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注射预防椎管内镇痛恶心呕吐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尚明俊,闵佳,熊颖芬,雷雨,宋晨炜,朱云生[1](2021)在《穴位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膝关节周围穴位注射0.25%罗哌卡因和超声引导下0.2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月至12月间收治的符合标准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分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组(对照组)和膝关节周围穴位注射组(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术侧犊鼻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每穴位注入5ml 0.25%罗哌卡因,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找到股神经,回抽针栓确定无回血后,一次性注入20ml 0.25%罗哌卡因,根据研究设计,以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结果作为两组患者效果比较的依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6h、12h、24h、48h的Ramay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6h的VAS评分差异也无显着差异(P>0.05),而术后12h、24h、48h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穴位注射罗哌卡因术后镇痛,在术后6h内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无明显优势,但在术后一两天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并且具有镇痛效果完全、无并发症、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和恢复等优点。
陈宇[2](2021)在《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优势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对传统硬膜外分娩镇痛进行细微的改进,为分娩镇痛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足月妊娠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EP组:硬膜外镇痛组;DPE组: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镇痛组;CSE组:腰-硬联合镇痛组。DPE组和CSE组使用25G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其中CSE组在硬膜外置管前在蛛网膜下腔给予3ml 0.1%罗哌卡因+20μg/ml氢吗啡酮混合液,DPE组蛛网膜下腔不给药,三组所有产妇均常规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先给予8ml 0.1%罗哌卡因+20μg/ml氢吗啡酮混合液的初始剂量,之后给予相同混合液维持,设置维持剂量8ml,追加8ml,锁时20min。记录所有入选产妇分娩镇痛前(T0)及分娩镇痛后10min(T1)、20min(T2)、30min(T3)、1h(T4)、3h(T5)这六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同时记录三组患者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第一次镇痛泵按压时间、电子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罗哌卡因使用量;记录患者分娩时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骚痒、低血压等并记录出生后1min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三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EP组产妇相比,DPE组与CSE组产妇PCA次数、罗哌卡因消耗量以及单位时间罗哌卡因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SE组产妇分娩镇痛起效时间与EP组及DPE组产妇相比明显缩短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EP组产妇与DPE组产妇分娩镇痛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与CSE组产妇相比,DPE组与EP组产妇分娩时瘙痒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低血压、胎心率减慢发生率、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阻滞技术相比,其分娩时相关副作用更少,与传统连续硬膜外阻滞技术相比,其镇痛效果更佳,阻滞效果更完善,是临床用于分娩镇痛的新选择。
候倩[3](2021)在《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局部麻醉药复合芬太尼是椎管内麻醉常用的药物配伍方案,其优点为镇痛完善,并能减少局麻药剂量、延长作用时间。但椎管内注射芬太尼后皮肤瘙痒发生率会增高,部分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目前认为脊髓背角与三叉神经脊髓束中μ阿片受体和5-HT3受体的激活与瘙痒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地佐辛和帕洛诺司琼可分别拮抗μ阿片受体和5-HT3受体。因此,理论上可用于椎管麻醉使用芬太尼后皮肤瘙痒的防治。但两种药物用于预防椎管内芬太尼引起的瘙痒的疗效及临床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拟评价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收集本院妇科择期(非腹腔镜)手术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入:空白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地佐辛+-帕洛诺司琼组(DP组),每组35例。入室监测生命体征,腰麻前10 min 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P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3μg/kg,DP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帕洛诺司琼3 μg/kg混合液,C组静脉注射等量容积NS。右侧卧位于L3~4或L2~3间隙行腰麻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16.7 mg+芬太尼20.8μg,根据手术要求及患者个体差异性调整腰麻平面。记录给药后10~180 min的生命体征、瘙痒评分(经典三项评分法和患者主观VAS评分法)、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各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ess Index,BMI)和ASA分级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患者瘙痒三项评分D组(3.3±1.7)、P组(3.5±2.1)和DP组(3.1±2.0)小于C组(4.9±2.2)(F=5.694,P<0.05)。瘙痒VAS评分D组(2.6±1.7)、P组(2.8±1.9)和DP组(2.6±1.8)小于C组(3.8±2.3)(F=3.245,P<0.05);4.各组患者镇静评分D组(3.6±0.7)和DP组(3.7±0.8)大于C组(2.7±0.8)(F=20.910,P<0.05);5.各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P组(0.69±0.63)和DP组(0.71±0.67)小于D组(1.74±0.98)(F=31.907,P<0.05)。研究结论1.腰麻前预防性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可有效减少妇科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发生。2.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缓解术后焦虑有一定的作用。3.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无明显的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
