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linical study on epilepsy follow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178 middle-aged cases(论文文献综述)
赵慧[1](2020)在《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卒中后脑内炎症反应参与损伤级联扩大及神经功能恶化,但其特点与直接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注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增强脑缺血或出血后脑内炎症反应,观察脑内炎症特点、病理变化及临床结局,明确脑卒中后脑内炎症的直接作用。在细胞调节水平,具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ILC)亚群对脑卒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研究以2型为代表的ILC及其调节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33对脑卒中的影响,以明确脑卒中后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特征与机制,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100只,雄性,予以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PTx处理脑缺血组(20μg/kg PTx+MCAO组)、脑出血组(ICH组)、PTx处理脑出血组(20μg/kg PTx+ICH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对野生型C57BL/6小鼠建立60分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胶原酶微量泵注射法制备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出血模型。应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棒疲劳实验检测第1-3天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的病灶侧脑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中枢活性氧进行标记示踪;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ZO-1、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共染,观察第3天各组小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第二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4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与脑缺血组(MCAO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流式细胞分析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3天脑、脾、外周血的ILC2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中IL-33表达水平。应用药理学干预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删除、转输或活化ILC2细胞对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的影响:分组1)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删除ILC2组(anti-CD90.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2)应用免疫缺陷的Rag2-/-γc-/-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C2转输组(ILC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3)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33处理组(IL-33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应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T2成像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脑梗死病灶体积;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角实验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与MCAO组相比,第1-3天20μg/kg PTx+MCAO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小鼠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ICH组相比,20μg/kg PTx+ICH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2)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与Sham组相比,MCAO组与ICH组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显着增多(*P<0.05)。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明显增多(*P<0.05)。此外,分别与MCAO、20μg/kg PTx+MCAO组相比,ICH、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明显减少(*P<0.05)。(3)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活性氧产生显着增多,氧化应激水平显着增高(*P<0.05)。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未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4)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显着减少。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进一步减少。第二部分:(1)与Sham组相比,MCAO组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内ILC2计数明显增多(**P<0.01),脾与外周血中ILC2计数明显减少(*P<0.05),提示脑缺血后ILC2向中枢浸润增多。(2)为研究ILC2是否影响脑卒中病理进程,我们利用抗CD90.2单抗删除ILC2及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无T、B、NK细胞)体内,经核磁影像与神经功能评分阐述ILC2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3天,抗CD90.2抗体删除ILC2显着增加小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而通过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可有效降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上述结果表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3)继而,我们利用病理切片染色发现,少突胶质细胞是表达IL-33的主要细胞,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显着上调(*P<0.05)。推测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脑部ILC2细胞存活与活化的主要细胞。缺血性脑卒中小鼠体内给予IL-33能够扩增ILC2数量,减小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结论:第一部分:PTx引起的系统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小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体现为:中枢内小胶质细胞活化,髓系与淋巴细胞的浸润增多;PTx引起的免疫炎症过程可能与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在中枢内浸润增高有关,而与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中枢浸润关系不密切。相比ICH模型,MCAO模型以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的中枢浸润为主,提示天然免疫可能主要参与了脑缺血急性期损伤加重。PTx对小鼠脑内活性氧的产生及其氧化应激水平有进一步放大作用。PTx诱发的炎症反应下调脑卒中后第3天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使其破坏加重,进一步扩大脑内免疫炎症反应水平。第二部分:MCAO小鼠脑内有大量的ILC2浸润,而外周ILC2显着减少,提示外周ILC2可能在脑缺血后迁移至脑损伤部位。通过删除或转输ILC2的相关实验提示ILC2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和病灶体积,证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保护作用。IL-33可在体内扩增ILC2,表明脑内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ILC2细胞活化的关键分子。ILC2减小梗死体积、帮助神经功能的修复可能是通过其上游的IL-33调节作用完成,其中少突胶质细胞可能是IL-33的主要来源。
刘枫[2](2020)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住院治疗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内不同时间点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水平,并分析其变化轨迹;探究各个阶段影响病耻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后期实施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从2018年12月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湖州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符合纳排标准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急性住院治疗期间(基线)、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随访)四个时间点进行调查。出院后在患者每月的门诊复诊进行调查或采用电话随访方式。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SSCI得分与一般资料、BI得分、SSRS得分、SDS得分进行相关的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各个阶段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随访调查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60例研究对象,经过6个月的随访,失访9人,失访率5.63%,死亡3人,死亡率1.88%。2.