水利景观营建三方面,其中城市建设包括城址变化和城市空间格局,水利系统包括蓄水单元和城市供水、漕运、灌溉及景观水系的发展脉络,景观营建按照不同朝代形成的水利区块分类型展开,归纳各时期城市水系景观的数量、规模、分布情况和特征;其次,针对上述历史资料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分析北京古代城市、水利、景观三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炼北京古代城水景观体系的营建机制,包括城水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内容、结构特征;最后,简要分析近代北京水利景观的变化,提出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影响,并为北京古代水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几点思路。
符佳[7](2020)在《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五代涉赣诗作为唐五代时期江西地域文学发展程度的一种直观反馈,彰显出江西地域文学的水平与价值。唐五代涉赣诗是指诗歌内容涉及江西事物的诗歌,诗歌内容主要包含了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有道是,地域是文学的根基,文学是地域的观照,二者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因此,涉赣诗是扎根于江西土壤而生成的诗歌,蕴含着江西地域文化基因,成为江西地域文学的一种载体。本论文采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唐五代涉赣诗,从地域视角来探讨江西地区与涉赣诗之间的关系。论述涉赣诗歌的江西地域特征,呈现唐五代涉赣诗的整体发展面貌。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唐五代涉赣诗的发展历程。本章分作五节,将唐五代分为五个时间分期,梳理和阐述了涉赣诗的发展经历了起步——生长——高峰——平缓——衰落这五个阶段的表现特征。初盛唐时期的涉赣诗主要是靠非江西籍诗人引导发展,中晚唐及五代,涉赣诗则有江西籍诗人和非江西籍诗人共同发力,促使涉赣诗蓬勃发展。并且涉赣诗人沿赣粤通道而建设的一条唐诗之路,对唐五代涉赣诗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影响。第二章,探究唐五代涉赣诗在江西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本章分作四节,以涉赣诗中提及的江西地名为依据,对江西各州、各县以及境内景观,进行相关的分类和统计。考察涉赣诗的分布规律,反映了江西内部发展不均衡。并且发掘出唐五代涉赣诗在江西地域上形成的两条空间线路,呈现了涉赣诗的地理空间格局。第三章,分析唐五代涉赣诗的主题类型。本章分作三节,主要以唐五代涉赣诗创作的主题为论述重点。将唐五代涉赣诗按照主题内容分为游览诗作、送别诗作、行旅诗作这三大类别。结合江西的地域文化和景观资源,对唐五代涉赣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体现涉赣诗蕴含的江西特质,表明涉赣诗歌与江西地域文化的有机统一。第四章,分析唐五代涉赣诗的江西意象。本章分作三节,主要以唐五代涉赣诗歌内容里的江西意象进行探讨。江西意象指具备江西地域因子的意象,分为自然山水、历史人物、地产植物这三类意象。结合江西地域特色,分析这些江西意象中寄寓的思想情感,显露出唐五代涉赣诗的艺术魅力。
何嘉丽[8](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认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李佩瑜[9](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邢云龙[10](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二、江南名胜 西山风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南名胜 西山风景(论文提纲范文)
(1)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畴 |
1.3 研究动态 |
1.3.1 静宜园研究综述 |
1.3.2 清代离宫研究综述 |
1.3.3 中国园林史学研究综述 |
1.4 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支撑 |
1.4.2 理论适配与方法筛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景致 |
1.6.2 文人山水空间 |
1.6.3 文匠 |
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演进历程 |
2.1 香山风景营建演进 |
2.1.1 香山的山水概况 |
2.1.2 香山风景营建的历史过程 |
2.2 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与演进 |
2.2.1 香山与燕京八景 |
2.2.2 香山八景的问世 |
2.2.3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 |
2.3 香山静宜园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1 山泉——擅泉之胜的空间线索 |
2.3.2 佛寺——渐至大观的营建线索 |
2.3.3 山陵——居山之层的立基线索 |
2.3.4 行宫——峯头岭腹的选址线索 |
2.4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
2.4.1 香山的文化地位 |
2.4.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
2.5 香山静宜园风景演进规律 |
3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研究 |
3.1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
3.2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布列特征 |
3.2.1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范畴界定 |
3.2.2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建筑组团 |
3.2.3 宫廷建筑布列 |
3.3 勤政殿 |
3.3.1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营造之历史传统 |
3.3.2 静宜园“勤政殿”营造特征 |
3.3.3 清代皇家宫苑勤政殿园林空间比较研究 |
3.3.4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园林空间营造特点总结 |
3.4 丽瞩楼 |
3.4.1 丽瞩楼的山水特点 |
3.4.2 丽瞩楼的功能辨析 |
3.4.3 丽瞩楼园林空间营造 |
3.5 中宫 |
3.5.1 静宜园中宫历史演进 |
3.5.2 香山行宫 |
3.5.3 静宜园中宫 |
4 香山静宜园佛寺空间营造研究 |
4.1 香山静宜园宗教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
4.2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特征分析 |
4.2.1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历史演进 |
4.2.2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结构关系 |
4.2.3 静宜园典型佛寺空间辨析 |
4.2.4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 |
4.3 香山寺营造研究 |
4.3.1 香山寺营造历史演进 |
4.3.2 香山寺相地选址 |
4.3.3 香山寺空间布局 |
4.3.4 香山寺营造特点总结 |
4.4 宗镜大昭之庙 |
4.4.1 宗镜大昭之庙的营造缘起及其功能定位 |
4.4.2 宗镜大昭之庙相地选址 |
4.4.3 宗镜大昭之庙空间布局 |
4.4.4 宗镜大昭之庙与避暑山庄仿藏昭庙比较 |
4.4.5 宗镜大昭之庙营造特点总结 |
4.5 其他 |
4.5.1 洪光寺 |
4.5.2 玉华寺 |
5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营造研究 |
5.1 景致空间概述 |
5.1.1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概述 |
5.2 景致空间的性质及类型 |
5.2.1 性质 |
5.2.2 类型 |
5.3 典型景致空间 |
5.3.1 蟾蜍峰 |
5.3.2 来青轩 |
5.3.3 园中园——见心斋 |
6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营造研究 |
6.1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的历史概况 |
6.1.1 概况 |
6.1.2 形成过程 |
6.2 香山静宜园水利空间营造 |
6.2.1 静宜园及其下游水系衍变 |
6.2.2 静宜园对玉泉山湖山格局衍变的影响 |
6.2.3 静宜园对万寿山湖山格局衍变 |
6.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营造 |
6.3.1 香山交通功能概况及其历史演进 |
