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秋知春花园和商业楼(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指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王祎[2](2018)在《北京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及对策思考》文中认为伴随1998年的住房商品化改革,中国城市社区间的异质性逐渐增强,不同收入阶层在居住空间上的分异逐渐显现。论文使用从三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以及北京市政府网站获取的市场租房、公租房和市场租房补贴数据,对北京市中低收入群体的空间分异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围绕4个问题展开:(1)北京市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异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如何?(2)北京市的公租房项目是否有助于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异?(3)北京市的公租房项目(“补砖头”)与市场租房补贴项目(“补人头”)哪个更有助于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异?(4)如何理解和应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至2018年,作为北京市所有收入阶层中居住空间分异度最高的群体,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空间分布愈加“外围化”和“不均匀化”。补人头”的市场租房补贴项目可以缓解中低收入群的居住空间分异,而“补砖头”的公租房项目则会导致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公租房和市场租房补贴的覆盖范围很小,远不能满足北京市数百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综上,本文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的空间分异提出了几点思考。第一,要辩证地看待居住空间分异。在市场力的作用下,不同收入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异是一种必然。但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过度聚集会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政府应当通过住房和规划政策对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调控。第二,居住混合政策不是万灵药。不同收入阶层的居住混合对中低收入人群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混合住区的人群收入差距不宜过大,避免巨大的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第三,北京市政府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需求,住房规划部门要从以“补砖头”为主导的住房保障政策逐步转向以“补人头”为主导的住房保障政策,并逐步提升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王煦立[3](2017)在《“密路网”下的街区形成研究 ——以北京海淀区小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题来源于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针对优化街区路网结构的内容。其中明确提出了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广街区制;实现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实现“密路网”等理念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促进土地节约利用等内容。当前,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人口规模日益增加的同时,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峻,“稀路网、宽马路”的城市道路布局方式难以满足当前交通需求,封闭的超大尺度小区不仅对外阻碍了城市支路交通的顺畅,形成了功能单一、景观单调的街道立面,人们居住的小区也逐渐成为封闭区域,将城市隔绝在外。街区本应是内部居住功能与外部道路交通功能相协调的产物,铺设密路网、建设街区或许能够成为转变这种城市现状的契机。本文从人的街区生活和城市道路组织两个方面出发,运用现场调研、文献研究、统计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尝试建构出针对北京市海淀区“密路网”的街区形成模式,以期促进小区开放和街区建设工作得以更加顺利、有序地进行。本文首先阐述了“密路网”、“街区制”等相关概念,明确了研究对象与范围;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之后从人的活动和交通需求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对人的活动、居民邻里交往层次、社会组织与街区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独立街区单元模式;从城市交通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对北京市各区域的交通供需密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北京海淀区的街区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的合理范围。最后结合国外建设经验提出了小区道路开放的方式。从街区单元层面、景观与公共空间层面、服务设施层面、道路与停车空间层面四个层面出发,针对海淀不同区位、建设类型小区提出了小区向街区转化的街区模型。从行政、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安全防卫四个角度出发,提出密路网条件下街区建设及小区开放的宏观策略。
龙家凌[4](2010)在《“隐士”的建筑——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澳大利亚建筑师作品》文中提出在经济、市场、地域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延伸到建设设计上,大量的西方建筑设计作品在中国土地上拔地而起。澳大利亚近年来为中国市场创作的建筑作品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论文以文化为视角,从澳大利亚地域、社会、宗教、民族与艺术等方面,探析澳大利亚文化精神——自由与追求,“孤立”与“傲慢”,乐观与包容,务实与简单。着重阐释了澳大利亚建筑的特质,解析了澳大利亚建筑的基本精神——独立与悠然;澳大利亚建筑的基本特征——绝世独立、悠然之情、小中见大、场所关联、融入景观;剖析了澳大利亚当代建筑思想的深层意味,以及在功能、空间、技术、材料、环境和精神等方面的典型设计手法;揭示了其在澳大利亚建筑教育和建筑师事务所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澳大利亚建筑师事务所在中国创作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访问,求证了澳大利亚建筑师事务所的工作方法及设计理念;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实地访问、感知和多层次分析,全方位地展现了澳大利亚建筑特质的存在:理念、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视觉形态、艺术品格……论文以澳大利亚建筑风格的研究为基础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展望结尾,结合了澳大利亚与中国建筑异同,揭示了中国建筑设计未来发展之路。