不同时间点病耻感水平:(1)研究对象T1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46.31±8.90)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6.43±5.52)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19.89±4.00)分。(2)研究对象T2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52.05±8.19)分,处于中等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7.82±4.76)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4.23±5.03)分。(3)研究对象T3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63.25±14.6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36.57±9.39)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6.68±6.63)分。(4)研究对象T4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60.66±14.8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37.41±9.01)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3.24±7.21)分。3.病耻感变化趋势:研究对象在四个时间点的SSCI评分整体呈随时间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呈不断上升趋势,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也呈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4.病耻感各时间点的影响因素分析:(1)T1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抑郁状态。(2)T2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抑郁状态。(3)T3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抑郁状态。(4)T4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抑郁状态。研究结论:1.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康复期内的病耻感水平不容乐观,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康复期内的病耻感水平整体呈随时间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3.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程度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应注重加强对家庭经济负担重、发病后就诊时间间隔长、合并有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社会支持水平低、发生卒中后抑郁的患者的干预,从而降低其病耻感水平。4.各时间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提示医护人员应注意甄别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及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王兆卒[3](2020)在《甲状腺结节现代中医病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和探讨引起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现代中医病因,为甲状腺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卫生指导与临床护理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1 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病人、体检科人群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病人为调查对象。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选取200例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匹配,选取200例无甲状腺结节的就诊对象为对照组。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被研究者的各项信息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Body Mass Index,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情志因素包括:情志(平和、急躁、易怒、抑郁、焦虑)与压力;饮食习惯:用盐情况、饮食口味、饮食喜好、食用海产品情况、在外就餐情况;睡眠习惯: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生活方式:吸烟、饮酒;既往史包括:其他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甲减)、其他结节类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其他部位囊肿或结节)和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共计7类20项内容。并收集病例组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和甲状腺功能检测等资料。所获得资料,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通过SAS9.4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基本特征本次研究按照频数匹配的方法,根据年龄、性别进行匹配,故年龄、性别因素在两组间的分布情况相同。病例组共纳入200例,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为44.9±12.91岁;对照组共纳入20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为44.1±12.04岁。调查对象大多数集中在31~40岁(26%)、41~50岁(24%)、51~60岁(25.5%)三个年龄组之间,以青壮年、中年为主,且以女性居多,占比达85%。两组在婚姻状况(P=0.2107)、文化程度(P=0.7175)、BMI(P=0.6556)等方面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人口学特征均衡性较好,故具有可比性。2单因素分析情志、压力、用盐情况、饮食口味、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合并其他结节类疾病、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均为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情志失调,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73.2892,P<0.0001);压力越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56.7623,P<0.0001);交替食用加碘盐,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7.5851,P<0.0225);饮食口味偏咸、辣、甜,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16.3199,P<0.0001);入睡时间越晚,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f=18.9189,P<0.0001);睡眠时间越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14.9229,P<0.0001);合并有其他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53.4413,P<0.0001);合并有其他结节类疾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26.1993,P<0.0001);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χ2=52.1313,P<0.0001)。吸烟、饮酒、饮食喜好、食用海产品、在外就餐对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没有影响。(χ2=2.0750,P=0.1497、χ2=0,P=1.0000、χ2=1.2549,P=0.2626、χ2=3.0829,P=0.0791、χ2=1.5259,P=0.216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经矫正,情志失调(OR=4.045,P<0.0001)、压力过大(OR=2.478,P=0.0006)、入睡时间晚于23点(OR=2.107,P=0.0062)、睡眠时长小于7小时(OR=2.282,P=0.0164)、患有其他甲状腺疾病(OR=3.794,P<0.0001)、患有其他结节类疾病(OR=1.719,P=0.0407)、有家族史(OR=4.355,P<0.0001),这7个因素成为引起甲状腺结节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情志失调、压力大、23点后入睡、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合并甲状腺疾病、合并其他结节类疾病、有家族史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成正相关,其中在情志失调方面,容易急躁、易怒、焦虑、抑郁的人更容易得甲状腺结节;其他甲状腺疾病方面,患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甲减的人更容易得甲状腺结节;其他结节类疾病方面,患有乳腺增生的人更容易得甲状腺结节。在预防上,我们要提升人们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认识,注重调畅情志、缓解压力、规律作息。甲状腺结节的现代病因已由古代的水土环境失宜为主转变为现代的情志不畅为主;其次还包括生活作息不规律,时常熬夜,睡眠不足;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古代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故综合来看,中医病因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审时求因进行治疗。
