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看旅游高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卢锐[1](2021)在《消费者体验视角下沈阳市滑雪场产品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临近,国内外滑雪消费迎来了一波新的高潮,滑雪消费市场有了较大发展,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因其具有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拥有适合滑雪场发展的丰富自然资源,为将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升级,沈阳市滑雪场没有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在面对国内以及国际的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显得有些乏力,为了更好的促进沈阳市滑雪场的发展,本文从滑雪产品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沈阳市滑雪场更好的发展。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实地调查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对沈阳市四家滑雪场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对沈阳市滑雪场产品开发的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其次,对沈阳市滑雪场产品的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再次,对消费者的体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内容分析研究出沈阳市滑雪场产品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进行优化策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沈阳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其二,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消费者人群的覆盖面比较广,年龄、收入、学历、工作以及居住地的不同对参与滑雪运动有明显的差异影响;其三,在消费者行为特征中,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目的及消费意愿有一定差距,但是大多数消费者都是通过线上网络平台了解和选择滑雪场,并且更偏向以自驾的方式去到滑雪场;其四,沈阳市的四家滑雪场所开发的滑雪产品存在市场细分程度不够、同质化竞争严重、品牌影响力弱以及滑雪教练员职业素养无法很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综合各项分析结果,本文对沈阳市滑雪场产品提出了如下优化对策:首先,细分滑雪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开发相对应的滑雪产品;其次,要依托差异化滑雪资源,丰富滑雪产品种类,打造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深化滑雪产品文化内涵;再次,加强品牌营销力度,增强品牌影响力;最后,校企联合,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培养复合型教练人才队伍,不断增强教练队伍的综合素质。
曹静[2](2021)在《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选自旅游学着作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旅游业的未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第10章和第11章,此文本主要围绕城市旅游展开,从目的地承载能力、城市可步行性、地方吸引力以及游客的体验等方面,介绍了城市旅游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城市旅游如何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文中出现了大量的旅游专业术语和较复杂的句法结构,译者从术语的翻译和复杂句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针对术语翻译主要采用了意译法和音译法;而对于复杂句的翻译主要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复杂主语和复杂宾语入手,分别使用了合译法、分译法、转译法和语序调整法等翻译方法。译者希望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旅游文本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国内旅游从业人员了解和学习国外旅游业成果,为我国旅游业研究和发展提供帮助。
皮常玲,王璐,王红英,郑向敏[3](2020)在《基于学科从属规律与“家族相似性”的体育旅游学科属性辨析》文中认为作为一门多学科交融的新专业,体育旅游的学科属性尚不清晰。基于我国体育旅游专业形成的背景,从旅游学与体育学的视角入手,在对体育旅游专业学科归属的学者认知异同分析的基础上,从交叉学科命名的从属关系、从属规律分析体育旅游的学科属性。借助学科种属的"家族相似性"分析方法,从学科术语体系、活动形式、消费动机与活动影响、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等方面对体育旅游的学科种属"家族相似性"进行辨析,提出体育旅游专业归属旅游学科的研究结论,明确体育旅游专业的学科属性。
马春花[4](2020)在《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旅游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迪庆州是云南省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在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也为迪庆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迪庆州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迪庆州旅游业的发展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挖掘迪庆州旅游特色化产业,推动迪庆州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迪庆州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带,有“滇西北高原旅游皇冠”之称,地处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香格里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茶马古道”是迪庆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一直以来,旅游业作为迪庆州龙头产业,是迪庆州主要的经济来源,不仅能够促进迪庆州经济发展,还可以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战早日取得胜利,促进迪庆州区域文化的建设,推动迪庆州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迪庆州旅游业的发展中,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与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迪庆州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提供科学的指导,可以完善迪庆州旅游形象存在的不足,为迪庆州旅游形象理论创新提供具有指建议性的意见。本研究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通过选取《香格里拉网》和《云南网》两个云南省网络主流媒体对迪庆州旅游的报道作为研究的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迪庆州旅游形象的分析和梳理,发现迪庆州形成了“世界的香格里拉”、“滇金丝猴的故乡”、“灿烂的多民族文化”、“独特的高原景观”的旅游形象。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分别从传播语境、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媒媒介、传播文本内容分析等五个方面入手,对迪庆州旅游形象传播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为: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不够、旅游形象建构忽视历史文化语境;缺乏多方传播主体参与、传播文本内容缺乏创意、过分依赖传统媒体和缺乏受众传播及互动。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形象建构方面:建设特色旅游城市、加大旅游品牌打造力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形象传播方面:提高居民和游客的传播意识、均衡旅游形象的传播文本内容、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各地州市媒体联合传播和重视受众的传播与互动。
