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经济扫描

2002年中国经济扫描

一、2002年,中国经济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付瑾瑜[1](2020)在《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工业遗产近几十年逐渐成为进入公众视野的遗产保护热点。工业遗产的记录档案中保存有大量信息,其中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业遗产的建筑物、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图纸和文字;非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艺流程、工作组织形式、历史回忆的纪实影像和文字。这两类记录信息由于过于专业和琐碎,公众难以对这些文字及二维图像形成系统认知,导致公众难以正确理解遗产的内涵和价值,这是当下工业遗产以及现代建筑遗产记录方法研究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而三维可视化是一项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字与二维信息转化为直观精确的三维信息模型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帮助公众认知与了解工业遗产价值的有效途径。“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隶属于西安市东部的原陕西钢厂,是西安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之一。陕西钢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至今,历经多个时期,保留有丰富的档案资料、历史影像。本论文拟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基于其保存丰富的遗产信息,借助数字化技术转化为公众直观和易读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其工业遗产内涵与价值向公众的有效传递。论文第一部分为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基础研究,总结出国际国内遗产保护文件和实践案例中遗产信息记录中涉及的被记录主体、记录内容和记录方法,针对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的被记录主体,找出其相应的记录内容和方法,并应用于本次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研究。第二部分是三维可视化在遗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三维可视化可以通过史迹信息数据化,阐释与解读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通过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可以解决对遗产的信息处理及展示和遗产本身具有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价值的解读。对比三维可视化研究多种数字化建模方法,确定其中Sketch up软件由于其简单易掌握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工业遗产记录信息的三维模型建立。第三部分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根据陕西钢厂历史发展分为诞生、发展、破产、改造再利用时期四个时期,通过资料阅读和实地调研梳理四个时期的环境和厂址条件、建筑物、设备和生产线、非物质性相关记录信息,依托价值评估,运用Sketch up软件,构建有效实现遗产记录信息文字与二维图片的三维可视化转换,通过对遗产基本信息、建筑空间演化信息、特殊工艺信息、非物质遗产信息等提取适合于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的遗产信息。还原历史场景,直观呈现其遗产价值,为其进一步应用于工业遗产的记录信息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

李儒威[2](2020)在《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民居是全人类的珍贵遗产,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西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传统民居作为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传统居住生活的历史缩影。虽然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逐步完善,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也在逐步开展,但传统民居仍在不断地消失,如何通过动态的保护历程回顾,探索新时代传统民居的保护,是当前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选取西安明城墙区域内的传统民居,通过对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测绘和历史文献的梳理,记录和评述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历程的变化,总结其中经验教训,通过保历程分析探讨传统民居保护现存问题的解决策略。首先,是对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演变形成的梳理,通过对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的形制特征和时空演变过程的介绍,对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主体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概述。其次,根据对西安地区经济、城市发展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保护体系为背景,对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发展历程及进行了划分:保护的源起(1949年—1982年)、保护的探索(1982年—2006年)、保护的发展期(2006年至今),并分析各个阶段社会背景下保护法规、保护范围及措施变化,并用现存实例反应保护历程的变化,总结各阶段保护特点。然后,通过图表对传统民居保护现状的总结,并根据保护现状分类,选取典型的保护实例的分析,根据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历程,对传统民居进行实例分析,对比传统民居总体保护现状,总结传统民居保护仍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失利的因素。最后,根据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现状和保护历程的对比分析,提出明确延续居住生活保留原住民的保护理念,提出分级分类保护、建立产权保护体系和细化法律条文的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的保护策略。