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余杰[1](2021)在《陕北斜坡中部A区CH8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斜坡中部A区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部,地域横跨吴起~靖边~志丹,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CH6、CH4+5、CH2油层组,其次为侏罗系延安组Y10、Y9油层组。A区整体开发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导性开发试验阶段(1996—1997年),A区CH6油藏,从开发初期就以提高开发效益为立足点。积极进行现场开发试验,开辟注水、注气、气水交注、矩形井网及大砂量压裂、水平井等开发试验区;第二阶段为大规模建产阶段(1997-2003年)。从1997年开始先后建设了五里湾、虎狼茆区块,筛选出CH6富集区,并经过两年大规模产检,后期滚动扩编,建成了84万吨产能。至2006年底,A区开采油井1143口,日产油水平3873t;第三阶段为开发调整和小范围滚动扩边阶段(2003年-2009年),经过大规模建产阶段后,区块注采井网已经基本完善。但由于新区投产以后注采关系不尽合理,油田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需要不断在动态调整中加以完善,以致油田出现生产水平递减幅度大而且速度快,个别井点还出现含水上升的问题。2003年以来在A区除了继续建产和在已开发区块继续进行局部滚动扩边外,对已开发的区块实施注采关系调整。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注采调整,油田水驱状况稳定,注采关系趋于合理,生产水平稳步上升,油田递减幅度较小;第四阶段为开展致密油开发(2010年-至今),通过摸索及技术储备,初步形成了致密油开发技术。近年来,A区加大了深层勘探评价力度,先后在顺98、顺111、新352等部位CH7-CH8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发现塞A CH7、高A CH8、虎狼峁CH7、CH81、CH82规模油藏,勘探评价取得巨大突破。共预测含油面积389.8平方公里,储量11694万吨,其中CH81、CH82面积较大。研究区CH8油藏具备良好的增储建产潜力,但是受制于油藏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及高渗富集带规模不落实,同时CH8整体物性较差。A区深层增储方向及规模一直难以落实。本次研究通过开展A区CH8油藏沉积微相、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研究,开展储层综合评价,理清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为后期的增储方向及探评部署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主要结合研究区内完钻油井的测井、录井、取芯、试油、试采等资料,综合测井地质学和沉积学理论方法,开展了A区CH8油藏沉积特征研究,储层微观、宏观特征研究及综合评价,精细CH8储层四性研究,重新认识储层平面分布特征,总结影响含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CH8油层油藏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本文研究发现,A区CH8为三角洲前缘,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储层以细砂为主,含有少量中砂、粉砂和泥。通过精细地层对比划分,分小层建立孔隙度模型,建立了精细等时地层对比骨架剖面。揭示了烃源岩的分布对成藏范围起一定控制作用,高孔、高渗、高油饱优质储层是控制油藏出油主要因素。综合研究A区成藏具有“连续聚集近源,驱动源储压差,多元主次供烃”的特点。为进一步甄选建产有利区、拓展增储空间提供理论依据。
童强[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在蕴含极为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勘探开发挑战。随研究纵深不断加大,以姬塬油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为代表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备受关注,浮现出包括沉积环境复杂多变、砂体成因结构不明、储层特征和质量评价标准模糊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现阶段勘探开发进程。因此本文从沉积特征、砂体构型入手研究该类储层的宏观特性,进而结合大量实验开展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最后在宏、微观因素多元耦合定量表征的基础上完成储层综合评价。总体而言,本次研究对于解决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矛盾、缓解理论制约壁垒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最终取得以下主要认识:西北和东北双向物源体系交汇使得研究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沉积环境各异,长82亚段以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而长9段为西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和东北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共同作用,总体经历了较大幅水进过程。不同区域各级次沉积旋回发育特征各异,具有显着的相分异特征;建立与超短期旋回相对应的单成因砂体刻画方法后,识别出8种四级构型要素,同时在各层位和各区域之间形成对比;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构型要素的定量表征方法,完成全区构型要素的测井识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构型分布模式。长82和长9储层岩性一致,但组分含量构成不同;绿泥石、铁方解石和硅质含量均较多,但长9浊沸石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以中等为主;长82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24%,平均渗透率为1.57×10-3μm2,而长9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97%,平均渗透率为4.7×10-3μm2,总体均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别,并且长9段物性较长82亚段好。储层发育以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为主的四类成岩作用,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期,储层致密化过程以压实减孔为主,其次是胶结,而溶蚀增孔相对较弱;分别在长82和长9储层中识别出4种和5种优势成岩相,结合岩电标定后建立了Fisher判别函数,实现了成岩相的定量表征,归纳构型要素与成岩相的空间关系后建立了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孔隙类型均以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孔隙组合为溶孔-粒间孔;高压压汞划分出4类孔喉结构,长9孔喉结构优于长82,但孔喉连通性较差,并且孔喉结构非均质显着;利用NMR划分出4类可动流体特征,长9的T2弛豫时间显着大于长82,并且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高,经联合表征后发现长9储层的大、中孔喉发育较多。长9储层渗流特征显着优于长82,各类特征参数与物性较匹配;长9多相渗流以均匀状为主,而长82以网状为主,二者总体渗流能力均较强,驱替效率较高。综合宏、微观因素优选出9类代表性参数,利用多元综合分类系数Fi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了各类储层的定量评价标准。