周子懿[4](2020)在《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积累了两千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有效的中医临床论治理论,建立了个体化诊疗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在缺血性中风等重大疾病的诊治环节中体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大数据仍然匮乏,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有必要基于真实医疗环境开展中医缺血性中风登记研究。“基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华南地区脑血管病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Southern China Registry Stud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RETS-CODE-TCM)是在华南地区实施的首个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此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总结人口学资料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登记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住院期间中医药疗法使用情况,并计划通过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疾病转归等终点事件,以期进一步分析影响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本论文是对SECRET-CODE-TCM研究自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1月8日之间前瞻性连续性纳入病例的描述性分析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性总结。目的:在岭南地区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注册登记研究;探索该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挖掘中医药参与缺血性中风的现状,探讨中医药治疗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岭南地区2313例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患者进行登记研究。完善量表、问卷调查,其中量表主要有一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史、家族史等),住院情况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入院情况、干预措施、中医诊断及中风病阴阳类证证候要素,神经功能评估量表,院内结局及相关评估量表等),出院情况问卷(主要包括出院日期、出院情况、最终诊断、病因亚型、神经功能相关量表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常规随访表(主要包括患者的服用药物情况及发生不良事件及终点事件的情况),按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以及终点事件报告表(包括事件的具体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及医院相关资料)。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期的终点事件(症状性脑卒中、心脑血管复合事件和全因死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估mRS)及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中医药干预与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关系,明确中医药早期干预是否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1.描述性分析:(1)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共筛选登记235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17例患者在签嘱知情同意后自愿退出,并有21例未标注是否进入登记研究的患者,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1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50岁-80岁之间,约占入组患者的76.79%;50岁以下的青中年中风患者比例为8.43%,80岁以上患者占14.79%。(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主要以为阴类证为主,2107例患者中阴证类的患者为1223例(58.04%),阳证类患者为884例(41.96%),此结果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关于缺血性中风证候规律的研究结果相吻合。(4)岭南地区缺血中风患者坚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者不足50%,只有59.78%的高血压病患者能在发病前坚持降压药治疗,305例患者有血脂异常病史,仅有145例(47.5%)患者发病前正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或非他汀类药物调整血脂;66.29%糖尿病病史患者在发病前能坚持控制血糖治疗。不难看出,我国岭南地区卒中一级及二级预防现状并不十分理想。积极防治卒中危险因素势在必行。(5)院前救治及住院期间干预方案:只有4.31%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1.53%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治疗,应积极加大卒中救治普及宣传力度,提高院前救治率。(6)在有效登记的2313例患者住院数据中,1865例(80.63%)患者使用阿司匹林,130例(56.25%)患者用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1853例(80.11%)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作为调脂稳斑药,中药汤剂及注射剂为首选中医干预手段,分别为1268例(54.82%)及 1371 例(59.27%)。(7)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的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有所差异,中医院中药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二级中医院、三级中医院中药使用者分别为597例(42.98%),590例(44.47%)和202例(14.54%)。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1220例,占所有2313例入组患者的52.75%,三级西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622例(50.98%),而二级中医院和三级中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仅为112例(9.18%)和486例(39.83%)。此外,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针灸康复者分别有691例(49.75%)和797例(65.32%),明显高于粤西266例(19.15%)和86 例(7.05%),粤东的 24 例(1.73%)和 29 例(2.83%),粤北地区的 408 例(29.37%)和308例(25.25%),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医药治疗情况有一定的影响。(8)脑梗死TOAST分型及颅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岭南地区卒中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以中度以上多见,血管闭塞多见于大脑中MI、M2段,大脑前与大脑后动脉,梗死灶基本与上述血管狭窄部位吻合,表明岭南地区卒中患者常表现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2.前瞻性登记研究:(1)出院后3个月的随访研究中共有效采集了 2112例患者的数据,其中卒中后3个月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26例(1.23%),缺血性脑卒中复发58例(2.7%),脑出血18例(0.85%),因卒中导致中级以上残障有368例(17.42%)。(2)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残障情况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中成药、针灸治疗、抗聚、调控血压均与出院后三个月残障程度无关,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伤残情况有保护作用(P=0.031);虽然中成药干预与3个月后的残障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其趋势更偏向于有保护作用。(3)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全因死亡有保护作用(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并不能降低与3个月后的全因死亡率(P>0.05)。(4)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可能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风险有关(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趋向于一定保护作用。结论:1.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人群主要是在50岁-80岁的成年人,50岁以下的青中年卒中患者比例为8.43%,需重视青中年人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的中医证候类型以阴类证为主,这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科技“十五”攻关项目研究结果相吻合。4.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方面有差异,中医院中药的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的比例明显高于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影响。5.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方法,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能达到独立自主生活,约1/3的患者只需轻度依赖;为进一步推广中西医结合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虽然住院期间中医药治疗对改善卒中后3个月伤残率及卒中再发风险虽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其有降低致残率及卒中复发的趋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汤佳[5](2020)在《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而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刻不容缓。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大型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医疗任务,目前存在着病人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所患疾病比例中,高血压、精神疾病、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慢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互相影响,这让在面临一般急性疾病后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遇到更多的临床心理问题、生活自理能力问题,这使得康复时间变得更加漫长,而且需要投入更多介入措施,这在无形之中给大型公立医院增加了很多负担。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快速康复等手段,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医疗资源,更快的周转了病床。