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保护历程的时间变化视角,梳理和总结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的发展、演变与特征,厘清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的关键和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彭媛媛[3](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3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城市空间扩张尤为显着。建成区是衡量一个城市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对一个城市了解的切入点。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将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以城市为单位,采用Landsat影像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方法分别提取1993年、2002年、2011年、和2018年的建成区,选用扩张速度、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迁移等指标从城市尺度对各个城市建成区扩张的特点与城市间差异进行长时间序列分析,选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联系强度、联系隶属度、首位联系等指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扩张的区域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Landsat影像与DMSP/OLS、NPP-VIIRS夜光数据结合提取建成区,不仅利用了Landsat影像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保留了城市建成区的细节信息,又结合DMSP/OLS、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客观、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特点减弱了“同物异谱、同谱异物”、裸地、小村落的影响。同时以城市为单位提取建成区,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差异性,提高了分类精度。各个城市监督分类总体精度最小值为86.06%,大部分总体精度在90%以上,分类精度较高。该方法提取的建成区面积与统计数据建成区面积相关性分析R2为0.965,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建成区提取方法具有可行性、合理性。(2)湾区建成区扩张的总体特征。湾区面积由1993年的2334.53km2增加到2018年的9143.33km2,建成区面积增加6808.8 km2,平均每年增加272.35 km2。其中,2002-2011年这9年的扩张速度最快,1993-2002年这9年的扩张速度居中,2011-2018年这7年的扩张速度最慢,整体扩张速度呈现先加速后减速的状态。湾区的重心向西北25.39°方向迁移了9961.14m,1993-2018年湾区的重心虽有移动,但基本都在广州市的西南方,广州是该阶段湾区建成区重心所在地。湾区的紧凑度呈现增加-增加-减小的特点,分形维数呈现减小-减小-增加的特点,表明湾区的扩张1993-2011年填充型扩张为主,而在2011-2018年外延性扩张为主。(3)湾区各个城市建成区扩张特征。广州、佛山的扩张速度一直很高,澳门、香港、珠海这三个城市的扩张速度一直很低。1993-2018年,深圳、佛山、惠州、中山、珠海这5个起步相对较晚的城市扩张呈现先增速后减速的特点,澳门、广州、香港的这3个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呈现先减速后增速的特点,东莞、肇庆的扩张呈现一直加速的特点,江门的扩张呈现一直减速的特点。澳门、东莞、佛山、广州、香港这5个地区的重心迁移距离较短,而惠州、江门、深圳、肇庆、中山、珠海这6个地区的建成区重心移动距离相对较远。1993-2018年澳门、东莞、佛山、广州、深圳、香港、中山这7个城市的总体紧凑度增强,而惠州、江门、肇庆、珠海这4个城市的总体紧凑度减弱。(4)湾区发展模式及各城市相互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规模呈次位型,首位城市的首位度不够明显,区域的中小型城市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并没有形成东莞或者广州一城独大的现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联系加强,各城市对外联系总强度不断增大,2002年往后,广州的对外联系总强度一直居于首位。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佛山、东莞为次核心的对外联系高值区,而香港、澳门则处于对外联系总强度的低值区。从首位联系方向看,分别形成了肇庆-佛山-江门、广州-中山-珠海-澳门、东莞-深圳-惠州-香港三个小城市组群,而广州作为肇庆、佛山的首位联系方向,又将三个小城市组群联系成一个整体。

杜燕妮[4](2020)在《基于关联规则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具出口潜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中国家具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中国超越意大利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家具出口国。尽管如此,中国家具出口还面临一些问题,外部环境上,更具比较优势的新兴国家正在抢占中国原有的市场份额,国际竞争力增大,另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贸易壁垒;中国家具行业自身上,存在出口产品结构不均衡、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等问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家具出口贸易市场的开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研究以系统科学、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为指导,从产品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Apriori算法挖掘家具产品出口量与出口种类之间的关联规则,探究国际市场对中国家具在产品结构上的需求特点。通过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具出口的贸易潜力,在把握家具出口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潜力国家的市场开拓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之间的家具产品在出口量上存在明显的关联。材质层中其他材料制家具与竹藤家具和金属家具之间、竹藤家具与石制家具之间有较强的关联规则。用途层中办公家具、其他用途家具、家具零件之间有较强的关联规则。贸易国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汇率、家具产量、是否与中国同属WTO、是否内陆国家、是否与中国接壤对中国家具出口额有显着影响,“一带一路”整体属于“潜力开拓”型,其中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潜力再造型国家分别有25个、14个、32个。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东欧地区都属于潜力巨大型区域,有很大的潜力挖掘空间。