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省长赵宏恩简述

两江省长赵宏恩简述

一、两江总督赵弘恩略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宇[1](2021)在《姚文然交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家伟[2](2020)在《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元一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期。元代以“宗唐溯晋”为旨归的复古运动,使得元代法书鉴藏活动更加彰显出其时代属性与特点。因此,无论是从书法史亦或鉴藏史的角度,元代士人法书鉴藏都是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元代书法复古的史学视角,以元代士人阶层为考察对象,借助元代正史、别史、元人诗文集、文人笔记,以及明、清书画着录文献、历代刻帖等,重点论述该群体法书鉴藏活动的特点以及与元代书法复古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对以杭州、大都为中心的鉴藏圈鉴藏风气及相关鉴藏人物的考察,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晋唐法帖在元代引起的鉴藏热潮,元人晋唐法书题跋中所反映出的复古观念及其演进特点等。宋末元初的杭州是当时江南乃至全国的法书鉴藏重镇,大批喜好鉴藏的南北方官吏和宋金遗民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赵孟頫、鲜于枢为核心的庞大鉴藏群体。他们通过雅集、互访、交游、买卖等活动方式,促进了晋唐法书的流通与鉴藏风气的兴起,开启了宗唐溯晋复古思潮的先声。元代中后期,北方大都法书鉴藏中心的地位愈发凸显。精书擅鉴的馆阁文人成为大都鉴藏圈的主体,法书鉴藏成为君臣之间、不同民族、阶层的文士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崇慕晋唐的鉴藏风气体现了复古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影响。文宗、顺帝对于法书鉴藏的热衷以及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的设立,极大促进了法书鉴藏风气的兴盛。元末明初江南苏杭等地为喜好鉴藏的隐逸之士提供了一方沃土,鉴藏品味在复古的主基调下趋向多元。元代士人对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保母志》等珍贵晋唐法书的鉴藏热潮,既是元代法书鉴藏蓬勃发展及鉴藏观念的真实写照,也是复古思想的生动体现。真实反映出不同时期、身份、阶层、地域、种族的元代士人的鉴赏态度与观念,及其背后所寓含的政治、文化、伦理等因素。法书题跋是元代士人法书鉴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蔚为大观。具有察本体、明流变、辨真伪等重要的书史价值,同时生动客观地反映出元人的临古学古观念,体现出元人对晋韵唐风从理解、接受到认同、推崇的渐变过程。元代士人的书法复古与法书鉴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法书鉴藏为书法复古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保障,激发了复古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复古运动则极大地促进鉴藏风气的兴起、繁盛和鉴藏品味的趋同。

刘勇[3](2019)在《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广西桂林共有摩崖造像217龛、大小719尊,至迟于隋代即开始造像,直至明清时期仍有零星的开凿,延续时间逾千年之久,其中以初唐时期所造数量最多。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高潮,各种佛事活动非常活跃:译经、写经、建寺、立塔、造像……,桂林正是在这种风气熏染之下呈现出大量开凿造像的势头。目前学界对于这批材料了解不多,对其来源的判断也大相径庭。因此,查清桂林造像的分布地点,厘清桂林造像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究明桂林造像的源头以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采用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对桂林摩崖造像中的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桂林造像分为五期:第一期,隋代至唐朝初年,个别造像可能早至南朝末年。这一时期,由于大量的僧人从海路往来于中印之间,桂林早期笈多风格萨尔纳特式造像的出现应该是泛海而来。第二期,初唐时期,主要是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这一期造像的数量是桂林各个时期中最多的,根据其演变情况,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三期,盛唐时期,这一期数量大为减少,造像分布范围缩小。第四期,中晚唐时期,这时仅在少数地点有零星地造像。第五期,五代、北宋时期,造像活动有所反弹,但是题材的丰富性及造型的艺术性已不及唐代巅峰时期。造像题材是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些特殊题材造像的研究可以起到追根溯源的作用。通过对桂林特殊的优填王像、菩提瑞像、观音像(仅指当地特有的双足外撇式观音)的研究,发现这些题材和某些特殊做法均源于长安、洛阳地区。这些造像在桂林的出现,各自有着深层的历史背景:与王玄策带回印度造像、僧人经由海路赴印求法、宦官监军等历史有着密切关系。桂林摩崖造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保留了典型的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式造像的特征,薄衣贴体,不显衣纹;较多采用结跏趺坐姿的胁侍菩萨,独创了在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中,一侧胁侍菩萨采用立姿、另一侧采用结跏趺坐姿的新形式;在瘗龛的外框也采用了少见于其他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装饰纹样。隋唐之际,桂林摩崖造像受到多个地区的直接影响,印度、长安和洛阳是最主要的三个来源地。隋至唐初,受到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桂林模仿由海路自印度传来的萨尔纳特式佛像,开始了本地造像的历史。自高宗以降,优填王像、菩提瑞像等特殊题材、“六拏具”式装饰[1]、六连弧纹、莲花化生等纹样、骨灰葬于瘗穴的瘗葬方式等均由两京地区传来,显示出印度直接影响的终止,转而完全受两京地区影响的趋势。另外,桂林摩崖造像也对广西博白宴石山摩崖造像产生了影响,该地晚唐所开凿的3铺造像极有可能模仿的是桂林初唐时期的造像。汉末至唐代以来,桂林民众崇信佛教的发展过程相当缓慢。汉化程度不高、地方特有的多种崇拜对象等因素一直制约着佛教在当地进一步普及,信徒一直以北来的人群为主。唐代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出现了众多的寺院和造像。从桂林摩崖造像仅有的十余方题记所见功德主有官员、僧人、百姓。但是,大量没有题记的造像功德主以北方被贬谪、流放而来的官员及其亲属为主,甚至可见粟特人的身影。造像主对西方净土思想较为崇信。而当地大多数百姓有多种地方崇拜,对佛教的信仰相当的淡薄。唐末时期,由于徐泗地区无限度的售卖僧人度牒,该地无法征募到替代桂州戍守的军人,导致“庞勋之乱”,连锁反应之下,遂有“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说法。于是,唐末导致亡国的战乱、佛教的失序和始于桂林的“星星之火”就这样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芦婷婷[4](2018)在《雍正名臣赵弘恩生平考述——兼论雍乾政局变换的政治影响》文中认为雍正朝名臣赵弘恩,任湖广襄阳道时,重修位于襄阳府的隆中和校士馆,受到当地士民称赞。任湖南岳常道时"官声大好",仅用五年升至二品巡抚。在湖南巡抚任上,赵弘恩统率官兵"开辟"六里苗疆;在两江总督任上政绩突出,备受雍正皇帝宠信。但是,随着乾隆帝施政方针的巨大翻转,赵弘恩仕途滑向低谷,屡遭厄运。其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主政严急,与乾隆皇帝"宽严相济"的治国之道背道而驰。

