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和中国税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邓力平[1](2021)在《中国税收发展:加入WTO二十年后的思考》文中认为加入WTO二十年来,边境税制和境内税制作为中国税收的两大方面,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体现着"观世界势、走自己路"、"锚定目标、与时俱进"和"统筹税收、协调推进"之特征。本文以加入WTO二十年来税收实践回顾为基点,立足当前世界多极化位于经济全球化之前的国际格局,探讨边境税制和境内税制的统筹发展,对国内新征程、国际大变局下的中国税收发展提出建议。
梁异凡[2](2020)在《WTO补贴规则视角下的税收优惠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WTO所约束的主要是贸易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的协定或文件涉及到税收问题,但不可否认税收优惠是一种常见的补贴类型,税收优惠性补贴包括补贴与税收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补贴与反补贴守则》,直至WTO下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以下简称SCM协定)首次给出补贴的法律定义,即补贴由补贴提供者、财政资助和授予一项利益这三个要素构成,因此判断一项优惠措施是否构成补贴应考虑其是否满足这三项要素。就税收优惠而言,首先它无疑属于协定所列的财政资助之一。协议中的补贴类型可以分为禁止补贴和可诉补贴。之所以被列为禁止性补贴,因为这些措施直接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可诉性贴只有当其是具体的并且对成员有负面影响时,才会通过反补贴措施进行监管。而且,由于直接税和间接税本身的区别,SCM协定对于直接税和间接税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总体上而言直接税优惠措施更容易构成禁止性补贴。在实践中,WTO贸易摩擦中税收优惠相关的争端也确实占有很大比重。欧共体与美国的外国销售公司案就是主要针对美国的税收措施,这一案件从GATT打到WTO前后持续了近40年。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该案所作的分析和认定,无论是对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税收优惠措施还是在应对WTO其他成员方所提起的争端,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就税收优惠是否构成补贴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从而发现税收优惠构成何种类型的补贴以及在补贴规则下的利益认定。加入WTO后,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在补贴方面的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增多。在所有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中,对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制度占了很大一部分,如特定的减税和免税或与进出口相关的税收优惠。本文介绍了我国税收优惠的概况及其与WTO补贴规则的相容性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试图分析这种矛盾背后的主要原因。本文发现,我国的税收优惠与WTO的补贴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我国对税收优惠的态度是国家导向、工具主义的,对税收优惠的制定和实施缺乏内部法律控制。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与WTO其他成员方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从提高在我国税收优惠制度在WTO体系下的合规性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一方面,通过完善我国的税收立法,形成更加完备和法治化的税收立法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引入税收优惠制度,加强对税收优惠措施制定的事前评估和事后控制;针对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改进以符合WTO补贴规则的要求、减少被诉诸WTO争端解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参与WTO各项谈判,推动补贴规则完善,为我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王婉如[3](2019)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促进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轮动力。贸易政策的变化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国合作的加深,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贸易,依旧是全球治理中的共识与长期趋势。贸易开放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扩大贸易开放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疲软的现象日益加深,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继续扩大贸易开放,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在国际贸易的博弈中,一国可以通过关税、出口补贴以及贸易壁垒这三个政策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研究各种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发现其中关税的影响程度最小。然而,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也会给一国的经济及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扩大贸易开放会增加外来风险与经济及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同时,会给本国带来其他的潜在问题如给环境污染、导致不公平竞争等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有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品进行生产,进而危害环境。对于幼稚产业,如果政府不给予它们短期保护或者支持性政策,这些新兴产业或者是发展中的幼稚产业自身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便易因遭受国际上成熟产业的打击而受损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制约贸易开放度,因此,本文在研究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开放的基础上,探讨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对一国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以税收收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完善在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时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单一政策调整或实现单一政策目标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研究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中考虑宏观调控经济措施协调搭配更加能够使得财税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享受贸易开放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尽量控制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通过微观层面实现单一政策目标的研究以及宏观层面其他经济协调政策的合作,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中,还将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等。