钟佩君[5](2020)在《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旅游发展的双重作用。然而,在旅游业急速发展与游客生态意识薄弱的背景下,国家湿地公园在发展中呈现出植被覆盖率降低、水体污染严重、游客体验下降等问题,损害了湿地公园的生态健康并削弱了其旅游价值。因此,兼顾保护湿地资源与提升游客体验,积极探索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方法,是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鉴于此,本文以湿地旅游研究与游憩机会谱理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选取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数理统计与ArcGIS技术等方法,建立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并进一步构建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研究表明:(1)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评价指标体系由管理与服务完善程度、社会交往支持程度、动植物氛围活跃程度以及水环境健康程度四个方面的19个指标构成,是确定各区域游憩机会等级的依据。(2)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共涉及28项游憩活动,通过不同游憩活动在各游憩区的组合,总结出四种游憩机会类型,即静态休憩型、湿地生态型、项目娱乐型与运动游乐型。(3)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可以划分为五个等级,每一个游憩机会等级指向特定的自然与人文游憩环境及其可以开展的游憩活动类型。(4)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的应用建议可从湿地公园管理者与湿地公园游憩者两个方面提出。本文对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是拓宽游憩机会谱理论适用领域的有益尝试,也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规划提供了理论借鉴。但是研究中评价指标的选取还需要拓展,研究对象也有待进一步细化。
王耀斌,蒋金萍,孙传玲,杨玲[6](2016)在《多角色视角下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及重点问题,而从不同群体的视角对旅游高等本科教育进行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甘肃旅游高等教育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等对甘肃境内十多所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毕业生、教师、旅游相关行业从业者以及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进行有关旅游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个群体对目前甘肃旅游高等教育办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以及有关旅游管理专业细分的认识较一致,而在有关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配比例以及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问题等方面认识的差异性较大.
蒋金萍[7](2016)在《多角色视角下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成为了全民参与的大众社会活动。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国以及亚洲最大旅游市场,国内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亟需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但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并没有大量的进入旅游行业而是另改他行,使得旅游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针对旅游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与综合素质较高的旅游专业人才供给极度匮乏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则是当前旅游高等教育与现实的旅游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相关行业。因此,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急需改革来破解这一难题,目前国内关于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而从不同群体的视角对旅游高等教育进行研究更为匮乏。本文以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等对甘肃境内十多所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毕业生、教师以及旅游相关行业从业者等不同群体进行有关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认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各个群体对目前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办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以及有关旅游管理专业细分的认识较一致,而在有关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配比例以及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认识的差异性较大。基于此,为更好发展甘肃旅游高等教育本文提出五点建议:一是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是根据市场需求,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细分,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重视学生的实习管理,增强其实习能力,最后则是设置岗前培训中心,联合企业做好岗前培训与用人推介等。
乔花芳[8](2015)在《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是人地关系的表现形式之—,地理环境为旅游企业的供给活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载体,上述行为又反过来不断丰富地理空间要素,并改变地理景观状态。在社会转型期,旅游资源的跨地域分布和旅游者的跨区域流动在客观上要求政府空间管理的尺度跨越行政区划的限制,旅游业时空分异的加剧强化了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失衡状态,影响旅游要素在空间配置中的公平与正义,亟需优化旅游业的空间管理。本文以地理学的空间治理理论为指导,遵循“时间演变→空间分异→时空透视→空间治理→空间重构”的逻辑思路,通过探讨湖北省旅游业在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异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寻求以空间治理理论为指导重构区域旅游业,实现区域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旅游业的时间演变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根据1980年至2013年期间湖北省外汇旅游收入,可以将湖北省旅游业划分为1980年至1988年、1989年至1998年、1999年至2008年、2009年至今等四个时间序列。从以上时序演进可见,湖北省旅游业的每一次巨大波动都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高度吻合。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并进行适时调整。湖北省各行政区域间旅游业的空间失衡明显。