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oretical Study on CO_2 Transcritical Cycle Combined Ejector Cycle Refrigeration System(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霞,詹浩淼,王派,刘雪涛,李昱翰,马一太[1](2021)在《一种带引射器和经济器的CO2跨临界制冷系统》文中认为在蒸发温度较低的工况下,CO2跨临界循环高低压差过大,运行效率下降。针对CO2跨临界循环特性,提出了一种带引射器和经济器的CO2跨临界制冷系统,通过引射器部分回收工质膨胀功减小能量损失,可增加制冷量;合理设计CO2压缩机和中间补气孔,采用经济器进行中间补气可减少系统压缩过程的能量损失。构建了热力学模型,研究表明该系统在较低蒸发温度工况下,相比于基础CO2跨临界制冷系统系统性能可提升40%左右,其中压缩机排气温度可降低40℃左右,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对准二级压缩过程中分段效率计算问题提出近似公式,在一定范围内相比于传统计算方式误差从5%降低至2%。
王猛[2](2021)在《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制冷工质CO2以其较低的GWP以及零ODP,作为制冷剂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在外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CO2跨临界循环中传统的节流过程,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使得系统COP较低。对此,为了减少压力损失,在本文的系统中采用一种新型的CO2制冷系统,即用多个并联的引射器代替传统的节流装置,并在高压处增加并行压缩机构成多联引射双温制冷系统。对该系统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对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对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各部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系统模拟程序,理论计算了在传统增压制冷系统(CBR)和并联引射制冷系统(MECR)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分别对两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MECR系统中不同的中间压力工况下,气冷器出口温度和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其次,对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进行实验验证,探究了在CBR系统和MECR系统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分别对两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MECR系统中使用并行压缩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将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和实验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CBR系统还是MECR系统中,在其他工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增加,系统制冷量及COP均是增长趋势,系统耗功不变;而随着气冷器出口压力的增高,系统耗功及系统制冷量增大,而COP减低。(2)模拟结果表明,在MECR系统中,对于固定的中温、低温蒸发温度和气冷器出口温度,在相同的气冷器出口压力下,随着中间压力的增加,系统的引射比逐渐降低,系统的耗功呈线性减少趋势,而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均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中间压力为4.0Mpa的时候取得最大值。而在相同的气冷器出口温度下,随着中间压力的增加,系统的引射比、耗功、制冷量和COP的变化趋势与在相同的气冷器出口压力下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在不同的气冷器出口压力和温度下,系统制冷量和COP均在中间压力为4.0Mpa处达到最大值。气冷器出口压力越高,系统制冷量和COP越高;而气冷器出口温度越高,系统制冷量和COP则越低。(3)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CBR系统还是MECR系统中,在其他工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增加,系统制冷量、COP及耗功均是增长趋势,而低压级耗功基本不变。随着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增加,在MECR系统中的引射比也是增长的趋势。MECR系统的COP比CBR系统最大可提升23.77%。(4)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变化,在MECR系统上使用并行压缩机与不使用并行压缩机,两者系统各参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使用并行压缩机的系统性能要优于不使用并行压缩机的系统,COP可提高6.89%。(5)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在CBR系统和MECR系统中,随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的变化,两者系统制冷量和COP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整体上变化趋势一致。MECR系统的综合性能要优于CBR系统。
宋昱龙,王海丹,殷翔,曹锋[3](2021)在《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式制冷与热泵技术综述》文中研究指明CO2跨临界制冷循环模式因环境友好性、高温制热性、低环境温度适应性、全工况范围高效性等众多优势成为制冷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分别讨论了跨临界CO2制冷或热泵技术在车辆空调、建筑采暖与热水供应、烘干产业、商超冷链等行业中的发展现状,总结并预测了跨临界CO2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CO2制冷技术在车辆热管理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制热能力明显优于采用R134a、R407C、R1234yf等制冷剂的方案,但制冷性能及整车综合热管理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升;在建筑采暖与热水供应领域,跨临界CO2技术的开发已较为完备,针对不同的温度需求有不同的结构优化方案,下一步研究将主要针对现有成熟技术的产业化而开展;烘干产业中的跨临界CO2技术正在快速进步的过程中,虽然分布式小型烘干设备的新能源化改造任重道远,但节能与环保优势显着的跨临界CO2技术仍具备优异的推广前景;跨临界CO2技术在商超冷链中的Booster技术已较为成熟,优良的节能环保优势也进一步将该技术推向冰雪场馆制冷领域,在该领域中跨临界CO2技术的冷热综合应用将是下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喷射器、涡流管、膨胀机等压力能回收技术的深入研究是提升系统能效的重要方法,而智能控制技术是跨临界CO2系统实时性能优化的必要保障,这两方面将成为下一阶段跨临界CO2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