王霞[3](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密碎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主要储层类型,构建适用的致密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体系是评判该类致密储层质量、预测相对优质储层分布的关键。本文以周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从构造裂缝、成岩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致密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建立致密储层孔、渗、饱解释模型,确定有效储层下限标准,构建多参数综合评价体系,对致密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认识如下:周长地区长9油层组构造相特征表现为总体西倾单斜背景下,发育差异压实作用形成近北东向鼻状隆起及小型背隆,断层不发育,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而结构成熟度较高,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构造裂缝局部发育,孔隙结构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其中Ⅱ类中排驱压力-小孔细喉型为主要类型;储层孔隙度中值为8.4%,渗透率中值为0.40×10-3μm2,属于特低孔、致密储层,延长组沉积期构造-沉积-成岩演化及油气侵位共同导致储层致密化,区域构造热事件及盆地沉降-抬升均对储层次生孔隙形成及致密化有重要影响。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物性受源区母岩、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砂体规模、物性、横向相变化是控制油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鼻状隆起构造对油层分布亦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构造的幅度直接影响着油水分异程度以及油井产量和含水率,形成构造-岩性圈闭。针对致密储层现有测井参数解释模型适应性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适合致密储层的测井参数解释方法:在曲线标准化和岩心归位基础上,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和深感应电阻率曲线,多元回归建立泥质含量、钙质含量计算模型,计算长9油层组致密储层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平均分别为8.8%和17.3%;综合测试分析及测井响应特征,致密储层泥质、钙质含量对孔隙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泥质含量影响更为显着,引起的孔隙度变化量为0.6%左右,利用声波时差测井,建立基于泥质含量和钙质含量的考量的致密储层孔隙度解释模型,进而由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基于研究区岩电数据特征,以孔隙度7%为界进行样品分组,分段建立致密油饱和度测井计算模型,以上解释模型相对于常规模型更适合于致密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综合试油试采资料,确定长9有效储层下限标准为渗透率为0.15×10-3μm2、孔隙度6.0%、电阻率27.0Ω·m、声波时差215.0μs/m。动静态结合,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砂岩厚度、变异系数、存储系数、储油系数和地层系数、单井产能及砂体成因、孔隙类型等指标,采用权重分析法,建立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长9致密储层分成三类,其中Ⅰ类好储层,是后期重点开发对象。
张自力[4](2020)在《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文中指出陆相坳陷型湖盆具有稳定的物源区,沉积储层厚度薄、平面展布范围广,受湖平面升降作用控制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圈闭成因和分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如何建立大型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及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成因岩性圈闭空间分布规律,成为突破坳陷型盆地规模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基于大量岩心、露头、测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空间结构,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油气藏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将陇东地区延长组划分为五个长周期旋回建立了三种层序结构样式;提出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4种垂向叠置样式和7种平面组合方式,通过对延长组已知岩性油气藏的精细解剖,确定了陇东地区延长组9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堆砌样式及11个等时界面的识别,将延长组划分1个超长期旋回、5个长期旋回(三级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四级层序)。长期旋回LSCⅠ以长10油层组为主,其中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Ⅱ由长92、长91、长82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Ⅲ由长81~长6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Ⅳ由长62~长3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Ⅴ由长32~长1油层组构成,包含五个中周期旋回。依据砂泥岩叠置样式、基准面旋回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对称性特征,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水位基准面缓慢上升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Ⅰ-Ⅱ)、高水位基准面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旋回结构(对应LSCⅢ-Ⅳ)、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Ⅴ)。在中期旋回结构中,多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结构为主的非对称性旋回或近对称型旋回结构,而以基准面下降为主的半旋回结构不发育。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及对称型旋回这3类7种结构。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西南方向供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重力流盆底扇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构成了延长组最主要的储集砂体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道-坝复合砂体、深水浊积扇砂岩。延长组具有复杂的砂泥岩组合样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为:砂包泥、泥岩嵌入式、砂泥岩交互式、泥包砂、砂岩指状式、纯泥岩段等6种组合样式。不同成因砂体在垂向上构成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和复合型4种叠置样式。将不同旋回过程中砂岩的平面接触关系划定义为7种类型:一体式(孤立式)、溢岸(天然堤)接触式、分流间湾接触式、对接式、侧切式、代替式、河口坝对接式。陇东地区延长组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其中岩性油气藏分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3类,可进一步细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侧向上倾尖灭,河口坝砂岩透镜体油藏,浊积扇砂岩透镜体油藏,薄层河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厚层道-坝复合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替代式非均质(岩性)侧向遮挡油藏,侧切式非均质性侧向遮挡油藏,破坏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建设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等10种油藏类型。因此,本次依据圈闭成因、砂体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将岩性圈闭划分3类、6亚类、10种成因类型。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和空间分布不仅与长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过程有关,还与沉积期古湖盆底形以及古地形导致的砂岩空间分布和垂向叠置样式关系密切。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为源内油藏,多分布于FS2,FS3,FS4湖泛面(优质烃源岩)附近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深水浊积扇成因砂体中。砂岩上倾尖灭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油藏多为源外油藏,多以水下分流河道、道-坝复合砂体为主,广泛分布于陇东地区延长组各个层系内部。其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体系域内,沿古湖盆坡折带形成依次上超的砂岩尖灭岩性圈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内,则与强烈进积的三角洲一起形成向盆内连续分布的顶部超覆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道坝复合体岩性圈闭类型多样,以物性封闭和非均质性遮挡岩性圈闭为主。而在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及低水位基准面快速下降体系域内,在盆地深水区形成大量与烃源岩互层的重力流盆底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综上所述,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等特征。古地貌及湖盆底形特征决定了沉积物分散路径和样式,决定了规模型岩性圈闭的空间分布。基准面旋回过程控制了砂泥(储-源)岩时空配置,与沉积期古地貌的匹配控制了岩性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层序格架下砂体成因类型和结构特征调整了岩性圈闭成因、形态和空间分布。此外,源、储及油源断层的时空配置决定了岩性圈闭的有效性。