杨春君[5](2018)在《雍正朝的巡察御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雍正朝先后在黑龙江、吉林、盛京、河南、山东、湖广、江南、直隶、八旗游牧和归化城设立13路巡察御史。至乾隆元年,内地之巡察御史先后停设,关外、口外之巡察御史在嘉庆、光绪年间停遣。巡察御史的职责是巡查驿站烟墩,稽查盗贼。在实际运作中,巡察御史的职责扩大。同其他官员一样,巡察御史也沾染官场弊病。巡察御史虽有存在的必要,但在督抚体制下,其在地方行政中并未产生多大作用。

杨晓晶[6](2017)在《安岐与《墨缘汇观》》文中指出论文主要讨论安岐和他的《墨缘汇观》,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以及我所发现的新材料叙述安岐和他的家世以及交友,尽力呈现他的身份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其次写他早年的重要文化活动即出版《书谱》。最后讨论他的鉴定老师顾维岳,这是一个几乎要被遗忘的人物,想尽力把他唤起,以彰显其在鉴藏史上的意义。下篇是对《墨缘汇观》的研究,通过对其收藏的王羲之、倪瓒和董其昌等人的作品,讨论隐含在《墨缘汇观》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正统书画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奠定了安岐的收藏,使他的藏品超越其时代,也成了乾隆收藏的基础。

赵欣[7](2016)在《《宋史·艺文志补》着录部分小说集解》文中研究说明清倪灿撰、卢文诏补《宋史·艺文志补》子部小说类着录小说作品共四十五部,这些作品是研究宋代及宋元之间小说的重要对象。然而这四十五部作品保存得并不完整,部分小说已经散佚很久,相关载述十分零散,学界系统研究成果有限。本文选取《宋史·艺文志补》所着录的四十一部小说作品为对象,展开最基础、最基本的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本文以作品为单位,按《宋史·艺文志补》着录的顺序,对1949年以前有关作者、作品的记载、评论等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尽本人学力对作者生平、成书情况等进行了梳理、考辨,最终以按语的形式呈现于每篇之末。所收各条资料,按着者出生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并标明文献出处;力求准确、完善。所撰各篇按语,主要包括作者生平、成书年代、主体内容、版本源流、传播情况以及对作家、作品的基本评论等内容,反映了笔者对各作家、作品的初步研究与认识。本文研究的四十一部小说作品是:《珩璜新论》、《麟书》、《陶朱新录》、《杨公笔录》、《夷坚支志》、《夷坚三志》、杨万里《挥麈录》、王明清《挥麈录》系列、《玉照新志》、《烟波图》、《野客丛书》、《芦浦笔记》、《绍陶录》、《猗觉寮杂记》、《北窗炙蜾录》、《蒙斋笔谈》、《鹤林玉露》、《寓简》、《肯綮录》、《爱日斋丛抄》、《坦斋笔衡》、《宜斋野乘》、《深雪偶谈》、《白獭髓》、《藏一话腴》、《清夜录》、《吹剑录》、《行营杂录》、《耆旧续闻》、《洞天清禄》、《月河所闻》、《闲窗括异志》、《贵耳集》、《芥隐笔记》、《随隐漫录》、《林下偶谈》、《醉翁谈录》、《枫窗小牍》、《识遗》、《类编夷坚志》、《儒林公议》。

