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快硬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红[1](2019)在《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在广河高速新旧拼宽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凤凰山隧道工程广河高速公路新旧桥桥面拼宽连接中采用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案例,对新旧桥桥面拼宽连接形式和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定进行介绍。结合该项目工程特点对拼宽连接部位的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王添龙[2](2019)在《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对原有旧桥进行扩建显得尤为迫切。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能影响桥梁拓宽现场施工进度,同时也是结构受力性能的薄弱部位。目前关于刚性接缝局部内部构造的力学性能和传力机理研究甚少,而且我国对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的设计往往是凭借经验处理的,缺乏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根据,因此,对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的受力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依托项目《行车振动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研发》,以广惠高速公路西延线凤凰山隧道标段新旧混凝土桥梁拼接工程为背景,通过试验方法研究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的抗弯破坏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发一种可用于实际工程的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该混凝土具有快硬缓凝的特点,以及对新旧混凝土桥桥面板刚性接缝抗弯性能进行了预试验研究。(2)以混凝土类型(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F60)、自密实混凝土(S60)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筋锚固类型(直筋、带锚固头钢筋和U筋)、界面处理方式(光滑处理方式和粗糙处理方式)和刚性接缝宽度(300 mm,200 mm,150 mm)为试验参数,进行了15块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试验板抗弯性能研究,深入研究了试验板的破坏模式、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挠度特性等,探索刚性接缝处的传力机制和破坏机理。(3)通过将试验结果与基于拉压杆模型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为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所有刚性接缝试验板均首先在界面处出现裂缝;刚性接缝试验板的开裂荷载跟新旧混凝土类型和界面处理方式有关,跟钢筋锚固类型、接缝宽度和搭接方式无关。(2)F60和S60刚性接缝试验板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具有一致性,而UHPC刚性接缝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以及延性。(3)U筋和锚固头钢筋试验板的刚度比直筋试验板的大;直筋、U筋和锚固头钢筋试验板的延性依次增大;相对于直筋构造,U筋构造和锚固头构造更能提高刚性接缝试验板的极限荷载,并且U筋构造对刚性接缝承载力的提高比锚固头构造效果好,但并不明显。(4)粗糙界面处理方式对试验板的开裂荷载有所提高,但对试验板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无影响。(5)刚性接缝宽度对于UHPC刚性接缝试验板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总体来说,对于UHPC刚性接缝试验板,刚性接缝宽度建议取200 mm。(6)基于拉压杆模型推导出来的计算公式可以较保守地预测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的抗弯承载力。
王添龙,陈湘华,施瑞欣,姜海波,刘志东,麦哲[3](2018)在《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依托广惠高速公路西延线凤凰山隧道标段新旧混凝土桥梁拼接工程,研发一种用于行车振动环境下桥梁拼接缝的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试验了10组对比试验,分析了硼砂、硫酸铝掺量、减水剂类型以及钢纤维对快硬混凝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根据对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试配情况以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对技术和产品进行优化改进并应用。
马光琮[4](2011)在《特快硬混凝土在新旧桥梁拼接施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已经趋于饱和,对该部分道路进行改扩建将成为今后几年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道路的改扩建施工中,需要对新旧桥梁进行拼接施工,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原有道路通车的影响,缩短封闭交通的时间,需要在拼接施工过程中采用早强快硬型混凝土。本文就特快硬混凝土在新旧桥梁拼接施工中的应用以及配置进行粗浅的论述。
谭少华,邱新林[5](2010)在《广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技术》文中指出新旧桥梁拼接是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桥梁拼接有关工程实践情况,并根据广佛高速公路二期扩建工程实践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小跨径桥梁拼接时机的选择、大跨径连续箱梁一次性加宽等关键技术问题。
