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DSP和DDS的高精度频率信号源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杨鑫钰[1](2021)在《基于DSP与FPGA的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水平井和大斜度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作业中,具有远探测功能的地质导向技术是实现目的层中有效钻井的关键技术。半线圈测井是一种可实现随钻地质导向的新方法。本论文设计了基于DSP与FPGA的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它可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对源距和线圈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为实验室中进行半线圈的各项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第一部分完成了半线圈感应测井原理分析与实验系统总体设计。根据感应测井理论推导出半线圈接收电压的计算公式。设计了实验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提出了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发射和接收模块的技术指标要求,以及总体实验系统的功能要求。第二部分为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的发射模块设计。具体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电路设计。其中软件设计包括设计基于TMS320F28335的最小子系统,用以控制AD9833产生实验要求的20KHz正弦信号。硬件电路包括DDS波形产生模块,差分放大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包括AD8221差分放大模块的电路焊接,功率放大模块的电路焊接。采用NI 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差分放大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的仿真,以验证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完成了实验系统要求频率信号的产生,并将其放大至驱动线圈负载。仿真结果表明:AD8221差分放大电路可有效减少共模抑制比。采用二级放大的功率放大电路可对电流和电压同时进行放大。第三部分为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的接收模块设计。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电路设计。软件部分主要是通过Verilog硬件语言来进行采样控制和数据存储,AD7606进行采样速率的控制,以及数据的缓存以及DSP读取。硬件部分包括前置放大电路,用以接收线圈上的微弱信号放大;低通滤波电路,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进行高频噪声滤除;AD采集电路,进行接收线圈上的信号离散采集和FPGA与DSP数据通信。完成了实验系统的信号接收模块,并且采样速度快,精度高。第四部分为半线圈实验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首先依据信号流向完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调试,其次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电路和软件调试,调试结果表明: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信号发射与接收稳定,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然后进行实验系统功能性分析,包括方位角变化、源距变化以及匝数变化。最后进行了线圈探边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半线圈系具有方位角度敏感以及对高电导率物体有敏感性,具有一定的边界探测能力,且半线圈接收信号强度高于全线圈。本实验系统具有对半线圈的各项特性验证功能,包括半线圈对旋转角度敏感性、对边界条件变化的敏感性以及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全线圈的特性。通过各项分析验证了半线圈实验系统的有效性。实现了在实验室中对半线圈各项特性探究。实验系统达到了预期实验指标要求以及功能需求。
裴永浩[2](2021)在《基于数字式锁相环的高精度时基校准器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时基源也称为时钟源,是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为应用设备的时序电路提供统一而精准的时频参考,以确保各功能电路的有序工作,被广泛应用于频率综合、导航控制、计算机网路与数据通信等众多国防工业及相关民用领域。时基源校准与相位控制同步技术是实现高精度时基校准的关键途径,因此,对时基校准与相位控制同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针对时基信号校正与同步锁相技术以及锁相环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该两项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实现时基校准的众多手段,提出了一种以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为数据预处理单元、以Park变换为数字鉴相器、融合IIR数字滤波以及DDS相位控制频率合成技术的数字式锁相环高精度时基校准方法。高精度时基校准器包括时基信号采样、时基信号正交化、基于Park变换的数字鉴相器、环路滤波器(IIR数字滤波器)、PI调节器以及DDS频率合成等组成单元,对方案中所涉及的功能电路以及闭环锁相控制算法的FPGA设计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述。通过原理样机设计,对时基校准器进行频率、数字锁相环同步状态和10MHz时基输出特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校频后输出信号频率可实现对基准源的高精度溯源,时基校准精度达到了1.9×10-8,验证了时基校准器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的正确性。
