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锆合金与不锈钢过渡管接头的爆炸焊接(论文文献综述)
陈月[1](2021)在《CZ-Zr合金与316L不锈钢真空钎焊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锆合金抗腐蚀、耐高温,且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好,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昂贵的锆合金与价廉性优的不锈钢连接形成的复合构件,综合了两者的优势,可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锆合金与不锈钢焊接时易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导致两者直接连接非常困难。本文以CZ-Zr合金与316L不锈钢为母材,采用BAg72Cu二元共晶钎料和BNi7三元共晶钎料对其进行真空钎焊连接,研究了钎焊工艺对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采用BAg72Cu和BNi7钎料在真空条件下钎焊CZ-Zr合金与316L不锈钢,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均可得到可靠的钎焊接头。其钎焊接头由平行于界面的连续致密层组成,钎料与两侧母材均形成了反应层,冶金作用充分。CZ-Zr/BAg72Cu/316L钎焊接头的组织主要为Fe(Cr,Zr)2、Zr(Fe,Cr)2、(Zr,Cu)、Zr2Ag+Zr Ag、α-Zr+Zr2Cu+Zr2Ag以及Zr3Fe相。在不同钎焊温度以及保温时间下,钎焊接头均产生了显着硬化现象。近不锈钢侧的Zr(Fe,Cr)2扩散层硬度值最大,为790.8 HV,两侧母材的硬度最小,钎缝中心区域介于两者之间。接头剪切强度随着钎焊温度的提高,先升高再降低,在820℃时,最大为125 MPa。当钎焊温度一定,延长保温时间,接头剪切强度先缓慢升高后大幅度降低。接头断口形貌为典型的河流状花纹和台阶,属于解理脆性断裂。XRD结果表明,接头最薄弱的区域为锆合金与钎料界面处,裂纹易在此区域萌生并在焊缝中迅速扩展,在不锈钢侧发生脆性断裂。CZ-Zr/BNi7/316L钎焊接头生成的主要典型组织为(Cr,Fe)固溶体、Zr(Fe,Cr)2金属间化合物、Ni(Cr,Zr)-P化合物、α-Zr固溶体。接头在不同条件下均产生了显着硬化现象。焊缝中心的Ni(Cr,Zr)-P黑块硬度值最大,其次是Zr(Fe,Cr)2金属间化合物层,钎缝界面区的硬度介于中间值。钎焊间隙越小,接头剪切强度越大。在保温时间一定时,剪切强度随钎焊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钎缝间隙100μm、1050℃、20 min时,接头剪切强度最大,为150 MPa。接头断口为层状脆性断裂,焊缝中心区是接头中最薄弱的区域,此区域易萌生裂纹,继而沿着焊缝界面迅速扩展至两侧而发生断裂。基于ABAQUS软件对CZ-Zr/BAg72Cu/316L钎焊接头进行残余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残余应力主要分布于钎缝和母材近缝处,呈现横向微拱形竖向梯度形态的规律,从焊缝向两侧母材逐级递减。接头中的残余应力主要为拉应力,远离焊缝的母材顶部、四周和中心位置存在较小的压应力。接头应力峰值位于钎料的四周直角位置,为246 MPa。
赵宏丹[2](2021)在《基于ZrCl3歧化反应气相沉积制备Zr涂层及其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锆(Zr)不仅耐腐蚀,而且中子吸收截面低,常用作核燃料包壳管和极端工况下的防腐材料。目前,锆的冶炼和加工成本非常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锆涂层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小锆的用量,还能呈现出锆本身优异的性能,被认为是拓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手段之一。理论上,化学气相沉积(CVD)可以在复杂基体上制备高质量的锆涂层,但现阶段沉积温度较高,超出大部分结构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因此,设计合适的气相前驱体,降低沉积温度是CVD制备高质量锆涂层的关键和难点。基于文献调研和热力学分析发现,ZrCl3不仅可以汽化,而且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歧化反应释放出锆原子,为解决该难点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ZrCl3(g)歧化分解制备锆涂层的新思路。首先,系统研究了 Zr(s)-ZrCl4s)体系合成ZrCl3(s)前驱体反应行为,并探明了合成ZrCl3(s)的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其次,系统研究了 ZrCl3(s)汽化行为以及ZrCl3(g)歧化反应沉积制备Zr涂层的动力学规律。最后,在钢基体上系统研究了沉积Zr涂层的界面反应行为,获得创新性成果如下:(1)发现ZrCl(s)和ZrCl2(s)的歧化反应总是优先于汽化反应,无法作为化学气相沉积的有效前驱体,而ZrCl3(s)可在低温汽化并歧化释放出Zr原子,可作为低温化学气相沉积锆涂层的有效前驱体。在此基础上,基于Zr(s)和ZrCl4(s)固相反应探明了合成ZrCl3(s)前驱体的动力学条件,发现在370-500℃之间可以合成非晶ZrCl3(s)前驱体,ZrCl3(s)的产率会随着合成温度和原料比例N(nzrcl4/nzr)的增加而增加,且探明了该合成反应受扩散控制。最后,明确了 ZrCl3(s)汽化的行为,发现在450℃时ZrCl3(s)可以高效地汽化成ZrCl3(g)。(2)探明了 ZrCl3(g)歧化反应制备Zr涂层的动力学行为。实验发现在Al2O3基体上沉积Zr涂层的最低温度约为600℃,最优沉积温度约为970℃,较传统CVD制备Zr涂层的最低温度(1100℃)下降了约45.5%。同时发现沉积过程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涂层的生长模式为岛状生长(Volmer-Weber模式)。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在管状样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时制备出致密的Zr涂层。(3)揭示了基于ZrCl3(g)歧化反应在钢基体上制备Zr涂层沉积机理和界面反应行为。实验发现,钢基体中的Fe、Cr、Ni等金属元素不会与ZrCl3(g)反应,但沉积的Zr会向基体扩散。当温度低于700℃时,可在钢基体上得到纯Zr涂层。但是,温度一旦超过700℃,钢基体中的C原子会优先从晶界扩散到表面与ZrCl3(g)或ZrCl3(g)歧化反应释放出的Zr原子反应生成ZrC,而基体晶粒表面仍然为Zr涂层,从而形成Zr-ZrC复合涂层。因此,钢基体上Zr-ZrC复合涂层生产模式为晶界诱导反应沉积ZrC和晶间沉积的Zr的耦合生长模式,最终形成软相Zr和硬相ZrC相间的复合涂层,而非传统逐层堆积的复合涂层。这种特殊结构有望作为自润滑的超耐磨涂层,且显着提升了硬度,约是基体的2.8倍。