体现湖北省各行政区域旅游业绝对差异的标准差和首位度等指标较高,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VOC从2005年的55.1411上升至2013年的393.3605,增长了6.13倍;首位度从2005年的4.1100上涨到2013年的6.4971,九年间湖北省旅游业的平均首位度高达5.8548,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省份。以上两组指标反映出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集中度非常高,各行政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极为显着,省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旅游业表现为十分明显的空间失衡状态。旅游业专业化率较高的市州拥有更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2005年至2013年,湖北省旅游业的区位商不断增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其中,神农架林区、恩施州、武汉市、十堰市和宜昌市等市州处于相对高位,其平均区位商分别为10.0181、1.6568、1.4259、1.2803和0.9170,是湖北省旅游专业化率最高的五个市州;区位商最低的三个市州分别是仙桃(0.2329)、潜江(0.1427)和天门(0.1302)。专业化率和旅游资源赋存状态之间高度吻合,旅游资源越丰富的市州,旅游业的专业化率越高;反之,则专业化率越低。从下文的分析同样可见,湖北省各行政区域旅游资源的数量与各市州年均旅游人数和年均旅游收入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54和0.560,属于中度的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的品类与年均旅游人数和年均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83和0.8ll,属于中度和高度正相关关系。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直接增强旅游吸引力,提升旅游专业化率。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与旅游管理制度、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湖北省旅游业时空分异的剖析发现,旅游业的时空分异与旅游管理制度、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交通可达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具有中度或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缩小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应从旅游资源开发、完善交通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健全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空间治理应遵循差异化空间战略。基于湖北省的旅游资源赋存、交通可达性等现实基础,旅游业的空间治理应逐步实施近期节点极化、中期轴线联动化和远期圈层网络化的循序开发路线,即近期优先发展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十堰市和恩施州等作为湖北省旅游业的核心节点;中期通过连接武汉市、宜昌市和恩施州的长江生态休闲旅游轴,连接武汉市、襄阳市和十堰市的汉江历史文化旅游轴,连接恩施州和十堰市的山水人文旅游轴,实现三条旅游发展轴线对重点旅游区域的带动效应;远期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依托,构建“点线共存,线圈互动”的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具体到湖北省两个圈域,其空间重构路线也有所差异。武汉城市圈将从目前单一核心的中心-外围结构演变为多中心结构,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目前处于低水平多中心结构状态,未来应凭借现有网络化基础和多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空间治理的研究宜从多学科的视角展开。空间治理源自社会科学领域,其落脚点是“治理”隶属管理学的范畴,但是“空间”则是该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尤其对于中国而言,空间规划手段才决定了其现实生命力,“空间治理”是治理理论中国化的有效途径。关于“空间治理”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空间治理表现为对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可达到科学有效的空间利用;另一方面,空间治理还表现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元协商、沟通和互动。因此,空间治理是空间规划手段和多元治理的统一,本身即具有多学科研究的潜质。综上,对空间治理的研究应从多学科、多元化的视角展开。首先,从地理学意义上,空间治理代表一种改造空间的技术手段,通过空间重构修复各区域、各主体在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不平衡和不对等,实现空间正义;从公共管理学视角上,空间治理需要政府间的相互协调;从旅游学角度看,空间治理仍然需要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商和合作。
沈少剑[9](2012)在《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并日益显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旅游行业的巨大发展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旅游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而这个活动过程则完全靠旅游人才来展开,否则再好的旅游资源和设施也只能在那望而兴叹。旅游人才是旅游事业发展、旅游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谁拥有一支素质好、技能精、业务强、知识新的旅游专业队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争得更多的客源,获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旅游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言而喻,必须重视对旅游教育的研究。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学校创建于1893年,是由瑞土旅馆管理者协会创办的洛桑饭店管理学校,至今,国外旅游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总体上看,国外旅游教育,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旅游教育都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依靠发达的经济、高质量的教育背景和政府支持,不论在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英国的旅游高等教育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英国不但是当今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历经几百年的沿革,其教育质量享有很高的声誉。英国旅游高等教育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而产生,迄今为止有40多年的历史。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目前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议。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在满足旅游业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高质量的旅游教育和对政府的经济贡献等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进入到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竞争压力的加剧,对诸如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更加关注,信息和通信技术持续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力量已成为当前成熟市场和供应的主导力量,因此,同全球经济的所有部门一样,旅游业目前也在经历着重大变革而且更加难以预测。面对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如何生存和发展?是否出现了新的形势和特点?