郭峰[3](2021)在《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科技的发展,动态测试技术结合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数字处理技术、接口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状态故障检测、航天航空环境测试、国防工业设备检测以及汽车工业测试等多个领域中。其中动态信号采集是动态测试技术的基础也是关键。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动态信号采集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需求,阐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并根据设计指标提出系统整体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逻辑分析,完成了整个系统的搭建。整个系统主要包括信号调理和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传输模块以及信号发生模块3部分。信号调理和采集模块包含4路采集通道,其中两路低频通道用于外接ICP/IEPE传感器,可采集1Hz~10k Hz范围内的振动信号,两路高频通道用于采集其它最高频率为204.8k Hz的动态信号。选用24位Σ-Δ型高精度ADC,采样率最大可达1.25MSa/s,实现了高精度大动态范围采集。在数据处理和传输模块中,使用以太网接口实现上下位机间的数据通信。信号源模块可正交输出单频信号、频移键控信号和斜率频移键控信号三种信号,用于产生测试信号供信号采集系统测试和校准。最后搭建测试系统,完成了电源、信号源、采集通道以及以太网传输等多项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各部分均能正常稳定工作,其中通道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均高于100d B,低频通道动态范围(DR)高于100d B,高频通道动态范围(DR)高于90d B。测试结果达到预期指标,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蔡凯达[4](2021)在《基于内调制的FMCW光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通过内调制的方法产生FMCW激光光源的过程,包括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设计、超快宽带DDS扫频源电路的设计,以及通过ADS仿真软件设计微带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并将其应用于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由于电流、温度因素会影响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激光功率的稳定性,因此需要保证激光器驱动电路具备恒流驱动、恒温控制功能。并且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要求调制源具备调制带宽足够大、调制周期足够短的特点,所以实现超快宽带DDS扫频源是本论文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本论文重点介绍了FMCW激光光源的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DFB激光器驱动电路以及超快宽带DDS扫频源电路的设计。光源系统的恒流驱动电路采用的是电流反馈运放控制方式,从而使DFB激光器的驱动电流误差在±0.05m A内;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帕尔帖效应,设计了DFB激光器的恒温控制电路,使工作温度误差在±0.1℃范围内;具备恒流驱动以及恒温控制功能的激光器驱动电路保证了激光功率输出误差在±0.1m W范围内;利用Tina-TI软件,对带宽为100MHz-1GHz的扫频信号调制激光二极管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调制效果;将DSP28335作为主控芯片,控制AD9914这款高性能DDS芯片,研制出了扫频范围为100MHz-1GHz且扫频周期为8.8us的超快宽带DDS扫频源;借助ADS仿真软件设计了微带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使通带内的衰减更小,输出曲线更平坦。通过版图仿真,验证了低通滤波器的实际特性符合方案设计指标。本论文通过内调制的方式将输出功率稳定的DFB激光器驱动电路与超快宽带DDS扫频源相结合,从FMCW激光光源的工作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基本理论及其设计方案。并且为避免激光光源产生过流情况的发生,设计了LD静电保护电路以及TEC钳位控制电路这两种过流保护电路,最终完成了基于内调制的FMCW光源系统的设计。
王毅[5](2021)在《基于QCM的液相测试系统硬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精密测量领域,具有成本低廉、体积小方便携带、测量精度高等优点。QCM的谐振频率会随着表面吸附物的质量或所处环境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粘度)的变化而发生偏移。本文简要分析了石英晶体微天平谐振频率的测量技术及其优缺点,介绍了一种被动测量方法,以该方法设计出一种简易的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测量出了QCM在液相条件下的谐振频率。该系统通过信号发生器对石英晶体微天平施加特定频率的正弦激励信号,测量出不同频率下石英晶体微天平的阻抗,把最小阻抗频率作为QCM的谐振频率。本文就上述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基于AD9834的扫频信号源设计。本系统采用ADI公司的AD9834芯片设计信号发生器,要求该信号发生器具有扫频功能且频率切换速度足够快。由于数字频率合成具有量化误差,使输出频率信号带有高频噪声,因此本文设计了一个五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滤除DDS输出信号的高频成分。2.设计混频电路。为了得到QCM的电学特性,需要测量晶体两端的电压幅度和相位差,实验中使用的QCM谐振频率在MHz量级,为了降低设计成本,本设计通过下混频将兆赫兹级的信号下混频到音频再进行采样,这样使用采样率低得多的ADC就可以满足设计需求。3.设计采样计算电路。本设计将对下混频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和运算,采样部分使用了一颗TI公司的音频编解码芯片,能够以常见的音频采样率(如48KSPS或44.1KSPS)对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将采集的电压信号用单片机运算后得到傅里叶级数系数,从而可以计算出QCM两端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本系统选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主流微处理器STM32F103系列MCU作为主控制器,其主频高达72MHz,负责控制DDS扫频源的输出频率、音频编解码器的数据传输和运算等功能。4.使用本系统测量基频为13MHz的QCM晶片在空载时的阻抗-频率曲线,将测量曲线与QCM的真实阻抗-频率曲线对比,验证本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最后通过凝血实验验证了本系统在液相条件下的测试性能。