并梳理了贸易与税收相关文献,分别从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部分,从理论上回顾了不同贸易理论下的税收政策主张,包括古典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并分析税收政策通过价格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影响组成商品的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商品的成本,导致各国商品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通过影响贸易模式与贸易条件对该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与贸易开放度。反过来,贸易开放也会通过影响一国税收收入进而影响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第三章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税收与贸易政策的发展并分析其中的不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贸易政策逐步向开放型发展,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逐步前进。平均关税税率一降再降,尽管仍比多数发达国家高,但是我国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拥护者。我国扩大开放是顺应全球化大势的表现,而且这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作为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在适应新环境推动贸易开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四章与第五章为本文的主要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实证分析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税收政策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最终会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价格。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发展的中间传导变量。税收政策通过影响税金进而影响贸易水平。本章重点关注的税收政策或者工具主要包括三种,即对进口贸易中征收的关税、出口贸易实施的出口补贴及同国内经济活动一样对产品生产等征收的所得税。通过构建GTAP模型,使用第九版最新数据库研究分析一国税收政策对于进出口贸易、产业部门等的影响,分析不同税种(关税、出口退税与所得税)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影响我国经济与贸易各个方面,而不同税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第五章分析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的制约因素;税率的降低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促进贸易往来。但是税负并非越低越好,尤其会受到财政收入的约束。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会促进贸易开放,然而贸易开放会对一国税收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依靠贸易税收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反过来对一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随着开放度加大,会对该国劳动力市场及收入分配、本国产业等均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制约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税收收入为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等分析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包括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国家分组讨论,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初期可以暂不考虑对税收收入的制约影响,但是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到后期,需要着重考虑这一因素,放缓税收政策调整步伐。第六章则研究国外贸易开放背景下税收政策的做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贸易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借鉴思路。在国家的选取上,先选择了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很早就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对贸易与财政的影响。另外,文中主要是以发展模式、经济制度等与我国较为相似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为借鉴,故选择了泰国、加纳与印度等国进行研究。其中前两个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财政盈余,而印度财政出现赤字状况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反复调整贸易政策,印度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其贸易自由化与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通过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过程中税收政策调整提供思路借鉴。第七章为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政策、非关税壁垒等搭配;研究为了优化税收政策的作用效果,降低贸易开放给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支出政策、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等宏观经济调节措施与税收政策进行搭配调整。故本章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一国贸易开放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给政府支出带来影响,同样地,政府支出规模又会反过来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一方面由于受到财政预算的约束,政府支出会受到税收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贸易开放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与冲击要求政府运用支出政策进行配套调整。第二部分是考虑贸易政策,在贸易开放过程中,各国所选择的贸易政策(如自由贸易、进口自由化、进口替代、受保护的出口导向型等)有所不同,税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考虑不同的贸易政策背景;在贸易政策的选取上,由于各方利益不同,导致了政府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后形成了支持与反对这两股政治力量,最终结果就取决于政府对于冲突双方的调停。第三部分是结合非关税壁垒,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不明朗,各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保护本国产业需要出发,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因非关税壁垒天然的隐蔽性特点而逐渐被各国重用,贸易保护呈抬头趋势。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关税壁垒对于贸易的限制作用甚至会高于关税壁垒,阻碍贸易开放的扩大。第八章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贸易税收(关税、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补贴)、国内税收(所得税)及搭配财政支出、非关税壁垒等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会促进该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而降低出口补贴(退税率)效果恰恰相反。也就是说降低关税与增加出口补贴会促进进口与出口贸易。其中,出口补贴率对贸易的影响程度比关税税率大。另外,从影响程度的角度看,下降同等幅度的税率,出口补贴与国内所得税政策的影响效果要高于进口关税政策。可能是因为我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因而进一步调整空间对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相对较小。