搜畅网[5](2006)在《体育黄页》文中指出德国户外运动品牌Kolumb(中文译名:哥仑步),来自德国,是欧美着名的户外运动品牌,自1998年诞生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以来,秉承“缔造真实户外感受”的品牌理念,Kolumb利用丰富的专业设计与制作经验,选择高科技的户外功能性面料,为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们提供全系列的户外用品,其优异的性能不仅经过户外自然环境的考验,成为世界顶级登山队——西藏登山队唯一指定运动装备,更完全满足人们体验户外生活的需求,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带来无限乐趣。
何剑华[6](2004)在《用hedonic模型研究北京地铁13号线对住宅价格的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效应涉及多个相关领域,是一个热门的基础性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铺开,对这个课题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加。本文即尝试以北京地铁 13 号线为例,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效应。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效应分解为“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两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文献综述归纳已有的研究方法,确定了以建立 hedonic 模型为主、以均价比较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 对空间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铁 13 号线的站点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半径约为 1 千米。处于地铁站周边 0.5 千米范围内和 0.51 千米范围内的住宅单价比处于距离地铁站 12 千米范围内的住宅单价分别约高出 700 元/平方米和 400元/平方米;按比例计算分别是 9%和 1%。住宅总价也有类似的规律。这一价格差主要是由 13 号线建设带来的。在时间效应方面,从 1999 年到 2004 年,随着13 号线的施工和运营,在站点周边 1 千米半径范围内,住宅总价和单价分别上升了约 78000 元和 780 元/平方米,如果以比例关系来度量,分别提升了 16 %和18%。这一增幅是由 13 号线的建设以及与之同步的 13 号线交通走廊的区域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整体改善共同带来的。综合空间和时间效应,截止至 2004 年初,13 号线为周边商品住宅带来增值效益的下限约为 46 亿元,上限约为 110 亿元。 对 13 号线不同站点的效应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效应大小取决于轨道交通线是否成为周边区域的重要通勤途径、站点对周边地区在整个城市交通网络内的可通达性的改善程度如何。此外,13 号线周边房地产市场对 13 号线的“动工”和“通车”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存在良好的反应,平均来说,住宅价格在动工和通车后一年内上涨速度最快。在可通达性改善较大的站点(上地和西二旗站),这一过程略有提前;在可通达性改善较小的站点(五道口和知春路站),这一过程略有滞后。 最后,论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要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特许经营者的现金流,应侧重于实行与房地产的联合开发,而非建立增值效益返还策略等建议。
阎波[7](2011)在《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近百年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固有式”到50年代“民族形式”的演变,再到80-90年代对地域建筑现代表达的追求,及至21世纪后对本土建筑理性创新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是一部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建筑的创作史。这期间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由于理论体系的建构不足,“民族性”与“现代化”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进入21世纪后,中国建筑师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语境下,仍然在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本土建筑的创新探索。然而在当前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中国建筑创作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风格泛滥、特色消失、文化缺失。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日益国际化,中国建筑师在与境外建筑师之间的博弈中处于劣势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建筑师在21世纪如何创新发展中国地域建筑文化?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这就是论文尝试回答的问题。论文在纵向上回顾了整个20世纪中国建筑师群体对地域建筑思想的追求历程,在横向上分析比较了不同建筑师的地域建筑创作观念及作品,从地域建筑创作的视角对近百年来中国建筑师群体发展中国建筑的思想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对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创作方法进行了归类分析整理,期望为当代中国建筑师从事地域建筑创作指明方向。