李锋,司春强,马进[4](2020)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研究发展过程,针对系统主要部件的研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在商用食品冷冻冷藏、汽车空调、热泵系统、人工冰场等领域应用研究现状,并且展望了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的发展前景。
张振宇[5](2020)在《车用CO2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汽车空调中广泛使用的高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制冷剂R134a正逐步被替代。天然工质CO2(R744)的温室效应极低,是一种非常好的替代制冷剂。但其存在着高温工况下性能衰减严重、节流损失大的缺点。采用喷射器能够回收工质膨胀功,提高系统能效,因此该方法备受关注。因而研究喷射器内部的两相流动机理以及带喷射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特性对二氧化碳制冷剂在汽车空调上的应用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喷射器数值仿真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带喷射器的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包括:(1)喷射器单体数值仿真。基于混合多相流、可压缩和相变模型开发了喷射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喷射器内部压力和Mach数的变化以及空化相变、蒸发相变和超声速激波现象。针对喷射器的关键结构参数仿真优化研究,确定最优的结构尺寸,为车用领域喷射器的结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2)喷射器单体性能分析。通过实验分析了喷射器入口制冷剂状态对单体性能影响。分析了Nakagawa、Butrymowicz以及Elbel单体效率模型之间的差异以及入口状态对模型的影响;根据Bukingham的π理论建立了喷射器的引射比预测模型,能有效的根据入口状态预测喷射器的引射比。(3)二氧化碳喷射制冷系统和常规制冷系统性能对比。实验对比研究了充注量、电子膨胀阀开度、室外侧环境温度、室内侧风量以及压缩机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1.5kg充注量下,喷射循环的COP和制冷量比常规循环高8.6%和9.4%。喷射系统性能随着蒸发器前电子膨胀阀开度的增加,先变大后缓慢降低。随着室外温度增加,常规系统制冷量降低了31.2%,而喷射系统仅为15.6%。研究结论能为二氧化碳喷射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指导。
李冰[6](2020)在《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化石能源短缺以及其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能源背景下,以环境性能良好的CO2为工质的跨临界动力循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平均吸热温度和循环热效率以及其在发电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特点,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鉴于CO2跨临界动力循环中亚临界状态的CO2难以被30.0°C左右的常规冷却水冷凝的弊端以及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中压缩部件研发难度大的问题,对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源,采用LNK碳酸熔盐作为太阳热能与动力循环的中间传热介质,借助Matlab计算软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开展了研究。(1)基于CO2存在的临界温度较低的热物理性质,分析了基础跨临界动力循环存在的亚临界状态的工质难以被30.0°C的常规冷却水冷凝的弊端。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在跨临界循环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与技术提升,即:内嵌制冷子循环,实现了CO2跨临界动力循环能够在常规温度冷却水的工况下运行,并对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进行了分析。(2)以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的冷却温度下,冷却压力对冷源、热源以及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参数范围为:冷却温度31.040.0°C,冷却压力7.518.0 MPa,冷凝温度16.030.0°C。然后,针对CO2临界温度较低的特性以及在冷却器中亚临界状态的CO2工质难以被冷却至临界温度以下的弊端,得到了在冷却终温为35.0°C下较优化的工况,并得到了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时,动力循环较高的循环热效率。(3)从冷凝温度的角度出发,对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进行了优化研究,给出了在冷却终温为35.0°C时,不同冷凝温度下对应的最优化工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分别为29.5°C、30.0°C时,最高循环热效率以及最高净输出功率分别达到最高,此时对应的冷却压力分别为8.8 MPa、8.4 MPa。(4)基于研究与分析,得出了在与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最佳运行工况相同的情况下,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循环热效率和净输出功率,并分析了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最高循环热效率和最高净输出功率均低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原因。最后,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得到在冷却终温为35.0°C,冷却压力为9.5 Mpa,冷凝温度为25.0°C情况下较优化的工况,并得到了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时动力循环的优化工况。