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未来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地位与日剧增,知识的多样性将会成为竞争优势,未来的旅游人才需要掌握怎样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问题都是未来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加强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构建更合理的旅游高等教育理论,以促进旅游高等教育问题的实际解决。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外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部系统研究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学术专着问世,以此为专题的研究性论文也很少。尤其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质量保障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研读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相关文献作品,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质量保障和存在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本论文的主要思路为:导言概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明确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概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第二章分析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现有结构,从课程的目标、内容、课程实践到课程国际化等各方面论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这一核心问题。第三章阐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另一关键问题—质量保障。第四章对当前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第五章探讨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评价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价值和局限性。本论文主体框架分为导言、正文及结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言部分简要概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本部分首先评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学者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而阐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丰富补充当今旅游高等教育的理论意义和有助于解决当代旅游高等教育问题的现实意义;指出本文是以跨学科的研究视野,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思索其中关于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说明了从分析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到探讨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而论述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启示的研究思路。正文共分五部分:首先,界定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在变化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生存发展的独特过程。首先,对旅游高等教育及其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先后阐述了旅游教育的概念和分类;旅游高等教育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其次,论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这一部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职业阶段、分化阶段和基准阶段。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职业阶段,时间大约是从20世纪的60年代到70年代。职业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大学所开设旅游专业的目的和内容高度职业化。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分化阶段,时间大约是从20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部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动荡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末期的不安期。分化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院校规模、学生数量、课程数量在前期迅速增长,导致到后期供过于求;课程内容出现分化与争议。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基准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0年英国发布了包括旅游在内的一系列的学位学科的基本内容,这是首次对旅游学习内容的一次广义上的解释。基准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旅游高等教育结构上的纵向延伸;课程设置上具有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化、高科技化;旅游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渐趋完善。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本章进一步以具体的院校为例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力求从微观的角度真实再现其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其次,探讨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首先,以《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为蓝本分析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结构。按照《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结构分为4到8级,第4级到第6级相当于本科层次教育,第7、8级为研究生教育。同时,概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基础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其次,从课程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国际化等方面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这一核心要素加以分析。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与旅游业和雇主有着紧密的联系,注重行业的实践和操作。这一特点在课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体现在旅游专业的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和提供旅游课程的院系这三个方面。当前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内容包括:理解旅游作为一门学术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概念和特点;考察旅游者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受影响的社区和环境中的旅游;研究旅游业的产品、结构、运营与交易。然后,本部分分析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实践和课程国际化。