杨雪凯[6](2021)在《基于USB的多通道同步动态信号分析仪》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在信号分析、地质勘探、故障检测等领域,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多。动态信号分析仪集信号产生、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处理于一身,在时域、频域和幅值域上分析出被测物理量。在动态信号分析设备出现之前,振动的微弱信号、声音信号等模拟信号的检测是非常困难的。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出现让测试这些物理量的过程变得越来越简便。论文通过介绍动态信号分析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根据研究内容介绍了总体设计方案。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信号生成部分的软硬件设计,与上位机进行USB2.0通信部分的软硬件设计都是在以FPGA为主要的控制单元为核心,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是在以STM32为主要的控制单元为核心。论文首先介绍了整体的设计方案和两个大模块的设计方案,然后重点介绍了在这两个模块中所用到的核心技术和软件设计方案。并通过测试完成了对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数据采集电路包含交直流耦合选择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C数据采集电路。在软件的实现上通过应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编写了数字滤波逻辑模块,数据缓存与处理逻辑模块。实现对宽动态范围内信号的调理、采集、缓存和传输。信号生成电路主要包含了高精度DAC模块。在软件的实现上通过应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数字旋转坐标计算机和伪随机序列生成原理实际高精度信号源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正弦、高斯白噪声等信号的波形输出。电源系统则是根据动态信号分析仪对电源的低噪声、低功耗的要求,应用了DC-DC+LDO的技术方案,完成了对动态信号分析仪的供电。通过设计实验,完成了对各模块和系统整体的测试,数据采集部分和信号生成部分均满足设计指标。整机可测量0.05Hz~10KHz的信号。采样间隔为0.01ms~8.0ms,采样长度为2K~128K。信号的动态范围在0~95d B,电压范围+5V,内置160d B/oct数字滤波,基本实现了动态信号分析仪的性能指标,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刘亚腾[7](2021)在《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研究》文中认为信号源作为电子和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其信号相参性能直接影响卫星定位精度、雷达测速测距准确度以及抗干扰性能,随着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产业蓬勃发展,信号源的应用场景逐渐扩大,多通道相参信号源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亟待提高。软件定义架构是一种面向用户分层设计的架构,用户可以通过该架构的上层应用软件与底层硬件资源进行交互,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将软件定义架构与信号源结构设计和相参性能仿真结合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其相参性以及灵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信号合成理论在相关仿真平台进行信号源核心组件的建模,对建立的PLL、DDS、分频器、混频器和倍频器各组件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各模型能够正常运行,通过计算并分析各模型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结果符合信号合成理论的推导,表明各模型可以模拟信号源组件的实际相位噪声特性。利用上述信号源组件模型搭建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框架,涵盖典型的DDS驱动PLL架构、DDS+PLL环内混频架构和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针对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频率锁定状态不佳和相位噪声较为严重的问题,设计了DDS+小数PLL环外混频架构和PLL驱动DDS环外混频架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信号合成框架设计的多通道信号合成器具有较低的相位噪声。在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框架基础上,结合软件定义架构思想设计了软件定义多通道信号合成架构,该架构分为三层,上层应用层负责与用户进行直接交互,中层虚拟层负责提供对底层模块的调用逻辑,底层基础设施层包含了所有的仿真模型供上层调用,该架构实现了用户到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基本结构的简单交互,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开发了基于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单通道的手动参数输入模式、自动参数计算模式以及多通道的参数计算和相参性能优化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鲁棒性,功能较为完善,能够为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器的设计提供前仿真功能,从而达到优化多通道信号源相参性能的目标。
舒慧[8](2020)在《基于OMAPL38的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设计》文中指出振动时效装置(VSR)是为高效、环保和节能的去除金属构件残余应力而诞生的。传统的振动时效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市场上和工厂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设计是以磁致式激振器为电源主要负载,其目标是实现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输出可调功能;其设计是以可编程电源为技术基础来实现高精度的输出。本文制定了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整体实现方案;围绕调频、调压、高精度输出这几个关键技术提出了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外部电路组成完整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通过对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设计目的进行分析,选择了OMAPL138芯片为主要控制电路。OMAPL138芯片通过集成DSP与ARM核不仅能实现数字信号处理还能搭建人机交互系统。