王淑旭[7](2020)在《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以利用低品位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传统吸收制冷系统制冷效率低、节流损失大,且传统的吸收制工质对如氨-水、溴化锂-水等在制冷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因此对于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构建新型的制冷系统提高制冷效率,同时也要寻找新型制冷工质对,新型制冷工质对不仅要满足制冷需求还应保证对环境友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用不破坏臭氧层的天然工质CO2作为制冷剂,新型绿色环保高效的离子液体[emim][Tf2N]作为吸收剂,并提出了一种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耦合了涡流管和喷射器两种制冷设备,通过涡流管冷端流体对节流前CO2制冷剂及吸收器入口溶液进行冷却,但由于涡流管的冷端出口流体压力过低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衡,因此将喷射器应用于该制冷系统中,利用发生器出口少量的制冷剂蒸汽引射涡流管冷端低压气体,在不直接消耗电能的情况下,使涡流管冷端流体压力升高至蒸发压力。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通过耦合喷射器和涡流管两种制冷设备,不仅实现了能量的二次利用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同时也避免了进入吸收器的CO2压力偏低,导致制冷剂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过低,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等问题。本文首先对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对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分析制冷系统性能的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以及主要设备传热计算。其次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最大COP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下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求解目标函数,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比了传统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并计算了系统中主要设备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量。依据计算结果对系统主要设备进行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包括对主要设备结构形式的确定和主要尺寸的计算,通过合理的选型计算得到主要设备的加工尺寸。最后分析了运行参数即高压侧压力、热源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载冷剂出口温度以及系统过冷回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相同工况下传统制冷系统和传统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COP。为下一步对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的吸收制冷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秦翔[8](2020)在《跨临界CO2热泵系统性能及最优排气压力研究》文中指出热泵系统已在空调、供暖和制冷中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烃类人工制冷剂对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对天然制冷剂热泵系统的研发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可以用于热泵系统的天然制冷剂有氨气(NH3)、丙烷(C3H8)、正丁烷(C4H10)和二氧化碳(CO2),由于前三种具有可燃性或毒性,所以CO2就成为最有潜力的天然制冷剂。本文首先对常规跨临界CO2热泵系统性能及主要设备(压缩机、气冷器、回热器、膨胀阀、蒸发器)进行了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压缩/喷射跨临界CO2冷热联供系统,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相关实验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实验研究了排气压力对常规跨临界CO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压缩机、气冷器、回热器、膨胀阀及系统COP等的相关效率;基于实验研究结果,修正了压缩机等熵效率、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回热器效率的计算方法;对常规跨临界CO2热泵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模拟与实验结果,提出了压缩机、回热器和气冷器的修正计算模型,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并通过Buckingham PI的方法得到了一个预测最优排气压力的无量纲关联式,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针对常规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存在较大节流损失问题,设计了新的压缩/喷射跨临界CO2冷热联供系统,新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喷射器和一台低温蒸发器。基于常规跨临界CO2热泵系统的修正模型,对新设计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新系统可以显着提高系统COP,并验证了前文提出的预测最优排气压力的无量纲关联式。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搭建了压缩/喷射跨临界CO2冷热联供实验系统,并进行了两组不同的实验研究,分别为有无喷射器系统的性能对比研究和不同压缩机频率和排气压力下压缩/喷射系统性能变化的研究。在有无喷射器性能对比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喷射器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输入电功率,在单一制热条件下,新系统的制热COP较常规系统COP提高约14%,证明压缩/喷射跨临界CO2冷热联供系统在性能方面的优势。在不同压缩机频率和排气压力性能变化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随着压缩机频率和排气压力的增加,气冷器出水温度可以达到75℃以上,高低温蒸发器的出水温度和空气出口温度可以低至5℃和20℃以下,证明系统既可以满足供暖需求也可以满足制冷和空调的需求。另外,随着排气压力的增加,系统COP变化存在峰值,对比前文提出的最优排气压力无量纲关联式的预测结果,证明该关联式适用于不同的跨临界CO2循环系统。