文章从产品强关联规则结构、不同类别潜力国家的差异化出口营销、政府保障措施三个角度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具出口潜力开发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中国家具适应国际市场对中国家具产品结构的需求,更好的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世界各国经济面临复杂局面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也进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阶段。中国独辟蹊径的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加快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外部带动力。本研究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结合贸易引力模型,以家具出口产品结构为切入点,研究我国家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贸易潜力,有助于开发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家具出口的潜力,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陈若萱[6](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章吴婷[7](2018)在《基于多源遥感的中国大气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氮(NO2)是大气中重要的化学成分,也是大气中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NO2浓度时空变化对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制定环境污染控制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利用OMI、GOME、SCIAMACHY、GOME-2的大气N02浓度数据,探究了我国大气NO2浓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分析了经济和政策对大气N02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不同传感器获得的N02浓度数据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异质性存在差异。GOME、SCIAMACHY、OMI和GOME-2在区域尺度、省尺度和栅格尺度以及不同季节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传感器监测的对流层NO2浓度数据平均值大小是 GOME>SCIAMCHY>GOME-2>OMI。SCIAMACHY 数据与GOME和GOME-2A数据最大差异在冬季,分别高-10.16%和17.51%;SCIAMACHY数据比OMI数据在最大差异在春季,比OMI高72.8%;GOME-2A和GOME-2B数据与OMI数据最大差异在春季和夏季,分别比OMI高48.5%和41.55%。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平均N02浓度的差异在省尺度最大,区域尺度次之,栅格尺度最小。过境时间相近的传感器获得的N02浓度相近且与地面监测N02浓度日均值的比值接近1。综合不同传感器数据对比结果和获取数据时间的一致性,选择GOME、SCIAMACHY和GOME-2A反演的数据生成长时间序列的大气NO2浓度数据。中国大气N02浓度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东部NO2浓度高,浓度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华北平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NO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经济发展有关。西部N02浓度低,该地区NOx人为排放量较低,主要是受自然排放源影响。中国大气NO2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最高(8.2×1O15molec.cm-2),夏季NO2浓度最低(3.8×1015molec.cm-2),春秋季居中且浓度接近(分别为5.4和5.7×1015 molec.cm-2)。NO2浓度季节变化受气象要素、土壤排放以及大气沉降影响。中国大气NO2浓度长时间序列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增长到2011年,2012年开始下降,其中2003-2011年增速最高,平均每年增加9.3%,N02浓度年变化趋势与NOx排放量具有强相关(R2=0.93)。分省NO2浓度变化趋势分为三类,第一类是NO2浓度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NO2浓度第一次下降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二次下降是“十二五”规划期间控制政策的影响,NO2浓度上升则与经济发展相关。第二类N02浓度变化规律是先下降后上升,这些省份NO2浓度和GDP相关性较强,政策对N02浓度影响较少。第三类NO2浓度不断下降,.N02浓度和GDP没有显着的相关性,N02浓度主要受气温、降水影响。大气N02浓度与经济要素和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进行面板分析的结果表明,火力发电量、农用柴油消耗量、公路客运量和公路货运量对大气NO2浓度有显着增加影响。NO2浓度变化与GDP具有强相关性,从1997年至N02浓度峰值年份,大部分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较高。政策要素“十二五”规划对大气NO2浓度有显着减少的影响,尽管期间GDP仍不断上升,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N02浓度峰值年份至2016年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明显下降。“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对NO2浓度影响不显着,表明N02浓度的减少被快速增长的经济所抵消。综上,利用不同传感器可以获得长时间序列的大气N02浓度数据,中国大气NO2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NO2时空变化特征与NOx排放和气象因素相关,长时间序列N02浓度变化受经济和政策的双重影响。研究结果对我国空气污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制定空气质量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吴群涛[8](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刘霞云[9](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刘翔宇[10](2015)在《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乏杰出案例的辽代建筑,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辽代建筑所做的研究对理解唐宋变革时期的建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探寻中古时期建筑设计规律、建筑文化现象,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的宗教思想的关键。