论文首先界定了中国建筑师、地域建筑的概念,对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研究的意义、目的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结构框架,并对当前国内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论文主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的整体概述、中国建筑师群体在各个时期对中国地域建筑创作的思想与实践、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上的困境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主干第一部分。论文第二章对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进行了整体概述。首先对中国建筑师群体的构成与特点进行了简述;其次论文对中国建筑师地域建筑创作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第三,论文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辩证地阐述了影响中国建筑师进行地域建筑创作的主要因素并理清了各项影响因子与地域建筑创作的关系。其中内因有建筑师的主体特征,包括教育背景、年龄层次、学识修养等;外因有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历史文脉、技术特征等几个重要方面。主干第二部分。第三~七章以建筑师为主体,对中国建筑师地域建筑创作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解析,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建筑师对地域建筑创作不懈追求的思想历程及他们卓越的理论和实践建树。这并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带着当代人的眼光,带着今天对地域建筑思考的问题,来寻找推进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思想资源和人文智慧。中国建筑师对地域建筑创作的各种思想探索在文中分别独立成章,详细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及建筑师的教育背景,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各自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主干第三部分。第八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从当代建筑师自身的局限性、教育教学体系、市场化的创作环境等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上的困境作了分析。为了促进中国地域建筑创作的发展,论文对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上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探索研究。期望中国建筑界从自身修养的提高、教学体系的完善、传统文化的灌输等多方面培养中国建筑师的地域主义创作观。最后,论文作了总结性的论述,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当代中国建筑师地域建筑创作前景进行了展望。
于滢[8](2009)在《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住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一件大事,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近几年来,高层住宅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简直与低、多层住宅不分伯仲,可以说城市住宅高层化的趋势已势不可挡。高层住宅涉及自然、社会、经济、人文、规划和建设的因素。在肯定中国住宅高层化发展大方向的同时,还应重视并解决它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筑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高层住宅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她实现了人类长久的梦想,为人类城市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同时其对城市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有许多高层住宅只注重整体体量和形象,不注重细部造型,破坏了建筑的整体美感,进而影响到城市景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如何让高层住宅融于自然,融于城市,使之亲切宜人,是高层住宅设计的研究方向。高层住宅作为现代科技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其细部造型充分体现了高层住宅的丰富和多样,她提升了居住的品质,使之更具人性化和美感。高层住宅的细部造型设计是由自然、生活、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所决定。各个因素相互之间既有复杂的关联又能给细部造型造成影响。如何从各种作为表象的高层住宅细部中探求规律,是能够对其细部造型继续创作的关键。本课题将通过分析研究高层住宅细部造型的特殊性,结合支配细部造型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归纳出其特有的设计原则和手法,达到一定的建筑设计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将作为对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思维和方法的补充,丰富其设计理论手段,从细部造型这一层面为高层住宅的深化设计提供有益的作用。
李明[9](2007)在《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对沿线土地价值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捷高效、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大容量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由于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被广泛认为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普遍面临着建设资金短缺、营运收支难以平衡等难题。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给站点周边房地产带来的增值效益,却被其所有者和使用者所独享,并没有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定量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周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协调互补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典型的综合开发影响的定量研究模型,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影响定量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必要性,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对沿线土地的影响机理。