陈斌[9](2020)在《多联引射器双温CO2制冷系统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传统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其系统运行压力高、节流前后能量损失严重。引射器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用于回收低品位的膨胀功。多联引射器即由几个固定几何尺寸的喷射器并联在一起工作的元件,其调节功能更加灵活,能够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系统制冷剂质量流量的变化需求。本文研究了多联引射器CO2双温制冷循环系统,该系统中采用多联引射器代替传统高压阀,可以回收部分低品位膨胀功,以减少节流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产生额外冷量,进而提高系统COP,其可以满足商业超市中冷冻冷藏需求。本文采用集总参数法对多联引射器双温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气冷器出口温度、气冷器出口压力、并行压缩机、系统中间压力、中低温蒸发器蒸发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课题组前期成员搭建的多联引射器循环制冷系统实验台基础上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双温制冷循环系统的实验工作,主要研究了系统中间压力、中低温蒸发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如下:(1)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采用多联引射器代替高压阀可以有效的回收部分膨胀功,增加系统制冷量并提高系统COP,制冷量提高约9.2%31.1%、COP提高约9.5%35.14%。(2)模拟结果表明:在双温区蒸发温度及气冷器出口压力恒定时,受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影响,系统制冷量及COP呈先增加后逐渐减少趋势,气冷器出口压力越高,系统制冷量及COP峰值所对应的气冷器出口温度也越高。(3)模拟结果表明:在双温区温蒸发温度及气冷器出口温度恒定时,受气冷器出口压力的影响,系统总功率及制冷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在较高气冷器出口温度下,系统COP随气冷器出口压力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系统存在最佳气冷器出口压力,此时COP取得最大值。(4)模拟结果表明:在多联引射模式运行时,辅助高压机压缩机的使用可以降低次高汽液分离器中的闪发气体,增加系统循环质量流量,降低系统功耗,进而提高系统制冷量及COP。(5)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多联引射器双温制冷系统存在最佳的中间压力,在系统最佳中间压力处,系统制冷量和COP均取得最大值,整体上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变化趋势一致。(6)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受中温蒸发温度的影响,系统制冷量及COP均随中温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受低温蒸发温度的影响,系统制冷量缓慢降低,而COP逐渐增大;整体上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变化趋势一致。
任帅峰[10](2020)在《带新型引射循环的CO2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其中以臭氧层的破坏与温室效应显得尤为突出,制冷剂的泄露更是与这两种现象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对以环保型制冷剂CO2为工质的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了提升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引射循环并将其分别应用于亚临界与跨临界系统中。在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采用地下埋管为冷凝器可利用地下土壤温度低于CO2临界温度的特性使系统压力维持在亚临界范围内,但冷凝器出口流体仍为两相状态,为了避免其中没有制冷作用的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耗功,本文设计出了带新型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原理图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软件来计算求解,以此研究其性能,之后对引射器各部件的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并加工出了一台气体引射器,设计搭建出了带新型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实验台。在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中,为避免膨胀罐出口的气体进入压缩机耗功,故将这种引射循环方式应用于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中,由于引射器在系统中不同位置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不同,故分别将引射器放在压缩机出口和气体冷却器出口,而建立出了两种跨临界CO2引射循环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以及跨临界CO2并行压缩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气冷器出口压力、膨胀罐内压力和蒸发温度对两种跨临界CO2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两种引射循环系统分别和传统带旁通阀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与跨临界CO2并行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带新型引射循环的亚临界和跨临界CO2制冷系统的功耗和COP的模拟分析,并与不带引射循环的系统进行对比,所得结论如下:(1)在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冷凝压力与被引射流体压力一定时,引射比越大,引射器进出口压力比越大;当引射比一定时,被引射流体压力越大,引射器进出口压力比越小;因此可通过适当提高被引射流体的压力来减小引射器进出口压比,即降低压缩机排气压力,进而提升系统性能。(2)在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伴随着系统蒸发温度的增大、冷凝温度的减小、板式换热器产生的过冷度a的增大,不论是否加入引射器,亚临界CO2制冷系统的COP均呈升高趋势,且在加入引射器后,COP相比原来均有提高,其中过冷度a对COP提升率的影响最大,COP最大可提高16.19%;随着气液分离器产生的过冷度b的升高,加入引射器前后COP变化幅度均较小,但加入引射器后,COP相比原来有明显提升,COP提升率的变化幅度为6.72%10.77%。改变系统的引射比(储液器气液比)?、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引射器进出口压比?,加入引射器后系统COP分别可提升4.59%14.04%、1%8.55%、2.54%11.8%与3.71%40.31%。(3)在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与不加引射器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相比,当系统的蒸发温度越低、冷凝温度越高、过冷度a越大、过冷度b越小、储液器气液比?越大、引射器进出口压比?