王亚东[6](2009)在《T梁桥加宽中几个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托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采用空间梁格法对T梁桥加宽拼接后的3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1)新旧桥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在新旧主梁及连接面上产生的附加力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新旧主梁连接处有、无横隔梁时收缩徐变差异的不同影响;2)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异对加宽T梁桥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3)改善接缝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对新旧结构接缝施工的影响及不同连接方式对上部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产生的附加力主要由新旧结构连接处的相邻主梁来承受,而其它主梁分担较少。当新旧主梁间无横隔梁相连即新旧结构的连接刚度降低时,由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在新旧主梁及其连接面上引起的附加力是减小的。但减小程度有所不同,由收缩差异引起的纵向及横向附加力的变化量较小,而由徐变引起的竖向附加力变化量较大,表明竖向附加力的值随着横向刚度的增加而增大。基础沉降差异产生的附加内力的最大值出现在新旧结构连接处的相邻梁上,表明对于加宽拼接T梁桥新旧结构基础沉降差异产生的附加力主要由连接处的相邻主梁来承受,其余主梁承担较少。基础沉降对新旧结构连接处的相邻主梁的变形影响较大,而对其余主梁影响较小。当接缝混凝土带采用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浇筑时,由收缩产生的最大拉应力比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时有所降低。对于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单从新旧结构间由收缩徐变引起附加力的角度分析,采用半刚性连接方式时,混凝土最大拉应力要小于刚性连接方式。但从结构长远受力角度考虑,由于新旧结构要承受多种外部荷载,若采用刚性连接方式,会使结构的横向刚度更大,整体性能更好。
黄宁,张伯林[7](2008)在《粘锚钢板法在桥梁横隔板加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结合桥梁加固工程实例,阐述了粘锚钢板法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说明了粘锚钢板法对改善桥梁横向连接、提高桥梁整体刚度的有效性,以推广粘锚钢板法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梁志广,王甲辰,王萍,宋神友[8](2007)在《大跨度连续箱梁桥拓宽梁体与原梁体的连接》文中认为某高速公路桥梁拓宽结构与原结构(文中简称“新旧结构”)的上部梁体连接中,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采取了新旧结构翼缘板直接相连接的方式,通过采用特殊连接材料和狭长带状后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此次连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完成。新旧结构连接效果的试验评定结果表明,通过对新旧结构连接形式的比选、特殊材料的研制和施工工艺的优化等工作,这一连接方式是可行的。
梁耀文,岳静芳[9](2007)在《大跨度连续箱型梁桥的新旧结构连接处理》文中指出大跨度连续箱梁桥加宽是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目前国内新旧桥结构连接尚无成熟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要求结构连接施工在不封闭交通的情况下,考虑到新旧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等因素,新旧桥梁采用了上部结构不连接而直接做桥面铺装,这样很容易使桥面铺装开裂,影响行车舒适性和桥面外观。结合某高速公路扩建一座大跨度连续箱梁桥,从连接方式、连接材料、施工工艺和连接效果的评定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新旧结构连接处理方法。经实际运营和连接完成后的评定试验,证明新旧结构连接状态可靠,并具备满足长期安全运营要求的耐久性。
何亚雄,林桂宾,高岩,柯在田[10](2005)在《特快硬混凝土在广佛高速公路新旧结构纵缝连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广佛高速公路新旧结构纵缝连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详细分析了快硬硫铝酸盐水泥、CNL型快硬混凝土促硬剂、ZV型混凝土修补胶、钢纤维等材料的特性和实际工程应用要求。介绍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并对温度、促硬剂掺量、钢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研究了特快硬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为公路和市政道路的路面、桥面维修提供一条科学可靠的方法。
二、特快硬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快硬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在广河高速新旧拼宽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设计基本要求 |
2.2 原材料信息 |
2.3 配合比试配 |
2.4 配合比选定 |
2.5 配合比强度验证 |
3 施工总体方案及工艺流程 |
3.1 防撞栏切割施工 |
3.2 翼沿板凿除 |
3.3 植筋 |
3.4 钢筋安装 |
3.5 模板安装 |
3.6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4 结语 |
(2)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旧混凝土桥拓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桥面板刚性接缝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新型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面板刚性接缝构造形式及承载力计算方法 |
2.1 拼接缝构造形式 |
2.2 刚性接缝抗弯承载力计算 |
2.2.1 拉压杆模型 |
2.2.2 抗弯承载力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抗弯性能预试验研究 |
3.1 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研发 |
3.1.1 试验目的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4 特快硬钢纤维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3.1.5 本节小结 |
3.2 新旧混凝土桥桥面板刚性接缝抗弯性能预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概况 |
3.2.2 试验过程、结果及分析 |
3.2.3 本节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板原型 |
4.1.2 试验参数拟定 |
4.1.3 试件设计 |
4.2 试件材料以及试件的制作 |
4.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 |
4.2.2 钢筋材料力学性能 |
4.2.3 试件制作 |
4.3 试验设备和加载方案 |
4.3.1 加载设备 |
4.3.2 测点布置 |
4.3.3 加载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结果分析 |
5.1 试验结果汇总 |
5.2 试验现象描述 |
5.2.1 整体式试验板 |
5.2.2 F60 刚性接缝试验板 |
5.2.3 S60 刚性接缝试验板 |
5.2.4 UHPC刚性接缝试验板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破坏模式 |