刘宝栓[3](2019)在《基于Ag和Ag/Ti复合层304L不锈钢与Zr-4合金真空扩散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锆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其热中子吸收截面小被普遍用作核动力水冷反应堆的燃料包壳管等结构件。不锈钢是一种传统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与汽车、机械制造、电子工业及生物化学领域,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蠕变性能优秀、焊接性能好。研究二者之间的连接可以极大发挥锆合金在核电领域的应用。本文以纯Ag和Ag/Ti复合层作为中间层对304L不锈钢和Zr-4合金进行真空扩散焊接,探究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压力)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阐明其界面组成与连接机理。采用OM、SEM、EDS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头界面区域显微组织、元素分布、断口物相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对接头进行了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测试和剪切性能测试。采用纯Ag作中间层当保温时间为15min时,304L不锈钢与Zr-4合金接头由304L/Ag/AgZr+Ag/AgZr+α-Zr/Zr-4组成。当保温时间为30min及以上时,Ag与Zr-4合金产生两个亚层,接头由304L/Ag/AgZr+Ag/AgZr+AgZr2+α-Zr/Zr-4组成,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接头金属间化合物混合层逐渐变厚,接头最大剪切强度仅为37.75MPa。保温时间为15min时接头断裂面位于304L/Ag界面处,保温时间大于15min时接头断裂面位于Ag/Zr-4界面之间新生成的AgZr金属间化合物层。采用Ag/Ti复合中间层对304L不锈钢与Zr-4合金进行真空扩散焊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发现当Ti未完全消耗时,接头由304L/Ag/Ag+TiAg/Ti/Ti(Zr)/Zr(Ti)/Zr-4组成。Ti完全消耗时,接头由304L/Ag/Ag+TiAg/Ag(Ti,Zr)2/Ti(Zr,Ag)/Ti(Zr)/Zr(Ti)/Zr-4组成。TiAg的生成并未使接头明显硬化,而且随着温度升高,Ag+TiAg混合层中TiAg相对含量逐渐降低,Ag/Ti界面反应层生长激活能为97.914KJ/mol。工艺参数的变化也并未改变304L/Ag/Ti/Zr-4接头剪切断裂面位置,均为于304L/Ag界面之间,加热温度为800℃时接头存在韧窝状和片层状解理台阶,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构成的混合型断裂。当加热温度为850、900℃时,断裂面呈现密集块状结构,且分布一定量的弥散相,断裂形式为沿晶界脆性断裂。最大抗剪切强度为165.70MPa。
靳东亮[4](2018)在《Zr合金抗氧化腐蚀保护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Zr合金由于较低的热中子吸收系数和在辐射条件下较好的韧性等优点,常被用作核燃料的包壳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即:当水冷反应堆芯失水条件下,Zr合金包壳也能工作一段时间而不发生致命性损坏,在包壳表面涂覆保护层是一种能够防止该事故的比较可行的方法。目前,Zr合金保护涂层的研究主要为开发抗氧化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如Cr、FeCrAl合金等。然而,对于保护涂层制备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涂层从基体上开裂剥落的失效机理的研究非常缺乏。深入理解Zr合金保护涂层的失效机理对于涂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Zr合金保护涂层的材料、制备方法和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热喷涂方法和等离子放电烧结方法制备的Cr3C2-NiCr和FeCrAl基合金保护层,对Zr合金保护涂层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涂层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设计制备了新型FeCrZr合金作为Zr合金保护材料。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在Zr基合金表面制备常用的高温抗氧化涂层(如Al、Cr和Ni基合金)和性能测试,发现包埋渗方法会使Zr合金发生严重的氢化脆裂,热喷涂方法和热压方法可以在Zr合金基体表面制备所需的涂层。2)在热喷涂方法制备的Cr3C2-NiCr涂层的氧化腐蚀实验中,发现在1000℃条件下,涂层与基体间有较好的结合性,且能为锆合金基体提供保护作用。在高温高压水蒸汽中腐蚀后,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处发生开裂,双金属腐蚀效应对界面处基体的氧化有负面作用。3)在FeCrAl基合金作为Zr合金保护层的腐蚀研究中,实验结果表明:i,FeCrAl和FeCrAl/Si合金均比Zr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好,可作为保护锆合金的涂层材料;ii,涂层与基体间的扩散层中有ZrSi2,扩散层的抗腐蚀性能更好;iii,电偶腐蚀效应能够加快在涂层与基体界面处的Zr合金的腐蚀速度;iv,涂层与界面处氧化物的生长应力可以在扩散层中产生裂纹,最终使涂层失效。4)由热喷涂方法制备的新型结构的FeCrAl合金涂层,在高温条件下,涂层内部会发生氧化。在高温高压水蒸汽中,涂层与基体间发生界面腐蚀开裂,原因是H2O能够沿涂层中的孔隙扩散至界面处,使基体氧化,最终导致界面开裂。5)设计制备的新型FeCrZr合金的抗氧化腐蚀性能比Zr合金好,且有较好的热物理性能,可用作Zr合金包壳保护涂层材料,或用作基体与涂层间的过渡材料。