越小时,加入引射器以后的系统COP提升率越大,COP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因此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更适用于蒸发温度较低,外界冷凝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4)在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2制冷系统中,引射比(储液器气液比)?与引射器进出口的压比?是影响加入引射器后系统性能提升的两个关键因素。在本文给定的工况下,当引射器进出口的压比?≤1.5时,加入引射器的亚临界CO2系统性能有明显提升。(5)在带引射循环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中,将引射器放在压缩机之后的引射循环系统(位置1),在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越小、膨胀罐内的压力越大、蒸发温度越低时,其系统COP要明显大于传统带旁通阀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但小于并行压缩系统,在本文给定的工况下,改变气冷器出口压力、膨胀罐内压力和蒸发温度,相比于与带旁通阀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COP最大的提升幅度分别为10.05%、6.09%与5.71%。(6)将引射器放放在气体冷却器之后(位置2)的跨临界CO2引射循环系统,其COP高于并行压缩系统和引射器在压缩机后(位置1)循环系统,当气体冷却器出口压力越小、膨胀罐内的压力越小、蒸发温度越高时,将引射器放在气体冷却器之后(位置2)来代替并行压缩,对并行压缩系统COP的提升率越大,其中改变膨胀罐内压力COP提升幅度较大,在本文给定的工况下可提升1.08%8.81%。
二、Theoretical Study on CO_2 Transcritical Cycle Combined Ejector Cycle Refrigeration Syste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oretical Study on CO_2 Transcritical Cycle Combined Ejector Cycle Refrigeration System(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带引射器和经济器的CO2跨临界制冷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一种带引射器和经济器的CO2跨临界制冷系统 |
2 带引射器和经济器的CO2跨临界制冷系统热力学模型 |
3 模拟结果分析 |
3.1 选取工况 |
3.2 补气对系统性能影响 |
3.3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
4 结论 |
符号说明 |
(2)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研究 |
1.3 国内外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应用及循环方式 |
1.3.2 CO_2增压制冷系统 |
1.3.3 机械过冷CO_2增压制冷系统 |
1.3.4 CO_2并联压缩制冷系统 |
1.3.5 CO_2引射制冷系统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O_2多联引射制冷系统介绍及性能模拟分析 |
2.1 多联引射CO_2双温制冷系统 |
2.2 系统运行条件假设 |
2.3 系统数学模型 |
2.3.1 压缩机模型 |
2.3.2 换热器模型 |
2.3.3 节流装置数学模型 |
2.3.4 气液分离器数学模型 |
2.4 系统性能模拟 |
2.4.1 CBR系统性能模拟步骤 |
2.4.2 MECR系统性能模拟 |
2.5 模拟计算及分析 |
2.5.1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系统的影响 |
2.5.2 中间压力对系统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联引射双温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
3.1 多联引射双温制冷实验台系统 |
3.1.1 CO_2制冷循环系统 |
3.1.2 冷却水循环系统 |
3.1.3 冷冻水循环系统 |
3.2 数据测控系统 |
3.2.1 数据监测系统 |
3.2.2 控制系统 |
3.3 实验操作步骤 |
3.3.1 实验前操作流程 |
3.3.2 实验过程中流程 |
3.3.3 实验终止流程和安全事宜 |
3.4 实验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4.1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系统的影响 |
4.1.1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CBR系统的影响 |
4.1.2 中温、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对MECR系统的影响 |
4.2 并行压缩机对系统的影响 |
4.3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式制冷与热泵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
2 跨临界CO2车辆热泵空调技术 |
2.1 乘用车跨临界CO2技术 |
2.1.1 CO2空调与R134a的对比 |
2.1.2 实现形式 |
2.1.3 性能研究 |
2.2 客车及轨道车辆跨临界CO2技术 |
3 跨临界CO2热泵热水器技术 |
3.1 直热式热泵热水技术 |
3.1.1 回热器的引入 |
3.1.2 双级压缩 |
3.2 循环式热泵热水技术 |
3.2.1 平行压缩解决方案 |
3.2.2 外部过冷解决方案 |
4 跨临界CO2热泵烘干技术 |
4.1 家用烘干中的跨临界CO2技术 |
4.2 工商业烘干中的跨临界CO2技术 |
5 跨临界CO2商用制冷技术 |
5.1 商超制冷中CO2制冷技术的应用 |
5.1.1 平行压缩CO2增压技术 |
5.1.2 提升增压系统制冷能效的主要方案 |
5.1.3 商超冷热联供技术 |
5.2 跨临界CO2系统在冰雪制冷场馆的应用 |
6 跨临界CO2制冷制热技术未来发展 |
6.1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2循环 |
6.2 带涡流管的跨临界CO2循环 |
6.3 带膨胀机的跨临界CO2循环 |
6.4 跨临界CO2循环的控制与优化方法 |
7 结论与展望 |
(4)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及特性 |
1.1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 |
1.2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及设备 |
1.2.1 压缩机 |
1.2.2 换热器 |
1.2.3 回热器 |
1.2.4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的发展 |
2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
2.1 食品冷冻冷藏领域 |
2.2 汽车空调 |
2.3 热泵系统 |
2.4 人工冰场 |
3 结论与展望 |
(5)车用CO2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O_2汽车空调系统及喷射器研究现状2 |
1.2.1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研究现状 |