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虽然身体疾患更快速的被治愈,可心理状况还没有能够达到满足立即返回家中的标准。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不利于患者和医生产生良好的信任关系,而医生的短期治疗容易引起患者疾病治愈后复发,医生需要和患者保持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需要对患者进行连续的照护。因为患者难以控制病情或是病后匮乏的照护,而产生的入院治疗和使用药物的费用,对于医保部门的经费是极大的浪费。本研究立足于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进行论述。目的为了健全我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弥补服务体系中的断层。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每一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大部分百姓的医疗救治,却存在目前患者数量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具体的服务形式,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急救、院中急性期照护、中期照护、长期照护、终末期照护,而目前在国内中期照护处于缺失状态,不仅造成了老年患者非计划性重返病房,浪费医疗资源,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方法从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入手,分析中期照护模式存在的必要性,阐述中期照护的理论、模式、软硬件,并以医联体中骨科、卒中、胸痛中期照护病房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中医药在中期照护领域中的作用,对目前医联体中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的存在的技术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探讨中期照护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同时在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其中理论研究先对国内外内的中期照护模式进行梳理,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探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是一种契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服务模式,有助于老年医疗服务的整体化和延续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追溯了老年医疗服务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构成。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老年医疗服务古已有之,从衰老理论、预期寿命延长和疾病谱的转变等方面来论述构建整体化老年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提供的老年医疗的服务内容进行阐述,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救治、急性期照护、长期照护和终末期照护,急性期照护和长期照护之间存在断层,有些急性病出院后患者,因为未得到有效和安全的中期照护,导致非计划性重复入院或者身体功能未能良好恢复,甚至于致残,直接进入长期照护模式。还论述了中期照护相关概念及模式。明确阐述了中期照护模式的定义、照护对象和形式,以及开展中期照护所需的软硬件条件,通过对三家医院的2400名老年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中期照护的需求与日常生活能力正相关;并运用服务链理论、持续照顾理论、协同论对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医疗服务是个整体的产品概念,而由于卫生体制等原因,本应该形成一条“价值链”的医疗服务流程,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关注并落实老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各个方面的需求,是“持续照护”的理论最本质的核心点。“持续照护”让有着个性化需要的老人最大可能在固定熟悉的场所长期居住,以此受到良好的照顾。相关理论支撑了中期照护模式产生的必要性。为了阐述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的可行性,先从理论方面进行论述。医联体是在中国现有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联合而成的组织构架,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形势堪忧,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有效落实进行中期照护服务,它对于连续性健康管理的实行十分重要,同时还有政府支持、资源优势互补、更为便捷、提高收入、降低费用等优势,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三方面都具有理论可行性,因此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势在必行。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老年患者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服务的有效性。取样扬州苏北人民医院肩袖损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52例为观察组,在医联体下汤汪骨科联合病房行中期照护,48例未行中期照护为对照组,对其行术后康复效果比对及UCLA评分统计学比较,显示行中期照护更加有效;取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62例作为观察组至医联体下木渎卫生院进行中期照护,138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通过ADL量表、GDS-15量表、FRA量表、EQ-5D量表进行统计学比较,显示中期照护对急性期后老年脑卒中患者有着显着的临床效果,是一种能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照护模式,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越早实施中期照护,效果越好;取样泰州市人民医院急性心梗行CPI手术患者208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00例作为观察组转入高港区人民医院进行中期照护,108例出院回家普通康复未接受中期照护,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比例进行比较,显示中期照护有益于急性心梗CPI术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实现了安全性与有效性兼得的身心康复效果。本文也对中期照护的中医药优势,在医联体下开展中期照护的政策、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补充说明。在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入手,分析了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可以产生的相关作用,如如在情绪、饮食、用药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运作较好,如中医骨伤专业历史悠久,和西医骨伤结合,在中期照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中期照护服务中要继续加强中医药理论的挖掘,促进中医药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中医药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让中医药这一我国文化瑰宝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绽放绚烂光彩。对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目前存在的政策及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康复技术和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是中期照护服务中较为关键的两样技术,对医联体内实施中期照护(主要为康复治疗)的调查显示,基层康复医疗的能力较弱,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国内刚刚发展,尚未能推广使用。他问题还包括医保支付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无力开展相关服务、软硬件标准尚未形成、绩效分配方案待确定、利润待提高、具体疾病效果评价指标缺乏以及老人多重用药、谵妄管理、跌倒和误吸等相关问题都需要关注。对医联体下中期照护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互联网医院的兴起对中期照护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及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并以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相关服务对中期照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论证“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大有可为;日间手术普及也为中期照护开展打开市场,医联体模式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强协作,医院主要负责为患者进行日间手术,并在手术后将患者送往社区医疗机构继续进行中期护理治疗,以苏北人民医院日间手术患者在家康复和社区中期照护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日间手术后社区中期照护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度,促进患者康复。增加了中期照护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在服务类型上更加多样,服务模式上更加完善,服务衔接上更加连续,具备了完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信息平台难以共享、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老年护理与康复人才短缺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结果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特色,找出最适合中期照护服务的医疗组织环境,即在医联体中社区或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不仅符合国家上下转诊、急慢分治的要求,且有利于老年患者恢复身体机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足是研究主要以理论推断为主,样本量较少,外推行有一定局限。结论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应对巨大的老年医疗需求,需要通过中期照护这一模式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断层,以面对具有复杂需求的老年患者,同时有效衔接并整合医疗资源。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中期照护服务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以有效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断层的较好模式。