其次,在波形生成技术上,通过DSP芯片模拟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的任意波形和频率输出。使用DSP模拟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进行输出电压调节,使用最大化数字处理信号动态范围的方法实现电压增益。然后,在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系统优化技术上,通过在电源输出端加上霍尔电流传感器来采集输出信号,经RS845总线返回到OMAPL138芯片,对比设定的参数值进行PID优化调节。根据软件设计的功能与参数选取合适的硬件组成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的外部电路,并对整个电源电路设计了两种保护方法。最后,基于Linux系统编写了人机交互界面,搭建了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的实验平台,使用人机交互界面对电源的输出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不仅满足设计预期指标而且符合精度的要求。
胡孔旺[9](2020)在《GNSS卫星信号异常模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GNSS卫星导航信号质量监测是现代导航定位服务的重要环节,要进行卫星信号完好性评估技术的研究,就需要用卫星信号模拟器生成的异常卫星信号对监测算法和模型进行测试。然而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卫星信号模拟器都不具备模拟多类型、复杂的异常卫星信号的能力,因此对卫星信号异常原理的研究和在工程上实现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的意义重大。本课题以卫星信号异常发生机理和工程实现为研究核心,对现实中发生的卫星导航信号畸变原理进行分析、建模研究和总结分类,设计了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的软件算法和硬件架构。系统实现了卫星信号功率异常、导航电文异常、伪距跳变异常、多径异常、周跳异常以及眼图和星座图异常等多项信号异常类型的模拟。最后使用高精度导航接收机对系统模拟的伪卫星信号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GNSS卫星信号模拟器的各项性能符合设计预期,具备较全面的异常信号模拟能力。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阐述了GNSS卫星信号发生异常的原理和类型,并对BDS和GPS导航系统的B1、L1频点卫星信号的体制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对模拟器实现过程中研究出的扩频通信、导航系统时间同步、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卫星位置和伪距实时计算以及频率合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将异常卫星信号生成的理论模型与上述工程实践技术相结合,实现了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软件算法的开发。其次,设计了DSP+FPGA的系统硬件架构,详细介绍了DSP芯片与上位机软件和FPGA芯片之间的通信原理和协议,又分别对卫星可见性判断、伪码和载波频率控制字计算、导航电文编码及发送时序、伪码和载波的生成、卫星信号的调制等导航算法的程序实现流程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使用频谱仪验证了GNSS卫星信号模拟器产生的GPS L1和BDS B1的中频信号的正确性,并通过商业接收机对系统模拟的正常卫星信号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经纬高方向的定位误差分别优于±5米、±3米和±3米。随后重点对系统的卫星信号异常模拟功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本课题研究的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潘园园[10](2020)在《电力系统低频衰减振荡辨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5G时代不断的发展,电网不断扩大环境下,大容量机组也在不断扩大投运,快速励磁的应用逐渐广泛,随之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率有一定提升。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力系统的负阻尼效应,常出现在弱联系、远距离、重负荷输电线路上,在采用快速、高放大倍数励磁系统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低频振荡(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LFO)是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电网中发电机组的并列运行,如果受到扰动影响会出现转子间的相对摇摆,一旦出现阻尼不足,也就容易出现持续性振荡。输电线上传输功率也容易出现振荡。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力系统的低频衰减振荡现象的自适应更新化方法,提出了一种鲁棒算法,用于识别指数阻尼正弦波(EDS)信号的频率,阻尼因子和幅度。在无噪声的条件下,通过时间尺度变化,变量变换,慢积分流形,求平均方法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了所提出辨识方法的指数收敛性。在有界加性噪声的条件下,利用扰动系统定理和误差综合原理研究了各参数辨识的抗噪性能。可以通过调整设计参数来调整由频率和阻尼因数的高频正弦噪声引起的识别误差的边界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性能并验证了结论。接着,搭建了基于本文提出算法的实验平台。硬件平台的设计主要两部分,分别为基于FPGA平台,采用DDS技术,用51单片机AT89S51作为主控,DAC转换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组成的信号发生器模块用来产生电力系统低频衰减振荡信号,和基于DSP28335的信号分析处理模块设计。并给出相应的软件设计。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算法中的不足,为下一步的研究分析指明了方向。
二、基于DSP和DDS的高精度频率信号源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DSP和DDS的高精度频率信号源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SP与FPGA的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感应测井发展现状 |
1.2.2 半线圈感应测井发展现状 |
1.2.3 DSP测井发展现状 |
1.2.4 FPGA测井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原理与结构分析 |
2.1 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理论分析 |