1.2.2 喷射器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喷射器单体数值仿真计算 |
2.1 喷射器工作原理 |
2.2 喷射器关键性能指标 |
2.3 喷射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
2.3.1 网格划分 |
2.3.2 流体力学模型建立 |
2.3.3 边界条件和初始化设置 |
2.3.4 仿真结果验证 |
2.4 喷射器关键结构尺寸优化仿真分析 |
2.4.1 喷嘴渐扩段长度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
2.4.2 喷嘴渐缩段长度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
2.4.3 混合段直径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
2.5 喷射器相变及激波现象分析 |
2.5.1 压力和Mach数沿轴向变化 |
2.5.2 空化和蒸发相变的质量传递 |
2.5.3 主喷嘴出口的激波现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射器单体性能分析 |
3.1 喷射器入口状态对喷射器引射比及效率的影响 |
3.1.1 主流入口压力对喷射器引射比和单体效率的影响 |
3.1.2 主流入口温度对喷射器引射比和单体效率的影响 |
3.1.3 引射流入口压力对喷射器引射比和单体效率的影响 |
3.1.4 引射流入口温度对喷射器引射比和单体效率的影响 |
3.2 喷射器单体效率模型及入口状态分析 |
3.2.1 Nakagawa、Elbel和 Butrymowicz模型及入口状态分析 |
3.3 基于Bukingham的 π理论的喷射器引射比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车用喷射制冷系统和常规系统性能研究 |
4.1 常规车用CO_2 系统及带喷射器的CO_2 车用制冷系统介绍 |
4.1.1 喷射器结构参数设计及样件加工 |
4.1.2 车用喷射系统以及常规系统介绍 |
4.2 充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 电子膨胀阀开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
4.4 室外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 |
4.5 室内侧风量对系统性能影响 |
4.6 压缩机对系统性能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2.1 能源和环境现状 |
1.1.2.2 可再生能源利用 |
1.1.2.3 热力循环工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1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应用研究现状 |
1.2.1.1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在热泵热水器领域应用研究 |
1.2.1.2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在汽车空调领域应用研究 |
1.2.1.2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在冷冻冷藏领域领域应用研究 |
1.2.2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的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理论分析模型 |
2.1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原理 |
2.2 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理论分析热力学模型 |
2.3 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理论分析计算模型 |
2.3.1 各部件出口状态参数计算模型 |
2.3.1.1 汽轮机/透平出口状态参数计算模型 |
2.3.1.2 膨胀机进口(冷却器出口)状态参数计算模型 |
2.3.1.3 工质泵出口状态参数计算模型 |
2.3.1.4 压缩机出口状态参数计算模型 |
2.3.2 工质质量流量计算模型 |
2.3.3 冷却水参数计算模型 |
2.3.4 动力循环吸热量计算模型 |
2.3.5 动力循环输出功率计算模型 |
2.3.5.1 动力循环各部件的输出功率计算模型 |
2.3.5.2 动力循环净输出功率计算模型 |
2.3.6 循环热效率计算模型 |
2.4 理论分析计算程序流程和分析工况参数 |
2.4.1 理论分析计算程序流程 |
2.4.2 课题分析计算条件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却压力对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性能的影响 |
3.1 冷却压力对热源的影响 |
3.2 冷却压力对冷源的影响 |
3.3 冷却压力对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参数的影响 |
3.3.1 循环热效率变化规律 |
3.3.2 CO_2工质质量流量变化规律 |
3.3.3 功率变化规律 |
3.3.3.1 透平/汽轮机输出功率变化规律 |
3.3.3.2 工质泵耗功变化规律 |
3.3.3.3 膨胀机输出功率变化规律 |
3.3.3.4 压缩机耗功变化规律 |
3.3.3.5 净输出功率变化规律 |
3.4 太阳热发电动力循环系统优化工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凝温度对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性能的影响 |
4.1 冷凝温度对自冷凝CO_2动力循环的影响 |
4.1.1 冷凝温度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
4.1.2 冷凝温度对净输出功率的影响 |
4.2 优化工况下冷凝温度对自冷凝CO_2动力循环性能的影响 |
4.2.1 优化工况下冷凝温度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
4.2.2 优化工况下冷凝温度对最高净输出功率的影响 |
4.3 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优势 |
4.3.1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 |
4.3.2 自冷凝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优势 |
4.4 太阳热发电动力循环系统优化工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与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吸收式制冷研究现状 |
1.2.1 制冷工质对的研究 |
1.2.2 制冷系统循环流程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新型涡流管-喷射器吸收制冷循环基本理论研究 |
2.1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原理及特点 |
2.2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各设备数学模型 |
2.2.1 假设条件 |
2.2.2 制冷循环各设备数学模型 |
2.3 系统性能计算 |
