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清除作用及相关血压变化的研究

血液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清除作用及相关血压变化的研究

一、血液滤过对尿毒症病人血管活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及相关血压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皓涵[1](2020)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的效果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开胸手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分析CRRT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患者发生临床死亡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日后采用CRRT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患者时提供临床指导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术后行CRRT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后有6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是否出现临床死亡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相关病史、既往史、术前心脏超声检查报告、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数据、术中及术后24小时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二次气管插管、术后二次开胸止血、术后ECMO辅助、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及CRRT治疗前后的血乳酸值、尿素氮值、血肌酐值、转氨酶值、胆红素值、氧合指数等反应CRRT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CRRT治疗前后数据资料间的两两比较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发生临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65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5.03±11.03)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8.25±22.46)天,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0.25±12.68)天,平均CRRT辅助治疗时间为(5.48±7.52)天。CRRT治疗后患者的血乳酸值、尿素氮值、血肌酐值及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的各时间点的指标均好于治疗前。CRRT治疗后患者的转氨酶及胆红素含量较治疗前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全组65例患者中有32例(49.23%)发生临床死亡,1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死于脓毒症休克,4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3例死于脑卒中,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远端假腔破裂。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灌注不良综合征、术中失血、体外循环辅助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术后脓毒症、术后急性肝功能不全、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发生临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脓毒症及术后急性肝功能不全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发生临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RT治疗可以改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后并发急性肾损伤、低氧血症及内环境紊乱的患者的病情,但是对于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术后行CRRT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与多因素有关,其中术后并发脓毒症及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临床死亡,应该重视围术期的脏器保护,做好围术期感染的预防,防止患者损伤肝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游明波[2](2020)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以2015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为研究区间,根据病例纳入/排除标准,经海泰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该时间段内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明确诊断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共72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进行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全文均简称血液净化组),42例患者未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为非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全文均简称非血液净化组),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6天的血淀粉酶、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的差异,及发热、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差异,及二组患者的疗效、临床转归的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二组的血淀粉酶、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等临床检测指标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一天及第三天的血、尿淀粉酶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等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六天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血清肌酐、脂肪酶、尿素氮、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尿淀粉酶、以及谷丙转氨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三天及第六天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可以看到腹痛的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但呕吐、发热评分及症状总分血液净化组均低于非血液净化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血液净化组均短于非血液净化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的疗效及死亡率对比可以看出血液净化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非血液净化组,而前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绝大部分临床检测指标结果方面,均较未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案治疗者更快速而有效。可有效减轻与预防多种炎症反应,避免或减轻其它脏器及组织的损害,大大缩短住院时间,治愈率高,死亡率低。值得在后续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晨光[3](2020)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脓毒症是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儿童重症监护室中患儿死亡的常见病因。根据《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委员会: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国际管理指南2012》,脓毒症是存在(可疑或证实)的感染,并伴有感染的全身系统表现。严重脓毒症定义为脓毒症并脏器功能不全或组织低灌注。以往脓毒症的治疗主要是以抗感染、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症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保护重要脏器等),但局限性很大。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开始用于治疗脓毒症,但在儿童中应用较少,且疗效文献报道争议较多。本次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在儿童严重脓毒症应用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总体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1-2018.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CU严重脓毒症部分患儿,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组55例。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即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CRRT治疗。研究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及预后(初始治疗24小时有效率、PICU住院天数、28天病死率)和两组患儿入PICU治疗72小时后,治疗前、治疗后一般项目T、HR、R、MAP,炎性指标PCT、CRP,器官功能指标CK-MB、TnT、UREA、Cr、ALT、TIBL,内环境指标K+、Na+、血乳酸、CO2CP、AG、血糖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作数据分析。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一般治疗情况及预后:两组初始治疗24小时有效率,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ICU住院天数,治疗组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28天病死率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3.一般项目T、HR、R、MAP: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HR、R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MAP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T、HR、R、MAP治疗前、后比较,P<0.05,T、HR、R显着低于治疗前,MAP显着高于治疗前。两组T、HR、R、MAP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T、HR、R显着低于对照组,MAP显着高于对照组。4炎性指标:PCT、CRP:对照组治疗后PCT、CRP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PCT、CRP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PCT、CRP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器官功能:(1)CK-MB、TnT:对照组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CK-MB、TnT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UREA、Cr: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UREA、Cr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ALT、TBIL: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ALT、TBIL治疗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6内环境:K+、Na+、血乳酸、CO2CP、AG、血糖: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K+、Na+、血乳酸、AG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CO2CP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血糖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K+、Na+、血乳酸、AG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CO2CP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两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可迅速改善初始24小时病情,一般项目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炎症反应程度,心、肾功能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可以缩短PICU住院天数,但不能降低28天病死率。