韩挺[5](2017)在《TA1/Q235异种金属熔焊焊材设计及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管道输送作为石油天然气主要的运输方式,最为经济安全,在国内外均发展迅速。但频繁发生的油气泄漏、输送管爆炸等事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腐蚀破坏是影响管道系统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关键性因素。层状复合材料使强度、熔点、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的异种金属实现完美的冶金结合,充分发挥了每种材料的各自特性。本文以TA1、Q235异种金属为研究对象,从熔化焊非均匀温度场及组织匹配性出发,剖析TA1、Q235焊缝强韧性差异和过渡层界面适配等问题,采用Cu、V、Mo、Ni等多组元合金元素作为过渡层冶金调控元素,设计出与母材匹配的过渡层焊材。与此同时,又以该种焊材对TA1/Q235及TAl/Cu/Q235两种层状复合材料进行熔焊试验,并结合母材使用情况及焊接成形技术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焊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以Cu-V-Mo药芯焊丝作为匹配焊材,可实现TA1、Q235异种材料的焊接,在钛-焊缝和钢-焊缝界面处形成了化合物带,焊缝芯部以铜基固溶体为主;但由于合金成分中高熔点元素较多,造成了气孔和高熔点未熔物。为了降低焊材熔点以及提高焊缝的塑韧性,向焊材芯部添加Ni元素。金相检测结果显示焊缝区高熔点未熔物有所减少,且焊缝区硬度值均保持在500HV0.1以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进一步探究所设计焊材在钛、钢熔焊过程中的匹配性,以Cu-V-Mo、Cu-V-Mo-Ni两种药芯焊丝作为过渡层材料对TA1/Q235复合板进行焊接。结果显示Cu-V-Mo所需的匹配焊接电流较大,导致了焊缝中Ti、Fe的大量分布,焊缝组织以Ti-Cu、Ti-Fe化合物为主,且界面区化合物层厚度较大。而以Cu-V-Mo-Ni药芯焊丝为填充金属,所需焊接热输入较小,焊缝组织以铜基固溶体为主,界面区化合物层厚度控制在50μm左右,力学性能明显提升。为了调整焊缝与母材交汇处三角区的组织分布,减小该处金属间化合物,采用界面添加铜层爆炸复合的方法进行改善。以Cu-V-Mo-Ni药芯焊丝为过渡材料对三层复合管进行焊接,结合线扫描、EDS及XRD等分析结果,焊缝及三角区的Ti、Fe混合区得到有效改善,力学性能相比双层金属复合板明显提升。
王礼营,王贝,张磊,马卫辉[6](2017)在《爆炸复合接头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结合品质的超声检测》文中认为对爆炸复合接头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有明显界面回波的区域进行了金相试验、剪切试验和渗透检测,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在超声检测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之间出现界面回波,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之间有尺寸大于0.2 mm的熔化块。对防锈铝界面进行渗透检测,熔化块区域出现线性和点状显示。采用超声检测法评估铝钢复合接头界面结合品质,可以无损快速判断界面金相和剪切情况,判定最优工艺。
范治松[7](2016)在《Al/Fe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变形行为及界面微观结构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双金属复合管(又称双金属管)作为一类管形层状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基管和复管的优势性能。相对于单一组元材料的金属管,双金属复合管具有节约贵重金属、降低成本、扩展功能等优势,因而可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制冷和核电等领域。然而,双金属管的种类及适用范围极大受限于制备双金属复合管的复合技术。由于工艺原理上的限制,目前各类复合技术在界面复合质量、环保等方面存在不足,迫切需要探索双金属管复合新技术。本文提出了利用脉冲电磁力进行长直金属管材复合的新方法——磁脉冲复合法。以Al/Fe双金属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铝管衬于钢管内壁的内衬型和铝管包覆于钢管外壁的外包覆型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方法的试验研究,对双金属管在渐进脉冲电磁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复合界面微观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原子尺度探讨了Al/Fe磁脉冲复合界面基体元素动态扩散机制。针对内衬型双金属复合管的结构特点,通过复管胀形变形与基管实现复合的加工模式进行了内衬型Al/Fe双金属复合管的制备,研究中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如送进量、放电能量、基/复管初始径向间隙等)对复合管结合强度的影响。在外包覆型Al/Fe双金属管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引入集磁器工装,获得了具有冶金结合效果的Al/Fe复合界面。通过建立渐进脉冲电磁力作用下管-管磁脉冲复合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数值模拟流程,对外包覆型Al/Fe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过程塑性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管表面出现“竹节”状轮廓的“凸棱”缺陷是由于复管在渐进分区复合过程中过渡变形区与待变形区的变形不协调而引起,进而提出了通过优化设计集磁器工作区结构使磁场空间分布与复管变形轮廓吻合的方法来实现复管的协调变形控制。对1060Al/20#钢磁脉冲复合界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管的变形协调性对复合管界面结合强度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协调变形的条件下,对于界面相对结合强度(相对铝母材的剪切强度)达到100%区域,其轴向长度可占到复合区长度的50%。