本文以学界对辽代建筑已有的高水平研究为基础,聚焦于相对被前人所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大同华严寺以及薄伽教藏殿,在辽代建筑整体及辽代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视角下所做的个案综合研究。论文首先对华严寺自辽代创立以来至今的各时期兴衰过程及缘由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尤其重新发掘了华严寺之于辽代政权及国家宗教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考察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学术史各阶段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与价值。进而以薄伽教藏殿目前最为详实的调查报告为支撑,在分析辽代建筑形象总体发展进程以及对辽代建筑中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装饰手段的探寻中,理解薄伽教藏殿的外部形象,随即对其在当时佛教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完整内部宗教空间设计进行解读。

二、2002年,中国经济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中国经济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内外文化遗产信息记录相关综述
        1.2.3 国内外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相关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工业遗产信息记录方法
    2.1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发展历程
        2.1.1 遗产信息记录的演变
        2.1.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现状研究
    2.2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涉及的信息记录分析研究
        2.2.1 国际工业遗产和其它遗产相关文件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2.2.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法规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2.3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的记录方法
        2.3.1 编目的记录方法
        2.3.2 建立档案的记录方法
        2.3.3 适宜的记录方法选取
    2.4 工业遗产保护管理文件中档案录入的遗产信息
        2.4.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着录说明》中的遗产信息
        2.4.2 《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规范》中的遗产信息
        2.4.3 《爱尔兰工业遗产记录和保存原则》中的遗产信息
        2.4.4 工业遗产档案中遗产信息的分类
    2.5 本章小结
3.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路线
    3.1 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内容的确定
        3.1.1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信息提取
        3.1.2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价值的判断
    3.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建构软件比选
        3.2.1 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软件
        3.2.2 不同三维可视化软件适合建构的遗产信息
        3.2.3 不同被记录主体中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
    3.3 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应用实践
        3.3.1 遗产信息记录案例中的三维可视化
        3.3.2 相关三维可视化研究案例
    3.4 基于sketch up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
        3.4.1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技术特点
        3.4.2 基于su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实践应用
        3.4.3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动态化记录
    3.5 本章小结
4.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4.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认知
        4.1.1 区位条件
        4.1.2 发展历史
        4.1.3 历史分期
        4.1.4 调研范围
        4.1.5 调研范围内建筑情况
    4.2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4.2.1 工业遗产宪章中谈及的价值
        4.2.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4.2.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
        4.2.4 不同遗产信息所记录的陕西钢厂遗产价值
    4.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遗产基本信息三维可视化
        4.3.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历史规模演变
        4.3.2 陕西钢厂历史规模演变三维可视化
    4.4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特殊工艺信息三维可视化
        4.4.1 诞生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4.4.2 诞生时期生产场景三维可视化
        4.4.3 发展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4.5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建筑空间演化信息三维可视化
        4.5.1 建筑功能演变
        4.5.2 单体建筑建筑功能和空间演变