李胜玉[5](2020)在《白音查干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研究》文中提出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塔拉断裂构造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储层为典型的低渗透型砂岩油藏,具有多变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储集空间结构和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等特征。加深成岩环境特征、储层发育制约因素及孔隙演化过程的认识,是研究区低渗透含砾砂岩储层勘探开发的关键和开采技术创新突破的前提。针对研究区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储层地质学、沉积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为研究重点,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RD衍射、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方法,开展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储层成因、储层孔隙恢复的研究。论文取得认识如下:(1)明确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含砾砂岩体研究区腾格尔组沉积时期对应于湖盆强烈陷期,从而形成多物源、近物源、相变快、相带窄的扇三角洲含砾砂岩体。此类砂体的碎屑组分复杂、结构成熟度低;岩石类型包括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及少量长石石英砂岩;残留粒间孔隙和次生孔隙为主;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特征。(2)首次构建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多重成岩环境演化序列在成岩作用和成岩流体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体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序列。研究区腾格尔组储层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B期,期间发生三期油气充注,经历了早期碱性与埋藏成岩期酸碱交替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早成岩A期,沉积地层水呈弱碱性,成岩现象主要为压实排水和泥晶碳酸盐胶结;早成岩B期,第一次酸碱交替成岩环境,有机质逐渐成熟形成了短暂的弱酸性成岩环境,成岩现象表现为石英次生加大,随后转为碱性的成岩环境发育早期碳酸盐胶结和部分长石加大,期间发生第一期油气充注;中成岩A期,有机酸控制的酸性成岩环境,碳酸盐及长石质矿物受有机酸的影响发生溶蚀,形成的粒间或粒内溶孔改善了储层物性,同时见石英加大和自形晶体,期间发生第二期油气充注;中成岩A期末,随着有机酸浓度逐渐降低,转为碱性成岩环境,石英和高岭石发生溶解,同时晚期碳酸盐胶结发育,为第二次酸碱交替成岩环境,期间发生第三期油气充注,部分石英发育加大边;中成岩B期,有机酸逐渐被消耗,成岩现象为晚期碳酸盐胶结、黄铁矿、伊利石及绿泥石组合特征,证实成岩环境转变为弱碱性并持续至今。(3)明晰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沉积组构和沉积微相等原始沉积条件为研究区腾格尔组储层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确定了砂体成因类型。成岩作用的差异性是决定腾格尔组储层特征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压实或胶结等破坏性成岩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如溶蚀作用促使长石或岩屑颗粒形成次生溶孔,提高了储层孔隙度。长石储层和岩屑储层的成岩作用演化模式呈现差异,前者表现为强胶结、弱压实、中溶蚀,后者表现为强压实、弱胶结、弱溶蚀。构造作用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构造高部是研究区腾格尔组油气藏形成的关键。(4)查清了研究区腾格尔组成岩相类型及分布特征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平原的成岩相特征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强度中等至强、胶结作用弱、溶蚀作用弱至中等,储层物性极差;查腊格地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均发育强压实成岩相,储层物性差,为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桑合地区和古尔地区扇三角洲前缘河道间薄砂层、分流河道主砂体侧翼发育强胶结成岩相,储层物性较差;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发育少量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储层物性较好;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远源浊积扇等各粒级净砂岩发育中等压实作用、弱至中等胶结作用、强溶蚀作用的成岩相,储层物性最好。(5)首次定量恢复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表现为先致密后成藏,致密化过程具体表现为:沉积埋深小于1100m,早期弱碱性成岩环境石英溶解作用贡献的增孔量为0.10%,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储层减孔量为15.37%;埋深范围为1100m~1300m,长石颗粒等溶蚀作用贡献的增孔量为0.90%,石英加大作用造成储层减孔量为1.20%;埋深范围为1300m~1500m,溶蚀作用增孔量为2.60%,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储层损失孔隙度2.78%,埋深1500m~2000m,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5.08%,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为3.34%,石英和高岭石溶解增孔量为0.45%;埋深2000m~2500m,压实和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21%,次生溶蚀孔隙和微裂缝增孔量为1.74%;溶蚀作用增孔量0.30%,胶结作用减孔量0.22%。
屈怡倩[6](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文中认为在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及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致密油作为我国非常现实的非常规油气,已经实现了商业性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是我国致密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其中延长组长8段油水关系复杂,产量差异明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可采收能力差异。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制约因素,是厘清可采收能力的基础工作,目前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多手段联合表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在资料搜集及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测试对白豹-华池区块以及贺旗-马岭区块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埋藏-充注史进行研究;综合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分析,并引入分形理论针对储层孔喉大小、孔径分布及复杂程度进行研究并分类;综合核磁共振、核磁成像以及油水相渗实验对储层流体可动用程度进行研究,并基于生产动态对储层可采收能力进行评价;综合上述研究,分析不同可采收能力储层的孔喉结构差异及造成孔喉结构差异的基础因素,最终建立储层可采收能力与孔喉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白豹-华池区块长石含量较高,绿泥石膜发育,贺旗-马岭区块岩屑含量相对较高,白豹-华池区块的物性整体上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贺旗-马岭区块由于埋藏深度较深,导致储层压实程度更高,溶蚀作用较强,但中晚期胶结程度高,因此受控于沉积及成岩作用的差异,白豹-华池区块现今面孔率更高,粒间孔更为发育。