通过对1060Al/20#钢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界面的宏观形貌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建立了界面力学性能与复合界面组织的关联机制。通过TEM技术首次观察了1060Al/20#钢磁脉冲复合扩散界面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扩散界面仅是一条宽度约10 nm、原子呈无序结构排列的边界层,其两侧为母材基体,钢侧为纳米级长条状的Fe晶粒,Al侧的三角晶界附近发生了无序化反应,生成的非晶相成分与Al晶粒基体一致。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分析了扩散界面中无序化边界层的形成机制,并进行了Al/Fe磁脉冲复合界面基体元素扩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了基体元素呈梯度分布的Al/Fe扩散界面主要是Fe原子在无序化Al基体中的快速迁移。同时研究了带过渡区的1060Al/20#磁脉冲复合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TEM观察发现,过渡区内包含了原子呈无序结构排列的基体相和弥散分布于其中的具有超点阵结构的Al/Fe有序相,无序基体相中氧元素的含量可占到10 at.%,紧邻过渡区的钢侧发现了Fe的挛晶组织,铝侧为Al的亚晶粒,而局部选区则为柱状晶组织,分析表明,带过渡区的1060Al/20#磁脉冲复合界面是由于过渡区熔化而后凝固所形成的熔合界面。针对接触界面材料的变形特点,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Al/Fe冲击接触界面的金属射流及界面剧烈剪切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管冲击接触碰撞的2D轴对称SPH模型,分析了界面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磁脉冲复合过程中,单一的涡流热效应不足以引起复合界面材料发生熔化,涡流和冲击接触界面材料塑性变形的联合作用则可以使界面温度升高至Al母材的熔点。通过分析SPH数值模拟和熔合界面微观结构TEM观察结果发现,除了因Al母材基体熔化而形成熔合界面之外,界面射流被“捕捉”是形成熔合界面的另一诱因。对于1060Al/20#钢双金属管的磁脉冲复合过程而言,带过渡区的复合界面是扩散界面在外界输入能量进一步升高之后的演变结果。宽度达到几十微米的熔合界面则是在Al母材基体熔化和界面射流被“捕捉”两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产物。
吴琼[8](2016)在《镁合金/铝合金复合板焊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镁合金和铝合金都是重要的轻质金属。将镁合金和铝合金制成层状复合材料将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实现镁合金和铝合金面复合的最优方式是爆炸焊接。爆炸焊接界面的组织和形貌会影响复合板的焊接质量,因此对于结合界面的研究非常重要。爆炸焊接过程中基复板剧烈碰撞会引起界面组织损伤,因此要对复合板进行退火,但是目前对于镁合金/铝合金爆炸复合的研究少有报道,而对于后续热处理以及复合板的连接就更鲜有研究。本论文对AZ31镁合金/1060纯铝和AZ31镁合金/5083铝合金进行了爆炸复合,对两类异种材料复合板结合界面进行研究。然后选用AZ31/1060复合板为研究对象,对复合板进行不同工艺条件的退火处理,探究退火前后以及不同退火工艺对焊接结合面的影响。并开展了AZ31/1060复合板的搅拌摩擦焊连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爆炸焊接,AZ31和1060的焊合率可以达到99.4%;AZ31和5083的焊合率可以达到47.7%。本实验条件下,当复板上的炸药种类和厚度既定时,基复板间隙越大,界面区越容易出现波形结构和漩涡区,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越高。AZ31/1060复合板抗拉强度可达220MPa,剪切强度可达82.9MPa,内弯强度可达499MPa,外弯强度可达368MPa;AZ31/5083复合板抗拉强度可达346MPa,剪切强度可达114.8MPa;内弯强度可达581Pa,外弯强度可达576MPa。AZ31/1060复合板热处理后,界面处形变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消失。退火后,扩散层出现在界面处纯铝一侧。当退火温度为350℃,保温时间为9h时,扩散层中由AZ31镁合金一侧到1060纯铝一侧依次为Al固溶于Mg的固溶体、Al12Mg17、Al3Mg2、Mg固溶于Al的固溶体。复合板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升高而降低,延伸率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升高而升高。剪切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退火后的复合板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均比原始复合板高。当搅拌针转速为1400r/min,行进速度为40mm/min时,AZ31/1060复合板搅拌摩擦焊成型质量良好。焊核区、热机影响区、热影响区均出现再结晶现象。焊核区为细小等轴晶组织,晶粒上弥散分布着Al12Mg17金属间化合物。AZ31/1060复合板搅拌摩擦焊后的试样抗拉强度为108MPa,延伸率1.4%。内弯强度为182MPa,外弯强度为121MPa。
李莹,庞国庆,吴江涛,冯海龙[9](2015)在《防锈铝/铝/钛/镍/不锈钢五层爆炸复合过渡接头的研制》文中提出防锈铝/铝/钛/镍/不锈钢五层爆炸复合过渡接头,主要用于防锈铝容器和不锈钢管道过渡连接的作用,但由于其不锈钢和防锈铝的长度比接近1:1,整个管接头的总长度达到120.7mm,直径达到330mm,对于爆炸焊接工艺来说完成这么厚复层的爆炸焊接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并且目前国内无经验可借鉴,因此爆炸复合工艺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多次试验不断优化爆炸复合工艺参数,制备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坯料。