论文介绍了国外运用较多的几种定量分析模型,包括资产价值模型、交通成本模型和特征价格模型,并分别分析了各模型的特点以及在运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资产价值模型中的地价函数模型的适用性较广,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影响定量分析,但该研究模型没有考虑区域性影响因素,因此本文改进了地价函数法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北京市地铁13号线分析得出模型参数,并对模型参数运用上海市地铁1号线进行了实证,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立的模型及参数对武汉市1号线二期工程的定量影响进行了预测,预测情况基本上能反映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对沿线土地影响的程度。最后,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增值效益的利益还原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直接和间接的利益还原方式,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利益还原需要的配套政策和建议。
赵习习[10](2007)在《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虽然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已经从只注重住宅套型设计转向注重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外部空间序列组织混乱,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如何营造高品质的外部空间环境,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围绕“外部空间序列设计”这一主线展开,其中心思想是通过外部空间序列组织来提升居住小区的品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研究以“空间”为切入点,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原则,结合贯穿于居住小区发展的理论,以及居民在外部空间中的行为、心理分析,从“人——环境——场所”的关系中,来研究当前外部空间序列的设计。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点,重新审视设计中的不足,重点分析了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的构成、特征,以及外部空间序列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设计组织与整合等,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以期真正为居民服务。最后结合具体的设计实践,分析和总结了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期望可以为今后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锦秋知春花园和商业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秋知春花园和商业楼(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北京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及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1.1 中低收入人群 |
1.1.2 居住空间分异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4 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范围 |
1.4.2 数据来源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流派 |
2.1.2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影响 |
2.1.3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测度方法 |
2.1.4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对策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视角 |
2.2.2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对策 |
第3章 基于市场租房数据的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
3.1 租房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3.1.1 租房数据的采集和清理 |
3.1.2 中低收入家庭可承担租房的筛选 |
3.2 定量分析方法 |
3.2.1 聚集度:密度指数和比重指数 |
3.2.2 均匀度:分异指数 |
3.3 研究发现 |
3.3.1 中低收入家庭愈发承担不起北京市逐年攀升的房价 |
3.3.2 低价租房聚集区外移,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见成效 |
3.3.3 城乡结合部的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布最不均匀 |
3.3.4 中低收入群体可承担租房的空间分异最为严重 |
3.4 典型街道剖析 |
3.4.1 高度分异:房山区窦店镇 |
3.4.2 中度分异:通州区永顺镇 |
3.4.3 轻度分异:顺义区双丰街道 |
3.5 小结: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分布愈加“外围化”和“不均匀化” |
第4章 公租房对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 |
4.1 公租房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4.2 研究发现 |
4.2.1 北京市公租房供应量远不能满足所有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
4.2.2 配套建设是北京市公租房最主要的建设筹集方式 |
4.2.3 公租房项目在城乡结合部集中分布 |
4.2.4 入住公租房小区会加剧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空间分异 |
4.2.5 公租房小区并不能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公交可达性 |
4.2.6 公租房小区周边的公共服务配套匮乏,租户福利流失 |
4.2.7 住户贫富差距过大导致保障房配建小区的社会冲突频发 |
4.3 小结:公租房无法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的高度分异 |
第5章 公租房和市场租房补贴对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分异影响的比较——以海淀区为例 |