黄琬苹[4](2021)在《针灸防治剖宫产术后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对各种针灸疗法的防治效果进行排序,并评出最优选择,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优化方案。方法:对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EBSCO)、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CBM)进行检索。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0年6月。根据已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Cochrane Risk-of-Bias tool(ROB 2.0)对进行文献风险偏倚评估评价。采用STATA和OpenBUGS进行干预网络图的绘制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章129篇,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术后疼痛的治疗、术后缺乳的预防、术后出血的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治疗等6个方面,共7项结局指标经行了研究。(1)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预防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一共包含了10种干预措施:常规护理、针刺、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艾灸、电针、耳穴压豆、穴位埋线、穴位敷贴、针灸联合疗法。疗效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针灸联合疗法、穴位埋线、穴位按摩。(2)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一共包含了5种干预措施:常规护理、针刺、穴位注射、穴位敷贴、针灸联合疗法。疗效最好的是针灸联合疗法。(3)术后24hVAS评分(治疗术后疼痛):一共包含了 7种干预措施:西药、假针刺、常规护理、耳穴压豆、针灸西药联合疗法、针灸联合疗法、电针。疗效最好的是针灸西药联合疗法,单一疗法最好的是电针。(4)泌乳始动时间(预防术后缺乳):一共包含了 8种干预措施:常规护理、耳穴压豆、针灸联合疗法、电针、穴位埋线、穴位按摩、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疗效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依次是:穴位按摩、针灸联合疗法、穴位埋线。(5)术后24h泌乳量评分(预防术后缺乳):一共包含了 5种干预措施:穴位按摩、穴位敷贴、针灸联合疗法、耳穴压豆、常规护理。疗效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依次是:穴位按摩、穴位敷贴、针灸联合疗法。(6)术后24h出血量(预防术后出血):一共包含了 4种干预措施:针灸西药联合疗法、艾灸、穴位敷贴、西药。疗效最好的是针灸西药联合疗法,其次是艾灸。(7)术后尿潴留有效率(治疗术后尿潴留):一共包含了 8种干预措施:针灸联合疗法、穴位注射、电针、针灸西药联合疗法、艾灸、耳穴压豆、西药、常规护理。疗效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依次是:针灸联合疗法、穴位注射、电针。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剖宫产术后不良反应有良好的效果,其中促进胃肠排气,预防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最佳选择是针灸联合疗法,最佳单一疗法是穴位埋线;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最佳选择也是针灸联合疗法;缩短泌乳时间的最佳方案是穴位按摩,增加泌乳量最佳的也是穴位按摩;治疗术后疼痛最佳的选择是针灸西药联合疗法;预防术后出血,效果最好的是针灸西药联合疗法,最好的单一疗法是艾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最佳选择是针灸联合疗法,最好的单一疗法是穴位注射。在某项具体指标上,联合疗法不一定仍获得叠加效应,具有更好的疗效。由于文章质量、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和针灸疗法的复杂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姚远[5](2021)在《围术期不同时点电针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并对比围术期不同时点电针介入对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电针应用于围术期防治PONV的最佳方法,为临床围术期防治PONV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拟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电针组(EA1组)、术后电针组(EA2组)、术前+术后电针组(EA3组)、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25例。EA1组于术前30min行电针治疗,EA2组于患者术后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行电针治疗,EA3组同时进行与EA1组、EA2组相同的治疗,常规治疗组不予电针干预。比较4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并抽取患者术前30min、术后24h的静脉血,比较两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变化。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共收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长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3组72h内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4组患者术后72h内各时点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EA3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明显低于C组、EA1组及E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胃泌素、胃动素含量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余3组手术前后胃泌素、胃动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EA3组术后胃动素含量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PONV的发生,加速术后首次排气,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术后血清胃肠激素浓度有关;术前和术后电针防治PONV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术前和术后均进行电针治疗可以增强效果,优于单一时点电针治疗。
刘俏俐[6](2021)在《不同时点行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在不同时点行地塞米松内关穴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麻醉前组)患者在入手术室后即行地塞米松5mg内关穴注射;B组(麻醉后组)患者在麻醉医师气管插管后,外科医生消毒铺巾前行地塞米松5mg内关穴注射;C组(拔管后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送入麻醉恢复室,待拔除气管导管后行地塞米松5mg内关穴注射。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分为0-6h、6-12h、12-24h 3个时间段)PONV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0-6h、12-24h内PONV发生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074和0.596,三组两时间段内PONV严重程度比较的P值分别为0.107和0.8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三组患者术后6-12小时PONV发生率比较的P值为0.004,PONV严重程度比较的P值为0.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三组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术后6-12h,A组及C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与B组相比,P值分别为0.010和0.003,而A组及C组患者PONV的严重程度与B组相比,P值分别为0.037和0.0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A、C两组患者之间相比较PONV发生率的P值为0.677,PONV严重程度的P值为0.68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麻醉前或拔除气管导管后行地塞米松内关穴注射可以更好地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关伟[7](2021)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退变性腰椎侧凸行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现腹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不仅会增加住院时间,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本研究旨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用更安全、更简便、更有效的方式缓解患者术后腹胀的症状,为临床治疗腰椎术后并发腹胀提供新的治疗方式。