孟承颖[4](2020)在《GEF-H1/RhoA信号通路参与烧伤脓毒症连续血液滤过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连续血液滤过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及GEF-H1/Rho A信号通路在血液滤过中对脓毒症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1、根据临床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标准(2.1.1),收集脓毒症患者血清,并进行连续血液滤过处理。应用浓度为10%的滤过前后血清分别干预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0h、2h、4h、6h、8h,然后采用细胞单层细胞阻抗性实验和通透性实验比较分析滤过前后血清对细胞阻抗性和通透性的影响;2、应用浓度为10%的滤过前后血清干预PVECs24h,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ICAM-1和VCAM-1的m 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3、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滤过前后血清中GEF-H1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分析;4、构建GEF-H1干扰载体,使用脂质体3000(Lipofectamine 3000)进行细胞转染24h,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EF-H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载体进行稳转细胞株筛选。应用浓度为1.0μg/m L嘌呤霉素筛选5周,构建GEH-H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sh RNA-GEF-H1)。同时,实验设置阴性对照组(sh RNA),并进行细胞阻抗性及通透性检测以及统计分析;5、构建GEF-H1过表达载体并进行细胞转染,然后应用浓度为200μg/m L的G418筛选6周,构建GEH-H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pc DNA-GEF-H1)。同时,实验设置阴性对照组(pc DNA),并检测两组细胞阻抗性及通透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细胞阻抗性实验分别检测0h、2h、4h、6h、8h两组细胞的跨细胞电阻,与连续血液滤过前血清干预组相比,连续血液滤过后血清干预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阻抗性不断升高,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二者在6h和8h具有显着性差异(F=3.498,P<0.01;F=2.671,P<0.001);同时,细胞通透性实验分别检测0h、2h、4h、6h、8h两组细胞的细胞通透率,与滤过前血清干预组相比,滤过后血清干预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率不断降低,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二者在6h和8h具有显着性差异(F=10.150,P<0.01;F=7.465,P<0.001)(2)与连续血液滤过前血清相比,连续血液滤过后的血清中ICAM-1及VCAM-1的m RNA表达显着降低(F=1.755,P<0.05;F=1.538,P<0.01),同时,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F=1.156,P<0.001;F=3.28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与连续血液滤过前相比,滤过后的血清能够显着抑制PVECs中GEF-H1m RNA和蛋白的表达(F=8.533,P<0.001;F=16.2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与对照组相比,GEF-H1干扰组GEF-H1无论是m RNA还是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F=4.213,P<0.01;F=1.541,P<0.01);同时,Rho A蛋白质表达水平随之降低(F=1.025,P<0.01);PVECs的抗性升高(F=34.820,P<0.01),通透性降低(F=3.484,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与对照组相比,GEF-H1过表达后GEF-H1在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强(F=12.850,P<0.01;F=6.183,P<0.01),Rho A蛋白质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F=2.650,P<0.01);同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性降低(F=2.591,P<0.01),通透性升高(F=5.707,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连续血液滤过后的脓毒症血清较血液滤过前的脓毒症血清能够增加内皮细胞抗性,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2)ICAM-1及VCAM-1可能参与了连续血液滤过对脓毒症的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3)GEF-H1/Rho A信号通路参与连续血液滤过脓毒症血清对内皮细胞的调节作用

赵静,徐燕,蒋青[5](2019)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14例行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分别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普通组,34例)、普通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滤过组,40例)及普通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灌流组,40例)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比较3组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并发症(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变、高血压、感染、皮肤瘙痒、尿毒症脑病)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时外周血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血磷(P)、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及尿素清除指数(KT/V)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BUN、SCr、β2-MG、KT/V、Ca、P、PTH、ALB及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BUN、SCr、β2-MG、P及PTH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KT/V、Ca、ALB及Hb水平水平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滤过组、灌流组患者BUN、SCr、β2-MG、P及PTH水平均显着低于普通组,KT/V、Ca、ALB、Hb水平显着高于普通组(P<0.05);灌流组患者β2-MG、P、PTH水平显着低于滤过组,KT/V值显着高于滤过组(P<0.05);灌流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滤过组与普通组(P<0.05),灌流组、滤过组缺血性心脏病变、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着低于普通组,灌流组的皮肤瘙痒、感染发生率均显着低于滤过组(P<0.05)。结论:普通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普通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及治疗效果更佳。