6.3.2 香山静宜园交通体系建设 |
6.3.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总结 |
6.4 军事 |
6.4.1 香山静宜园军事形势分析 |
6.4.2 香山健锐营及其历史事件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尽事宜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图录 |
附录 Ⅱ 表录 |
(2)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
1.1.2 桂林城市建设历史悠久 |
1.1.3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
1.1.4 桂林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概念解析 |
1.4.1 山水优先 |
1.4.2 风景 |
1.4.3 风景建筑 |
1.4.4 山水城市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量化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景观美学原理 |
2.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外风景建筑设计的实践探索 |
2.2.3 国内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4 国内风景建筑设计的实践探索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3.1 桂林风景建筑的建设基础 |
3.1.1 自然地形条件 |
3.1.2 历史人文基础 |
3.2 桂林风景建筑的影响因素 |
3.2.1 桂林风景建筑的外在影响因素 |
3.2.2 桂林风景建筑的内在影响因素 |
3.3 建国前桂林风景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
3.3.1 城市风景营造 |
3.3.2 风景建筑设计 |
3.4 建国后桂林风景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
3.4.1 风景区规划 |
3.4.2 风景建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林风景建筑的质性与量化分析 |
4.1 风景建筑的质性研究 |
4.1.1 建筑选址 |
4.1.2 建筑体量 |
4.1.3 建筑布局 |
4.1.4 建筑风格 |
4.1.5 建筑材料 |
4.1.6 建筑基地植物搭配 |
4.2 风景建筑的材质与色彩调查量化研究 |
4.2.1 .研究前提 |
4.2.2 颜色与材料采集 |
4.2.3 色彩量化分析 |
4.2.4 色彩与材料的选择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策略 |
5.1 桂林风景建筑价值的评述 |
5.1.1 链接价值 |
5.1.2 历史价值 |
5.1.3 地方特色探索的成果 |
5.2 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的方法 |
5.2.1 意境营造 |
5.2.2 要素组合 |
5.2.3 细部刻画 |
5.3 桂林风景建筑特色的构建 |
5.3.1 桂林风景建筑特色表达的思考 |
5.3.2 桂林建筑地方特色表达的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插图索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佛教的概念 |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
1.3.3 风景区的概念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5 小结 |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查阅法 |
1.6.1.2 实地调研法 |
1.6.1.3 学科交叉法 |
1.6.1.4 归纳总结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
3.1 秦汉时期 |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2.1 三国时期 |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
3.2.1.2 航运的发展 |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2.2 两晋时期 |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
3.2.3 南北朝时期 |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
3.2.4 小结 |
3.3 隋唐时期 |
3.3.1 历史背景 |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
3.3.7 小结 |
3.4 五代吴越时期 |
3.4.1 历史背景 |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
3.4.5 小结 |
3.5 宋元时期 |
3.5.1 历史背景 |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
3.5.2.2 禅宗鼎盛 |
3.5.2.3 律宗 |
3.5.2.4 净土宗 |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5.5.1 月湖风景区 |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
3.5.5.3 灵山风景区 |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
3.5.6 元代时期 |
3.6 明清时期 |
3.6.1 历史背景 |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
3.6.5 小结 |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
3.7.1 历史背景 |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8 本章小结 |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
4.1.1.1 位于山下 |
4.1.1.2 位于山腰 |
4.1.1.3 位于山巅 |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
4.1.2.1 借湖景 |
4.1.2.2 借江景 |
4.1.2.3 借瀑景 |
4.1.2.4 借海景 |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2.1 楹联匾额 |
4.3.2.2 以诗词点题 |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
4.4.1 摩崖石刻 |
4.4.2 浮屠(佛塔) |
4.5 本章小结 |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
5.2.2.2 院落式布局 |
5.2.2.3 散点式布局 |
5.2.2.4 集锦式布局 |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
5.3.2 空间的对比 |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北京城市建设相关研究 |
1.4.2 北京历史水系及水利建设相关研究 |
1.4.3 北京文化遗产及园林景观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图解分析法 |
1.5.5 归纳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营建背景 |
2.1 自然环境基础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2 水资源环境概况 |
2.2.1 地表水资源 |
2.2.2 地下水资源 |
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建设与景观体系发展 |
3.1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3.2 自然向人工营建过渡的水利建设阶段 |
3.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3.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
3.2.3 本章小结 |
3.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3.3.1 西郊莲花池供水区景观 |
3.3.2 西北郊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
3.3.3 北郊白莲潭调控区景观 |
3.3.4 燕京八景 |
3.3.5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4 元大都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4.1 元大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4.2 稳固繁荣的元代水利建设阶段 |