方法:选自界首市中医院骨伤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46例DLS术后腹胀的患者,采用随机的原则把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DLS术后护理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护理,治疗上西医予以抗炎镇痛补液等对症治疗,中医予以舒筋通络,补气活血等治疗,同时对腹部进行热敷,按摩缓解腹胀;治疗组除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和治疗外分别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收集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的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客观评价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对退行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上,治疗组的用时均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腹胀程度的评分比较中治疗组在首次穴位注射后与对照组的比较中腹胀程度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二天开始治疗组的腹胀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体的治疗有效率的评价上,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5.65%和8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对DLS术后腹胀患者能够提早恢复肠鸣音,早期排气排便,对腹胀缓解较为明显,是一种疗效显着,安全简便的治疗方式。
万锐杰[8](2020)在《酮咯酸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控制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骨外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ERAS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手术效果,ERAS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一系列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缓解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它既要求手术微创,又要求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康复管理。明显的疼痛严重阻碍了这些患者的早期康复,因此,良好的术后镇痛很关键。在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注射酮咯酸的镇痛效果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荟萃分析,以探讨酮咯酸对膝关节镜手术后疼痛强度的影响,希望能够探索出最安全和有效策略。方法:我们在2018年9月之前搜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BSCO和Cochrane库数据库,以评估膝关节镜检查后补充酮咯酸和安慰剂对疼痛管理的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本荟萃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最终共有10篇(包含402位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纳入本次研究。经过数据分析,总的来说,与对照组相比,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关节腔内注射酮咯酸可显着降低1小时(Std.MD=-0.66;95%CI=-1.12 to-0.21;P=0.004)和2小时(Std.MD=-0.90;95%CI=-1.74to-0.07;P=0.03)的疼痛评分,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延长(Std.MD=1.94;95%CI=0.33 to 3.55;P=0.02),镇痛药需求量减少(RR=0.41;95%CI=0.23 to 0.75;P=0.003),但对止痛药的消耗没有明显影响(Std.MD=-0.56;95%CI=-1.14 to 0.02;P=0.06),对恶心和呕吐也没有明显影响(RR=0.44;95%CI=0.12 to 0.21;P=0.21)。结论:(1)加速康复外科(EARS)是骨外科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手术效果。膝关节镜术后需要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良好的术后镇痛很关键。(2)膝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是术后镇痛最常用的方法,关节腔内局部用药起效迅速,局部药物浓度高,药物利用率高,全身不良反应少。(3)NSAIDs类药物酮咯酸作为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通过关节腔注射,与局麻药物协同,增强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关节腔注射不良反应少,对膝关节镜术后的疼痛控制具有良好作用。
田婷[9](2020)在《不同灸时对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术后肠麻痹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艾灸灸时对妇科全麻腹腔镜术后肠麻痹(Postoperative ileus,POI)恢复的临床效果,以寻求最佳艾灸灸时,为艾灸疗法在全麻术后患者早期恢复的运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0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妇科行择期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A(艾灸10min)、实验组B(艾灸20min)、实验组C(艾灸30min),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前及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6h开始至术后首次排便采用艾灸双侧足三里干预。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术后腹胀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日的血钾值;术后72h的胃肠功能恢复疗效。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1)不同艾灸灸时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四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多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C的时间短于对照组。(2)不同艾灸灸时对患者术后VAS评分的影响:在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四个时点四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术后6h,实验组B、实验组C的VAS评分低于实验组A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实验组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 Edesti-mating Equations,GEE)结果显示:b值为-0.643(P<0.05),即控制时间变量后,艾灸灸时与VAS呈负相关。(3)不同艾灸灸时对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的影响:四组患者术后四个时点腹胀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术后腹胀发生率均低于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E模型结果显示:b值为-1.288(P<0.05),即控制时间变量后,不同艾灸灸时与术后腹胀发生率呈负相关。(4)不同艾灸灸时对PONV发生率的影响:四组患者术后6h、术后24h及术后48h PONV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术后四个时点,四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EE模型结果显示:b值为-0.482(P<0.05),即控制时间变量后,艾灸灸时与PONV发生率呈负相关。(5)不同艾灸灸时对术后体温变化的影响:四组患者术后6h发热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术后发热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术后四个时点,四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EE模型结果显示:b值为-0.654(P<0.05),即控制时间变量后,艾灸灸时与术后发热发生率呈负相关。