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一方面,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加大,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国际贸易活动将愈发频繁,使其规模扩大。一国总税收收入将增加,但是贸易税收收入的变化方向不定。另一方面,根据发展中国家收入分组实证讨论结果,在低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程度加大,对该国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并不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中低收入与中高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的深入将提高这些国家国内销售税以及所得税收入,进而弥补由于关税税率下降导致贸易税收收入的减少,最终导致总税收收入提升。然而在高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度的加大,会降低总税收收入水平。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估计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与政府支出呈现出倒U型关系。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补偿假说占据主导作用,需要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以减少开放对本国产业及经济带来的风险冲击及消极影响。随着贸易开放的深入,效率假说会超过补偿假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可以紧缩财政支出政策,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另外,配合贸易政策,同时降低贸易壁垒措施。在贸易壁垒措施上,降低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关税壁垒,为此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同时完善非关税壁垒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相关法律相接轨。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需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避免财政赤字问题的出现。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关税税率的下降会导致国际贸易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制约了贸易自由化进程。所以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一国会对国内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将对国际贸易税收的依赖性过渡到国内直接税与间接税收入中,以免贸易税收收入大幅降低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加纳与泰国国内税制改革的过程中,以所得税改革为主,间接税改革为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国家中其税收政策的调整经验包括:所得税的调整以降低边际税率或提高税前所得扣除额为主要改革内容;国内间接税的调整以扩大征税范围为主要改革内容。此外,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试图分析不同税制下税率的变化对贸易规模的影响。以往许多研究都集中于单个税种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关税、所得税、出口补贴等不同的税收政策角度进行权衡分析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相比关税政策,降低同等幅度的所得税与增加同等幅度的出口补贴政策更加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并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同。起初至中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正相关;到后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弥补了前人在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关系研究的不足。第三,本文立足于新的视角即继续扩大贸易开放可能会对本国经济市场所带来的优劣影响对税收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同时,对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配套政策完善,试图减少贸易开放的成本。且本文从政府收支角度考虑综合研究贸易开放对税收、财政支出等的影响,反过来运用这些政策进行调节等,丰富了税收政策与贸易开放的相关研究。第四,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方法发现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关系既不符合效率假说又不符合补偿假说,而是符合U型假说。为少量支持U型假说的研究提供了补充。
邓力平,罗秦[4](2011)在《税收发展与税制改革:我国加入WTO十年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年。本文以十年前笔者对WTO与我国税收发展关系的判断为起点,考察了十年来国际经贸发展与世界税制改革的主要变化,评析了加入WTO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的建设进程,并在总结十年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五至十年我国税收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罗秦[5](2011)在《税收竞争、贸易摩擦与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04年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同时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2009年我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亦成为贸易摩擦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贸易摩擦不仅体现为对我出口产品的限制,还表现为对我国经济制度与政策等宏观层面的挑战,其中包括税收制度。我国税制近年多次受到贸易伙伴国质疑,入世后被诉至WTO的16个贸易争端案件中,40%都与税收紧密相关。因此,本文以我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发展为背景,以税收竞争与协调为主线,以WTO与税收的关系为核心,深入研究我国涉税贸易摩擦的起因、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并提升至我国贸易税制竞争力问题。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提出“自由贸易中的税收”与“保护贸易中的税收”概念,将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税收作为整体,根据它们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税收效应。分别从关税与国内税、间接税与直接税、贸易大国税收与贸易小国税收、发达国家税收与发展中国家税收及区域税收一体化等不同角度,解析贸易税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贸易中的税收协调分为合作性协调与非合作性协调。合作性税收协调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非合作性税收协调是基于本国贸易利益,以税收手段来促进出口和抑制进口的贸易竞争行为,是一种贸易中的税收竞争。但这种税收竞争运用不当就会引发贸易摩擦。涉税贸易摩擦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是“经济一体化三难”的表现,从法学视角分析是各国税法与WTO贸易法的冲突,具有必然性。与其它贸易摩擦相比,涉税贸易摩擦具有主权性、制度性与综合性的特征,与国际税务争议也有本质的差异。既然涉税贸易摩擦是由税收竞争即非合作性税收协调所致,那么化解的途径只有合作性税收协调,结果是导致WTO加大对税收的干预,从而削弱各国的税收自主权。税收虽是一国的主权,但它与WTO规则产生冲突时,各国税制不得不做一定的妥协,尽量与WTO规则相容和协调,分为被动的协调与主动的协调,前者主要是遵从规则,后者更强调利用规则。展望贸易中的税收协调发展趋势,WTO对税收还会加大干预,可能需要建立WTO下的某种税收主权让渡机制。但由于各国主权利益的存在,税收协调会继续在合作性与非合作性之间轮回发展。