2.1.1 均匀介质中的感生电动势计算原理 |
2.1.2 半线圈感应测井原理 |
2.2 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整体结构 |
2.3 发射技术指标要求 |
2.3.1 发射电路模块技术指标要求 |
2.3.2 接收电路模块技术指标要求 |
2.3.3 半线圈感应测井实验系统功能指标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发射模块设计 |
3.1 发射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
3.2 发射电路器件选择 |
3.2.1 DSP主控芯片STM320F28335 |
3.2.2 DDS芯片AD9833 |
3.3 发射模块电路设计 |
3.3.1 主控模块设计 |
3.3.2 DDS波形发生模块 |
3.3.3 DDS模块原理 |
3.3.4 DDS电路设计 |
3.3.5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与设计 |
3.3.6 功率放大电路仿真与设计 |
3.4 发射电路信号产生软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接收模块设计 |
4.1 接收电路的总体设计 |
4.1.1 接收电路结构设计 |
4.1.2 接收电路芯片选择 |
4.2 接收模块电路设计 |
4.2.1 前置放大模块设计 |
4.2.2 低通滤波模块仿真与设计 |
4.2.3 A/D转换电路 |
4.2.4 FIFO缓冲队列 |
4.2.5 FPGA硬件设计 |
4.3 接收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1 FPGA开发环境和设计流程 |
4.3.2 FPGA软件设计 |
4.3.3 ADC采样控制 |
4.4 数据缓存 |
4.5 DSP接收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
5.1 调试方案设计 |
5.2 实验环境搭建及探头制作 |
5.3 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调试 |
5.3.1 DDS波形发生模块调试 |
5.3.2 差分放大模块调试 |
5.3.3 功率放大模块调试 |
5.3.4 接收模块调试 |
5.3.5 总体电路调试 |
5.4 线圈匝数影响分析 |
5.5 半线圈旋转角度变化影响分析 |
5.6 线圈收发间距影响分析 |
5.7 线圈探边特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数字式锁相环的高精度时基校准器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时基校准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同步锁相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数字和软件锁相环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高精度时基校准和同步锁相技术 |
2.1 影响时基校准精度的因素 |
2.2 高精度时基校准方法 |
2.2.1 时钟驯服法 |
2.2.2 原子频率直接溯源法 |
2.2.3 空间授时校准法 |
2.3 基于锁相环的时基锁相同步技术 |
2.3.1 软件锁相环位同步技术 |
2.3.2 数字锁相环同步锁相技术 |
2.4 时基校准锁相环控制模型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3 高精度时基校准器方案设计 |
3.1 时基校准器设计实现指标 |
3.2 时基校准同步结构分析 |
3.3 数字式锁相环系统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 |
3.3.1 数字锁相环组成及实现方案 |
3.3.2 数字锁相工作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时基校准器软硬件设计 |
4.1 时基源选择及时钟源电路设计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4.2.1 数字逻辑算法集成与时序控制硬件平台 |
4.2.2 时基信号采样电路设计 |
4.2.3 时钟信号分频及多路扇出电路设计 |
4.2.4 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4.2.5 比例积分电路设计 |
4.2.6 同步相位测量电路设计 |
4.3 闭环锁相控制算法及逻辑控制 |
4.3.1 FPGA设计环境及仿真平台 |
4.3.2 频率自适应信号采集时序控制模块 |
4.3.3 正交信号产生及鉴相器模块 |
4.3.4 DDS相位控制频率合成模块 |
4.3.5 IIR数字低通滤波器及DAC时序控制模块 |
4.3.6 锁相环相位数据回传控制模块 |
4.3.7 闭环锁相控制算法FPGA设计的整体综合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时基校准器特性测试 |
5.2.1 频率测试 |
5.2.2 数字锁相环相位同步测试 |
5.3 10MHz时基输出特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2.动态信号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
2.1 具体指标分析 |
2.2 整体方案设计 |
2.3 电源方案 |
2.4 通信方案 |
2.4.1 通信接口选择 |
2.4.2 以太网包数据格式 |
2.5 信号源方案及DDS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3.系统硬件设计 |
3.1 IEPE/ICP传感器供电电路 |
3.2 模拟通道调理电路 |
3.2.1 低频信号调理通道 |
3.2.2 高频信号调理通道 |
3.3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3.1 ADC器件选型 |
3.3.2 ADC外围电路设计 |
3.3.3 时钟驱动电路 |
3.4 激励信号源设计 |
3.4.1 DDS芯片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 |
3.4.2 差分电流放大电路设计 |
3.5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3.5.1 以太网PHY芯片以及接口器件选型 |
3.5.2 以太网PHY芯片外围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4.系统软件架构与实现 |
4.1 ADC采集逻辑设计 |
4.1.1 AD7760 的读写时序 |
4.1.2 多路数据采集 |
4.2 以太网数据传输 |
4.2.1 数据传输模块 |
4.2.2 以太网接收数据 |
4.2.3 以太网发送数据 |
4.3 信号源逻辑控制设计 |
4.3.1 信号源单频信号模式 |
4.3.2 信号源频移键控模式 |
4.3.3 信号源斜率频移键控模式 |
4.4 上位机软件 |
4.5 本章小结 |
5.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电源测试 |
5.2 ADC功能测试 |
5.3 信号源测试 |
5.3.1 信号源输出频率测试 |
5.3.2 信号源功能测试 |
5.4 以太网传输测试 |
5.5 系统整体测试 |
5.5.1 输入信号测试 |