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以具体的院校为例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再次,分析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质量保障是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另一关键要素。首先论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机构和评估标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是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主要的质量保障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则,使质量保证有了统一的准绳。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标准主要有四项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学术资格框架、学科基准声明、专业规格和实施规则。其次,论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英国旅游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和学校外部质量监控两方面。英国大学与学院大部分都是独立自治、自我管辖的机构,对各自的学术标准和质量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学术标准和学术质量是内部质量保障的关键。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包括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制定的旅游学科知识、智力技能和转换技能。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学术质量指的是为使学生获得某一学位或学历所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条件如何。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证机制主要包括:日常监控、周期评审和校外检查。最后,阐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英国各提供旅游教育的高等院校除了设有学校内部的质量保证机制,同时,为了确保专业和学位的质量和标准,还要接受来自学校外部的质量审查,而其外部质量监控的机构就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在经历了质量评估和学科评审等质量监控办法之后,自2002年开始,英格兰和北爱尔兰的高等院校又接受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的学院审核,从2011年9月开始,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开始施行新的学院评审。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正文探讨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重点从教育质量、教育目的和国家核心课程三个方面剖析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旅游专业和学生数量的增多不可避免地使人们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比以往更加关注,产生更多的质疑。人们不但担心教育质量的滑坡,而且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目的也存在着职业性和通识性的分歧。各界人士为平衡二者的关系,构建一个合理的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做出种种尝试。除此之外,旅游课程的内容设置在英国学界和业界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是否应该设立国家统一的旅游核心课程以及现有旅游核心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上人们也是各持己见。其次,分析了政府、社会和市场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正文最后阐释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势和启示。首先,论述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和教育以及旅游业的变革,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影响,变化的学生特点和环境对旅游教育者和教学方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未来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从各个方面顺应世界的潮流并积极加以应对。在总结分析学者们关于旅游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建议的基础上,勾勒出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在课程、教学、学习、学生、学科发展等方面多样化、创新性的发展趋势,显示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令人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未来。其次,总结了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给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带来的启示。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在肯定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对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局限性和不成熟性。英国旅游高等教育毕竟是特定时代环境下的产物,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一定的特殊性。此外,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历史较短,必然具有一些不成熟的表现。要使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当代旅游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吸收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积极的一面,逐步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与时俱进、更为合理的促进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
杨强[10](2011)在《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以文献述评为基础,首先简要回顾了20年来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历程;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体育旅游类型分类、体育旅游专项规划和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对20年来国内体育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述评和研究。提出了:1)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本质属性关键看体育,旅游仅是其一般属性;2)体育旅游概念在"体育"属性上的清晰界定,将为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3)体育旅游不仅属于旅游业,更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体育旅游资源类型按照国家标准分为康体型、观光型和赛事型三种类型;5)体育旅游的研究范畴应从"体育旅游资源"向"体育游憩资源"深化拓展;6)体育旅游规划应向体育旅游"专项游憩规划"和"中高端业态规划"方向深化;7)体育旅游发展对策需从产业融合的经济视角挖掘其深层次发展的瓶颈与障碍等观点与建议。最后从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国家政策以及部门"十二五"规划对体育旅游的大力发展措施上,展望了中国体育旅游未来的研究前景、研究内容框架体系和旅游院校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二、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看旅游高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看旅游高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者体验视角下沈阳市滑雪场产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消费者体验 |