实践分析部分,在我国入世十年的贸易发展与税制改革背景下,以出口退税为例,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税收敏感性。首先是对出口退税与出口额之间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分别用全国总量数据做时间序列分析,用31个省级面板数据做分析,得出了相同的实证结论:我国出口贸易对出口退税具有较强敏感性。同时,在分析税收竞争与税收协调的基础上提出税制竞争力的概念,认为一国税制只有将竞争性与协调性适度结合,才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在分析贸易税制竞争力的含义、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我国贸易税制竞争力调查问卷,结合对上海地区100余家外贸企业开展调查的研究,分析制约我国现行贸易税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体现为竞争性不足,最突出的是频繁调整的非中性出口退税政策,另外,税制的国际协调能力亟待提高。案例分析部分,以中国入世后被诉的三起涉税贸易争端案件分析为主,比较异同,并结合WTO下的其它典型涉税贸易争端案例,特别是美国的DISC、FSC、ETI系列税收案件,研究哪些税收问题容易与WTO规则发生冲突而引发贸易摩擦,得出相关的研究启示与展望。最后是全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前面几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五点研究结论,并提出以提升税制竞争力为目标的税制改革取向,即是构建我国的战略性贸易税制,实现税收“竞争性、协调性与反竞争性”的适度结合,包括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温智谋[6](2008)在《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文中指出税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具体情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税收体系,它主要解决“开征哪些税、向谁征税、如何征税及如何保证国家税收的实现”等问题。而投资是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收益而将现期一定的资源或经济要素转化为资本的行为或过程。税制会对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理论上讲,这些影响的作用点主要分布在投资人的投资决策、投资能力和投资结构等三个方面。其中影响投资决策主要是通过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而得以实现;投资能力又主要受制于四个要素——企业留利、企业折旧、企业自筹资金和企业贷款,故而,税收对于投资能力的影响实际上落脚为对于上述四个要素的影响。而投资结构则主要是政府作为宏观管理的主体,如何调节市场结构、布局产业结构和引导投资方向的综合体,因此,税收对于投资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于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税制对投资的这些影响,在外商直接投资上,也有真实且颇大的反映。税制对投资的影响存在两种作用的路径:一种是自发地影响投资;一种是自觉地影响投资。这实际上是由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两种不同的作用理念所致。税收中性强调的是从微观机制入手,通过设置能使额外负担与效率损失较小的税种来减少税收的扭曲作用;但在宏观上,国家要积极利用税收手段来协调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宏观经济效率,这正是税收调控的要求,因此,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虽然矛盾,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海峡两岸现行的税制存在诸多的差异,对于投资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三类税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其中在企业所得税中,因为“纳税义务人”、“税率”、“亏损弥补”、“境外投资收益的抵免税额”、“盈余分配所含的税额合并个人所得计算”、“税收优惠方式”、“资本的认定”和“费用扣除”等若干要素规定的不同,对于投资产生了迥异的影响。此外,因为两岸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具体内容的差异,对投资的影响也不可同日而语。海峡两岸都加入了WTO,WTO所蕴含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对一国(地区)税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此原则来审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税制结构,不难发现,两岸存在很多的不足。中国大陆的问题主要有四:歧视性税收政策;不符合反倾销、反补贴原则的税收政策;高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并存;税收政策透明度低。台湾地区的问题主要有三:《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的不足;《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的缺憾;货物税的完税价格内外有别。因此,中国大陆应当坚持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税制结构。对于企业所得税,应当:真正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拓宽税基;调整优惠政策,转变优惠方式;改革征管模式,提高征管效率。对于个人所得税,应当:降低税率、减少档次、拓展税基;避免重复课税,协调好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对于增值税,应当: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完善扣税机制;取消现行增值税中的国内外税收政策差别;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孙小飞[7](2007)在《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研究》文中指出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它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第478号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以资金雄厚、经营管理方式先进、资产质量优良为优势的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冲击。面对挑战,我国银行业除了自身加强经营管理外,完善的税收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现行银行业税收政策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期间虽经几次调整,但其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银行业需要缴纳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等11种。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约占银行业所缴税款的90%,是银行业的主体税种。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税负偏重,税制结构不够合理,已经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以我国目前的银行业税制为研究对象,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国家的成熟税制,对入世后我国的银行业税制改革问题作一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1)统一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2)降低税负。通过降低税负,提高银行业的运营效率;(3)简化缴税方式和税收行政审批手续。(4)加强税收立法。完善银行业税收法律制度,提升税收立法层次。
程敏[8](2006)在《改革中国税制与西部地区发展》文中指出为了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国家的税收政策应向西部倾斜,应以着力于支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着力于支持发展特色经济等为基本原则。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应给予企业所得税的减免。