(6)四组患者血钾情况比较:四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血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艾灸灸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的比较:不同的艾灸灸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不同,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C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方程b值为0.779(P<0.05),即艾灸灸时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呈正相关。(8)不良反应:实验过程中无干预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术后艾灸30min对比术后艾灸20min、术后艾灸10min,可以缩短妇科全麻腹腔镜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有效的促进术后患者POI的恢复。(2)术后艾灸30min对降低患者PONV发生率,调节术后早期体温,缓解术后腹痛、腹胀有更好的效果。(3)术后艾灸30min干预对促进POI恢复无不良反应且安全性高。
兰益[10](2020)在《针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及胃肠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载体,运用体针结合头部长留针的针刺方式进行干预,与盐酸格拉司琼对比,观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检测干预前、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差异,评价针刺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探究针刺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为针灸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2例),药物组(42例),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处理措施相同,手术后基础治疗相同。术后30min时,针刺组予以针刺干预(体针留针30分钟后取下,头针留针6小时后取下),药物组予以盐酸格拉司琼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抽取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静脉血,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饥饿素、胃动素水平的改变。所有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分析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体重、BMI、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生命体征各项指标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基线基本均衡一致,具有可比性。2、恶心呕吐疗效评定(1)针刺组与药物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24h内,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明显低于药物组;在术后0-2h及术后24-48h内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6-24h内针刺组恶心呕吐评分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明显低于药物组;在术后0-6h、24-48h内针刺组恶心呕吐评分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胃肠激素检测结果分别对针刺组及药物组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三个时间点胃肠激素水平进行组内两两比较:(1)针刺组中,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术后30min与同组术前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与同组术后30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同组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组中,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术后30min与同组术前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与同组术后30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同组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总的来说,针刺与盐酸格拉司琼在术后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上防治作用相当,但在术后2-24h内针刺防治恶心呕吐疗效优于盐酸格拉司琼。(2)体针结合头部长留针的针刺方式可以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与盐酸格拉司琼相当,且针刺的持续作用时间更长。(3)体针结合头部长留针的针刺方式可以改善术后胃肠激素水平,加速术后胃肠激素水平的恢复,促进胃肠功能的快速康复。
二、穴位注射预防椎管内镇痛恶心呕吐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注射预防椎管内镇痛恶心呕吐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穴位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2)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2 仪器设备、药物 |
2.2.1 监测仪器设备 |
2.2.2 药物 |
2.3 研究流程 |
2.3.1 分组 |
2.3.2 麻醉方法 |
2.3.3 监测内容及观察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三组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 |
3.2 三组产妇各时间点VAS评分的比较 |
3.3 三组产妇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的比较 |
3.4 三组产妇分娩镇痛相关指标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的发展 |
4.2 本研究的镇痛方案的临床应用 |
4.3 分娩镇痛实施时机与方式的选择 |
4.4 影响局麻药通过硬脊膜孔速率的因素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分娩疼痛及镇痛的研究现状 |
References |
(3)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附表及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针灸防治剖宫产术后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文献检索 |
1.1 检索数据库 |
1.2 检索词 |
1.3 检索策略 |
1.4 检索时间 |
1.5 文献筛选 |
1.6 数据提取 |
1.7 文献风险偏倚评估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文献风险偏倚评估 |
2.4 干预措施网络图 |
2.5 网状meta分析 |
3 讨论 |
3.1 西医认识 |
3.2 中医认识 |
3.3 纳入特征与质量评估 |
3.4 穴位分析 |
3.5 干预分析 |
3.6 局限性分析 |
3.7 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围术期不同时点电针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对术后恶心呕吐的认识 |
1.1 PONV概述 |
1.2 PONV发生机制 |
1.3 PONV的影响因素 |
2 中医对术后恶心呕吐的认识 |
3 西医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 |
3.1 PONV防治药物 |
3.2 PONV防治指南 |
4 中医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研究试剂和药物 |
1.3 主要研究器材 |
1.4 麻醉方法 |
1.5 干预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处理 |
1.8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各组患者PONV发生情况 |
2.3 各组患者术后72h内各时点VAS评分 |
2.4 各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 |