2.1.2 滑雪场产品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沈阳市滑雪场产品开发条件分析 |
4.1.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4.1.2 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 |
4.1.3 广阔的消费市场 |
4.2 沈阳市滑雪场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
4.2.1 沈阳市滑雪场产品分类 |
4.2.2 配套服务类产品现状分析 |
4.2.3 滑雪体验类产品现状分析 |
4.2.4 培训服务类产品现状分析 |
4.2.5 戏雪体验类产品现状分析 |
4.3 消费者体验情况分析 |
4.3.1 消费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4.3.2 消费者旅游体验行为分析 |
4.3.3 消费者对滑雪产品需求分析 |
4.3.4 消费者对滑雪产品满意度分析 |
4.4 沈阳市滑雪场产品存在问题分析 |
4.4.1 局部市场细分程度不够 |
4.4.2 同质化竞争严重,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
4.4.3 滑雪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 |
4.4.4 滑雪教练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
4.5 沈阳市滑雪场产品优化策略分析 |
4.5.1 细分市场,进行供给侧改革 |
4.5.2 丰富滑雪产品,打造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 |
4.5.3 线上线下打造综合品牌营销体系 |
4.5.4 优化滑雪教练队伍素质水平 |
第5 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A 滑雪消费者调查问卷 |
附件B 滑雪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件C 访谈提纲 |
附件D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件F 致谢 |
(2)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题材分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意义与目的 |
一、翻译意义 |
二、翻译目的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旅游专业术语的翻译 |
一、意译法 |
二、音译法 |
第二节 句子的翻译 |
一、定语从句的翻译 |
二、状语从句的翻译 |
三、复杂主语的翻译 |
四、复杂宾语的翻译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心得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与译文 |
附录二 平行文本 |
附录三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基于学科从属规律与“家族相似性”的体育旅游学科属性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体育旅游专业的形成与现状 |
1.1 国际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与专业形成的历史简溯 |
1.2 我国体育旅游专业形成的背景与现实需求 |
1.2.1 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 |
1.2.2 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
1.3 我国体育旅游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 |
2 体育旅游专业学科归属认知的异同 |
2.1 体育旅游中“体育”与“旅游”的观点与认知差异 |
2.1.1 体育中的“旅游” |
2.1.2 旅游中的“体育” |
2.1.3 国务院办公厅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文件中的“旅游”与“体育” |
2.2 体育旅游学科属性的文献观点与认知异同 |
3 体育旅游的旅游学科属性辨析 |
3.1 交叉学科命名的学科从属关系与从属规律 |
3.2 基于交叉学科命名的从属关系和从属规律分析 |
3.3 基于术语体系的学科种属“家族相似性”分析 |
3.4 基于活动形式、消费动机与活动影响的学科种属“家族相似性”分析 |
3.5 基于旅游“三体论”和“要素论”的学科种属“家族相似性”分析 |
4 结束语 |
(4)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迪庆州旅游形象的基本概况 |
一、旅游形象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一)旅游形象的内涵 |
(二)旅游形象的基本特征 |
二、迪庆州旅游资源状况 |
(一)迪庆州自然旅游资源 |
(二)迪庆州人文旅游资源 |
三、迪庆州旅游品牌形象定位过程 |
(一)迪庆州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的摸索阶段(1997——2004) |
(二)迪庆州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的发展阶段(2005——2010) |
(三)迪庆州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的成熟阶段(2011—至今) |
第二章 迪庆州旅游形象的传播现状 |
一、研究样本选择和类目建构 |
(一)媒体选择 |
(二)时间界定 |
(三)类目建构 |
二、地方媒体《香格里拉网》对迪庆州旅游形象的分析 |
(一)报道数量统计分析 |
(二)报道主题统计分析 |
(三)报道体裁统计分析 |
(四)报道篇幅统计分析 |
(五)消息来源统计分析 |
三、省级媒体《云南网》对迪庆州旅游形象的分析 |
(一)报道数量统计分析 |
(二)报道主题统计分析 |
(三)报道体裁统计分析 |
(四)报道篇幅统计分析 |
(五)消息来源统计分析 |
四、迪庆州旅游形象报道中的对比分析 |
(一)报道总量分布不平衡 |
(二)报道体裁以消息类为主 |
(三)报道主题广泛但各有侧重 |
五、媒体建构的迪庆州旅游形象 |
(一)世界的香格里拉 |
(二)滇金丝猴的故乡 |
(三)灿烂的多民族文化 |
(四)独特的高原景观 |
第三章 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的传播学维度分析 |
一、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中的传播语境 |
(一)文化语境分析 |
(二)现实语境分析 |
二、迪庆州旅游形象传播主体分析 |
(一)迪庆州政府主管部门 |
(二)迪庆州旅游企业和旅游社团 |
(三)迪庆州当地居民 |
三、迪庆州旅游形象传播对象分析 |
(一)迪庆州旅游形象传播的目标受众 |
(二)迪庆州旅游形象传播的一般受众 |
四、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媒介选择 |
(一)大众传播媒介 |
(二)其他传播媒介 |
五、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中的传播文本分析 |
第四章 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一、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
(二)旅游品牌打造力度弱 |
(三)旅游形象建构忽视历史文化语境 |
二、迪庆州旅游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多方传播主体参与 |
(二)传播文本内容缺乏创意 |
(三)过分依赖传统媒体 |
(四)缺乏分众传播及互动 |
第五章 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策略 |
一、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中的策略 |
(一)创新特色旅游品牌传播内容 |
(二)充分运用各地州市媒体联合传播 |
(三)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
二、迪庆州旅游形象传播中的策略 |
(一)提高多方传播主体参与意识 |
(二)均衡旅游形象的传播文本内容 |
(三)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 |
(四)重视受众传播与互动 |
三、新时代迪庆州旅游新形象 |
(一)红色之旅的旅游形象 |
(二)秘境之旅的旅游形象 |
(三)非遗之旅的旅游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国家湿地公园 |
2.1.2 游憩机会 |
2.1.3 游憩机会谱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游憩机会谱理论 |