朱敏彦[9](2005)在《刍议加入WTO后我国税制的完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加入 WTO 后,社会生存空间变化巨大,从税制的角度看,却仍然有一些税收立法严重过时,甚至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对那些与 WTO 规则不相融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与完善,实行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
徐玉梅[10](2005)在《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税收法制建设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可靠、正确处理税收关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对外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权益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必然对我国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产生影响。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改革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不适应国内以及国际经济发展要求的部分,建立一个既顺应WTO贸易自由化基本规则,又兼顾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特有国情的税收制度,已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结合WTO存在的基础及其涉及税收的几项基本原则,参照主要WTO国家税收法制的基本情况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与特点,正视我国当前的税收法制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关税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税法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权威性。3、我国现行税制结构虽趋于合理和简化,但税种重复和缺位问题依然存在。4、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的内部结构比例失调。加入WTO对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抓住这次机遇,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对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进行全面整顿,就会使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的税收法制与世界接轨。这对于加强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税收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关税减让在中国的适用与调整关税结构。2、
二、WTO和中国税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和中国税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税收发展:加入WTO二十年后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基本思路 |
二、历史的简要回顾与主要成就 |
三、未来的理论探索与政策建议 |
(2)WTO补贴规则视角下的税收优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WTO补贴规则对税收优惠的规制 |
第一节 WTO对税收优惠措施进行规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WTO补贴规则与税收优惠 |
一、WTO补贴的一般规则 |
二、WTO补贴规则对税收优惠的界定 |
第二章 税收优惠是否构成补贴的形式要件——财政资助 |
第一节 财政资助概述 |
第二节 WTO贸易争端中对“本应征收”的认定 |
一、“若非”(but for)测试的应用 |
二、比较(comparability)测试法的应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税收优惠是否构成补贴的结果要件——利益授予 |
第一节 WTO案例对税收优惠中利益的界定 |
一、税收优惠中的利益与财政资助 |
二、税收优惠中利益的接受者 |
第二节 税收优惠中补贴利益的计算 |
一、WTO补贴规则对利益计算的规定 |
二、利益计算中公平交易原则的运用 |
三、税收优惠中的补贴利益传递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WTO补贴规则下我国税收优惠的合规性分析及建议 |
第一节 WTO补贴规则下我国税收优惠存在的问题 |
一、WTO补贴规则下我国税收优惠合规性分析 |
二、我国税收优惠所涉补贴争端的分析 |
第二节 WTO补贴规则下对我国税收优惠的建议 |
一、国内法的完善 |
二、积极推动WTO补贴规则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 |
二、国际贸易壁垒发展逐渐偏向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为辅 |
三、中国进出口贸易呈下降趋势然居民境外消费热度不减 |
四、经济全球化及竞争的加剧急需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概念及问题的厘定 |
一、贸易开放及其度量 |
二、贸易开放与贸易封闭的税收政策 |
三、贸易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际贸易与税收关系的研究 |
二、贸易政策、财政收支与收入分配等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贸易开放的衡量指标及其评价 |
二、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三、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 |
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收政策做法 |
五、税收政策如何搭配其他宏观政策实现扩大贸易开放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价格因素 |
二、非价格因素 |
第二节 不同贸易发展理论下税收政策选择 |
一、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二、保护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三、新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第三节 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机制分析 |
一、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直接传导枢纽 |
二、税负转嫁或补贴等间接方式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
三、国际贸易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
第四节 贸易开放受到税收收入制约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三章 开放背景下中国贸易与税收政策回顾与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政策回顾 |
一、逐渐开放的贸易保护政策(1978-2000 年) |
二、WTO规则下公平贸易与保护贸易并存发展(2001-2018 年) |
三、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贸易政策变化下我国贸易开放状况 |
一、贸易规模及开放度变化 |
二、货物与服务贸易开放状况 |
三、我国贸易开放程度与其他经济体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回顾 |
一、开始降关税并提供出口补贴以促进对外贸易(1978-1991 年) |
二、继续降关税并进行分税制改革刺激对外贸易(1992-2000 年) |
三、大幅降关税并调整出口退税以扩张贸易规模(2001-2018 年) |
第四节 中国扩大贸易开放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关税政策 |
二、出口退税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非关税壁垒政策 |
第四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GTAP模型及假设 |
一、模型假设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模拟方案 |
一、模型数据特点 |
二、分组处理 |
三、政策冲击方案设计 |