5.5.2 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测试 |
5.5.3 通道动态范围(DR)测试 |
5.5.4 通道间隔离验证 |
5.5.5 低频通道采集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内调制的FMCW光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线性调频激光光源的研究 |
§2.1 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 |
§2.1.1 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的原理 |
§2.1.2 距离分辨率和测距精度 |
§2.2 DFB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
§2.2.1 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简介 |
§2.2.2 P-I特性 |
§2.2.3 温度特性 |
§2.3 基于AD9914的DDS扫频源 |
§2.3.1 DDS原理 |
§2.3.2 DSP28335主控芯片与AD9914芯片的介绍 |
§2.3.3 AD9914线性调频信号产生分析 |
§2.4 FMCW光源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
§2.4.1 激光的调制方式 |
§2.4.2 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系统的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FB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
§3.1 DFB激光器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
§3.2 DFB激光器驱动电流控制电路的设计 |
§3.2.1 恒流控制芯片OPA4340的介绍 |
§3.2.2 恒流驱动电路原理图设计 |
§3.2.3恒流驱动电路Tina-TI仿真分析 |
§3.2.4扫频信号调制激光器Tina-TI仿真分析 |
§3.3 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 |
§3.3.1 半导体制冷器(TEC)控制原理 |
§3.3.2 恒温控制芯片ADN8830的介绍 |
§3.3.3 恒温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 |
§3.4 DFB激光器过流保护电路 |
§3.4.1 LD静电保护电路 |
§3.4.2 TEC钳位控制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快宽带DDS扫频源的设计 |
§4.1 DDS扫频源系统设计方案 |
§4.2 低通原型滤波器的概述 |
§4.2.1 巴特沃斯低通原型滤波器 |
§4.2.2 椭圆函数低通原型滤波器 |
§4.2.3 切比雪夫低通原型滤波器 |
§4.3 微带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ADS设计流程 |
§4.3.1 微带线尺寸的计算 |
§4.3.2 ADS原理图设计及其优化仿真 |
§4.3.3 生成微带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版图及其优化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DFB激光器驱动板实验测试方案 |
§5.2 驱动电流实验分析 |
§5.2.1 驱动电流线性度测试 |
§5.2.2 驱动电流精度测试 |
§5.2.3 驱动电流稳定性测试 |
§5.3 温度控制实验分析 |
§5.3.1 温控精度测试 |
§5.3.2 温控稳定性测试 |
§5.4 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性实验分析 |
§5.5 超快宽带DDS扫频源实验分析 |
§5.5.1 超快宽带DDS扫频源测试方案 |
§5.5.2 超快宽带DDS扫频源频率输出范围 |
§5.5.3 超快宽带DDS扫频源输出功率平坦度测试 |
§5.5.4 信号扫频周期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5)基于QCM的液相测试系统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QCM测量的基本原理 |
2.1 石英晶体的结构和特性 |
2.1.1 石英晶体的结构 |
2.1.2 压电效应 |
2.1.3 石英晶体的切型 |
2.2 石英谐振器的电学特性 |
2.2.1 等效电学模型 |
2.2.2 阻抗-频率特性 |
2.3 QCM测量原理 |
2.3.1 振荡电路法 |
2.3.2 扫频分析法 |
2.3.3 QCM-D耗散因子法 |
2.4 系统测量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设计与调试 |
3.1 整体方案 |
3.2 DDS扫频源设计 |
3.2.1 频率合成技术 |
3.2.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
3.2.3 基于AD9834的频率源设计 |
3.2.4 LPF设计 |
3.2.5 DDS模块调试 |
3.3 混频器电路设计 |
3.3.1 混频器原理 |
3.3.2 吉尔伯特双平衡混频器 |
3.3.3 混频器电路设计 |
3.4 数据采样模块 |
3.4.1 TLV320 电路设计 |
3.4.2 采集模块调试 |
3.5 单片机控制电路 |
3.5.1 STM32F103 简介 |
3.5.2 STM32 最小系统 |
3.5.3 单片机程序调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搭建与实验 |
4.1 QCM液相测试系统搭建 |
4.2 QCM空载实验 |
4.3 凝血实验 |
4.3.1 实验背景 |
4.3.2 实验原理和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USB的多通道同步动态信号分析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动态信号分析原理和系统总体介绍 |
2.2 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的方案设计 |
2.3 高精度信号源的方案设计 |
2.4 低噪声电源系统的方案设计 |
2.4.1 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的电源系统设计 |
2.4.2 高精度信号源电源系统设计 |
2.5 信号生成算法的方案设计 |
2.5.1 正弦信号生成方法 |
2.5.2 伪随机序列生成方案 |
2.6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7 FPGA和 STM32 的通信方案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 |
3.1.1 恒流源设计 |
3.1.2 交直流耦合选择电路设计 |
3.1.3 程控增益电路设计 |
3.1.4 衰减电路设计 |
3.1.5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1.6 USB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3.1.7 FPGA控制电路设计 |
