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洛丽塔》中的命名游戏(论文文献综述)
刘江南,汪云霞[1](2021)在《“名字”与“称呼”:《洛丽塔》迷宫叙事的钥匙》文中研究说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其迷宫叙事的典范,小说中的名字与角色特征、命运紧密相关,承载了大量隐藏涵义;人物之间的称呼则进一步起到了解释、补充、强化的作用。鉴于错译、漏译的现象造成汉译本有部分意义的扭曲与遗失,通过对照分析原作,探讨小说中双重人格的戏仿元素、命名行为与话语权力、不可靠叙述与语言游戏,有助于解开作者设置的文字密码,进而深入理解文本。
汤春华[2](2021)在《拉康欲望理论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诗雨[3](2021)在《艺术自治与艺术自治之外:《洛丽塔》仪式话语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小说《洛丽塔》是作家纳博科夫跨越现实与彼岸、美学与道德、生与死界限以实践其艺术自治的力作。纳博科夫通过重复仪式,力图对现实中"美学狂喜"的缺失提出思辨,建立艺术自治话语,并借反仪式话语扭转柏拉图话语的尊卑关系,从而对艺术自治之自洽提出反思。作者最终通过仪式肯定生命,重现希腊悲剧,打破艺术自治之阈限。如此,在《洛丽塔》这部严肃文学作品中,美学、道德、哲学维度得以交融。纳博科夫在书写仪式/反仪式话语上的努力,为其超验于艺术自治这一现代主义核心信条提供了可能。
汤春华[4](2021)在《拉康欲望理论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田钰[5](2021)在《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美国和俄罗斯文学史上着名的文学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近四十年的批评研究史,可看作是中国文坛或文学批评在危机和反思中的发展史。据此,本论文以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批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主要对象,力争在文艺思潮、批评话语和知识谱系等变化中掌握中国大陆纳博科夫研究的脉络,并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年至今,考究出这三个时间段对纳博科夫批评的不同向度及背后的原因。这样不仅能使得当下中国纳博科夫研究的现实意义更为凸显,同时为纳博科夫研究维度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启发意义。本论文的正文写作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发期: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本章首先阐发了纳博科夫能够潜入到中国大陆的两个契机——“现代主义热”和“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接着论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文艺转型较为缓慢,纳博科夫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思想的标签,而随着中后期批评启蒙的渐次复苏、文学向内转的底色以及文学理论转向语言谱系,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的批评逐渐走向文学作品本身。第二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这一章主要论述了1990—1999年这一时间段纳博科夫批评研究格局拓展的三个维度:首先是从作品到个人,批评者们从纳博科夫生平经历出发,考究作品中的俄罗斯性;其次是从现代派的定位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作品解读;最后是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究延伸到对他文学批评的研究。其背后的语境动力包括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后现代主义在九十年代的撒播、形式批评的兴盛以及批评的市场化。第三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这一章论述了2000年至今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三个向度:一是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这与消费主义在中国的盛行息息相关;二是学者们积极地将纳博科夫与中国作家作品进行对比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与严歌苓的对比,以及作品《洛丽塔》与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对比,背后体现出的了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比较文学中国视野的构建;三是中国学者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伦理道德进行重新审视,折射出了学者们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第四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本章首先对纳博科夫的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发,接着论述了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变与不变、未完成性,最后指出了纳博科夫批评中存在研究对象的局限性、陷入主义的陷阱导致的阐释失效这两个不足之处。
李然[6](2020)在《从叙事学角度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弗拉基米尔·弗拉季米罗维奇·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最着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颇丰,并且广受世界读者喜爱。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洛丽塔》曾荣登各国畅销图书榜首,并获得过多项世界文学奖项。纳博科夫拥有优秀的写作技巧,在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系时,他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作方式去发挥人物与情节的优势,从而将读者吸引到自己艺术世界中去,这正是纳博科夫能够获得读者青睐的原因之一。因此,为更深入了解纳博科夫处理其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关系的方法,本论文立足于国内外关于纳博科夫作品的研究成果,以及其叙事作品、访谈资料、理论着作等,以叙事学两种人物观点为理论依据,对其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括纳博科夫的生平、作品以及国内外学术研究状况,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理论依据及意义。