第四节 关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提高本国GDP增速并改善社会福利 |
三、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刺激我国畜牧业的对外贸易与轻工业的出口 |
第五节 所得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国内所得税税率将促进本国出口贸易而阻碍进口贸易 |
二、降低所得税税率将恶化本国贸易条件但改善全球社会福利 |
三、降低所得税税率将刺激我国工业与纺织业的产出及出口 |
第六节 出口补贴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补贴率将抑制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出口补贴率将改善本国贸易条件但恶化社会福利 |
三、降低出口补贴率将较大抑制我国采掘业的出口及纺织业的进口 |
第七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五章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主要约束因素 |
一、税收收入 |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
三、国内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 |
四、本章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设计及数据选取——以税收收入为例 |
一、基本模型 |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 |
三、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 |
一、静态研究方法 |
二、动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 |
一、贸易开放对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二、贸易开放对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低、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分组讨论 |
一、贸易开放对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二、贸易开放对中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三、贸易开放对中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四、贸易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经验 |
第一节 公平贸易论下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政策调整:以美国为例 |
一、1933 年以前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二、1934 年-《1974 年贸易法》出台期间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三、1974至2018 年美国为推动公平贸易的税收政策 |
四、贸易开放对美国关税收入及贸易的影响(1790-1934 年) |
五、贸易自由化对美国财政及贸易的影响(1934-2016 年) |
六、经验小结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失败后适度保护贸易下税收政策做法:以印度为例 |
一、印度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
二、1991-1998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三、1998-2017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四、贸易开放对印度税收收入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引入增值税调整所得税:以泰国为例 |
一、二战后泰国贸易政策相关背景 |
二、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贸易税收政策 |
三、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内税制改革 |
四、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规模的变化 |
五、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税收的变化 |
六、经验小结 |
第四节 成功推动贸易自由化下简化税制降低有效税率:以加纳为例 |
一、加纳独立后相关背景 |
二、加纳1983 年经济改革计划中贸易与税收相关部分 |
三、加纳1995 年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
四、贸易自由化对加纳税收及贸易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五节 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七章 扩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非关税壁垒等搭配 |
第一节 搭配支出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
一、效率假说与补偿假说 |
二、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U型关系的检验方法 |
三、贸易开放初期搭配支出政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四、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可逐步紧缩支出发挥市场效率 |
第二节 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一、贸易政策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
二、发展中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改革措施 |
三、我国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 |
第三节 税收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组合 |
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 |
二、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果比较 |
三、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搭配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
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 |
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 |
四、国外在扩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
第二节 扩大我国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建议 |
一、进口贸易税收政策 |
二、出口补贴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财政支出政策 |
五、非关税壁垒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税收发展与税制改革:我国加入WTO十年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年前的基本判断 |
二、不变与变的十年:经济全球化、国际治理体系与世界税制改革 |
(一) 经济全球化的不变趋势与变化特征 |
(二) 国际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与变化特征 |
(三) 世界税制改革的不变趋势与变化特征 |
三、顺应、改革与发展:中国税收十年评析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制的适应与完善 |
(二) 顺应参与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税收发展 |
(三) 顺应参与经济全球化其他进程的税收发展 |
(四) 应对全球化新问题与坚持可持续发展下的税收发展 |
四、未来五至十年的我国税收发展:基于加入WTO经验的思考 |
(一) 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研究我国税收发展的前提 |
(二) 总结加入WTO十年经验:对我国税收发展的启示 |
(三) 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服务:我国税收发展的长期任务 |