3.2 高精度信号源的硬件设计 |
3.2.1 高精度DAC电路设计 |
3.2.2 去直流偏置电路设计 |
3.2.3 滤波电路设计 |
3.2.4 直流偏置调节电路设计 |
3.2.5 加法器电路设计 |
3.2.6 幅度调节电路 |
3.3 STM32模块电路设计 |
3.3.1 FPGA与 STM32 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 |
3.3.2 STM32与SD卡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PGA逻辑设计与STM32 程序设计 |
4.1 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的FPGA逻辑设计 |
4.1.1 程控增益模块的FPGA逻辑设计 |
4.1.2 数据采集模块的FPGA逻辑设计 |
4.1.3 FIR数字滤波器的FPGA逻辑设计 |
4.1.4 FIFO的 FPGA逻辑设计 |
4.1.5 数据传输的FPGA逻辑设计 |
4.2 高精度信号源的FPGA逻辑设计 |
4.2.1 DDS结构的信号生成原理 |
4.2.2 正弦信号生成的FPGA逻辑设计 |
4.2.3 高斯白噪声的FPGA逻辑设计 |
4.2.4 24位模数转换器的FPGA逻辑设计 |
4.3 STM32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噪声分析 |
5.1 电源系统噪声测试 |
5.2 信号采集系统噪声测试 |
5.3 信号采集与处理的测试 |
5.4 生成正弦信号功能测试 |
5.5 生成的高斯白噪声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信号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软件定义架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相关理论 |
2.1 锁相信号合成技术理论 |
2.1.1 PLL原理 |
2.1.2 PLL相位噪声分析 |
2.2 直接数字信号合成技术理论 |
2.2.1 直接数字信号合成器原理 |
2.2.2 直接数字信号合成器相位噪声分析 |
2.3 信号合成器连接组件 |
2.3.1 倍频器 |
2.3.2 分频器 |
2.3.3 混频器 |
2.4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建模与仿真 |
3.1 建立仿真模型 |
3.1.1 PLL仿真模型 |
3.1.2 DDS仿真模型 |
3.1.3 倍频器和混频器仿真模型 |
3.1.4 分频器的仿真模型 |
3.2 仿真结果分析 |
3.2.1 PLL仿真结果分析 |
3.2.2 DDS仿真结果分析 |
3.2.3 混频器和倍频器仿真结果分析 |
3.2.4 分频器仿真结果分析 |
3.3 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分析 |
3.3.1 DDS驱动PLL架构 |
3.3.2 DDS+PLL环内混频架构 |
3.3.3 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 |
3.3.4 环外混频架构的改进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设计 |
4.1 软件定义相参信号合成架构整体设计 |
4.2 软件定义信号合成架构自动化方法 |
4.3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设计 |
4.3.1 DDS驱动PLL架构参数计算 |
4.3.2 DDS+PLL环内混频架构参数计算 |
4.3.3 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参数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测试分析 |
5.1 软件定义信号合成架构应用层软件介绍 |
5.2 软件定义信号合成架构单通道模式测试分析 |
5.2.1 手动输入参数模式 |
5.2.2 自动计算参数模式 |
5.3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测试分析 |
5.3.1 DDS驱动PLL架构 |
5.3.2 DDS+PLL环内混频架构 |
5.3.3 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 |
5.3.4 环外混频架构改进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基于OMAPL38的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 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种类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主要工作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激振器电源系统方案设计 |
2.1 磁致式激振器的工作原理 |
2.2 激振器电源的技术路线 |
2.3 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的关键技术 |
2.3.1 高精度频率输出技术 |
2.3.2 高精度电压输出技术 |
2.3.3 多线程处理技术 |
2.3.4 系统通讯技术 |
2.3.5 PID优化技术 |
2.4 RLC电路非线性因素忽略条件 |
2.4.1 非线性电感RLC串联电路的动力学方程 |
2.4.2 非线性因素忽然的条件 |
2.4.3 非线性因素忽略的条件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部分软件设计总体方案 |
3.1 软件设计整体路线 |
3.1.1 设计方案 |
3.1.2 多线程处理方案 |
3.1.3 人机互动界面显示方案 |
3.2 可调波形生成的DSP实现方案 |
3.3 可调电压增益控制方案 |
3.4 控制指令传输方案 |
3.5 电源系统PID优化设计改进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动时效装置中激振器驱动电源设计方案 |
4.1 可调输出激振器驱动电源电路 |
4.1.1 OMAPL138芯片 |
4.1.2 液晶显示电路 |
4.1.3 电阻触摸屏模块设计 |
4.1.4 串联功率放大电路 |
4.1.5 电源供电模块 |
4.2 输出端采集模块 |
4.3 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系统的保护 |
4.3.1 负载端断路保护 |
4.3.2 电源散热保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振动时效系统电路功能测试 |
5.2 人机交互系统的测试 |
5.3 可编程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波形输出测试 |
5.3.1 非时序输出波形测试 |
5.3.2 时序输出波形测试 |
5.4 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输出精度测试 |
5.4.1 输出频率精度测试 |
5.4.2 输出电压精度测试 |
5.4.3 输出波形谐波失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GNSS卫星信号异常模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GNSS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