5.1 市场租房补贴和数据的采集 |
5.2 研究发现 |
5.2.1 市场租房补贴给予了中低收入家庭更高的居所选择自由度 |
5.2.2 市场租房补贴可以改善中低收入群的居住空间分异 |
5.2.3 补贴租房所在小区公交可达性和公共服务完善程度更高 |
5.3 小结:“补人头”可以缓解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的高度分异 |
第6章 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分异的对策思考 |
6.1 辩证看待不同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异 |
6.1.1 市场力的作用下,不同收入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异是一种必然 |
6.1.2 中低收入群体的过度聚集会造成一系列负面的社会效应 |
6.2 居住混合政策不是万灵药 |
6.2.1 源自内部居民社会关系的邻里效应 |
6.2.2 源自外部因素的邻里效应 |
6.2.3 邻里效应具有两面性 |
6.2.4 混合住区的人群收入差距不宜过大 |
6.3 在城市发展中考虑到弱势群体对居住空间的基本需求 |
6.3.1 中低收入人群是城市开发中的脆弱人群 |
6.3.2 从“补砖头”转向“补人头” |
6.3.3 完善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表1 北京市市场租房信息(数据样例) |
附表2 北京市各街道聚集度和均匀度计算结果(2015 年,2018 年) |
附表3 北京市公租房配租信息(2011年10 月至2018年2 月) |
(3)“密路网”下的街区形成研究 ——以北京海淀区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密路网” |
1.3.2“街区制” |
1.3.3 城市街区 |
1.3.4 邻里单元 |
1.3.5 组团街坊 |
1.3.6 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街区形成的基础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国内外住区的建设实例 |
2.2.1 日本住区建设与街区制 |
2.2.2 法国的居住街区再开发 |
2.2.3 荷兰的半封闭式居住街区 |
2.2.4 国内的开放式街区实践 |
2.3 北京封闭式小区的产生与发展 |
2.3.1 北京第一批单位大院的建设 |
2.3.2 大街坊住宅区的建设 |
2.3.3 大尺度小区的建设 |
2.3.4 大尺度小区的发展 |
2.3.5 小区的封闭化 |
第3章 人的活动与街区的关系 |
3.1 人的活动与街区规模 |
3.1.1 步行环境 |
3.1.2 公共交通环境 |
3.2 居民邻里交往与街区开放层次 |
3.2.1 居民邻里交往层次 |
3.2.2 街区空间开放层次 |
3.2.3 街区空间景观层次 |
3.3 居民的社会组织与街区管理 |
3.3.1 行政管理 |
3.3.2 小区自治 |
3.4 居住小区与街区服务设施配置 |
3.4.1 盈利性服务设施配置 |
3.4.2 非盈利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3.5 街区独立单元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交通与街区道路系统 |
4.1 中外路网密度差异 |
4.1.1 城市整体角度 |
4.1.2 街区角度 |
4.1.3 相对角度 |
4.2 北京交通与供需关系 |
4.2.1 道路网密度影响因素 |
4.2.2 北京市交通需求与供给能力分析 |
4.2.3 区域交通密度供需关系 |
4.3 道路间距与路网密度 |
4.3.1 北京与东京城市道路等级及间距 |
4.3.2“密路网”建设要求 |
4.3.3 供需平衡条件下的区域路网密度 |
4.3.4 供需平衡条件下区域内部路网密度 |
4.3.5 海淀区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 |
4.4“密路网”模式下街区道路系统 |
4.4.1“密路网”的小区道路系统 |
4.4.2“密路网”的居住街区道路系统 |
4.4.3 小区道路系统与开放方式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海淀区街区形成模式与措施 |
5.1 海淀区小区建设概况 |
5.2 小区分类 |
5.2.1 以区位划分 |
5.2.2 以建设类型划分 |
5.3 街区的形成模式与实例 |
5.3.1 一类地区内的街区形成 |
5.3.2 二类地区内的街区形成 |
5.3.3 三类地区内的街区形成 |
5.4“密路网”下的街区形成措施 |
5.4.1 小区向街区转化的行政措施 |
5.4.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措施的调整 |
5.4.3 小封闭、大开放的街区管理措施 |
5.4.4 街区的安全防卫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样本居住小区统计数据汇总 |
图表目录(图) |
图表目录(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隐士”的建筑——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澳大利亚建筑师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立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比较研究 |
1.3.3 专家咨询 |
1.3.4 实证研究 |
1.3.5 案例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框架如下图 |
第二章 澳大利亚文化精神 |
2.1 澳大利亚精神 |
2.1.1 自由与追求 |
2.1.2“孤立”与“傲慢” |
2.1.3 乐观与包容 |
2.1.4 务实与简单 |
2.2 形成的原因 |
2.2.1 社会背景——历史禁锢释放的蜕变 |
2.2.2 地理因素——地广人稀成就独特气质 |
2.2.3 民族与文化——外力冲击融铸的丰富多彩 |
2.2.4 宗教信仰——仅存于内心的寄托 |
第三章 澳大利亚建筑特质分析 |
3.1 澳大利亚建筑基本精神——孤立与悠然 |
3.2 建筑基本特点 |
3.2.1 绝世独立 |
3.2.2 悠然之情 |
3.2.3 小中见大 |
3.2.4 场所关联 |
3.2.5 融入景观 |
3.3 主要建筑思想与流派 |
3.3.1 格伦·马库特的生态学功能主义——最具澳大利亚代表性的建筑思想 |
3.3.2 乡土主义——澳大利亚建筑的“源头” |
3.3.3 本土化的国际风格流派 |
第四章 当代澳大利亚建筑师作品在中国 |
4.1 澳大利亚师事务所在中国发展的概况 |
4.2 主要建筑师事务所及其作品 |
4.2.1 澳大利亚 PTW 建筑事务所 |
4.2.2 柏涛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
4.2.3 澳大利亚五合国际建筑事务所 |
4.2.4 澳大利亚COX 建筑事务所 |
4.2.5 澳大利亚HASSELL 设计公司 |
第五章 启示与展望 |
5.1 中国建筑创作中传统文化的问题 |
5.1.1 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并非流于表面 |
5.1.2 现在建筑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把握 |
5.1.3 差异文化给予建筑的限制 |
5.2 澳大利亚建筑给予我们的启示 |
5.2.1 建筑创作的全球化和地域性 |
5.2.2 地域建筑创作与建筑形式的探索与关系 |
5.2.3 建筑创作应“隐于”自然、超越自然 |