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叙事学理论,分别介绍叙事学的两种人物观,在此基础上阐述纳博科夫对两种人物观的看法,进而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从功能性人物观出发探讨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本章借鉴了功能性人物观代表者格雷马斯的人物理论,探讨作者在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关系时,将情节置于主要地位,人物作为情节发展的辅助工具的写作手法。第三章为从功能性人物观出发探讨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本章借鉴了心理性人物观代表者福斯特的人物理论出发分析纳博科夫的作品,目的在于探讨作者在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关系时,选择将人物置于重要地位,而将情节置于次要地位,进而突出人物的写作手法。第四章为从两种人物观的互补作用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首先阐述了两种人物观之间的互补作用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探究纳博科夫处理人物与情节关系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使人物与情节统一起来,发挥互补作用的写作手法。结语部分得出结论,即纳博科夫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系时,既可以让二者相互对立,也可以让二者相互统一,因此,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王擎宇[7](2020)在《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在性叙事文学中,作者试图将这被隐匿的性的话语表述出来,将性的欲望展现出来,在社会表象上对性禁声的同时试图在文本中谈论。法国哲学家福柯摒弃了传统权力是恶的观点,区别于对宏观权力的研究,他提倡一种微观的权力论,即在各种力量关系中的关系式权力,各种场域中的权力。正是在这种微观、局部的场域里,福柯认为权力关系是流动的、不稳定的和可逆转的。权力关系的双方是一场策略性游戏,是互动地博弈。因此,在研究性叙事文学中,重点聚焦于男女两性的性权力关系便形成了三种叙事模式。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介绍研究意义及目的,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正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是性暴力叙事文本。以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奈保尔《游击队员》为例。当一个人完全受制于他者的暴力时,福柯认为这里是没有权力关系的,仅仅是强势一方利用权力完全压制弱势一方的暴力,而弱势一方的自我主体性在这种强大的压制下逐渐衰弱、消解甚至毁灭。这两个文本可以体现这种毁灭的不同方式,即自我毁灭和他者毁灭。第二章是性压抑叙事文本,以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为例。母亲对于孩子的控制与压抑,导致孩子在压抑中寻找溢出这段关系后其他新关系的可能。这类模式的叙事关注焦点是主人公怎样溢出和以什么样的方式溢出畸形的母爱,去实现自我主体性的独立。但最终的结局并未建立起新的关系,均以失败告终。而东西的《后悔录》则是个体面对社会话语权力时的性压抑叙事,与性逆转叙事中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相对比。第三章是性逆转叙事,站在相对弱势的一方借鉴福柯的权力观,重点引入福柯权力与抵抗的观点,核心就是在权力内部进行策略性逆转,利用身体、愉悦、知识的多样性及其反抗的可能性来反对权力的控制,它是与性暴力叙事相对立的叙事模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阶级底层的男性麦乐斯逆转贵妇人康妮的叙事,这之中作者赋予男性的阴茎崇拜论使得逆转变得简单;《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底层女性萨拉逆转贵族男性查尔斯的叙事,这之中康妮对社会话语的接受性反抗是关键;《洛丽塔》是未成年女性洛丽塔逆转成年男性亨伯特的叙事,这之中洛丽塔比房思琪拥有更强大的自我主体性和对性权力规训的态度是逆转的关键;《卡门》中底层女性卡门以作者所赋予的自由精神成为反叛形象和逆转叙事的某种典范被后世作者效仿;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王二与陈清扬一起逆转当时社会性话语权力的叙事,与萨拉相似,他们对破鞋话语的接受性反抗是逆转的关键。结语部分简述了在寻找这些文本研究时的内部关联性,并最终强调性叙事文本中弱势一方不仅仅只有悲剧性的结局,应该看到其他积极性叙事结局的可能性,这正是文学研究的某种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袁娜[8](2019)在《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象棋既是游戏,又是艺术,也是西方文学频繁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不止是小说故事内容的组成成分,更是与不断革新的小说叙事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色和审美体验。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20世纪西方与国际象棋相关的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国际象棋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以揭示国际象棋与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国际象棋对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的几个核心要素都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进程和空间等几个方面。作为一种战争游戏,国际象棋是分兵种游戏。棋子各有身份,形成了一个微缩的人类阶级社会的结构模型。国际象棋的这一特征,影响了小说的人物塑造。就个体人物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中的人物起到定位及定性的作用;就人物系统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多个角色的设置具有结构上的意义。在叙事进程方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的文本和读者的双重动力。在文本动力层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发展的基础,体现在小说对棋局的显性模仿或将棋局作为文本的深层结构。在读者动力层面,国际象棋形成的特殊信息引导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相关反应。国际象棋也参与建构小说的叙事空间,重点是故事空间和文本的空间形式。由国际象棋所建构的隐喻性质的故事空间,成为人物性格的表征,与人物一起为小说的题旨服务。而国际象棋的形式及规则,则成为20世纪西方叙事艺术借鉴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本空间形式。在20世纪西方相关小说中,国际象棋具有叙述功能,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国际象棋对小说叙事核心要素的影响,既有直观的形式层面的影响,也有内在的游戏精神层面的影响,更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层面的影响。通过参与叙事,国际象棋及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也就影响了小说的意义建构。