毛丽娟[8](2014)在《作者群体与志书编纂 ——以清代云南方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方志空前发展,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中央的重视、地方官员的积极倡导、士绅学人的主动参与。具体说来,朝廷不仅制定统一的修志标准,还颁布官员修志的奖惩制度;地方官员落实修志制度,组织发动地方人士广泛参与,设置修志机构,筹备经费;士绅学人逐渐形成修志理念,自发申请修志,及时记载、留存一地文献,融入群体交流。清代云南在修志机构、职务分工方面,为群体进行方志文化的交流构建平台。文章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考察:首先,考证清代云南方志的存佚总量。前辈学者虽有论着涉及清代云南方志的数量,但在方志范围、数量上还有探讨的空间。笔者以国外收藏中国地方志的目录书为基础,考察国外主要机构收藏清代云南方志的概况、版本及价值;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出版的方志丛刊、各方志数据库、收藏云南方志的主要机构所编制的目录等进行综合梳理,补充完善国内现存清代云南志书数量;在现存志书序跋、凡例的基础上,辅之以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等书目对散佚志书的考录情况,考证清代云南方志散佚数量,以期展现较为完备的清代云南方志文本。其次,汇考清代云南方志作者群体资料。有关群体的学术研究成果不甚其数,但对方志的作者群体进行全面考察,并兼及地方官、士绅、学人三类不同身份的群体的研究仍未见。笔者在翻阅现存清代云南方志的基础上,对方志的作者群体进行全面梳理,考证其身份、籍贯、参修志书、担任职衔等内容;从身份角度,将作者群体分为地方官、士绅、学人三类亚群体;再进一步探讨各群体在方志编纂过程中的互动,以期从作者群体的角度对方志编纂进行新的解读。再次,解析作者群体方志编纂意识的变化过程及其缘由。方志的编纂意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全文的主线。文章大致将此过程分为被动修志、主动修志、修志意识强化三个时期。并考察三类群体参与度、各自修志的原因,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编纂方志的特点,再以典型方志为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呈现三类作者群体编纂方志意识的变化轨迹。最后,考察作者群体中“我者”与“他者”的变化以及方志话语权的转移。作者群体中“我者”与“他者”的变化、交流为文章的暗线,我者指代的人物身份从云南土着,到“云南人”,再至国内民众;他者指代的人物身份从以汉族为主的外来文化移民,到“外省人”,再至外国势力。方志话语权从中央拥有,到士绅学人争取,再至先进思想的主导者掌握。文章对群体间形成的关系网络及其地域、身份的流动进行考察,最终以期透过群体的各种交流,表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的过程。

佟大群[9](2010)在《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文献辨伪学是一个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笔者有感于此选作该题,勉力为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五方面内容:(1)探讨了有关辨伪学、文献辨伪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二十世纪初年迄今,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同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2)回顾了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文献辨伪学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复经隋唐、宋明数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析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问题。文献辨伪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清代的文献辨伪学能够继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是清代学术和社会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和它们所给予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清初、清中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系统考察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笔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顾炎武以降数十名学者的文献辨伪成就进行个案分析,还专设“图书”辨伪、《古文尚书》辨伪、《周礼》辨伪、《竹书纪年》辨伪等专题,此外还对《总目提要》的辨伪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5)最后总结了清人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辨伪学成就和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现代启示等。本文对清代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及社会现实均不无意义,其主要创新点可概括如下:(1)首次明确规定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确立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现代的文献辨伪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混淆文献辨伪与考订文献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混淆文献真伪考辨和史料真伪甄别的关系、仅仅视文献辨伪为文献整理的方法、往往阉割文献辨伪的思想性意义,等等。这突出反映了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中的阙失,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所为,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是对文献辨伪学史的重写。(2)全面清理清以前文献辨伪发展的历史,为考量清代文献辨伪成就提供合理的参照标准。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渊源有自,因此全面把握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是正确认识清代学者文献辨伪研究状况、准确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程度、合理定位清代文献辨伪学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点上,学界目前还作得不够。(3)系统考察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这是以往学界多忽视的问题。笔者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归纳为守卫圣经圣道、处理遗留问题等七个方面。同时也综合考察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文献辨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原因。学界目前对文献辨伪学发展动因和环境关注的不足与对文献辨伪认识的片面之间有着因果关系。(4)整体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学术地位。就阶段性特征而言,清初文献辨伪气势磅礴,清中期精益求精,清后期则能推陈出新,三者各具特色,鼎足而立。清代辨伪学家,初步统计有213人,考辨文献涉及783种。从文献辨伪学通史的角度,其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以往学界对清代文献辨伪学特征和学术地位的认识不清,且多有妄论,笔者的结论,不无意义。(5)全面分析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辨伪方法问题上,参照前代,笔者认为清人少有发明;一些学者动辄十几种、数十种的罗列办法,也非允当。在辨伪思想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了清人文献辨伪的思想性因素,特别是对维护经学正统、治学以经世的问题阐发颇多。已有成果中多将文献辨伪视为文献整理的方法、或无视其思想性意义,笔者以为不妥。(6)驳正对清代学者文献辨伪学成就的不恰当定位。笔者通过重点考察和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重要学者的深入分析支撑起宏观描述,以宏观描述的广泛开展给个别学者的学术定位以合理的参照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驳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个别学者过高估计或贬抑太过的问题,前者如阎若璩、姚际恒、崔述等,后者如毛奇龄等。(7)订正清代史料中的记载及其解读中的错误。如《阎若璩年谱》、乾隆本《古文尚书疏证》中记载的阎若璩东归过灵璧的时间;朱彝尊等关于万斯大《周官辨非》考条数量的记载等,都是清代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如林庆彰等所谓黄宗羲在“十六字心传”问题上态度有“重大转变”问题;如司马朝军的《辨伪书目》中误收67种文献,却漏掉224种文献的问题;如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中考辨伪书的确切数目等,都是对清代史料的错误解读。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多有订正。