2.4 系统主要设备的传热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优化设计及选型 |
3.1 系统性能优化 |
3.1.1 优化目标 |
3.1.2 约束条件 |
3.1.3 优化分析及结果 |
3.2 新型制冷系统设备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性能研究 |
4.1 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1 高压侧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2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3 载冷剂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4 冷却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5 喷射器升压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循环过冷回收 |
4.2.1 回热器的过冷回收 |
4.2.2 过冷器的过冷回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跨临界CO2热泵系统性能及最优排气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最优排气压力研究现状 |
1.2.2 膨胀功回收研究现状 |
1.2.3 气冷器传热研究现状 |
1.2.4 跨临界CO_2冷热联供系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及最优排气压力研究 |
2.1 实验装置与方案 |
2.1.1 跨临界CO_2循环 |
2.1.2 实验工艺流程及装置 |
2.1.3 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分析 |
2.1.4 实验方案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压缩机耗功 |
2.2.2 回热器效率 |
2.2.3 膨胀阀压降 |
2.2.4 气冷器CO_2出口温度和制热量 |
2.2.5 系统COP与出水温度 |
2.3 最优排气压力计算关联式 |
2.3.1 系统最优排气压力 |
2.3.2 基于Buckingham PI的无量纲关联式 |
2.3.3 关联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2.4 小结 |
3 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数值模拟研究及计算模型修正 |
3.1 数值模拟方法 |
3.1.1 主要设备建模分析及计算流程 |
3.1.2 模型计算方法及误差验证 |
3.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1 压缩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2 气冷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3 回热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4 膨胀阀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5 蒸发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 数值计算模型修正 |
3.3.1 压缩机机械效率修正 |
3.3.2 气冷器分段测温实验及水侧温升修正 |
3.3.3 回热器低压焓差不平衡修正 |
3.4 修正后模型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 |
3.4.1 压缩机输入电功率 |
3.4.2 气冷器CO_2侧温降及出口温度 |
3.4.3 回热器高低压侧出口温度 |
3.5 小结 |
4 压缩/喷射跨临界CO_2冷热联供系统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 |
4.1 系统设计 |
4.1.1 设计流程 |
4.1.2 理论循环 |
4.1.3 新增设备工艺及结构参数确定 |
4.1.4 计算模型建立 |
4.2 系统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1 压缩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2 气冷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3 回热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4 膨胀阀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5 低温蒸发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6 喷射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7 高温蒸发器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最优排气压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系统COP的模拟结果 |
4.3.2 最优排气压力下系统性能分析 |
4.3.3 最优排气压力模拟与关联式计算结果对比 |
4.4 小结 |
5 压缩/喷射跨临界CO_2冷热联供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备及方案 |
5.1.1 实验设备参数及系统循环 |
5.1.2 实验方案 |
5.2 喷射器对主要设备和系统性能的影响 |
5.2.1 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
5.2.2 对气冷器制热量的影响 |
5.2.3 对高低温蒸发器制冷量的影响 |
5.2.4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 压缩机频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1 对气冷器出水温度及制热量的影响 |
5.3.2 对高低温蒸发器出口温度及制冷量的影响 |
5.3.3 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
5.3.4 对系统COP的影响 |
5.4 新系统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
5.4.1 压缩机输入功对比 |
5.4.2 制热量对比 |
5.4.3 制冷量对比 |
5.5 新旧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
5.5.1 气冷器出水温度对比 |
5.5.2 系统制热COP对比 |
5.6 新系统最优排气压力研究 |
5.6.1 基于最大目标参数下的排气压力 |
5.6.2 最优排气压力无量纲关联式预测与实验结果对比 |
5.7 新系统全年能效分析 |
5.7.1 全年使用时长分析 |
5.7.2 全年系统COP变化 |
5.8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循环类型及最优排气压力的关联式 |
附件B 文献中喷射器结构参数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多联引射器双温CO2制冷系统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制冷剂CO_2 的应用 |
1.3 超市跨临界CO_2 制冷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增压系统 |