洪雨涵[9](2019)在《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对外接受史上,纳博科夫成为难以绕开的影响发生源。纳博科夫以其独特的文学思想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给中国的当代文坛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的当代作家,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过纳博科夫的文学遗产的馈赠。总体来说,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革新上。本论文在这一既定的影响事实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中国当代作家对纳博科夫所遗留的文学遗产的接受和借鉴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从而呈现出新时期当代文学吸纳性和本土性兼具的特质。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研究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尤以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及其创作与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之关系为主线。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避免了将纳博科夫与单个当代作家进行简单的对比解读,而是提炼了纳氏独特的文学观念、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作为研究的主题。以主题研究为大框架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在宏观把握的同时也有专题性的细部讨论。全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共四大章节组成:绪论部分概括了纳博科夫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指出纳博科夫对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概述了纳博科夫在中国的研究情况。正文的第一章主要梳理了80年代以来纳博科夫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情况,着重介绍了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与中国当代作家的不解之缘。第二章从文学观念的影响入手,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出发,具体论述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纳博科夫认为“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的虚构与现实的真实之间存在异质性;作家应该是“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三位一体的存在,指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将写作视为“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而非道德说教;极力推崇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不难发现,在中国作家的文学观念中有明显的纳博科夫影响的痕迹。第三章从小说创作的变化入手,从创作题材、叙事策略以及语言风格三方面探究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所给予我国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启示。第四章总结了自新时期以来,纳博科夫被我国当代文坛接受的原因,并反思了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重申了纳博科夫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上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我国当代作家在吸收外国文学有益影响的同时,作为创作主体也努力寻找全球化与本土化语境发展的契合点,推动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文学。
杜玉瑶[10](2019)在《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文中指出《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也引发争议最多的作品。中年人亨伯特和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爱恋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作品中,纳博科夫运用了复杂的叙事技巧创造出故事的迷局,所以本文将以叙事交流理论为框架,着重解读《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者问题、隐含作者问题和纳博科夫的创作观。绪言部分梳理了《洛丽塔》的研究综述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并概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综述是基于苏联《洛丽塔》的研究,西方《洛丽塔》的研究,中国《洛丽塔》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方向覆盖了主题研究、叙事研究、人物研究等方面。通过学术史调查,本文发现以往的研究并未从“叙事交流理论”的角度解读《洛丽塔》,对《洛丽塔》的双重受述者和隐含作者的研究也不够全面,所以本文在其他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从“叙事交流理论”的研究模式出发去关注《洛丽塔》内涵的动态生成。第一部分根据“叙述者—受述者”的交流阐述叙述者的不可靠性。纳博科夫先给予叙述者亨伯特足够的叙述自由,树立叙述者的权威。接着从扑朔迷离的叙述者身份、不断转换的叙事人称、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裂隙、次文本信息、双重受述者五个方面暗示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消解了叙述者的权威。这样的叙事策略打破了单一叙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颠覆了读者的认知,使叙事充满矛盾与张力,大大加强了小说叙事的纵深感,能够牵引读者去关注作品中叙述者的独特性,进而建构出作品内涵的多重性。第二部分从“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了《洛丽塔》的叙事内涵。真实作者在文本中呈现了独特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策略,在这些技巧的背后埋藏着隐含作者的声音。作为叙述者,亨伯特极力否认自身之外的任何视角的存在,也一直在极力维护他在叙事中的主体地位。但亨伯特的视角存在着裂隙,透过他在叙事中处理人物的手段可以瞥见权力空间的存在。纳博科夫预设的“隐含读者”能够理解艺术家的审美,能够对他的作品产生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感,体会到他作品中的乐趣,理解他作品的艺术性,有较高的审美层次。