白一瑾[10](2009)在《清初贰臣心态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初的贰臣,是已经在明朝出仕为官,又在明清易代后再仕于清朝,因而违反了儒家君臣伦理道德的士人。这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士人群体,他们具有相似的性格弱点,面临着同样的人生困境,因而形成了本群体特有的心态和文学,对清初的文学发展有巨大影响。但因道德上的争议,这一群体长期被边缘化,因而有很多内容值得重新发掘和思考。本文描述这一群体的形成过程、其特有的苦闷心态,以及在精神重压下的发展变化,试图勾勒出这一群体心态的大致面貌,以及由此导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倾向。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论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明清之际先后出仕于明清两朝的士人:论述贰臣这一概念随社会道德观念而演化的过程;回溯历代贰臣的历史,特别是某些贰臣现象多发的历史时期贰臣的普遍心态;以及贰臣因仕于异族政权而背负更大心理压力的特殊情况。第一章论述清初贰臣群体的形成,对这一士人群体形成的过程,其范围和成员身份的划分,以及形成这一群体的各种政治文化因素作了说明。清初贰臣士人群体,是由于明王朝以及承其正朔的南明等政权灭亡,服务于这些政权的明朝官吏逐渐出仕于清朝而形成的,这个群体的数量相当庞大,社会影响力惊人,其构成也是极为复杂,在地域、功名、资历背景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清初贰臣改节再仕现象的成因异常复杂:在政治现实条件方面,有清政府的优厚延揽和强制举荐、南明政权的政策失误、以及贰臣自身地域家族利益的影响;在文化背景方面,有晚明科举制度和政局恶化的流弊、晚明心学和人欲至上观念的普及、以及某些传统文化观念如权变、孝亲等因素的影响。第二章分析清初贰臣改节再仕后的心理状态,在曾经的人格理想被自己亲手损毁后的精神创痛。这个群体由于具有相似的性格弱点和人生经历,面对着相同的生存困境,因而具有普遍的群体性心态:身为故明官吏和满清新贵双重身份的“两截人”、处于整个人生前后割裂、反差巨大的生存状态中:面对着来自外界社会谴责和内心自我谴责的双重压力;由于贪生怕死而抛弃节操所导致的强烈的生存罪恶感;精神支柱缺失后的心灵荒芜状态。在如何看待和重新定位自我身份方面,这个群体也有较多的共性心态:对这一可耻身份的掩饰与逃避,以及在无法掩饰逃避的情况下,产生的同病相怜式的群体认同感。第三章着重分析清初贰臣在人格理想损毁后,重新寻求自身价值的努力。有的贰臣通过积极从政、建立功业,来实现儒家政治理想和自我意识;有的贰臣通过修史撰述,以保存故国史料文化、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也有的贰臣在与大节未亏的遗民士人的交往中,寻求其谅解和慰藉。第四章论述清初贰臣文学的特点。由于在明末已取得的成就,和入清后政治地位的优势,贰臣文人对清初诗坛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创作成就和身份地位都比较高的“江左三大家”等诗人,影响力更为可观。贰臣文人通过唱酬交往、提携后辈的方式,普及自己的文学观念。清初贰臣的文学创作有较鲜明的本群体特征,其内容以故国之思和失节之恸交织在一起的双重主题为主,表现形式则是半吞半吐、含蓄曲折的“失啼之鹃”的抒写方式,其作品中往往还蕴含着隐秘的自我意识。在文学传承方面,清初贰臣的承上启下地位尤为突出,创作上表现为从悲慨沉郁的黍离诗风,到清正闲雅的庙堂诗风的演变过程;文学思想方面,则表现为对明代各种文学流派观念的反思,和对未来文学发展趋势的整体关照。

二、两江总督赵弘恩略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江总督赵弘恩略考(论文提纲范文)