    4.6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非物质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4.6.1 发展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4.6.2 再利用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4.7 本章小结
5.结论
    5.1 论文的研究结论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展望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源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传统民居保护的必要性
        1.2.2 西安传统民居保护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对传统居住建筑保护的研究
        1.4.2 国内对传统民居保护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2.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的演变
    2.1 西安地区的居住史
    2.2 西安地区传统民居形制演变
        2.2.1 西安地区传统民居形制演变的影响要素
        2.2.2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形制特征
    2.3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的时空演变
        2.3.1 唐至元朝明城区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2.3.2 明清时期明城区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2.3.3 民国时期明城区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2.4 小结
3.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的历史进程
    3.1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历程的划分
        3.1.1 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背景
        3.1.2 建国后西安社会经济、城市发展背景
        3.1.3 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历程的分期
    3.2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的源起(1949-1982)
        3.2.1 土地公有制下的西安传统民居
        3.2.2 重要法规文件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推动
        3.2.3 传统民居单体建筑控制保护阶段
        3.2.4 现存保护实例
    3.3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的探索(1982-2006)
        3.3.1 城市建设下的西安传统民居
        3.3.2 重要法规文件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推动
        3.3.3 传统民居街区范围保护更新阶段
        3.3.4 现存保护实例
    3.4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的发展(2006-至今)
        3.4.1 建筑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民居保护
        3.4.2 重要法规、文件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推动
        3.4.3 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再利用阶段
        3.4.4 现存保护实例
    3.5 小结
4.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典型院落研究
    4.1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现状研究
        4.1.1 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4.1.2 传统民居综合现状
    4.2 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分类
        4.2.1 院落格局完整的传统民居
        4.2.2 院落格局破坏的传统民居
        4.2.3 单体建筑留存的传统民居
    4.3 传统民居典型院落保护历程研究
        4.3.1 院落格局完整——西羊市马宅
        4.3.2 院落格局损坏——东木头市李宅
        4.3.3 单体建筑保留——安居巷41号
    4.4 传统民居保护现存问题总结
        4.4.1 保护更新行为混乱
        4.4.2 保护利用模式单一
        4.4.3 原住家庭流失
        4.4.4 产权主体模糊
        4.4.5 公众参与缺失
        4.4.6 保护政策欠缺
    4.5 小结
5.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理念和策略
    5.1 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理念
    5.2 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策略
        5.2.1 分级分类保护
        5.2.2 建立产权保护机制
        5.2.3 完善民居保护体系
6.结论
    6.1 归纳和总结
        6.1.1 结论
        6.1.2 创新点
    6.2 不足和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3)基于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夜光数据和Landsat数据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1.2.2 建成区提取方法研究
        1.2.3 建成区扩张时空特征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区位条件
        2.1.2 社会经济情况
        2.1.3 战略意义及相关政策
    2.2 源数据
        2.2.1 Landsat数据
        2.2.2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
        2.2.3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2.2.4 统计年鉴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Landsat数据预处理
        2.3.2 夜间灯光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建成区的提取
    3.1 建成区概念与提取方法