李莹,王礼营,庞国庆,朱磊,赵惠[10](2015)在《钛-不锈钢爆炸复合接头棒品质特性的相互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利用有限的爆炸时间窗口完成接头棒的爆炸焊接,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爆炸焊接头棒品质特性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爆炸复合工作结束后对当天的接头棒进行目测、超声波探伤及拉剪强度检验,结果合格即可继续工作,该方法安全可靠,对实际生产效率有显着提高。
二、锆合金与不锈钢过渡管接头的爆炸焊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锆合金与不锈钢过渡管接头的爆炸焊接(论文提纲范文)
(1)CZ-Zr合金与316L不锈钢真空钎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锆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连接的研究现状 |
1.2.1 锆合金与不锈钢连接的方式 |
1.2.2 锆合金与不锈钢连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锆合金与不锈钢的真空钎焊研究 |
1.3.1 真空钎焊定义 |
1.3.2 钎料对母材的润湿及毛细作用 |
1.3.3 锆合金与不锈钢真空钎焊的研究进展 |
1.4 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1.4.1 接头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
1.4.2 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模拟现状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过程 |
2.2.1 焊前准备 |
2.2.2 钎焊工艺流程 |
2.3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1 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2.3.2 接头硬度分析 |
2.3.3 接头剪切强度分析 |
2.3.4 接头断口分析 |
3 基于BAg72Cu钎料的CZ-Zr和316L不锈钢钎焊工艺 |
3.1 引言 |
3.2 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3.2.1 接头显微组织形貌 |
3.2.2 接头EDS分析 |
3.3 钎焊温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3.3.2 接头剪切强度分析 |
3.3.3 接头断口分析 |
3.4 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3.4.1 接头显微组织形貌 |
3.4.2 接头EDS分析 |
3.5 保温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1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3.5.2 接头剪切强度分析 |
3.5.3 接头断口分析 |
3.6 CZ-Zr/BAg72Cu/316L钎焊接头形成机理探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BNi7 钎料的CZ-Zr和316L不锈钢钎焊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4.2.1 接头显微组织形貌 |
4.2.2 不同钎焊温度下接头EDS分析 |
4.3 钎焊温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4.3.2 接头剪切强度分析 |
4.3.3 接头断口分析 |
4.4 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4.4.1 接头显微组织形貌 |
4.4.2 接头EDS分析 |
4.5 保温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1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4.5.2 接头剪切强度分析 |
4.5.3 接头断口分析 |
4.6 CZ-Zr/BNi7/316L钎焊接头形成机理探究 |
4.7 本章小结 |
5 CZ-Zr/BAg72Cu/316L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5.2.2 材料参数与边界条件 |
5.3 残余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接头整体应力分布规律 |
5.3.2 不同路径方向的应力分布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ZrCl3歧化反应气相沉积制备Zr涂层及其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锆的物化特性、制备和应用 |
1.2 锆涂层的制备工艺 |
1.2.1 物理沉积法制备锆涂层 |
1.2.2 熔盐电沉积法制备锆涂层 |
1.2.3 ZrX_4化学气相沉积制备锆涂层 |
1.2.4 气相ZrI_n(n=1、2或3)歧化分解沉积制备锆涂层 |
1.2.5 气相ZrCI_n(n=1、2或3)的歧化分解制备锆涂层 |
1.3 基于ZrCl_3歧化分解化学气相沉积制备锆涂层的新思路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合成ZrCl_3前驱体及其歧化反应制备Zr涂层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合成ZrCl_3(s)前驱体的热力学分析 |
2.3.2 合成ZrCl_3(s)的动力学实验分析 |
2.3.3 前驱体的汽化行为 |
2.3.4 歧化反应温度对涂层形貌和沉积速率的影响 |
2.3.5 CVD沉积Zr涂层生长模式 |
2.3.6 在管状基底上沉积涂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基体上Zr-ZrC复合涂层沉积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304不锈钢基体上涂层沉积行为 |
3.3.2 形成Zr-ZrC复合涂层的原因分析 |
3.3.3 304不锈钢基体上Zr-ZrC复合涂层生长模式 |
3.3.4 316L不锈钢基体上涂层沉积行为 |
3.3.5 基体损伤探究 |