蔡伟[6](2019)在《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要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必须要改善患者的血压,保持血液稳定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不同降压方案的实际临床效用,比对钙拮抗剂分别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比较其不同的降压效果和肾脏保护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宜宾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透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资料,先通过文献分析,深入了解目标人群血压控制状况,将患者分为缬沙坦组与卡维地洛组,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了解钙拮抗剂分别与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合用,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在肾脏保护作用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联合用药方案,36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联合用药治疗的为卡维地洛组,44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的为缬沙坦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常规用药、吸烟与否无统计学意义。依据中国卫生部新药临床降压标准,治疗8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血压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降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较,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评价标准,缬沙坦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卡维地洛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与卡维地洛组相比,缬沙坦组服药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相差不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前进行的生活质量测量表调查发现,治疗前的患者在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过8周和6个月的治疗后测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虽然治疗6个月后的缬沙坦组患者再住院率略高于卡维地洛组患者,但缬沙坦组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卡维地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缬沙坦相对于卡维地洛,在改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肾血管阻力,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等方面效果更好,对于复杂原因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是更理想的选择。但从经济适用性方面考虑,卡维地洛是长效制剂,患者的依从性更好,且价格相对于缬沙坦便宜,在基层有更大的推广价值。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使用钙拮抗剂联合ARB或β受体阻滞剂均是较好的联合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均能控制MHD患者高血压,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两组方案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盛欢[7](2019)在《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225例,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动态观察蝮蛇咬伤患者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得出每个时间截断点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有利于对疾病及早干预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3年3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225位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且入选病例参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剔除标准。首先采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咬伤部位、职业分布、咬伤至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是否口服中药等一般资料,根据抽血送检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收集并动态观察的指标为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UREA)、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其中心肌酶3项指标为CK、CK-MB、LDH,肝功能3项指标为ALT、AST、TBIL。3次指标送检及观察时间分别为入院后24小时内、住院第3天、住院第5天。根据住院第5天患者咬伤后临床表现及复查的WBC、HS-CRP、CK、CK-MB、LDH、ALT、AST、TBIL、UREA、SCR、PT、APTT检测指标,将患者分为痊愈组和好转组。运用SPSS 21.0软件,对一般资料及两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住院第3天、住院第5天的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及方差不齐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显着性水平是P﹤0.05。结果1.好转组住院总费用及天数均高于痊愈组,住院天数(z=7.427,P﹤0.01)、住院总费用(z=6.7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入院后予我院协定方蛇伤冲剂口服,其口服中药痊愈率占33.33%,未口服中药痊愈率占12%。χ2=11.76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入院后24小时内,两组中肌酸激酶(z=5.795,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z=4.280,p﹤0.01)、乳酸脱氢酶(z=3.287,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4.429,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4.354,p﹤0.01)、总胆红素(z=2.26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住院第3天,两组中肌酸激酶(z=1.849,p=0.064)、肌酸激酶同工酶(z=1.270,p=0.204)、乳酸脱氢酶(z=1.587,p=0.1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1.707,p=0.088)、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1.761,p=0.078)、总胆红素(z=0.894,p=0.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5.住院第5天,两组中肌酸激酶(z=5.222,p﹤0.01)、乳酸脱氢酶(z=5.084,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3.744,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5.019,p﹤0.01)、总胆红素(z=2.64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z=0.971,p=0.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痊愈组的住院总费用及天数均少于好转组(但好转组患者均最终痊愈出院);2)经口服蛇伤冲剂(院内协定方)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建议观察并监测入院后24小时内CK、CK-MB、LDH、ALT、AST、TBIL及除外CK-MB的第5天CK、LDH、ALT、AST、TBIL指标,可不监测住院第3天的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即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减少住院花费。

王丽芳[8](2017)在《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法选择尿毒症患者29例作为治疗组。每位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均接受1次HDF治疗,观察单次HDF治疗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吞噬率(NPR)、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NPI)以及实验室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钾、血磷的变化。另选择体检健康的志愿者25例作为健康组,测定NPR、NPI,作为评价治疗组这两个指标的参考标准。白色葡萄球菌按比浊管法配备成6xl08/mL浓度。治疗组及健康组的血标本与白色葡萄球菌孵育30 min后,涂片,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法染色,于油镜下计数100个PMN,分别记录吞噬细菌的细胞数和每个PMN吞入的细菌数,按公式计算NPR和NPI。其余项目送至我院检验科检测。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次HDF治疗前治疗组NPR和NPI均低于健康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治疗后患者NPR高于健康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治疗后患者NPR和NPI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HDF治疗后Bun、Scr及β2-MG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治疗前后hs-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治疗后血钾、血磷浓度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低于健康组水平。单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较治疗前改善。