(2)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与解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初杭州法书鉴藏群体与复古观念的发微
    第一节 南宋内府法书的流出与杭州鉴藏风气的兴盛
        一、南宋内府法书收藏概况
        二、南宋内府法书的流向
        三、杭州鉴藏风气的兴盛
    第二节 元初杭州鉴藏家丛考
        一、由蒙、金入元的鉴藏家
        二、由南宋入元的鉴藏家
        三、遗民与隐士
        四、其他
    第三节 藏家互动与鉴赏观念认同
        一、拜访
        二、购买
        三、交换
        四、赠送
        五、借观
        六、雅集
        七、其他方式
    第四节 赵孟頫、鲜于枢的鉴藏与复古观念
        一、从《赵鲜合册》《兰亭十三跋》看赵孟頫“复古”本质
        二、鲜于枢的复古之“理”
        三、赵孟頫与鲜于枢法书鉴藏的异同
第二章 元中后期大都、江南鉴藏活动与复古思想
    第一节 大都馆阁文人鉴藏风气
        一、奎章阁与鉴书博士的设立
        二、进献、赐赏、敕题晋唐法书
        三、天庆寺雅集
        四、晋韵唐风盛行京师
    第二节 元末江南文人雅集与隐士鉴藏群体
        一、元末文人雅集与法书鉴赏活动
        二、元末隐士鉴藏群体
第三章 元人对晋唐法书的鉴藏与复古追求
    第一节 冠绝古今典型在——《兰亭序》的鉴藏与研究
        一、元人对于《兰亭》的鉴藏
        二、元人对《兰亭序》的学习与摹刻
        三、从赵孟頫临写《兰亭》看《兰亭》对元代复古的意义
    第二节 《保母帖》在元代的流传与接受
        一、现存《保母帖》概况及相关着录
        二、从《保母帖》题跋看元代士人的鉴赏视角
    第三节 陆柬之《文赋》考辨
        一、墨迹本《文赋》的概况、流传及相关研究
        二、文献着录中的写本《文赋》与赵孟頫所书《文赋》
        三、墨迹本《文赋》对元代及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 晋唐法书元代士人题跋中的复古观念
    第一节 法书题跋在元代的发展与书史价值
        一、元代法书题跋的发展与兴盛
        二、书史价值
    第二节 出规入矩遗形取意——题跋与临古的认识
        一、技法观
        二、美学观
        三、版本观
    第三节 和而不同违而不犯——题跋中的复古观念与演进
        一、南宋、金朝书法概况
        二、宋金书风遗绪与元人的反思与探索
        三、时流易趋,古意难复
        四、古今书家宗祖——二王地位在元代的确立
        五、从“宗唐溯晋”到“宗赵溯晋”——赵孟頫在元代复古中的影响
结论
附录 元代士人鉴藏晋唐法书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桂林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概况
        1.1.1 桂林摩崖造像调查
        1.1.2 桂林摩崖造像既往研究
    1.2 选题相关情况说明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难点和重点
        1.2.4 研究创新之处
        1.2.5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桂林概况与摩崖造像分布
    2.1 桂林地理概况
    2.2 桂林历史沿革
        2.2.1 史前时期
        2.2.2 先秦时期
        2.2.3 秦汉至隋唐时期
        2.2.4 五代至清
    2.3 桂林摩崖造像分布
第三章 桂林摩崖造像分类
    3.1 桂林摩崖造像概况
        3.1.1 像龛形制
        3.1.2 造像内容与题材
    3.2 桂林摩崖造像分类
        3.2.1 佛像分类
        3.2.2 菩萨像分类
        3.2.3 弟子像分类
        3.2.4 供养人分类
第四章 桂林摩崖造像分区、分期与年代
    4.1 桂林摩崖造像分区
        4.1.1 A区
        4.1.2 B区
        4.1.3 C区
        4.1.4 D区
        4.1.5 E区
        4.1.6 F区
        4.1.7 G区
        4.1.8 H区
        4.1.9 I区
        4.1.10 J区
        4.1.11 K区
    4.2 桂林摩崖造像分组
    4.3 桂林摩崖造像分期与年代
第五章 桂林瘗龛分类、分期与来源
    5.1 桂林瘗龛分布与概况
    5.2 桂林瘗龛分类
        5.2.1 依据骨殖或舍利存放空间的开凿方式分类
        5.2.2 按朝向分类
    5.3 桂林瘗龛分期与年代
    5.4 桂林瘗龛溯源
        5.4.1 国内其他地区瘗龛概况
        5.4.2 桂林瘗龛与国内其他地区瘗龛比较
    5.5 小结
第六章 桂林摩崖造像特殊题材研究
    6.1 桂林优填王像相关问题研究
        6.1.1 桂林优填王像
        6.1.2 国内其他唐代优填王像概况
        6.1.3 桂林优填王像相关问题
    6.2 菩提瑞像及相关问题研究
        6.2.1 桂林菩提瑞像概况
        6.2.2 桂林菩提瑞像来源和背景
        6.2.3 王玄策带回摹本考证
    6.3 桂林唐代观音像相关问题研究
        6.3.1 桂林3 铺观音像概况
        6.3.2 桂林观音像双足外撇式做法考察
        6.3.3 桂林观音像功德主考察
        6.3.4 造像所反映宗教思想考察
    6.4 小结
第七章 桂林摩崖造像的地方特征及与其他地区造像的关系
    7.1 桂林摩崖造像的地方特征
        7.1.1 保留了较多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式造像的风格
        7.1.2 特殊菩萨组合方式
        7.1.3 瘗龛独特装饰方法
    7.2 桂林唐代摩崖造像与其他地区造像的关系
        7.2.1 桂林造像与长安地区造像的关系
        7.2.2 桂林造像与洛阳地区的关系
        7.2.3 桂林造像与印度造像的关系
        7.2.4 桂林造像与广西博白宴石山摩崖造像的关系
    7.3 小结
第八章 桂林唐代佛教相关问题研究
    8.1 桂林唐代官寺研究
        8.1.1 隋唐时期桂州官寺
        8.1.2 桂州官寺的舍利瘗埋
        8.1.3 隋唐时期桂州官寺内造像
    8.2 桂林唐代造像主研究
        8.2.1 桂林唐代造像和瘗龛的题记
        8.2.2 唐代贬谪、流放桂州的官员
        8.2.3 唐代桂州的粟特人
        8.2.4 唐代桂州功德主的佛教思想
    8.3 唐代桂州的民众信仰
    8.4 唐代牛、李党争对桂林造像的影响
    8.5 唐末佛教与时局在桂州的映射
        8.5.1 唐末的崇佛与度僧
        8.5.2 唐末岭南的动荡
    8.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雍正名臣赵弘恩生平考述——兼论雍乾政局变换的政治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赵弘恩家世
二、赵弘恩仕宦
    (一) 初仕湖广襄阳道
    (二) 再仕湖南岳常道
    (三) “开辟”湖南六里苗疆
    (四) 督治两江
三、赵弘恩仕途的转折及原因