        3.1.1 建成区概念
        3.1.2 建成区提取方法
    3.2 Landsat影像建筑物提取
    3.3 夜间灯光影像确定建成区范围
        3.3.1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确定建成区范围
        3.3.2 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确定建成区范围
    3.4 灯光影像范围与监督分类结果相交得到最终建成区
    3.5 结果分析与评价
        3.5.1 Landsat监督分类精度评价
        3.5.2 Landsat影像与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结合提取建成区结果分析与评价
        3.5.3 Landsat影像与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结合提取建成区结果分析与评价
        3.5.4 建成区提取结果与统计数据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成区扩张时空特征分析
    4.1 建成区扩张的空间特征分析
    4.2 建成区扩张速度与强度分析
        4.2.1 扩张速度分析
        4.2.2 建成区扩张动态度
        4.2.3 扩张强度分析
    4.3 建成区扩张形态分析
        4.3.1 紧凑度分析
        4.3.2 分形维数分析
    4.4 重心迁移分析
        4.4.1 重心计算
        4.4.2 大湾区整体重心迁移分析
        4.4.3 湾区各地区重心迁移分析
    4.5 城市规模及联系强度分析
        4.5.1 城市首位度
        4.5.2 位序-规模法则
        4.5.3 城市联系强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的文章

(4)基于关联规则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具出口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一带一路,,国家范围界定
        2.1.2 家具产品概念界定
        2.1.3 出口贸易潜力概念界定
        2.1.4 出口产品结构概念界定
    2.2 方法概述
        2.2.1 Apriori算法
        2.2.2 贸易引力模型
    2.3 理论基础
        2.3.1 系统科学理论
        2.3.2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2.3.3 要素禀赋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家具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3.1 中国家具贸易现状
        3.1.1 家具产业规模
        3.1.2 家具进出口贸易概况
        3.1.3 中国家具出口产品结构
    3.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具出口总体贸易分析
        3.2.1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总体出口额
        3.2.2 “一带一路”国家在中国家具出口市场的份额
    3.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3.3.1 出口区域
        3.3.2 出口国别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家具出口产品结构的关联规则挖掘
    4.1 关联规则挖掘模型构建
        4.1.1 研究对象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1.3 数据预处理
    4.2 挖掘结果分析
        4.2.1 材质层中竹藤、其他材料制、石制、金属家具间有强关联规则
        4.2.2 用途层中其他用途、办公、家具零件、卧室家具间具有强关联规则
        4.2.3 底层中多个家具种类间有强关联规则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家具出口贸易潜力测算
    5.1 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5.1.1 变量选择
        5.1.2 模型构建
        5.1.3 数据来源
    5.2 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5.2.1 平稳性检验
        5.2.2 协整性检验
        5.2.3 回归分析
    5.3 家具出口潜力测度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家具出口贸易潜力开发对策建议
    6.1 基于家具产品强关联规则结构的对策建议
        6.1.1 积极增强家具产业链信息交互
        6.1.2 推出家具出口销售优惠组合套餐包
        6.1.3 促进中小家具出口企业抱团合作
        6.1.4 提高家具产品附加值
    6.2 针对不同类别潜力国家的差异化出口营销建议
        6.2.1 深耕中国与潜力巨大型国家和地区的全面合作
        6.2.2 深入推进中国与潜力开拓型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
        6.2.3 深化开展中国与潜力再造型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合作
    6.3 基于政府保障措施实施的对策建议
        6.3.1 积极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自由发展
        6.3.2 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6.3.3 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市场开拓
        6.3.4 扩大中国家具产业规模
    6.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7)基于多源遥感的中国大气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监测大气NO_2浓度的传感器
        1.2.2 大气NO_2浓度时空变化趋势研究
        1.2.3 长时间序列NO_2浓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1.2.4 目前大气NO_2浓度变化趋势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介绍
    2.2 数据
        2.2.1 大气NO_2浓度数据
        2.2.2 氮沉降速率数据
        2.2.3 NO_x排放清单数据
        2.2.4 气象数据
        2.2.5 社会经济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不同来源大气NO_2浓度对比分析
        2.3.2 长时间序列的大气N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2.3.3 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长时间序列NO_2浓度数据集的生成