5.3 对未来中国建筑发展的展望 |
附录一 引文出处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插图清单 |
附录四 澳大利亚事务所在华代表作品列表 |
附录五 个人主要创作实践 |
(6)用hedonic模型研究北京地铁13号线对住宅价格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 1 章 引 言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轨道交通项目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 |
1.1.2 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方式设计的重要依据 |
1.1.3 开发商和购房者均关心的热点话题 |
1.2 国内研究状况与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
2.1 Hedonic 建模基础 |
2.1.1 Hedonic 模型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 |
2.1.2 考虑需求者信息后的 hedonic 模型改进形式 |
2.1.3 异方差性的检验和对策 |
2.2 轨道交通项目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的研究 |
2.2.1 轨道交通项目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 |
2.2.2 效应背后的原因 |
2.2.3 研究的方法 |
2.3 轨道交通项目对住宅价格的时间效应的研究 |
2.3.1 轨道交通项目对住宅价格的时间效应 |
2.3.2 效应背后的原因 |
2.3.3 研究的方法 |
第 3 章 数据概况和模型试算 |
3.1 数据来源 |
3.1.1 北京房地产信息网 |
3.1.2 北京城区地图和图行天下网站 |
3.1.3 其它相关房地产网站 |
3.1.4 样本和变量的分类 |
3.2 特征变量设置 |
3.3 模型试算方案 |
3.3.1 模型形式的选择 |
3.3.2 特征变量的筛选 |
3.4 模型试算结果分析 |
3.4.1 模型形式的选择 |
3.4.2 特征变量的筛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 4 章 13 号线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研究 |
4.1 地铁 13 号线概况 |
4.2 数据概况 |
4.2.1 样本分布 |
4.2.2 特征变量设置 |
4.2.3 到站点不同距离的住宅价格平均值 |
4.3 模型设计 |
4.3.1 被解释变量和方程形式的选择 |
4.3.2 计算步骤 |
4.4 13 号线影响半径计算 |
4.5 13 号线整体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 |
4.5.1 总价为被解释变量的计算结果 |
4.5.2 单价为被解释变量的计算结果 |
4.5.3 计算结果分析 |
4.6 13 号线不同站点空间效应的差异 |
4.7 13 号线空间效应增值效益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 5 章 13 号线对住宅价格的时间效应研究 |
5.1 数据和模型 |
5.1.1 数据概况和变量设置 |
5.1.2 模型和方法 |
5.2 13 号线整体对住宅价格的时间效应 |
5.2.1 总价为被解释变量的计算结果 |
5.2.2 单价为被解释变量的计算结果 |
5.2.3 计算结果分析 |
5.3 13 号线不同站点时间效应的差异 |
5.3.1 针对每个站点的情况进行讨论 |
5.3.2 按照距离市中心远近分组研究 |
5.4 13 号线总增值效益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 6 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声明 |
附录 1 全市 325 个住宅项目样本一览表 |
附录 2 地铁 13 号线交通走廊住宅项目样本一览表 |
附录 3 中关村大街和万柳板块住宅项目样本一览表 |
附录 4 区位层次和项目层次特征变量一览表 |
本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缘起和内容限定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内容的限定 |
1.2 对中国建筑师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框架 |
2 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的整体概述 |
2.1 中国建筑师的构成及特点 |
2.2 中国建筑师地域建筑创作思想的探索历程 |
2.2.1 先驱探索:20 世纪初-1948 |
2.2.2 承前启后:1949-1977 |
2.2.3 震荡反思:1978-1989 |
2.2.4 多元突破:1990-1999 |
2.2.5 理性创新:2000-今 |
2.3 中国建筑师地域建筑创作的影响因素 |
2.3.1 主体特征 |
2.3.2 社会因素 |
2.3.3 文化环境 |
2.3.4 历史文脉 |
2.3.5 技术特征 |
3 先驱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复兴的创作思想 |
3.1 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
3.2 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 |
3.2.1 留学国外对西方学院派教育的系统学习 |
3.2.2 家庭环境对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的潜在熏陶 |
3.3 “国学研究热”对中国建筑师创作的影响 |
3.4 早期学术团体成为推动传统建筑研究的理论高地 |
3.4.1 营造学社开创了传统建筑研究的学术阵地 |
3.4.2 其它学术团体对传统建筑研究的推动 |
3.5 民族形式复兴的创作思想和实践 |
3.5.1 “中国固有式”建筑创作思想与实践 |
3.5.2 “简朴实用略带中国色彩”的建筑创作思想与实践 |
3.6 本章小结 |
4 承前启后:民族形式创新的创作思想 |
4.1 政治诉求对民族形式继承与创新的推动 |
4.2 建筑教育对民族形式创新的推动 |
4.2.1 早期建筑教育对传统建筑继承与创新思想的影响 |
4.2.2 解放后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进一步追求 |
4.3 解放初期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中国建筑师创作的影响 |
4.4 民族形式创新的创作思想与实践 |
4.4.1 传统建筑主要特征的继承创新 |
4.4.2 简约风格民族形式的创新探索 |
4.4.3 地域特色建筑的初步追求 |
4.5 本章小结 |
5 震荡反思:地域特色外在表达的创作思想 |
5.1 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 |
5.2 学院派建筑教育向现代建筑教育的初步变革 |
5.3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入带来的思想震荡 |
5.3.1 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师面临的国际理论背景 |
5.3.2 中国建筑师对传统建筑现代继承思想的震荡反思 |
5.4 地域特色外在表达的创作思想与实践 |
5.4.1 地域特色外在表达的创作思想 |