(5)雍正朝的巡察御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 雍正朝的专称御史与御史外出
    1.巡视山东河湖工务监察御史
    2.巡视仓场御史
    3.查旗御史
    4.稽查内务府御史
    5.稽查宗人府宗室御史
    6.淮安、通州巡漕御史
二 巡察御史的设立
    1.巡察黑龙江御史、巡察船厂御史
    2.巡察盛京御史
    3.各省巡察御史
    4.直隶三路巡察御史
    5.巡农御史
    6.巡察八旗游牧御史、巡察归化城御史
三 巡察御史的废止
四 对巡察御史之职责的认识
    第一, 在巡察御史设置之初, 对其职责做了较明确的规定, 但从其所奏报的内容来看, 其职责范围非常广泛。
    第二, 巡察御史经常会奉旨办理事件。
    第三, 根据各地情形, 不断有官员要求给巡察御史添加新的职责。
    第四, 巡察御史职责的扩展, 必须限制在不侵督抚之权、不干扰地方行政的范围内。
五 对巡察御史的评价
    第一, 巡察御史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 巡察御史同其他官员一样, 有着官僚制的弊病。
    第三, 巡察御史虽然能够弥补地方行政中的某些缺陷, 但其在清代地方行政中并未产生多少作用。

(6)安岐与《墨缘汇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缘起
上篇 安岐研究
    第一章 安岐及其家世
    第二章 安岐的老师顾维岳
    第三章 安刻本《书谱》
下篇 《墨缘汇观》研究
    第四章 《墨缘汇观》中的书画鉴定
    第五章 书圣风华:《墨缘汇观》中的王羲之(I)
    第六章 书圣风华:《墨缘汇观》中的王羲之(II)
    第七章 南宗高逸:《墨缘汇观》中的倪云林
    第八章 烟云供养:《墨缘汇观》中的董其昌
    第九章 《墨缘汇观》与《石渠宝笈》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关于安岐的新材料》
    附录二 《安岐的肖像与安岐的书法》
    附录三 《书画变相:关于王石谷的两幅作品》
参考书目

(7)《宋史·艺文志补》着录部分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凡例
01 孔平仲《珩璜新论》
02 汪若海《麟书》
03 马纯《陶朱新录》
04 杨彦龄《杨公笔录》
05 洪迈《夷坚支志》
06 洪迈《夷坚三志》
07 杨万里《挥麈录》
08 王明清《挥麈前录》、《后录》、《第三录》、《余话》
09 王明清《玉照新志》
10 宋伯仁《烟波图》
11 王楙《野客丛书》
12 刘昌诗《芦浦笔记》
13 王质《绍陶录》
14 朱翌《猗觉寮杂记》
15 施德操《北窗炙輠录》
16 郑景望《蒙斋笔谈》
17 罗大经《鹤林玉露》
18 沈作喆《寓简》
19 赵叔向《肯綮录》
20 叶寘《爱日斋丛抄》
21 叶寘《坦斋笔衡》
22 吴枋《宜斋野乘》
23 方岳《深雪偶谈》
24 张仲文《白獭髓》
25 陈郁《藏一话腴》
26 俞文豹《清夜录》
27 俞文豹《吹剑录》
28 赵葵《行营杂录》
29 陈鸽《耆旧续闻》
30 赵希鹄《洞天清禄》
31 莫君陈《月河所闻》
32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
33 张端义《贵耳集》
34 龚颐正《芥隐笔记》
35 陈世崇《随隐漫录》
36 吴子良《林下偶谈》
37 金盈之《醉翁谈录》
38 袁褧《枫窗小牍》
39 罗璧《识遗》
40 陈晔《类编夷坚志》
41 田况《儒林公议》
参考文献
后记