贾新燕[9](2017)在《血液透析及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在CNKI、万方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SCI、PubMed、Web of knowledge、ScienceDiirect等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从1998至2017年间所有比较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评价者独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利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次研究共纳入11篇RCT(441例患者)。(1)血压测量:HDF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与HD组比较,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MD=-51.70,95%CI(-53.81,-49.59),P<0.00001]、[MD=-18.96,95%CI(-20.20,-17.72),P<0.0000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室指标:两组透析治疗后血管紧张素、血清肌酐、尿素氮、群体反应性抗体、肾素的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MD=-64.38,95%CI(-71.47,-57.29),P<0.00001]、[MD=-5.36,95%CI(-34.73,-24.02),P=0.72]、[MD=0.14,95%CI(-2.32,2.60),P=0.91]、[MD=-1.09,95%CI(-1.19,-1.00),P<0.00001]、[MD=-0.32,95%CI(-0.38,-0.27),P<0.00001],可见HDF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水平、肾素水平以及群体反应性水平均较HD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血肌酐、尿素氮清除方面无统计学意义;(3)安全性评价:HDF组治疗后并发症如发热、头痛、肌肉痉挛、心绞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2,95%CI(0.06,0.21),P<0.00001]。结论与单纯应用常规血液透析相比,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无论在收缩压、舒张压等测量指标还是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等血液学指标方面,都能表现出较为满意的效果,达到有效降压目的。

陈晓农[10](2015)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血透患者体内微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相关研究》文中提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全球性卫生公共问题。国内外研究指出,CKD发病率已达到11%以上。CKD无论原发病如何,若疾病持续进展则将发展成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临床上表现为尿毒症,病理上则表现为肾单位的毁损。ESRD患者则需要终身透析治疗或肾移植。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已经成为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尿毒症患者体内可产生数百种尿毒症毒素,按照分子量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分子,而其中中、大分子物质是导致尿毒症患者出现症状、体征的重要原因并不能完全被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清除。这些毒素分子在体内积聚,引起机体损伤以及一些透析相关性并发症、影响远期预后。因此如何改善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提高尿毒症患者预后,是肾脏科医生面临重要挑战。高通量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是指用高通量血液滤器在容量控制的透析机上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一种技术。使用这类透析器进行透析,依靠弥散及对流方式清除溶质,即为HF-HD。它的主要优点体现在高通透膜的生物相容性及通过增加透析膜孔径而增加对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本研究主要观察HF-HD对常规低通量透析(low flux hemodialysis,LF-HD)对尿毒症患者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涉及机制,为进一步进行HF-HD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第一部分前瞻性选取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HF-HD和LF-HD组。通过30个月随访,观察到HF-HD组患者较LF-HD患者在短期透析并发症、短期存活率、贫血、钙磷代谢、营养情况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HF-HD组在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等中分子毒素以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毒素清除方面较LF-HD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上,对HF-HD和LF-HD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研究。通过ELISA、血清生化检测发现,HF-HD组患者体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ite protein-1,MCP-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本研究第三部分对HF-HD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内皮功能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我们利用两组患者血清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结合我科前期成功建立相对和绝对定量的同位素标签试剂(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标记不同组HUVEC细胞,并通过纳米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仪/质谱联用仪(nano-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nano-HPLC-MS/MS)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鉴定,通过ProteinPilot软件分析,鉴定出可信度>80%差异表达蛋白166个,其中其中表达上调82个,表达下调蛋白84个,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表达上调的蛋白在功能分类等方面进行分析处理。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HF-HD对常规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分子毒素清除较好,对其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影响。本研究对进一步应用HF-HD提供研究基础。

二、血液滤过对尿毒症病人血管活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及相关血压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滤过对尿毒症病人血管活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及相关血压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的效果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2.诊断标准
    3.CRRT治疗方法
    4.手术方法
    5.统计方法
结果
    1.CRRT治疗的临床效果
    2.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
        2.1 术前临床资料
        2.2 手术中临床资料
        2.3 术后临床资料
    3.独立死亡危险因素
讨论
    1.连续性肾脏替代(CRT)治疗的临床价值
    2.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
    3 脓毒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4.急性肝功能不全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5.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附1
    附2
致谢