张爱华[6](2019)在《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后临床症状、NIHSS评分水平、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量表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与常规西医治疗作对比,分析评价传统中医方法麦粒灸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优势和作用。研究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口服qd,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血塞通400mg静滴qd,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bi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麦粒灸“中风七穴”: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两组共治疗14天。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量表及超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1.通过计算NIHSS评分减分率评估两种治疗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为63.3%,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平均下降5.23±1.28分,对照组平均下降3.93±1.26分。两组治疗前、后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计算Barthel指数量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都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两组患者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中风诊断评定量表评分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下降,治疗组hs-CRP水平为2.95 ±2.25mg/L,对照组hs-CRP水平为4.33±2.59mg/L,治疗前后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麦粒灸“中风七穴”不仅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2.麦粒灸灸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能发挥独特的疗效。3.麦粒灸“中风七穴”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hs-CRP水平。
潘雪瑛[7](2019)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脑实质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继发脑实质损害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影响短期预后不良的因素,以提高对CVST继发脑实质损害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5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CT或MRI征象分组无脑实质损害组51例和继发脑实质损害组74例。再根据患者出院时(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按第30天的评分)的mRS评分把74例继发脑实质损害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16例。回顾性分析它们的临床资料。结果CVST继发的脑实质损害以额、顶叶损害多见,其中最多见的是顶叶损害病灶(36.49%),其次是额叶损害病灶(29.73%)。对比无实质损害患者,继发脑实质损害患者更容易出现智能障碍、癫痫、肢体无力、感觉障碍、昏迷症状,临床症状更重,入院时NIHSS评分更高,平均住院时间更长,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升高更明显,短期预后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CVST患者继发脑实质损害的风险越大(OR=1.941,95%CI:1.294-2.913);产褥期的CVST患者继发脑实质损害的风险小于非产褥期患者(OR=0.083,95%CI:0.008-0.893)。74例继发性脑实质损害患者中,相比于短期预后良好者,预后不良患者起病更急,产褥期和感染的比例更多,更容易出现昏迷症状,入院时NIHSS评分更高、GCS评分更低,血小板计数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越高,CVST继发脑实质损害患者的短期预后越差(OR=1.221,95%CI:1.022-1.459)。结论1、CVST继发的脑实质损害以额、顶叶多见;继发脑实质损害患者临床症状更重,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升高更明显,短期预后更差。2、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CVST患者继发脑实质损害的风险越大;产褥期CVST患者继发脑实质损害的风险小于非产褥期患者。3、入院时NIHSS评分越高,CVST继发脑实质损害患者短期预后越差。
陈明玲[8](2019)在《从阴虚风动论治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附熄风止痉方治疗30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分析面肌痉挛的病机特征,为从阴虚风动论治提供立论根据;观察评价熄风止痉方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古今文献对面肌痉挛的认识,根据导师多年诊治面肌痉挛的经验与体会,采用养阴熄风、祛痰定痉法,拟定熄风止痉方治疗。按照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收集面肌痉挛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熄风止痉方,对照组予卡马西平,两组均治疗2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2月观察相关指标。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肌痉挛频率、程度,计算积分改善率,评价熄风止痉方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结果 面肌痉挛发作频率:治疗后两组频率均明显减少,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后2月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治疗后2月与治疗后1月比较,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月p>0.05;治疗后2月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面肌痉挛发作程度:治疗后两组程度均有减轻,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后2月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后2月与治疗后1月比较,p均>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月、治疗后2月p均>0.05。面肌痉挛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治疗后2月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治疗后2月与治疗后1月比较,p均<0.01。组间比较,治疗后1月、治疗后2月p均>0.05。总体疗效评定:治疗组临床治愈3例(10.00%),显效7例(23.33%),有效13例(43.33%),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6.67%),显效1例(3.33%),有效18例(60.00%),无效9例(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熄风止痉方及卡马西平对面肌痉挛发作频率及程度均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减少发作频率较为明显。熄风止痉方治疗的显效率高于卡马西平,说明从阴虚风动论治面肌痉挛确有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庾国桢[9](2018)在《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TIA/轻型卒中患者不同时点中医证候要素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中风病复发的证候学特征,指导临床早期结合中医证候学分析,协助判断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短期预后。方法:连续入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脑病科在2016年10月1日~2017年8月31日期间因TIA/轻型卒中住院且发病时间在1周内的患者201例,根据90天后电话随访的情况(是否发生卒中复发事件),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31)和对照组(n=170)。收集第一部分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病、烟酒史、生化指标、NIHSS评分等。第二部分以中医四诊信息为依据,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T1)、48小时(T2)和入院第10天(T3)三个时点中医证候要素情况。第三部分基于smRSq评分记录患者90天电话随访情况。以上所有信息、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包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201例TIA/轻型卒中(NIHSS≤5分)患者,复发组患者90天生活依赖率和残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所纳入的TIA/轻型卒中患者初期中医证候要素以实证为主,大部分组合以2-3种证候要素,最突出的是内风证候,随着病情的变化,内风证候比例显着下降,气虚证候呈明显递增趋势,痰湿、血瘀证候在各个时点所占比例变化幅度不大,其中痰湿比例稍高于血疲证候;后期总体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痰湿、阴虚证候为主,证候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大部分组合较发病初期趋于单一,以1-2种证候要素组合为主;3.基于关联规则结果获得TIA/轻型卒中患者痰湿、血瘀证候往往不容易随时间变化;4.对于TIA/轻型卒中患者合并T2时点(入院48小时)内火证候和T3时点(入院10天)内风、内火证候,卒中复发风险显着增高,且90天功能结局预后不良(P<0.01);5.起病初期出现内火、血瘀证候可能与既往TIA/脑卒中病史有关(P<0.01)。结论:1.TIA/轻型卒中患者90天的功能结局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出现卒中复发的患者短期预后和功能结局更差;2.TIA/轻型卒中患者急性期总体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基本与既往研究中风病的证候学特征大致相符;3.临床中应重视TIA/轻型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内火、内风的证候变化,尤其是对在病情趋于稳定的后期重新出现内风、内火证候征象的识别;4.对于TIA/轻型卒中患者有必要把握其中医证候学特征,以期达到个体化的中医复中风险评估,这对于推动中风病“病证结合”指导下的防治工作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