    3.1 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对比分析
        3.1.1 GOME(GOME和GOME-2A)和SCIAMACHY反演的NO_2浓度比较
        3.1.2 OMI和SCIAMACHY反演的NO_2浓度比较
        3.1.3 OMI和GOME-2(GOME-2A和GOME-2B)反演的NO_2浓度比较
    3.2 OMI和GOME-2A与地面NO_2浓度对比分析
    3.3 长时间序列NO_2浓度数据集的生成
        3.3.1 基于地面站点NO_2浓度日变化分析
        3.3.2 卫星过境时间点NO_2浓度与日均值的比值
        3.3.3 我国1997-2016年长时间序列数据
第四章 中国大气NO_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4.1 全国大气NO_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4.2 大气NO_2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4.2.1 大气NO_2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4.2.2 NOx排放对大气NO_2浓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4.2.3 气象因素对大气NO_2浓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4.3 1997-2016年中国大气N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4.3.1 1997-2016年全国尺度大气NO_2变化特征
        4.3.2 1997-2016年省尺度大气NO_2变化特征
第五章 中国长时间序列大气NO_2浓度变化综合因素分析
    5.1 NO_2浓度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1.1 NO_2浓度与GDP变化的相关性
        5.1.2 1997-2016年NO_2浓度变化量的经济成本
        5.1.3 NO_2浓度降低对经济危机的指示
    5.2 政策对大气NO_2浓度的影响分析
    5.3 NO_2变化影响的经济与政策因素综合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何研究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基本研究材料
    四、研究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七、论文收获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百年以来大同华严寺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初现辽代建筑:日本学者的调查与研究
        一、伊东忠太的发现
        二、关野贞的两次调查与断代
        三、村田治郎的调查与研究
    第二节、深入研究阶段: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与研究
        一、后来居上
        二、辽、金、宋构之别
    第三节、近五十年的调查与研究
        一、文物保护主导下的调查与研究
        二、欧美学者的研究
第二章、大同华严寺的千年历史走向
    第一节、肇自元魏、李唐之说
        一、溯源
        二、正统观念下的附会
    第二节、辽代华严寺的创立与扩建
        一、战乱之地大同
        二、辽兴宗建寺的背景
        三、辽道宗敕建大华严寺
        四、华严寺的御容殿
    第三节、高僧主导下的金、元两度重兴
        一、金朝之华严寺
        二、慧明、海云与蒙元时期的大华严寺
    第四节、地方关怀下的明、清华严寺
        一、废寺复立的华严寺
        二、上、下华严的重修与地方支持
第三章、薄伽教藏殿调查补记和新识
    第一节、薄伽教藏殿的建筑本体
        一、台及地面
        二、墙体及门窗
        三、殿身铺作
        四、柱、平面及用尺
        五、梁架结构
        六、藻井与平棊
        七、建筑彩绘
        八、屋盖
    第二节、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及天宫楼阁
        一、藏身
        二、壁藏铺作
        三、钩栏华版
        四、屋面
        五、彩绘
    第三节、薄伽教藏殿的塑像造型、服饰与妆銮
        一、佛像
        二、菩萨像
        三、弟子像
        四、供养人像
        五、天王像
        六、其他塑像
    第四节、附属文物情况
        一、牌匾
        二、殿内碑刻
第四章、由斗栱组合及补间铺作驼峰解读辽代建筑和薄伽教藏殿外部形象
    第一节、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辽代建筑分期
    第二节、从斗栱组合解读辽代建筑形象
        一、结构需要亦或形象追求
        二、七铺作斗栱组合的两种极端风格
        三、薄伽教藏为代表的五铺作斗栱组合
        四、杂糅并置的多样化斗栱组合
    第三节、辽式驼峰与栱眼壁彩绘考
        一、辽代建筑的补间铺作与驼峰
        二、辽式驼峰的来源及表达内容
        三、绘制与塑造:栱眼壁彩画与驼峰
    第四节、尘世与净土的空间界限
第五章、薄伽教藏殿内部空间的宗教观念表达与设计
    第一节、薄伽教藏殿反映的辽代佛教思想
        一、末法观念下的薄伽教藏殿藏经、内部空间及三世佛
        二、薄伽教藏殿对华严思想的具现化表达
    第二节、薄伽教藏殿内部宗教空间设计
        一、塑像的整体空间设计意匠
        二、殿内的顶面设计及其对宗教空间环境的营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华严寺大事年表
附录二、华严寺石刻、题记文辑录
附录三、1980年代薄伽教藏殿维修前测绘测稿内容总录
附录四、新绘薄伽教藏殿测绘图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2002年,中国经济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D]. 付瑾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西安明城区传统民居保护历程研究[D]. 李儒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D]. 彭媛媛.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关联规则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具出口潜力研究[D]. 杜燕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7]基于多源遥感的中国大气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章吴婷. 南京大学, 2018(05)
  •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D]. 刘翔宇. 天津大学, 2015(08)

标签:;  ;  ;  ;  

2002年中国经济扫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