白豹-华池区块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以Ⅰ类和Ⅱ类为主,贺旗-马岭区块以Ⅱ、Ⅲ和Ⅳ类为主;恒速压汞曲线白豹-华池区块全部为孔隙主导型,贺旗-马岭区块Ⅲ和Ⅳ类为喉道主导型;白豹-华池区块孔喉特征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联合表征法能克服各种实验手段的缺陷,更真实反映储层孔喉结构全尺径分布特征,基于全尺径孔喉表征结果,由Ⅰ类至Ⅳ类孔喉分布区间收窄,大孔喉为主向小孔喉为主过渡。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越大,孔喉结构复杂程度越高。基于前述研究成果对孔喉结构分类可得,两个研究区块储层孔喉结构各分为4类,由Ⅰ类至Ⅳ类孔喉结构逐渐变差。储层可采收能力由1类至4类逐渐变差,对应的可动流体饱和度逐渐降低,T1-T2图信号分布面积逐渐减小,相渗能力逐渐降低,驱油效率逐渐降低,日产油量逐渐降低,稳产周期逐渐缩短,白豹-华池区块比贺旗-马岭区块具有更好地生产动态表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孔喉结构的差异。由1类至4类粒间孔含量减小,粒间孔主导逐渐变为晶间孔主导,溶蚀孔含量在前两类较为发育;最大孔喉半径逐渐减小,喉道半径平均值减小,分形维数值增大,孔喉半径减小且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增加。沉积及成岩是影响孔喉结构的基础因素,由1类至4类石英含量减少,填隙物含量增加,比较显着的差异在于1类以高绿泥石膜含量为特征,2类溶蚀增孔作用强,但压实程度高于,3类易塑变组分含量高,因此压实程度最高,4类发育大量碳酸盐岩胶结物,导致致密无孔。白豹-华池区块压实程度相对较弱,粒间孔保存较好,且长石溶孔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孔喉结构。
梁庆韶[7](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是我国西北的能源基地,也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源头。延长组长7段在湖盆扩张期发育“张家滩页岩”,它是延长组最主要的烃源岩层段。近年来对事件沉积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大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测年技术,结合事件沉积耦合关系,能够定性、定量的分析沉积演化过程,不仅是沉积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对其它相关研究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学、事件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盆地周缘的野外剖面及盆地内部的钻井岩心长7地层中的各事件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可靠的年龄框架,探讨长7各亚段沉积事件发生的时序关系及其耦合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系统描述了长7油层组地震事件、浊流事件、火山事件和缺氧事件沉积特征。长7段的沉积环境以深湖-半深湖为主,沉积速率低且沉积相对稳定,是陆相湖盆沉积事件研究的理想场所;在长7段中保存有众多事件沉积,如地震事件、浊流事件、火山事件和缺氧事件。地震事件的主要沉积响应是大量的沉积变形构造,可以具体划分出(1)软沉积物液化变形;(2)重力作用变形;(3)水塑性变形;(4)脆性变形等;并建立震积序列,分析震积岩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及其平面分布特征。浊积岩是长7浊流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浊积砂体较细、具有完整、不完整的鲍玛序列、见槽模、沟模、两段式粒度概率曲线和平行于C=M基线的C-M图解等构成长7典型浊流沉积的主要特点,浊积岩以长71最为发育。火山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为凝灰岩,综合其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为大陆花岗岩环境;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分别测得长7底部、中部、顶部凝灰岩中的年龄分别为243.0Ma、240.3Ma、239.3Ma;长7凝灰岩的平面分布呈北西向展布。缺氧事件在长7地层的物质表现形式为富有机质泥页岩,从测井曲线特征、岩性特征、微观特征识别长7缺氧事件;缺氧事件贯穿于整个长7的沉积过程,长73还原性最强、长72次之、长71最弱;由长7各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平面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其缺氧事件的分布规律与长7各期深湖-半深湖环境吻合。2.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米兰科维奇旋回天文年代标尺。运用频谱分析法对长7地层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建立长7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外加SHRIMP所测得的长7底部、中部及顶部的凝灰岩夹层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作为年代控制点,可以获得长7各个事件沉积层的精确年龄:长73的沉积时限为243.0-241.0Ma;长72的沉积时限为241.0-240.125Ma;长71的沉积时限为240.125-239.250Ma;明确长7在时间上归属中三叠世拉丁期,并结合米兰科维奇旋回首次建立了长7油层组天文年代标尺。3.首次系统建立了有时间刻度的长7多种事件沉积耦合模式。垂向上,震积岩、浊积岩、凝灰岩和优质烃源岩互层发育,相互影响。震积岩的发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长73期的构造活动最强,震积岩也最为发育;浊积岩的形成与地形特征联系紧密,浊流事件可将陆源物质沿一定坡度搬运至深湖地区;凝灰岩的形成与火山事件有关,而火山主要形成于板块交界处,与构造活动有关;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形成于长73期的深湖-半深湖内的缺氧环境。在长73期,主要发育缺氧事件、火山事件,长72、长71期主要发育浊流事件、地震事件;长73期缺氧事件形成的优质烃源岩与长72期、长71期浊流事件形成的大规模浊积岩紧邻接触,形成了良好的“下生上储”关系,为长7致密油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在精确的时间标尺下,结合事件沉积的耦合关系,把长7沉积过程定时、定性、定量、全面地精细描述,最终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事件沉积时空组合模式。
张卫刚[8](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黄何鑫[9](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油是中国最现实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其中,三角洲砂体和重力流砂体是最主要的两种致密油储层。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已经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深入分析这两类砂体区的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是预测致密油甜点区的基础工作。本论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在两类主要砂体区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物性特征、孔喉结构特征、渗流特征以及分维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两类砂体区储层特征的差异性,明确了影响储层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原因,并探讨了不同孔隙组合类型对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区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区和浊积扇砂体区在以孔喉为主要参数的微观特征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长石含量更高,浊积扇砂体区的石英、岩屑、填隙物含量更高,其中的刚性岩屑、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优势明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三角洲前缘的长石溶孔略多而浊积扇砂体区的粒间孔和微孔含量略多。相比较三角洲前缘砂体区,浊积扇砂体区的粒度分布更加分散,分选性更差,使得其孔隙度分布也更加分散,渗透率相对更低。