(8)作者群体与志书编纂 ——以清代云南方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四、创新及解决的问题
上编
    第一章 组织与文本:清代云南修志平台的建构
        第一节 清代国家修志制度与云南修志机构的建立
        一、清代修志制度
        二、云南修志机构
        第二节 作者群体数量及职务分工、身份构成
        一、修志群体数量
        二、参修者职务分工及特点
        三、三类亚群体的身份构成
        第三节 清代云南方志文本的总量
        一、国内对清代云南存志的着录
        二、国外藏清代云南方志概况
        三、清代云南存佚方志订补
        四、清代云南方志总计
    第二章 群体被动修志:过渡期的迎合
        第一节 清初初次修志及作者群体的被动性
        一、初修志书概况
        二、因维护与展现中央对云南的统治而修志
        三、为应付《大清一统志》诏令与政绩考核而修志
        第二节 群体被动修志的特点
        一、志书成稿仓促
        二、地方士绅、学人参与度低
        三、经费以官员捐助为主,士绅较少捐资
    第三章 群体编纂意识产生:主动参与及话语权的争取
        第一节 群体主动践行修志活动
        一、发起:官员主动发起,士绅自发申请修志
        二、机构:岗位设置完备,用人理念成型
        三、纂修:各群体积极参与
        第二节 各群体积极修志之因由
        一、官员:纪民事、昭国典、励官箴
        二、士绅、学人:入仕途、树威望、存文献
        第三节 修志背后的话语权之争
        一、共性与个性在体例、内容上的书写
        二、主纂群体话语权之争
        三、士绅群体私修志书
    第四章 群体修志意识强化:特殊时期的情感表达
        第一节 在科举与新学间作者群体意识的变化
        第二节 外敌入侵下作者群体对传统方志书写的调整
        一、重地舆、边界的记载
        二、适应时务变化的编修
        第三节 爱国思想与新学教育背景下作者群体对志书的创新
        一、乡土志的创编
        二、传统方志的革新
    第五章 群体间的关系网络及其对云南方志的影响
        第一节 作者群体间关系网络的建构
        一、关系网络类型
        二、网络中的多向流动
        第二节 关系网络对方志事业的影响
    结语
下编
    一、清代云南方志提要
    二、清代云南方志作者群体资料简编
附录一 清代云南修志编年
附录二 清代云南现存方志总表
参考文献
后记