(2)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研究设计
        1.4.1 病例采集
        1.4.2 评价指标
        1.4.3 临床症状评分
        1.4.4 指标定义
    1.5 治疗
    1.6 统计学处理
第2章 结果
    2.1 基线资料对比
    2.2 临床检测指标对比
    2.3 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2.4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2.5 临床疗效对比
    2.6 临床转归对比
    2.7 住院时间对比
第3章 讨论
    3.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简介
    3.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发生发展机制
    3.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
    3.4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简介
    3.5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原理
    3.6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3.7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意义
    3.8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胆源性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GEF-H1/RhoA信号通路参与烧伤脓毒症连续血液滤过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脓毒症患者血清
    2.2 主要实验材料
        2.2.1 RT-PCR和 Western blot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其它常用实验缓冲液及液体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GEF-H1干扰及过表达载体构建
        2.3.3 细菌培养及质粒提取
        2.3.4 细胞转染
        2.3.5 Real-time PCR
        2.3.6 Western Blot方法
        2.3.7 单层细胞阻抗检测实验
        2.3.8 单层细胞通透性检测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血液滤过前后血清分别刺激肺血管单层内皮细胞后细胞的抗性
    3.2 连续血液滤过前后血清分别刺激肺血管单层内皮细胞后细胞的通透性
    3.3 连续血液滤过前后脓毒症血清中ICAM-1及VCAM-1 含量变化
    3.4 连续血液滤过前后脓毒症血清对PVEC细胞GEF-H1 表达的影响
    3.5 GEF-H1干扰载体效率筛选结果
    3.6 GEF-H1 干扰对PVEC细胞RhoA表达及细胞阻抗性和通透性的影响
    3.7 GEF-H1 高表达后RhoA蛋白质表达水平,PVECs的抗性及通透性变化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烧伤脓毒症的认知及防治
    参考文献

(5)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BUN、SCr、β2-MG及KT/V
    2.2 血Ca、P、PTH、ALB及Hb
    2.3 临床疗效
    2.4 并发症
3 讨论

(6)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机理和控制、治疗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7)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1.1 中医学与毒蛇咬伤
    1.2 西医学与毒蛇咬伤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2.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5.1 蝮蛇流行病学现状
    5.2 研究结果分析
6 问题与优势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血液透析及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科研思路图和meta分析路线图
        2.1.1 科研思路图
        2.1.2 meta分析路线图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对象
        2.2.3 干预措施
        2.2.4 测量指标
    2.3 文献来源与检索
        2.3.1 文献来源
        2.3.2 检索文献
    2.4 文献筛选
    2.5 资料提取
    2.6 统计学分析
        2.6.1 检验流程
        2.6.2 分析发表偏倚
        2.6.3 估计合并效应量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3 本次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3.4 meta分析结果
        3.4.1 收缩压分析
        3.4.2 舒张压分析
        3.4.3 血清肌酐分析
        3.4.4 尿素氮分析
        3.4.5 血管紧张素分析
        3.4.6 肾素分析
        3.4.7 群体反应性抗体分析
    3.5 发表偏倚情况
    3.6 术后并发症
第四章 讨论
    4.1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4.1.1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基础治疗
        4.1.2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透析治疗
        4.1.2.1 常规透析治疗
        4.1.2.2 血液滤过治疗
        4.1.2.3 联合治疗
        4.1.3 其他治疗
    4.2 本研究质量小结
        4.2.1 质量证据
        4.2.2 讨论meta分析的结果
        4.2.3 血液滤过在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及发展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血透患者体内微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矿物质代谢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结论
        3.1 HF-FD、LF-HD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3.2 HF-FD、LF-HD组患者检测结果
        3.3 随访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HF-FD、LF-HD组患者血浆IL-8 水平
        3.2 HF-FD、LF-HD组患者血浆MCP-1 水平
        3.3 HF-FD、LF-HD组患者血浆VWF水平
    4.讨论
第三部分 高通量透析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机制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HF-HD、LF-HD组患者一般情况
        3.2 ITRAQ对HUVEC细胞总蛋白标记结果
        3.3 HF-HD、LF-HD组HUVEC ITRAQ-2D-NANO-HPLC-MS/MS结果分析
        3.4 HF-HD、LF-HD组细胞异蛋白分析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撰写文章及会议交流结论
致谢

四、血液滤过对尿毒症病人血管活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及相关血压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的效果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D]. 孙皓涵. 青岛大学, 2020(01)
  • [2]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D]. 游明波. 南华大学, 2020(01)
  • [3]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研究[D]. 李晨光.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4]GEF-H1/RhoA信号通路参与烧伤脓毒症连续血液滤过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D]. 孟承颖.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治疗效果[J]. 赵静,徐燕,蒋青.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6)
  • [6]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D]. 蔡伟.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7]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D]. 盛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D]. 王丽芳.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9]血液透析及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贾新燕. 兰州大学, 2017(04)
  • [10]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血透患者体内微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相关研究[D]. 陈晓农.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血液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清除作用及相关血压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