早期胶结阶段,三角洲前缘砂体区减孔更多,而晚期胶结阶段,浊积扇砂体区减孔更多。物质组成和成岩演化差异造成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孔喉结构、喉道结构、渗流特征均好于浊积扇砂体区,相渗特征则略好于浊积扇砂体区。储层特征参数对流体的可动用能力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石英含量越低、岩屑、长石和填隙物含量越高、特别是粘土矿物含量越高、尤其是其中的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越高,以及较小的矿物颗粒粒度,导致孔喉表面的粗糙程度逐渐增大,连通性减弱,微观非均质性增强。较强的微观孔喉非均质性使得有效孔隙度、有效驱油孔隙度、最大有效油相渗透率降低,即流体可动用能力降低。进一步指出三角洲前缘砂体区的流体可动用能力要略优于浊积扇砂体区。同时认为,分形维数更多基于孔喉连通性、非均质程度,而气测渗透率则更多基于孔隙整体大小。大的孔喉表面更加粗糙,对总体孔喉表面粗糙程度贡献较大。但是由于大孔喉数量较少、孔径较大以及自身表面粗糙程度变化有限,因此样品的孔喉连通程度和非均质程度受小的喉道和孔隙影响更多。孔喉结构的好坏和孔喉表面自相似程度的强弱息息相关,粗糙程度的差异对流体可动用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研究基于物性交互图法、J函数法、拐点法和有效孔隙度分别计算了两类砂体区的储层动用下限。从生产角度来看,具有Ⅰ类孔隙组合的储层在整个生产周期的中前期可以呈现出较高的产油速率,但见水时间较早,注水开发中需要控制注水速度。具有Ⅱ类孔隙组合的储层最后综合效果最好。
吴柄燕[10](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南梁地区长4+51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勘探力度的不断加大,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南梁地区长4+51油气勘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白豹与南梁不同区块间产油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南梁地区含水率相对较低,为30%~40%,而白豹地区油水关系复杂,不同井区间产油产水差异较大,普遍含水率较高,白157井区初期含水率高达60%~70%,但白191井区含水率稍低,多以油井为主。本论文以白豹-南梁地区长4+51为剖析对象,在分析有关学者各项成果的基础上,以含油气盆地分析和石油地质学等为依据,以岩心观察、测井数据分析以及铸体薄片、物性资料和地球化学指标等为支撑,开展白豹-南梁地区长4+51砂体展布、储层特征、输导体系和油气成藏特征等各项研究,以明确白豹-南梁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南梁地区长4+51以东北物源为供给,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河口坝砂体,其中白豹地区以内部连通性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而南梁地区以可作为良好储层的河口坝砂体为主。白豹-南梁地区长4+51储层岩石类型差别不大,以长石砂岩占主体,岩屑长石砂岩次之。填隙物方面,白豹-南梁地区长4+51发育有绿泥石膜、铁方解石、水云母和硅质,且白豹地区绿泥石含量较南梁地区高,对孔隙发育有利,而南梁地区则以对孔隙发育不利的方解石以及水云母的含量居高。白豹-南梁地区储层砂岩分选普遍较好,但磨圆度却较差,粒度也较细。在储层物性方面,白豹地区整体物性相对于南梁地区而言较好。白豹-南梁地区长4+51油气主要来自于下伏长7的优质烃源岩,其有机质成熟度高,有大规模生烃的潜质,且南梁地区烃源岩厚度稍大。白豹-南梁地区主要为岩性油气藏,砂体发育与烃源岩分布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整个工区以连通性好的砂体和局部地区发育的裂缝是其主要的输导体系,以泥岩或上倾尖灭的砂岩为遮挡层,存在垂向及侧向运移。大致来讲,白豹-南梁地区长4+51油气成藏主要受砂体类型、低幅度构造及砂体结构类型与储层物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白豹与南梁分区油藏对比及白豹地区不同井区油藏对比后发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较河口坝砂体好,但含油饱和度却较低,而对于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来说,河道主体的砂体相较于侧翼砂体而言物性更好,含油饱和度普遍较高,可若河道砂体缺乏遮挡条件,油气难以成藏,含油饱和度较低。南梁地区长4+51储集砂体为自生圈闭条件较好的河口坝砂体,得益于孤立砂体较差的内部连通性,南梁地区油气富集,油水分异充分,且开发过程中不易发生水驱油的现象,因此南梁地区含水率较低;而白豹地区长4+51储集砂体多为内部连通性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若缺乏遮挡条件,油气充注后极易沿河道上倾方向逸散,且在开发过程中,这些良好的储集空间极易被水充注,造成油水同出,且含水率上升较快;若分流河道发育鼻状隆起等低幅度构造,可作为良好的遮挡条件使油气聚集,油气分异较充分,如白415井区,虽同样易发生水驱油,但含水率较白豹地区其他井区稍低。
二、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斜坡中部A区CH8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3.1 CH8 油藏沉积特征研究 |
1.3.2 储层微观、宏观特征研究及综合评价。 |
1.3.3 精细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1.3.4 CH8 油藏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 |
1.3.5 编写完成论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 |
2.1 A区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第三章 地层对比及构造分析 |
3.1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1 小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
3.1.2 沉积旋回分级 |
3.2 标志层的确定 |
3.3 地层对比划分 |
3.4 构造特征 |
第四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 |
4.1 沉积背景 |
4.1.1 区域沉积背景 |
4.1.2 地层及沉积演化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4.2.2 岩心标志 |
4.3 测井相分析 |
4.3.1 测井曲线幅度 |
4.3.2 测井曲线形态 |
4.4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4.4.1 单井相分析 |
4.4.2 剖面相分析 |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6 砂体展布特征 |
第五章 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
5.1 储层特征 |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1.2 储层物性特征 |
5.1.3 孔喉特征 |
5.2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5.2.1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
5.2.2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5.2.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5.3 成岩作用 |
5.3.1 成岩作用类型 |
5.3.2 成岩阶段划分 |
5.3.3 成岩相平面展布 |
5.3.4 成岩相带发育的控制因素 |
5.3.5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
第六章 储层微观特征 |
6.1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6.1.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6.1.2 孔隙结构 |
6.1.3 影响物性的特征参数 |
6.2 储层孔喉特征参数及其定量表征 |
6.2.1 CH8 储层孔喉特征参数关系 |
6.2.2 微观孔隙结构分类 |
6.3 水驱油特征 |
6.4 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6.4.1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 |
第七章 测井精细二次解释 |
7.1 二次解释模板建立及应用 |
7.1.1 A区CH8 重点出油层位下限确定 |
7.1.2 重点层位井进行二次解释 |
7.1.3 总结建立起A区CH8 二次解释出油下限 |
第八章 油藏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 |
8.1 油藏类型 |
8.2 油气来源 |
8.2.1 源储配置,烃源岩是油源保障 |
8.2.2 CH8 暗色泥岩一定程度上辅助生烃,控制油藏分布和规模 |
8.2.3 裂缝发育是油气良好的运移通道 |
8.3 油藏富集规律 |
8.3.1 成藏模式 |
8.3.2 油藏平面分布规律 |
8.3.3 油气富集规律 |