3.3.6 涂层硬度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Ag和Ag/Ti复合层304L不锈钢与Zr-4合金真空扩散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锆合金与不锈钢焊接性 |
1.3 锆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连接技术现状 |
1.3.1 熔化焊研究现状 |
1.3.2 钎焊研究现状 |
1.3.3 摩擦焊研究现状 |
1.3.4 爆炸焊研究现状 |
1.4 锆合金与不锈钢扩散焊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扩散焊技术介绍 |
1.4.2 锆合金与不锈钢直接扩散焊 |
1.4.3 添加中间层的锆合金与不锈钢扩散焊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工艺流程 |
2.3.1 Zr-4 合金与304L不锈钢表面清理 |
2.3.2 扩散焊接 |
2.3.3 接头测试方法 |
第3章 Ag作中间层的Zr-4 合金与304L不锈钢连接 |
3.1 引言 |
3.2 不同保温时间接头显微组织形貌 |
3.3 不同保温时间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3.4 不同保温时间接头断口分析 |
3.5 保温时间为45min接头断口形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g/Ti作中间层的Zr-4 合金与304L不锈钢连接 |
4.1 引言 |
4.2 不同保温时间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
4.2.1 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组织形貌变化 |
4.2.2 保温时间15min、45min、90min下线扫描图谱与EDS分析 |
4.2.3 304 L不锈钢与Zr-4 合金扩散焊接头形成过程 |
4.3 不同保温时间接头层间厚度变化 |
4.4 保温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 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4.4.2 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剪切性能分析 |
4.4.3 保温时间15min、45min、90min接头断口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对Ag/Ti作中间层的Zr-4 合金与304L不锈钢连接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不同加热温度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
5.2.1 不同加热温度下接头组织形貌变化 |
5.2.2 不同加热温度下接头线扫描图与EDS分析 |
5.2.3 Ag/TiAg比率及层厚与连接温度的关系 |
5.2.4 Ag/Ti界面扩散激活能计算 |
5.3 加热温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加热温度下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5.3.2 不同加热温度下接头剪切性能分析 |
5.3.3 不同加热温度下接头断口分析 |
5.4 典型接头断口形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Zr合金抗氧化腐蚀保护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Zr合金性能与发展 |
1.1.2 Zr合金包壳工作环境 |
1.1.3 核安全事故中Zr合金包壳的失效 |
1.2 核燃料包壳材料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Zr合金包壳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Zr合金包壳保护研究 |
1.3.2 Zr合金包壳保护涂层材料的氧化和在H2O中的腐蚀 |
1.3.3 Zr合金包壳保护涂层性能基本要求 |
1.3.4 Zr合金包壳保护涂层制备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Zr合金保护涂层制备方法选择 |
2.1 引言 |
2.2实验 |
2.2.1 样品制备 |
2.2.2 腐蚀测试 |
2.2.3 样品表征 |
2.3 结果 |
2.3.1 包埋渗方法制备的涂层结构 |
2.3.2 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的涂层及其腐蚀 |
2.3.3 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的涂层及其腐蚀 |
2.4 讨论 |
2.4.1 包埋渗制备Zr合金保护涂层 |
2.4.2 涂层制备方法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r_3C_2-NiCr保护涂层的氧化腐蚀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氧化和腐蚀测试 |
3.2.3 样品表征 |
3.3 结果 |
3.3.1 喷涂的样品和其在高温水蒸汽中的氧化 |
3.3.2 高温高压水蒸汽中的腐蚀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CrAl涂层与Zr合金基体结合界面处的腐蚀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样品制备 |
4.2.2 测试方法 |
4.2.3 样品表征 |
4.3 结果 |
4.3.1 界面扩散 |
4.3.2 腐蚀测试 |
4.4 讨论 |
4.4.1 块体金属与扩散偶的腐蚀 |
4.4.2 涂层与Zr合金基体界面结合、涂层结构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层结构涂层的抗氧化腐蚀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样品制备 |
5.2.2 高温氧化和高温高压水蒸汽中的腐蚀测试 |
5.2.3 样品表征 |
5.3 结果 |
5.3.1 FeCrAl/Zr样品的高温氧化 |
5.3.2 316 L/Zr样品在水蒸汽中的腐蚀 |
5.3.3 FeCrAl/316L/Zr样品在水蒸汽中的腐蚀 |
5.3.4 FeCrAl/ZrO2/Zr样品在水蒸汽中的腐蚀 |
5.3.5 FeCrAl/Zr-SPS样品在水蒸汽中的腐蚀 |
5.4 讨论 |
5.4.1 涂层致密度及影响 |