5.4.2 传统建筑符号的形式主义表达 |
5.4.3 “民居是创作的源泉” |
5.5 本章小结 |
6 多元突破:地域特色内在追求的创作思想 |
6.1 社会转型的时代需求 |
6.2 建筑教育从形式到内在逻辑的理性转化 |
6.3 中国本土建筑理论的出现 |
6.4 地域特色内在追求的创作思想与实践 |
6.4.1 基于重新认识地域主义思想的多元化创作思想 |
6.4.2 侧重于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地域建筑创作实践 |
6.4.3 侧重于与人文环境协调的地域建筑创作实践 |
6.4.4 侧重于地域适宜性技术与地方材料运用的地域建筑创作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7 理性创新:本土建筑原创设计的创作思想 |
7.1 世纪之交的历史挑战 |
7.2 建筑教育中的多元化倾向 |
7.3 全球化的文化环境对中国建筑师创作的影响 |
7.4 本土建筑原创设计的创作思想与实践 |
7.4.1 中国本土建筑原创设计的创作思想 |
7.4.2 中国元素的深层挖掘 |
7.4.3 立足本体的地域内在追求 |
7.4.4 与时俱进的民族创新建筑 |
7.4.5 适宜技术的得体运用 |
7.4.6 生态思想的实践探索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当代中国建筑师地域建筑创作的困境和发展方向 |
8.1 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中的困境 |
8.1.1 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上的局限性 |
8.1.2 高校对地域建筑教育还有一定偏差 |
8.1.3 高速城市化下的创作环境对建筑师地域建筑创作的制约 |
8.2 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上的发展方向 |
8.2.1 树立正确的地域生活观 |
8.2.2 深入了解地域适宜性技术 |
8.2.3 在院校中强化地域建筑教育 |
8.2.4 把对地域建筑创作的追求作为建筑师个人的职业素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
附表 |
1 中国部分第一代建筑师 |
2.1938 年前我国留学毕业的部分第一代建筑师 |
3 中国部分第二代建筑师 |
4 中国部分第三代建筑师 |
5 《建筑月刊》杂志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文章一览表 |
6 《中国建筑》杂志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文章一览表 |
7 早期我国本土培养的部分建筑师 |
(8)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的阐释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1 基本概念的阐释 |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现代建筑细部的缺失 |
1.2.2 高层住宅中的细部缺憾 |
1.3 国内外高层住宅及其细部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
1.3.1 国外高层住宅及其细部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
1.3.2 国内高层住宅及其细部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细部设计研究具有的现实意义 |
1.4.2 细部设计研究具有的理论价值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2 高层住宅细部的概述 |
2.1 细部的产生与演进 |
2.2 高层住宅的特殊性 |
2.2.1 高层住宅与其它类高层建筑的区别 |
2.2.2 高层住宅与低、多层住宅的区别 |
2.3 高层住宅细部产生的部位 |
2.3.1 功能性联结部位 |
2.3.2 结构性联结部位 |
2.3.3 形态性联结部位 |
2.4 高层住宅细部的作用 |
2.4.1 物质功能 |
2.4.2 精神功能 |
本章小结 |
3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的本质与影响因素 |
3.1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的本质 |
3.1.1 审美价值 |
3.1.2 实用功能 |
3.1.3 尺度感受 |
3.1.4 技术的实现 |
3.2 高层住宅建筑细部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 |
3.2.1 物质因素 |
3.2.2 社会文化因素 |
3.3 建筑设计对细部造型的影响 |
3.3.1 建筑内部空间与细部造型设计 |
3.3.2 建筑结构与细部造型设计 |
3.3.3 建筑外部装饰与细部造型设计 |
本章小结 |
4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实例分析 |
4.1 构造及功能性细部 |
4.1.1 住宅底部造型 |
4.1.2 窗 |
4.1.3 阳台 |
4.1.4 顶部 |
4.1.5 空调机位 |
4.2 形态性细部 |
4.2.1 墙面转角 |
4.2.2 深槽 |
4.3 装饰性细部 |
4.3.1 墙面装饰 |
4.3.2 分割性饰带 |
4.3.3 栏杆 |
4.3.4 附加构架 |
4.4 其它 |
4.4.1 色彩 |
4.4.2 材料 |
本章小结 |
5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原则、策略与表现手法 |
5.1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
5.1.1 局部形式与整体造型相互协调的原则 |
5.1.2 细部造型与整体风格统一的设计策略 |
5.1.3 注重建筑整体性的细部设计手法 |
5.2 地域性的体现 |
5.2.1 表现住宅建筑地域性的原则 |
5.2.2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地域性设计策略 |
5.2.3 隐喻、抽象与变异手法的运用 |
5.3 技术与结构特征的表达 |
5.3.1 体现技术与结构特征的原则 |
5.3.2 技术与结构形式的设计策略 |
5.3.3 技术与结构形式的表现手法 |
5.4 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
5.4.1 遵循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5.4.2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的生态化设计策略 |
本章小结 |
6 设计实践 |
6.1 西南石油矿区家属区高层住宅设计 |
6.1.1 项目概况 |
6.1.2 细部造型的设计原则与手法运用 |
6.1.3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分析 |
6.2 乐山中百商住楼 |
6.2.1 项目概况 |
6.2.2 细部造型设计原则与手法运用 |
6.2.3 建筑细部造型设计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对沿线土地价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 |
2.1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概念 |