李妍然[10](2018)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的特点及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近6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特点,提高对本院周边地区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特点的认识,为规范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UGI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从2012年1月到2017年12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明确病因的UGIH患者的病例信息,共919例。根据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女性组;根据患者入院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岁59岁)、老年组(≥60岁);并将6年的时间区间划分为前3年(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和后3年(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建立完善的病例资料登记表,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出血方式、血压、心率、贫血程度、出血原因、合并疾病、再出血及死亡原因等信息逐一记录、整理,归纳各信息的特点。统计构成UGIH各个病因的比例,分析前6位主要病因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对比前后3年间UGIH前6位主要病因的构成变化,以及UGIH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中发病情况的变化。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均使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前6位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209例(22.74%)、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AGML)198例(20.57%)、胃溃疡(gastric ulcer,GU)178例(19.3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EGV)103例(11.21%)、胃癌(gastric cancer,GC)71例(7.73%)、复合溃疡(compound ulcer,CU)39例(4.24%),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中以DU最多(占PU的49.1%)。2.前6位主要病因在各年龄组间比较示:DU在青年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AGML在青年组、老年组的发病率均高于中年组(P<0.05);GU在中、老年组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组(P<0.05);EGVB在中年组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组(P<0.05);GC在老年组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组(P<0.05);CU在中、老年组的发病率虽高于青年组(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女比例为3.2:1。男性主要病因依次为DU(28.03%)、GU(23.05%)、AGML(23.05%)、EGV(12.44%)、GC(8.96%)、CU(4.48%),女性主要病因依次为AGML(26.88%)、DU(21.51%)、GU(20.97%)、EGV(15.05%)、GC(9.14%)、CU(6.45%)。4.男性患者中DU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U的构成比略高于女性(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中AGML、EGV、GC、CU构成比略高于男性(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对比前3年(2012.01-2014.12)和后3年(2015.01-2017.12)引起UGIH主要病因的构成情况,发现PU比例从56.5%下降至42%(P<0.05),DU比例从29.5%下降至22%(P<0.05),AGML比例从19.7%上升至27.7%(P<0.05),EGV比例从9.1%上升至1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U、GC、CU的比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比前后3年UGIH患者的年龄组构成情况,青年人比例从19.62%降低至10.18%(P<0.05),老年人比例从38.52%增加至50.90%(P<0.05),中年人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7.对比前后3年UGIH患者的性别构成情况,男性患者比例稍上升(P>0.05),女性患者比例稍下降(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病因是DU,老年患者最常见病因是AGML。2.发生UGIH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中,DU患者以男性为主。3.与前3年相比,近3年发生UGIH的青年患者比例降低,老年患者比例增加;PU特别是DU引起UGIH的比例下降,而AGML、EGV的比例上升。4.与前3年相比,近3年发生UGIH的男性患者比例稍上升,女性患者比例稍下降,但UGIH病人的性别构成变化不大。
二、Clinical study on epilepsy follow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178 middle-aged cas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linical study on epilepsy follow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178 middle-aged cases(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PTx引发的炎性反应对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
2.2 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 |
2.3 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 |
2.4 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2型固有淋巴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脑与外周ILC2数量变化 |
2.2 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2.3 缺血性脑卒中后第3天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是IL-33的主要来源 |
2.4 IL-33能够扩增ILC2细胞数量,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缺损与脑梗死体积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
1.1.2 病耻感的内涵与相关理论 |
1.1.3 病耻感研究现状 |
1.1.4 病耻感的测量工具 |
1.1.5 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1.1.6 脑卒中与病耻感 |
1.2 提出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2.1 对象来源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样本量计算 |
2.3 资料收集 |
2.3.1 基线资料调查收集 |
2.3.2 随访资料调查收集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 |
2.4.3 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 |
2.4.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
2.4.5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
2.5 质量控制 |
2.5.1 研究设计阶段 |
2.5.2 研究实施阶段 |
2.5.3 数据处理阶段 |
2.6 伦理原则 |
2.6.1 自愿参与原则 |
2.6.2 保密原则 |
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随访完成情况 |
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
3.3 研究对象急性住院治疗期(T_1)基线资料分析 |
3.3.1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3.2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3.3 T_1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3.4 T_1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3.5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4 研究对象出院后1个月(T_2)随访资料分析 |
3.4.1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4.2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4.3 T_2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4.4 T_2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4.5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5 研究对象出院后3个月(T_3)随访资料分析 |
3.5.1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5.2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5.3 T_3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5.4 T_3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5.5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6 研究对象出院后6个月(T_4)随访资料分析 |
3.6.1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3.6.2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