2.5 各组患者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情况 |
讨论 |
1 穴位选择 |
2 参数选择 |
3 胃肠激素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不同时点行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干预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实验设计 |
1.2 病例来源 |
1.3 一般资料 |
1.4 病例选择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剔出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疗效评价指标 |
2.3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详见表4) |
3.2 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比较(详见表5) |
3.3 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详见表6) |
3.4 两组术后腹胀评分比较(详见表7) |
3.5 两组腹胀恢复评价比较:详见表8 |
4.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认识 |
4.2 DLS的发病机制 |
4.3 DLS手术治疗 |
4.4 DLS术后并发腹胀的病因病机 |
4.5 现代医学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治疗 |
4.6 中医学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文献研究 |
4.7 中医对腰椎术后腹胀的治疗 |
4.8 足三里穴位注射对DLS术后腹胀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4.9 选穴足三里的依据 |
4.10 穴位注射维生素B1 的作用机制 |
5.结论 |
6.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患者知情同意书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酮咯酸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控制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及酮咯酸镇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不同灸时对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术后肠麻痹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POI的认识 |
1.1 POI的概述 |
1.2 POI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
1.3 现代医学对POI的防治措施 |
2 祖国医学对POI的认识 |
2.1 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中医防治POI的研究进展 |
2.3 艾灸灸量与疗效的关系 |
3 文献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病例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干预流程及方法 |
2.4 评价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各组病例基本资料 |
3.2 四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3.3 不同艾灸灸时对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
3.4 不同艾灸灸时对患者术后腹胀发生情况的影响 |
3.5 不同艾灸灸时对PONV发生情况的影响 |
3.6 不同艾灸灸时对术后体温变化的影响 |
3.7 四组患者血钾情况比较 |
3.8 不同艾灸灸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基线资料比较的分析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
2 艾灸促进POI恢复的研究分析 |
2.1 艾灸促进POI恢复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
2.2 艾灸促进POI恢复的灸时研究分析 |
2.3 艾灸操作方法选择 |
2.4 艾灸穴位选择分析 |
3 实验结果分析 |
3.1 术后肠鸣音恢复、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 |
3.2 术后腹痛情况 |
3.3 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 |
3.4 PONV的情况 |
3.5 术后体温的情况 |
3.6 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1.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 在校期间获得奖励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针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及胃肠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 研究材料与药物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用药物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观察指标 |
3.3 伦理 |
3.4 不良事件处理 |
3.5 数据分析 |
3.6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基线分析 |
4.2 两组LC患者治疗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对PONV的认识 |
1.1 中医学理论对PONV的认识 |
1.2 中医对PONV的治疗 |
2 西医对PONV的研究 |
2.1 PONV发生率高,影响其严重程度的原因较多 |
2.2 现代常用西医止吐药物 |
3 胃肠激素 |
3.1 兴奋型胃肠激素 |
3.2 抑制型胃肠激素 |
3.3 小结 |
4 本研究方案的设计 |
4.1 阳性药物的选择 |
4.2 针刺组方案的设定 |
5 本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线分析 |
5.2 恶心呕吐疗效分析 |
5.3 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研究现状与评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穴位注射预防椎管内镇痛恶心呕吐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穴位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 尚明俊,闵佳,熊颖芬,雷雨,宋晨炜,朱云生. 江西医药, 2021(08)
- [2]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D]. 陈宇. 南昌大学, 2021(01)
- [3]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对妇科手术患者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D]. 候倩. 山东大学, 2021(12)
- [4]针灸防治剖宫产术后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D]. 黄琬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围术期不同时点电针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D]. 姚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不同时点行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D]. 刘俏俐.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观察[D]. 关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酮咯酸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控制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D]. 万锐杰.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不同灸时对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术后肠麻痹恢复的临床研究[D]. 田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针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及胃肠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D]. 兰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