2.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开发模式 |
2.3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对土地价值的影响 |
2.4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研究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
3 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价的影响机理及定量研究模型 |
3.1 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机理 |
3.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定量影响模型 |
3.3 各种模型优缺点分析 |
4 改进地价函数法模型及实证预测分析 |
4.1 模型方法 |
4.2 模型的实证 |
4.3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综合开发土地增值预测 |
5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利益还原的措施和建议 |
5.1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利益还原的理论基础 |
5.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利益的还原方式 |
5.3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利益还原的政策和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目录 |
(10)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空间序列的研究 |
1.3.2 住宅的发展状况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1.5.1 研究的必要性 |
1.5.2 研究的框架 |
1.6 小结 |
2.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间的概念及理论 |
2.1.1 空间 |
2.1.2 外部空间 |
2.1.3 空间序列 |
2.2 居住有关概念及理论 |
2.2.1 居住区 |
2.2.2 居住小区 |
2.2.3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 |
2.2.4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 |
2.2.5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理论 |
2.3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心理学 |
2.3.2 行为建筑学 |
2.3.3 建筑模式语言 |
2.3.4 建筑类型学 |
2.3.5 建筑现象学 |
2.4 小结 |
3.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的理论分析 |
3.1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的建立——人的需求 |
3.1.1 居民外部空间活动分类 |
3.1.2 居民外部空间的需求 |
3.1.3 居民外部空间心里感受 |
3.2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的构成 |
3.2.1 与实体对应空间 |
3.2.2 广场空间 |
3.2.3 识别空间 |
3.2.4 行为空间 |
3.3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的特征 |
3.3.1 多样性 |
3.3.2 层次性 |
3.3.3 流动性 |
3.3.4 意义性 |
3.4 传统居住建筑外部空间探源 |
3.4.1 我国传统居住建筑的院落空间 |
3.4.2 我国传统城市居住建筑外部空间 |
3.4.3 我国传统民居村落空间分析 |
3.4.4 我国传统居住建筑的类型分析 |
3.4.5 我国传统居住建筑的精髓 |
3.5 小结 |
4.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1.1 尊重城市环境原则 |
4.1.2 自然生态原则 |
4.1.3 整体性原则 |
4.1.4 地域性原则 |
4.1.5 人性化原则 |
4.2 组织形式 |
4.2.1 组织形式划分 |
4.2.2 组织形式归纳 |
4.3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设计 |
4.3.1 总体布局 |
4.3.2 入口空间 |
4.3.3 广场空间 |
4.3.4 院落空间 |
4.3.5 界面设计 |
4.4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的整合 |
4.4.1 基线 |
4.4.2 主次 |
4.4.3 变化 |
4.5 实例分析 |
4.6 小结 |
5. 认知与实践 |
5.1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认知 |
5.2 户县涝河住宅小区规划方案设计 |
5.2.1 项目背景 |
5.2.2 设计构思 |
5.2.3 外部空间序列设计 |
5.2.4 经济指标 |
5.3 延长油田住宅小区规划方案设计 |
5.3.1 项目背景 |
5.3.2 设计构思 |
5.3.3 外部空间序列设计 |
5.3.4 经济指标 |
5.3.5 方案比较 |
5.4 陕西国润翠湖住宅小区规划方案设计 |
5.4.1 项目背景 |
5.4.2 设计构思 |
5.4.3 外部空间序列设计 |
5.4.4 经济指标 |
5.4.5 改进方案 |
5.5 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四、锦秋知春花园和商业楼(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北京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及对策思考[D]. 王祎. 清华大学, 2018(04)
- [3]“密路网”下的街区形成研究 ——以北京海淀区小区为例[D]. 王煦立.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2)
- [4]“隐士”的建筑——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澳大利亚建筑师作品[D]. 龙家凌.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5]体育黄页[J]. 搜畅网. 体育博览, 2006(04)
- [6]用hedonic模型研究北京地铁13号线对住宅价格的效应[D]. 何剑华. 清华大学, 2004(03)
- [7]中国建筑师与地域建筑创作研究[D]. 阎波. 重庆大学, 2011(12)
- [8]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研究[D]. 于滢. 西南交通大学, 2009(S1)
- [9]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对沿线土地价值影响研究[D]. 李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6)
- [10]居住小区外部空间序列研究[D]. 赵习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