只有“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地位平等,互相配合,才能实现“隐含作者—隐含读者”的顺利交流。“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之间的顺利交流也是读者发现“权力空间”的前提。第三部分通过“真实作者—真实读者”之间的交流论述纳博科夫创作观及其作用。纳博科夫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漂泊生活生成了他的创作观——“真实虚构论”,在“真实虚构论”的基础上纳博科夫追求的是“符号真实”。纳博科夫的创作观是真实作者的创作观念,给读者提供了从文本外部解读作品的路径。“真实虚构论”颠覆了传统的真实观,有利于帮助读者远离解读的误区。纳博科夫对蝴蝶与象棋的痴迷体现了他对“符号真实”的追求。“符号真实”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解谜的乐趣和审美的狂喜。真实读者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真实读者对作品的解读能够丰富文本内涵。结语部分指出纳博科夫意识到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困境,作为艺术家的纳博科夫能够理解亨伯特的艺术世界,他采用隐晦曲折的叙事方式的目的是表现自己对亨伯特的艺术家境遇的同情。纳博科夫充满颠覆与虚构的叙事也为小说的自由化提供了范例。
二、浅论《洛丽塔》中的命名游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洛丽塔》中的命名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1)“名字”与“称呼”:《洛丽塔》迷宫叙事的钥匙(论文提纲范文)
一、亨伯特与奎尔蒂:双重人格的戏仿元素 |
二、从多洛雷丝到洛丽塔:话语权力的抗争 |
三、不可靠的叙述者:迷宫叙事与语言游戏 |
结语 |
(3)艺术自治与艺术自治之外:《洛丽塔》仪式话语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歌仪式与艺术自主话语的建立 |
二、反仪式话语与艺术自治的阈限 |
三、死亡仪式与艺术之“死” |
四、结语 |
(5)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关键词界定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芽: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 |
第一节 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在中国传播的接受语境 |
一、“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 |
二、“现代主义”热潮 |
第二节 八十年代初的研究策略 |
一、颓废思想的标签 |
二、文艺转型的沉寂期 |
第三节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研究策略 |
一、逐步回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研究 |
二、“纯文学”的知识谱系 |
第二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铺陈:从作品到个人 |
一、作品俄罗斯性的发掘 |
二、“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纳博科夫批评 |
二、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情结 |
第三节 对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研究 |
一、聚焦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 |
二、关注文学批评实践的语境探源 |
第三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 |
第一节 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 |
一、纳博科夫与消费社会 |
二、消费主义的盛行 |
第二节 对比视野下的纳博科夫批评研究 |
一、纳博科夫研究的比较视域 |
二、纳博科夫比较研究的思考 |
第三节 对作品伦理道德内涵的重新审视 |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视角 |
二、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
第四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 |
一、变与不变的融合 |
二、未完成性 |
第二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纳博科夫文学批评彰显了现代精神 |
二、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具有启发意义 |
第三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二、主义的陷阱阐释的失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从叙事学角度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зюме |
绪论 |
第一章 叙事学概述 |
一 叙事学 |
1、叙事学的产生与发展 |
2、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叙事学的现实意义 |
二 叙事学人物观 |
1、功能性人物观 |
2、心理性人物观 |
3、纳博科夫的人物观 |
第二章 从功能性人物观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一 格雷马斯的功能性人物观理论 |
1、人物在情节表层结构中的辅助功能 |
2、人物在情节深层结构中的辅助功能 |
二 从表层结构分析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服务情节的表现 |
三 从深层结构分析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服务情节的表现 |
第三章 从心理性人物观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一 福斯特的心理性人物观理论 |
二 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影响情节发展的具体表现 |
1、纳博科夫作品中扁平人物对于情节的影响作用 |
2、纳博科夫作品中圆形人物对于情节的影响作用 |
三 纳博科夫作品中情节辅助人物塑造的具体表现 |
1、纳博科夫作品中通过设置意外情节辅助人物塑造的具体表现 |
2、纳博科夫作品中通过调节情节中的时间关系辅助人物塑造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从两种人物观的互补作用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一 两种人物观之间的互补关系 |
二 《斩首之邀》中人物与情节的互补关系 |
1、从心理性人物观看《斩首之邀》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2、从功能性人物观看《斩首之邀》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性暴力叙事模式 |
(一)《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性暴力叙事 |
(二)《游击队员》中的性暴力叙事 |
二、性压抑叙事模式 |
(一)《儿子与情人》中的性压抑叙事 |
(二)《钢琴教师》中的性压抑叙事 |
(三)《后悔录》中的性压抑叙事 |
三、性逆转叙事模式 |