5.3.2 荷载-挠度曲线 |
5.3.3 试验板挠度特性 |
5.3.4 开裂性能 |
5.3.5 抗弯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4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理论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
1 试验设计 |
1.1 原材料 |
1.2 试件制作 |
1.3 试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硼砂对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2.2 硫酸铝对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2.3 不同减水剂对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2.4 钢纤维对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3 特快硬钢纤维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
4 结论 |
(4)特快硬混凝土在新旧桥梁拼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快硬混凝土配置基本原则 |
2 特快硬混凝土的设计 |
3 试验结果 |
4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5 结语 |
(6)T梁桥加宽中几个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速公路扩建与桥梁加宽 |
1.1.1 整体扩建方式 |
1.1.2 分离扩建方式 |
1.2 公路桥梁加宽研究技术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加宽拼接T梁桥现存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5 本文依托的工程实例 |
1.5.1 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的背景与现状 |
1.5.2 京津塘高速公路桥梁的加宽连接 |
2 桥梁上部结构空间分析方法 |
2.1 梁格法基本原理 |
2.2 梁板式上部结构 |
2.2.1 结构类型 |
2.2.2 梁格网络划分 |
2.2.3 构件截面特性 |
2.3 新旧T梁桥连接加宽空间梁格模型 |
2.3.1 新旧桥的加宽形式和连接方法 |
2.3.2 计算依据及技术参数 |
2.3.3 计算分析模型的建立 |
3 加宽T梁桥新旧主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
3.2.1 基本概念 |
3.2.2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 |
3.2.3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计算方法 |
3.3 新旧桥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对新旧桥上部结构的影响 |
3.3.1 新旧桥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对旧桥上部结构的影响 |
3.3.2 新旧桥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对新桥上部结构的影响 |
3.4 连接处无横隔梁时收缩徐变差异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加宽T梁桥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异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异分析 |
4.3 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异引起的上部结构附加力计算分析 |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2 新旧桥梁上部结构附加力计算分析 |
4.4 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异引起的上部结构变形计算分析 |
4.4.1 概述 |
4.4.2 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引起的上部结构变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改善材料性能对接缝混凝土带的影响分析 |
5.1 改善材料性能的必要性 |
5.2 几种材料及施工工艺在纵向接缝拼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5.2.1 几种材料的应用及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 |
5.2.2 几种施工工艺在桥梁拼接施工中的应用 |
5.2.3 新浇带状混凝土收缩影响分析 |
5.3 不同连接方式在纵向接缝拼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5.3.1 新旧结构几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
5.3.2 新旧结构采用不同连接方式时结构受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粘锚钢板法在桥梁横隔板加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加固方法 |
3 施工工艺 |
3.1 凿除横隔板混凝土施工工艺 |
3.2 浇筑C40特快硬混凝土施工工艺 |
3.3 锚固钢板施工工艺 |
3.4 灌注钢板施工工艺 |
1) 封边。 |
2) 配胶。 |
3) 灌注。 |
4) 修整。 |
5) 检验。 |
6) 钢板表面防腐处理。 |
4 横隔板加固注意事项 |
5 加固效果检测 |
6 结语 |
四、特快硬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快硬钢纤维混凝土在广河高速新旧拼宽桥中的应用[J]. 李伟红. 交通世界, 2019(25)
- [2]新旧混凝土桥刚性接缝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 王添龙.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3]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J]. 王添龙,陈湘华,施瑞欣,姜海波,刘志东,麦哲. 广东公路交通, 2018(05)
- [4]特快硬混凝土在新旧桥梁拼接施工中的应用[J]. 马光琮. 科技资讯, 2011(08)
- [5]广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技术[J]. 谭少华,邱新林. 中外公路, 2010(02)
- [6]T梁桥加宽中几个问题的研究[D]. 王亚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7]粘锚钢板法在桥梁横隔板加固中的应用[J]. 黄宁,张伯林. 山西建筑, 2008(18)
- [8]大跨度连续箱梁桥拓宽梁体与原梁体的连接[J]. 梁志广,王甲辰,王萍,宋神友. 公路交通科技, 2007(02)
- [9]大跨度连续箱型梁桥的新旧结构连接处理[J]. 梁耀文,岳静芳. 山西交通科技, 2007(01)
- [10]特快硬混凝土在广佛高速公路新旧结构纵缝连接中的应用[A]. 何亚雄,林桂宾,高岩,柯在田. 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