8.4 油藏分布控制因素 |
8.4.1 沉积因素 |
8.4.2 成岩相因素 |
8.4.3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
第九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演化 |
2.4 地层发育及小层微构造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
3.1 物源分析 |
3.2 沉积相标志 |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4 各类三角洲沉积特征差异 |
3.5 砂体展布规律 |
3.6 小结 |
第四章 砂体构型研究 |
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4.2 构型要素层次结构分级 |
4.3 岩相识别和相组合类型划分 |
4.4 砂体构型要素组合特征及空间分布形态 |
4.5 基于成因分析的砂体构型要素测井定量识别 |
4.6 构型要素平面分布特征 |
4.7 砂体构型分布模式 |
4.8 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物性特征 |
5.3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
5.5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6 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
5.7 成岩相定量表征 |
5.8 构型约束下的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 |
5.9 小结 |
第六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 |
6.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6.2 孔喉结构特征定量化 |
6.3 全孔径孔喉结构定量表征 |
6.4 多相渗流条件下不同储层的渗流特征差异 |
6.5 不同骨架构型要素与微观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七章 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 |
7.1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
7.2 储层评价参数提取 |
7.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结果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致密储层的定义 |
1.2.2 致密储层测井评价研究现状 |
1.2.3 致密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致密储层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5 长9 油层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主要科学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区域沉积特征 |
2.4 地层特征 |
2.4.1 地层划分的依据 |
2.4.2 地层划分的原则 |
2.4.3 长9 地层特征 |
2.5 构造特征及对成藏控制 |
2.6 长9 沉积特征 |
2.6.1 沉积物源 |
2.6.2 相标志 |
2.6.3 沉积微相类型及单井相分析 |
2.6.4 沉积微相剖面演化特征 |
2.6.5 沉积微相与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结构特征 |
3.1.2 碎屑组分特征 |
3.1.3 填隙物特征 |
3.2 储层孔隙特征 |
3.2.1 孔隙类型 |
3.2.2 孔隙结构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非均质性 |
3.4.1 层内非均质性 |
3.4.2 层间非均质性 |
3.4.3 平面非均质性 |
3.5 储层控制因素 |
3.5.1 源区母岩 |
3.5.2 沉积环境 |
3.5.3 成岩作用 |
3.5.4 构造裂缝 |
3.5.5 构造演化与储层致密关系 |
第四章 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
4.1 测井数据预处理 |
4.1.1 测井曲线标准化 |
4.1.2 岩心归位 |
4.2 四性关系研究 |
4.2.1 岩性与含油性 |
4.2.2 岩性与物性 |
4.2.3 物性与含油性 |
4.2.4 电性与岩性 |
4.2.5 四性综合图 |
4.3 测井参数模型 |
4.3.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4.3.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4.3.3 饱和度计算模型 |
4.4 测井识别油水层 |
4.4.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4.4.2 油水层测井解释标准 |
4.4.3 油层厚度平面分布 |
第五章 储层综合评价 |
5.1 综合评价参数 |
5.2 综合评价方法 |
5.3 综合评价标准 |
5.4 综合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培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
1.2.2 岩性圈闭成因研究现状 |
1.2.3 岩性圈闭研究发展趋势 |
1.3 工区地质概况 |
1.3.1 区域地质背景 |
1.3.2 延长组地层划分 |
1.3.3 研究区勘探历程及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划分 |
2.1 陆相盆地层序划分 |
2.1.1 层序划分原则 |
2.1.2 层序边界特征 |
2.1.3 层序划分及界面选取 |
2.1.4 层序级别及对比 |
2.2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界面识别 |
2.2.1 层序界面识别 |
2.2.2 各级层序界面特征 |
2.2.3 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2.3.1 露头层序地层格架 |
2.3.2 单井层序地层格架 |
2.3.3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2.4 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和表征 |
2.4.1 基准面旋回类型与控制因素 |
2.4.2 陇东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结构特征 |
2.4.3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模型 |
第3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体系组合 |
3.1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
3.1.1 沉积体系分类 |
3.1.2 辫状河三角洲 |
3.1.3 湖泊相 |
3.1.4 重力流盆底扇 |
3.2 关键井沉积相组合 |
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LSCⅠ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2 LSCⅡ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3 LSCⅢ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4 LSCⅣ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5 LSCⅤ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4 延长组古湖盆演化 |
3.4.1 层序格架下湖盆充填沉积演化过程 |
3.4.2 鄂尔多斯延长期湖盆沉积演化模式 |
第4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分析 |
4.1 陇东地区延长组储集砂体类型 |
4.2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 |
4.2.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
4.2.2 河口坝砂体 |
4.2.3 道-坝复合砂体 |
4.2.4 重力流盆底扇砂体 |
4.3 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空间分布 |
4.3.1 优质储集体空间分布 |
4.3.2 优势储集砂体的结构 |
4.3.3 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样式 |
第5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解剖 |
5.1 延长组层序格架下生储盖组合 |
5.1.1 烃源岩条件 |
5.1.2 生储盖组合 |
5.1.3 石油类型和分布 |
5.2 陇东地区延长组石油富集规律 |
5.2.1 原油差异聚集规律 |
5.2.2 原油富集成藏控制因素 |
5.3 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特征 |
5.3.1 陇东地区岩性油藏类型 |
5.3.2 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