3.6.3 T_4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
3.6.4 T_4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
3.6.5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
3.7 研究对象T_1、T_2、T_3、T_4四个时间点的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纵向变化趋势分析 |
3.7.1 研究对象四个时间点病耻感的趋势分析 |
3.7.2 研究对象四个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况的趋势分析 |
4 讨论 |
4.1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四个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
4.2 四个时间点病耻感的变化趋势 |
4.3 各阶段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
4.4 减轻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措施 |
5 小结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甲状腺结节现代中医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甲状腺结节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危险因素 |
4 发病机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甲状腺结节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名的认识 |
2 病因 |
3 病机 |
4 治疗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4 样本量的确定 |
研究方法 |
1 问卷调查 |
2 收集资料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组和对照组人口学资料比较 |
2 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 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基本情况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
2 情志因素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
3 饮食习惯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
4 睡眠习惯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
5 生活方式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
6 既往史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
7 家族史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性 |
3 本研究局限性 |
4 本研究未来展望 |
5 做好预防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1.1.1 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1.1.2 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
1.1.3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4 辨证论治 |
1.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的认识 |
1.2.1 脑梗死流行病学研究 |
1.2.2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
1.2.3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
1.2.4 脑梗死的发生机制 |
1.2.5 脑梗死的病理分期 |
1.2.6 脑梗死的临床分型 |
1.2.7 脑梗死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3 真实世界研究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3.1 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 |
1.3.2 真实世界研究的优势 |
1.3.3 真实世界研究之登记研究 |
1.3.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
1.3.5 卒中登记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总体设计 |
2.1.3 样本量 |
2.1.4 研究对象 |
2.1.5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1.6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2.1.7 诊断标准 |
2.1.8 治疗方案 |
2.1.9 登记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观察指标 |
2.1.10 结局指标(终点事件判定标准) |
2.1.11 研究管理和质量控制 |
2.1.12 数据管理 |
2.1.13 伦理考虑 |
2.1.14 统计学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病例一般资料 |
2.2.2 病例终点事件分析 |
2.2.3 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本研究统计结果的解读 |
2.3.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传统RCT研究设计的区别 |
2.3.3 创新点 |
2.3.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2.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现状和述评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述评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及相关构成 |
1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 |
1.1 古代老年医疗服务历史记载 |
1.2 现代老年医疗服务现状 |
2 构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2.1 自然衰老的需求 |
2.2 预期寿命的延长 |
2.3 疾病谱的转变 |
3 当前老年医疗服务主要构成 |
3.1 健康科普 |
3.2 院前急救 |
3.3 院内救治(急性期照护) |
3.4 长期照护 |
3.5 终末期照护 |
3.6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断层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期照护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 概念界定 |
1.1 中期照护 |
1.2 中期照护对象 |
1.3 中期照护模式 |
2 开展中期照护服务需要的软硬件 |
2.1 硬件条件 |
2.2 软件配备 |
3 老年患者中期照护需求相关性分析 |
3.1 出院老年患者的中期照护需求问卷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4 相关理论基础 |
4.1 服务供应链理论 |
4.2 持续照顾理论 |
4.3 协同理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
1 医联体的概念及成效 |
1.1 医联体的概念 |
1.2 医联体建设成效 |
2 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
3 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 |
3.1 政治可行性 |
3.2 经济可行性 |
3.3 技术可行性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实践可行性研究 |
1 扬州广陵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中期照护 |
1.1 肩袖损伤患者康复不足 |
1.2 肩袖损伤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1.4 实证分析 |
2 苏州木渎卫生院卒中中期照护 |
2.1 卒中患者康复不足 |
2.2 卒中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2.4 实证分析 |
3 泰州高港区人民医院心梗中期照护 |
3.1 心梗患者康复不足 |
3.2 急性心梗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3.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3.4 实证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医特色的中期照护条件分析及实践 |
1 中医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 |
1.1 丰富的中医理论优势 |
1.2 非药物治疗的临床优势 |
1.3 多管齐下的兼并优势 |
2 中期照护中的中医应用 |
2.1 情绪护理 |
2.2 饮食护理 |
2.3 中药护理 |
2.4 恢复护理 |
3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期照护的中医实践 |
3.1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 |
3.2 中期照护的中医骨伤应用 |
4 中医特色中期照护发展的相关建议 |
4.1 加强对中医中期照护理论的挖掘 |
4.2 促进中医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
4.3 强化中医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期照护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1 老年康复技术不成熟 |
1.1 医务人员中期照护康复技术应用调查 |
1.2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现状 |
2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未普及 |
2.1 老年综合评估内涵 |
2.2 老年综合评估流程 |
2.3 在中期照护服务中的应用 |
2.4 老年综合评估的效用 |
2.5 实践应用尚未普及 |
3 医保支付方式需转变 |
3.1 工作机制要创新 |
3.2 付费方式要协同 |
3.3 收费标准要统一 |
4 其他相关问题 |
4.1 三级医院无力开展 |
4.2 硬件设施尚无标准 |
4.3 软件配备缺乏规范 |
4.4 绩效分配有待确定 |
4.5 药品耗材利润不高 |
4.6 具体疾病指标缺乏 |
4.7 老年多重用药需关注 |
4.8 谵妄管理有待加强 |
4.9 吞咽误吸需要重视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期照护发展前景与机遇 |
1 “互联网+”医院为中期照护带来新机遇 |
1.1 “互联网+”中期照护模式 |
1.2 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 |
1.3 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中期照护实践 |