(5)税收竞争、贸易摩擦与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特色及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税收与贸易摩擦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中的税收竞争与协调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税制竞争力的研究 |
第四节 简评 |
第二章 税收与贸易利益 |
第一节 与贸易相关的税收概念 |
第二节 贸易税收理论的逻辑发展 |
第三节 贸易税收效应分析 |
第三章 税收竞争与贸易摩擦 |
第一节 贸易中的税收竞争 |
第二节 贸易摩擦的成因:基于税收竞争的分析 |
第三节 涉税贸易摩擦的特征 |
第四章 贸易摩擦中的税收协调 |
第一节 贸易摩擦与合作性税收协调 |
第二节 贸易摩擦中的税收协调目标与方式 |
第三节 贸易摩擦中的税收协调趋势 |
第五章 中国出口贸易的税收敏感性分析 |
第一节 出口退税与出口额之间关系的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基于全国总量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
第三节 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及其制约因素 |
第一节 贸易税制竞争力:竞争性与协调性的结合 |
第二节 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现状调查:基于上海地区的数据 |
第三节 制约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七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被诉的涉税贸易争端案件 |
第二节 涉税贸易争端的国际比较 |
第三节 启示与展望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贸易税制 |
附录 |
附录一:中国入世以来的贸易税收数据统计 |
附录二:WTO与GATT下的涉税贸易争端汇总(中英文对照) |
附录三:中国入世后被诉与申诉的贸易争端汇总 |
附录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后记 |
(6)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动机和目的 |
二、写作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之界定 |
第一节 税制与投资 |
一、税制 |
二、投资 |
第二节 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 |
一、税收中性 |
二、税收调控 |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 |
第二章 税收对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税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税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以投资收益率为核心 |
二、税收对投资决策影响的具体分析—以企业所得税为对象 |
第二节 税收对投资能力的影响 |
一、税收对企业留利的影响 |
二、税收对企业折旧的影响 |
三、税收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影响 |
四、税收对企业贷款的影响 |
第三节 税收对投资结构的影响 |
一、从建筑税到投资方向调节税 |
二、从投资结构到产业结构 |
第四节 税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
一、FDI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工具选择 |
二、我国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现行税收政策 |
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 |
四、外商直接投资中税收的作用 |
第三章 税收对投资影响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税收自发地影响投资 |
一、税收自发地影响投资之含义 |
二、税收自发地影响投资—以涉外企业所得税为例 |
第二节 税收自觉地影响投资 |
一、税收自觉地影响投资之含义 |
二、税收自觉地影响投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例 |
第三节 自发影响与自觉影响之间的关系 |
一、自发影响与自觉影响的历史互动 |
二、自发影响与自觉影响的矛盾统一 |
第四章 海峡两岸现行税制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两岸现行税制的概况 |
一、两岸税收的政策 |
二、两岸税制的历史沿革 |
三、两岸主要税种的比较 |
第二节 两岸企业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 |
一、关于“纳税义务人”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二、关于“税率”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三、关于“亏损弥补”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四、关于“境外投资收益的抵免税额”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五、关于“盈余分配所含的税额合并个人所得计算”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六、关于“税收优惠方式”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七、关于“资本的认定”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八、关于“费用扣除”之比较及对投资的影响 |
第三节 两岸个人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 |
一、中国大陆个人所得税概况 |
二、台湾地区个人所得税概况 |
三、两岸个人所得税的比较 |
四、两岸个人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 |
第四节 两岸增值税对投资的影响 |
一、中国大陆的增值税概况 |
二、台湾地区的增值税概况 |
三、两岸增值税的比较 |
四、两岸增值税对投资的影响 |
第五章 WTO对海峡两岸税制的影响 |
第一节 WTO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
二、国民待遇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
三、关税减让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
四、反倾销反补贴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
五、透明度原则及其对一国税制的要求 |
第二节 中国大陆现行税制与WTO基本规则的背离 |
一、歧视性税收政策 |
二、不符合反倾销、反补贴原则的税收政策 |
三、高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并存 |
四、税收政策透明度低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现行税制与WTO基本原则的背离 |
一、《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的不足 |
二、《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的缺憾 |
三、货物税的完税价格内外有别 |
第六章 中国大陆税制改革建议 |
第一节 坚持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合理结合的原则 |
一、国际视野下的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之合理结合 |
二、国内视野下的税收中性与税收条款之合理结合 |
三、坚持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原则的具体作为—保持税收的相对中性 |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改进建议 |
一、真正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
二、适当降低税率、拓宽税基 |
三、调整优惠政策,转变优惠方式 |
四、改革征管模式,提高征管效率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改革建议 |
一、降低税率、减少档次、拓展税基 |
二、避免重复课税,协调好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 |
第四节 增值税改革建议 |
一、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完善扣税机制 |
二、取消现行增值税中的国内外税收政策差别 |