2.2.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
2.2.3 旅游区划理论 |
2.2.4 普洛格心理类型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湿地与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研究 |
2.3.2 游憩机会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3 研究区域与研究设计 |
3.1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3.1.1 区位特征 |
3.1.2 分区设计 |
3.2 游憩机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问卷设计与调研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预调研 |
3.3.3 正式调研 |
3.4 问卷分析 |
3.4.1 样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
3.4.2 问卷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
3.5 指标体系的描述性分析 |
3.6 因子分析 |
3.6.1 效度检验 |
3.6.2 确定因子数目 |
3.6.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 |
4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
4.1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类型 |
4.1.1 人文特征与游憩者行为 |
4.1.2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憩活动类型 |
4.2 游憩活动的分区特点 |
4.3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等级评定 |
4.3.1 确定指标权重 |
4.3.2 区域游憩机会评分 |
4.3.3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
4.4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分析 |
4.4.1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特征 |
4.4.2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系分析 |
5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的应用 |
5.1 对湿地公园管理者的建议 |
5.1.1 分区管理建议 |
5.1.2 日常管理建议 |
5.2 对湿地公园游憩者的建议 |
5.2.1 根据游憩活动类型合理选择游憩空间 |
5.2.2 对不同年龄层游憩者的活动空间推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域游憩机会评分标准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多角色视角下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1研究过程 |
1.2问卷设计说明 |
2 研究结果 |
2.1总体情况分析 |
2.2各角色对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认识的一致性比较 |
2.3各角色对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认识的差异性比较 |
3 结论及建议 |
(7)多角色视角下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主要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主要概念界定 |
3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视角下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的调查研究 |
3.1 在校生 |
3.2 毕业生 |
4 旅游管理教师视角下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的调查研究 |
5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视角下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调查研究 |
5.1 景区管委会人员 |
5.2 旅行社从业人员 |
5.3 酒店相关从业人员 |
6 旅游行政管理人员视角下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的调查研究 |
7 各角色对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认识的比较研究 |
7.1 各角色对甘肃旅游高等教育认识的一致性比较 |
7.2 各角色对甘肃旅游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比较 |
8 对策及建议 |
8.1 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
8.2 根据市场需求,细分旅游管理相关专业 |
8.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8.4 重视学生的实习管理,增强学生的实习效果 |
8.5 设置岗前培训中心,联合企业做好岗前培训与用人推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8)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 |
1.1.2 现实需求:旅游业空间管理模式的转变 |
1.1.3 政策保障:国家战略下的政策支撑 |
1.2 研究价值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总体设计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基础数据 |
1.3.6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空间治理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1.3 研究述评 |
2.2 旅游治理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2.3 旅游业时空分异研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研究述评 |
2.4 小结 3 理论简析 |
3.1 概念辨析:空间治理 |
3.1.1 “治理”研究缘起 |
3.1.2 “治理”与“管制” |
3.1.3 “空间治理”释义 |
3.2 理论基础:现代系统论视角下的制度经济地理学 |
3.2.1 科学支撑:现代系统论 |
3.2.2 学科基础: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 |
3.2.3 多元视角:管理学 |
3.3 小结 4 湖北省旅游业的时间演变 |
4.1 阶段性的年际变化 |
4.1.1 起步阶段(1980-1988年) |
4.1.2 波动阶段(1989-1998年) |
4.1.3 调整阶段(1999-2008年) |
4.1.4 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 |
4.2 特征性的年内变化 |
4.3 小结 5 湖北省旅游业的空间分异 |
5.1 行政区域分析 |
5.1.1 标准差急剧增加 |
5.1.2 基尼系数小幅波动 |
5.1.3 首位度维持高位 |
5.1.4 赫芬达尔系数稳中有增 |
5.1.5 区位商缓慢上升 |
5.2 圈域分析 |
5.2.1 旅游经济规模的绝对差异存在不同 |
5.2.2 旅游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保持稳定 |
5.3 小结 6 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透视 |
6.1 时空分异中的问题解析 |
6.1.1 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
6.1.2 旅游要素区域性失衡 |
6.1.3 旅游业空间差异显着 |
6.2 时空分异的成因分析 |
6.2.1 旅游相关管理制度 |
6.2.2 旅游行业管理职能 |
6.2.3 旅游资源禀赋 |
6.2.4 交通可达性 |
6.2.5 区域间极化效应 |
6.2.6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6.3 小结 7 湖北省旅游业的空间治理方略 |
7.1 基本要求:空间治理理论的应有之义 |
7.1.1 明确多元参与主体 |
7.1.2 构建有限政府 |
7.1.3 强化公共事业属性 |
7.1.4 实现多重效益目标 |
7.2 主要原则:中国国情下的必然选择 |
7.2.1 新角色:从政府主导到政府促进 |
7.2.2 新目标:从经济效益到综合效益 |
7.3 改革思路:实现旅游要素的空间公平 |
7.3.1 彰显空间规划公平 |