(9)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伪·辨伪·文献辨伪学
        一、"伪"的多重涵义
        二、"辨伪学"的概念和分科
        三、"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研究百年
        一、建国前
        二、建国后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选题意义
        一、取得的成就
        二、新情况与突出问题
        三、选题意义及可行性说明
    第四节 主要内容、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二、理论方法
        三、学术创新点
第二章 清以前的文献辨伪学
    第一节:文献辨伪学的滥觞——先秦
        一、学术述评
        二、先秦滥觞说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的形成——两汉
        一、《史记》和《汉书·艺文志》中的文献辨伪
        二、汉儒和《书》类文献真伪的争论
        三、王充的文献辨伪研究
        四、主要成就与文献辨伪学的形成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的初步发展——隋唐
        一、颜之推、刘炫的文献辨伪问题
        二、孔颖达、刘知几等的文献辨伪问题
        三、啖助、赵匡、柳宗元的文献辨伪
        四、隋唐时期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四节 文献辨伪学的繁荣——两宋
        一、欧阳修开宋代文献辨伪学风气之先
        二、郑樵的《诗序》辨伪
        三、朱熹的辨伪学成就
        四、宋儒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五节 文献辨伪学的继续发展——元明
        一、宋濂对诸子的考辨
        二、胡应麟对四部文献的辨伪
        三、梅鷟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四、继往开来的元明文献辨伪
    小结:千年间文献辨伪学成就概要
第三章 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守卫圣经圣道,巩固专制政权
        二、处理遗留问题,甄别新见伪书
        三、增进学人素养,端正士林风气
        四、抨击盗版渔利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倡导儒教,承继道统
        二、稽古右文,倡导治学
        三、盛世百年,学术昌盛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人文环境
        一、实学思潮与文献辨伪
        二、朴学风尚与文献辨伪
        三、经世致用与文献辨伪
    小结:社会·思想·学术与文献辨伪学
第四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上)
    第一节 顾炎武的文献辨伪学
        一、顾炎武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易》类问题
        四、《左氏春秋》及其他文献杂论
    第二节 毛奇龄的文献辨伪学
        一、毛奇龄及其学行
        二、《古文尚书冤词》的文献辨伪学研究
        三、《诗传》、《诗说》等文献辨伪
    第三节 朱彝尊与辨伪学
        一、朱彝尊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诗》类问题
        四、《易》类问题
        五、群书杂辨
    第四节 姚际恒与辨伪学
        一、姚际恒及其着述
        二、《古文尚书》及孔《传》辨伪
        三、《诗序》及《中庸》辨伪
        四、《古今伪书考》别论
第五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下)
    第一节 "图书"辨伪
        一、问题缘起
        二、黄宗羲等人的辨伪
        三、胡渭与"图书"辨伪的集成之作
    第二节 《古文尚书》辨伪
        一、清初的诸家考辨
        二、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
        三、马骕《古文尚书》辨伪与张穆《阎若璩年谱》订误
    第三节 《周礼》辨伪
        一、《周礼》辨伪问题概论
        二、毛奇龄的辨伪
        三、万斯大的辨伪
    小结:辨伪拾遗与辨伪成就
第六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上)
    第一节 辨伪诸家(上)
        一、全祖望、卢文弨的文献辨伪
        二、戴震文献辨伪举隅
        三、钱大昕文献辨伪问题研究
    第二节 辨伪诸家(中)
        一、辑佚学家王谟的辨伪
        二、姚鼐、孙志祖的群书辨伪
        三、章学诚、崔述的文献辨伪学
    第三节 辨伪诸家(下)
        一、诸子辨伪中的异类
        二、辨伪与经世
        三、经学家、辑佚家、藏书家的辨伪
        四、《总目提要》的续笔
第七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下)
    第一节:《古文尚书》辨伪
        一、《古文尚书》褒扬派
        二、《古文尚书》辨伪派
    第二节 《周礼》及《竹书纪年》辨伪
        一、《周礼》辨伪
        二、《竹书纪年》辨伪
    第三节 《总目提要》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一、考辨伪书数量
        二、考辨伪书方法
        三、辨伪思想及理论
    小结:文献辨伪研究拾遗及成就
第八章 清后期的文献辨伪与古典辨伪学的终结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者(前)
        一、学术宗尚与文献辨伪
        二、校雠、辑佚中的文献辨伪
        三、辨伪杂识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者(中)
        一、《总目提要》文献辨伪的补足之作
        二、学风、时局与文献辨伪
        三、朴学余绪与文献辨伪
        四、目录学家、藏书家的文献辨伪
        五、辨伪拾遗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者(后)
        一、朴学殿军孙诒让与文献辨伪学
        二、皮锡瑞对文献辨伪研究的梳理总结
        三、康有为的治学以经世与文献辨伪研究问题
        四、其他成就
    小结:文献辨伪成就别论
第九章 结论
    一、清人完善的文献辨伪学体系
    二、清人杰出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三、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附表
    附表五:《中国古代文献辨伪总目》
    附表六:《清以前的辨伪学者及其成就》
    附表七:《清代辨伪学者及成就》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10)清初贰臣心态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论:贰臣,难以言说的话题
    一,本文研究范围概述
    二,关于贰臣概念界定的演化过程
    三,历代贰臣概述
    四,关于贰臣仕于异族的问题
第一章,清初贰臣群体的形成
    第一节,清初贰臣群体范围界定
    第二节,清初贰臣群体概况简介
        一,清初贰臣群体的形成过程
        二,清初贰臣群体的划分
    第二节,形成清代贰臣群体的政治与现实因素
        一,清政权对前明旧臣的延揽
        二,南明政权的政策失误
        三,清初荐举制度的影响
        四,影响贰臣出仕的地域家族功名因素
    第三节,影响清代贰臣心态的文化背景
        一,晚明科举制的流弊
        二,晚明社会思潮的影响
        三,晚明政局给予士人的精神创伤
        四,某些传统文化观念对于贰臣再仕选择的影响
第二章,清初贰臣处境心态分析之一:人格理想损毁的痛苦
    第一节,清初贰臣的心态特征
        一,"两截人"前后割裂的生存状态
        二,来自外界与自身的双重压力
        三,强烈的生存罪恶感
        四,精神支柱缺失导致的心灵荒芜感
    第二节,清初贰臣对于自我身份的艰难认同和重新定位
        一,对贰臣身份的掩饰与逃避
        二,清初贰臣士人的群体意识与群体认同感
第三章,清初贰臣处境心态分析之二:重建人格理想的努力
    第一节,事功:贰臣的从政活动和遇到的困境
        一,事功者自我意识的实现——以周亮工、彭而述为例
        二,匡济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以龚鼎孳、曹溶为例
    第二节,立言——贰臣的修史与撰述
        一,清初贰臣撰史的优势特色
        二,清初贰臣修史的特征
        三,清初贰臣史家与遗民的交流
    第三节,贰臣与遗民的交往
        一,易代后贰臣与遗民往来的原因
        二,贰臣与遗民在文化、政治和日常生活层面的交往
        三,清初贰臣和遗民交往的心态特征
第四章,清初贰臣文学
    第一节,清初贰臣文学的定位与影响
        一,贰臣文人对清初诗坛的影响力
        二,"江左三大家"的宗盟地位
        (附论:"京师三大家"、王崇简、梁清标)
        三,贰臣对清初诗风发展方向的影响方式
    第二节,清初贰臣文学创作的特征与价值
        一,故国之思与失节之恸的双重主题
        二,"失啼之鹃"的表达方式
        三,隐秘的自我意识的表达
    第三节,清初贰臣文学的承上启下地位
        一,从黍离变雅到庙堂正雅——清初贰臣创作风格的演化
        二,清初贰臣诗群对明代文学的反思
        三,清初贰臣诗人对未来文学发展趋势的整体观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清初贰臣文人年表
个人简历

四、两江总督赵弘恩略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姚文然交游研究[D]. 王振宇. 安徽大学, 2021
  • [2]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D]. 杨家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D]. 刘勇. 西北大学, 2019(04)
  • [4]雍正名臣赵弘恩生平考述——兼论雍乾政局变换的政治影响[J]. 芦婷婷. 满语研究, 2018(02)
  • [5]雍正朝的巡察御史[J]. 杨春君. 清史论丛, 2018(02)
  • [6]安岐与《墨缘汇观》[D]. 杨晓晶.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7]《宋史·艺文志补》着录部分小说集解[D]. 赵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作者群体与志书编纂 ——以清代云南方志为例[D]. 毛丽娟. 复旦大学, 2014(12)
  • [9]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 佟大群. 南开大学, 2010(08)
  • [10]清初贰臣心态与文学研究[D]. 白一瑾. 南开大学, 2009(07)

标签:;  ;  ;  ;  

两江省长赵宏恩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