三、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谢志 |
(7)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我国银行业税制的现状 |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建立与发展 |
1.2 1992年以后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发展 |
1.3 目前我国对银行业征税的简要状况 |
1.3.1 营业税 |
1.3.2 企业所得税 |
1.3.3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1.3.4 个人所得税 |
1.3.5 印花税 |
1.3.6 其他税种 |
第2章 境外银行业税制及其借鉴意义 |
2.1 流转税 |
2.1.1 增值税 |
2.1.2 营业税 |
2.2 公司所得税 |
2.3 其他税种 |
第3章 我国现行银行业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我国银行业税收负担上存在的问题 |
3.1.1 流转税 |
3.1.2 企业所得税 |
3.1.3 个人所得税 |
3.2 我国银行业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 税收行政管理审批手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入世对我国银行业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影响分析 |
4.1 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
4.2 WTO基本规则对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影响 |
第5章 对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建议 |
5.1 流转税制度改革建议 |
5.2 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建议 |
5.3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建议 |
5.4 其它税收制度改革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8)改革中国税制与西部地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规则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影响 |
(一) 国民待遇原则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影响 |
(二) 最惠国待遇原则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影响。 |
(三) 透明度原则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影响。 |
(四) 反补贴原则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影响。 |
(五) 统一性原则对我国税收制度的要求。 |
二、加入WTO后的中国税制改革与西部发展 |
(一)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 建立公平税负的竞争环境。 |
(二) 完善增值税制。 |
(三) 改革个人所得税制。 |
(四) 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 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9)刍议加入WTO后我国税制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入WTO对我国税制的影响 |
1. 加入WTO对中国税制的直接影响 |
(1)对关税的影响 |
(2)对现行税收法规建设的影响 |
2. 加入WTO对中国税制的间接影响 |
(1)积极影响 |
(2)消极影响 |
二、加入WTO后我国税制的改革与完善 |
1.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加入WTO后中国税制的改革和完善 |
三、结语 |
(10)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当前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实践意义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实践意义 |
第2章 WTO存在的基础及其涉及税收的几项基本原则 |
2.1 WTO存在的基础及其基本精神 |
2.2 WTO中涉及税收的几项基本原则 |
2.2.1 非歧视性原则 |
2.2.2 关税减让原则 |
2.2.3 透明度原则 |
2.2.4 反补贴原则 |
2.2.5 例外与保障条款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世界各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与特点及主要WTO国家税收法制的基本情况 |
3.1 世界各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与特点 |
3.2 主要WTO国家税收法制的基本情况 |
3.2.1 美国 |
3.2.2 日本 |
3.2.3 英国 |
3.2.4 德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 对关税法的冲击最为直接 |
4.2 税法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权威性 |
4.2.1 缺乏税收基本法的统一协调 |
4.2.2 税收实体法不够健全 |
4.2.3 税收程序法缺乏严密的司法保障体系 |
4.3 我国现行税种重复和缺位问题依然存在 |
4.3.1 所得税方面 |
4.3.2 增值税方面 |
4.3.3 消费税方面 |
4.4 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的内部结构比例失调 |
4.4.1 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现状 |
4.4.2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限体制内部结构的缺陷与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入WTO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对策 |
5.1 关税减让在中国的适用与调整关税结构 |
5.1.1 关税减让在中国的适用 |
5.1.2 关税结构的调整 |
5.2 改革和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
5.2.1 确立税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
5.2.2 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 |
5.3 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种 |
5.3.1 所得税改革方面 |
5.3.2 改革增值税对策 |
5.3.3 消费税的完善 |
5.3.4 完善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的内部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WTO和中国税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税收发展:加入WTO二十年后的思考[J]. 邓力平. 国际税收, 2021(11)
- [2]WTO补贴规则视角下的税收优惠问题研究[D]. 梁异凡.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3]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D]. 王婉如. 中央财经大学, 2019(10)
- [4]税收发展与税制改革:我国加入WTO十年的思考[J]. 邓力平,罗秦. 税务研究, 2011(05)
- [5]税收竞争、贸易摩擦与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D]. 罗秦.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D]. 温智谋. 中国政法大学, 2008(09)
- [7]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研究[D]. 孙小飞. 厦门大学, 2007(08)
- [8]改革中国税制与西部地区发展[J]. 程敏. 宁夏党校学报, 2006(02)
- [9]刍议加入WTO后我国税制的完善[J]. 朱敏彦.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10]WTO体制下中国税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 徐玉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