5.3.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 |
5.3.4 物性遮挡岩性油藏 |
第6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岩性圈闭成因 |
6.1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成因类型 |
6.1.1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
6.1.2 砂岩透镜体圈闭 |
6.1.3 物性封闭圈闭 |
6.2 岩性圈闭分布 |
6.2.1 岩性圈闭的分布特征 |
6.2.2 圈闭发育控制因素 |
6.3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综合模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岩心描述图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白音查干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低渗透型储层勘探开发现状 |
1.2.2 成岩流体研究现状 |
1.2.3 储层成因研究现状 |
1.2.4 孔隙定量恢复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地温场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集物性特征 |
3.3 储集空间特征 |
3.3.1 孔隙类型及含量 |
3.3.2 孔隙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层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
4.1 成岩环境的识别 |
4.1.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1.2 成岩阶段的划分 |
4.1.3 成岩环境类型及特征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4.2.3 流体包裹体盐度特征 |
4.3 成岩环境演化过程 |
4.3.1 多重成岩环境演化特征 |
4.3.2 成岩环境演化纵向物质表现 |
4.3.3 成岩环境演化序列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
5.1 沉积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基础 |
5.1.1 沉积组构 |
5.1.2 沉积微相 |
5.2 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关键 |
5.2.1 成岩作用的差异性 |
5.2.2 成岩相类型及分布特征 |
5.3 构造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 |
6.1 孔隙度定量恢复研究方法 |
6.2 腾格尔组储层致密化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 |
1.2.2 孔隙演化 |
1.2.3 微观孔喉结构 |
1.2.4 流体可动用程度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
2.3.1 沉积特征 |
2.3.2 砂体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储集层基本特征研究 |
3.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碎屑颗粒成分及特征 |
3.1.3 填隙物成分特征 |
3.1.4 碎屑结构特征 |
3.2 储集层物性特征 |
3.2.1 物性参数特征 |
3.2.2 物性分布特征 |
3.3 成岩作用 |
3.3.1 压实作用 |
3.3.2 压溶作用 |
3.3.3 胶结作用 |
3.3.4 溶蚀作用 |
3.3.5 交代作用 |
第四章 充注期次及孔隙演化研究 |
4.1 储层烃类类型及成熟度 |
4.1.1 烃类类型 |
4.1.2 烃类成熟度 |
4.2 埋藏史及油气充注期次 |
4.2.1 埋藏演化史研究 |
4.2.2 充注期次及时间 |
4.3 孔隙演化 |
4.3.1 孔隙演化定量过程 |
4.3.2 各研究区孔隙演化特征 |
第五章 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
5.1 孔隙及喉道定性识别 |
5.1.1 孔隙类型 |
5.1.2 孔隙组合类型 |
5.1.3 喉道类型 |
5.2 高压压汞定量表征孔喉结构 |
5.2.1 高压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分类 |
5.2.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3 恒速压汞定量表征孔隙及喉道特征 |
5.3.1 恒速压汞曲线分类 |
5.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4 全尺径孔喉分布 |
5.4.1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转化方法 |
5.4.2 全尺径孔喉分布特征 |
5.5 分形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性 |
5.5.1 分形理论 |
5.5.2 孔喉及喉道分形特征 |
5.5.3 孔喉结构复杂性分类 |
5.6 储层孔喉结构分类 |
5.6.1 白豹-华池区块 |
5.6.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六章 渗流特征及储层流体可动程度分析 |
6.1 核磁共振T_2谱表征储层流体可动程度 |
6.1.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 |
6.1.2 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因素 |
6.2 联合T_1-T_2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2.1 样品饱和水及离心状态成像特征 |
6.2.2 样品T_1-T_2图像特征及划分 |
6.3 油水相渗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3.1 油水相渗曲线分类 |
6.3.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
6.4 储层流体可动程度综合评价 |
6.4.1 白豹-华池区块 |
6.4.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七章 可采收能力及其与孔喉结构的响应规律 |
7.1 储层可采收能力评价 |
7.1.1 白豹-华池区块 |
7.1.2 贺旗-马岭区块 |
7.2 成岩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2.1 岩石学特征与孔喉结构的关系 |
7.2.2 孔隙演化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3 孔喉结构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 |
7.3.1 白豹-华池区块 |
7.3.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事件沉积的研究起源及发展趋势 |
1.2.2 地震事件的研究现状 |
1.2.3 浊流事件的研究历史与方法进展 |
1.2.4 火山事件的研究现状 |
1.2.5 缺氧事件的研究现状与判别方法 |
1.2.6 鄂尔多斯盆地长7研究基础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1.3 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 延长组地层特征 |
2.2.1 延长组地层沿革 |
2.2.2 延长组地层特征 |
2.3 长7地层特征 |
2.3.1 划分方案 |
2.3.2 地层对比 |
2.4 长7沉积特征 |
2.4.1 长7_3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4.2 长7_2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4.3 长7_1期沉积环境精细划分 |
2.5 长7沉积事件类型 |
第3章 地震事件沉积 |
3.1 地震事件与震积岩 |
3.2 震积岩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3.2.1 软沉积物液化流动变形 |
3.2.2 重力作用变形 |
3.2.3 水塑性变形 |
3.2.4 脆性变形 |
3.3 震积岩沉积序列 |
3.4 震积岩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 |
3.5 震积岩平面分布特征 |
第4章 浊流事件沉积 |
4.1 浊积岩形成条件 |
4.2 长7浊积岩的识别 |
4.3 长7浊积岩的特征 |
4.3.1 岩性特征 |
4.3.2 粒度特征 |
4.3.3 浊积岩的沉积构造 |
4.3.4 浊积岩的复理石构造 |
4.4 长7浊积岩相分类 |
4.5 长7浊积岩演化规律 |
4.5.1 垂向演化规律 |
4.5.2 平面分布规律 |
4.5.3 长7浊积岩沉积模式 |
第5章 火山事件沉积 |
5.1 长7火山事件的物质表现形式 |
5.2 凝灰岩成因 |
5.2.1 空降型火山灰沉积 |
5.2.2 水携型火山灰沉积 |
5.3 凝灰岩微观特征及类型 |
5.3.1 晶屑凝灰岩 |
5.3.2 玻屑凝灰岩 |
5.3.3 双屑、混合型凝灰岩 |