5.4.2 涂层结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FeCrZr合金作为Zr合金保护层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样品制备 |
6.2.2 高温氧化和高温高压水蒸汽中的腐蚀测试 |
6.2.3 样品热物理性能测试 |
6.2.4 样品表征 |
6.3 结果 |
6.3.1 熔炼后的FeCrZr合金结构表征 |
6.3.2 高温氧化行为 |
6.3.3 高温高压水蒸汽中的腐蚀 |
6.3.4 力学与热物理性能 |
6.4 讨论 |
6.4.1 FeCrZr的高温氧化 |
6.4.2 FeCrZr在高温高压水蒸汽中的腐蚀 |
6.4.3 FeCrZr作为Zr合金保护涂层的可行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TA1/Q235异种金属熔焊焊材设计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管道的腐蚀与防护 |
1.1.2 钛/钢复合管的特点和优势 |
1.1.3 钛钢异种金属焊接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钛钢异种金属焊接方法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母材 |
2.1.1 母材化学成分 |
2.1.2 母材微观组织 |
2.2 焊接方法及参数选择 |
2.2.1 搅拌摩擦焊 |
2.2.2 熔焊 |
2.3 焊前清理工艺 |
2.3.1 钢层清理工艺 |
2.3.2 钛层清理工艺 |
2.4 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测试 |
2.4.1 显微组织分析 |
2.4.2 显微硬度测试 |
2.4.3 拉伸试验测试 |
2.4.4 冲击试验测试 |
2.4.5 弯曲试验测试 |
2.5 主要试验设备 |
3 TA1-Q235 异种金属TIG对接焊 |
3.1 Cu-V-Mo作填充金属结果分析 |
3.1.1 焊缝宏观形貌分析 |
3.1.2 焊缝金相组织分析 |
3.1.3 元素分布及相组成分析 |
3.2 Cu-V-Mo-Ni作填充金属结果分析 |
3.2.1 焊缝宏观形貌分析 |
3.2.2 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
3.2.3 元素分布及相组成 |
3.3 显微硬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TA1/Q235 层状复合板焊接结果分析 |
4.1 Cu-V-Mo药芯焊丝试验结果分析 |
4.1.1 焊缝宏观形貌分析 |
4.1.2 微观形貌分析 |
4.1.3 元素分布及相组成 |
4.2 Cu-V-Mo-Ni药芯焊丝试验结果分析 |
4.2.1 焊缝宏观形貌分析 |
4.2.2 金相组织分析 |
4.2.3 元素分布及相组成 |
4.3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4.3.1 显微硬度及分析 |
4.3.2 拉伸性能 |
4.3.3 弯曲性能 |
4.3.4 冲击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层复合管熔焊 |
5.1 试管的焊接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金相分析 |
5.2.2 元素分布及相组成 |
5.2.3 显微硬度测试 |
5.2.4 力学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6)爆炸复合接头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结合品质的超声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块1超声检测 |
1.2.2 试块2超声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金相试验 |
2.2 剪切试验 |
2.3 渗透检验 |
3 结论 |
(7)Al/Fe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变形行为及界面微观结构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双金属管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机械复合法 |
1.2.2 冶金复合法 |
1.3 双金属高速冲击焊的研究进展 |
1.4 磁脉冲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磁脉冲焊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
1.4.2 磁脉冲焊接工艺及变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3 异种金属磁脉冲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界面形貌 |
1.4.4 异种金属磁脉冲焊接接头界面结合机理研究现状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内衬型Al/Fe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条件 |
2.2.2 结合强度的测量 |
2.3 变形力学及能量转换关系分析 |
2.3.1 双金属管胀形复合基本原理 |
2.3.2 能量转换关系分析 |
2.4 成形系统参数对结合强度的影响 |
2.4.1 送进量对结合强度的影响 |
2.4.2 放电能量对结合强度的影响 |
2.4.3 径向间隙对结合强度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包覆型Al/Fe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过程塑性变形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验条件 |
3.3 有限元分析流程及模型的建立 |
3.3.1 管-管磁脉冲复合有限元分析流程 |
3.3.2 有限元分析模型及模拟参数设置 |
3.4 复管变形协调性分析 |
3.4.1 复合管表面的“凸棱”现象 |
3.4.2 送进量对“凸棱”高度的影响 |
3.4.3 复管协调变形行为 |
3.5 复管高速冲击接触模式分析 |
3.5.1 集磁器工作区结构优化设计 |
3.5.2 电磁力分布的时空特性 |
3.5.3 复管冲击接触过程分析 |
3.6 协调变形行为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