1.3.2 并行压缩系统 |
1.3.3 单引射器系统 |
1.3.4 多联引射器系统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联引射制冷系统模型建立 |
2.1 多联引射器CO_2 制冷系统简介 |
2.2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1 高压级压缩机 |
2.2.2 低压级压缩机 |
2.2.3 气体冷却器 |
2.2.4 蒸发器 |
2.2.5 中间换热器 |
2.2.6 汽液分离器模型 |
2.2.7 膨胀阀数学模型 |
2.2.8 多联引射器数学模型 |
2.3 系统性能稳态数值模拟计算 |
第三章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1 气冷器出口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
3.1.1 传统膨胀系统 |
3.1.2 多联引射系统 |
3.2 气冷器出口压力对系统的影响 |
3.2.1 传统膨胀系统 |
3.2.2 多联引射系统 |
3.3 并行高压机对多联引射系统的影响 |
3.3.1 系统参数随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变化 |
3.3.2 系统参数随气冷器出口压力的变化 |
3.4 中间压力对系统的影响 |
3.5 蒸发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
3.5.1 中温蒸发温度的影响 |
3.5.2 低温蒸发温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联引射器双温制冷实验系统简介 |
4.1 实验装置 |
4.1.1 CO_2 制冷循环系统 |
4.1.2 水循环系统 |
4.1.3 多联引射器 |
4.1.4 数据控制采集系统 |
4.2 实验操作步骤 |
4.2.1 实验前准备工作 |
4.2.2 实验中操作步骤 |
4.2.3 实验结束停止顺序 |
4.3 实验数据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5.1 系统中间压力的影响 |
5.2 中温蒸发温度的影响 |
5.3 低温蒸发温度的影响 |
5.4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一 主要符号表 |
附录二 换热器相关参数 |
附录三 相关技术参数 |
致谢 |
(10)带新型引射循环的CO2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制冷剂的发展与替代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CO_2 制冷系统 |
1.3.2 并行压缩系统 |
1.3.3 引射制冷系统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制冷系统的模拟 |
2.1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 制冷系统原理 |
2.2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 制冷系统热力计算 |
2.2.1 热力计算的基本假设 |
2.2.2 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 |
2.3 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分析 |
2.3.1 引射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2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3 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4 过冷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5 引射器进出口压力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引射循环的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的模拟 |
3.1 跨临界CO_2 引射循环和并行压缩系统的原理对比 |
3.1.1 跨临界CO_2 并行压缩制冷系统的原理 |
3.1.2 带引射循环的跨临界CO_2 制冷系统的原理 |
3.2 三种循环的热力计算 |
3.2.1 基本假设 |
3.3 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3.3.1 气冷器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对比 |
3.3.2 膨胀罐内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对比 |
3.3.3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引射循环的亚临界CO_2实验系统设计及介绍 |
4.1 实验台简介 |
4.2 实验台设备介绍 |
4.2.1 实验台主要设备 |
4.2.2 实验台辅助设备 |
4.2.3 实验台测量设备 |
4.2.4 实验台控制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Theoretical Study on CO_2 Transcritical Cycle Combined Ejector Cycle Refrigeration System(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带引射器和经济器的CO2跨临界制冷系统[J]. 李敏霞,詹浩淼,王派,刘雪涛,李昱翰,马一太. 化工学报, 2021(S1)
- [2]并联引射器增效CO2双温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王猛.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3]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式制冷与热泵技术综述[J]. 宋昱龙,王海丹,殷翔,曹锋. 制冷学报, 2021(02)
- [4]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李锋,司春强,马进. 冷藏技术, 2020(03)
- [5]车用CO2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张振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自冷凝CO2跨临界动力循环研究[D]. 李冰.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新型涡流管-喷射吸收制冷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D]. 王淑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8]跨临界CO2热泵系统性能及最优排气压力研究[D]. 秦翔. 郑州大学, 2020(02)
- [9]多联引射器双温CO2制冷系统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 陈斌.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1)
- [10]带新型引射循环的CO2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任帅峰.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