5.3.4 尘灰凝灰岩 |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SHRIMP锆石U-Pb定年 |
5.5.1 锆石CL图像 |
5.5.2 Th/U比值 |
5.5.3 锆石U-Pb年龄 |
5.6 凝灰岩分布 |
第6章 缺氧事件沉积 |
6.1 缺氧环境识别 |
6.2 缺氧事件沉积物的识别 |
6.2.1 测井曲线特征 |
6.2.2 野外及岩心特征 |
6.2.3 镜下特征 |
6.2.4 扫描电镜特征 |
6.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3.1 长7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3.2 长7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
6.4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
6.4.1 主量元素特征 |
6.4.2 微量元素特征 |
6.5 氧化还原性垂向演化特征 |
6.6 长7缺氧事件产物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7章 事件沉积时空耦合关系 |
7.1 建立天文年代标尺 |
7.2 长7沉积事件发育的垂向序列 |
7.2.1 野外露头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叠置关系 |
7.2.2 钻井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叠置关系 |
7.2.3 连井剖面上长7多种事件沉积对比 |
7.3 长7沉积事件的耦合关系 |
7.3.1 火山事件与缺氧事件的关系 |
7.3.2 地震事件与浊流事件的关系 |
7.3.3 缺氧事件与浊流事件的关系 |
7.4 事件沉积时空组合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
3.2 沉积物源分析 |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
3.3.2 沉积微相类型 |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
4.1.3 砂岩结构特征 |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喉分布特征 |
4.2.3 可动流体表征 |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
7.1.1 有效厚度下限 |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成岩作用 |
1.2.2 孔隙度演化 |
1.2.3 微观孔隙结构 |
1.2.4 可动流体特征 |
1.2.5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
3.1.2 碎屑成分及其特征 |
3.1.3 填隙物成分及其特征 |
3.1.4 碎屑结构及其特征 |
3.2 储层成岩作用 |
3.2.1 成岩作用类型 |
3.2.2 成岩阶段划分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3.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
3.3.2 储层物性的分布及其特征 |
3.4 储层孔隙度演化 |
3.4.1 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 |
3.4.2 孔隙度的演化及其特征 |
3.4.3 孔隙度演化差异性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
4.1 孔隙及喉道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孔隙组合类型 |
4.1.3 喉道类型 |
4.2 基于常规压汞的孔隙结构表征 |
4.2.1 常规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
4.2.2 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
4.3 基于恒速压汞的孔喉结构表征 |
4.3.1 恒速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
4.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4.4 物性与孔喉结构的相关关系 |
4.4.1 物性与孔喉大小的相关关系 |
4.4.2 物性与孔喉连通性的相关关系 |
4.4.3 物性与孔喉非均质性的相关关系 |
第五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
5.1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5.1.1 低场核磁共振评价 |
5.1.2 低场核磁共振参数特征 |
5.2 油水相渗特征 |
5.2.1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
5.2.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
第六章 孔隙组合特征 |
6.1 分形理论 |
6.2 常规压汞分形 |
6.3 恒速压汞分形 |
6.4 复杂性的组合关系 |
6.5 孔隙组合的影响因素 |
6.6 孔隙组合特征 |
第七章 孔隙组合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 |
7.1 孔隙组合对可动流体的影响 |
7.2 孔隙组合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
7.3 孔隙组合的微观驱替模型特征评价 |
7.4 孔隙组合对产能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南梁地区长4+51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要理论研究进展 |
1.2.2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况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演化及地层特征 |
第3章 砂体展布特征 |
3.1 沉积相分析 |
3.2 砂体连井分析 |
3.3 砂体平面展布分析 |
第4章 储层特征分析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陆源碎屑成分 |
4.1.2 填隙物成分及特征 |
4.1.3 碎屑颗粒结构 |
4.2 储层的孔隙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喉特征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3.1 砂岩储层物性的孔渗分布特征 |
4.3.2 砂岩储层物性的平面分布特征 |
4.4 储层影响因素 |
4.4.1 压实作用 |
4.4.2 胶结作用 |
4.4.3 交代和溶蚀作用 |
4.4.4 成岩相 |
4.5 储层综合评价 |
4.5.1 研究区储层级别的划分标准 |
4.5.2 研究区储层评价 |
第5章 油气成藏条件 |
5.1 烃源岩条件 |
5.2 储集条件 |
5.3 输导体系条件 |
5.3.1 裂缝输导体系 |
5.3.2 连通性砂体 |
5.4 圈闭条件 |
5.5 运移方式 |
第6章 油气成藏富集规律 |
6.1 典型油藏剖面解剖 |
6.1.1 白豹与南梁地区油藏对比 |
6.1.2 白豹地区不同井区油藏对比 |
6.2 油藏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
6.2.1 砂体类型 |
6.2.2 低幅度构造 |
6.2.3 砂体结构类型与储层物性 |
6.3 成藏富集模式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斜坡中部A区CH8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研究[D]. 余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D]. 童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3]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D]. 王霞. 长安大学, 2021(02)
- [4]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D]. 张自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白音查干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研究[D]. 李胜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D]. 屈怡倩. 西北大学, 2020
- [7]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事件沉积特征及其耦合关系[D]. 梁庆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9]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对流体可动用能力的制约机理研究[D]. 黄何鑫. 西北大学, 2019(01)
- [10]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南梁地区长4+51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D]. 吴柄燕.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