2 日间手术开展为中期照护带来新市场 |
2.1 日间手术概念 |
2.2 日间手术适用范围 |
2.3 基层医疗机构日间手术中期照护成效 |
2.4 日间手术普及为中期照护开展带来市场 |
2.5 推广医联体日间手术中期照护信息化平台 |
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
1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 |
2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存在问题 |
2.1 管理体系条块分割 |
2.2 信息平台难以共享 |
2.3 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 |
2.4 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 |
2.5 老年护理、康复人才短缺 |
3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
3.1 探索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
3.2 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信息档案 |
3.3 整合医保方式和服务模式 |
3.4 建立区域老年医学中心 |
3.5 加强护理、康复人才的培养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1 研究意义深远 |
2.2 研究内容创新 |
2.3 研究方法创新 |
3 研究不足 |
4 研究展望 |
4.1 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入 |
4.2 实证研究将更具经验 |
4.3 指标模型将更加细化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及灸治急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2.1 设计方案 |
2.2 研究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合并用药 |
2.5 技术路线图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指标 |
3.2 疗效评价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性别分布 |
1.3 年龄分布 |
1.4 既往史和生活史 |
1.5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比较 |
2 治疗结果 |
2.1 NIHSS评分 |
2.2 Barthel指数评分 |
2.3 中风评定量表评分 |
2.4 hs-CRP水平 |
2.5 安全性结果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结果分析 |
1.1 一般情况分析 |
1.2 临床疗效分析 |
2 “中风七穴”选穴分析 |
3 灸法与急性中风的治疗 |
3.1 灸法选择 |
3.2 灸法功效 |
3.3 施灸顺序 |
3.4 灸法作用机制的思考 |
4 小结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附件2 诊断与疗效评定量表 |
附件3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脑实质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阴虚风动论治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附熄风止痉方治疗3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
1 面肌痉挛的西医学认识及研究现状 |
1.1 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 |
1.2 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 |
1.3 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研究 |
1.4 面肌痉挛的诊断与辅助检查 |
1.5 面肌痉挛的治疗 |
2 面肌痉挛的中医学认识及研究现状 |
2.1 病名溯源 |
2.2 面肌痉挛中医学病因病机 |
2.3 面肌痉挛的中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
3 从阴虚风动论治面肌痉挛的理论研究 |
3.1 肝风内动为发病主因 |
3.2 肝肾阴虚为病理基础 |
3.3 风痰阻络为主要病理因素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熄风止痉方治疗30例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病例选择 |
1.3 治疗药物及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治疗前两组基线比较 |
2.2 治疗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面肌痉挛相关发病因素分析 |
2 熄风止痉方治疗面肌痉挛的结果分析 |
2.1 观察指标及总体疗效分析 |
3 熄风止痉方方义分析及功用特点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风病复发的中医研究概述 |
一、中风病复发的定义 |
二、中风病复发的病因病机 |
三、中风病复发的辨证分型 |
四、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变化规律 |
五、中风病的证候要素与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
六、中风病的证候要素动态演变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
七、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节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现状及进展 |
一、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定义及分类 |
二、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 |
三、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卒中复发的认识 |
四、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综合防治 |
五、未来研究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部分: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评价标准 |
四、结局指标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方案 |
二、研究过程及质量控制 |
三、统计方法 |
四、研究流程图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TIA/轻型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 |
二、TIA/轻型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两组90天功能结局smRSq评分的比较 |
四、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整体分布情况 |
五、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整体组合情况 |
六、基于关联规则的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整体演变规律情况 |
七、两组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八、两组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组合情况 |
九、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与卒中复发的相关性 |
十、不同时点中医证候要素与90天功能结局预后的关系 |
十一、不同危险因素与T1时点证候要素分布的logistics分析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一、TIA/轻型卒中患者卒中复发与功能结局的关系 |
二、TIA/轻型卒中患者卒中复发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
三、TIA/轻型卒中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组合和动态演变规律 |
四、TIA/轻型卒中患者起病初期内火、血瘀证候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
五、TIA/轻型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合并内火、内风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诊断评分量表 |
附录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附录3: 中风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附录4: 2010年简化mRS问卷(smRSq)英文原文版 |
附录5: 2011年简化mRS问卷(smRSq)英文原文版 |
附录6: 基于2011年简化mRS问卷(smRSq)翻译中文版 |
附录7: 英文缩略语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的特点及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Clinical study on epilepsy follow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178 middle-aged cases(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D]. 赵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20(01)
- [2]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刘枫.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3]甲状腺结节现代中医病因研究[D]. 王兆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D]. 周子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D]. 汤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麦粒灸“中风七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 张爱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7]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脑实质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分析[D]. 潘雪瑛.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8]从阴虚风动论治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附熄风止痉方治疗30例疗效观察[D]. 陈明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D]. 庾国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的特点及变化分析[D]. 李妍然. 泰山医学院,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