7.3.2 提高空间管理能力 |
7.3.3 打破行政区间界限 |
7.3.4 培育市场参与主体 |
7.4 时序配置:点—轴—圈循序开发战略 |
7.4.1 近期节点极化 |
7.4.2 中期轴线联动化 |
7.4.3 远期圈层网络化 |
7.4 空间重构:圈域差异化空间组织 |
7.4.1 武汉城市圈:从中心-外围结构到多中心结构 |
7.4.2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从低水平到高水平 |
7.5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旅游业的时序演进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
8.1.2 湖北省各行政区域间旅游业的空间失衡明显 |
8.1.3 旅游业专业化率较高的市州拥有更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 |
8.1.4 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
8.1.5 政府空间管理水平影响了区域旅游业的时空分异 |
8.1.6 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治理应遵循差异化空间战略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湖北省旅游业主要指标 附录2 湖北省各市州旅游业主要指标 附录3 湖北省黄金周期间旅游业主要指标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
(9)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旅游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 |
一、 旅游教育的概念及分类 |
二、 旅游高等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
三、 旅游高等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职业阶段(1960s—1970s) |
二、 分化阶段(1980s—1990s) |
三、 基准阶段(2000—) |
四、 案例分析:萨里大学和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的旅馆与餐饮管理本科专业 |
第二章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 |
第一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结构 |
一、 《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规定的旅游高等教育结构 |
二、 英国旅游基础学位教育 |
三、 英国旅游研究生教育 |
四、 小结 |
第二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分析 |
一、 课程培养目标 |
二、 核心课程内容 |
三、 课程实践——职业实习 |
四、 课程国际化 |
五、 案例分析: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国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
六、 小结 |
第三章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 |
第一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机构和评估标准 |
一、 质量保障机构 |
二、 质量评估标准 |
第二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 学术标准与学术质量 |
二、 内部质量保障机制 |
第三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概述 |
二、 质量评审 |
三、 小结 |
第四章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 教育质量问题 |
二、 旅游专业的教育目的 |
三、 国家统一的旅游课程 |
第二节 政府、社会和市场对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 政府 |
二、 社会 |
三、 市场 |
四、 小结 |
第五章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 高等教育领域的变化 |
二、 旅游业的变化 |
三、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英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启示 |
一、 注重旅游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
二、 完善旅游课程设置,加强与业界的联系 |
三、 完善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
四、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
五、 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发展历程回顾 |
2.1 研究历程简要分析 |
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旅游课题简要分析 |
2.3 热点研究领域简要归纳 |
3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四个热点领域述评 |
3.1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研究 |
3.2 关于体育旅游类型分类的研究 |
3.3 关于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 |
3.4 关于体育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 |
4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总结 |
4.1.1 研究方法简单照搬 |
4.1.2 研究问题缺乏质量 |
4.1.3 研究实践缺乏深度 |
4.1.4 体育旅游相关课程还未占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席之地,导致其研究还未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
4.2 研究展望 |
4.2.1 从国家层面政策到部门“十二五”规划都重点指出了体育旅游业态的发展重要性,这将有效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研究 |
4.2.2 前瞻性的确定一批具有高质量的体育旅游研究问题,建立与创新体育旅游理论研究框架体系 |
4.2.3 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国民休闲产业的新发展将酝酿旅游院校的新调整、新拓展 |
5 结论 |
四、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看旅游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者体验视角下沈阳市滑雪场产品优化研究[D]. 卢锐. 沈阳大学, 2021(10)
- [2]The Future of Tourism: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曹静.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基于学科从属规律与“家族相似性”的体育旅游学科属性辨析[J]. 皮常玲,王璐,王红英,郑向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9)
- [4]迪庆州旅游形象建构与传播[D]. 马春花.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5]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D]. 钟佩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多角色视角下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王耀斌,蒋金萍,孙传玲,杨玲.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7]多角色视角下甘肃旅游高等普通本科教育调查研究[D]. 蒋金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D]. 乔花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9]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沈少剑. 山东大学, 2012(12)
- [10]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 杨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11(05)