4.2.1 南口冲洪积扇及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4.2.2 北运河流域水利建设 |
4.2.3 城郊灌溉水利建设 |
4.2.4 本章小结 |
4.3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4.3.1 西北郊白浮泉-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
4.3.2 金水河—太液池宫苑供水区景观 |
4.3.3 积水潭—通惠河漕运供水区景观 |
4.3.4 东郊通惠河漕运传输区景观 |
4.3.5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5 明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5.1 明北京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5.2 动荡停滞的明代水利建设阶段 |
5.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5.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
5.2.3 城市灌溉水利建设 |
5.2.4 本章小结 |
5.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5.3.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
5.3.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
5.3.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6 清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6.1 整理共兴的清代水利建设阶段 |
6.1.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系整理 |
6.1.2 永定河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6.1.3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系变化与治理 |
6.1.4 本章小结 |
6.2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6.2.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
6.2.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
6.2.3 南郊水源涵养区景观 |
6.2.4 东郊漕运传输区景观 |
6.2.5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7 北京古代基于水利系统的城市景观营建机制 |
7.1 水利系统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7.1.1 以水兴城、以城控水的空间互动 |
7.1.2 内外调蓄、水城一体的功能支撑 |
7.2 水利系统与景观的耦合模式 |
7.2.1 拦泉为泊,依泉成景 |
7.2.2 筑堤成湖,围湖造景 |
7.2.3 引水入园,溪流环绕 |
7.2.4 园水比邻,借景山水 |
7.2.5 水分导处,以庙镇水 |
7.3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及空间特征 |
7.3.1 城水景观体系中的基本范式 |
7.3.2 城水景观体系的特征 |
8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保护与发展 |
8.1 北京水利系统与城市景观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
8.2 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及景观体系的影响 |
8.2.1 古城水利系统及景观本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
8.2.2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空间连接性差,水环境未形成系统 |
8.2.3 水利景观遗产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弱,缺乏统一规划 |
8.2.4 水利系统功能延续性弱化,文化展示和游赏空间不足 |
8.3 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8.3.1 加强水利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准确评估水利景观体系的价值 |
8.3.2 因水制宜,构建城水共生的景观遗产保护体系 |
8.3.3 加强城市内外水利系统的连通 |
8.3.4 注重水利文化遗产展示与利用 |
8.4 思考与展望 |
8.4.1 研究成果 |
8.4.2 研究创新点 |
8.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及区域景观发展表 |
附录B 北京现存传统水利景观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唐五代涉赣诗分期概述 |
第一节 初唐时期涉赣诗 |
第二节 盛唐时期涉赣诗 |
第三节 中唐时期涉赣诗 |
第四节 晚唐时期涉赣诗 |
第五节 五代时期涉赣诗 |
第二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空间分布 |
第一节 唐五代涉赣诗各州分布 |
第二节 唐五代涉赣诗各县分布 |
第三节 唐五代涉赣诗景观分布 |
第四节 唐五代涉赣诗所呈现的两条空间线路 |
第三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主题类型 |
第一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游览作品 |
第二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送别作品 |
第三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行旅作品 |
第四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江西意象 |
第一节 自然山水类意象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类意象 |
第三节 地产植物类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内容 |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
1.4 资料来源 |
1.4.1 文献材料 |
1.4.2 图像资料 |
1.4.3 采访资料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
1.6 创新性 |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
2.2.1 西湖入城 |
2.2.2 西湖博览会 |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
2.4.2 走向公园城市 |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
4.1.2 新形式的提出 |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
5.3.1 历史文化转译 |
5.3.2 社会功能表达 |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
6.1.1 主导·管理者 |
6.1.2 主体·实践者 |
6.1.3 受众·参与者 |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
7.1 实践成果 |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
7.2 理论成果 |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
7.3 余论 |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
附录二 ·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
一、雅集结社赏花 |
二、岁时节令赏花 |
三、园林寺观赏花 |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
征引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江南名胜 西山风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D]. 赵宇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山水优先的桂林风景建筑设计研究[D]. 陈俏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D]. 胡而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D]. 符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9]《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