(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逆转叙事 |
(二)《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性逆转叙事 |
(三)《洛丽塔》中的性逆转叙事 |
(四)《卡门》中的性逆转叙事 |
(五)《黄金时代》中性逆转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外研究现状 |
0.2.1 国际象棋相关研究 |
0.2.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3 国内研究现状 |
0.3.1 国际象棋文化研究 |
0.3.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3 创新之处 |
第1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人物塑造 |
1.1 棋对人物的定位及定性 |
1.1.1 棋与人物的特征符码 |
1.1.2 棋与人物的文化定型 |
1.2 棋与人物的逻辑性设置 |
1.2.1 棋与人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性 |
1.2.2 棋与人物组合模式的逻辑性 |
1.3 棋与人物的功能和系统 |
1.3.1 棋与小说人物的功能 |
1.3.2 棋与小说的人物系统 |
第2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进程 |
2.1 棋与文本动力 |
2.1.1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显性显现 |
2.1.2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隐性存在 |
2.2 棋与读者动力 |
2.2.1 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 |
2.2.2 棋与读者的再编码过程 |
2.3 棋与叙事隐性进程 |
2.3.1 小说中的叙事隐性进程 |
2.3.2 棋在叙事隐性进程中的功能 |
第3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空间和视角 |
3.1 棋与小说的故事空间 |
3.1.1 国际象棋的空间表征 |
3.1.2 异质空间的交互和冲突 |
3.1.3 可能世界的空间 |
3.2 棋与文本的空间形式 |
3.2.1 《爱达》: 对数螺旋 |
3.2.2 《人生拼图版》: 马的巡游 |
3.2.3 《看不见的城市》: 数列和征子 |
3.3 棋与小说的场景及视角 |
3.3.1 棋与小说的场景功能 |
3.3.2 棋与小说的叙述视角 |
3.3.3 棋与交流的立场 |
第4章 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意义 |
4.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与叙事的审美价值 |
4.1.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 |
4.1.2 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价值 |
4.2 西方文学中国际象棋叙事的传统与创新 |
4.2.1 西方文学中的国际象棋叙事传统 |
4.2.2 20世纪小说中的国际象棋叙事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纳博科夫及其影响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世界性影响 |
第二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中国声音 |
第一章 纳博科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纳博科夫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
第二节 中国大陆的“洛丽塔飓风” |
第二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的影响 |
第一节 “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与现实的异质性 |
第二节 “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 |
第三节 “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不为道德说教而写作 |
第四节 “自然而然地拥抱”: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 |
第三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启示 |
第一节 创作题材的启迪 |
一、乱伦主题下的审美观照 |
二、揭示人性的复杂与隐秘 |
第二节 叙事策略的借鉴 |
一、细节化叙事 |
二、元叙事 |
第三节 语言风格的模仿 |
一、制造语言的“陌生化” |
二、追求语言的内在质感 |
第四章 对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反思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原因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洛丽塔》中的“叙述者”和“受述者” |
(一)权威叙述者亨伯特 |
(二)“不可靠的叙述者”亨伯特 |
(三)双重受述者 |
二、《洛丽塔》的叙事内涵 |
(一)隐身的诉说者——隐含作者 |
(二)优秀的倾听者——隐含读者 |
三、纳博科夫的创作观 |
(一)真实虚构论 |
(二)对“符号真实”的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论《洛丽塔》中的命名游戏(论文参考文献)
- [1]“名字”与“称呼”:《洛丽塔》迷宫叙事的钥匙[J]. 刘江南,汪云霞. 社会科学动态, 2021(07)
- [2]拉康欲望理论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D]. 汤春华.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3]艺术自治与艺术自治之外:《洛丽塔》仪式话语初探[J]. 张诗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05)
- [4]拉康欲望理论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D]. 汤春华.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5]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D]. 田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从叙事学角度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D]. 李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D]. 王擎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D]. 袁娜. 湘潭大学, 2019(12)
- [9]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D]. 洪雨涵.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10]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D]. 杜玉瑶.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