3.6.1 界面结合强度分布 |
3.6.2 剪切断口形貌分析 |
3.6.3 放电能量对结合强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Al/Fe双金属管冲击接触界面材料变形行为 |
4.1 引言 |
4.2 Al/Fe磁脉冲复合界面宏观组织形貌 |
4.3 冲击接触过程SPH模型 |
4.4 冲击接触界面塑性变形行为 |
4.4.1 界面―射流‖ |
4.4.2 界面波形 |
4.5 界面物理场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l/Fe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界面结构及其演变 |
5.1 引言 |
5.2 复合区的界面组织形貌特征 |
5.3 扩散界面组织结构 |
5.3.1 焊接边界线的特征 |
5.3.2 母材区的组织变化 |
5.3.3 扩散界面组织结构形成机制 |
5.4 熔合界面组织结构 |
5.4.1 过渡区的成分分布 |
5.4.2 过渡区内的第二相 |
5.4.3 熔合界面组织结构形成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Al/Fe磁脉冲复合界面基体元素扩散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 |
6.1 引言 |
6.2 MD模拟体系的建立 |
6.3 模拟过程及参数设置 |
6.4 模拟结果及讨论 |
6.4.1 基体元素扩散过程 |
6.4.2 MSD曲线及扩散系数 |
6.4.3 基体元素浓度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镁合金/铝合金复合板焊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镁合金和铝合金的面复合方法 |
1.1.1 轧制复合 |
1.1.2 扩散焊接 |
1.1.3 爆炸焊接 |
1.2 爆炸焊接热处理研究现状 |
1.3 Mg/Al复合板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 |
1.3.1 层状复合材料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 |
1.3.2 镁合金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爆炸焊接实验 |
2.3 热处理实验 |
2.4 搅拌摩擦焊实验 |
2.5 显微组织 |
2.5.1 金相 |
2.5.2 扫描电镜和EDS |
2.5.3 透射电镜 |
2.5.4 XRD |
2.6 力学性能 |
2.6.1 准静态拉伸 |
2.6.2 剪切实验 |
2.6.3 弯曲实验 |
2.6.4 维氏硬度 |
第3章 镁/铝爆炸复合板界面区组织与性能研究 |
3.1 镁合金/铝合金在不同爆炸工艺下的复合情况 |
3.2 镁合金/铝合金爆炸焊接结合界面显微组织和成分 |
3.3 镁合金/铝合金爆炸焊接板材力学性能研究 |
3.3.1 镁合金/铝合金爆炸焊接板材准静态拉伸 |
3.3.2 镁合金/铝合金爆炸焊接板材剪切实验结果 |
3.3.3 镁合金/铝合金爆炸焊接板材弯曲测试 |
3.3.4 镁合金/铝合金爆炸焊接板材界面区硬度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退火对AZ31/1060爆炸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退火对爆炸复合板结合界面区组织及成分的影响 |
4.2 AZ31镁合金/1060纯铝爆炸复合板退火后力学性能研究 |
4.2.1 准静态拉伸 |
4.2.2 剪切测试结果 |
4.2.3 弯曲测试结果 |
4.2.4 维氏硬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Z31镁合金/1060纯铝爆炸复合板搅拌摩擦焊研究 |
5.1 AZ31镁合金/1060纯铝搅拌摩擦焊成型性 |
5.2 焊接接头横截面微观组织形貌 |
5.3 AZ31镁合金/1060铝合金复合板搅拌摩擦焊后力学性能 |
5.3.1 准静态拉伸 |
5.3.2 弯曲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防锈铝/铝/钛/镍/不锈钢五层爆炸复合过渡接头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爆炸复合试验及结果分析 |
2.1 第一次工艺试验 |
2.2 第二次工艺试验 |
2.3 第三次工艺试验 |
3 结论 |
(10)钛-不锈钢爆炸复合接头棒品质特性的相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目测观察外观形貌与质量缺陷的相互关系 |
2超声波探伤验证 |
3拉剪强度测试验证 |
4辅助金相检验 |
5结论 |
四、锆合金与不锈钢过渡管接头的爆炸焊接(论文参考文献)
- [1]CZ-Zr合金与316L不锈钢真空钎焊工艺研究[D]. 陈月.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ZrCl3歧化反应气相沉积制备Zr涂层及其性能优化研究[D]. 赵宏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基于Ag和Ag/Ti复合层304L不锈钢与Zr-4合金真空扩散焊研究[D]. 刘宝栓.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Zr合金抗氧化腐蚀保护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D]. 靳东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TA1/Q235异种金属熔焊焊材设计及工艺研究[D]. 韩挺. 西安理工大学, 2017
- [6]爆炸复合接头防锈铝/防锈铝层界面结合品质的超声检测[J]. 王礼营,王贝,张磊,马卫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7(06)
- [7]Al/Fe双金属管磁脉冲复合变形行为及界面微观结构形成机制[D]. 范治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8]镁合金/铝合金复合板焊接技术研究[D]. 吴琼. 北京理工大学, 2016(11)
- [9]防锈铝/铝/钛/镍/不锈钢五层爆炸复合过渡接头的研制[J]. 李莹,庞国庆,吴江涛,冯海龙.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9)
- [10]钛-不锈钢爆炸复合接头棒品质特性的相互关系[J]. 李莹,王礼营,庞国庆,朱磊,赵惠. 四川兵工学报,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