§1.1.2 GNSS卫星信号异常研究 |
§1.1.3 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卫星导航信号异常研究状况 |
§1.2.2 GNSS卫星信号模拟器研究状况 |
§1.3 论文工作安排 |
第二章 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基本原理 |
§2.1 BDS卫星信号体制 |
§2.1.1 BDS信号结构 |
§2.1.2 BDS测距码 |
§2.1.3 BDS导航电文 |
§2.2 GPS卫星信号体制 |
§2.2.1 GPS信号结构 |
§2.2.2 GPS信号测距码 |
§2.2.3 GPS导航电文 |
§2.3 导航信号异常原理与分类 |
§2.3.1 功率异常原理 |
§2.3.2 导航电文异常原理 |
§2.3.3 伪距跳变异常原理 |
§2.3.4 多径异常原理 |
§2.3.5 眼图异常原理 |
§2.3.6 星座图异常原理 |
§2.3.7 周跳异常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的关键技术 |
§3.1 扩频通信技术 |
§3.2 导航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
§3.3 卫星信号传播误差 |
§3.3.1 地球自转效应 |
§3.3.2 卫星星钟延迟误差 |
§3.3.3 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误差 |
§3.4 卫星位置和伪距实时计算 |
§3.4.1 卫星位置的实时计算 |
§3.4.2 伪距的实时计算 |
§3.5 频率合成技术 |
§3.5.1 数控振荡器基本原理 |
§3.5.2 多普勒频移计算 |
§3.5.3 数字中频信号合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NSS异常卫星信号模拟器数字实现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DSP软件设计 |
§4.2.1 DSP整体运算流程 |
§4.2.2 数据的接收与解析 |
§4.2.3 卫星可见性判断 |
§4.2.4 导航电文计算及发送时序 |
§4.3 FPGA软件设计 |
§4.3.1 载波生成模块 |
§4.3.2 测距码生成模块 |
§4.3.3 信号调制合成模块 |
§4.4 异常卫星导航信号生成设计 |
§4.4.1 功率异常模拟方案 |
§4.4.2 导航电文异常模拟方案 |
§4.4.3 伪距跳变异常模拟方案 |
§4.4.4 多径异常模拟方案 |
§4.4.5 眼图和星座图异常模拟方案 |
§4.4.6 周跳异常模拟方案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GNSS卫星信号异常模拟平台及验证 |
§5.1 系统软硬件开发平台简介 |
§5.1.1 硬件开发平台 |
§5.1.2 软件开发平台 |
§5.2 系统性能测试与验证 |
§5.2.1 正常卫星导航信号模拟结果验证 |
§5.2.2 异常卫星导航信号模拟结果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
(10)电力系统低频衰减振荡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系统低频衰减振荡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系统低频指数衰减振荡模型及其参数辨识 |
2.1 电力系统低频指数衰减振荡的信号模型 |
2.2 低频指数衰减振荡信号的辨识算法分析 |
2.2.1 自适应陷波器方法 |
2.2.2 Prony算法 |
2.2.3 复数卡尔曼滤波器(ECKF)估计法 |
2.3 基于AIM的低频指数衰减振荡信号的辨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系统低频指数衰减振荡辨识的改进算法 |
3.1 改进自适应内模辨识算法 |
3.2 改进辨识算法的性能分析 |
3.2.1 稳定性分析 |
3.2.2 抗噪性分析 |
3.2.3 性能对比分析 |
3.3 算法仿真分析 |
3.3.1 Simulink建模仿真 |
3.3.2 仿真分析 |
3.3.3 算法参数的影响 |
3.4 算法离散化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系统低频指数衰减振荡辨识实验设计 |
4.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4.2 电力系统低频衰减振荡信号发生器设计 |
4.2.0 USB接口转换电路 |
4.2.1 单片机AT89S51控制模块设计 |
4.2.2 FPGA处理模块设计 |
4.2.3 DAC电路设计 |
4.2.4 信号调理电路 |
4.3 A/D采样电路设计 |
4.4 DSP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模块设计 |
4.4.1 TMS320F28335控制电路设计 |
4.4.2 D/A电路设计 |
4.5 实验平台系统软件设计 |
4.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5.2 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
4.5.3 改进辨识算法程序设计 |
4.5.4 波形输出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基于DSP和DDS的高精度频率信号源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SP与FPGA的半线圈感应测井系统设计[D]. 杨鑫钰.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基于数字式锁相环的高精度时基校准器设计及实现[D]. 裴永浩. 中北大学, 2021(09)
- [3]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D]. 郭峰. 中北大学, 2021(09)
- [4]基于内调制的FMCW光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蔡凯达.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基于QCM的液相测试系统硬件设计[D]. 王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USB的多通道同步动态信号分析仪[D]. 杨雪凯.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7]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研究[D]. 刘亚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OMAPL38的振动时效激振器电源设计[D]. 舒慧.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GNSS卫星信号异常模拟研究与实现[D]. 胡孔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10]电力系统低频衰减振荡辨识研究[D]. 潘园园.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